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玩過的游戲篇一
今日午時,我和媽媽回到陽光城,我想自我到廣場玩一會,媽媽同意了。
往前沒走多遠,我就碰到了姚軼軒,她問我去哪,我說:“我要去廣場玩,你呢?”她說:“我也去廣場玩,我們一齊去吧。”于是,我們倆高高興興地向廣場奔去。
我們來到了兒童游樂場,在滑滑梯上爬個不停。不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小朋友,我們就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
輪到我當貓了,我在“油庫”前守著,一見到“老鼠”來了,就跑上前捉她們,可她們一下子就跑回了“窩”,我總是失敗,有時候差一點就成功了,可還是被她們溜掉了,過了好久,我最終捉住了一只老鼠,最終能夠換下來休息一會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我想起媽媽要我快點回家的叮囑,我這才依依不舍的和她們告別了。
這次游戲,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就是勝利。
我們玩過的游戲篇二
魔方以巧妙的物理結構將許多個小立方體連結成一個可以任意打亂相互次序的大立方體,還原魔方的過程就如同將一組立體的密碼符號重新排序。
在一個小小的魔方身上,藏著許多人類無法探知的極限。一個三階魔方最少轉動多少步,才能確保從任意狀態復原?這個最少步的數字被數學家們戲稱為 “上帝之數”。三階魔方共約有4325 億億種初始狀態,排除掉不同角度相同狀態及在鏡中完全對稱的情況,這個數字依然高達45億億。怎樣得出在45億億狀態下都絕對成立的最少步結論,科學家們嘗盡了各種方式。
陳丹陽是魔方高手圈內的領袖人物,以他為代表的一群國內的年輕人,正在試圖刷新各項魔方世界紀錄。
首先是德國數學家科先巴在1992年發現:魔方經過一些基本轉動,可以形成將近200億種顏色組合。三年后,美國人里德計算出抵達這200億種組合,最多經過12步;而將這200億種組合還原,最多需要轉18次。因此30,是人們對“上帝之數”的最初估計。此后的12年里,人們遵循同樣的方式將結果推進到了26。2008年,計算機高手羅基奇將200億的中間搜索范圍放大了幾千倍,結果成功將 “上帝之數”壓縮到22。
張錄辰在進行魔方盲擰的訓練。如今的世界三階盲擰記錄就由中國人莊海燕所創造,成績是35.96秒。
人們懷疑這依然并非終點。在過去的十幾年研究過程里,科學家們從未遇到任何需要轉動 20 次以上才能復原的狀況,同時,人們已經發現了幾萬種狀態,必須用 20 次轉動才能復原,也許20就是“上帝之數”的最終答案,謎底仍待揭開。
卡坦島是模擬建設類桌上游戲里的明星,游戲者在島上拓荒建城,以拓展速度最快者為勝。
人們一直追求“生活在別處”,在電腦和在網絡游戲出現以前,桌上游戲最勤奮地探索了這種可能性。傳統智力游戲需要人們在抽象的過程中通過想象還原體驗,而桌上游戲則是在逼真體驗的引導下,使人禁不住絞盡腦汁。
桌上游戲營造的體驗分為兩類:角色式,情境式。角色式體驗的最經典代表是殺人游戲。日常生活中,你根本沒有機會身負明察秋毫的職責,也壓根不敢做個壞人,一個游戲替你實現身份穿越的夢想。當然,作惡不屬于角色模擬的范疇,殺手主要體驗的是殺人后被懷疑、被追蹤時的緊張恐懼。為了保護自己、避免淘汰而掩飾、欺騙、使出種.種陰謀詭計,在角色扮演類的桌上游戲里也能夠被原諒。情境式的桌上游戲主要致力于創造一個虛擬環境讓你施展才能,適合野心勃勃者。桌上游戲中最經典的幾種情境是——拓荒建設,經營一個城市或國家;重演歷史,指揮一場現實中發生過的戰役;談判交易,完成一項商業任務;虛擬社交,參與一場選舉。
童年回憶
在陳岑眼中,數獨游戲就像福爾摩斯故事一樣,跌宕起伏,充滿推理之趣。
人們常常誤將數獨歸類為數學游戲,其實它與數學運算毫無關系。原理上,它的近親是填字游戲和拉丁方塊,只是條件和規則各不相同。將數獨內的數字換成字母,題目一樣成立,因為數獨是一種單純依靠邏輯推理完成的游戲。高級的數獨題目在推理過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解法陣型,但同樣無需運算,只要將陣型套入題目,根據它提供的數字間依存關系輔助推理即可。有一部分意外制造的數獨題目,經過電腦程序驗證,用當下已知的一切解法都只能進行至某一步,接下來唯有依靠猜數、試數才能完成。同時這些題又擁有百分之百的唯一解。它們,成為了少數發燒友們的至高挑戰。“理論上,如果正向邏輯成立,并存在唯一解,逆向邏輯也一定能夠成立。解不開那些題,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足夠多的規律!”數獨發燒友們對此深信不疑。人們對數獨研究了25年,總結出的高級解法不過30余種,推進的步伐如此艱難緩慢,卻并未傷害探索者們的熱情。
在所有棋類中,圍棋可以說是最“人性化”的一款。一個國際象棋棋盤有64個格,每一步有30種合乎規則的走法,而圍棋有361個點,每一手有300多種變化。
琴棋書畫是中國傳統四藝,在古代典籍中,關于圍棋弈境的描述遠多于對技巧的探究。如山師傅是一名古琴老師,圍棋的功力也頗為深厚,時常和朋友小聚切磋。
國際象棋的規則高度倚重邏輯,棋子們身份不一、本領各異,價值易于衡量,而圍棋的世界里則布滿了模糊地帶,棋子顆顆相同,單一棋子的落位與全局的關系可大可小、難以估量;棋盤上一時的力量差距未必關乎勝負,局面優劣無法即時判斷;棋局終了的輸贏判定雖然取決于圍空多少,卻沒有明確的終止條件,是山窮水盡還是一息尚存,勝負存乎一心。既無法洞悉進程,又不知何時結束。
圍棋對弈的要訣是有大局觀,不計一日之短長,不爭一處之得失。
圍棋的行棋一靠直覺、二循想象,審美、個性都發揮著極大作用,邏輯只是用來護航。高手們每一步的選擇絕非邏輯運算的最優解,而是大腦模糊搜索的即時結論。
我們玩過的游戲篇三
捉迷藏
“1、2、3、4、5、6、7……60”耳邊仿佛又傳來了一陣熟悉的聲音。捉迷藏是我兒時最愛的游戲。可是每一次運氣最差是就是我,但我卻把這看成一次智慧考驗,因為我需要用我的智慧去尋找他們,他們也并非是等閑之輩,有的躲在桌底下,有的藏在柜子里,有的直接鉆入紙箱里,有的還在床底下趴著。但是都沒逃過我的火眼金睛,他們一個接一個被我揪了出來。捉迷藏,讓我在玩耍當中運用到了智慧。
吹泡泡
小時候,看著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泡泡向天空飄去,心里總會有許多的激動。滿屋子都是泡泡,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皮球,還有的像小葫蘆,在空中飄呀飄,時而變幻色彩,時而變幻形狀,看到這么多的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泡泡,我和小伙伴都十分快活。更重要的是這彩色的泡泡,象征著我彩色的童年,值得我留戀,值得我回味。
捉迷藏
“1、2、3、4、5、6、7……60”耳邊仿佛又傳來了一陣熟悉的聲音。捉迷藏是我兒時最愛的游戲。可是每一次運氣最差是就是我,但我卻把這 看成一次智慧考驗,因為我需要用我的智慧去尋找他們,他們也并非是等閑之輩,有的躲在桌底下,有的藏在柜子里,有的直接鉆入紙箱里,有的還在床底下趴著。 但是都沒逃過我的火眼金睛,他們一個接一個被我揪了出來。捉迷藏,讓我在玩耍當中運用到了智慧。
吹泡泡
小時候,看著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泡泡向天空飄去,心里總會有許多的激動。滿屋子都是泡泡,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皮球,還有的像小葫蘆,在空中飄呀 飄,時而變幻色彩,時而變幻形狀,看到這么多的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泡泡,我和小伙伴都十分快活。更重要的是這彩色的泡泡,象征著我彩色的童年,值得我留 戀,值得我回味。
小時候,不管玩什么都覺得新鮮。在我家門口,我們玩過好多好多游戲。雖然很幼稚,但它卻是我童年里的最快樂的時光。
他們倆是雙胞胎姐弟,他們倆也像我和弟弟一樣,有時打打鬧鬧,過一會兒,就又和好了。并且我們四個無話不談。
我們是通過另一個朋友認識的,那時我們剛從蒙山回來,除了小時一起玩的倩倩,沒有別的朋友了。所以倩倩把他們兩個人“介紹”給我們,姐姐叫貝寧,弟弟叫大帥。他們非常友好,沒過多久,我們就成為好朋友了。在我家沙堆上,我們經常造房子,一個人一塊地,然后各做各的房子,造完后,螞蟻都來光顧呢!我們還挖陷阱,挖一個大坑,然后找幾根樹枝,弄成方格一樣的形狀,然后蓋上塑料袋,撒上沙,小心翼翼地拍拍,直到看不出一點破綻。再找人做實驗,一不小心,自己也會掉下去。但很好玩。
有時我們玩做“小賊”,我家旁邊有一個破房子,沒有屋頂,外面也是雜草,看上去是一個破舊的房子,卻是我們這幾個孩童的娛樂天地。大帥騎來他家的三輪車,游戲開始,我們從車上跳下來,然后進入院子,用我那“萬能鑰匙”——樹枝打開門(虛幻的,沒有門,也沒有窗戶)。然后進入屋子,“偷”幾塊石頭或幾棵草,再從窗戶逃跑,坐上三輪車,騎到家門口,就算大功告成了。但玩了兩三次都覺得不好玩,于是我們改變方案,向捉迷藏進發,我們定好規則,猜拳,然后到找者數完數之前藏在一個地方,讓他找,但有時也有耍賴的,所以常常鬧別扭,然后就不玩了,各回各家。可我們是好朋友啊,不會因一點兒小事就傷了和氣,到了第二天照樣玩。
我們還跳過皮筋,打過沙包,過過家家,打過羽毛球……反正,我們玩過的游戲可多了。和他們在一起,我真的感到了快樂。現在長大了,我們都各自奮斗學習,沒有見過幾回面,但那段美好的時光會永遠在我的心里。我相信,他們也會記住的,朋友間的友誼是不會容易改變的。
有了朋友,我丟棄了孤獨。有了朋友,我收獲了快樂。朋友,使我獲得了勇氣、自信。讓我邁出人生的一大步。我會永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