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等待著花開篇一
花開花落,是很快的過程。
想要看到美麗的花朵,就必須等待在她身旁,因為她不會開著等你。你晚一些來到她的身旁,她或許已經開過了,只給你留下遺憾。
“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能邂逅一朵美麗的花,是幸福的。但邂逅不易,只能是親近了。
美是稍縱即逝的吧。就像是舞女凌空的一個舞姿,朝陽浮出海面的一瞬,少女不經意的回眸,都無法留住。普魯斯特在《追憶逝水年華》里動情地寫到一個賣牛奶的少女在夕陽中的美把他深深打動了。普魯斯特是幸運的,反正我不曾見過這樣的美景。那么等待吧。
我不曾見過曇花,但聽說過曇花一現。據說曇花只在夜里綻放,時間也很短,但其美麗是驚人的。我喜歡曇花,輝煌而來,輝煌而去,既不炫耀,也不自喜,之后便香消玉殞。我不曾見過,但我也能想象她的美。
等待著,花兒開了,多么美麗呵。我為自己高興,同時為她的早早離去而惋惜——雖然他們并不認為有何可惜。但我覺得。
井底之蛙并不會認為自己坐井觀天有何不可,但當它把頭探出井口時便明白了——有點慚愧,但更是驚喜!我很渺小,所以我常常努力把頭探出去,等待著渴望著的驚喜。
人之于花,總是抱著隨意的心態,碰著了便賞一遭,沒有,也不會影響心情。但我卻認為,等待花開有似于參禪悟道。我在等待花開,劉備在門外候著臥龍,我們同時驚喜。
我走在人生的路上,等待著花開,我學會欣賞花,在她盛開的那一瞬捕捉她的美,好對得起美麗的花與等待的自己。
我的人生就是一場綻放,等待已久的綻放。我不能讓她偷偷溜去。既然我等待著的花開了,我就要靜靜地欣賞她的美,發掘她的美,怎能任其凋零,古語有云:莫待無花空折枝嘛!泰戈爾說過:“當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固然不錯,但如果在生命之末如花般零落也未嘗不可,應有香如故。
在這喧囂的塵世,我靜靜等待花開,準備迎接美的驚喜。
等待著花開篇二
我一直都想有個院子,因為那里可以有我想要的春夏秋冬。
可是參佛拜道的依舊絡繹不絕。有些事情不是站著說話就可以說的清的,有些事情如果不去做,就可能后悔一輩子,有一個園子,可以在里面構筑自己的小宇宙。
一個人可以站在大的舞臺上,展示給全世界,也可以躲在花陰下,讀一本書,把全世界展示給自己的內心,也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播下花的種子,然后就是等待。
等待的滋味是寂寞的,是孤獨的,有時候是柴門聞犬吠,沒有夜歸人的'一種空落落的落寞,也可能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驚喜。
播種下的是一種愿望,這種愿望是屬于自己的心情,這種心情是種花人所獨有。刮風的日子會想會不會刮跑那些弱不禁風的種子,下雨了也許會讓那些種子深深淤積泥土里,還會不會長出來?一粒種子就是一個生命,盡管自己也知道沒有能力控制一粒種子生命過程,但是總想在自己的手里讓每一顆種子都會綻放一次自己。而所思所想都不會讓自己放心,甚至每天都要去種花的地方看一看。
沒有出苗的跡象,心里油然一種煩惱,而這些又與何人說?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首詞往往就會縈上心頭,而自己卻會站在院子里,一個人聽遠遠的一些聲音,城市永遠沒有寧靜,滾滾紅塵總會在最熱鬧的地方車馬紛紛,一個城市是欲望的聚集地,當傍晚來臨的時候,倦鳥歸林,人心躁浮,人世幾回傷往事都在肉山酒海中。
站得久了, 慢慢的就會有一種自己飄然于世外的感覺,除了自己,世界變得如此的寂靜。可一只貓不知道什么時候趴在隔壁的墻頭上,一雙機智的眼睛看著我,也許它觀察我很久了,心里想這個呆子想干什么呢?一站就是半個小時,看來有些癡了。當我發現它的時候,它喵的一生,消失在我的視線之外,那種輕飄飄的動作讓多少追求卓絕武功的人羨慕。而貓有多么羨慕什么功夫都沒有的我卻可以目中無它的一站就是半小時,人在紅塵外,才知神仙游。
種的花沒有開的日子里,而栽在地上的、懸在盆里的迎春花已經次第開放,那肥嘟嘟喇叭似的小黃花在風里顫巍巍的,在雨中晶瑩剔透,而一陣春雨過后才發現,花開的時候就是衰老的開始,風雨之后,就是殘花鋪地,《紅樓夢》上葬花吟上說到:“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當然我不會對花開花落也是一種傷春的態度,有花開自然有花落,花落的時候自然有花開,這就是我為什么喜歡種花的原因。
等待著花開篇三
我對康乃馨懷有特殊的感情,這樣的感情緣于我的童年生活。那時父母在外勞作,即使我懂得他們是為我能過更好的生活,但心中總是有不滿的,沒有人愿意在無憂、單純的童年里沒有自己最親密的人的陪伴。
小時候,我是個愛哭的孩子,但我不愿在人面前哭,唯獨在老師面前哭了數次。我總在放學后拎起自己的小板凳,輕輕放在教室門口坐著。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大門口,像極了一位護食的孩子。家長們進進出出,孩子們笑靨如花,僅有我一人獨自守望。其實我并不奢望母親能來接我,但我也想回家,我不喜歡一人在幼兒園里。
直到夕陽西下,余暉染紅了半邊天,我依舊坐著,一動不動的。這時候,總會莫名的感到委屈,縱使我努力抑制著自己的感情,眼淚還是不爭氣地落了下來。有時,時常想著:母親現在在干嗎,她會發現這絢麗的晚霞嗎,她也在想著我嗎,就像我想著她一樣。
一直到小學二年級,我回家了,不再住在學校或老師家,但母親還是一樣的忙。我一直在等,等母親回來。后來,我為了參加一項英語比賽,每天晚上很遲回家。每次,我頂著濃郁的夜色走在家后面的那條小路上,遠遠地就望見一抹柔和的燈光——那是我的家。偶爾有時,也隱隱約約的瞧見一個模糊的人影,會是母親嗎?我不知。待我到家時,客廳的方桌上總有一碗的面條或是一桌豐盛的飯菜,熱氣騰騰的,令我食欲大開。原來啊,愛從未走遠,只是我被世俗蒙蔽了雙眼罷。
快到母親節的那天,想給母親送份禮物。一日上網,碰巧讀到一解讀花語的帖子,其中康乃馨的花語使我心動,那花語是:祝母親永遠健康長壽,我熱烈地愛著您。來到街上,花店里飄出康乃馨淡淡的馨香。潔白、淡粉、艷紅,一枝枝,一朵朵,毫無爭艷之意,卻讓人倍感溫暖。這種花兒,素凈高雅,樸實之中盡顯嬌美,不張揚,不做作,一如母親的美。
回到家,把花小心地插在一只墨藍色的玻璃瓶里,看它們嬌嬌柔柔、羞羞答答的,還沒完全展開,不禁伸出手去,輕輕撫摸康乃馨含笑的花苞苞,鼻尖漫溢著清香,心情因此顯得寧靜而舒暢。心里的親情彌漫在心里最溫柔的地方,在寂寥的夜色里和著花的呼吸,靜靜的開放在心底,涌動著一首親情的歌,一首母愛的贊歌。
在母情節那日,康乃馨綻開了,一朵接著一朵,不吵不鬧的開了。花香溢滿了整間屋子,在薄薄的空氣中浮動,醉了人。看著如此俏麗的花朵,失了神,丟了魂。那種美麗,有著一種無語的嬌羞,讓心悸動,鮮花像對母親感恩的那份心情一樣盛開著,熱烈的開著。
至此一直喜歡康乃馨。每一次看見那靜靜的開放,靜靜的散發著清香,甜醇幽雅,使人眼迷心醉,一如母親看我的深情卻又無語的眼神。它能提醒我心中要時刻記的母親的愛,也記的自己對母親的那份愛,體會母愛的真與深。
等待著花開篇四
路邊那株不知名的植物應該是開花了吧!
冒出這念頭時,我正坐在醫院二樓的走廊椅子上,聞著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來來往往的腳步聲讓我本來就疼的腦袋更加疼了,我勉強睜開眼睛,看見一個個穿著或鮮艷或樸素的人從我面前經過,他們臉上滿是焦急。
我看向驗血處,那邊人很多,只是我很輕易的就從他們中找到了那個身影。個子不高的,背微微的有些駝,發色微黃。只是我知道,那微黃頭發的發根處,泛著白色。她正握著一個包,努力的踮著腳向這邊張望著。
那是母親啊!我的鼻頭有些發酸,難受的感覺洶涌著。
直到腳步聲再度出現在我耳邊,額頭上出現那種溫暖感覺時,我才又睜開了眼。母親對著我溫柔地笑,“感覺好點了嗎?”我伸手將母親拉過來坐下,“你累不累啊,我看著你都覺得累。”母親愛撫地拍拍我手背,目光投向那邊驗血處的屏幕,“那是你名字吧,我去看看。你坐這歇歇,別亂跑。”直到手上那種溫暖快要消失,我仍未想到母親是如何做到的,隔著這么遠的距離看清楚屏幕上滾動著的三個字:我的名字。我只能攥緊手,看著母親匆忙的背影。
我和母親蹲在醫院外的人行道上,看著那路邊種著的眾多綠色三葉草之間的那朵花,它仍然是早上來時的那種樣子,將開不開,含苞待放。
母親的手再度握上了我的手,溫暖的感覺再次縈繞了我。“快要開了,我陪你一起等它開。”母親仍在我耳邊這樣說。我使勁地點了頭,然后抬頭看見母親眼角處細細的皺紋和眼底淡淡的黑眼圈。似乎感覺到什么充斥在眼眶里,朦朧間,我看見那花綻放了淡黃色的花瓣,在一片綠色間不顯眼亦不刺眼的存在著,溫暖著我。
等待一朵花開的時間是寂寞的,幸運的是,母親,愿意陪我。
等待著花開篇五
又是一年桂花香,我站在桂花雨中,仰頭凝視那一朵朵金燦燦的花掛在枝干上,被風一吹,又緩緩落下。花瓣滑過鼻尖,留下一陣清淡的芬芳,勾起我的思緒,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
八月,冠桂飄香,城市里的桂花開的異常嬌艷,金色的花苞一點點地破裂開來,一股濃郁的桂香彌漫了整個城市。正和伙伴們賞花賞起興致來的我,突然聽見母親喚我。
“好!我等你……”外婆笑著說。她也許最初也沒料到,這一等又是幾年。春去秋來,外婆從花開盼到花謝,可就是盼不到我們回家。如今一想到這些,腦海里又浮現出外婆那張慈祥的臉上呈現出失落的神情。
終于回去了,但這一次回家,我卻沒有看見外婆,因為她老人家已經與世長辭了。
我跑到院前,桂花依舊盛開,依舊飄香,卻少了外婆那個拄著拐杖在樹下衰老的身影,少了那張與桂花相襯的笑吟吟的臉。
漫長的等待并不可怕,最害怕的是那種沒有結局的等待,像是一個無底洞,你永遠也望不到盡頭。
外婆等我時,我沒有陪在她身邊,但這棵桂花樹卻默默地看著一切,看著外婆無望的等著。
桂樹若是能說話,它一定會告訴我們:回家吧。給那些無望的等待帶去希望,給那份失落的守望補充一個美好、溫暖的結局。
記住,要在花開的季節,回家。
等待著花開篇六
冬季是孕育重生的季節,大自然孕育著天空,天空孕育著大地,大地孕育著小草,小草孕育著花朵;。我,就在這寒冷的冬季等待花開。
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跟爸爸媽媽生活在農村。在我9歲那年的冬季,爸爸媽媽離開我,去遙遠的南方打工賺錢。臨走時他們對我說:“等門前的樹開花了,我們就回來。”我含著淚點頭答應了他們。從那以后,生活里就只剩下了我和一天都離不開藥的需要人照顧的奶奶。我每天早早起床,撿糞、挑水、做飯、喂豬、照顧奶奶吃飯吃藥,一通忙活下來再急忙扒拉口飯,然后背著書包跑去上學。晚上放學的鈴聲就是我跑步開始的槍聲,回家要燒水做飯,洗菜,喂豬,照顧奶奶.....很多事情要自己做。有時我偷偷的流淚,甚至心里有恨他們的念頭:為什么要扔下我!為什么不管我?他們在電話中告訴我,他們要讓奶奶吃得起藥,要讓我上的起大學。每當這時,我都會對奶奶說:“等門前的樹開花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您就有錢治病了,我們就能在一起了。”奶奶什么都不說,只是憐愛的看著我。
我小學畢業了,我上初中了,最后我終于知道,門前的樹永遠不會開花了,那只是爸爸媽媽給我的一個希望---相信還有明天。
現在,我不在(再)提起門前的樹,它永遠屬于那個冬季。我要創造自己生命的花開:學習,考出去,上大學。而且我要學農科,畢業后讓我的村莊花開滿地,地肥,水清,人笑,即使是最冷最冷的冬天,我也能看到孩子們最溫暖的笑容,還有那一樹一樹的花開。
等待著花開篇七
一個人的生命就像一場不可預知的電影,而我們就是電影中的主角。不同的是,我們面對的不是劇本而是明天,不是演繹而是生活。在我的成長道路中,總是有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它的過程恰似一片荒野,卻給我機會嘗試等待花開的幸福。
那是剛進初中的一場大型數學。本來信心滿滿、斗志高昂的我被成績狠狠地推下了低谷,觸目驚心的成績如果是一把鋒利的劍,那么以后發生的便是小小的刀,一下一下的把我的心刺痛。
可能是以前數學學得不錯的我太過得意忘形,這次考試成績把自己拉上了的“黑名單”。每每提問學生,檢查作業,了解聽課效果,都毫不例外的把我叫起。
一般只有成績不好,淘氣頑皮不聽話的學生回答的問題,這次居然輪到了我。無非是一種傷痛,一次打擊。當老師每次叫起我時,我都會悔恨交加,無地自容。
時間會沖淡一切?對我來說,真的太難太難,好像一個傷口,每天剛剛受過傷,還來不及調養,便又多了一個傷口。我在心中暗暗發誓,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改變老師對我的認識。我要證明自己:你,仍然優秀。
以后的日子里,我變了,變的鐘愛數學。以前馬虎的我,漸漸變得謹慎了;以前只求考得差不多的我,開始關注自己的變化;以前小錯不斷的我,再不給老師因此批評我的機會。
不知過了多久,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不知怎樣艱辛,怎樣堅持,我終于還原了以前的蒸蒸日上,也終于盼來了,老師重新認識我的那一天!這種喜悅就像一個勤勞的種花人,終于等到了花開的幸福。
我記得戴望舒的那首《等待花開》,記得他告訴我們的堅持、執著、忍耐……我們播下的希望,付出的心血,日復一日的照料,然后一日看三回的等待,不是為了讓生命之花綻放出最美麗的絢麗嗎?所以笑對生活,笑對困難,這些人生道路上的風雨,不正好滋潤了生命之花嗎?你是否看見過,搖曳在雨中的花兒,仍舊是爍爍發光!
等待著花開篇八
我對花開總有許多回憶,如同在空中的繁星,多得數不清。
在已經有記憶的時候,我就在老家了。爸爸媽媽出門在外,日子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不懂事的我卻常常哭鬧,弄得奶奶總是不知所措。終于,有一天當我在陽臺玩耍時,看見爸爸媽媽來了,就高興地立馬跑到門口去迎接。記得那時正好是映山紅開放的日子,過后,我就記住了一點,“只要映山紅開花,爸媽就回來接我了”。
幼稚的我總是不明白什么是四季,因此,不管在什么時候我都在窗口眺望,等待著花開。秋天慢慢過去了,令人瑟瑟發抖的冬天又緊接著來了。但是,每天在窗口的等待,期待成了我的必修課,奶奶常常拖住我,冬天了是很冷,但我掙開奶奶溫暖的手,趴在窗臺上,不時地打開窗看一下,小手常常凍得發紫。有時,實在受不了了便鉆到奶奶的懷里,奶奶見了也心疼,看我這樣便把我硬是拽進屋,我也有些明白,常常偷偷溜上樓。但聽到奶奶焦急的呼喚,便只好乖乖的下樓。
過年了,大家都穿得喜氣洋洋。鞭炮聲聲,放完煙花,還灑下一片片紅色的碎紙屑,讓我誤以為是山上映山紅的花瓣。爸爸媽媽,果然在除夕那天晚上趕了過來但那時爸爸媽媽正在打工,不得不立馬趕回去,于是趁我睡著時悄悄地回到了城里。
醒來,見父母早已不在身邊,便開始大哭。只有奶奶一直陪在我身邊,就因為奶奶慈祥的笑容,更使我想哭,鉆進她的懷里,感受只有奶奶的溫暖。
我依舊趴在窗口,等待著花開,等它映紅那一座座山。對我來說,每一天就像是一個世紀,甚至更長,望著馬路上一輛輛車可以停在門口,我一定會沖下樓去,興奮地對奶奶說:“爸爸媽媽來接我了!”奶奶就會嘆氣說:“明天吧,說不定你爸爸媽媽可能會來。”我便失望地回去,“明天”一個又一個“明天”過去了。
花,開了又落,漸漸地習慣了,不再哭泣。終于,我期待的一天還是來到了。媽媽抱起我,親了又親,告訴我帶我去夢寐以求的地方,可我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了,竟不想離開這里了,但還是哭著上了公交車,來到了從來也沒見過的的城市——富陽。
過后便很少再和奶奶見面,到了這兒,心中對老家卻十分思念,常常在沒有人時淚流滿面。
這次,不一樣了,卻變成了奶奶等著我,在映山紅開花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