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家的電視字篇一
1、知道電視機的特點和用途。
2、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看電視的感受。
3、教育幼兒要愛護眼睛,不要長時間看電視。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1、電視機一臺(或背投)。
2、小熊玩偶一只。
活動重點和難點:
知道電視機的特點和用途。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電視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小朋友們百看不厭。電視畫面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到精彩的電視節目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讓我們了解國家大事、豐富知識、開拓視野,還教我們學會了許多本領……,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知道我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眼睛。
1、猜謎語,激發幼兒興趣。
一扇玻璃窗,里面亮堂堂,演戲又唱歌,經常換花樣。(電視機)
2、引導幼兒觀察電視機,了解電視機的特點。
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電視機,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正方形或長方形,有熒光屏、開關、按鈕等。)
師:你家有電視機嗎?電視機里有些什么節目?你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節目?電視機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在家里就能看新聞,知道國內外大事,會看到各種電視節目,還可以播放碟片等。)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看電視的經驗與感受。
師:你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為什么?你看電視節目的時候開心嗎?為什么?把你看過的電視節目講出來告訴大家,好嗎?(引導幼兒表達、討論。)
4、向幼兒介紹看電視的保健常識。
師:(出示小熊玩偶)小熊也喜歡看電視,可是它每天從早到晚一直看電視,把眼睛給看壞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呀?(眼睛太疲勞了。)小朋友趕緊告訴小熊,看電視的時候還要注意什么?(向幼兒介紹:不能長時間看電視,不能離電視機太近,看電視機時應開一盞小燈,等等。)
5、教師小結。
幼兒對某些不太常見的電器不太清楚作用。基本都達到目的。
我家的電視字篇二
電視發展很快,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家里使用的都是黑白電視,而現在,我看到的都是彩色電視。這就是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光輝成果。
我家黑白電視的故事過去了。現在我看的是大電視。社會發展真快呀!
我家的電視字篇三
1979年,我還在上小學,國家剛剛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那時條件比較好的人家已經有了電視機,都是9寸、12寸和14寸的黑白電視機,記得當時的國產電視有:星海牌、孔雀牌、上海牌、北京牌等等。日本進口的三洋彩色電視機個別人家也有了,但我家的經濟條件不好,爸爸一個月幾十元的工資還要給爺爺奶奶寄去10元,沒有閑錢買電視機。柜臺上的電視機只能是遠遠地看著,好羨慕別人拿錢抱走一臺臺電視機。
1980年,我第一次真正地完整、不是站在柜臺前看到了電視節目。隔壁的劉爺爺家買了一臺14寸的孔雀牌電視機。看著電視里黑白的節目,總是覺得很精彩,因為電影院放的電影在電視里也能看到了。第一次不用花錢去電影院看那些電影了,還有以前看不到的節目,真的讓我花眼。爸爸工作單位的科長姓鄒,我叫鄒大爺,有一次我和爸爸去他家玩的時侯,我驚奇地發現,電視機上的人物有了色彩,我問鄒大爺,你家的電視是帶顏色的嗎?鄒大爺笑了,把電視上的一個硬塑料板拿起來,原來顏色是從那上面來的,電視還是黑白電視機,一塊和電視屏幕差不多大小的彩色塑料板掛在電視機的屏幕上,黑白電視變成了彩色電視機。
差不多有一年時間,只要放學或是周日幾乎天天在劉爺爺家看電視。那時電視節目也很少,在人家看電視也不方便,自己想看的節目可能主人家又不高興看,一次兩次的行,去的次數多了,自然不好意思打擾人家。一天,爸爸回家和媽媽說,礦上和牡丹江電視機廠搞分期付款買12寸黑白電視機,是牡丹江牌的,這樣家里就能有電視看了,問媽媽同意不。當時爸爸也怕媽媽不同意,媽媽看我們總去別人家看電視,就同意了。電視機抱回來當天,我樂壞了,因為終于有了自己能支配的電視了。
電視機是黃色的外殼,右側的上面是調頻,下面的是開關和調亮度的。記得那時爸爸一個月要還30元錢,對工資不高的爸爸來說,也是很大的負擔。那臺電視機從此就和我家相伴,看電視成了我最大的業余愛好。為了能有好的接收效果,爸爸拿鋁線在窗戶上做了一個簡易的天線,電視效果好多了,但一到風雨天,爸爸就得在外面調調這,調調那,我就在屋子里給看著好沒好,雪花點大不大,有時要折騰半個小時才能好。即使這樣,電視給我們帶來的歡樂現在想來也是那么的美好。
1983年年底,我家從城子河礦的中心地區搬到了城子河的.新區,這是由雞西礦務局城子河煤礦建設科為職工家屬解決住房建的第一批住宅樓。在搬家的時侯我抱著電視機坐在車里,很怕碰壞了。那年,中央電視臺第一次推出了春節聯歡晚會,此后,春晚成為中國人除夕夜和餃子一樣不可缺少的年夜飯。是電視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讓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那些以前在電影上和廣播上喜愛的演員。以后的20多年里,是他們一直在陪著我們過春節。
1984年,83版的《射雕英雄傳》在雞西新成立的電視臺播出,萬人空巷。翁美玲、黃日華一夜成名,電視臺為了照顧職工上班,總是在第二天上午對前一天節目進行重播。電視帶給我們的快樂與現在是不能比的。那時,沒有卡拉ok,沒有歌廳,沒有迪廳,沒有酒吧等娛樂設施,人們在下班能做的只有和幾個朋友喝喝酒,和家里人看看電視,電視成了生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84年還有一件大事,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參加了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舉行,那時學校正好放假,我天天呆在家里看中國運動員為國爭光的場景,許海峰、李寧、中國女排,為國人爭榮譽,為國爭光,讓人十分振奮。
20多年過去了,我家第一臺電視機在1993年退到了幕后,因顯像管的問題黑白電視再也不能發揮作用了。家里買了第一臺“黃河牌”彩色電視機后,到現在為止家里又換了3次電視機了。但過去的老電視機我總也忘不了,因為那是家里曾經最大的一項支出,也是給我帶來歡樂最多的一臺電視機。
現在,由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礦區職工的收入比以20多年前有了天地之差,等離子、液晶、背投都進入了普通煤礦工人的家庭,我們礦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也讓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的電視節目。網絡和移動通信的發展也讓人們有了更多的聯系方式,但是,電視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它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員。
我家的電視字篇四
我家有一個小小電視迷——妹妹小伊伊,一天不看電視,她就不能活下去似的。
一次,媽媽在燒中午飯,叫我看小伊伊,小伊伊就拉住我的手,帶我到電視機面前,央求我:“哥哥,開汪汪隊(汪汪隊立大功)。”平時媽媽不讓她看,她竟抓住了這個機會,我說:“伊伊還小,不能看。”她拉著我的衣角,撇著嘴巴說:“哥哥壞,伊伊要哭了。”說完,做出要哭的樣子,我向媽媽報告,媽媽無奈地說:“給她看吧,呵呵,這個小屁孩就會歪門邪道。”小伊伊真是個小電視迷,像寄生蟲離開了電視就不能活似的。
于是,我只好給她打開電視,結果沒有《汪汪隊立大功》,于是她說:“小豬佩奇。”可是也沒有,她又說:“熊大(熊出沒)。”但還是沒有。她說:“哥哥,手機上有。”這個小屁孩,真是機靈。
這個小家伙,誰要,免費送哦?不過家中電視不能少。
我家的電視字篇五
我爸爸的愛好很普通,那就是看電視,他一看電視就可以一天不吃飯,不休息。他的個子高高的,胖胖的,戴著一副眼鏡,那鏡片厚厚的,都是因為看電視才戴的。
他喜歡看電視,是因為電視里面有精采的電視劇。
有一次,媽媽做好了飯,就叫了幾聲:“爸爸,別再看電視了,趕快吃飯!不然飯涼了,吃下去可不好!”但爸爸把媽媽的話當成了耳邊風。媽媽再叫了幾聲后,爸爸才說了:“不,我不想吃飯。媽媽真拿爸爸沒辦法了,于是走到電視旁,一下就把電視關了。爸爸忽然看到電視黑屏了,就怒氣沖沖地說“誰關了電視?”過了一會兒,沒人回答,爸爸就放棄了,只好走到餐桌前開始吃飯了。
我覺得爸爸看電視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身體。我的爸爸真是一個電視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