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喜愛的節日字初中我喜歡的節日字篇一
今天,我一個人來到山西省博物館。
山西省博物館看起來像一個倒金字塔和一個三腳架。里面的結構就像應縣的木塔,層層疊疊。展品從二樓開始。二樓是“文明搖籃”、“夏商遺跡”、“金國爭霸”。三樓是“民族大熔爐”、“佛教神韻”、“戲曲之鄉”、“明清晉商”。四樓是“山河精英”、“土木篇”、“方圓世界”、“瀚墨丹青”、“瓷園藝術花”。《文明的搖籃》介紹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明。《夏商遺跡》介紹夏商時期的文物。
《俯視晉國》介紹了三國分晉時的器物,多為青銅器,也有兵器。“民族熔爐”介紹古墓、墓中壁畫、隨葬品。“佛的魅力”是古代的佛像和經文。《戲曲之鄉》是一些關于戲曲的陶器。有看戲和皮影戲的地方。《明清晉商》是晉商店鋪修復與復合的典范。“山河精英”是古玉(包括新石器時代)。
“土木華章”是古代建筑的模型,墻上壁畫,屋頂裝飾。“方圓世界”是一枚古老的硬幣。“漢末丹青”是一幅古老的書畫。而“瓷園藝術花”就是古代瓷器。博物館有20萬件文物,總面積1萬平方米,可接待數千名游客。
在這些展廳中,我最喜歡“山河精英”。所謂山河精英是指玉。早在新石器時代,玉就已經存在了。當時多是玉壁玉琮。于聰的外觀很獨特:中間是圓的,空的,外面是方的,正好符合“天圓地方圓”的說法。據說,人們用玉蠶叢向世界傳播神靈的意志。所以玉琮作為陪葬品流傳下來。
看,有一塊玉,做工精細,選的玉也很好。整塊玉很光潔,刀刃很鋒利。但我覺得用玉做武器有點不對,玉是神圣而稀有的。
在前面的櫥窗里,有一只小玉蟬。死者口中含玉蟬。這是一種高深莫測的潔癖說法,把死人和蟬的脫殼聯系在一起,認為死人會復活,就這么做了。
還有一只玉鹿,是玉佩的。光滑的表面,精細的做工,鮮艷的色彩,鮮活的生命,讓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奔跑的鹿。
最讓我吃驚的是,有一個小碗,是一塊鑲有寶石、繪有黃金的白玉。小巧玲瓏,內外嵌紅寶石。白玉做的碗晶瑩剔透,幾乎透明,沒有噪音。這個很難得,只有皇帝才能用。
說到底,我覺得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他們運籌帷幄,無所不能。同時覺得自己對中國歷史了解太少,一定要多讀書才能了解中國歷史。這次來山西省博物館,因為是第一次單獨行動,所以培訓了我。另外,我做過兩次導游!
我喜愛的節日字初中我喜歡的節日字篇二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今天是什么節日呀?怎么這么熱鬧呢?告訴你吧,今天是除夕。
早上,我剛起床吃完早餐,我們一家就開始忙碌起來。“陸揚帆,你快去把地拖一下。”媽媽向我發布命令了。于是,我去洗拖把。媽媽在收拾東西,爸爸在擦窗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干。終于,地拖好了,我被熱得大汗淋漓。接下來,我又干起了別的活。
一上午過去了,家里可算干凈了些。下午,我們把沒收拾干凈的又收拾了一下。
到了下午三點多鐘,我們一家開始貼春聯了。我負責送春聯,媽媽貼膠帶紙,爸爸貼春聯。我在爸爸與媽媽之間奔跑著,忙得不亦樂乎。
終于貼好了,家里煥然一新,到處都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我們個個都是累得精疲力竭,但看到家里這么干凈,都很開心。
到了晚上八點鐘,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春節聯歡晚會。有動聽的歌、有神奇的魔術、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小品……真是什么樣的節目都有。
到了十二點,外面又傳來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聲音,新的一年又來到了。
我喜愛的節日字初中我喜歡的節日字篇三
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再沒有什么節日能比春節更讓人夢系魂縈、銘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慶、吉祥的濃郁特色,在人們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結。這無與倫比的厚重情結,在漫長悠遠的歷史長河里,仿若一根風雨不蝕,亙古不朽的碩大紅飄帶,維系著泱泱華夏的繁衍生息,連結著百姓的幸福與苦難。當歲月的腳步聲又一次震響于年末歲首之時,年關已倏忽而至。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撿著關于春節的陳年記憶,也在溫暖的盤算中尋覓著關于年關的諸多話題,由此衍生出一連串的思索。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大,國門的洞開,各國文化的交流,人們逐漸關注起西方節日來,如圣誕節就早已閃亮登場于我們這片古老而煥發活力的大地。盡管“洋節”來到中國,卻沖擊不了中國傳統節日,“過大年”,它依然沒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澤,揮舞紅綢、打著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獅從來都沒被淡漠;紅爐圍坐、張燈結彩而為除夕守歲的光景總是令人倍覺溫馨。一個古老悠久的節慶,以其極為強盛的民族性而經年沿襲,綿延不絕,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滅它的存在。即便世間長久流傳著“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然而不論是孩提的“過年”所向往的歡樂,還是成人的“過年關”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動搖人們對過年的浪漫憧憬與慎重思謀,這便是春節的無限魅力。
春節文化已由單一變得豐厚,由傳統走向新潮。人們從過去的放鞭炮、貼春聯、張燈結彩,轉向外出旅行,游覽名山大川;轉向參加主題party慶典活動。同時,人們也開始將傳統的闔家團年,轉向到飯店包席守歲;即便拜年,許多人早開始用電話問詢、手機短信、call機傳呼以及發e-mail等手段,將傳統的團拜與逐門逐戶的恭賀新禧取而代之。此外,以辭舊迎新為主題的歌舞晚會、朗誦會、音樂會、書畫展示會,愈來愈受到人們推崇和青睞。所有這些,不僅增添了傳統佳節的氣氛,而且以其日漸濃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時代氣息的特色。
但不變的是春節對于所有炎黃子孫,無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不論是飄泊海外,遠涉重洋的游子,還是羈旅他鄉、輾轉遷陟的兒女;無論是掙扎底層、孤陋寡聞的草民,還是高官厚祿、養尊處優的貴人,心里無不揣著對春節的眷戀,無不懷抱著對過年的珍視。一句“每適逢佳節倍思親”的詩,該凝結人們心頭幾多深情!一俟年關迫近,跋涉于迢迢旅程的人們,那種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鄉關的殷殷目光,無一不是因春節這根幸福絲帶所牽動所濡染。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飽含深情,曠世持久,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像我們這樣對春節無比虔誠,歷久彌堅。
春節,是親情的高度凝煉,又是催生欲望的時辰。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團圓。此時此刻,就連鐵窗之中的囚徒,也會萌生對大墻之外的家的深深掛念。在年關,許許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欲望悄然升騰:有的期待時來運轉,把憂傷與苦痛拋棄;有的渴望開年大吉,將理想與希冀化為現實;有的暢想宏福齊天,能有貴人保佑平安、萬事順遂。因而久別的希望重逢,分離的希望團聚,貧窮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憂傷的希望和美,農人希望豐收,工人希望上崗,窮人希望發財,我希望順利考上重點高中……人們似乎把所有人氣與運氣和機遇一古腦的托付給春節。哪怕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人們也對春節充滿無限的眷戀。因而春節盛滿了欲望,春節催生著欲望,人人夢想乘著這不無吉祥的欲望之船抵達美滿如意的彼岸。
清明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非常有意思。
我喜愛的節日字初中我喜歡的節日字篇四
中秋節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里,我沉浸在了書香中。
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閱讀,它充實了我的精神生活。
當別人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候,我卻在家獨自捧著書閱讀,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媽媽不止一次說我快成小書蟲了。
有位作家說:“好書是會讓人的眼睛出現畫面的。”真是不假,當我讀《少年特種兵》的時候,眼前真的好像出現精靈鳥與蝎子打斗的情景。我體驗到了少年特種兵的勇敢厲害。當精靈鳥將蝎子甩出去時,我仿佛真的感到了勝利的喜悅,而蝎子要繼續攻擊時,我又仿佛變成影子魚說:“641,你輸不起嗎?輸不起就不要裝花木蘭。”天哪,我真是完全融入書里里了!
在房間待了一下午后,媽媽又叫我去吃飯,這時我才不情愿地放下書,與家人吃起了團圓飯。在飯桌上,我還不忘與大家分享剛剛看過的書,大家都笑稱“掉書堆去了”。而我還特別高興地接受了。
讀書已漸漸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離開樹的我就會迷失方向。節日的人們或許玩了電腦,看了電視,但我還是喜歡讀書!閱讀伴我成長!
我喜愛的節日字初中我喜歡的節日字篇五
黃金周假期已經過了五天了,這五天,我們一直處于懶散的狀態。作業寫得差不多了,該出去玩玩了。我這樣想著。最后我們決定去看升旗,于是我們立即查好明天的升旗時間—6:15分,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清晨,我忽然醒來,睜開朦朧的雙眼,迎來的是黎明前的黑暗,一看表,已經5點半了。節日的懶散像膠水一樣粘著我的眼皮,困得我動彈不得。大腦剛剛開始運轉,就猛然想起昨天的約定。到底去不去呢?去了又怕萬一錯過,不去又怕來不及。躊躇了一會兒,鐘表秒針走動的“噠!噠!”的聲音好像給了我答案:一定要去!很快我叫醒了大家,來不及疊被,來不及吃飯,匆忙穿衣服,匆忙出了門。
“還好沒晚。”媽媽邊說還邊大口喘著粗氣。不過到了天安門廣場已經是人山人海,人頭攢動。我們手拉著手飛一樣地跑到廣場上,趕緊占了個位置。今天轉涼了,我都穿上棉衣了,但是是很舒適,一絲風也沒有。天空是深藍色的,還有點暗,據說國旗是和太陽一同升起的。人這么多,即使是姚明也得踮著腳尖才能看見,幸好我們帶了椅子。因為我站在椅子上才和成年人一般高,所以只好讓媽媽站在椅子上再抱起我。這回我但是是“一覽眾人小”嘍!
升旗儀式開始了,現在是6:10,天空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我們站在后排,而且到的時間又晚,再加上我近視眼,隊伍根本看不清,但是也能隱約看見。護旗手和護旗大隊踢著正步出來了,他們跨過了金水橋。隊伍里的軍人都穿著整齊的軍裝,戴著白手套,個個英姿颯爽。正步踢得是那么齊,據說在前排都能聽見正步的聲音:咚!咚!……他們來到了旗桿前,護旗手把國旗掛在了旗桿上,這時候音樂奏響了,升旗手豪爽地把國旗甩了出去。所有人都敬起軍禮,給升旗儀式又添了些許的莊嚴氣氛。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歡快地揮動著小旗子,心潮澎湃,這畢竟是我第一次看升旗。這時候,向東方眺望,火紅的太陽已經露出了半張臉。就這樣,國歌響了三遍,紅旗正好到達了最頂端。
回去的時候我又困又餓,滿腦子都是升旗時的場景。我還留著小小的遺憾—看的不太清。
在這個節日的早晨里,我收獲的不僅僅是親眼看到了升旗,更重要的是這次升旗給了我一個教訓,做事不能懶散,要勤奮,不懂的勤奮的人生只能在原地徘徊。
希望下一次看升旗能看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