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一
在我小的時候,爸爸很喜歡植物。有一次,他從外面買來了一盆“含羞草”,公司有事讓她去一下,他便走了。他走了之后,我就想只有人會害羞,花怎么也會害羞呢?瞧,我當時還分不清花和草的區別呢。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走到“小草”面前,仔細地把它打量了一番,它的莖又粗又長,葉子像桃樹葉子似的,還不小呢!我一把把它拿過來,用小手打了它一巴掌,它一下子緊縮枝葉,蜷了起來。我先是一怔,然后大叫了一聲。因為爸爸的花草被誰碰壞了,都會說個沒完。
“咚、咚、咚!”三聲急促的敲門聲傳入我耳中!壞了,爸爸回來了,我只好硬著頭皮去開門。爸爸來了,摸著我的紅臉蛋對我說:“你又干什么了,那么慌張?”。即刻,走進了書房,我想起了老師的給我們講的列寧把父親最心愛的櫻桃書看倒了,并勇于承認錯誤的故事。我認為我應該像列寧一樣,于是,把事情原委告訴了爸爸,爸爸大笑了起來,我真是莫名其妙。
“它是敏感植物!”
“敏感植物是對發熱和觸摸有反應的一種植物。”我還是不懂,于是就和爸爸走到陽臺上去,嗬,含羞草又充滿生機的開放著。我聽不明白,依然不懂。但是,我不怕爸爸了,我沒有闖大禍嘛。只是打了它兩巴掌而已。
我聽了爸爸的話,像是被打了幾巴掌后的含羞草似的……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二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到院子里踢足球,累了便坐在臺階上休息。這時我看見一個小東西在慢慢地向前爬,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只小蝸牛在背著它的房子一步一步的向前爬,我頓時來了興趣。
我蹲下身子開始觀察,小蝸牛長著一對十分可愛的觸角,一搖一晃,仔細一看觸角上還長著兩個黑點呢,想必這就是蝸牛的眼睛吧!
我輕輕地用手摸它的“小黑點”,可那小眼睛像橡皮筋一樣立刻縮了回去,變成了一個“黑疙瘩”多有趣!
我輕輕地吹了它一下,它以最快的速度將全身都縮了回去,這時我才注意到了蝸牛的殼,這里殼就是蝸牛的家,蝸牛一天到晚都背著它的“房子”四處行走。你可別小看這個“小房子”,它可是蝸牛的保護殼,它一但受到侵害或受到驚嚇就會縮回殼中,并用粘液把口封住,如果外殼損壞或致殘時,它還能分泌出某種液體來修復,這是多么的神奇!
蝸牛的腳十分小,幾乎看不見,它的腳上有十分細小的軟鉤和一種粘液把它固定在地上,所以它會走的十分吃力和緩慢。
蝸牛你別看它小,不起眼,它可是一種值得敬佩的昆蟲,它不怕干旱、不怕饑餓,遇到困難從不言敗,它的那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三
種 下 花 種
今天,天氣變暖了。于是我和媽 媽便來到了樓前的空地上種花。
這種花有很多名字,如地雷花、入地老鼠、煙粉豆… …我最喜歡的名字叫紫茉莉。它的種子黑黑的,小小的,樣子像微型的小地雷,我想這就是有人管它叫“地雷花”的原因吧!媽 媽先把土翻松,用鏟子挖出小坑,我把種子撒在小坑里,再用土把它蓋上,小心的把土壓實。最后我們小心翼翼的把水給它澆勻。我心里在暗暗想著:小花小花,你快快長大吧!
5月20日 星期日 晴
成 長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它已經長成了半尺多高的小植物,葉子是長條狀,不大引人注意。我心想:它能長大、開花嗎?于是,我一有時間就去照顧它,給它拔草、松土,隔幾天我就給她澆一澆水。一個多月后,它竟然長得那么健壯,足有一米多高,莖上生莖,枝上分枝,大大的一叢,非常茂盛。我似乎都能想象到它長大開花的樣子。
7月28日 星期六 晴
開 花
旅游回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下去看花。遠遠望去,我發現在綠綠的葉叢中有一些粉色,我走到近前看了看,粉色的花朵是傘狀的,花不大,卻很別致,我湊近聞了聞,還有點說不出的清香呢!我想起“煙粉豆”這個名字,是不是因為花的顏色是煙粉色的呢?它的花期很長,一直到霜凍以前都在不斷的開放,而且傍晚開放,早晨就合上了,這真是一種很特別的花。“煙粉豆,不與群芳奪秀,靜夜窗前陪左右,花開香暗透”。幾句偶然聽來的小詩道出了這小花的可愛之處!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四
今天,我又來到了門前那荒蕪的菜園子里。我漸漸地聽到了嚓、嚓、嚓的聲音,于是,我跟隨著這個聲音,做了一次奇異的歷險。
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我看到了一位身著黑色鎧甲的'勇士——屎殼郎先生。
屎殼郎先生正在滾著一個一個巨大的糞球,而最令我驚訝的是,它竟然是倒著走的。
在途中,屎殼郎經歷了許多小陡坡,在我眼里,這些小陡坡太容易越過去了,但在屎殼郎的眼里,這小陡坡卻是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但屎殼郎先生卻勇往直前,都”走“了過去。我真佩服它,太厲害了。
突然,前方出來了一根樹枝,樹枝扎進了糞球的”肚子“,而且越扎越深,而另一邊的屎殼郎先生卻毫不知情,它依然使勁地推,過了一會兒,屎殼郎先生似乎覺得哪兒不對勁,于是,它圍著糞球轉了一圈,才發現了問題的所在之處。
它把頭扎進泥土里,用爪子刨了一個小洞,然后,才把糞球拔了出來。它真像一位小工程師,在那里研究、探索。
之后,它就把糞球運回家了。
屎殼郎先生真是好聰明,真不知道它的腦子里還藏了一些什么有趣點子。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五
今天語文老師讓我們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我晚上急急忙忙回到家,就趕緊拿出一把黃豆和找來一個透明的杯子。
我發現干黃豆又硬又小,呈圓形,其實每顆黃豆上都有一個小黑點,我把黃豆扔進放水的杯子里。過了一會兒去看泡的黃豆,我發現有些黃豆皮鼓了起來,我想應該是水泡軟了的原因吧!沒想到才幾分鐘,就成這樣了。我想把皮撥開看看黃豆里面是什么樣的,原來兩片橢圓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緊緊地裹著。
真是太有趣了!
8月4日星期四 天氣陰
黃豆泡的水真臟,我把泡黃豆的水給倒掉了;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還在一端長出小芽,那小芽長5毫米,寬2毫米。爸爸告訴我這樣用水泡著可以長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換干凈的,我可高興了,我想等豆芽長大了,那就能吃,多好呀!
我把杯子裝上干凈的水,看它們在水中輕輕地搖晃著,猶如一只只可愛的“小蝌蚪”。
8月5日星期五 天氣陰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沖進廚房,觀察杯子里的黃豆。
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一點點,還是淺黃色的,橢圓形;只是那個小黑點沒看見了,而小芽又變長了,有1厘米長,2毫米寬,跟豆芽已經很相近了。我盼著它們快快長大,心里越想越高興。但我發現有些黃豆還沒長芽,我不知該怎么樣讓它們快快長大,我想去尋求幫助。
8月6日星期六 天氣陰
新的一天來臨了,我跑進了廚房去看我的豆芽。
我拿起杯子,突然發現有些黃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起了疑問,為什么黃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輕呢?黃豆里充滿了水分,應該會變重呀!于是,我就問媽媽,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決定自己去查查。
過了一會兒,我的豆芽已經長1.5厘米,寬3毫米,媽媽說這已經最寬了,我高興極了,這小芽真像一個小辮子,有的還彎曲著,可真美呀!
8月7日星期天 天氣陰
新的一天再次來到,一放學回家后,我沖進廚房看豆芽。
發現它們的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們的芽又長大了,最長可達2厘米,寬3毫米。這些芽的樣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狀,好像在學英語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狀,好像在學寫字呢;有的小芽成“e”狀,好像在學畫蝸牛似的。
黃豆真是太有趣了。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六
今天,媽媽特地從市場買回來幾個還沾著泥土的特價土豆。我一看到這些土豆便大吃一驚:原來啊,這些土豆全都是發了芽的,怎么能吃呢?老師說過,發了芽的土豆含有毒素,是不可以食用的呢!我急忙告訴媽媽。
媽媽聽了,笑著說:“傻孩子,這些土豆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種植的呢!”啊,原來如此!媽媽把這些土豆放在角落里,要等待它們的小芽長長一點再種。
20xx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天氣:晴
水靈靈的土豆芽最長的已經有3厘米了呢!它們的根部雪白雪白的,十分嬌弱,就好像蜘蛛一樣緊緊地抓住土豆表面,看起來酷炫極了。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土豆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埋進營養花泥里面,再澆透水,就大功告成啦!
20xx年1月1日 星期五 天氣:晴
土豆苗長勢喜人。嫩莖的顏色由雪白變成了紫紅,現在又變成了嫩綠,最長的足足有5厘米高了呢!最奇特的是,葉片和嫩莖都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細毛,看起來毛茸茸的。
20xx年1月5日 星期二 天氣:晴
土豆苗兒長得飛快!這些綠油油的土豆越長越旺盛,生機勃勃的,都占據了陽臺半壁江山呢!密密麻麻的苗兒就像一片郁郁蔥蔥的微型森林一樣,看起來賞心悅目。當你眼睛疲累時,去看看這一片土豆“森林”,那可是多么的養眼啊!
20xx年2月14日 星期天 天氣:晴
沒想到,土豆苗兒居然長出了許多小土豆呢!因為土豆種得太淺了,所以好多小土豆都蹦到地面上來看熱鬧了。瞧!這些小土豆大如鴿蛋,小如珍珠,青里透著白,蠻可愛的。
20xx年3月20日 星期日 天氣:雨
雖然這是一次失敗的種植,但是吃一塹長一智,相信媽媽以后會種出更多更好的土豆來哦!
小學生觀察日記字小學生觀察日記篇七
我曾多次聽過關于螞蟻的故事,所以,我今天就來講一講螞蟻吧!
螞蟻約有三、四毫米大小,像一粒米飯在地上滾來滾去的。顏色是黑色的,頭上有一對像細絲一樣的東西,其實,細絲的東西是觸角,觸角是用來對話的,在說話的時候,觸角會轉來轉去的。彎曲的時候,就像一位老爺爺彎著腰走路的樣子。足有六條,它就好像是一位大力士一樣強壯。
9月21日 星期六 晴
現在我們就要來說一說螞蟻的生活習性。
螞蟻的巢穴一定要溫暖和潮濕的土壤才能夠生活下去。有一只螞蟻發現一個巨大的食物,搬不動的話,螞蟻的觸角會發送信號,螞蟻群收到信息,螞蟻群就會到達那里,一起搬動著食物。
9月22日 星期日 晴
我發現,大部隊齊頭并進的搬東西,像一群大力士搬著一個大塊頭的東西,往前走著。
小螞蟻是啦啦隊的,跟在后面好像在說:“加油!加油!我們最棒了!”
經過這幾天的觀察,我發現,原來,只要團結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