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心得是對培訓機構和培訓師的一種反饋形式,有助于改進和提升培訓質量。接下來是一些關于培訓心得的精彩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靈感和思路。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一
今日輪到我們小組去醫院做義工。我去的是急診導診,主要的工作是幫病人量血壓、解答病人懷疑以及指引病人掛號。第一次去急診導診,我的心情既有興奮,又有忐忑。興奮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可以學到一些關于急診導診的學問,比如胃疼的病人應當讓他掛急診內科號。忐忑是因為怕自己不能做好自己的任務。
經過一天的義工,我明白了急診導診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幫助別人后那句感謝的暖和感。希望下次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須要的人。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二
轉眼間,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成立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作為有幸參加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成立儀式及第一批接受培訓的成員之一,我就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上車服務經歷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是一項看上去很簡單的事,不就是給來參加獻血的愛心人士端端水聊聊天,發發宣傳資料嗎?可是當我對無償獻血做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后。我發現,這是一項看來小,但是確實立竿見影的好事。
在眾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中,志愿者的關系和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心來做志愿者的人大多都是素質比較高的,都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大家走到一起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可。沒有經濟糾葛,沒有權力的爭執。我們都是在做自己覺得有意義并且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所以在很多的時候,不用感到拘束,更不要感到不好意思,我們要用我們真誠的微笑去讓每個無償獻血的愛心人士感到溫暖。
在為無償獻血者服務的同時,我們還要進行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宣傳,正是因為hla配對的成功率是那么的低,所以更加需要更多更多的人來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只有這樣,那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們才會有很多的希望,由此可見,我們的要做的還有很多,要讓更多的人明白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為此,專門印制了關于這方面的宣傳資料。因為造血干細胞的采樣有著戶口的限制,所以我們可以在那些無償獻血者填寫表格的時候留意下,如果是本地戶口,并且其他方面都符合造血干細胞采樣條件的愛心人士,我們可以在其獻完血休息的時候宣傳一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如果他們有意向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就可以讓他們填寫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表格。對于那些一時還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人,我們可以把資料給他們帶回去仔細看,并留下聯系方式,然后在一段時間之后再確認其是否愿意加入中華骨髓庫。
無償獻血是一件每天都要進行的工作。而絕大部分志愿者朋友都是用業余時間來做的。同時志愿服務是沒有任何報酬的。要大家偶爾一兩次來參加活動,還是不難,可是要大家都可以堅持不懈做就不容易了,這樣就必須要足夠多的人力資源來做后盾,這對于一支剛剛組建的志愿者隊伍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三
那天我穿上志愿者的服裝,配戴了志愿者的胸牌,參與志愿服務,心里有一種自豪的喜悅。
嚴重的創傷或者是急救車運送到達的,因而病人以及家屬的情緒都比較焦慮、著急,初到醫院對就診程序的不熟悉讓他們更加煩躁,當作為志愿者的我們主動詢問及給予幫助時他們的心情大多會稍稍放松一些,對我們的感謝更是每位不斷重復的話語。急診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都很熱心親切,為病人或家屬耐心和熱情的解答他們的疑問。作為一名大學生,他們都是我要學習的榜樣。在急診有一臺自助報告單打印機,對不會使用的人群,老師教導的原則是:有能力學會打印的則教之,其他的如老人或身體不適的等等則幫其打印。為他人解惑時可先安頓病人或老人先坐下來休息一下,自己幫其詢問好后再告之。這些都是我一直遵循的,因為其合理性和人性化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考慮周全。為人群指路,維持秩序,告之就診程序,幫助掛水或無家屬陪伴的病人如廁,端水讀報,幫忙運送病人做檢查和回病房等等都是我們志愿者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在其間碰到一些我不太清楚的問題時我也會主動詢問預診臺的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畢竟不懂裝懂給病人帶來不便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事情呀。在期間我也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根本學不到的更加實際現實的東西,對于醫院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操作技術我也有了眼見為實的機會,可謂是兩全其美,送人以花,手留余香啊。我在崗位上分別遇到了一位學弟和一位學姐,相遇就是緣分,也讓我們得以在更寬廣的領域上進行交流和學習。學姐利用休息時間在做志愿服務的工作,我想稱呼她為微笑的寵兒,因為她見到每一個人都是在微笑著的,而且確然要比我主動些,我在與她一起做志愿者時,內心的志愿者精神立即被放大到最大,不然自己可是會自卑的。
我服務的病房,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雖然有護工照顧護理,但是他們沒有家人陪伴,內心還是寂寞的。我們科有一位老人就是這樣,他很少說話,也幾乎看不到他的笑容,因為過去他很堅強,即使有困難也會忍挺著,我脫去白大褂,以志愿者的身份去陪伴他,開始他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后來就自己睡覺或沉默,我試著去引他說話,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抗日軍人,所以就問起了關于他打的事,誰知道他就來了興趣,繪聲繪色的和我說起了他過去打戰的事情,還手舞足蹈,就這樣一次兩次的接觸和相處下,他漸漸有了點變化,不總在發呆、沉默,看到志愿者的我會教我說日語,給我唱戲;而看到工作時的我,他不會不理,而是很熱情的。打掃呼、開玩笑,在病房經常可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通過這幾次活動,我發現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無論白大褂,還是藍馬甲,都是為病人服務,只有更多地服務患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快樂。看著那些被我們幫助過的人,流露出溫馨的笑容,我們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雖然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更多的人付出一點,那么就不再是微薄之力了。
醫院開展志愿服務,在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以架起了一道溝通橋梁,又提供了一個服務渠道,孤獨的病人有了陪伴,困難的病人有了幫助,思想匯報專題忙碌的醫護人員也有了小幫手,為醫院又增添了一點光彩,一道美麗的藍色風景線。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四
雖然我以前也做過一些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但這還是第一次在醫院里面做義工。我忐忑而又沖動的心情來到中醫院,一開始我對自己的義務還有些迷茫,但是通過醫院工作人員的一定的講解后我便開始了我的醫院義工之旅。我的工作很簡單,幫助不了解醫院地形的病人們給出方向和引導,讓他們能夠更加及時的就醫,解決自己的病癥,能夠幫助別人,我收獲了快樂,也學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保護的感情,我做的事情非常的小,非常的簡單,但是當我看到不認識路的病人在我們的幫助下順利就醫時,依然是十分開心的。
我愿意成為一名榮耀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效勞社會。弘揚志愿者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奉獻力量。這段是志愿者誓詞,從我成為一名蒼溪縣中醫院志愿者那一刻起,它已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里。能成為一名志愿者讓我感到無比的榮耀和自豪,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病人們帶來更多的.幫助,方便他人,收獲快樂。
雖然我做不到像雷鋒那么高尚,但是我在很努力的學著做一個微笑天使,用我的微笑安撫病人焦急的情緒,幫助他人,讓他們快樂,希望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對病人的生理心理都盡一份力。雖然這會讓我辛苦,但同時我幫助了別人,我也感到很快樂,或許這就是奉獻的樂趣所在吧。志愿者就是有這樣一股偉大的力量。我最大的體會便是,累并快樂。作為一個志愿者,在醫院里必須一直微笑一直站著,如果有任何病人遇到任何問題首先就要上前去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一個很累的過程,尤其是對我這類沒吃過什么苦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堅持下來的我已經超越了自己的極限。
她有什么可以幫助她的,她說話有些模糊不清,我很抱歉的問了很多遍,依然還是不清楚她要找的地方。最后,終于是在醫生的幫助下,奶奶找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與老人交流的方式和方法,要揣測一下老人經常會去的診室會在什么地方,然后這樣提供幫助會更加的順利和快速,不能僅僅依靠病人的要求來提供幫助,要自己考慮很多種方案,對癥下藥,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志愿者。
通過這次在中醫院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而且還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奉獻;但在實踐過程中,也表現出了我的經驗缺乏,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因此,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效勞于社會打下堅實的根底。
雖然做志愿者的時間很短,但是卻讓我收到了精神上的洗禮。首先,生命的脆弱讓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珍貴,要珍惜身邊的幸福。其次,旁人的一個小小善意,對于困難中的人們來說都會是那么的暖心。不記得這幾天工作里為多少為迷茫中的人指過路,但我卻清楚的記得每個匯報給我的微笑。再次感謝老師們對我們耐心的教導和辛勤的付出。短暫的工作,我覺得志愿者確實辛苦,但是每個人熱情都愈發高漲,這次活動已經圓滿落幕了,我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參加進去。不斷磨練自己,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五
我剛開始在急診一樓進行志愿效勞。急診的病人大多身體不適如發熱、腹痛等等,有些有嚴重的創傷或者是急救車運送到達的,因而病人以及家屬的情緒都比擬焦慮、著急,初到醫院對就診程序的不熟悉讓他們更加煩躁,當作為志愿者的我們主動詢問及給予幫助時他們的心情大多會稍稍放松一些,對我們的感謝更是每位不斷重復的話語。急診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都很熱心親切,為病人或家屬耐心和熱情的解答他們的疑問。作為一名大學生,他們都是我要學習的典范。在急診有一臺自助報告單打印機,對不會使用的人群,老師教導的原那么是:有能力學會打印的那么教之,其他的如老人或身體不適的等等那么幫其打印。為他人解惑時可先安排病人或老人先坐下來休息一下,自己幫其詢問好后再告之。這些都是我一直遵循的,因為其合理性和人性化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考慮周全。為人群指路,維持秩序,告之就診程序,幫助掛水或無家屬陪伴的病人如廁,端水讀報,幫助運送病人做檢查和回病房等等都是我們志愿者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在其間碰到一些我不太清楚的問題時我也會主動詢問預診臺的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畢竟不懂裝懂給病人帶來不便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事情呀。在期間我也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根本學不到的更加實際現實的東西,對于醫院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操作技術我也有了眼見為實的時機,可謂是兩全其美,送人以花,手留余香啊。我在崗位上分別遇到了一位學弟和一位學姐,相遇就是緣分,也讓我們得以在更寬廣的領域上進行交流和學習。學姐利用休息時間在做志愿效勞的工作,我想稱呼她為微笑的寵兒,因為她見到每一個人都是在微笑著的,而且確然要比我主動些,我在與她一起做志愿者時,內心的志愿者精神立即被放大到最大,不然自己可是會自卑的。
我效勞的病房,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雖然有護工照顧護理,但是他們沒有家人陪伴,內心還是寂寞的。我們科有一位老人就是這樣,他很少說話,也幾乎看不到他的笑容,因為過去他很堅強,即使有困難也會忍挺著,我脫去白大褂,以志愿者的身份去陪伴他,開始他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后來就自己睡覺或沉默,我試著去引他說話,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抗日軍人,所以就問起了關于他打小日本的事,誰知道他就來了興趣,繪聲繪色的和我說起了他過去打戰的事情,還手舞足蹈,就這樣一次兩次的接觸和相處下,他漸漸有了點變化,不總在發愣、沉默,看到志愿者的我會教我說日語,給我唱戲;而看到工作時的`我,他不會不理,而是很熱情的。清掃呼、開玩笑,在病房經常可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通過這幾次活動,我發現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無論白大褂,還是藍馬甲,都是為病人效勞,只有更多地效勞患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快樂。看著那些被我們幫助過的人,流露出溫馨的笑容,我們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雖然我的付出微缺乏道,但更多的人付出一點,那么就不再是微薄之力了。
醫院開展志愿效勞,在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以架起了一道溝通橋梁,又提供了一個效勞渠道,孤獨的病人有了陪伴,困難的病人有了幫助,思想匯報專題忙碌的醫護人員也有了小幫手,為醫院又增添了一點榮耀,一道美麗的藍色風景線。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六
回顧當志愿者的這段日子,我的心中也頗有感受。雖然在學校也參與了志愿組織,但多數是幫著組織一些學校的活動,比如捐書,捐款,而這次,是我真正的離開學校的氛圍,投身到社會工作中來。這段時間,我主要幫忙的工作是核實金宮社區的現住人口,工作的繁瑣程度,超過了我的想象。一戶一戶的打電話核實信息,不僅須要消耗大量的精力體力,還須要耐性,打電話時要有說話的.技巧,遇到不協作的還要耐性說明,不過最讓我擔憂的還是怕核實時出現錯誤,終歸核實住戶基本信息是社區一項基本且重要的任務,倘如我這里出現些許的差錯,可能會帶來以后社區工作的大量麻煩,因此我身上還擔當這項責任,這也讓我工作起來當心翼翼。不過,通過這次義工活動,我切實感受到了居委會工作的不易,不僅會有突如而來的工作通知會把他們弄得手忙腳亂,還要學會與居民打交道,要有耐性,細心,學會處理突發狀況,這使我從心中多了不少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欽佩。其實,志愿者不是指揮者、教化者,而是用生命去影響生命。啟民義工更是給了我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將我的愛心從這里傳遞出去,傳給下一個人,也將會傳給更多的人。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七
在青年志愿者的特別崗位上靜默地服務了多年,義務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榮譽。我的心始終沐浴在暖和之中,收獲的感謝令我感到無比的欣慰,還有就是更多的青年志愿者摯友,他們帶給了我最美的友情和最多的.歡樂。在多年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們的摯友都習慣了在挫折中相互勉勵,更習慣了從我們收獲的勝利中吸取力氣,由此我們一步步走得更遠更有信念。為什么選擇參加志愿者?首先是一個新嘗試,一份真實的社會參加感,然后是一份責任感,一份堅持。參與社區義診服務使我們感受頗深,他們的健康,他們的一聲感謝就會帶給我很大的滿意。但更多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力氣實在太微小,所能做的是那么的少,而須要幫助的人卻是那么的多。
有過受挫的時候,有過悲觀的時候,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每學期我們都在招募新人,有人留了下來,也有人因為各種緣由離開了這支隊伍。當我看到新人加入時興奮的神情,我想告知他們現實不會像志向那么完備。當看到有人悲觀地離去,我還想告知他們雖然現實并不是幻想,但是投入努力之后現實并不是真的距離志向那么遙遠。
我們每年都會納新,只有不斷汲取新人并且留住新人,讓他們成長為骨干志愿者,我們的志愿服務才能影響更多人,才能蓬勃地發展下去。或許有許多的進步連我們自己都未曾察覺。
全部這些都讓我對明天更有信念,我目睹了一個文明社會的形成。但是與一些先進的國家和地區比,我們的差距還是很大。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有更多人像香港的市民一樣把做義工當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或許堅持,就是希望能把一份愛心傳遞下去。或許堅持,是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看到了最純真的笑容、最純凈的眼神。一路上我并不孤獨,因為那許很多多的同路中人,因為信任在這條路上,我還會相識更多有志于志愿事業的、和我一樣有著同一個名字的人:青年志愿者!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八
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內,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能、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溢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今年的寒假,我們志愿者服務隊的一部分成員去了浦東新區公利醫院做義工。雖然寒假只有短短的1個月,雖然我們只須要去做4次義工,但是我們志愿者服務隊的每位成員都很仔細、負責!不遺余力的去做好鄧老師和醫護人員安排給我們的工作。這次寒假公利醫院的實踐活動,我們隊伍一共分了2個小組,我也很榮幸的被大家推選為其次小組的組長。我們這組加上我一共是6個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大家做事都很主動、仔細!每次活動都沒有一個人會遲到早退,就算臨時有事情,事先也會和我或者我們的隊長請假,這種紀律嚴謹的行為規范深深的感受著我。作為組長,我為我們志愿者服務隊里有這樣的`隊員而感到欣慰!在公利醫院里做志愿者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醫院里的醫護人員。他們個個都特別親善可親,我們做義工做累了,他們就會讓我們去休息。這個冬天是最冷的,還下了不少的雪,他們每次都把空調開的很足,生怕我們會冷而感冒。記得有一次,我在婦科做義工,護士姐姐讓我和我的搭檔一起抄寫病例的東西,一起先我們2個寫的時候都還蠻拘束的,都不敢多說話,只敢小聲的竊竊私語,護士姐姐也看出了我們的拘束,她笑著對我們說:“不用這么拘束的拉,你們邊寫邊聊閑聊好拉,感謝你們幫我們忙啊,我知道寫這些東西有點無聊,2個人邊寫邊聊應當會好點。”我們聽了護士姐姐的話之后都特別的興奮,于是就邊聊邊寫了起來,很快,東西都寫好了,我們順當的完成了那天的任務。臨走的時候,護士姐姐又和我們說感謝,弄得我們都不好意思了。這些是我們義工應當做的事情,但是他們卻很客氣。公利醫院有這群醫護人員在,我想病人肯定能很快康復起來,至少在精神上是很健康歡樂的!
通過本次公利醫院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熬煉了自己的實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閱歷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學問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間,努力駕馭更多的學問,并不斷深化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學問,段煉自己的實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機遇只偏愛有打算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削減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志向的風帆,駛向勝利的彼岸。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九
我剛開始在急診一樓進行志愿服務。急診的病人大多身體不適如發熱、腹痛等,有些有嚴重的創傷或者是急救車運送到達的,因而病人以及家屬的情緒都比較焦慮、著急,初到醫院對就診程序的不熟悉讓他們更加煩躁,當作為志愿者的我們主動詢問及給予幫助時他們的心情大多會稍稍放松一些,對我們的感謝更是每位不斷重復的話語。急診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都很熱心親切,為病人或家屬耐心和熱情的解答他們的疑問。
作為一名大學生,他們都是我要學習的榜樣。在急診有一臺自助報告單打印機,對不會使用的人群,老師教導的原則是:有能力學會打印的.則教之,其他的如老人或身體不適的等等則幫其打印。為他人解惑時可先安頓病人或老人先坐下來休息一下,自己幫其詢問好后再告之。這些都是我一直遵循的,因為其合理性和人性化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考慮周全。
為人群指路,維持秩序,告之就診程序,幫助掛水或無家屬陪伴的病人如廁,端水讀報,幫忙運送病人做檢查和回病房等都是我們志愿者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在其間碰到一些我不太清楚的問題時我也會主動詢問預診臺的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畢竟不懂裝懂給病人帶來不便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事情呀。
在期間我也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根本學不到的更加實際現實的東西,對于醫院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操作技術我也有了眼見為實的機會,可謂是兩全其美,送人以花,手留余香啊。我在崗位上分別遇到了一位學弟和一位學姐,相遇就是緣分,也讓我們得以在更寬廣的領域上進行交流和學習。學姐利用休息時間在做志愿服務的工作,我想稱呼她為微笑的寵兒,因為她見到每一個人都是在微笑著的,而且確然要比我主動些,我在與她一起做志愿者時,內心的志愿者精神立即被放大到最大,不然自己可是會自卑的。
我服務的病房,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雖然有護工照顧護理,但是他們沒有家人陪伴,內心還是寂寞的。我們科有一位老人就是這樣,他很少說話,也幾乎看不到他的笑容,因為過去他很堅強,即使有困難也會忍挺著,我脫去白大褂,以志愿者的身份去陪伴他,開始他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后來就自己睡覺或沉默,我試著去引他說話,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抗日軍人,所以就問起了關于他打的事,誰知道他就來了興趣,繪聲繪色的和我說起了他過去打戰的事情,還手舞足蹈,就這樣一次兩次的接觸和相處下,他漸漸有了點變化,不總在發呆、沉默,看到志愿者的我會教我說日語,給我唱戲;而看到工作時的我,他不會不理,而是很熱情的。打掃呼、開玩笑,在病房經常可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通過這幾次活動,我發現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無論白大褂,還是藍馬甲,都是為病人服務,只有更多地服務患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快樂。看著那些被我們幫助過的人,流露出溫馨的笑容,我們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雖然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更多的人付出一點,那么就不再是微薄之力了。
醫院開展志愿服務,在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以架起了一道溝通橋梁,又提供了一個服務渠道,孤獨的病人有了陪伴,困難的病人有了幫助,忙碌的醫護人員也有了小幫手,為醫院又增添了一點光彩,一道美麗的藍色風景線。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十
轉眼間,無償獻血志愿者效勞隊成立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作為有幸參加無償獻血志愿者效勞隊成立儀式及第一批接受培訓的成員之一,我就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上車效勞經歷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無償獻血志愿效勞是一項看上去很簡單的事,不就是給來參加獻血的愛心人士端端水聊聊天,發發宣傳資料嗎?可是當我對無償獻血做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后。我發現,這是一項看來小,但是確實立竿見影的好事。
在眾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中,志愿者的關系和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心來做志愿者的人大多都是素質比擬高的,都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大家走到一起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可。沒有經濟糾葛,沒有權力的爭執。我們都是在做自己覺得有意義并且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所以在很多的時候,不用感到拘束,更不要感到不好意思,我們要用我們真誠的微笑去讓每個無償獻血的愛心人士感到溫暖。
在為無償獻血者效勞的同時,我們還要進行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宣傳,正是因為hla配對的成功率是那么的低,所以更加需要更多更多的人來參加到中華骨髓庫中,只有這樣,那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們才會有很多的希望,由此可見,我們的要做的還有很多,要讓更多的人明白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為此,專門印制了關于這方面的宣傳資料。因為造血干細胞的采樣有著戶口的限制,所以我們可以在那些無償獻血者填寫表格的時候留意下,如果是本地戶口,并且其他方面都符合造血干細胞采樣條件的愛心人士,我們可以在其獻完血休息的時候宣傳一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如果他們有意向參加到中華骨髓庫中,就可以讓他們填寫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表格。對于那些一時還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人,我們可以把資料給他們帶回去仔細看,并留下聯系方式,然后在一段時間之后再確認其是否愿意參加中華骨髓庫。
無償獻血是一件每天都要進行的工作。而絕大局部志愿者朋友都是用業余時間來做的。同時志愿效勞是沒有任何報酬的。要大家偶爾一兩次來參加活動,還是不難,可是要大家都可以堅持不懈做就不容易了,這樣就必須要足夠多的人力資源來做后盾,這對于一支剛剛組建的志愿者隊伍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不一定是你,不一定是我,但一定是我們!參加我們吧,一個生命將因我們而延續。〞借用一位前輩的話,衷心的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有更多的相同志愿效勞精神的人們,為了無償獻血這一崇高的事業一起努力。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十一
為全面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生工人”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與xx市第四人民醫院就幫扶患者的志愿服務達成長期合作關系。
從此刻起,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組織,這個特殊的組織將成為第四人民醫院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志愿者們在給病人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去了一份社會的關懷,讓前來就診的廣大患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播撒愛心,傳播文明。大學生志愿者們將“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傳遍整個社會的每個角落,并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情暖人間。
一個社會、一個民族,需要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一個懂得奉獻愛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社會大家庭中,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伸出我們的雙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而美麗。也許,志愿者們并不能減輕他們的痛苦,只是在他們前來就診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導醫服務和愛心關懷,身受病痛折磨的他們可能無法記住伸出援助之手的志愿者的面容,但一個溫暖的眼神,一雙熱情的手,一句關懷的話語,卻在無形中使他們身心愉悅,增強了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建立和諧社會,促進社會進步。提供社交和互相幫助的機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社會和諧,大學生志愿者們用志愿服務書寫青春風采。社會的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志愿者們正是用滿腔豪情和真誠服務來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來。
1、對志愿者而言:
(1)奉獻社會。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在幫助他人、傳播愛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有機會為社會出力,盡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2)“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志愿者利用閑余時間,幫助病人,既擴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又豐富生活體驗。更可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這對志愿者自身的成長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提供學習的機會。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過程中,除了可以幫助病人以外,更可培養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2、對社會而言:
(1)接受個人化服務。志愿服務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的同時,更能發揮志愿服務的人性化、個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從而令服務對象從中受益。
(2)幫助融人社會,增強歸屬感。通過志愿者服務,能有效地幫助服務對象擴大社交圈子,增強他們對人、對社會的信心,同時,志愿者以親切的關懷和鼓勵,一方面可以幫助病人縮短就醫時間,另一方面幫助服務對象減輕接受服務時的自卑感和疏遠感,從而建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要我們心存一顆熱心,在別人需要幫助之時伸出援助之手,盡量去幫助他們。讓志愿者服務的精神與理念永存我心,讓志愿者服務成為自己發自內心的行為,從身邊做起,為他人,為社會,也是為自己行動吧!
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干、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今年的寒假,我們志愿者服務隊的一部分成員去了浦東新區公利醫院做義工。雖然寒假只有短短的1個月,雖然我們只需要去做4次義工,但是我們志愿者服務隊的每位成員都很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去做好鄧老師和醫護人員分配給我們的工作。這次寒假公利醫院的實踐活動,我們隊伍一共分了2個小組,我也很榮幸的被大家推選為第二小組的組長。我們這組加上我一共是6個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大家做事都很積極、認真!每次活動都沒有一個人會遲到早退,就算臨時有事情,事先也會和我或者我們的隊長請假,這種紀律嚴謹的行為規范深深的感觸著我。作為組長,我為我們志愿者服務隊里有這樣的隊員而感到欣慰!
在公利醫院里做志愿者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醫院里的醫護人員。他們個個都非常和藹可親,我們做義工做累了,他們就會讓我們去休息。這個冬天是最冷的,還下了不少的雪,他們每次都把空調開的很足,生怕我們會冷而感冒。記得有一次,我在婦科做義工,護士姐姐讓我和我的搭檔一起抄寫病例的東西,一開始我們2個寫的時候都還蠻拘束的,都不敢多說話,只敢小聲的竊竊私語,護士姐姐也看出了我們的拘束,她笑著對我們說:“不用這么拘束的拉,你們邊寫邊聊聊天好拉,謝謝你們幫我們忙啊,我知道寫這些東西有點無聊,2個人邊寫邊聊應該會好點。”我們聽了護士姐姐的話之后都非常的高興,于是就邊聊邊寫了起來,很快,東西都寫好了,我們順利的完成了那天的任務。臨走的時候,護士姐姐又和我們說謝謝,弄得我們都不好意思了。這些是我們義工應該做的事情,但是他們卻很客氣。公利醫院有這群醫護人員在,我想病人一定能很快康復起來,至少在精神上是很健康快樂的!
通過本次公利醫院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十二
今天輪到我們小組去醫院做義工。我去的是急診導診,主要的工作是幫病人量血壓、解答病人疑惑以及指引病人掛號。第一次去急診導診,我的心情既有興奮,又有忐忑。興奮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可以學到一些關于急診導診的知識,比如胃疼的病人應該讓他掛急診內科號。忐忑是因為怕自己不能做好自己的任務。
經過一天的義工,我明白了急診導診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幫助別人后那句謝謝的溫暖感。希望下次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十三
為全面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生工人”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與xx市第四人民醫院就幫扶患者的志愿服務達成長期合作關系。
從此刻起,xxxx的大學生青年志愿年志愿者服務隊,這個特殊的組織將成為第四人民醫院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志愿者們在給病人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去了一份社會的關懷,讓前來就診的廣大患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播撒愛心,傳播文明。大學生志愿者們將“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傳遍整個社會的每個角落,并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情暖人間。
志愿無境,大愛永恒。服務社會,提升自我。
一個社會、一個民族,需要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一個懂得奉獻愛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社會大家庭中,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伸出我們的雙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而美麗。也許,志愿者們并不能減輕他們的痛苦,只是在他們前來就診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導醫服務和愛心關懷,身受病痛折磨的他們可能無法記住伸出援助之手的志愿者的面容,但一個溫暖的眼神,一雙熱情的手,一句關懷的話語,卻在無形中使他們身心愉悅,增強了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建立和諧社會,促進社會進步。提供社交和互相幫助的機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社會和諧,大學生志愿者們用志愿服務書寫青春風采。社會的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志愿者們正是用滿腔豪情和真誠服務來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來。
志愿服務對志愿者個人和服務對象而言都是一種雙贏。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十四
我剛開始在急診一樓進行志愿服務。急診的病人大多身體不適如發熱、腹痛等等,有些有嚴重的創傷或者是急救車運送到達的,因而病人以及家屬的情緒都比較焦慮、著急,初到醫院對就診程序的不熟悉讓他們更加煩躁,當作為志愿者的我們主動詢問及給予幫助時他們的心情大多會稍稍放松一些,對我們的感謝更是每位不斷重復的話語。急診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都很熱心親切,為病人或家屬耐心和熱情的解答他們的疑問。作為一名大學生,他們都是我要學習的榜樣。
在急診有一臺自助報告單打印機,對不會使用的人群,老師教導的原則是:有能力學會打印的則教之,其他的如老人或身體不適的等等則幫其打印。為他人解惑時可先安頓病人或老人先坐下來休息一下,自己幫其詢問好后再告之。這些都是我一直遵循的,因為其合理性和人性化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考慮周全。為人群指路,維持秩序,告之就診程序,幫助掛水或無家屬陪伴的病人如廁,端水讀報,幫忙運送病人做檢查和回病房等等都是我們志愿者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在其間碰到一些我不太清楚的`問題時我也會主動詢問預診臺的醫護人員和工人師傅,畢竟不懂裝懂給病人帶來不便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事情呀。
在期間我也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根本學不到的更加實際現實的東西,對于醫院的工作流程和一些操作技術我也有了眼見為實的機會,可謂是兩全其美,送人以花,手留余香啊。我在崗位上分別遇到了一位學弟和一位學姐,相遇就是緣分,也讓我們得以在更寬廣的領域上進行交流和學習。學姐利用休息時間在做志愿服務的工作,我想稱呼她為微笑的寵兒,因為她見到每一個人都是在微笑著的,而且確然要比我主動些,我在與她一起做志愿者時,內心的志愿者精神立即被放大到最大,不然自己可是會自卑的。
我服務的病房,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雖然有護工照顧護理,但是他們沒有家人陪伴,內心還是寂寞的。我們科有一位老人就是這樣,他很少說話,也幾乎看不到他的笑容,因為過去他很堅強,即使有困難也會忍挺著,我脫去白大褂,以志愿者的身份去陪伴他,開始他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后來就自己睡覺或沉默,我試著去引他說話,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抗日軍人,所以就問起了關于他打的事,誰知道他就來了興趣,繪聲繪色的和我說起了他過去打戰的事情,還手舞足蹈,就這樣一次兩次的接觸和相處下,他漸漸有了點變化,不總在發呆、沉默,看到志愿者的我會教我說日語,給我唱戲;而看到工作時的我,他不會不理,而是很熱情的。。打掃呼、開玩笑,在病房經常可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通過這幾次活動,我發現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無論白大褂,還是藍馬甲,都是為病人服務,只有更多地服務患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快樂。看著那些被我們幫助過的人,流露出溫馨的笑容,我們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雖然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更多的人付出一點,那么就不再是微薄之力了。
醫院開展志愿服務,在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以架起了一道溝通橋梁,又提供了一個服務渠道,孤獨的病人有了陪伴,困難的病人有了幫助,思想匯報專題忙碌的醫護人員也有了小幫手,為醫院又增添了一點光彩,一道美麗的藍色風景線。
實用在醫院做志愿者的心得體會(案例15篇)篇十五
我常常告訴朋友若有機會到加爾各荅務必要到醫院見識和體驗一下,就是做半天義工也是有意義的只是智利的朋友roberto卻給我一個與別不同的回應:”德蘭修女那問醫院是騙人的,那里的人只一味向你要錢.查找之下,我終于明白了自己在醫院那種不安感,從何而來.
居英的加爾各荅人aroupchatterjee本是一位醫生,一直在加爾各荅成長,但在他出國前,根本從沒有聽過德蘭修女的名字,因為德蘭修女在加爾各荅幫助的窮人根本不多,修會的組織規模也不大.他在知道德蘭修女在世界上的名聲后,認為她極名不副實,感到非常不屑,因此選寫了(thefinalverdict)一書,指出她只不過是二十世紀被世人美化的另一面童話.
因為德蘭修女的緣故,西方社會片面地將加爾各荅幻想成一個人間練獄,而德蘭修女則是紓尊降貴,拯救貧苦大眾圣人,但根據chatterjee的考察,德蘭修女在加爾各荅每年天災最嚴重的時候.住住身在國外,她的機構也未必有對災民施予援手,他又訪問了在醫院外行乞的人幾乎所有沒有得到德蘭修女成立的missionariesofcarity的幫助,藥物和食物都是靠自行乞討來的,我又發現,外國也有多套紀綠片,批評德蘭修女在印度興建的孤兒院,如何忽視兒童肉體和精神上的需要.
1988年德國的stern雜志刊登了一篇叫(motherteresawherearehermillions)的報道,那篇報道用了一年時間搜集數據而寫成,文章同樣嘗試展示missionariesofcarity的工作,其實并非如外國社會想象中的龐大,報道強烈批評德蘭修女轄下醫院環境擠迫,衛生條件惡劣,用過的針筒用溫水冼過后再使用,患肺癆的病人沒有被隔離,她又不準病人使用止痛藥,一次病人痛得死去活來,她安慰:”說你在受苦,那即是耶穌在吻你.”病人狠狠的回應:”那叫你的耶穌不要再吻我了.”
報道在追查捐款的用途時,發現除了有部份交到梵蒂岡教廷外,由于機構拒絶公布財物的支出,實無從追究.在名查暗訪下,記者發現一些別人捐贈的名牌首飾和價值連成的物品,原來被棄置在柜中封塵,沒有被動用過,德蘭修女未必會私吞捐款,但她過份執著于樸拙的生活,沒有好好的運用機構的資產,報道說,德蘭修女連計算機和復印機都不淮使用,修女,們在處理捐款帳目時,仍然使用筆記簿計算.
其實在chatterjee的書和stern的報道,還有數之不盡的指責,但對于我無法印證的東西,還是不想寫太多,看過幾篇不同的文章,我也不算十分感觸,因為我一直都沒有希冀世上會完美的人,我沒有懷疑德蘭修女濟世為懷的慈悲心腸,但她圣人般無暇的品格,又有多小是媒介塑造出來的?所以我需要到現場親眼去看,親手去碰,而那一天的經歷,令我反省德蘭修女醫院的存在價值.
如果醫院不能有效地幫助病人,為什么仍吸引那么多的人遠道而來,不怕艱辛地做義工,因為醫院越是不堪,環境越差,就會觸動義工的心,醫院的威名越大德蘭修女刻意將所有設拖保留在最基本的狀態,是否別有用意?還是德蘭修女的固執信念而巳.
猶記得我在醫院走出來,確實感到世界上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心中滿是憐憫,然而想深一層,當中包括虛榮感,那種服侍過慘絕人寰的群眾的虛榮感,也有探奇的成分,醫院讓我們看到了垂死的人的模樣,知道皮包骨的觸感,自以為是個了不起的見識,回家多個見聞分享,.
難怪有人說,加爾各荅,不過是外國人來贖罪的地方,是令我們來自富裕國家的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地方那不是應了我們那一句”施比受更有褔”?只放這個侈例子中悲涼的意境更濃更濃,諷刺的意味更重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