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介紹的相關方案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一
一是加強領導、周密部署。鐮刀灣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鄉人居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迅速行動,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具體工作舉措,分解工作任務,制定整治標準,明確整治重點,嚴格把握時間節點,從嚴狠抓落實。此次整治工作范圍廣、面積大、時間短、任務重,鎮政府、各政村負責人積極帶頭、親力親為,分組分片,通過摸索,建立了由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由抓點示范向全面覆蓋、由單純整治向全面提升的轉變,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二是廣泛宣傳、動員群眾。各村通過走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向群眾宣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清潔鄉村的重要性以及改變村容村貌的重大意義,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扭轉陳舊觀念,改掉生活陋習,爭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引導者、監督者和實踐者。引導群眾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育群眾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同時,鎮政府對各村好的典型經驗通過微信群進行宣傳,對整治力度小、效果不明顯的村進行曝光,努力營造了鎮村互動、上下聯動、村村競爭的整治工作氛圍。
三是完善機制,加強監管。鎮政府成立專項工作督查領導小組,對整治活動不定期采取督查、抽查、曝光等形式,對各村的整治情況進行綜合督導。同時,鐮刀灣鎮牢固樹立“環境衛生也是發展動力”的理念,把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基本任務,確定專人負責,建立考核機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理體系,把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各行政村把村級衛生區劃分為公共責任區和農戶責任區,分別落實保潔責任。公共責任區由各政村聘請的公益性保潔員進行日常保潔維護,農戶責任區則由農戶自行清掃,并通過開展“文明戶、衛生戶”等評先活動,進一步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形成講衛生、比整潔的良好氛圍。
此次環境衛生大整治以村口、路口、門口、村巷街道、公路干道為重點,在全鎮8個村,69個村組集中開展整治,整治包含道路清掃保潔、農貿市場衛生整治、河道生活垃圾、道路樹枝修剪、垃圾廣告清除等方面工作。
整治不是目的,形成長效的環境保護機制,培養群眾愛護環境衛生的良好意識才是關鍵。下一步,鐮刀灣鎮將多措并舉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
有關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二
為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推進文明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近日,鐮刀灣鎮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城鄉環境衛生工作會議要求,立即采取行動,著重聚焦農村環境衛生短板弱項、緊緊圍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核心,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推動整治工作有序化、規范化、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加強領導、周密部署。鐮刀灣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城鄉人居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迅速行動,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具體工作舉措,分解工作任務,制定整治標準,明確整治重點,嚴格把握時間節點,從嚴狠抓落實。此次整治工作范圍廣、面積大、時間短、任務重,鎮政府、各政村負責人積極帶頭、親力親為,分組分片,通過摸索,建立了由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由抓點示范向全面覆蓋、由單純整治向全面提升的轉變,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二是廣泛宣傳、動員群眾。各村通過走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向群眾宣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清潔鄉村的.重要性以及改變村容村貌的重大意義,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扭轉陳舊觀念,改掉生活陋習,爭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引導者、監督者和實踐者。引導群眾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育群眾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同時,鎮政府對各村好的典型經驗通過微信群進行宣傳,對整治力度小、效果不明顯的村進行曝光,努力營造了鎮村互動、上下聯動、村村競爭的整治工作氛圍。
三是完善機制,加強監管。鎮政府成立專項工作督查領導小組,對整治活動不定期采取督查、抽查、曝光等形式,對各村的整治情況進行綜合督導。同時,鐮刀灣鎮牢固樹立“環境衛生也是發展動力”的理念,把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基本任務,確定專人負責,建立考核機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理體系,把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各行政村把村級衛生區劃分為公共責任區和農戶責任區,分別落實保潔責任。公共責任區由各政村聘請的公益性保潔員進行日常保潔維護,農戶責任區則由農戶自行清掃,并通過開展“文明戶、衛生戶”等評先活動,進一步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形成講衛生、比整潔的良好氛圍。
此次環境衛生大整治以村口、路口、門口、村巷街道、公路干道為重點,在全鎮8個村,69個村組集中開展整治,整治包含道路清掃保潔、農貿市場衛生整治、河道生活垃圾、道路樹枝修剪、垃圾廣告清除等方面工作。
整治不是目的,形成長效的環境保護機制,培養群眾愛護環境衛生的良好意識才是關鍵。下一步,鐮刀灣鎮將多措并舉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
有關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三
20xx年以來,昌橋鄉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農業農村重點工作要求,圍繞打造xx縣北大門和魅力昌橋的總目標,貫徹中央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精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狠抓民生重點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各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1)“五清一改”整治工作。全鄉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活動,鄉美麗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國道和縣道巡查5次,通報3次,交辦整治任務30余項,河溝渠塘清淤40條約17公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935人,清理亂搭亂建68處共計1233平米,有效整治了道路沿線有礙觀瞻的無功能建筑物,清除破舊廣告牌237余塊,開展入村宣傳450余次,發放相關宣傳單2000余份。清理農村生活垃圾743噸,同時清理農村生產廢棄物32噸,村莊整治收到良好效果。
(2)美麗鄉村建設工程。20xx年省級美麗鄉村xx村左家榨中心村和xx村xx中心村已完成項目驗收,正在等待縣級報賬。20xx年市級美麗鄉村泉水村塘埂中心村已完成項目驗收,正在等待縣級報賬。20xx年省級美麗鄉村xx村油榨中心村建設項目施工方已進場施工,目前已完成亮化工程、古井節點打造、游步道鋪設、休閑游園建設,正在進行污水管網的鋪設和衛生改廁。20xx年市級美麗鄉村項目已批復,為泉水村河北中心村和景山村山榜中心村,目前已完成第一輪造價,正在準備招投標事宜。昌橋鄉20xx年xx村、xx村“生態美”超市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正在準備20xx年新橋村“五美”超市。
(3)改廁工作。20xx年我鄉10個村共有改廁任務700戶,于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進行了招投標,截止xx月xx日已完成改廁392戶,預計xx月初完成全部改廁任務,后續將開展驗收和審計工作。對20xx年300戶改廁進行了排查,發現3處問題,已安排整改完畢。
(4)示范點建設情況。昌橋鄉根據我鄉實際,每個行政村選擇了一到兩個村民組進行全覆蓋、高標準進行整治,樹立整治典型,起到模范作用。目前已完成整治17個示范點,部分示范點達到美麗鄉村標準,并實現了百姓參與、家禽圈養。
(5)垃圾中轉站建設情況。昌橋鄉垃圾中轉站于20xx年xx月xx日收到省政府用地批復,xx月xx日收到測繪公司的勘界報告,xx月xx日到自然資源規劃局辦理土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xx月xx日到稅務局辦理耕地占用稅的繳納,正在等待土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
一是繼續通過各種形式宣傳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樹立百姓投工投勞的重點典型,鼓勵村民主動參與到整治工作中來,實現共建共享,全民受益。
二是加大“五清一改”工作力度和在全鄉的覆蓋面,繼續落實檢查督查制度,落實各級責任,以交辦整改的形式進一步開展整治工作,切實打造大美昌橋的宜居人居環境。
三是繼續加快20xx年省級美麗鄉村xx村的施工進度,力爭在xx月底完成所有建設內容,為年底省級驗收做準備。加快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招投標工作,安排施工方盡快進場,力爭xx月底完成泉水村和景山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任務。xx月份完成本年度700戶改廁工作。昌橋鄉垃圾中轉站預審和選址意見書辦理完畢后,后續辦理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盡快完成各項手續辦理,爭取早日進場施工。
四是繼續全面開展20xx年各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等相關建設任務,開展四個季度的村莊整治戰役,以高標準完成以上工作,依靠群眾、因地制宜、整合力量,努力打造生活宜居美麗鄉村“昌橋樣板”。
有關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四
ok3w_ads("s005"); 一、廣州市概況廣州市是華南地區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緣,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的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連續20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00年末,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383.07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45萬元,按當年匯率計算,達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萬人,其中本市戶籍人口702.66萬人,外來流動人口291.64萬人;建成區面積達到430.7平方公里。廣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著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大步邁進。
二、申報“人居獎”類別
城市環境建設與管理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架構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網,增強城市服務功能。
●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整治城市臟亂現象,規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環境面貌。
●大氣污染治理??治理廢氣污染,推廣使用清潔汽車,發展綠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處理設施,提高污水處理率,整治工業污染源。
●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體系,建設生態公園和森林公園,構建現代化生態城市新格局。
三、廣州市人居環境改變的過程
●未實施改善環境之前的情況。前幾年,隨著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廣州市的城市區域迅速擴展,周邊農村大幅納入市區范圍;產業結構和城市功能迅速調整,城市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承載負荷不斷增大;機動車輛迅速增長,城市道路建設相對滯后;農村人口迅速向城鎮流動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趨復雜,廣州市面臨的環境臟亂和環境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狀況嚴重;商業網點和室內市場建設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需要,違法建設現象大量涌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長,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體污染比較嚴重;廢氣和揚塵污染指標急劇升高,城市大氣環境受到污染;城市綠化跟不上城區擴展的步伐,市區“溫室效應”不斷增大,城市居住環境呈現惡化的態勢。
????●目標和決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樹森就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市長之后,針對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致力于城市環境的綜合整治,改善城市環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開城市結構,有序地配套建設,重點向東、向南發展”;“架構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網絡系統,從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環境”;“建設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中心城市”;“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工程’,建設現代化生態城市”等城市發展策略和目標,按照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和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廣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2010年一大變”的要求,轉變城市建設發展思路,全力推動廣州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廣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質量。
????●資金和資源配置。近幾年來,廣州市持續對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進行了高強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億元,1999年投入175.3億元,兩年的投入相當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投入的總和,2000年投入147.01億元,2001年計劃投入142.62億元。這樣的投資強度前所未有。林樹森市長力主將大部分城市建設稅費收入、政府土地出讓收益和從市場上籌措的發展資金,用到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上。
●廣州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實施過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礎設施。以架構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網為重點,對道路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行高強度投入。先后建成內環路及其聯絡道、環城高速公路、華南快速干線廣園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橋,建成一批立體交通系統,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寬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廣州市的城市道路長度達到2887公里,總面積達到3923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達到9.76平方米。與此同時,加快構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成了全長18.48公里、總投資127億元人民幣的地鐵一號線,目前正推進地鐵二號線的建設,并積極籌備建設三、四號線和市區至新白云國際機場輕軌,全力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臟亂現象。對市區道路兩側、農貿市場周邊、市區鐵路沿線、城鄉結合部、珠江兩岸和城市進出口等部位的臟亂現象進行全面整治,按照嶺南建筑風格對市內陳舊樓宇的立面屋頂進行整飾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觀。全面清拆違法建設和臨時建筑,強化城市規劃管理,近三年來年,共清拆違法建設和臨時建筑870萬平方米。整治戶外廣告,規范戶外廣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戶外煙草廣告,使廣州市邁入了無戶外煙草廣告城市的行列。對環境衛生進行規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實行16小時保潔制度,城市垃圾和糞便全部實行無害化處理,營造良好的環境秩序。
????(3)治理大氣污染。實施“空氣凈化工程”,治理機動車的排氣污染,對機動車輛強制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廣泛推廣使用燃油添加劑和無鉛汽油;在出租車和公交車中廣泛推廣使用液化石油氣;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汽車,不予生產、進口、銷售、上牌。在飲食服務業中全面推廣使用液化石油氣或者電能等清潔能源。先后將80多家廢氣污染型工廠企業遷出中心城區;對76家廢氣污染型小水泥廠,限期治理48家、關閉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的建設,計劃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處理廠,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運行,全市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已達到63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1.49%。有4座正在建設之中,到2010年,廣州市的工業廢水處理率將達到95%,生活污水處理率將達到70%。從1998年起,投入11億多元,對市內河涌進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對工業污染源進行整治,調整產品結構,改進生產工藝,整治工廠排污口,對127家洗漂企業限期治理81家、關閉21家、停產搬遷25家,使全市2941個工業企業的污水排放全部達到國家標準。
(5)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建設。著眼于建設山水型生態城市,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體系,充分利用廣州地處亞熱帶,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臨南海,懷抱珠江的自然環境優勢,在加強水源保護的同時,全力推進城市綠化建設,構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園。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園總數達到125個,總面積3075公頃。新建了大批城市綠化廣場;完善了市內交通道路綠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該市建成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已達到10.36平方米。規劃建設了一批生態公園和森林公園,全市林業用地達到30多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1.5%。
????(6)加強對歷史文化的保護。著眼于對廣州市歷史名城的保護,廣州市在綜合整治城市環境過程中加強了對古建筑和歷史文化遺址的保護。成功地保護了西漢南越宮署御花園、南越王墓遺址、鎮海樓、錦綸會館、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貴的古建筑和歷史文化古跡,修復了西關大屋、商業街騎樓、下九路商業步行街和黃大仙廟等大批具有嶺南特色的人文景觀,使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
????為了改善廣州市的人居環境,林樹森作為市長,對廣州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親自邀請國內外的著名專家進行廣州的城市建設發展“概念規劃”研究,對廣州市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總體布局、空間形態、交通路網、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發展策略等等重要問題深入研究探討,制訂出《廣州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科學地確立了廣州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他親自組織制訂城市建設管理和環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規。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訂50多項城市建設管理和環境整治政策文件;頒布實施110多項城市建設管理和環境整治法規規章。他親自為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工程項目籌措建設資金,指導主管部門開拓資金渠道,協調有關商業銀行為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工程項目貸款融資,確保了工程項目的資金需求。他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對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實施“拍板”決策;堅持對重點工程項目跟蹤指導,逐項抓落實;對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工程質量嚴格要求,指導建設單位創造工程項目精品;溝通協調中央、省直、部隊駐穗單位支持廣州市的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
四、廣州市城市人居環境改善成果
????經過幾年的努力,廣州市實現了廣東省提出的城市環境面貌“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目標要求,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顯增強。城市交通路網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網、快速路網和城市主干道路網三大路網系統構成的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的道路交通網絡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市交通阻塞的問題。城市臟亂現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觀進一步美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城市環境臟亂的狀況。遏制了大氣和水源污染,從根本上保護了城市環境,使環境功能區的水源和空氣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珠江水變清,魚蝦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綠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實現了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懷抱珠江,綠水長流,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目標。林樹森市長為廣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五、城市可持續發展
????廣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的改善,將廣州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推上了更高的平臺,為廣州市未來的發展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城市交通路網和市政設施的完善,為經濟騰飛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減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導致汽車廢氣對城市環境的污染。城市環境面貌的改善,進一步提高了廣州作為華南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強了廣州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大氣、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園林綠化系統的完善,進一步提高了廣州的生態環境質量。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各地一些大企業紛紛把總部遷往廣州。近幾年來,國外到廣州投資的大企業明顯增多。國、內外大批高素質人才自愿到廣州定居就業,甚至一些久違的候鳥也紛紛重來廣州過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廣州的文化品位,豐富了旅游資源,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許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與賽納河媲美。
六、廣州市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經驗和影響
????廣州市在綜合整治城市環境中摸索了成功的經驗:(1)城市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從提高人的生活素質出發,堅持不懈地改善人的居住環境。(2)提高城市的整體文明水平,必須注重改善人居環境,使城市的環境秩序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3)提高城市的地位,必須注重優化城市環境面貌,塑造現代化城市的新形象。(4)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必須將完善基礎設施與治理環境污染結合起來,雙管齊下。(5)綜合整治城市環境,改善人居環境,必須由政府來組織和推動,以創建精神文明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參與。
????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提高了廣州的社會文明水平,市民更加熱愛這座城市,為能夠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感到自豪,更加自覺地為廣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提高了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望,廣州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表明,近三年來,廣州市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一直保持在98%以上,促進了廣州市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提高了廣州在國內、國外的知名度,2000年10月世界大都市協會董事會年會在廣州召開,代表們對廣州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的巨大變化無不感到驚訝。近兩年來國內先后有210多個代表團到廣州考察學習廣州市綜合整治城市環境,改善人居環境的經驗。 相關熱詞搜索: 聯合國 陳述 中國 申報 人居環境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