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繪本讀后感500字 繪本讀后感幼兒園篇一
——《三個強盜》讀后感
翻開書本,三個黑漆漆的黑影映入眼簾,隨著芬妮被強盜抓住,我們的心都揪了起來…之后的故事可以用峰回路轉來形容,三個強盜居然華麗麗的轉身,變成了可憐孩子們的養父,并且化身為三座高塔被人們永遠的銘記!
合上書本,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帶給強盜們如此大的轉變?是可愛的小女孩芬妮?只是為了回答財寶是做什么用的這個問題?不是,是奉獻的快樂改變了他們,當他們看到流浪孩子們的笑容,當他們被人們愛戴,當他們被人們銘記,強盜們的心在改變,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從此他們有了人生的目標,不再迷惘。
奉獻是不求回報的,奉獻本身就是快樂的,而且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我們不要做披著斗篷的強盜,那會迷失自己,我們要做那三座高塔,在奉獻中快樂的生活!
繪本讀后感(二)
——《蘋果樹》讀后感
今天第一節課,我們去五樓聽繪本,繪本的名字叫:《蘋果樹》。
這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還有一棵蘋果樹。那個男孩好愛蘋果樹,非常愛。有時他在大樹上拽著樹枝蕩秋千,有時摘蘋果吃,有時爬到樹干上玩耍。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長大了,因為每天要干其他的事情,好長時間都沒有到過蘋果樹的身邊,蘋果樹好孤獨啊。又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來了,蘋果樹好開心啊。它說:來吧孩子,爬上我的樹干,抓住我的樹枝蕩秋千吧。小男孩說:不,我已經長大了,我不要玩耍和蕩秋千了,我要買點東西,你能給我一點錢嗎?蘋果樹說:抱歉,我沒有錢,我只有蘋果和樹枝,你把我的蘋果拿去賣,這樣你就有錢了。那個小男孩把蘋果樹上的蘋果統統都拿去賣了。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個小男孩一直沒有回來,大樹好孤獨,最后小男孩又回來了,大樹高興地說不出話來了。這次小男孩想要一座房子,大樹說:你把我的樹干砍下來造房子吧。小男孩又把樹干和樹枝砍下來扛走了。又過了一段日子,小男孩又來了。這時他已經很老了。大樹說:我沒有什么可送給你了。那個男孩說:我很累,我想坐在你的樹樁上休息一下。大樹好快樂呀!它又可以派上用場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高興,奉獻的同時也就享受了快樂。
繪本讀后感(三)
——《最美味的蛋糕》讀后感
首先很感謝喆媽和樂科為大家提供了這次試讀機會。這是我們的第一次的試讀體驗,感覺很美妙。
前天晚上臨下班時,終于收到了傳說中的樂科繪本《最美味的蛋糕》。
晚上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與寶寶進行了分享,剛拿出來,盼盼看到封面第一眼說,媽媽,巧虎。
我說寶寶你看清楚,他是巧虎嗎。他搖搖頭說,大貓,呵呵,看出來是貓咪了。我說這是樂樂貓,樂樂貓這個詞盼盼是第一次聽說,所以跟著我重復了好幾次。封面看起來很是親切,既有熟悉的貌似巧虎的摸樣,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內容上,樂科的產品比巧虎多了更多的互動,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更豐富。此外,繪本中,講到的感恩的故事也非常的好。里面的小動物分別展示了自己的特長,拿出了自己心愛的東西與樂樂貓進行分享。而樂樂貓則將這些東西,做成了一個大大的蛋糕送給了媽媽和爸爸??吹阶詈笠豁?,媽媽陶醉的樣子,爸爸的表情很是溫馨。她教會了寶寶懂得感恩,懂得與別人分享好的東西。
《最美味的蛋糕》這本書,不僅讓寶寶認識了動物,知道了他們的特長,還進行了互動。畫面精美,感情細膩,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繪本。
繪本讀后感500字 繪本讀后感幼兒園篇二
《繪本有什么了不起》讀后感
繪本?一個陌生的名詞。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是沒有接觸過的。也許曾經看過,但卻沒有了解繪本的真正意義。在網上查找了相關繪本的解釋與內容。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帶著對繪本模糊的概念,我翻開了這第一本繪本,從第一頁認真的看了起來。當合上這本書后,覺得我就是一個“圖盲”。我這樣的“圖盲”怎能為幼兒上課呢?我決不能做外行看熱鬧,于是,我去了書店買來了一本可以為我指點迷津的它《繪本有什么了不起》。在《繪本有什么了不起》中,作者說到,“一本優秀的繪本不只是具象地呈現圖畫,繪本創作者常以豐富的圖像信息來傳遞思想和用意。如果讀者在閱讀繪本時,可以從對圖像的感知展開想象與思考,結合生活經驗,召喚相關的思維來響應圖像的信息,閱讀就能由外而內,發展成為心智的活動,并能將具體圖像轉化為特定的意象,理解作者傳遞的思想,掌握主旨與意義?!?/p>
因此,學會認識和運用圖像語言是通過繪本奠定閱讀里的重要基石。我們要在閱讀繪本時,要重視繪本中的圖畫和文字,他們都具有傳遞信息的這一功能,要真正的運用圖畫信息。對于我們這一代成人還處于“文字時代”,缺乏讀圖的能力。因此,我要常將重心置于對圖畫。在這個圖畫時代,重新的學習認識圖像、理解圖像語言。在閱讀繪本時,真正的理解它的含義。力圖通過對圖文感知能力的發展,發展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讓閱讀都有所感、有所得。
在細細品讀這本《繪本有什么了不起》時,我體會到了“繪本”融合了既簡單又復雜的感動,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點線面體,正是我們需要開發的新閱讀空間。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單是其中的圖畫就讓我感到望而祛步,怎么去與孩子們交流也成為了待解決的難題。這又給我了一個警醒: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很多,千萬不能停止腳步不前?!袄L本”就像路標,指出路在哪里,關鍵還是要自己走,知道如何看,才能幫助我們從名家杰作中吸取經驗,了解如何做,才能分辨繪本的優劣,教育孩子如何看。
《繪本有什么了不起》這本書中講了許多的繪本,并做了簡單的解釋。說實話,我看懂的不多,只是借著機會,多了解一點繪本的知識而已。一本繪本就像一串珍珠項鏈,要有一根線把珠子串起來。如何找出一本繪本畫面的韻律,此刻我使勁轉動自己的大腦,依舊無所收獲,沒有痕跡留在我的頭腦中,在我頭腦中留下痕跡的東西太少,看過那么多畫面,定格在我頭腦中的還是很少,深層次的東西,自己體會的太少了。
“和每本書的相遇,都是一個故事?!边@次的相遇,沒能有結局。但我堅信,這個故事還會有后續,幾次相遇之后,必能有個升華,有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