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篇一
自查報告
根據xx號文件要求,我局對照《xx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省級督查評估細則》,對全縣中醫藥工作進行自查考核,查漏補缺?,F將自查總結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施目標責任管理,為中醫藥提升工程實施奠定了堅實組織保障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中醫藥工作納入“十二五”社會經濟發展綱要,2013年5月縣政府牽頭,衛生、人社、發改、藥監四部門聯合成立了基層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領導小組,下發了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建了辦公室;與各相關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任務、主要措施等。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每半年督導檢查一次,并通報、總結。各縣直醫療單位、各鄉鎮也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不斷加大中醫藥工作力度,構建了提升工程良好的組織體系。
(二)加大資金投入,為發展中醫藥事業提供了物質基礎。 在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縣政府以“發展提高縣級,充實加強鄉鎮級,不斷鞏固村級”的發展思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斷鞏固完善農村中醫藥三級網絡。近年來以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三堂一室建設以及十縣百鎮千村創建為契機在中醫藥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一是縣委縣政府加大對中醫藥事業投入??h財政每年按人均xx元的投入比例安排中醫藥工作建設專項經費,用于中醫藥醫、教、研工作。同時,保證中醫藥事業費逐年有所增長,近三年平均比例高出縣財政同期支出增長8個百分點。二是我局利用扶持資金和自籌資金,加大中醫藥投入。2014年我局利用省提升工程村衛生室項目資金4萬元再增加6萬元共10萬元,為100個村衛生室配備價值10萬元的中醫藥設備。三是各單位加大資金投入。近3年來全縣鄉鎮衛生院以“國醫堂”建設為契機,共投入200余萬元改造中醫科建設 “國醫堂”。
(三)積極推進中醫藥在社區衛生事業中的發展。 為了推動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獨特作用,我局下發了《關于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用通知》,明確了各醫療機構利用中醫藥知識和技能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目標、任務、基本方法,切實提高城鄉居民中醫藥預防保健能力。全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有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能開展中藥飲片、針灸理療、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牽引、小針刀等多種診療項目,診療設備齊全,如:針灸針、小針刀、頸椎電動牽引椅、三維多功能牽引床、推拿病床、紅外tdp烤燈、多功能治療儀、全自動煎藥機等多種診療設備,價值100余萬元?;緷M足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以及預防保健服務。全縣共有1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均能開展中醫診療、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并配備有針灸針、頸椎牽引椅、多功能治療儀、艾灸盒、火罐、神燈治療儀等。100%社區衛生服務站有中成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下設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共有93名執業(執業助理)醫師,其中中醫(中西醫)類別27人,占29%,1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各有一名以上中醫(中西醫)類別醫師。
(四)以創建為抓手,大力夯實基層中醫藥基礎。 我縣以“ 十縣百鎮千村示范單位”創建活動、高標準建設“國醫堂”、大力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為抓手,大力發展基層中醫藥服務。
1、高標準建設“國醫堂”,深入開展“十縣百鎮千村示范單位”創建活動。2012年全縣鄉鎮衛生院開展了“國醫堂”建設的熱潮,3年來全縣19個鄉鎮衛生院共投入200余萬元改造中醫科建設門診、中藥房、針灸理療室、煎藥室、住院病區等集中一起,建筑裝飾中式古色古香,中醫藥科普宣傳分布于櫥窗、走廊,中醫藥文化氛圍濃厚,“國醫堂”已成為鄉鎮衛生院亮點科室,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大幅提升。其中xxxxxxx等衛生院“國醫堂”建設設計精致,投入大,面貌新穎,社會反響好,“國醫堂”建設率100%。xx已經省級驗收授牌。
2、中醫藥適宜技術全面推廣。 鄉鎮衛生院能開展中藥飲片、針灸、推拿、針刀等10種以上中醫藥技術;村衛生室均能開展針灸、火罐等適宜技術4項以上,42%的村衛生室設有中藥柜,100%的衛生室有中成藥。基本滿足鄉鎮級、村級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
3、充實中醫藥隊伍,努力提高中醫藥技術水平。我縣采取多種形式培養了一大批中醫藥人才。全縣鄉鎮衛生院執業(執業助理)醫師xx人,其中中醫(中西醫)類別xx人,占26%。42%的村衛生室有中醫專業村醫,100%的村衛生室是能中會西的村醫。
4、中醫藥服務量大幅提高。2013年縣鄉兩級年門診人次108.9萬人次,其中:中醫診療33.2萬人次,占年門診量30.5%,同比增長20.6%;全縣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33.6%??h中醫院門診中醫藥治療率達到了82.2%,病房中醫藥治療率達到75.5%,中藥處方合格率達98%,門診中醫病歷書寫合格率達92%,住院病歷書寫合格率達96%,80%病區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鄉鎮衛生院住院中醫病歷書寫甲級率達91%,處方書寫合格率96%。
(五)強化中醫重點??疲▽2。┙ㄔO,實施名科、名院戰略。 各醫療機構加大投入,優化人力組合,強化中醫重點專科(專?。┙ㄔO,實施名科、名院戰略。一是縣中醫院重點建設了針灸推拿、心腦血管病、肝膽病、糖尿病、骨傷、神經外科、乳腺、肛腸等8個??坪推⑽覆 L濕病、頸肩腰腿痛病3個專病。其中針灸推拿??圃O置床位70張,2007年創建為省級重點???,在xx市及周邊地區享有盛譽。2012年縣中醫院腦(血管)病科評為省級重點建設專科。并高標準建成了養生堂及治未病中心。專科建設走在全省同級前列。2013年通過二甲復審。全院積極開展醫院信息化建設。二是縣人民醫院高標準擴建中醫科、中藥房,全院病床910張,其中中醫科病床65張,占7%。醫院專門配備了中醫藥預防保健人員和設施,明確規定了中醫在臨床科室的聯合診療,特別在預防保健、傳染病方面的獨特作用。
(六)以縣中醫院為龍頭,不斷鞏固完善中醫藥服務三級網絡。
1、縣中醫院與1鄉鎮衛生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并專門成立了基層指導科。
2、縣中醫院購置電教、多媒體設備和示教器材建設適宜技術推廣基地。遴選了8位中醫專家,作為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縣級師資力量,縣級師資在臨床中認真實踐,篩選出我縣適宜技術,編印《xx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手冊》500余冊,翻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分冊》第一、二、三冊800余本,開展鄉村醫生培訓。組織了針灸、艾炙、穴位貼敷、內病外治等傳統中醫療法和小針刀療法20余項適宜技術培訓,先后培訓鄉鎮衛生院中醫人員300多人次。培訓村醫800多人次。
3、加大各醫療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使用指導和考核力度。2011年以來,對鄉鎮進行了8個輪次督導指導,每半年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一次通報。
4、開展中醫藥人員縣、鄉、村一體化管理試點工作。探索中醫類別醫師縣、鄉、村縱向流動機制,逐步建立縣級中醫醫院從人才、技術等多方面幫扶鄉鎮衛生院中醫科發展。
(七)充實中醫藥人才隊伍,努力提高中醫技術水平。 我縣采取多種形式培養了一大批中醫藥人才。一是對所有中醫藥人員進行輪訓。依托十堰醫藥衛生學校教學優勢,做為中醫理論培訓基地,以縣中醫院為臨床培訓基地,對縣、鄉、村三級中醫藥人員進行了正規化、系統化培訓,近3年共培訓1256人次,實現了全覆蓋,有70多名理論基礎扎實的中醫骨干赴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二是依托縣中醫院師資,多層面、全方位、系統化對基層中醫藥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先后舉辦了中醫正骨、中藥炮制、中醫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中醫針灸推拿技術、中醫呼吸內科常見疾病診療技術、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針刀技術應用、中醫治療糖尿病、中醫“治未病”等10多個培訓班。三是出臺優惠政策,采取減免和補助學費的方式鼓勵在職醫務人員參加中醫專科自學考試。全縣有188名西醫人員通過自學考試取得中醫專業??飘厴I證書,有12人參加湖北中醫學院中醫研究生理論培訓班,143名鄉村醫生參加省衛生廳組織的中專學歷教育,12名中醫骨干參加全省中醫全科醫師轉化培訓,并取得證書。四是制訂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五年規劃(2011—2015),市醫藥衛校開設中醫專業中專班,從2011年開始由鄉鎮衛生院與村委會聯合選拔后備村醫,簽訂定向培養協議,加強鄉村醫生后備人才建設,全縣3年來共有136人報名學習,為全省探索了一條鄉村醫生培養新模式,全省多地亦在效仿實施。五是為提高基層中醫藥人員的素質,鼓勵年輕中醫藥人員加強學習,發揮中醫藥技術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衛生計生局建立考核辦法,促進中醫師帶徒活動開展,加快年輕人員成長。六是挖掘中醫確有專長人員充實到村醫隊伍中,近年有8名中醫確有專長人員參加國家中醫助理執業醫師考試,4人成績上線,6人充實到村衛生室工作。組織開展“名中醫”評選活動,縣衛生局每五年在全縣評選出10個名中醫,通過“名中醫”的品牌效應,擴大中醫藥的服務市場的影響力。
(八)提高中醫藥報銷比例,落實基本藥物制度。
1、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中,將縣中醫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對經批準的治療性中藥劑和常用中藥飲片、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用藥,報銷提升10%比例。
2、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規定,鼓勵支持中醫藥參與合作醫療,參合農民住院期間使用符合基本用藥目錄范圍內的中藥飲片、中草藥和規定范圍內的中醫適宜技術所發生的費用,在規定的各級報銷比例基礎上將補償比例提高10%。
3、認真落實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國務院有關中藥飲片定價、采購、配送、使用和基本醫療保險給付等各項政策規定。
(九)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醫改精神,促進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局本著“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嚴格審批、依法管理”的原則,參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了《xx社會和個人舉辦中醫醫療機構的管理規定》,對舉辦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中醫診室等不同類型的中醫機構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釋放了積極信號,在社會公布,凡符合條件快速審批,調整和補充中醫醫療機構服務格局,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需求。
(十)強化中藥飲片、中成藥監管。
藥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密不可分。為確保我縣醫療機構用藥安全有效,我局聯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監局等多個部門,組成藥品監管領導小組。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規范》、《湖北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等宣傳冊1000余份。每半年督導檢查一次,并通報、總結。先后舉辦了中草藥采集、中藥飲片鑒別、中成藥用藥注意事項等10多個培訓班。
(十一)積極開展中醫中藥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為中醫藥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我縣采取義診咨詢、送醫送藥、健康講座等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媒介,結合健康墻報、健康宣傳手冊、櫥窗、走廊等多種形式,弘揚宣傳中國中醫藥傳統文化知識,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據統計,2013年以來,全縣各級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宣傳200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萬張,受益群眾達10萬余人。
二、存在不足
(一)個別鄉鎮衛生院中醫文化宣傳氛圍不濃厚。
(二)偏遠地方衛生室中藥飲片儲存、養護不規范。
(三)基層中醫藥工作發展和中醫診療設備配備不均衡。
(四)中醫藥參與公共衛生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中醫藥政策宣傳精準度上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過自查,我縣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達965分,達到規定標準。
通過這次自查自糾,我們對以上不足之處,我們召開專題會議,提出整改意見,落實整改措施,督查整改結果;對一些工作亮點給予肯定、表彰,發現好的方法措施大力推廣?;鶎又嗅t藥服務提升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我們必須常抓不懈。我們將以此次為契機,查漏補缺,不斷創新,促進中醫藥事業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