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家風家訓發言稿字范文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敦厚尤顯重要。中國傳統家風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發揚傳承。當然還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風貌,現代文明所強調的自由、平等、個性等都應該有所體現。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優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原則,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許并不會特地囑托子女們一些教誨,但是家庭里的氣息,每一個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子女。一個溫暖的家庭,親人間的愛、奉獻和包容會造就一個有溫度的人。
溫暖的家庭首先會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觀念,行動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誠信友善等等。
溫暖的人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的,因而要營造積極地情感氛圍。自由地去表達愛吧,親人間的愛,朋友間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自然山川河流之愛……盡情釋放生命的熱情,把快樂與自信帶給周圍的人。靠近我,溫暖你。
當然還要有認真的學習氛圍。如果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尊重知識,熱愛閱讀,生活的樂趣將會成倍的增加并且充滿希望。
節儉的生活氛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輩們在不斷的傳承和發揚,我們也一樣。有溫度的家庭會明白,懂節制方能持久。
其實,家風并非需要寫在紙上,刻在碑上,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去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做個溫度的人吧!做“好家風”的創建者、實踐者、推行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我們的國家也成為一個溫暖的,有溫度的大家庭。
最新家風家訓發言稿字范文二
家訓、家風家教匯報材料
中華美德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家庭,千千萬萬的少年兒童承載著國家、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國家、民族的繁榮復興,更是家庭的寄托,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美德,培養下一代少年的良好品德,我們在全體學生及家長當中開展了“傳文明家風、做美德少年”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風、家訓是我國傳統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家規,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傳統風尚;家風、家訓也是一個家族代代傳承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行為準則。家風不正,怎能龍鳳呈祥?家訓不力,焉能子孫出人頭地。
這次開展的“傳文明家風、做美德少年”“收集家教故事,家風、家訓伴我成長”活動,使同學們再次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秀品質的熏陶。學生們從各自家中挖掘、總結優秀家風、家訓,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學校根據省教育廳有關文件要求,在全校深入開展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系列活動。學校通過專題教育、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板報、主題班隊會等多種途徑,開展系列家風、家訓活動。
1、班班開展學生家長參加的“家風正國風清”、“我的班級我的家”、“我的家風”、“傳文明家風、做美德少年”等主題教育活動,收集家教故事等方式,引導學生(家長)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奮發向上,做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參與者和實踐者;
2、校園廣播及時宣講有關“家風、家訓”的故事,讓廣大師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傳承優良家風的重要性,形成尊老愛幼、團結互助、
謙虛禮讓、設身處地、善解人意、甘愿吃虧等良好家風。
3、開展家風、家訓實踐活動,你說你的家風,我說我的家訓,收集家訓、家教故事,傳承文明家風、家訓,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優秀家風家訓傳統文化,培育了文明家教新風尚,在學生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種子,并不斷萌芽,向上、向前發展。
4、學校積極引導家長探討如何實現家風家規家訓與學校規章制度、紀律的有效對接,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一方面由于家庭底蘊千差萬別和不足,大部分家庭沒有明確的家訓、家風,導致家長只注重文化知識而忽視品德教育;另一方面缺少典型的本地本土的家風家訓素材,沒有樹立榜樣,弘揚好家風家訓,傳遞正能量。
今后我們將一這次活動為契機,扎實推進“傳文明家風、做美德少年”的家風家訓活動,倡導“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的家庭風尚,倡導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培養“五好”好少年。
家訓、家風家教工作匯報材料
鎮中心小學
最新家風家訓發言稿字范文三
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是需要一代代的傳承下去。老趙家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家庭,“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自己能做的事情親力親為,不能做的事情堅決不去觸碰”,這些都是家規家訓中最基本原則。
百善孝為先!孝順之心必須從小開始培養,是做人最根本要懂得的道理。銘記家風,待人貴真誠、為人須謙和、孝道當竭力、親情互相助。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
用“知”指導自己的“行”,然后用“行”修正自己的“知。面對學習,要學以致用。面對工作:要腳踏實地。面對夢想:要學會把它變成一個個可執行可分解的步驟。做人亦是如此。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既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家教,也蘊含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現代公民道德規范。
揚家風:家庭和睦,注重學習,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傳家訓:勤儉樸素,吃虧是福,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做最好的自己!
立家規: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待人真誠,為人謙虛,腳踏實地。
教育孩子 全憑德行感化
教育,要做到言傳身教,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因此我們與孩子一起,努力做到獨立、勇敢、善良、謙遜,和孩子一起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成才先成人,德行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十年磨一劍就能達成目標的。在生活中,學習中多磨礪自己,完善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才能使自己成為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有用的人才!
“善良”,首先要做好自己,獨善其身,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誠實”,實事求是,堅守原則,守住底線。“不要互相遺忘”,學會珍惜、學會呵護,學會合作,讓自己始終生活在和諧、健康的世界里。
家風正,則民風淳,政風清,黨風端。我家的家訓是:尊敬師長、勤勞節儉懂得持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父母把這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
擔當,是指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格局,是指對人對事的眼光和胸襟。有擔當、有格局的人在學校能勇于為班級和學校爭光;在家中能獨立自主地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工作后更能與家人、朋友、親戚、同事融洽相處,為家庭、單位和社會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古至今,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身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小接班人,孩子們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稟性,涵養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小孩教不好,小到影響自己家庭,大到影響社會,把孩子教好,責任重大。
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讀書使人明理。博覽群書、勇于嘗試是我們家的家風,2019年的小目標,閱讀書籍達100本,挑戰自我,成就最美的自己。
學習使人明禮,明禮促進和諧。我家是一個學習型的和睦家庭,爸爸媽媽在工作之余仍不斷學習,我也耳濡目染。經常的閱讀、探討,讓我知道了勤學善思、明禮友愛。我們經常幫助別人,傳遞關愛之心、促進社會和諧。
母親祖籍山東,孔孟之鄉,家訓淵源,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克己秉公”“讀書明理”“勿嗜利忘義”的家規。父親祖籍梁陳故里,文武勛官列鼎銘者幾千人,家族清官廉吏頻現。
厚德載物指重視品德要像大地一樣能容養萬物。在當今商品經濟社會,誠信經營和和諧待人是公民的立足點,而厚德載物在一定意義上包含了這兩種意向。我們希望我們家中的成員都能做到厚德載物,即擁有像大地一樣寬廣的品德。
在各個領域里有許多優秀的人,他們努力把熱愛的事業做到極致,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我們希望孩子向他們學習,用這種標桿來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夠擁有遠大的目標,持續學習,努力奮斗,爭取讓自己也能夠成為優秀的人。
父母興家之道,以孝為先;今日事今日畢;一戒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誠實守信,開明勤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家庭和諧,氣氛溫馨,物品整潔,《家和萬事興》刺繡格外醒目,“與人為善,子孝家和”是身為市師德模范的爸爸制定的家訓,意為:人須善,善則海納天下;子必孝,孝則家和業興。崇尚德志,心懷夢想,砥礪前行,方可報效家國。
家風: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家訓: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
家規:誠實守信,堂堂正正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謙”即為謙虛,“和”即為和睦家族,鄰里,“好禮”即為有禮,注重禮儀。對人有禮,處事以謙讓為貴,是家中一貫秉持的準則。在我們這個溫暖的家庭中,他成為了一個勤學上進,與人為善,寬容仁厚的好孩子。
好家規造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它可以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健康成長。我們家也有許多的家規,生活上“食不言,寢不語”,東西不要亂扔亂放了。這些都是要求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行為上,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做人做事要講誠信。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我們的家訓。希望我們都能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和努力拼搏,取得成就。明白只有付出汗水和努力,待年老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才能有輝煌的記憶:認認真真的學習時,兢兢業業的工作中,和和美美的家庭中……
言談要嚴謹,切不可胡言亂語;行為舉止要慎重,切不可指手畫腳;品格品性要仁慈寬厚,心地要善良,與人交往中要懂得謙讓;做事要勤勉,態度要誠懇;做人要腳踏實地,切不可浮躁,更不能敷衍。
“禮義仁厚,互敬互愛”就是我們的家風。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就是我們的家訓。
首孝悌 次見聞 重實踐 知行一 ;強身健 文武全 寬胸懷 修身性
貴以恒 萬事成 放眼量 謀大事;化戾氣 貴祥和 毋嬌奢 勿飲博
在我印象中,祖輩們生活條件艱苦,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也不抱怨、樂觀向上,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仍然生活簡樸、勤儉節約。所以我經常和我的孩子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努力踐行“尊老愛幼”的優良家風,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身教重于言傳,主動關心老人的溫飽冷暖,幫助孩子從小樹立尊老愛老助老的觀念,并在行動上給予示范。
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時刻謹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生活中,要知道厲行節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工作學習上,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教導孩子要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才能將一切美好銘記于心,才會感受幸福。感謝父母教誨才會成長、感謝老師批評才會進步、感謝同學的“嘲笑”才會堅強。若心植春天,花自會開遍四季;若心中修籬種菊,內心才會安然從容。
學習工作做到學而不廢、知而不厭、業而不怠、責而不貸;家庭教育做到老而不唾、童而不慣、強而不屈、弱而不欺;行為道德做到禮而不止、信而不背、倫而不悖、法而不逆。
和睦相處,熱心幫助,文明禮讓,陪伴家人,孝敬長輩,這是長輩們用身體、言行踐行的家風家訓。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將延續與傳給孩子們。希望他們永遠記得和善文明,尊老愛幼,恪守孝道。
教育孩子心性善良,尊重自己、孝順家人、友善朋友、敬重身邊一切的事物;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做到手勤、腦勤、讀書勤;空余的時間多讀書籍;做一個誠實、守信、勇敢、擔當、感恩、有責任心的孩子。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
不管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要嘗試自己去做,不要依賴父母,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手,無論孩子做的怎么樣,首先要表揚她,夸夸她,其次再指出她做的不足的地方,希望她下次做的更好。
俗話說:家風正,家則盛。平日里教育孩子為人誠實,做事勤奮,此乃家規;與人相見道聲好,逢人有難幫個手,尊敬師長有孝心是對孩子的要求,亦是家訓。父母的言傳身教向孩子傳遞正能量,形成健康和諧有愛的家風。
“勤勞的蜜蜂能創造美好生活;誠實寬容的孩子能成為優秀的人。”是我們的家風。“積善方能立家,勤儉方能興家,讀書方能傳家”是我們的家訓。爸爸的積善、寬容,媽媽的熱心、勤儉為家庭樹立榜樣;愛讀書、愛運動的女兒儼然成為家庭新的代言人。
誠實守信是家風家訓。媽媽常常說:誠實,守信,是家族的信條,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我們發揚傳承,代代相傳!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體現在“誠信”二字上。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故,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一個國家是由億萬個普通家庭組成的。人、家、國如小溪匯大江,大江入汪洋;國之興隆,匹夫有責。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要求我們一生做到善良,誠信,務實,謙虛,勤奮,好學。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這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家的家訓用簡練的話語來總結就是勤奮堅強、自力更生。
家風為善:與人為善,厚德載物;家訓為勤: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家規為信:信義,道義,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則不興。
在生活中沒有刻意給孩子講家風家訓,而是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告訴孩子什么是孝順、勤儉、努力、向上,提醒孩子要用實際行動去傳承我們的家風家訓。
家訓是一種道德標志,家風是一種氛圍,家規是一種行事準則。家訓: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家風:和諧友愛、互幫互助。家規: 今日事今日畢;不畏艱難,迎難而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長本事學獨立。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記得小時候母親經常用“狼來了”的故事給我講道理,讓我明白不要失信于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撒謊。在我看來,誠信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體現在每一件事情中,無關大小,有誠則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用行動告訴孩子,我們要簡單而認真的生活,正面且積極的生活、學習、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吵架,不打架。不說他人不足點;以朋友的心態、語氣與孩子交談聊天。
從童年到少年,經青年,歷中年,再到老年,這是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同時也只有學習,才能貫穿始終。我們通過學習,明白事理,清白為人,方能懂得立世;我們通過學習,學會分享,學會互愛,方能享受生活;我們通過學習,勇于挑戰,甘于奉獻,終能成就大我。
做善良人!惡不在大,心術一壞,即入禍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有德才有福,有愛才有家!
我們堅信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人要誠信、務實,做事要合作、創新,才能活出出彩的人生。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家的好家規新五條:尊敬長輩、自理自立、謙恭有禮、勤看多讀、強身健體。
家風 :百善孝為先;儉以養德;謙受益,滿招損。
家訓: 正確認識自己并相信自己;有信念感并樂于承擔責任;有好奇心并專注堅定鉆研。
秉承“孝順長輩、和諧友愛、開卷有益!”的家風,構建溫馨家庭,創造學習氛圍。父母教師和醫生的職業言傳身教了細節的重要性,“細節決定成敗!”成為了家訓。家規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要用良好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人爭我不爭,人有我不忌。做事有魄力,做人有勇氣。艱苦樸素是美德,知足者常樂。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養成良好的習慣,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進而去實現自己、家庭的夢想。
陪伴是最好的相互成長。爸媽最喜歡和我一起讀書、玩游戲,在陪伴中我們一起成長。有時,一套書買回來,總是我最先讀完,爸媽只好擠出時間加快閱讀。身教是最好的榜樣。學習一段時間吉他后,我有些想放棄了,爸爸在網上自學吉他,成功激起了我學吉他的熱情。
家風:和為貴 孝為先 勤為寶 儉為德。家訓: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多做好事、以善待人; 勤奮好學、尊老愛幼、知足常樂。家規:戒晚起,戒懶惰、戒奢華、戒驕傲、戒賭毒、戒挑食、戒易怒、戒惡斗。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百善孝為先。誠實守信是最優良的品格。失去朋友、失去家人的信任,會讓你后悔一生。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我們是一個四口之家,有著淳樸的家風。父母從小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多讀有意義的書籍。他們有時間就帶我們看望鄉下年過百歲的太爺爺,幫助有困難的人,并且說到做到,言而有信。
家風: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
家訓:知書達理,忠孝仁義,勤苦儉約,立業興邦。
家規:學以明理,信以自強;苦以勵志,勤以成才;孝以至親,寬以待人。
家庭倡導多讀書、多讀紙質書,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書。重視中國傳統美德,教育孩子知書達理,家庭成員互敬互愛,誠實守信、待人厚道,做事積極勤勉、持之以恒。
家訓簡單樸實最好:尊老愛幼,勤奮好學,不頂撞長輩,不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有底氣的人。家風凈化著每位家庭成員的心靈,好的家風才能培育出好的公民,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教導,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立德先樹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應成為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應該是家庭教育的內核所在。我們始終堅持把培養孩子的品德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用心培養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好的家風家訓家規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媽媽一直教導我們“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她告訴我要尊敬爺爺奶奶,不能欺負弟弟,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少年。我們不僅要在家中延續好的家風家訓,更要在社會中弘揚。
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每一位家庭成員感到溫馨,幸福。父母各方面做好榜樣,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優秀的領路人。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明確責任,建立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
“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勤能補拙,儉以養德。”一直以來,我們家始終秉承著這個家訓家規,父母以身作則,而我耳濡目染,堅持做誠信良善之人。在我們全家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下,良好的家風將會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最新家風家訓發言稿字范文四
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滿正能量。記得小時候,我背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盡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么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對象。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范、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家風”不僅是一種規范、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
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通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征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注重自身修養的提升,通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筑“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系,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最新家風家訓發言稿字范文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觀》。
家風家訓家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家風,是家族精神的體現,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已經成為最基本的社會單元。但是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助手。家風好比“綱領”,指導和規訓著每一位家庭成員的生活和行為。好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風映射出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民族禮儀乃至民族的精神。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和紀律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人們所說“一個不遵守紀律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自由的民族,一個不遵守紀律的學校,到最后,只能是一盤散沙。軍隊是最有力的集體,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有槍有炮,最根本的一條是他們有鐵的紀律,而且對違反紀律的人絕不姑息。那么,我們的學校也是如此。我們作為學校的一員,更要明白紀律的重要性。遵守校規校紀,就是為學校的發展盡一份力。
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就餐時自覺排隊,尊重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不亂做小動作,不看與學習無關的書籍;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嚴格按照學校規定,不做違紀的事情。
家風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風氣,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風氣。我們要銘記家風,遵守校規,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踐行社會的價值!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