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撰寫一份精確、全面且具有說服力的調查報告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任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調查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數學。比如我們學過的分數、千克,可就幫了我大忙。
有一次,奶奶去商店買回來五千克水餃,打算送一千克給媽媽吃,奶奶把餃子包裝好之后,正要出門。我用眼睛一看,心里想:一千克應該不止這么點兒,奶奶現在手里拿著的應該是十分之一,可奶奶要送的卻是五分之一。我趕忙攔著奶奶,把她手里餃子拿來重新稱了一下,果然只有半斤。然后再稱了半斤,合著一斤,送給媽媽。奶奶夸我真聰明。幸虧有了這些數學知識,才沒有送錯。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學好了,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二
數學的用處很大,生活中處處用到它。
星期天的早上,奶奶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先到賣肉的地方,看到一斤肉六元錢。心想半斤肉多少錢呢?然后就算了起來,六除以二等于三。原來半斤肉是三元錢。
我又來到了賣雞蛋的地方,買了二斤雞蛋。一斤三元五角,二乘以五等于一元,二乘以三等于六元,加一元等于七元。二斤雞蛋需要七元。
最后來到了賣白菜的地方,一顆白菜兩元,買兩顆,二乘以二等于四元。兩顆白菜需要四元錢。
回家路上,我心想生活中的數學真有趣。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定做一個精通數學的好少年。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三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許多搞笑的數學問題哦。
一天,我的家人帶著我一齊去超市買東西,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十分興奮。
到了收銀臺,我們一共買了如下商品:四袋洗衣液,一袋18.5元;十包衛生紙,一包4.5元;一支自動鉛筆,一支2.5元;三支鋼筆,一支5.5元。
突然,在結賬后,我的爺爺問我:“你最近不就是學了關于小數的知識么?能不能先用筆算出這天買的每種商品的總價,再算出一共花了多少元?”
“能,怎樣不能?必須不會錯的!”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說干就干。我拿了一張超市的廣告紙,再拿出隨身攜帶的筆,立即在空白處算了起來。
我的思路就是這樣的:洗衣液一共四袋,每袋18.5元,所以直接用乘法就行了;衛生紙一共十包,每包4.5元,只需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來算便行了;自動鉛筆只有一支,在最后時加上便能夠了;還有三支鋼筆,也用乘法來算。
于就是,我算了起來。我先用4×18.5=74元(老師說過,整數乘一位小數等于一位小數,但如果兩數末尾相乘的得數末尾就是零,那么結果就就是整數)算出洗衣液的總價;之后,用10×4.5=45元(一個小數乘10,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就就是這道算式的結果)算出衛生紙的總價;然后,又用3×5.5=16.5元算出鋼筆的總價。這天買的每種商品的總價都算出來了,該算一共花的錢了。一道綜合算式74+45+16.5+2.5=138(元)(在講小數加法時,老師個性強調過,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便算出了所有花的錢。
當我把紙遞給爺爺并講了我的思路后,他直夸我聰明,我也樂開了花。
我真誠地對大家說:“你們也好好學數學吧,難道不會受益終生么?”我想:學數學,真有用啊,我以后肯定會好好學數學的!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四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和媽媽準備去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和超市,媽媽要買一瓶洗潔精,于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種。”我心想:這有什么難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著,發現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裝紙上寫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著1.5千克;另一個寫著1.3千克。而它們的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最便宜,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著另一瓶洗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1.5千克,12.9元,這瓶最便宜。”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五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不信?這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之后,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能夠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就是第一種好。”
于就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這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齊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能夠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能夠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就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六
昨天晚上,爸爸教我玩了一個數學游戲。用一副撲克牌,挑出10以上的牌,只用剩下的撲克玩。玩的時候輪流摸牌,每人一半。每局一人任意出兩張,一共4張,把4張牌上的數字任意用加減乘除計算得出24,每個數字都要用到而且只能用一次。誰先計算出來,4張牌就歸誰。要是都算不出來,那就是平局,拿回自己的牌。最后,誰把所有的牌都贏走,誰就勝利了。
我們開始玩了。第一局,我出的1和7,爸爸出的8和9。我正使勁想,爸爸教給我一個方法,把四個數字分一下組,湊成3、8或4、6或2、12,然后再相乘。我們一起把8放到一邊,剩下1、7、9,于是9-7+1=3,3×8=24。還有一局的4張牌是5、5、6、8,爸爸想的復雜了,我一看,直接加起來就是24啊,這一局我贏了。
這個游戲太有趣了,下次我要教班里的同學一起玩。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七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買早點。走到店門口,“叔叔,請問一根油條多少錢?一袋豆漿多少錢?”叔叔親切地說:“一根油條5角錢,一袋豆漿也是5角錢。”這時奶奶給我出了一道數學題:買5根油條和5袋豆漿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問我是怎么算出來的,我說:“每袋豆漿5角,5袋豆漿“五五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條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說:“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腦袋,可還是想不出來,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漿和一根油條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嗎?”我眼睛一亮,這種方法真簡便!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八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先去了文具區,看見一支鉛筆6毛錢;一支水彩筆大約6毛錢;一塊橡皮大約6毛錢;一把尺子1.4塊錢;一瓶墨水2.7塊錢;一個鉛筆盒大約20塊錢。我們能夠明白一支水彩筆和一塊橡皮大約就是花了一樣多的錢,8瓶墨水大約和一個鉛筆盒就是花了一樣多的錢。我們然后去了食品區,把一些食品的價格都換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結論:包菜就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條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就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貴。能夠看出沒有怎樣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過的東西通常很貴。薯片雖然看起來很便宜其實它就是很貴的,再說它就是垃圾食品,我們要盡量少吃。
數學真就是一門有用的科學啊!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九
我發現,生活中水管是圓柱知識的運用。水管之所以要做成圓的是因為水流的沖擊力在圓柱的各個方面都一樣,如果沖擊力指向一個地方,那水管就很容易破裂。而圓柱不同,圓柱是不會破裂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圓的面大,用圓柱的水流下來流的最快,相對于方的還是圓的流出最快。不過要方的和圓的'周長是要一樣長的,面積才是圓的最大,水流的最快。
我發現,生活中車輪可以看成是圓柱知識的運用。之所以是圓柱是因為圓的圓心到圓上的各個距離是相等的,還因為圓形滾動時的摩擦主力最小。做成圓的還可以使車子行駛的平穩一些。
我還發現,我們喝牛奶和飲料等用的吸管是圓柱的應用。要圓柱體型是因為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所以圓柱是最省材料的,喝的會快些。
其實,圓柱在生活中運用到的地方有很多,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會有收獲的!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得用到數學,不管是買東西,給汽車加油,燒水,做飯,都得用到數學。如果沒有了數學,那么,什么事情都可能會做的一塌糊涂。
數學,在生活上面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要處處留心觀察。時時刻刻,不倫在哪里,都會發現數學。
有一次,我們去超市買東西,我們買了倆瓶可樂,一桶西瓜子總共五十八元錢,我們給了他一百零八元,那個收銀員卻給我了四十二元錢,我走著走著,一直走到了超市的門口,清點了一下錢數,發現了那一個售貨員少給我們八元錢,我非常的`生氣又過去問是不是少找了八元錢,那個售貨員紅著臉說:“對不起,我少找了你八元。我踏著沉重的腳步走向會家的路程。
所以,數學在生活中試非常重要的,就想剛才那樣買東西一樣,要是多找錢或少找錢了,那數學學它還有什么意義,數學在我們生活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后我們要留心觀察,多多發現。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一
俗話說得好:一笑“提神醒腦”,二笑“長生不老”,三笑“不得了”。那次寫錯的字,笑得我真是“不得了”。
記得是上次登記書單的時候:我撓了撓腦袋想著自己最近看的幾本書,想了好久才想出了五本來,一一寫在書上,突然我發現自己昨天才剛看了一本《浮生六記》,竟然沒寫“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我在嘴中念叨著,生怕自己突然把它忘了。
我清點了一下,應該沒了,便帶著書單跑去給老媽。可我怎么知道,當我將書單遞給老媽看的時候。老媽頓時大笑了起來。我疑惑不解地問:“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老媽一邊笑一邊說:“你自己拿去看看吧,上面那《浮生六屁》是什么書,難道寫的是作者放的六個屁?”
我一下子也笑了起來,取過書單看了看,還真寫成了《浮生六屁》,也許是在寫的時候,因“記”和“屁”的讀音太像了,才寫下去的。真是筆誤害死人啊!
我不禁放下書單前仰后合地笑了起來。好像是在五年級下冊時,我寫信給我的筆友。在信的最后貼了一張小紙條,原想寫上他的名字:朱世宏,不料寫成了朱朱宏。我弟走來一看說:“朱朱宏,是三只小豬嗎?這么搞笑!”
我和弟弟突然哄堂大笑了起來,笑得差點兒流出了眼淚。
錯別字盡管好笑,但總是要改正的,希望這令人爆笑的錯別字,離我遠去。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二
周末,我們四人小組在鳳丹白鷺門口集合準備去接頭尋找錯別字。
首先我們在學校四周發現好幾個店都有錯別字,比如說有:買衣服的騎樂無窮,衣衣布舍和廣告上的待遇優惠,他們把待寫成了侍遇優惠;我們在鴻運蛋糕房買巧克力蛋糕的時候發現他們把蛋糕的蛋寫成元旦的旦。
我門又去了一條商業街,里面也有幾家店的招牌錯別字比如說有:群英會館他把會館的會寫成了匯館,還有一個買奶茶店名叫七壞茶,應該是七杯茶,讀了真好笑。
在生活中我也發現了一些錯別字。有一天中午,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發現露露核桃露廣告最后一名說多仁多益,其實是多仁多義;我在吃香菇醬得時候發現上面寫著名醬風“飯”、快樂一“粥”、“蘸蘸”自喜,其實真正是名將風范,快樂一周,沾沾自喜。
通過著次調查報告,讓我知道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漢字,如果發現后要及時制止,不讓錯別字蔓延,我也要學好漢字,才能發現修改生活中的錯別字。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三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并不缺少節能減排宣傳的標語,也不缺少如何做到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更不缺少做到節能減排的能力,那我們為什么做不到節能減排呢?關鍵就在一個字:懶!節能減排是一個喊在嘴里朗朗上口、簡潔有力的口號,但卻是一個需要堅持、共同參與的活動。
一、在家里。
1、照明用電。
注意隨手關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單單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
2、低碳烹調法。
盡量節約廚房里的能源。食用油在加熱時產生致癌物,并造成油煙污染居室環境。減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飯鍋和水壺裝得太滿,否則煮沸后溢出湯水,既浪費能源,又容易撲滅灶火,引發燃氣泄漏。調整火苗的燃燒范圍,使其不超過鍋底外緣,取得最佳加熱效果。如果鍋小火大的話,火苗燒在鍋底四周只會白白消耗燃氣。
3、節水妙招。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或者澆花。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干凈,洗起來既節水省時,又可少用洗滌劑,減少水污染。
4、家用電器的節能使用。
購買洗衣機、電視機或其他電器時,選擇可靠的低耗節能產品。
電視、電腦不用時及時切斷電源,既節約用電又防止插座短路引發火災的隱患。不用時關掉飲水機的.電源。保持冰箱處于無霜狀態。
5、循環再利用。
靠循環再利用的方法來進行材料的循環使用,可以減少生產新原料的數量,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紙和卡紙板等有機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一種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大部分是甲烷)。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水污染。因此,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
二、外出交通。
1、明智的旅行。
先計劃好最佳路線再出發。
仔細想想你旅行需求。減少私家車的使用,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你有想過跟家人和朋友共乘一輛汽車嗎?你真的需要飛行嗎?可能一個電話會議更節省時間、金錢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2、提高出門辦事效率。
除非必需,不單獨駕車出門。每次出門之前,把要辦的事列出來,爭取一口氣辦完。這樣可以減少塞車造成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三、購物時。
1、自備購物袋或重復使用塑料袋購物。
塑料的原料主要來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節約塑料袋就是節約地球能源。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超過一百萬噸,「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使垃圾量劇增。
2、購買本地的產品。
購買本地的產品能減少在產品運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據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公布的一份報告,在英國,8%從車子釋放的二氧化碳來自運送非本地產品的車輛。
3、少用一次制品。
商場里充斥著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雨衣、一次性簽字筆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所產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環境污染。以一次筷子為例,我國每年向日本和韓國出口約150萬立方米,需要損耗200萬平方米的森林資源。
調查總結: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能源消耗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全球變暖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地球,正面臨巨大的挑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棘手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家和個人也開始采取一系列的行動來挽救我們的過失,由此可見國家和人民對“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這也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更是人類挽救自我的重要措施。想要彌補這一過失,就需要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從生活中出發,以實際行動來完成節能減排這一目標,還我們藍色星球最本真的面貌!讓我們行動起來,拋掉自私自利的陋習,以博大無私的善心、善行,挽救地球家園的命運,維護人類得以繼續生存的未來。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四
今天圍棋集訓結束后爸爸開車接我回家,在停車場爸爸指著汽車問:“一輛汽車有多少個輪子?”我立刻回答:“當然4個輪子。”“那3輛汽車有幾個輪子啊?”我說:“3×4=12(個)輪子。”
回到家,我發現放鞋子的柜子里擺滿了鞋。爸爸對我說:“有客人來了,你能猜猜有幾個客人在家里嗎?”我數了一下,一共有14只鞋子。每人兩只鞋子,14÷2=7(個),有7個客人。進了門我發現是青島的.公公、婆婆、包哥、戴逸凡、舅媽、芋頭和舅舅來了。今天是中秋節,他們還帶來了月餅。
大家開始吃月餅了。這時,爸爸又開始提問了:“我們有六盒月餅,每盒里面有四個。平均每人能分幾個?”我動了動腦子說道:“4×6=24(個),24÷8=3(個)。每人能分到三個月餅呢。”爸爸又問:“假如我們有18個人,每人一個月餅,一盒有2個月餅,一共要幾盒月餅?”我立即說:“18×1÷2=9(盒)。”爸爸夸我是個愛動腦經的孩子。
我很高興。原來這學期我們學的乘除法在生活中還真有用處呢!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五
真是數不勝數呀比如說“打折”在生活中就很常用到!
雙休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到商場里買新衣服,“哇!商場里的衣服讓我看的真是眼花繚亂呀!”轉著轉著轉到了媽媽朋友的店里。兩人一見面就激動得不能行,向磁鐵一樣根本分不開,不知過了多久,阿姨說:“你要買衣服啊,來我這兒買吧給你打個七折!”媽媽一聽,更是高興了。急忙東瞅瞅,西看看!“就這件吧,多少錢?”“原價320元,給你打個七折,恩?我的計算器呢?”說著,便找起了計算器。在一旁無聊著的我,便想和計算器來個競賽。
經過五年級的學習,我已經對折扣了如指掌了,更何況這種小問題。打七折就是占原價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十分之七,打原價的百分之七十,原價是單位“1”單位“1”已知用乘法。那么就是三百二十乘百分之七十。最后答案就是224元。當我算完時阿姨才找到了計算機!竟然便宜了96元!這衣服便宜的真多!我開心地笑了笑。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六
我常聽老師講,數學對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數學。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對這點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
這次實踐活動是結合第三單元所學的知識,設計并計算出自己家客廳應粉刷的面積以及粉刷客廳所需要的涂料和人工費用。
我先用卷尺量出客廳的長、寬、高。接著再量出門窗的面積。然后,我把所量得的數據記錄在紙上。記錄完之后,我根據這個數據在旁邊繪制了一個客廳的平面圖。做完了這些,我便到油漆店了解各種油漆的.價格、使用年限及粉刷所需的人工費,再將其制成表格。有了這些數據,我就可以開始計算客廳應粉刷的面積以及粉刷客廳所需要的涂料和人工費用。
雖然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花費了許多時間,但我覺得這是值得的。因為通過這次活動我不但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一個較難的問題,而且對涂料和粉刷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七
數學是我們每天必要接觸的,因為數學,我們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就如我們所學的百分率就讓我們知道了生活離不開數學。就在暑假的一天,我回到了老家。多么熟悉的感覺呀!今年真是地瓜大豐收啊,那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老師曾說過地瓜還可以做成地瓜粉呢。農民伯伯們正在計算今年的地瓜能做出多少地瓜粉呢?我也過去幫幫忙吧!看來我學的百分率終于派上用場了。第一步當然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地瓜啦!農民伯伯說:用來做地瓜粉的地瓜一共有38千克。
他還告訴我100千克地瓜可以做出20千克地瓜粉。大家都知道求分率是:比較量除以標準量=分率。那么就是:20除以100乘100%=0。2乘100%=20%。這就是地瓜的出粉率啦。接下來就要利用這個出粉率來計算一共可做多少地瓜粉了。地瓜的總數乘出粉率=38乘20%=9。6(千克)這樣就可以輕輕松松地算出地瓜粉的總數啦!是不是很簡單呢?其實不止是求地瓜粉,還有種樹的成活率,籃球的命中率,抽獎的中獎率等等。這些都是可用以上的方法的。就像種樹的成活率,只有把成活的棵樹除以種樹總數,再乘100%就=成活率了。這就是,有了它是不是很方便呢?快與我一起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吧!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八
你一定去買過菜吧,你一定去買個門票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卻包含了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我們如果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受損失、別人恥笑等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3支水筆,1支1元;1個修正帶,1個4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4元。營業員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看見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錢,所以就算了起來,“3×1+4+6+14”。我突然發現4+6=10,10是個整十數,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說道,“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阿姨開心地說,旁邊的人聽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頭說:“你真懂事呀!”
其實,數學就藏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用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它!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十九
為了調查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問題,我對社區的環境衛生進行了調查。
綠色社區是人人向往的居住條件,但現在的社區大多還沒有達到綠色社區的標準。,普遍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1、沒有完備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
2、沒有節水、節能和節約生活資源的舉措;
3、沒有做到多植樹,使社區清潔優美。
節能減排不僅是企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問題,更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關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從每一個小事抓起、從身邊做起。一個很小的忽視都可能浪費掉大量的水、電和能源。
1、你對小區綠地的清潔情況的看法?
2、你如何處理家庭的日常垃圾?
3、你家的裝修選材是否注意使用環保材料?
4、你家是否常用一次性用品(快餐盒、筷子、塑料袋等)?
5、你的家庭是否有水的二次利用情況?
6、出門在外是否關燈?
通過調查,我發現,小區內的清潔十分良好,很少看到垃圾,但有亂丟廢棄電池和扔掉可二次利用的東西的現象;大家也不太注意使用環保材料,常使用一次性用品;有些人出門在外,感覺時間短,也常有不關燈的現象;大多數年輕人沒有將水進行二次利用的習慣。小區內的綠化整潔還不錯,但沒有看到一些相關的節能環保措施,小區還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垃圾的分類回收以及污水排放等問題。
我這次調查,主要是針對社區的節能減排環境污染方面。經調查我們發現,時代在進步,同時,人們也不斷的制造垃圾,不斷的浪費能源,不斷的排放尾氣,不注意環保,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節能減排當務之急,這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希望我們城市進步的同時,決不要忘記節能減排,決不能忽視環境保護。作為初中生,我們更時刻要有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意識,以促進我們未來的城市發展更加美好。
生活中的數學調查報告(熱門20篇)篇二十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著去超市買東西。
到了超市后,琳瑯滿目的東西擺在我們的面前,太豐富了!我和爸爸媽媽東轉西逛的挑起東西來,我拉著爸爸媽媽不由自主的來到了零食區,我們買了4包薯片,每包2.99元,1箱酸奶,57元,2包餅干,每包4元,一些士力架,22元,一袋話梅糖,3元,2包海苔,一包2.5元。
轉完零食區,我和爸爸又隨著媽媽來到水果和蔬菜區,我們買了一些橘子,13元,一些番茄9元,一斤五花肉,15元,一些大米,17元。
買完東西了,該到結賬臺付款了,爸爸讓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錢,同時爸爸也在算,我冥思苦想起來,經過了漫長的幾分鐘,終于算出來了,我興奮地說:“110.96元!”爸爸說:“恭喜你,答對了!”
聽到爸爸的'贊美,我不禁沾沾自喜,同時得到了數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