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報告的寫作是對自己在工作中經歷的總結和反思,也是對組織的一種尊重和感謝。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優秀的辭職報告寫作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參考。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一
尊敬的院領導:
我是知識產權和涉外商事審判庭伍峻民,今天在此提交我的辭職報告。關于辭職報告背后個人的想法,我想用、選擇、0三個關鍵詞來進行匯報。
第一個關鍵詞10年。
(一)辦案數據統計(根據數字法院的統計數據)。
20××年。
20xx年。
20××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收存案數。
47。
112。
105。
127。
148。
144。
結案數。
28。
79。
82。
77。
113。
115。
結案排名。
1
1
1
3
1
5
(二)辦案所獲成績。
1、承辦的尚杜拉菲特羅茲施德民用公司訴深圳市金鴻德貿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醫藥集團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20xx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并入選20××年第7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承辦的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訴殷永球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入選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xx年湖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八大典型案例》。
3、承辦的湖南省新晃縣龍腦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訴被告楊國峰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入選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xx年湖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八大典型案例》。
4、承辦的懷化正好制藥有限公司與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一案入選《20xx中國法院十大創新性知識產權案件》。
第二個關鍵詞選擇。
有人說,你選擇離開,真佩服你的勇氣。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樣的選擇,并不是如大家所認為的我是一個多么有勇氣的.人。這么多年的辦案,相對于剛任命的法官來說,無疑多了一份經驗,但每每一個判決書要新鮮出爐時,我的內心無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擔心雙方當事人的訴求有遺漏,擔心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有偏差,擔心文字上有差錯,這份小心翼翼,正面上可理解為責任,其實也反映著自己內心的脆弱。
20xx年春節,從忙碌的工作崗位上回到鄉下老家與親人團聚,到家的第一天就病倒了,常年的勞累終于在突然的放松中爆發,整整七天的臥床,止不住的頭痛,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前者內心的恐慌不同,這次是對于生命的憂慮。在全市法院號召向將生命奉獻給法治事業的雨花區法院張虎學習時,我內心是悲慟的,這樣的榜樣也是讓我等身處審判一線的法官們倍感悲涼的。
白天開庭、晚上和周末加班寫文書、批改文書,已是生活的常態。兒子說,爸爸的愛好就是寫判決;妻子說,看到我最多的就是在書房加班寫判決的背影。工作的壓力,身邊最親近的人無疑首當其沖,負面情緒難以抑制地給予了他們。我擔心長此以往,家庭的穩定性難以繼續。
因此,無論怎么說,選擇離開,并不是我有多勇敢,相反正是我的種種脆弱,覺得難以承受作為一名人民法官面臨的種種壓力,所以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人生處處都面臨危機,留下與離開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勇氣。
第三個關鍵詞0。
20xx年,我42歲,離開熟悉的審判臺,一切清零。職業上的清零,也意味著各種保障的清零。兩手空空地進入法院,兩手空空的離開。房貸的壓力,職業前景的未定,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在辭職日記《我的后半生》中寫道,42歲雖然沒有了25歲的優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
0并不代表著一無所有,0是起點,便是你踏上征程的初心。0是起點,也便是告訴自己,站在0的位置,便是擁有無限機會的開始。
往后的日子,因為職業的限制,曙光中路289號注定成為封存的記憶,這里有我追逐的法治夢,所有青春燃燒的日子也將定格在這里。我覺得自己對得起所服務的每一位當事人,組織安排的每一件工作任務也都有一個圓滿的完成,以后我定會更加默默關注長沙中院這個我們大家一起奮斗的家。
以上就是我的辭呈,望領導批準!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二
在想清楚辭職權利的前提下,員工需要確定自己選擇哪一種性質的辭職,并且在確定之后,尋找合適的辭職理由。協商解除,只需要雙方同意即可,不需要特別的理由;預告解除,只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即可,也不需要特別的理由;即時辭職,需要特別的理由,其理由形式主要為單位不依法繳納社保或者拖欠工資或者不付加班費等諸種情形。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三
尊敬的領導:
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辭職信。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由于個人職業規劃和一些現實因素(簡單闡述離職最高人民法院崗位的原因,比如父母年邁、夫妻分居),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辭去所擔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的工作。
我很遺憾自己在這個時候向您正式提出辭職,給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管理所帶來不便,深表歉意!此時我選擇離開最高人民法院崗位,離開朝夕相處同事和無微不至的領導,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我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后才做出的艱難決定。相信在我目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上,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有很多同事可以做得更好,也相信您在看完我的辭職報告之后一定會批準我的申請。
轉眼之間,在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工作已經x年,回首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感慨頗多,有過期待,也有過迷茫,有過歡笑,也有過悲傷。
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是我職業生涯中珍貴而十分有意義的開端。
在領導、同事的關懷指導和幫助下,使我成為一名具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和處理日常事務能力的合格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者。
我十分感激幫助和謝謝!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四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我從xx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在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中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如今我因為以下自己個人的原因要辭去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
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與學習遇到了很多法律問題無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經阻礙我在法律專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出鍛煉的一年中,更加覺得自己的學識有如井底之蛙,法律與社會、各種學科的關系猶如星空浩渺,我始終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進入法律之門,但這扇門一直在召喚我向前,法學之博大、法學之精巧、法學之美,促使我要不斷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學習,但目前的條件與環境,資料的貧乏和好的指導,我很難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條件與環境。
二是以法官為職業,在中國目前始終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員,微薄的薪水不僅影響到法官生活的質量,更影響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計,如此的貧困不是在考驗一名法官的純潔,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申請辭職人: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五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我從20xx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在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中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今天我因為以下自己個人的原因要辭去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與學習遇到了很多法律問題無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經阻礙我在法律專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出鍛煉的一年中,更加覺得自己的學識有如井底之蛙,法律與社會、各種學科的關系猶如星空浩渺,我始終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進入法律之門,但這扇門一直在召喚我向前,法學之博大、法學之精巧、法學之美,促使我要不斷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學習,但目前的條件與環境,資料的貧乏和好的指導,我很難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條件與環境。二是以法官為職業,在中國目前始終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員,微薄的薪水不僅影響到法官生活的質量,更影響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計,如此的貧困不是在考驗一名法官的純潔,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最后,謝謝*院長、*書記、*院長、*院長、*組長對我的培養和關懷。
申請辭職人:
20xx-6-12。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六
這位法官在辭職信中寫道“入岳法十載,不可謂未堅持,耕耘民商一線”,說明他在xx市“岳”字頭法院民庭審判辦案已有。
通過輾轉打聽,得知寫這封辭職信的法官劉獻文,為岳塘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也是一位民商法學博士。記者電話聯系上了劉獻文,劉法官在電話中表示,這封辭職信確實是他親筆所寫,于2月23日當天上交,但他表示不知道為何這封信被翻拍后發上了網絡。
從23日下午開始,他的微信被不斷刷屏,許多朋友打電話來證實,這讓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目前,我的申請還沒得到批復,我的身份仍是一名國家公職人員,沒有通過法院相關部門的批準,不能接受媒體采訪。”
24日上午,記者聯系了岳塘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證實已收到劉獻文的辭職信,但法院還沒對此事進行討論,暫不對外發布。
平時劉獻文多審理一些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在當地社區舉辦的“法律大講堂”知識講座中,劉獻文也曾圍繞“民間借貸”等常見的法律問題展開講解。
在辭職信中,劉獻文稱工作“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牘、顯勞形,業務未見精進,激情日漸消弭”。辭職信里,劉獻文也提到了法官員額制,他說:“雖然不懼司改,奪員額有信心,然不思鉆營,佇山底久矣,再十年當仍如是,年逾不惑,憂年華不再,登臨無期。”
最后,劉獻文表示自己將“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從事審判工作10年,既沒有對不起獬豸(一種象征公平正義審判的`神獸),也沒有愧對象征正義和法律的忒彌斯女神,“懇請領導準予本人離職”。
法院表示正做工作希望能挽留他。
一位跟劉獻文多有聯系的人士告訴記者,他跟劉獻文平時多有交流,因為還沒有最終定下來,在劉獻文正式離職之前還不方便接受采訪,現在他仍然在職。在劉獻文離職之后的去向上,根據他了解的情況,暫時還沒確定,“作為一名法官,從業務能力上講,他還是比較強的,別的方面我暫時也不好說太多。”
記者致電xx市岳塘區法院,法院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前天才收到劉獻文的辭職信,院里暫時還沒有開會研究這個問題,作為民二庭副庭長,劉獻文目前仍然在職在崗工作,“收到他的辭職報告后,目前院黨組已經派人做他的工作,希望能夠挽留他,院里也還沒有正式討論研究,其他方面,他的職務狀態也好,出于對他隱私的保護,暫時不便透露。”
一位律師表示,她與劉法官打過多年交道,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一位理論素養高、政治修養好又極富正義感的好法官,對他的辭職,這位律師表示十分惋惜,但也衷心祝福他能有更好的前程。
壓力大、待遇低。
從開始,法官離職逐漸成為一個備受公眾關注的話題。全國各地法院出現了不少法官離職的現象。以上海為例,根據公開報道,,上海法院辭職的法官超過70名,較有明顯增加。據調查,這部分離職法官多為35歲至45歲的高學歷人才,法學功底扎實、審判經驗豐富,不乏中級法院副庭長之類的業務骨干。
從到20,上海每年平均有67名法官離職。20上海法院系統共有105人離職,其中法官有86名。值得注意的是,這86名法官中,有17個審判長,43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63人是年富力強的“70后”,都是不折不扣的審判中堅力量。
根據媒體的梳理,工作壓力大、待遇相對低、晉升空間小、職業榮譽感下降等成為法官離職的主要原因。在法官離職之后的去向上,轉型做律師、去企業擔任法務,成為辭職法官的主要去向。
《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曾提出,我國對法官沿用普通公務員管理模式,不能充分體現司法職業特點,也不利于把優秀人才留在審判一線。
要堅持以法官為中心、以服務審判工作為重心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
并提出將對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實行分類管理,建立法官員額制,完善法官等級定期晉升機制等。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七
尊敬的組織部門、領導:
由于本人受到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已無法且不愿繼續從事法院的審判或執行事業,為此向組織部門提出辭職申請,基于以下理由:
一、關于理想。
是的,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的五代父輩躬耕園田,是地地道道的傳統式中國農民,這一切給我的財富使我親身踐行了“事非經過不知難”的人生哲理,但兒時的我在農村電影市場上看到英美法國家律師的法帽、法服時,敬仰之情如期而至,直到本人初涉法律之時,也曾把自己定格為一個能為民請命的法律職業人,不知這一想法是成熟還是幼稚,但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或許是自己的性格使然。
誠然,本人也曾在法官職業與自由職業之間作過認真的考量與權衡,甚至激烈的思想斗爭,可以毫不過分的說本人對共和國的審判事業不能說不熱愛,但作為一名基層法院的法官,尤其是我們這一代法官在法官職業這條道路上能走多遠,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及我現在的全體同仁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言而喻。朱程理學的開山鼻祖朱熹曾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許這言過其實,但人不可能沒有自己關于人生藍圖的一點點描繪與勾勒。
二、關于家庭。
三、關于環境與價值定位。
融安小,不但小而且很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主、客觀環境的原因導致自己非常壓抑,深感無助與無奈,但我始終要感謝的是以xxx同志為代表的這屆院領導班子對我的信任,感謝共和國法治的春天及二十一世紀法律服務市場的存在,感謝所有恨過與愛過我的人,在今后漫漫的法律職業路上我將上下求索,法古今完人,養天地之正氣,不管自己今后是苔蘚、灌木還是喬木,一切讓時間去認證與作答。
本人的以上申請事由俱是事實,望領導及組織部門予以批準、辦理為盼!
此致
敬禮!
申請辭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八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初則喜正義之伸張,樂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貧。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2月23日,一則湖南某法官辭職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紅,網友盛贊辭職信文采飛揚、筆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嘆辭職甚為可惜。
該法官在辭職信中寫道入岳法十載,不可謂未堅持,耕耘民商一線,說明該法官在省內一岳字頭法院民庭審判辦案一線已工作。
在辭職信中,他抱怨工作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牘、顯勞形,業務未見精進,激情日漸消弭。
最后,該法官表示自己將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辭職,從事審判工作10年,既沒有對不起獬豸(一種象征公平正義審判的神獸),也沒有愧對象征正義和法律的忒彌斯女神。
當天下午,時刻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從湖南省法院系統一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該辭職信出自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某法官之手,岳塘區人民法院已收到該法官的辭職信,但暫未對此進行討論。該知情人士說。
另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法治社會發展,民事訴訟案件成倍增加,基層法院法官工作量水漲船高,法官加班累于案牘已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申請辭職人: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九
最想做什么?我想說,我要成為一名法官,一名像他們那樣的法官。
“找工作”“就業難”“畢業就失業”,相信大家對這樣的話一定不會陌生。在找工作的茫然中,考公務員已經逐步成為眾多學子畢業后的首選。而當你問及大家考公務員的理由時,答案基本都和下面這幾個詞兒有關,那就是:清閑,穩定,地位,權力……而這一切與兒時的豪言壯語、與青春的激情和夢想好象都已毫無關聯。在越來越現實的世界里,大家關心的似乎只有“面包”。而我,也正是尋著這樣的腳步懷著并不崇高的理想,跌跌撞撞地闖進了公務員的隊伍,成為了法官隊列中的一員。
“哎喲,這姑娘考上法官了呀,呵,這回他們老兩口兒可享了清福嘍!這法官可了不得啊,那小槌當那么一敲,那就是古代的大人哪!”有人這樣議論著。一提及法官這個稱呼,大家除了想到那“一張報紙,一杯茶,一臺電腦,一整天”好象已經專屬于公務員的清閑外,似乎更多的是將法官定義為手握特權,一錘定音的大官兒。而我,也正是帶著對法官的敬畏和些許的疑問慢慢地走進了法官的生活。
還記得第一天報到時的情景,來到蘿北縣人民法院時已將近中午,卻并未見辦公室里喝茶看報的悠閑,而是看到他們剛剛開完庭拿著案卷步履匆匆的身影。所以,“忙”是他們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記得庭長第一天和我說的話,“法院就像是一個矛盾的漩渦,而民一庭就處在這漩渦當中,總有辦不完的案件,解不完的糾紛,你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多向老同志學習,“咸鹽”吃多了,你也就成熟了。”說實話,當時,我并沒聽懂“咸鹽吃多了”這句話的含義,但現在我懂了,那就是走進社會這個大熔爐,汲取生活經驗、社會經驗,識人間煙火,品人生百態,在摸爬滾打中百煉成鋼!
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我看到的不是說一不二的蠻橫,而是他們遇到當事人的誤解或吵鬧而受了委屈時依然微笑著為當事人疏導和講解時的耐心和細致。我看到的不是傳說中那所謂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他們謹小慎微地處理著家長里短、是是非非的糾紛,試圖將矛盾緩解到最小而不厭其煩地給當事人做思想工作的忙碌和辛苦,甚至于休息時也會考慮著某某案子應該怎么解決最好,突然想到辦法時,會馬上坐起來拿筆記下。
我看到,在一起土地糾紛中,他們為了給這農民視為命根子一樣的土地一個準確的說法,穿著水靴來來回回地在泥濘的土地里丈量,一干就是一小天兒;我看到在庭審中,當父女間的心結被打開,法官走下審判臺,讓姑娘、姑爺兒給老人三鞠躬時,坐在被告席上年近七旬父親的老淚縱橫;我看到他們在周末加班來院寫裁判文書;看到他們因忙于工作而不得不放棄難得的年休假期;看到他們終于將案子順利解決時的滿臉喜悅;看到當事人握著他們的手連聲說著感謝;我看到在院黨組的感召下全體干警齊心協力,干勁兒十足的精神面貌;看到老百姓對你們豎起大拇指時的那份欣慰。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親如兄弟姐妹的團結,我看到了以院為家、無私進取的責任。我的身心也已融入到了這個集體當中,看到他們奔波忙碌,我也心焦力瘁;看到他們舒展眉頭,我也心滿意足;看到他們忙里偷閑的歡快,我也會像孩子般的愉悅。
《真水無香》這部電影大家應該都看過,真水無香:表面平淡、不張揚的,卻是滋養生命萬物、不可或缺之物,用以形容人品格的淡泊、純凈和高尚。是啊,我身邊的法官就是這樣的人。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高大威嚴的形象,他們就是一群平凡的人,但是他們用團結、責任和奉獻支撐出一片天地,一片和諧的天地。
還記得第一次站在國徽下的時候,那一刻,我在想,我能為你奉獻出什么呢?而今天,我的心里已多了一份理解,肩上也更多了一份責任,所以,我會不斷地努力,我堅信,我決不會愧對“法官”這個稱號,我一定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法官!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
法官、檢察官是當今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光榮、高尚,肩負著多少人寄予重望的公平和正義,成為構建社會秩序的脊梁。
但是,他們能是什么人所說的“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嗎?我看不是,走出辦公室,脫下法官袍和檢察官制服,他們也是一群極普通的人,有著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一樣也少不得,他們照樣會因一筆獎金而欣喜,照樣會因霸道的克扣和攤派罵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這只隊伍已不再是鐵桶一塊,近幾年來,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到地方各級相應機構,陸續有一批人自動辭去了法官、檢察官的職務,做出了新的選擇。如果以單位的級別、人數作為比例去進行統計的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辭職的比率要高居榜首,這種現象耐人尋味。大家都知道,進入法官、檢察官的隊伍不容易,而想成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的一員更是難上加難。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毅然決然作出了這樣的選擇?他們是一伙勇敢的人嗎?他們是開拓者,還是因守不住清貧而遠離了他們一度堅守過的責任和尊嚴?有人說,做法官、檢察官就要守得住清貧,這可以作為一條個人的信念,但是不能成為一條定理,為什么做法官、檢察官就一定要清貧呢?在一定程度上,合法的財富也是衡量一個人能力和成就的重要尺度,也是保證一個人、一個家庭生活質量必不可少的物質資源,因此,我們不能對這樣的一個群體有太多的苛求,我想避開所有的先入之見,通過對幾個辭職的法官、檢察官的采訪,試圖對這一現象作出一些粗淺的解析。
王律師辭職前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二處的處長,1993年,25歲的他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并取得了碩士學位,進入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對于一個來自農村,父母都是農民的他來說可謂是光宗耀祖,蓬蓽生輝。在最高人民檢察院一干就是八年,2000年8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競爭上崗,他旗開得勝,成為研究室二處的處長,年僅32歲,當時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最年輕的處長,正當他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他卻做出了一個讓領導,讓同事大吃一驚的舉動:2001年二月,他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了辭呈,接著走出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成為了一名律師。在官本位觀念如此濃重的中國,他何以有這樣的勇氣走出這個最高級別的司法“衙門”而步入市井街巷之中?半年進去了,他是否為自己的選擇后悔?九月的一天,我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王律師。
王律師住在石景山區六合園一個極普通的居民樓里,現在供職于北京市高朋律師事務所。33歲的他看上去更年輕,干練。在談到什么時候想辭職的時候,他說,在他還沒當上處長之前,于1999年就有了這個念頭,盡管他在單位里人緣不錯,他所從事的立法研究與他所學的專業很對口,但是如果步出機關,走近北京蓬勃發展的經濟圈,他深感機關生活節奏的沉悶、緩慢。“沒有壓力,沒有動力,缺少活力,更沒有成就感。慢慢地就把一個人的創造力、想象力、個性與熱情耗盡了,年復一年,你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你不知道你應該怎么干,你不知道你能干的什么樣。總之,你的命運不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一切都必須聽天由命,或者是等待一個常識你的領導出現,然而在走馬燈式的職位更迭中,這樣的機會少的可憐而且轉瞬即逝。”王律師說,“30來歲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創業時期,我不愿意自己在那樣的環境中失去個性和活力,而那些畢業后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過幾年的拼搏令我刮目相看的昔日同學也是促使我下決心改變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
成功,我也不會再回到公務員隊伍里,我曾對同事們說,三年以后,如果你們看到我進了學校做了教師,那就是我做律師失敗了。”
王律師說:“有一個舒展的心態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相當重要,在機關,你一切都必須小心翼翼。”他舉例說:“今年辭去最高人民檢察院民行廳廳長職務的楊立新教授最近就民商法的部分問題發表了一些觀點,這些觀點在他做民行廳廳長是時候是不可能講出來的,現在是學者了,身份不一樣了,講起話來就自由多了。”
我問他:“你離開高檢沒有人勸阻你嗎?你的父母同意你的選擇嗎?”王律師說:“近幾年來,從高檢辭職的人究竟有多少,我都數不清了,大家已經不對這樣的事感到驚奇。至于我父母,他們肯定不會同意我的選擇,我父母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件事。”
在談到辭職前后收入的差距時,王律師頗有感慨,他沒有直接談到自己,而是說到前些日子在一家銀行碰到羅緝,羅緝曾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他離開了高檢,成為一名律師,兩個人在閑聊中,羅緝說:“和以前相比,有兩個不一樣的?太多?和?太少?,以前是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現在是恰恰相反。”
王奕屬于那種不是因為收入方面的原因而離開法院的人士之一,他現在供職于北京市莫少平律師事務所。1985年,他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進入法院或者檢察院曾經是他的追求,但是,在那里工作了十年之后,他感到了失望。
他說:“和我想象的大不一樣,懶散成風,人浮于事,人們為了一個小小的位置、一個小小的名譽而相互排擠,勾心斗角。沒有朝氣,沒有活力,甚至沒有誠實、沒有正義。我感覺到的只是壓抑和空虛,我覺得如果在那兒長期呆下去,我會毀了自己”
談起在法院的那段時光,王律師似乎至今還耿耿于懷。
“沒有人把心思用在辦案、用在學習業務上,我在那里是做了九年的書記員,第十年,我成了助理審判員,也就是那一年我離開了法院。
“1993年我參加了律師資格考試,取得了律師資格,但是當時并沒有想去做律師,雖然那時我已經對法院的工作感到了乏味,后來,我在法院談了個女朋友,當時我就快30歲了,還沒分到房子,沒有人想到你是晚婚而去照顧你,但是,因為我在本單位談了個女朋友,當時的院領導想把我們兩個人調走一個,理由是任職回避。說我們兩個人不能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當時為了把我女朋友留下,我就提出來我走。當時,院里只給了一下午的時間考慮,我也沒有用多少時間考慮,就決定了。那天下午,和我同時提出來要走的一共是四個人,這有點出乎領導的意料,但是既然有言在先,也沒有辦法了。
“我出來后,別人根據我的性格判斷,都認為我會去學校,做教育,沒有人認為我會去做律師。我當時也想的非常簡單,認為我有在法院的工作經歷,有在法院形成的關系,這對我從事律師職業會有幫助,實際上不是那么回事,在法院的經歷卻讓我在更長的時間里不能適應從法官到律師的角色改變,而我過去的同事卻處處在我的道路上設置障礙。沒有人因為我過去做過法官而對我另眼相看。而我在法院十年給我的經驗是:我十分了解那些法官,在某些案子里,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或者打算怎樣去做。這就是法官的經歷給我的一些優勢。”他說,過去法院里的那些法官僅僅只是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強,還不像現在這樣一心鉆到錢眼里,處處想著撈錢。
做律師并不是像別人想象的那樣簡單,也不是所有的律師都能掙到大錢,在談到做法官和做律師的收入時,王律師說,他做律師也沒有掙到很多錢,甚至還比不上現在法官們的收入,他如果目前還在法院,收入不會比他目前的收入低,但是,他并不為自己的辭職而感到后悔。
“至少,我現在不感到壓抑了,我自由了,錢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掙錢也不多,但是人應該有一個讓自己感到舒展的環境,有一個好的心態。這一點我現在是滿意的。”
隨著成克杰、李繼周案件的開庭審理,張建中的名字開始被媒體和大眾所關注。作為這。
兩起案件的代理律師,尤其是他在成克杰案辯護中的出色表現廣為業內人士稱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名辭職的法官。現在,張建中供職的共和律師事務所位于北京市東三環盛福大廈19層內,幾乎占據了該層四分之三的房間。共和律師事務所從當初創建時的10個人,已經發展到目前擁有100多名員工,并且在上海、深圳和美國的西雅圖設有三個分所。作為該律所的主任律師和創始人,張建中應該說是事業有成。
張建中是北京人,53年生。從年齡層次上講,他應當屬于新中國最為不幸的那一代人,忍受過大饑荒時期的艱難,目睹過文革年代的瘋狂,飽嘗了失去受教育機會的沉痛,走過了面向黃土背朝天的知青歲月。但是他又是從那最為不幸的一代中經過個人不屈不撓的奮斗而取得了成功的極少數人之一。
和相當一部分事業輝煌的人士一樣,他沒有顯赫的學歷,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證書,有的只是自己獨特的經歷、見解、意志和奮斗的汗水。他1982年從部隊轉業后被分配到鐵路高級人民法院,也就是在這一年,北京市開始舉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張建中參加了考試,后來拿到了法律專業本科學歷。
經過1983年的“嚴打”整治以后,法官、檢察官等執法人員的社會地位大幅度提高,法官的待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也還是屬于許多人追求的高貴職業。當時的律師業才剛剛起步,律師這一職業并不被人重視,至少倍受公、檢、法人員的歧視。律師的經濟收入也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可觀。但是,在1986年年底,眼看著鐵路高級人民法院即將與最高人民法院合并,張建中放棄了成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機會,毅然辭職,走進了律師隊伍。
在談到當時為什么辭職時,張建中說:“在法院工作幾年,親眼目睹了我國法院系統的這種完全行政化的管理體制,深深地感受到這種體制的弊病,審案的不判,判案的不審,領導人開會來決定一個案件的走向。主辦案件的法官扮演的像是一個文書的角色。很多判決根本就不是辦案法官的主張,但是你還不得不在卷宗上簽上你的名字。
七、八十起死刑案件,當時我的情緒非常低落。工作中我突然感覺到律師工作的重要,應該有人去幫助那些可憐的、處于生死存亡邊緣的人們。而且更多經濟生活的領域會成為律師的一個范圍廣闊的活動空間。雖然那時的律師地位還很低,收入也不怎么樣,我只是模糊地感覺到律師應該,而且日后也會有更大、更多的發揮自己個性和能力的余地,而我所從事的。工作卻讓我感到壓抑,我經常感到自己只是一個被人操縱的木偶,無奈而且無助。你實現不了自己的主張和意愿,你聽不到自己的意見和聲音,所以這些,都被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運轉的聲音淹沒了。當一個人不能戰勝某種環境的時候,就應該想到去避開這個環境。我想發出自己的吶喊,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我應該在這個體制中盡可能地去為自己尋找或者營造一個適合自己個性的環境,同時我也意識到隨著改革的深入和步伐的加快,律師業會有光明的前景,而這個行業應該是一個適合我個性的領域。所以我選擇了辭職。
“那時辭職并沒有經濟上的原因,當時還不知道律師能掙大錢,也不是為的掙大錢,只是為了少一點限制,多一些自由,有機會作一些自主的發揮。一開始去的是北京市第七律師事務所,總共只有七八個人,在那里,收入并不比在法院高,但是在那里,我有了很多寶貴的積累,在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久,我就成為那里的副主任律師。在那里干了三年,1989年,第七律師事務所和對外經濟律師事務所合并,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一家律師事務所,我仍擔任副主任律師,到了1994年,肖楊擔任司法部長時,律師業開始改制,律師徹底從國家公務員中分離,其實,那時的律師雖然按編制還屬于國家公務員,實際上是自勞自食,其身分處于一種不倫不類的狀態,我當時又率先從那種不倫不類的?公務員?律師隊伍中跳了出來,自己帶了幾個人,創建了這個?共和律師事務所?。
“辭職以后,有一段時間不太適應,昔日的同事在態度上也有了不同的變化,律師畢竟。
是從西方引進的,中國傳統的司法體制中沒有他的位置,從民族文化心理的層次上講,他與中國源遠流長?包公?式問案是相互排斥的。法官總是認為律師經常給他們帶來麻煩,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辦案質量。盡管我們在不斷的引進西方的民主(即使是社會主義民主也是從西方引進的),但是律師在司法活動中的運作能夠成為中國法律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要讓人們特別是法官在文化心理的層次上接受他,還要經過相當的時間。
“盡管現在不斷的有法官、檢察官辭職去做律師,但是這其中的大向多數只是看到了律師的高收入而已,其實律師工作的外部環境沒有什么改變,從某些方面講,比起我一開始做律師的那幾年,形勢反面更加嚴峻。”
張建中用更多的時間來談論律師執法環存在的問題,并且對現在的司法腐敗深惡痛絕。他說,開始那幾年,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關系雖然說不上融洽,但是那時由于律師們的經濟地位并不突出,法官只不過是有些優越感、工作不太配合而已。現在律師的經濟地位有了變化,相對優越的經濟地位和相對緊縮的工作環境與法官正好形成了一種互補的狀態,而急于脫貧的法官就開始利用這種狀態來謀取利益,他們通過律師在當事人之間溝通,于是就有了各種暗箱交易,法官與律師之間關系由于出現了相互利用的因素,就很難保證判決的公正性,而律師為了保障被代理人的權益,即使這個權益應該受到正當的保護,但是為了避免及有可能發生的惡意操作,也不得不適應某些法官的暗示而從事一些齷齪中介,很多律師就這樣被逼良為娼。一旦這種交易出于某種原因失敗,于是就會有種種拆臺甚至報復的現象出現。總之,訴訟關系中不正常的因素越來越多了。
出于職業的原因,張建中律師感覺到近些年來,法官們致富的心態是越來越強烈了。張建中律師還談到他在對外交往中的一些感受,談到和他打過交道的一些外國法官,他非常贊賞他們的高質、高薪、高地位。我問他,如果你是處在他們那樣的環境中,你會選擇做律師還是做法官?張建中毫不猶豫地說:“我會選擇法官。”
這就是環境的力量,它是這樣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抱負、信心和事業的取向,又是這樣高效地制造著庸才和精英。
不知什么原因,對每個人的采訪都讓記者感到沉重,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環境之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選擇,一千個人就有一千條不同的理由。盡管許多人離開了法院,離開了檢察院,但是,這兩家門檻兒還是被想擠進來的學子們擠的水泄不通。理想在更多的時候就像一個肥皂泡,看上去斑斕誘人,拼命抓到它的時候就只有飛濺的泡沫和難言的愁悵。有多少人會幸運地穿上法袍和檢察官制服?他們中又會有多少人在經歷了短暫的滿足之后,再帶著失落和迷茫重新尋找他們的歸宿?就在本文還沒有完成的時候,社區又有人貼出了一個貼子,一個在檢察院工作五年的檢察官又在與他的職業告別了。社區里有許多人為他送行,有支持,有惋惜,有祝福和鼓勵,也有不解和迷惑。有人說,檢察院少了一個閑人,律師界多了一個精英。有人說,目前的機關最適合老弱病殘以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混日子了,一切都在相互損耗中衰減……一位就要畢業的法學院校學生在困惑中嘆息:“你們的離去叫剛開始思考的我的何去何從?”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一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我從94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10年,在這10年是我人生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最后,謝謝*院長、*書記、*院長、懷。
申請辭職人:空心思xx-6-12。
2/2。
*院長、*組長對我的培養和關。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二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我從94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10年,在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中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今天我因為以下自己個人的原因要辭去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與學習遇到了很多法律問題無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經阻礙我在法律專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出鍛煉的一年中,更加覺得自己的學識有如井底之蛙,法律與社會、各種學科的關系猶如星空浩渺,我始終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進入法律之門,但這扇門一直在召喚我向前,法學之博大、法學之精巧、法學之美,促使我要不斷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學習,但目前的條件與環境,資料的貧乏和好的.指導,我很難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條件與環境。二是以法官為職業,在中國目前始終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員,微薄的薪水不僅影響到法官生活的質量,更影響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計,如此的貧困不是在考驗一名法官的純潔,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最后,謝謝*院長、*書記、*院長、*院長、*組長對我的培養和關懷。
申請辭職人:空心思
2015-6-12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三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法院法官辭職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我從xx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10年,在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中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如今我因為以下自己個人的原因要辭去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
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與學習遇到了很多法律問題無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經阻礙我在法律專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出鍛煉的一年中,更加覺得自己的學識有如井底之蛙,法律與社會、各種學科的關系猶如星空浩渺,我始終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進入法律之門,但這扇門一直在召喚我向前,法學之博大、法學之精巧、法學之美,促使我要不斷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學習,但目前的條件與環境,資料的貧乏和好的指導,我很難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條件與環境。
二是以法官為職業,在中國目前始終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員,微薄的薪水不僅影響到法官生活的`質量,更影響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計,如此的貧困不是在考驗一名法官的純潔,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申請辭職人:
尊敬的領導:
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辭職信。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由于個人職業規劃和一些現實因素(簡單闡述離職最高人民法院崗位的原因,比如父母年邁、夫妻分居),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辭去所擔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的工作。
我很遺憾自己在這個時候向您正式提出辭職,給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管理所帶來不便,深表歉意!此時我選擇離開最高人民法院崗位,離開朝夕相處同事和無微不至的領導,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我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后才做出的艱難決定。相信在我目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上,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有很多同事可以做得更好,也相信您在看完我的辭職報告之后一定會批準我的申請。
轉眼之間,在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工作已經x年,回首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感慨頗多,有過期待,也有過迷茫,有過歡笑,也有過悲傷。
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是我職業生涯中珍貴而十分有意義的開端。
在領導、同事的關懷指導和幫助下,使我成為一名具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和處理日常事務能力的合格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者。
我十分感激幫助和謝謝!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初則喜正義之伸張,樂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貧。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2月23日,一則湖南某法官辭職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紅,網友盛贊辭職信文采飛揚、筆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嘆辭職甚為可惜。
該法官在辭職信中寫道入岳法十載,不可謂未堅持,耕耘民商一線,說明該法官在省內一岳字頭法院民庭審判辦案一線已工作10年。
在辭職信中,他抱怨工作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牘、顯勞形,業務未見精進,激情日漸消弭。
最后,該法官表示自己將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辭職,從事審判工作10年,既沒有對不起獬豸(一種象征公平正義審判的神獸),也沒有愧對象征正義和法律的忒彌斯女神。
當天下午,時刻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從湖南省法院系統一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該辭職信出自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某法官之手,岳塘區人民法院已收到該法官的辭職信,但暫未對此進行討論。該知情人士說。
另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法治社會發展,民事訴訟案件成倍增加,基層法院法官工作量水漲船高,法官加班累于案牘已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申請辭職人:
8.寫給人民法院法官的一封書信。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四
尊敬的:
你好!
我來事務所工作時間很短,也不成功。但是還是從您這里,學到了很多做人和做事情的道理,在這里,我要謝謝您。
當初選擇來我們事務所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
1、希望自己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合格的提成律師。
2、離開家比較近。
現在選擇離開律師這個行業是因為:
1、我的經濟出現嚴重的危機,導致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多賺錢的夢想破滅。
2、我感到深深的愧對我對家庭的責任。
3、經過切身的調研,社會上對法律行業的整體認識水平讓我過于失望。
4、低層次的營銷模式,讓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5、缺乏對于這個職業本身的濃厚興趣。
一句話,生存問題為當務之急。
雖然入行有一年多時間了,可是以前一直做的是授薪制律師,對于市場和社會的情況沒有這樣直接的體會。如果說現在這些認識有不足的話,那就是不夠深入。可是,巨大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是現階段的我沒有辦法承受的。這一點,大大超出我原來的預計。所以,做了這樣的決定。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x年xx月xx日。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五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法院法官辭職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領導:
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辭職信。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由于個人職業規劃和一些現實因素(簡單闡述離職最高人民法院崗位的原因,比如父母年邁、夫妻分居),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辭去所擔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的工作。
我很遺憾自己在這個時候向您正式提出辭職,給×××(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管理所帶來不便,深表歉意!此時我選擇離開最高人民法院崗位,離開朝夕相處同事和無微不至的領導,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我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后才做出的艱難決定。相信在我目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上,×××(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有很多同事可以做得更好,也相信您在看完我的辭職報告之后一定會批準我的申請。
轉眼之間,在×××(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工作已經×年,回首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感慨頗多,有過期待,也有過迷茫,有過歡笑,也有過悲傷。
×××(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所在的單位名稱)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是我職業生涯中珍貴而十分有意義的開端。
在領導、同事的關懷指導和幫助下,使我成為一名具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和處理日常事務能力的合格的最高人民法院崗位工作者。
我十分感激幫助和謝謝!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我從xx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10年,在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中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如今我因為以下自己個人的原因要辭去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
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與學習遇到了很多法律問題無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經阻礙我在法律專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出鍛煉的一年中,更加覺得自己的學識有如井底之蛙,法律與社會、各種學科的關系猶如星空浩渺,我始終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進入法律之門,但這扇門一直在召喚我向前,法學之博大、法學之精巧、法學之美,促使我要不斷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學習,但目前的條件與環境,資料的貧乏和好的指導,我很難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條件與環境。
二是以法官為職業,在中國目前始終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員,微薄的薪水不僅影響到法官生活的質量,更影響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計,如此的貧困不是在考驗一名法官的純潔,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最后,謝謝*院長、*書記、*院長、*院長、*組長對我的培養和關懷。
申請辭職人:
20**-6-12。
尊敬的組織部門、領導:
由于本人受到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已無法且不愿繼續從事法院的審判或執行事業,為此向組織部門提出辭職申請,基于以下理由:
一、關于理想。
是的,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的五代父輩躬耕園田,是地地道道的傳統式中國農民,這一切給我的財富使我親身踐行了“事非經過不知難”的人生哲理,但兒時的我在農村電影市場上看到英美法國家律師的法帽、法服時,敬仰之情如期而至,直到本人初涉法律之時,也曾把自己定格為一個能為民請命的法律職業人,不知這一想法是成熟還是幼稚,但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或許是自己的性格使然。
誠然,本人也曾在法官職業與自由職業之間作過認真的考量與權衡,甚至激烈的思想斗爭,可以毫不過分的說本人對共和國的審判事業不能說不熱愛,但作為一名基層法院的法官,尤其是我們這一代法官在法官職業這條道路上能走多遠,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及我現在的全體同仁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言而喻。朱程理學的'開山鼻祖朱熹曾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許這言過其實,但人不可能沒有自己關于人生藍圖的一點點描繪與勾勒。
二、關于家庭。
三、關于環境與價值定位。
融安小,不但小而且很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主、客觀環境的原因導致自己非常壓抑,深感無助與無奈,但我始終要感謝的是以xxx同志為代表的這屆院領導班子對我的信任,感謝共和國法治的春天及二十一世紀法律服務市場的存在,感謝所有恨過與愛過我的人,在今后漫漫的法律職業路上我將上下求索,法古今完人,養天地之正氣,不管自己今后是苔蘚、灌木還是喬木,一切讓時間去認證與作答。
本人的以上申請事由俱是事實,望領導及組織部門予以批準、辦理為盼!
此致
敬禮!
申請辭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六
尊敬的高院長、院黨組:
我從94年進入法院工作,至今已10年,在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業,有我的奮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敗。從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為業,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職業。在這我要謝謝院長和院黨組其他成員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使我從一名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使我有機會進入法律之門,成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個法官的頭銜對一個以法律為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盡管法官這一職業在中國沒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為榮。
如今我因為以下自己個人的原因要辭去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
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與學習遇到了很多法律問題無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經阻礙我在法律專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出鍛煉的一年中,更加覺得自己的學識有如井底之蛙,法律與社會、各種學科的關系猶如星空浩渺,我始終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進入法律之門,但這扇門一直在召喚我向前,法學之博大、法學之精巧、法學之美,促使我要不斷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學習,但目前的條件與環境,資料的貧乏和好的指導,我很難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條件與環境。
二是以法官為職業,在中國目前始終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員,微薄的薪水不僅影響到法官生活的質量,更影響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計,如此的貧困不是在考驗一名法官的純潔,而是在不斷的動搖法官的純潔,我不能保證自己能否抵擋的住未知的誘惑,我也無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計,也要潔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變自己,盡管這是我引以為榮的職業。
我知道我這一決定有負于院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懷。但這是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決定。
最后,謝謝*院長、*書記、*院長、*院長、*組長對我的培養和關懷。
申請辭職人: 空**
20xx-6-12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七
職即辭去職務,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下面是為您準備的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噢!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后續精彩不斷,敬請關注!尊敬的院領導:
我是知識產權和涉外商事審判庭伍峻民,今天在此提交我的辭職報告。關于辭職報告背后個人的想法,我想用10年、選擇、0三個關鍵詞來進行匯報。第一個關鍵詞10年。
1、承辦的尚杜拉菲特羅茲施德民用公司訴深圳市金鴻德貿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醫藥集團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并入選2019年第7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承辦的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訴殷永球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入選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年湖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八大典型案例》。
3、承辦的湖南省新晃縣龍腦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訴被告楊國峰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入選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年湖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八大典型案例》。
4、承辦的懷化正好制藥有限公司與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一案入選《20xx中國法院十大創新性知識產權案件》。第二個關鍵詞選擇。
有人說,你選擇離開,真佩服你的勇氣。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樣的選擇,并不是如大家所認為的我是一個多么有勇氣的人。這么多年的辦案,相對于剛任命的法官來說,無疑多了一份經驗,但每每一個判決書要新鮮出爐時,我的內心無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擔心雙方當事人的訴求有遺漏,擔心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有偏差,擔心文字上有差錯,這份小心翼翼,正面上可理解為責任,其實也反映著自己內心的脆弱。
第3頁2019年春節,從忙碌的工作崗位上回到鄉下老家與親人團聚,到家的第一天就病倒了,常年的勞累終于在突然的放松中爆發,整整七天的臥床,止不住的頭痛,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前者內心的恐慌不同,這次是對于生命的憂慮。在全市法院號召向將生命奉獻給法治事業的雨花區法院張虎學習時,我內心是悲慟的,這樣的榜樣也是讓我等身處審判一線的法官們倍感悲涼的。白天開庭、晚上和周末加班寫文書、批改文書,已是生活的常態。兒子說,爸爸的愛好就是寫判決;妻子說,看到我最多的就是在書房加班寫判決的背影。工作的壓力,身邊最親近的人無疑首當其沖,負面情緒難以抑制地給予了他們。我擔心長此以往,家庭的穩定性難以繼續。
因此,無論怎么說,選擇離開,并不是我有多勇敢,相反正是我的種種脆弱,覺得難以承受作為一名人民法官面臨的種種壓力,所以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人生處處都面臨危機,留下與離開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勇氣。第三個關鍵詞0。
第4頁是起點,也便是告訴自己,站在0的位置,便是擁有無限機會的開始。
2019年1月18日。
第5頁。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八
尊敬的院長、院黨組、全體同事:
由于工作的原因,由于個人對于家庭的責任,我們不得不說再見了,離別之際,我要真心地對平陰法院全體同事鄭重地說一聲:謝謝!感謝你們對我的接受、關心、愛護和支持!十七個月、五百一十六個日日夜夜,我們從陌生到熟悉,朝夕與共,同悲同喜,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從你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是你們的愛護,堅定了我工作的信心,是你們的支持,使我勇敢地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并最終戰勝困難,你們,是我一生的朋友和心靈財富。
平陰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平陰、對平陰法院、對平陰法院的每一名同事都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我熱愛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我熱愛每一位可親可敬的同事。平陰法院具有優良的傳統,處處充滿陽光,處處帶著希望,處處讓人感覺溫暖,如今的平陰法院,在院長、黨組的帶領下,在全院干警的支持和配合下,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能夠促使大家融洽相處的工作氛圍,打造了輕松、溫情、真情相結合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全院充滿了和諧之義、溫暖之情。這種相互依存、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工作環境,我將永遠珍藏和懷念。
由于我個人性格、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的原因,工作和生活中有對不起大家的地方,在這里,我要誠摯地說對不起,請大家原諒。
丈夫雖有淚,不灑離別間,并且辭職應該是一場歡樂的告別,在此,再次感謝院長、院黨組,感謝全院的兄弟姐妹們。不管以后我身在何方,我將永遠銘記我們之間彼此深厚的友誼,我會永遠銘記在平陰法院度過的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我會永遠關注和祝福平陰法院的發展。
最后,祝愿平陰法院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全院全體同事及其家屬,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x年x月xx日。
一位法官的辭職報告(優秀19篇)篇十九
尊敬的:
你好!
由于本人受到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已無法且不愿繼續從事法院的審判或執行事業,為此向組織部門提出辭職申請,基于以下理由:
一、關于理想。
是的,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的五代父輩躬耕園田,是地地道道的傳統式中國農民,這一切給我最大的財富使我親身踐行了“事非經過不知難”的人生哲理,但兒時的我在農村電影市場上看到英美法國家律師的法帽、法服時,敬仰之情如期而至,直到本人初涉法律之時,也曾把自己定格為一個能為民請命的法律職業人,不知這一想法是成熟還是幼稚,但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或許是自己的性格使然,誠然,本人也曾在法官職業與自由職業之間作過認真的考量與權衡,甚至激烈的思想斗爭,可以毫不過分的說本人對共和國的審判事業不能說不熱愛,但作為一名基層法院的法官,尤其是我們這一代法官在法官職業這條道路上能走多遠,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及我現在的全體同仁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言而喻。朱程理學的開山鼻祖朱熹曾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許這言過其實,但人不可能沒有自己關于人生藍圖的一點點描繪與勾勒。
二、關于家庭。
三、關于環境與價值定位。
融安小,不但小而且很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主、客觀環境的原因導致自己非常壓抑,深感無助與無奈,但我始終要感謝的是以蒙廣新同志為代表的這屆院領導班子對我的信任,感謝共和國法治的春天及二十一世紀法律服務市場的存在,感謝所有恨過與愛過我的人,在今后漫漫的法律職業路上我將上下求索,法古今完人,養天地之正氣,不管自己今后是苔蘚、灌木還是喬木,一切讓時間去認證與作答。
本人的以上申請事由俱是事實,望領導及組織部門予以批準、辦理為盼!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