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要符合教育部門的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了一些優秀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一
1、通過反復地聽故事,能記住故事的名稱、角色,理解其內容,對故事有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找出故事中優美的語句,并能初步理解其詞義。
3、在一邊聽、一邊議論故事的過程中,知道公雞因為貪吃,又愛聽恭維的話才上當受騙。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一、開始部分:
交代任務,教師出示公雞木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啦?它不是一只普通的公雞,它是一只“金雞冠”的公雞。
二、基本部分:
幼兒聽故事。
1、教師結合圖片講故事一遍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誰?
2、教師再次講述故事,提醒幼兒注意各角色間的對話及個角色間的不同語調。
(2)老師示范狐貍第三次騙公雞的語言,請小朋友討論和第一次、第二次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引導幼兒討論后啟發小結:狐貍很狡猾,為了把公雞騙出來,所以三次說的話都不一樣。
(3)“公雞為什么會被狐貍捉走那么多次?公雞有什么缺點呢?”引導幼兒討論后啟發小結:公雞有缺點,因為貪玩,愛聽好話,所以才受騙的。
3、這個故事很好聽,“里面有許多優美的句子,找出來好嗎?”
聽后組織幼兒討論。
1、“畫眉鳥、貓叮囑公雞什么?什么叫叮囑?”
2、“公雞為什么忍不住?什么叫忍不住?”
3、狐貍把公雞捉走,走過了什么地方?
(1)什么是黑幽幽的森林?
(2)什么是急騰騰的河流?
(3)什么是高聳聳的山頂?
(4)畫眉鳥和貓去救公雞時,在狐貍洞前唱了什么?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聽了三遍故事,小朋友喜歡這個故事嗎?下次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指導老師點評(張燕飛)指導老師點評(張燕飛)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通過向幼兒提出啟發性問題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使幼兒對《金雞冠的公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對故事情節的記憶還不熟悉,建議下次活動應該重點在幼兒對故事角色之間的對話的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2、學說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3、能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表演。
活動準備:
1、活動圖片(公雞的雞冠師用金色的紙做成)。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看到圖片上有什么?”鼓勵幼兒說出“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老師結合圖片介紹故事名稱分段講故事,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問。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開式教具),里面住著……。在高聳聳的山上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
2、貓和畫眉鳥為什么讓公雞在家里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口?
3、狐貍是怎樣唱的?為什么給它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貍的狡猾)。
4、貓和畫眉鳥聽見了公雞的喊聲,于是它們走過……,跨過……,把公雞救回來了。(幫助幼兒掌握公雞喊救命時說的話)。
5、貓和畫眉鳥為什么是“嚴厲”的對公雞說?(鼓勵幼兒模仿,提醒幼兒表現出嚴厲的神情。)。
6、狐貍第二次來的時候,鼓勵幼兒和狐貍一起唱。(體現狐貍的狡猾)。
7、狐貍為什么要說“不給公雞”?(進一步體驗狐貍的狡猾)。
8、告訴孩子這次太遠,公雞喊一遍救命,它們沒聽見,引導孩子體驗公雞此刻的心情,幫公雞一齊喊救命。(鼓勵幼兒體現公雞的著急,此環節主要讓孩子學說對話)。
9、幫助幼兒理解“非常嚴厲”,請幼兒模仿。
10、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會怎樣呀?怎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理解貓和畫眉鳥的機智)。
10、當狐貍走出洞口,請幼兒一起扮演貓和畫眉鳥救出公雞。
三、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誰?為什么?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1、引導幼兒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
貓對公雞的情感是怎樣的?
貓對狐貍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各角色的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四、自然結束。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三
一、設計思路: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聽故事,對故事表演十分感興趣,參加游戲的積極性十分高。平時的區角活動中有很多孩子都愿意選擇表演區,在該區角內扮演各種動物角色、進行表演。但是在講述的時候,語言欠連貫流暢,語句不夠完整,為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說一句完整的話,特設計此活動。
重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及故事中人物特點,能運用“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進行講述。
2、難點: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說一舉完整的話。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知道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用完整連貫流暢的語言復述角色對話,并能通過動作表情來表現故事情節。
3、豐富詞匯: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
4、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電腦。
2、貓、狐貍、畫眉鳥、公雞的頭飾、圖片及胸飾、字卡。
3、簡單的布置出表演場景。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
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公雞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
(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四、結束部分:集體表演故事、
延伸活動:通過手偶表演木偶戲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掌握角色對話。
反思: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四
1.讓幼兒傾聽故事,理解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去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大膽的表演。
3.通過表演感受到公雞因貪吃、愛聽好話而上當的道理。
1.老師對故事的理解和熟悉,形象的去準備對角色人物的對話
2.情景背景圖片
3.形象的動物圖片
一.圖片展示“金雞冠的公雞”,導入故事
1.這是誰?它是一只怎么樣的公雞啊?“哦,是一只金雞冠的公雞,這只漂亮的金雞冠的公雞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來聽聽看。
2.故事的名字就叫“金雞冠的公雞”
二.分段講解故事
1. 講述第一段故事“從前有一只貓……把公雞就出來”(邊講故事邊通過圖片來展示)
1)老師提問:貓和畫眉鳥走的時候,怎樣叮囑公雞的?(讓幼兒學習說“你在家一聲都不要響,要是狐貍來了,千萬不要把頭探出去”)
2)公雞為什么沒有聽貓和公雞的話?它為什么把頭探出來?(學習語句“公雞啊公雞,金雞冠的公雞,你的腦袋油光光,你的胡須絲一樣,你把頭探出來,我給你顆小豆吃)
3)公雞是怎么樣喊救命的?請你學學看(老師可以根據背景的路線再示范一遍,“狐貍抓了我,走過黑黝黝的森林,跨過急騰騰的河流,翻過高松松的山頭,貓和狐貍啊,快來救我吧”讓孩子通過圖譜清晰。)
2.繼續傾聽第二段故事“過了些時候……把公雞救出來”
2)狐貍又用什么辦法由把公雞引出來的?(學習語句“孩子們跑啊跑,麥子撒了一地,母雞把他們撿起來,就是不給公雞”)
3)如果你是那只大公雞,請你大聲的喊救命,讓貓和畫眉鳥來救他。(引導幼兒模仿公雞優美的語句“狐貍抓了我,走過黑黝黝的森林,跨過急騰騰的河流,翻過高松松的山頭,貓和狐貍啊,快來救我吧”)
3. 傾聽第三段故事“又過了一段時間……貓和畫眉鳥回來沒有看到公雞”
1)貓和畫眉鳥回家發現公雞不在了,他們來到狐貍的洞口,這時他們應該怎么辦才能救出公雞?(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
2)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中貓和畫眉鳥想的什么辦法把公雞救出來
3)老師提問:最后貓和公雞有沒有救出公雞,他們用了什么辦法(“特令令,勃令令, 金琴弦的小提琴, 狐貍在不在家中,在那熱烘烘的狐貍洞!”加上孩子的創想來結局。
4.角色表演,老師與幼兒分別選擇角色來共同表演故事
三.完整的講述故事
1.老師提問: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這只金雞冠的`公雞嗎?說出你的理由?
2.老師最后總結,結束這節課。
感想:上完這節課,我最喜歡里面狐貍和公雞的對話,雖然我在唱的時候不能很好的讓孩子學會,但是我覺得孩子被老師的語言所吸引,被故事的情節所吸引,完全的和老師的故事融和在一起。
在孩子們想象怎樣救去公雞的時候,很多孩子的想法特別的微妙,特別的出彩,這是孩子的創造帶給老師的收獲。
在孩子們有感情的表演時,我都不知道到底選擇誰來表演,每個孩子小手都舉得高高的,他們是快樂!
一個好的故事,一群可愛的孩子,再加上老師,就是一節好的課!我享受這節課!
不足有很多,缺點也很多,就是這些不足激勵我成長!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五
1、養成認真聽話的習慣.
2、激發幼兒愛心地善良的人,憎恨居心險惡的人的情感.
3、記住故事中的優美語句;亮晶晶,整整齊齊,許許多多.
1、《白雪公主〉的連環畫放在讀書角讓幼兒自己翻閱。
2、白雪公主,王后和小矮人的圖片若干3、優美的鋼琴曲磁帶當背景音樂活動過程一、課前活動帶領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戲:一根手指變呀變呀變,變成了毛毛蟲往上爬,兩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了小白兔耳朵長,三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了小花貓喵喵喵,四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了螃蟹滿地爬,五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了蝴蝶飛到幼兒園。
幼兒:想老師:在聽故事之前我要提一點小小的要求,你們同意嗎?
幼兒:同意!
老師:老師在講的時候請小朋友一定要認真聽,講完了以后我還要請小朋友回答問題哦!
三動畫片老師:你們喜歡誰???
幼兒:白雪公主……小矮人……王子……老師:你們為什么喜歡她門?。?/p>
幼兒:因為善良,漂亮……老師:那你們不喜歡誰?。?/p>
幼兒:王后老師:為什么呢?
幼兒:因為她很壞……五、扮演角色表演,(帶傷透示)現在我們就請上幾位小朋友來表演白雪公主,請愿意表演的小朋友舉手!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六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2、學說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3、能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表演。
1、活動圖片(公雞的雞冠師用金色的紙做成)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一、觀察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看到圖片上有什么?”鼓勵幼兒說出“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老師結合圖片介紹故事名稱分段講故事,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問。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開式教具),里面住著……。在高聳聳的山上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
2、貓和畫眉鳥為什么讓公雞在家里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口?
3、狐貍是怎樣唱的?為什么給它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貍的狡猾)
4、貓和畫眉鳥聽見了公雞的喊聲,于是它們走過……,跨過……,把公雞救回來了。(幫助幼兒掌握公雞喊救命時說的話)
5、貓和畫眉鳥為什么是“嚴厲”的對公雞說?(鼓勵幼兒模仿,提醒幼兒表現出嚴厲的神情。)
6、狐貍第二次來的時候,鼓勵幼兒和狐貍一起唱。(體現狐貍的狡猾)
7、狐貍為什么要說“不給公雞”?(進一步體驗狐貍的狡猾)
8、告訴孩子這次太遠,公雞喊一遍救命,它們沒聽見,引導孩子體驗公雞此刻的心情,幫公雞一齊喊救命。(鼓勵幼兒體現公雞的著急,此環節主要讓孩子學說對話)
9、幫助幼兒理解“非常嚴厲”,請幼兒模仿。
10、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會怎樣呀?怎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理解貓和畫眉鳥的機智)
10、當狐貍走出洞口,請幼兒一起扮演貓和畫眉鳥救出公雞。
三、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誰?為什么?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1、引導幼兒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
貓對公雞的情感是怎樣的?
貓對狐貍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各角色的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四、自然結束。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七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地聽故事,能記住故事的名稱、角色,理解其內容,對故事有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找出故事中優美的語句,并能初步理解其詞義。
3、在一邊聽、一邊議論故事的過程中,知道公雞因為貪吃,又愛聽恭維的話才上當受騙。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交代任務,教師出示公雞木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啦?它不是一只普通的公雞,它是一只“金雞冠”的公雞。
二、基本部分:
幼兒聽故事。
1、教師結合圖片講故事一遍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誰?
2、教師再次講述故事,提醒幼兒注意各角色間的對話及個角色間的不同語調。
(2)老師示范狐貍第三次騙公雞的語言,請小朋友討論和第一次、第二次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引導幼兒討論后啟發小結:狐貍很狡猾,為了把公雞騙出來,所以三次說的話都不一樣。
(3)“公雞為什么會被狐貍捉走那么多次?公雞有什么缺點呢?”引導幼兒討論后啟發小結:公雞有缺點,因為貪玩,愛聽好話,所以才受騙的。
3、這個故事很好聽,“里面有許多優美的句子,找出來好嗎?”
聽后組織幼兒討論。
1、“畫眉鳥、貓叮囑公雞什么?什么叫叮囑?”
2、“公雞為什么忍不???什么叫忍不?。俊?/p>
3、狐貍把公雞捉走,走過了什么地方?
(1)什么是黑幽幽的森林?
(2)什么是急騰騰的河流?
(3)什么是高聳聳的山頂?
(4)畫眉鳥和貓去救公雞時,在狐貍洞前唱了什么?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聽了三遍故事,小朋友喜歡這個故事嗎?下次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文檔為doc格式。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八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聽故事,對故事表演十分感興趣,參加游戲的積極性十分高。平時的區角活動中有很多孩子都愿意選擇表演區,在該區角內扮演各種動物角色、進行表演。但是在講述的時候,語言欠連貫流暢,語句不夠完整,為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說一句完整的話,特設計此活動。
1、重點: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及故事中人物特點,能運用“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進行講述。
2、難點: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說一舉完整的話。
1、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知道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用完整連貫流暢的語言復述角色對話,并能通過動作表情來表現故事情節。
3、豐富詞匯: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電腦。
2、貓、狐貍、畫眉鳥、公雞的頭飾、圖片及胸飾、字卡。
3、簡單的布置出表演場景。
1、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
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公雞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
(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延伸活動:通過手偶表演木偶戲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掌握角色對話。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九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2、學說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3、能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表演。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圖片(公雞的雞冠師用金色的.紙做成)。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看到圖片上有什么?”鼓勵幼兒說出“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老師結合圖片介紹故事名稱分段講故事,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問。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開式教具),里面住著……。在高聳聳的山上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
2、貓和畫眉鳥為什么讓公雞在家里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口?
3、狐貍是怎樣唱的?為什么給它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貍的狡猾)。
4、貓和畫眉鳥聽見了公雞的喊聲,于是它們走過……,跨過……,把公雞救回來了。(幫助幼兒掌握公雞喊救命時說的話)。
5、貓和畫眉鳥為什么是“嚴厲”的對公雞說?(鼓勵幼兒模仿,提醒幼兒表現出嚴厲的神情。)。
6、狐貍第二次來的時候,鼓勵幼兒和狐貍一起唱。(體現狐貍的狡猾)。
7、狐貍為什么要說“不給公雞”?(進一步體驗狐貍的狡猾)。
8、告訴孩子這次太遠,公雞喊一遍救命,它們沒聽見,引導孩子體驗公雞此刻的心情,幫公雞一齊喊救命。(鼓勵幼兒體現公雞的著急,此環節主要讓孩子學說對話)。
9、幫助幼兒理解“非常嚴厲”,請幼兒模仿。
10、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會怎樣呀?怎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理解貓和畫眉鳥的機智)。
11、當狐貍走出洞口,請幼兒一起扮演貓和畫眉鳥救出公雞。
三、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誰?為什么?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1、引導幼兒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
※貓對公雞的情感是怎樣的?
※貓對狐貍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各角色的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四、自然結束。
反思:。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十
1、通過反復地聽故事,能記住故事的名稱、角色,理解其內容,對故事有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找出故事中優美的語句,并能初步理解其詞義。
3、在一邊聽、一邊議論故事的過程中,知道公雞因為貪吃,又愛聽恭維的話才上當受騙。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交代任務,教師出示公雞木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啦?它不是一只普通的公雞,它是一只“金雞冠”的公雞。
幼兒聽故事。
1、教師結合圖片講故事一遍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誰?
2、教師再次講述故事,提醒幼兒注意各角色間的對話及個角色間的不同語調。
(2)老師示范狐貍第三次騙公雞的語言,請小朋友討論和第一次、第二次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引導幼兒討論后啟發小結:狐貍很狡猾,為了把公雞騙出來,所以三次說的話都不一樣。
(3)“公雞為什么會被狐貍捉走那么多次?公雞有什么缺點呢?”引導幼兒討論后啟發小結:公雞有缺點,因為貪玩,愛聽好話,所以才受騙的。
3、這個故事很好聽,“里面有許多優美的句子,找出來好嗎?”
聽后組織幼兒討論。
1、“畫眉鳥、貓叮囑公雞什么?什么叫叮囑?”
2、“公雞為什么忍不住?什么叫忍不???”
3、狐貍把公雞捉走,走過了什么地方?
(1)什么是黑幽幽的森林?
(2)什么是急騰騰的河流?
(3)什么是高聳聳的山頂?
(4)畫眉鳥和貓去救公雞時,在狐貍洞前唱了什么?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聽了三遍故事,小朋友喜歡這個故事嗎?下次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十一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2、學說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3、能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表演。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1、活動圖片(公雞的雞冠師用金色的紙做成)。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一、觀察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看到圖片上有什么?”鼓勵幼兒說出“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老師結合圖片介紹故事名稱分段講故事,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問。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開式教具),里面住著……。在高聳聳的山上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
2、貓和畫眉鳥為什么讓公雞在家里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口?
3、狐貍是怎樣唱的?為什么給它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貍的狡猾)。
4、貓和畫眉鳥聽見了公雞的喊聲,于是它們走過……,跨過……,把公雞救回來了。(幫助幼兒掌握公雞喊救命時說的話)。
5、貓和畫眉鳥為什么是“嚴厲”的對公雞說?(鼓勵幼兒模仿,提醒幼兒表現出嚴厲的神情。)。
6、狐貍第二次來的時候,鼓勵幼兒和狐貍一起唱。(體現狐貍的狡猾)。
7、狐貍為什么要說“不給公雞”?(進一步體驗狐貍的狡猾)。
8、告訴孩子這次太遠,公雞喊一遍救命,它們沒聽見,引導孩子體驗公雞此刻的心情,幫公雞一齊喊救命。(鼓勵幼兒體現公雞的著急,此環節主要讓孩子學說對話)。
9、幫助幼兒理解“非常嚴厲”,請幼兒模仿。
10、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會怎樣呀?怎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理解貓和畫眉鳥的機智)。
11、當狐貍走出洞口,請幼兒一起扮演貓和畫眉鳥救出公雞。
三、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誰?為什么?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1、引導幼兒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
貓對公雞的情感是怎樣的?
貓對狐貍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各角色的.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四、自然結束。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通過向幼兒提出啟發性問題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使幼兒對《金雞冠的公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對幼兒進行教育。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十二
1、認識雞冠花,了解雞冠花的生長習性。(自然科學知識)。
2、學習兒童畫相關構圖知識,顏色的組織。
3、了解禪繞畫的簡單畫法。
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用水粉,水彩筆,記號筆等創作一幅雞冠花作品。
工具準備:白色卡紙、水彩筆,水彩顏色及作畫工具,鉛筆橡皮等常用工具。
矛狀花型雞冠花。
雞冠花的認識,包含雞冠花的種類,顏色,形狀等(課題導入)。
雞冠花因為其顏色比較鮮艷,比較適合用圖片導入的方式引入本節課的課題,老師在課前應準備好相關的圖片資料。
上一篇教案中,我們講到圖片導入的方法比較適合色彩鮮艷的物像展現,圖片導入可以快速的通過顏色,形狀等物像外在的元素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其注意力,以達到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目的,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羽狀花型雞冠花。
根據雞冠花的形狀,可以將雞冠花分為三類:球狀花型,羽狀花型,矛狀花型。
雞冠花的生長習性(自然科學知識)。
雞冠花,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無毛,粗壯。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綠色或帶紅色,有棱紋凸起。單葉互生,具柄;葉片長5-13cm,寬2-6cm,先端漸尖或長尖,基部漸窄成柄,全緣。中部以下多花;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質,宿存;胞果卵形,長約3mm,熟時蓋裂,包于宿存花被內。種子腎形,黑色,光澤。雞冠花喜溫暖干燥氣候,怕干旱,喜陽光,不耐澇,但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種植。
球形雞冠花花朵。
通過圖片的觀察,我們可以和孩子一塊總結出雞冠花的形態特征和顏色特征。
我們本節課主要表現球狀雞冠花,這種比較常見,顏色鮮艷,花頭突出,更適合小朋友們表現。
雞冠花形態特征。
花朵頂端呈半球形,有扇形花托。
花朵線條彎彎曲曲,排列緊密。
主花朵下往往有細小花朵排列。
有花枝支撐,葉子長而尖,繞花枝四周而生。
雞冠花顏色特征:
球形花朵呈大紅色,玫瑰色,扇形花托里面摻雜黃色,粉色等,色彩艷麗,色相明確。
葉子,呈黃綠色,深綠色,略有紅色斑點。
球形雞冠花整株。
作畫知識講解,作畫過程中需要主要到的新知識和重點內容。
1,構圖方式的安排。
根據球形雞冠花的觀察與分析,我們本節課主要采用豎構圖的表現方式。
球形雞冠花整株一般較高,有比較大一點的花頭,這門可以先畫一整株在畫面的中間偏左一點的位置,作為整個畫面的主體部分。然后以此為中心,逐漸添加比較小一點的花朵來豐富畫面效果,葉子散落在主要枝干的兩側即可。整個畫面注意花朵的大小關系,高低變化,引導畫面層次盡量豐富一點。
葉子一般分布在花朵的底部,注意葉子的形狀疏密關系即可。
為什么要把主畫放在畫面中間略偏一點的位置呢?(偏左或偏右都可以),這主要是運用黃金分割的原理,找到畫面的視覺中心。而黃金分割點就是最合適的位置。
黃金比又稱黃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間一定的數學比例關系,即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約為1∶0.618,即長段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認為最具有審美意義的比例數字。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應用在生活中有神奇魅力。(定義引用)。
2,纏繞線條的表現方法。
所謂禪繞畫,就是一種不拘于形式的裝飾畫,主要構成元素是點、線、面,禪繞畫意即在點、線、面的組合過程中尋求一種心靈的寧靜、沉靜的思索,所以禪繞畫具有平復情緒、凈化心靈的作用。(網頁引用)。
今天我們用一根線條纏繞的方式來表現整個雞冠花。
先用鉛筆來定位好物體的位置和形狀,然后用記號筆在形狀內,沿著一定的順序反復纏繞勾勒即可。
花頭頂端可以稍微稀疏一些,花朵下半部分花托的位置線條密集一點,這樣就有疏密變化的節奏了。在視覺上就更舒服,也更符合繪畫的特點。
3,上色時的注意事項。
首先明確畫面的主要色調,雞冠花整株主要由2種大的色調組成,分別為紅色和綠色,然后在這兩種基調中我們再細分出不同的顏色細節即可。比如:
花朵以深紅,大紅,玫紅為主,分別分布在花朵的根部,中間與頂部的部分。
葉子以深綠色到淺綠色的過度為主。
注意上色時,顏色不要破壞了原有的形體。
具體作畫步驟分析。
第1步,構圖。(參照黃金分割的方法)。
找出花朵的形狀,演示形狀的表現方法。老師最好能在白板上示范一下,讓孩子看到具體方法的運用,這是最直觀的,最容易理解的方式。
用鉛筆定位,記號筆直接開始畫即可。鉛筆只是輔助定基本的位置和形狀,一般1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蛘咭部梢灾苯佑糜浱柟P開始,記號筆沒法修改,可以更好地追求兒童繪畫時的隨意性。
第2步,組織畫面的節奏。
重點是花朵的添加,注意花朵高低和疏密關系的表現。
花朵角度也要稍微變化一些,顯得更靈活,更有生氣。
一般來說,畫面需要有一個大一點的花朵作為畫面主體,以這個為參照,然后有節奏的添加其他大小不等的花朵就可以了。
第3步,上色。
上色包含花朵與葉子兩部分。
花朵的顏色,以紅為主,黃色,藍色,綠色為輔。
葉子的顏色主要由深綠,淺綠,黃綠為主。
上色時,我們還是采用纏繞的表現手法,和畫花朵一樣,但要注意到顏色的層次劃分,比如花朵最上邊是黃色,往下逐漸變成粉色,玫瑰,再往下轉換成深紅。
葉子比較簡單,我一般一個葉子用一個顏色,將就點的同學也可以找一些過渡色,因為我畫的葉子比較小,所以不用找的太細。
第4步,完善畫面。
整體協調,完善畫面。
用水粉或水彩顏色在花朵的外邊緣染上一些水分較足的色彩,然后使勁往外吹,就會產生長短不一的花紋。
最后,整個畫面在合適的地方再沾染一些顏色,出現一點暈染的效果即可完成。背景染淡綠和淡黃都可以。
總結。
作畫步驟動態展示。
經驗課堂。
小朋友們作畫時,老師可以多鼓勵同學們大膽一些,不要怕弄臟了畫面,不要怕畫壞了,只有這樣才能畫出真正的兒童畫。
兒童畫課堂一般1.5小時,時間很短,很多老師怕小朋友們畫不出滿意的作品,家長接孩子時不好交代,往往表現的很嚴肅,用這種方式嚇唬小朋友們,讓他們畫的小心翼翼,最后的畫面效果一看就很僵硬,這不是我們需要的兒童畫。建議老師們學會放手,讓孩子們聽完你的講解后按照自己的方式表現即可。
我是@小崔叔的美術課,11年美術教學經驗,專注少兒美術和零基礎學畫畫。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十三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2、學說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對話,豐富詞匯: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3、能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表演。
1、活動圖片(公雞的雞冠師用金色的紙做成)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看到圖片上有什么?”鼓勵幼兒說出“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開式教具),里面住著……。在高聳聳的山上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
2、貓和畫眉鳥為什么讓公雞在家里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口?
3、狐貍是怎樣唱的?為什么給它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貍的狡猾)
4、貓和畫眉鳥聽見了公雞的喊聲,于是它們走過……,跨過……,把公雞救回來了。(幫助幼兒掌握公雞喊救命時說的話)
5、貓和畫眉鳥為什么是“嚴厲”的對公雞說?(鼓勵幼兒模仿,提醒幼兒表現出嚴厲的神情。)
6、狐貍第二次來的時候,鼓勵幼兒和狐貍一起唱。(體現狐貍的狡猾)
7、狐貍為什么要說“不給公雞”?(進一步體驗狐貍的狡猾)
8、告訴孩子這次太遠,公雞喊一遍救命,它們沒聽見,引導孩子體驗公雞此刻的心情,幫公雞一齊喊救命。(鼓勵幼兒體現公雞的著急,此環節主要讓孩子學說對話)
9、幫助幼兒理解“非常嚴厲”,請幼兒模仿。
10、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會怎樣呀?怎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理解貓和畫眉鳥的機智)
11、當狐貍走出洞口,請幼兒一起扮演貓和畫眉鳥救出公雞。
1、引導幼兒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
貓對公雞的情感是怎樣的?
貓對狐貍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各角色的特點: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貍的狡猾;貓和畫眉鳥的機智、勇敢。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十四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兩個征友啟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征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1、兩個“征友啟事”的范例。
2、錄有故事內容及“征友啟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征友啟事”一段故事內容的磁帶。
3、與幼兒人數相符的《快樂閱讀》圖書。
1、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玩“找朋友”的游戲。
(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互相幫助等詞語)。
可是有一只小牛犢一個朋友也沒有,它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孤單、寂寞、悶悶不樂等,豐富幼兒詞匯)。
(一)理解第一個征友啟事。
1、教師出示第一個征友啟事,請幼兒自由閱讀。
2、請幼兒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即不認識的字,教師幫助幼兒認讀。
1、教師請幼兒將《快樂閱讀》書翻到“征友啟事”這一故事并跟隨錄音機輕聲閱讀。
2、教師巡回指導。
3、幫助個別幼兒指讀。
5、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在和朋友交往時應該多看到他的優點,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多朋友。
1、請幼兒互相討論、交流:你想找什么樣的朋友呢?
2、請幼兒說說自己想找什么樣的朋友?
3、鼓勵幼兒現場征友,把自己想找什么樣的朋友說給其他人聽,然后把自己找到的朋友請到前面來。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反思(優質15篇)篇十五
1.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知道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用完整連貫流暢的語言復述角色對話,并能通過動作表情來表現故事情節。
3.豐富詞匯: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電腦。
2.貓、狐貍、畫眉鳥、公雞的頭飾、圖片及胸飾、字卡。
3.簡單的布置出表演場景。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
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過動畫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了解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特征,豐富幼兒詞匯.
(1)狐貍想抓公雞它是怎么騙公雞的?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夸公雞漂亮,還要給它吃的,公雞上當了,探出頭,結果被狐貍抓走.
(2)公雞被救回來后貓和畫眉鳥是怎么叮囑公雞的?狐貍一開始是怎么騙公雞的?公雞上當了嗎?狐貍見公雞沒有上當又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用舊辦法騙公雞不成又想了新辦法騙公雞,說不給它吃的,公雞貪吃就上當了,結果又被狐貍抓住.
(3)當貓和畫眉鳥再次出門是怎么叮囑公雞的?公雞記住了嗎?它為什么又上當了?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很狡猾,它知道公雞貪吃,用舊辦法騙不了公雞,就又想了一個新辦法騙它,結果貪吃的公雞又被抓了.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公雞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
(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結束部分:集體表演故事.
延伸活動:通過手偶表演木偶戲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掌握角色對話。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指導老師點評(張燕飛)指導老師點評(張燕飛)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通過向幼兒提出啟發性問題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使幼兒對《金雞冠的公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對故事情節的記憶還不熟悉,建議下次活動應該重點在幼兒對故事角色之間的對話的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
小百科:公雞,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能報曉。公雞是法國的國鳥,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頑強、好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