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是一種藝術,它不僅需要對書籍內容的深度理解,還需要將個人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其中。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讀后感范文,它們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文學性,能夠引發讀者深入思考和共鳴的力量。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一
有一個懂事的孩子,他與我們一樣的年齡,他的日子卻比我們的日子過得艱難得多,我們是衣來張手,飯來張口。而張能達,他是個懂事的小男孩。他每天都要照顧殘疾的媽媽,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歡慶節日,而張能達卻在家里,安慰媽媽,照顧媽媽。如果換做是你,你會怎樣?我想平時我們受慣了父母的寵愛,真正父母要我們做些事情時,你們也許早就會推脫,甚至發脾氣。而張能達卻沒有。
毛偉鵬,他的故事就是本書的題目——肩挑一個家。毛偉鵬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年,他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爸爸和奶奶已經不能在工作,一個家只是三間漏進不知多少風雨,經過了多少歲月的房子,為了維持家里的開銷,毛偉鵬他來到了飯店打工,老板也很同情他的家庭,破例收留了他。但毛偉鵬他的學業并沒有因此而落下,她還考上了姜堰市沈高中學,有了老師們和同學們的關心,毛偉鵬更加努力學習了。毛偉鵬雖然生在了一個貧困的家庭,可他卻不知不覺挑起了一個家。
有一個賣饅頭的小女孩,她為了照顧患有癲癇的父親和腿腳不利索的奶奶,靠賣饅頭維持家里的開銷,她就是謝長玉。有時,饅頭賣不完,她就坐在一棵大樹底下看書,等下班的人來買她的饅頭。正是這個樸素的小女孩,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一個家。
美德值得弘揚,美德少年必須表揚,美德故事需要傳揚,讓我們做個美德少年,向他們學習,做個美德少年吧。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二
這個暑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肩挑一個家》。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千頭萬緒頓時涌上心頭,那份感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賣饅頭的小女孩謝長玉的故事。因爺爺去世,父親身患癲癇需要她照顧,年邁的奶奶因車禍雙腳不再利索,照顧這個家的擔子就落到了年僅10歲的謝長玉的身上,而為了維持生計,謝長玉不得不賣饅頭。每天,謝長玉早早地起來,她必須先進縣城賣饅頭,然后才能去上學,等到下午放學之后再進村賣。不管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她都一如既往地賣饅頭,從來沒有因為做生意而耽誤上學。謝長玉起早貪黑,難道她這樣是為了自己嗎?不是,而是為了她的家,為了多賣一個饅頭,多存一些錢,來貼補家用。炎炎夏日,當你吹著空調,睡著香噴噴的覺時,謝長玉已經在去賣饅頭的`路上;當你放學后,吃著美味的點心,做著作業的時候,她還在驕陽似火的太陽下賣饅頭;瑟瑟寒冬,當你還在暖洋洋的被窩里睡懶覺時,謝長玉已經賣了一兩個饅頭了;當你放學時,在暖氣房里寫作業時,她仍堅持在寒風刺骨的冷風中忙碌著。她多么獨立啊!
假如現在你的父母長期不在你身邊,而且不給你留一分錢,你會生存下去嗎?我想不會,因為我們長期生活在父母創造的溫室里,什么事都依賴父母,連喝一杯水都要父母倒,父母也對我們百依百順。因為是家里的獨苗,每當遇到什么困難,家長都會挺身而出替我們解決、安排,自己的事從來沒有自己動手過,從來沒有獨立過。
我想號召大家:走出父母創造的溫室,讓自己學會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家長,讓自己也嘗嘗獨立的滋味。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三
綠葉是春天與生命的約定,朝霞是陽光與云彩的約定,火焰是光明與熾熱的約定,愛是少年與美德的約定。
讀了《肩挑一個家》,無論是薛馥華對家庭的不離不棄,還是朱思汗的執著與質樸,都深深感動了我,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最讓我難忘的還是那個海的女兒——宮湛秋。宮湛秋的父母親都患了重病,每天在三點一線中轉著:學校——家庭——醫院。堅強的她從不在父母眼前落淚。她用羸弱的肩膀支持著整個家庭的天。噩耗傳來,她用最美的笑容迎接死亡的母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是最有力量的話語。宮湛秋真是海的女兒,她有海的寧靜,有海的胸懷,有海般的力量,一如她的名字:湛藍的秋天。
是什么讓她如此的堅強?是愛,是美德。正是擁有美好的品質,她才會去擁抱愛的生命,才會去選擇責任與擔當。正是那厄難,才鍛煉出她洗盡鉛華生命的本質,使她從一棵小花變作沙漠里的胡楊樹。
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有多少人還保持最初的純真,多少人的肩頭空空,沒有責任的束縛。一個具有真正美德的人,才能成為棟梁之才,敢于擔當責任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美德少年們都像是美麗的花,經過火焰洗禮過的他們,散發出最迷人的魅力。這何曾不給我們一個啟示:只有心靈美的人才最美。
我愿和美德作一個約定,在人生的春天,為世界獻出美麗的光彩!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四
讀完《肩挑一個家》這本書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書中講述了100位小主人公各自用自己的肩膀“挑起”家的故事,其實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宮湛秋的故事。
一個柔弱的小女生宮湛秋,從小時候就照顧媽媽,突然有一天媽媽離她而去,她一滴眼淚也沒有掉。宮湛秋說:“哭了,媽媽就會回來嗎?”接下來的遭遇,讓她更加勇敢的去面對人生,爸爸也病倒了,得了胃癌,什么東西也不能吃。可她的生活依然和以前一樣,考上了大學,繼續面對生活。這就是宮湛秋,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
因為有了“小宮湛秋”這樣一百個同齡人的故事,所以誕生了這樣一百個感人的真實故事!因為有了這樣一百個感人的真實故事,所以認識并記住了“小宮湛秋”這樣一百個可愛的同齡人!
這些都是文學的故事,作家們用風格迥異的形式,描摹出眾多個性鮮明的美德形象。讓我們從同齡人的生活中收獲了感動,從陌生的經歷中汲取著力量。
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作家們用細膩的筆觸,還原出“美德少年”們人生經歷中許多鮮為人知的情結、秘密。句句平實、字字真切。讀他們的故事,就像在目睹他們的生活,也讓我們不由地回憶起自己的生活。忍不住為他們的不幸遭遇和苦難生活而潸然淚下,禁不住為他們的樂觀豁達和頑強不屈而振臂高呼。
因為真實所以自然,因為真實所以感人!美德少年面對艱辛時的堅強,將成為我的榜樣!我一定會向他們學習,肩挑一個家!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五
在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德,處處都有“美德少年”美德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句話說得好,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肩挑一個家》。從一個故事讀到最后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帶給人的都是一種不同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一盞溫暖的蓮花燈》。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叫李晨瑤,她心地善良、充滿愛心。別人有求與她,只要能做到的,都會幫忙。一天,她在一棵石榴樹下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看起來很悲慘。這位老奶奶性格有點孤僻,不愿與人搭理。李晨瑤認為老奶奶一定有苦衷,她想了一條妙計,找了幾個同學表演節目給老奶奶看,讓她提出意見。慢慢的,他們成了老奶奶的知心朋友,是老奶奶感到了人間的溫暖。有一天,大家一起去廟里。老奶奶送了他們一盞蓮花燈,這盞蓮花燈很精致,帶給孩子們的卻是溫暖。
讀了之后,我被李晨瑤的愛心所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靜。我無比羞愧。有一次,我前面的陸伊倩問我借一支自動鉛。我慢慢的從筆袋里拿出了筆,借給了她。我覺得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自己也是有愛心的。和李晨瑤相比,我頓時感到自己無比渺小,李晨瑤對一個素不相識、被人嫌棄的老人毫不猶豫地付出愛心,我不禁汗顏、羞愧。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個像李晨瑤一樣充滿愛心女孩,從小事做起。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六
我一直認為,只有大人才能肩挑一個家,而今天我卻看到了一個少年用他年幼的肩膀挑起了一個家。
自己有困難不怕,還主動照料家對門的駝背奶奶,毛偉鵬像照料自己的奶奶一樣照料她。
生活上的貧困,并沒有壓倒毛偉鵬。他沒有因為要照顧家里人,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他的學習成績優異,當同學有困難,他就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毛偉鵬的故事讓我很感動。他雖然生長在一個清貧而殘缺的家,可他用孝道和友善搭建在心靈的家,卻是如此富足和溫暖。生活中的我,常常因為一道菜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大大撒嬌,更別說照顧和關心別人了。當有人向我問題時,如果我心情好時,會耐心的告訴他;如果我不想告訴他時,就會說:“不知道!”這時,我早把“助人為樂”忘到九霄云外了。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生活的貧困,會讓真正的人更堅強,更會熱愛自己身邊每一個人。當我們主動關心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收獲快樂的。高爾基說,“給”永遠比“拿”快樂。我要肩挑起自己的責任,學會感恩。生活中就會有永遠的感動,永遠的快樂!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七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肩挑一個家》少年美德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其中最最打動我的是《亮堂堂的除夕》這篇文章。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李能達的男孩,他的媽媽患上了小兒麻痹癥,生活不能自理,李能達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做早飯,中午,他把在食堂打的飯菜留出一些,帶回家給媽媽解饞。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請媽媽作指導,他親手做了一道紅燒魚。母子倆吃完飯,李能達收拾完碗筷后,又開始忙著寫起了春聯……就這樣,李能達和媽媽度過了一個歡樂,充滿溫馨的除夕之夜。
我也是家中的一員,我也應該協助爸爸媽媽一起挑起一個家。從今天起,我決定主動承擔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學習上自己管理自己,不讓父母操心;在他們生病或勞累時,主動關心他們,不讓他們煩神。我相信愛是一粒種子,施以心靈的滋養,定能綻放出鮮艷的花,結出甜美的果。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八
今天,我讀了《肩挑一個家》這本書。書中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書中的主人公劉煥雅公讓我敬佩。劉煥雅6歲時父親出車禍去世,母親也癱瘓在床,姥姥年紀也大了。12歲的她便要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整個家庭。照顧生病的媽媽,年老體弱的姥姥,不僅在家洗衣做飯,而且屋外的農活全都落在她瘦小的肩膀上。生活這么艱難,她還不忘學習。沒錢上輔導班,竟用小木棍在沙灘上練習畫畫。這真讓我欽佩。
·劉煥雅和我同齡,她是一個孝順、懂事、堅強、好學的孩子,和她相比我真是感到慚愧。我生活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里,要什么有什么,父母把我們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每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創造了許多良好的條件讓我們學習,可是我總是不知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學習上,爸爸媽媽對我要求嚴格,可我總是充滿怨氣。作業不認真做錯了,看他們臉就像打了霜似的。這次期中考試我語文考了85.5,數學、英語考得還不錯,總分在年級也能排上名次,我總認為自己考得還行,整天為我取得好成績而沾沾自喜。當我將這“喜訊”告訴爸爸媽媽時,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可沒料到卻落到了了一陣批評。”你才取得這樣一點點成績就驕傲的不知所云。語文班級有那么多人考九十幾分,全年級更就不用說了。你真是個驕傲的‘井底之蛙’,沒出息!“我聽了后憤憤不平,非常生氣。
·現在想想劉煥雅,不但沒有父母的照顧,而且她還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學習全靠她自己的努力。我以后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孝順父母,好好學習!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九
自古以來,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重要的文化內涵。我們炎黃子孫每個人身上都具備這種品質。要知道,一個人有了美德會讓人尊敬,一個社會有了美德會處處充滿著愛,一個國家有了美德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談起美德,它像朋友間友誼、像人與人之間誠信、像時間,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來。他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統稱。它,擁有不平凡的力量:會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它就好似一曲動聽的歌,歌唱著今天的祖國,傳遞美好的明天。
其實,美德并不是深奧的字眼,它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攙扶起一位老人,撿起一張廢紙,給一位長輩讓座等等。
以前,《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等等故事,都向我們描述了美德的。又過了一些年,一位美德的好青年——雷鋒叔叔,幫助他人、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贊美。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
“心有愛,行有美,便是最美少年,就是我們的榜樣。”這是作家徐琳說的一句話。一個與我們同齡或比我們小的孩子,卻不知比我們苦多少倍。這是我讀過《肩挑一個家》后的心聲。
胡繼汕的媽媽從他出生后不久,就得了一種運動神經損傷的病,因為不能吃硬食,所以胡繼汕做菜總得把菜做得黏糊糊的。他不但要照顧媽媽,還要整理家務,真是非常的不容易呢!為了安慰生病在家的母親,他讓爸爸為他購買了一個廉價手機,利用下課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發信息安慰媽媽。他的種種行為,不僅僅感動了他的老師們,也感動了看這本書的我們。
現在,我想起胡繼汕,就不禁有些慚愧——他不但沒有父母的悉心照顧,而且要承擔許多家務事,而我,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以后,我應該要更加珍惜美好的今天,孝敬長輩,好好學習,做一個美德少年,做一個對家庭、社會有用的人。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一
冬天的陽光仍是那么刺眼,但多了幾分柔情,照在眼眸上暖暖的,我慢慢合上書——《肩挑一個家》,我的心如纖纖細手拂過平息的琴弦,久久不能平靜。
他們的故事令我感動不已。
現在的我才發現,我是多么幸運。我的家很完整,我的家人很健康,我的家不富裕但也不貧窮。總之,我的家和書中的主人公們的家比起來好好多。
我的生活總是晴空萬里,雖然有時也會飄過幾朵烏云,帶來一點點風雨,但和書中的主人公比起來那真是微不足道,更何況我還有爸爸媽媽,遇到困難爸爸媽媽永遠都是我最好的避風港,而書中的小主人公只能用他們細小而單薄的身軀去抵擋困難,用他們薄弱的肩挑起他們整個家。
我沒有嘗過失去爸爸媽媽的痛苦,我沒有為了給家人治病,而出去打工掙錢過,我沒有為照顧生病的家人,而一個晚上都不睡覺,我也沒有挑起過家——這個承重的擔子。
同樣的,我也發現我是多需要改變。
她是那么的懂事,承擔家中所有的家務,還要照顧爸爸奶奶。而我基本上不會主動幫助家人做家務,有時候自己的`房間都要媽媽幫我打掃。
為什么她與我的差別會這么大?
我不愿奉獻。我不會像《給世界最美好的》的主人公丁悅媛一樣那么無私。在學校我不會主動去幫同學打掃,我也不會去頂撞老師為同學洗冤,我總會自私的想:那是其他人的事,應該由他自己解決而不是我,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現在的我知道錯了,因為如果每個人都這樣自私的認為,不知道互相幫助,那么世界將會變得一塌糊涂。面對舉手之勞的事,我們不應自私,就像丁悅媛說的那樣我應該“給世界最美好的”。
同樣的,學習優秀的我在學習方面也很自私,我不愿與其他同學分享我的學習方法,我不愿把自己冥思苦想的成果與其他人分享,我覺得這樣不公平,我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才得到的結果,而其他人只要一問就可以得到。事實上我錯了,其他人之所以問你,不代表他們沒像你一樣付出,只能說明他們已經付出沒有收獲結果罷了,此時如果你慷慨的去幫他,我想他一定很感激。
幫助一個人不僅僅是付出,還會收獲,收獲一份友情,收獲一份信任,收獲一份感激,同樣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也會得到另一份幫助。
理理自己的情緒,我鄭重的再次捧起這本書,我不僅要讀完它,我還要記住它,記住里面的美德少年,記住那一個又一個美的故事和品德。
從《肩挑一個家》中的美德少年身上我學會了很很多,我也意識到我需要改變很多很多。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二
為了能得到一本屬于自己的美德少年故事叢書,我參加了班級開展的撿拾廢舊換書”活動。一拿到散發著油墨香味的《肩挑一個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書。
《肩挑一個家》里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其中最打動我的當屬《賣饅頭的小女孩》,這個故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
賣饅頭的小女孩名叫謝長玉,謝長玉的爺爺早年去世,奶奶雙腳殘疾,父親身患癲癇,媽媽離家出走。于是這個家就靠10歲的謝長玉賣饅頭賺錢維持生計。謝長玉每天早早起床,先進縣城賣掉饅頭,然后去上學,放學后再把饅頭拿回村里賣。有一天到了掌燈時分,依然不見長玉回來,奶奶就讓長玉的叔叔去找。長玉的叔叔路過鄰村村口的老榆樹時,看見長玉竟躺在樹下睡著了,一本書落在身旁。
讀到這里,我熱淚盈眶,恨不得立刻飛到長玉身邊,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她。我也不由得聯想到我的生活,我在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視我為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對我也是疼愛有加,可是我還不知足,稍不如意就鬧點情緒,甚至會大發雷霆。跟長玉相比,我的生活就像掉入蜜罐里一樣,甜蜜無比。
肩挑一個家不容易,美德少年故事叢書帶給我更多的感動的同時,也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愛。我們要從小學習做一名美德少年,用肩挑起一個家”。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三
這是一群渲染青春美德的少年,這是一本飽含感動的書籍。他們像茉莉花一樣,約定好為自己的生命怒放。一個個凄美而又勵志的真實故事,給我帶來了心靈上無比的震撼。
比如薛馥華同學,在那個立夏里,即使自己并不是爸爸的親生女兒,但在心里早已認定了這個家庭,她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撐起整個家,用三輪車帶著爸爸來到離家很遠的醫院,她用樂觀開朗的情緒感染著身患重病的爸爸和老態龍鐘的奶奶。那份勇氣是多么值得肯定的,多么值得贊揚的,多么值得尊敬的!
還有給爸爸掙錢買西裝的朱恩漢、善良又樂于助人的華靈、聰明機智的楊玉慧、與媽媽生死相依的陳能、永遠以彩虹般微笑面對生活的焦彩虹、給予媽媽又一次生命的邵帥、賣饅頭的小女孩謝長玉、肩挑一個家的毛偉鵬等等。他們每一個都是那么陽光、開朗,面對命運都是那么樂觀,我認為命運不是給予其創傷,而是賦予其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奮勇前進的動力。
世上有多少像這樣的孩子,多少像這樣以柔弱的肩膀撐起家庭的少年啊!設想,如果我們是其中的任何一位,我們又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逃避,退縮?我想大多數起碼都會有些心靈上的創傷吧,甚至是墮落。但是,很幸運,我們并沒有碰上這樣的事情,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那么幸運,就像他們,這樣的事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他們身上。但他們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面對,堅強的面對,微笑的面對。其實上天對每一個人都很公平,即使你現在身陷逆境,只要你積極地去面對,上天就會為你打開幸運之門。所以我們應以積極樂觀地面對現實,我們可以在逆境中怒放生命,在迷茫時尋找到希望,像美德少年一樣,我們需要堅強。
大多數人生活得還是很幸福的,我們的父母都健在,衣食無憂的我們應怎樣對待家人呢?處于青春叛逆期的我們如果對父母大不敬,那么,你應該讀一讀《肩挑一個家》等此類書籍,嗅一嗅美德的芬芳。讀了這些動人的故事后,我覺得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父母不敬,我們有義務分擔這個家庭的重擔。就像美德少年那樣,我們有能力并有決心在家庭中綻放出自己的生命之花!我們也需要像美德少年那樣學會感恩,報答那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
心底濃濃的敬意,化作生命的動力,讀了《肩挑一個家》,我真切地感受到美德少年在困難中的堅強、毅力,美德少年是我的榜樣,美德需要弘揚,美德故事需要傳唱!我們應努力綻放那屬于自己的美德之花!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四
讀后感。
學校組織學習了《肩挑一個家》美德少年叢書。我平靜的內心突然變得蕩漾起伏,猶如勁風吹拂的湖面,一浪高一浪,翻騰不息。叢書中描述的每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抓痛我的心,讓我感慨,讓我呼喚:“美德少年,你們真了不起,太懂事了,太辛苦了。”
叢書中“在這個時間陪著我”這則故事十分感人。雅嫩的陳能身處在歡樂的童年歲月里,卻做出了不尋常的事情,能精心照料疾病纏身癱瘓的媽媽,讓爸爸外出打工掙錢,自己挑起一個家的沉重擔子,成年累月地照料,風風雨雨里奔跑,他幾乎每天課間都得回家看望媽媽,甚至哭著說:“媽媽,這個家如果沒有你,我還怎么活呢?”讓媽媽堅持活下來。還談了自己的理想:“長大后當一名醫生,可以治好您的病,當一名廚師,可以為您做出更美味的菜。”深深地打動了媽媽,熱淚盈眶地說:“兒子,我永遠不離開你。”
這則故事描寫了母子的真情實感,充滿愛的光芒,使我的心靈十分震撼。我贊美少年的陳能竟這樣懂事和孝順,他用自己的愛,點燃了媽媽生活的勇氣,支撐了一個家,這種愛是朝霞般的美德,濕潤著每個人的心靈。這種愛像太陽一樣火紅,像金子一樣燦爛。這種愛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要落實到我們實際生活中,對災區,對貧困地區耳洞要多一份愛心,多一份奉獻,讓愛奏出美妙的樂章,讓世界充滿愛的美德。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五
書是階梯,幫我們登上知識的高峰;書是小舟,幫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而《肩挑一個家》就像一盞明燈,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幫我照亮前進的.道路。
——題記。
手里捧著熱氣騰騰的青花瓷杯,房間里熱氣繚繞,淡淡的茶香味兒撲鼻而來。此時此刻,我欣賞著《肩挑一個家》那字里行間散發出來的人間真情,靜靜地沉浸在故事里。一切都像是一場夢,楊玉慧姐姐、華靈姐姐、胡繼汕哥哥……給我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感人事跡:
楊玉慧姐姐,勤奮好學。在她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和爺爺奶奶媽媽過著安詳的日子。有一天,媽媽突然神秘失蹤了。為了尋找自己疼愛的媽媽,她帶了三百元錢踏上了尋母之路。剛出汽車站,她恍然發現自己身上的三百元錢被偷了。聰明的她很快發現一個胡子大叔就是幕后黑手。于是,她假裝參加盜竊團伙,趁大家不注意,她報了警。結果,孩子解救,大叔被抓,錢被追回,玉慧立了一大功。
胡繼汕哥哥,品學兼優。他剛出生不久,媽媽就得了一種運動神經損傷的病。為了借錢給媽媽看病,胡繼汕家債臺高筑。迫于無奈,爸爸只好出去打工。家里的日子剛平穩不久,爸爸換上了腰間盤突出,眼看情況緊急,幼小的他騎著三輪車拉著爸爸就走,讓爸爸心疼不已。生活漸漸平靜下來,小繼汕又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過了一天又一天。
讀完這本書,我輕輕合上它,又輕輕地撫摸著她。心里不禁呼吁:哥哥姐姐們真了不起,你們自強不息,你們是我學習的好榜樣!看著你們那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覺得你們多么像咱們江蘇省的“省花”——美麗的茉莉花呀!起先,他們是一個個小花苞。然后,他們在陽光雨露下,變成了一朵朵,一叢叢,一簇簇美麗芬芳的茉莉花,沁人心脾,深受愛戴!
是的,我也要像哥哥姐姐那樣,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用著最稚嫩的肩膀,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成為一朵芳香宜人的茉莉花,在祖國的大地上盡情地綻放!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六
一周的時間,終于把“金粉世家”看完了,看完后,第一感覺就是以后再也不看悲劇了,最后哭的稀里嘩啦的,終于沒有等到期望的結局,金燕西和冷清秋隨著南來北往的列車越走越遠,而不是我期待的大團圓的結局,難道這就是生活嗎?是情節使然,還是現實本該如此呢?真是造化弄人啊,白秀珠走了,金燕西終于醒悟了,冷清秋也從大火中死里逃生,他們原本可以在一起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可是最終確擦肩而過,怎能不讓人傷懷最近一直沉浸在“金粉世家”的劇情當中,為最后的慘淡結局慨嘆,為小人得志氣憤,為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而感傷。。。。還是把這些復雜的情緒都寫出來發泄一下吧。。
總體上來說,一代金粉世家最終破敗不堪,簡單從表面來看,是從金總理的去世開始的,是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這個頂梁柱的垮掉直接導致了金家的衰落,可是最后的結局也是可以料想的到的,金家的幾個兒子仗著父親是國務總理在外謀得一份職務,整日不學無術,不思進取,結交一群酒肉朋友,花天酒地。一旦失去了靠山,朋友不見了蹤影,飯碗也丟掉了,轉眼即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可以說是金總理一個人養了一幫寄生蟲,除了幾個不爭氣的子女,還有這些姨太太們。是安逸的生活磨掉了他們的斗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說是父母教導無方。雖然說“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但是不可否認,富貴的家庭同樣會有有志之士,父母的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整個故事是以20世紀30年代為背景的,在那樣一個“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里,不可否認,人們的思想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在男女的婚姻方面,金燕西和冷清秋是敢于跳出來向封建制度發出叫板的,他們一個是衣食無憂的豪門公子哥,一個是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的的才女,因為真愛而走到了一起,可是最終因為命運的捉弄,還是分道揚鑣。。。而小憐和柳春江則是悲劇中的悲劇,他們的幸福斷送在了柳少爺父母的手里,同時柳父母用這把無形的刀也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感情貫穿始終,也是讓我一直很糾結的問題。一直想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寫出這樣的劇情,為什么要讓有情人如此的備受折磨還最終勞燕分飛。金燕西雖說有一身的紈绔子弟習氣,可是他對感情的執著也著實讓人佩服,另外很講義氣,為朋友打抱不平,他也是一個討女孩子歡心的男孩子,在認識冷清秋之前,他與白秀珠情同兄妹,他只是把白小姐當作妹妹看待,可是白小姐確早對他以心相許,可是燕西卻從來沒有愛過她,直到單純美麗而且滿身才氣的冷清秋的出現,才讓金燕西頓覺愛的滋味,他用盡一切的辦法去追求冷清秋,最終博得美人芳心,并走入婚姻的殿堂,雖說他們的婚姻后來出了點問題,可是他自始至終一直愛著的是冷清秋。他們的感情故事不是我短短的幾行文字可以描述的,他追她時想盡的種.種辦法,他們戀愛期間那些唯美的畫面,新婚時的甜蜜,可以說只有在觀看的時候才能體會到。。。
后記:看完“金粉世家”后,心里一直很沉重也很傷感,不過從這部電視劇里面可以感悟到如下幾點:
首先,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要有可以獨自在社會立足的本領,不要試圖依靠他人,只有自己才能靠的住。
其次,要內心充滿愛,
再次,婚姻要建立在真愛的基礎上,否則兩個完全沒有愛的人生活一輩子,太沒有意義了。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七
今天把《金粉世家》讀完了,記得上學的時候就看過很多張恨水的小說,比如《啼笑姻緣》、《滿江紅》以及《玲瓏女》等,雖然張恨水寫的書很好,但都是悲劇,看后會有感傷。
以前在看完《金粉世家》的電視劇后寫過一篇文章,文中描述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金燕西有錯,冷清秋也有錯,但金燕西一直是愛著冷清秋的,而且只愛她一個。看完書以后才發現,在結尾上面,電視劇還是修改了很多,悲劇總是悲劇,是不會以悔恨回頭為結局的,這既是真是的人生。而電視劇只是為了讓人們更有希望一些,但卻是不實際的。
從書中開始看起,就會知道這是一個悲劇,因為在金燕西四個兄弟生活中,是看不到任何未來的希望的,看到后來,我想很多人都會因為金燕西的行為而氣憤,不過這就是紈绔子弟,相對來說他三個哥哥還能有過父親教誨,有自己的差事,雖然金家沒落,但不至于生活出現問題,而燕西只能說他本身就是一個可悲的人。而對于另外一個主角冷清秋來說,她雖有些才華,但無法和人合群,而和金燕西的關系也是因為一時的沖動,年輕的不成熟的想法,也是不能有任何擔待的。所以兩個格格不入,思想不同,又無法去遷就彼此的人,是不可能不成為悲劇的。
《金粉世家》隱射了很多的大家庭,雖然表面風光,但風光背后就是衰敗,有句古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只顧玩樂的人最后只能是悲慘下場。而且也多是心眼小,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料。小說就像人生,無論你愛它也好,恨它也好,它總是真實的。我們不愿意接受那些,總是事物就算是錯了,也可以有悔改的機會,但現實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是無法修改的。能樂觀豁達的人,無論在任何境地下,只會一時的迷茫,而不會永久的衰敗;心胸狹窄的人,無論事態如何變化,他也無法接受別人的思想,所以只能讓他們那樣好了。以前我聽過一句話,我特別愛,就是醫者不醫求死之人,其實這世間求死之人又何在少數呢!
拋開《金粉世家》,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至少我曾去體會每個人的心理,很多東西不只是環境造成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沉淀下來真正的自我,這個自我決定我們可以接受什么,又不可接受什么。對于書中而言,很多人確實無法接受金燕西的冷漠以及金家要面子,但從金銓開始讀冷清秋的詩,就知道她福薄,思想較小,無論如何,文中能讓人接受的有思想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吧。
思想教育決定了未來的方向,所以,任何時候不要忽略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尤其是思想上的教育。而且,包括我們自己的思想教育,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停滯,雖然過去有無數的經驗可以追尋,但如果自己無法切身去體會,很多道理也是一笑處之。愿世間多些平和,我們也可多些快樂!
肩挑一個家讀后感(精選18篇)篇十八
看完《肩挑一個家》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知道了這世間美好的友誼,偉大的親情,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深地感動,我愛他們,更敬佩他們!
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陳能的故事,他的媽媽得了類風濕關節炎,手腳變形,癱瘓在床,他的爸爸為了掙錢長年在外打工,家里的重擔就落在了瘦弱的'小陳能身上,他從八歲開始,每天起早貪黑,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病重的媽媽,遇到特殊情況他還從學校跑回家給媽媽翻身,端茶遞水,安頓好后,再返回學校。晚上他邊與媽媽聊天邊寫作業,還要做家務。媽媽想自殺不想拖累兒子,被陳能發現后懇求媽媽一定要活下來。我通過陳能的故事知道了親情的偉大,即使家里情況再困難,我們都不要埋怨,都不要悲觀消沉,都不應對生活失去信心,應該坦然面對,和家人一起勇敢堅強地活下去。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丁悅媛。老師組織同學們大掃除,即使老師沒有喊到她,她也主動留下來幫忙。班上的黑板報都是他一手策劃,在她的指導和帶領下,每期的黑板報出的都非常好。有時黑板報被不小心擦掉了一部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補上去。她不僅做事一絲不茍,而且還樂于助人,經常幫助同學排憂解難,消除煩惱,她和每一位同學都相處的很好,她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是老師同學公認的好學生。通過她的故事,我知道了和同學朋友建立美好友誼的重要性,建立美好的友誼就要樂于助人,就要懂得奉獻,并堅信幫助別人不但別人快樂,而且自己也快樂,倡導助人為樂的精神。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上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學他們孝敬父母,學他們坦然面對困難,學他們做事一絲不茍,學他們助人為樂,讓我們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從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