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家庭聚會的時刻,親人團聚在一起共度這個重要的節日。在這里,小編給大家分享了一些春節總結的佳作,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一
我的家鄉在鹽城,鹽城是個景色秀麗的地方。
你一定會很好奇,鹽城為什么會叫“鹽城”?這是因為鹽城靠近黃海,我們的祖先就想:海水這么咸,能不能提煉出有用的東西呢?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精心勞作,鹽城生產的鹽名揚四海。這里以鹽出名,所以后來就叫鹽城。
鹽城有家海鹽博物館,它的外觀為不規則魔方體,這是鹽晶體在顯微鏡下的樣子。海鹽博物館里陳列著古代人民制鹽、運鹽、賣鹽的場景,和各種現代化的制鹽工藝,讓人對鹽的認識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海鹽博物館的旁邊就是水街,那里都是依水而建的仿古建筑,是古代鹽城繁華的街景重現。特別是元宵節的夜晚,水街的花燈造型各異,各種燈體的人物、動物造型栩栩如生,吸引著大批的游客前來參觀。有的在花燈下漫步,有的在河中劃船。大家看著這美麗的景象,個個都心曠神怡。
鹽城的美食也很有特色。咬一口甜甜脆脆的糖麻花,甜在嘴里,美在心頭。鮮美的魚湯面總能吸引大批的回頭客。而我的最愛要數綿綿軟軟的阜寧大糕了,每年春節前,爸爸總會買來好幾大包阜寧大糕,除了送一部分給親戚外,其他的都慢慢地裝進我的小肚子。
鹽城,我可愛的家鄉,你名副其實,你魅力無窮,你博大精深……你是我的最愛……。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二
家鄉的春節主要體現在飲食方面,在臘月初八那天,被稱為”臘八”,在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這一天也會泡臘八蒜,就是用醋泡蒜,這樣久放也不會壞的!
在該過年的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過年時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顯示出煥然一新的形象!在這些天里,孩子們個個都開心的不得了:像男孩子們都買一些爆竹在新年里和大人們一起慶賀新年!而女孩子們買一些小禮品作為新年禮物!
在臘月二十三的時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這就意味著春節即將來臨了!在這一天,炮竹聲處處都有,,這就是過年的象征吧,盡管還沒到,但卻有了過年的氣息!這天,在街上,有一些賣糖的,就是現在孩子們所說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們非常喜歡吃它們!
二十三一過去,就更忙了,家家戶戶都要把家里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過年吃的食物都準備充足!在除夕這天,更是熱鬧的不得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東西!人們都穿上了新衣,門外貼著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著:福到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守歲的習俗,炮竹聲總在耳邊響起,這才是過年的氣氛嘛,這么的熱鬧!
等到了正月初一那天,就是人們所說的春節。在那天,人們都去拜年了,給親戚,給朋友!
在元宵節那天,又是春節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在那天,人們都在叫家里吃元宵呢!一家人其樂融融,那天同樣也是耳邊總響起炮竹聲,小孩子們同樣也燃放炮竹,只不過是那種小的花炮而已。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到這天為止,春節也就這樣在歡笑中不知不覺的度過了!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三
我的家鄉在農村———南泗坑,那里有美麗的風景,還有淙淙的水在流著,有很多瓦房,有些瓦房的外面有毛主席寫的字,一出門就可以看到山上美麗的風景,四面八方都是山綠綠的,美麗及了。
有時間到我的家鄉里來玩吧!歡迎大家!廣東省普寧市船鋪鎮南泗坑!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四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次過春節,人們總要貼春聯、貼福字、放爆竹。
今年春節我們去奶奶老家過新年。去之前我和爸爸媽媽先要把自己家打扮漂亮。我拿起一副春聯,粘上膠水,整齊地貼在門上。爸爸又將“福”字倒貼在門上,寓意福到。
到奶奶老家已經是傍晚了,太婆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只等我們開動。吃到一半,我和爸爸媽媽向長輩們敬酒,祝福他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我還收到了很多紅包,開心極了。
吃完年夜飯,我和爸爸媽媽就去放煙花爆竹了。爸爸拿出一個跟我一樣高的禮花,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機點燃,只聽到“啪啪啪”幾聲,一條火龍直沖云霄,一朵美麗的菊花開放了。它們五彩繽紛,一會兒變紅,一會而變黃,一會兒又變綠……一朵朵煙花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銀蛇飛舞,還有的像孔雀開屏……真是美麗極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新年過后我又大了一歲,我要更加懂事,更加努力,在新的一年收獲更多。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五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北京軍旅夏令營。在夏令營里有許多活動,其中接觸真槍就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到北京的第三天上午,教官讓我們帶著凳子到樓下集合。我們下去以后,看見地上放著幾把舊步槍。當時我們都很興奮,因為我們營員中大部分人還是第一次見到真槍,就是有人以前見過真槍,也沒有見過這種沉重的、使用過的步槍。教官讓我們摸摸這些上過戰場的步槍,我們還端起步槍擺出打槍的姿勢,讓輔導員為我們拍照。這些槍太沉了,等輔導員照完相,我們感到腰和手都很酸。想起教官們每天要拿著槍訓練,覺得教官們真的很辛苦,我們在夏令營有點苦累,就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下午,在夏令營的活動安排表上引人注目的打真槍項目終于開始了。教官們帶我們去營地里的射擊場射擊。射擊有兩種游戲,一種是“打仗”游戲,參加的隊員分成兩組,用假槍互相射擊,子彈打在身上有點疼,這項游戲必須達到十二周歲才能玩。我玩的是另外一種射擊游戲,就是用真槍打靶,打中了,靶上的紅色顏料就會脫落。雖然我以前根本沒摸過槍,但依然打中了好幾槍。
第一次接觸真槍的感覺真好。我以后還要多接觸一些新奇的事物,讓日子過得更加充實。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六
今天,是春節,各家各戶吃餃子、放鞭炮、掛燈籠、看春節聯歡晚會。
大家圍著桌子包餃子,姥爺說:“過節包餃子是我們的民俗,在我們小的時候過春節時,吃餃子也是有限的,而且餃子餡里也沒什么肉,家里要是殺豬呀就可老人吃,能吃幾片肉香死了。”“呵呵,真的呀?”我問媽媽,“媽媽,媽媽你小時候哪?“我呀,我那時餃子就有幾樣餡了,除了餃子還能吃的,雞、鴨、魚,最好吃的是掛漿的地瓜,還有…………想起都覺得香。”
“那也不算好吃呀!”我在心里偷偷的想著,可媽媽還陶醉在對過去的回憶中“那時你姥爺還帶我去放鞭炮那,給我做了小燈籠,玻璃的插著蠟燭。小伙伴們也不怎么看電視,都在外邊瘋跑,想想挺有意思的。”
姥爺接過話說:“看你現在多好呀,可以拿到壓歲錢,還可以得到禮物,好吃的隨你挑,一家人都圍著你轉。”
可不是嘛!我現在比媽媽和姥爺那時的條件好上千倍萬倍,相信以后一定會更好,科學發展了,一個電腦就決絕了很多問題,方便了親人間的交流。我想將來過春節就不在家過了,我領著姥姥和姥爺和媽媽爸爸去各個城市去玩,品嘗各種美食,體驗各地的民俗,享受過春節的快樂。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七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老爸老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臥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著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里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著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于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說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老爸老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于是心里盤算著這錢該怎么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老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著春節的結束,但是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八
相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記敘文,記敘文根據寫作內容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那么優秀的記敘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春節-六年級-記敘文,歡迎大家分享。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走進家鄉的新年習俗。
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左右就開始了。那個忙碌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二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擰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糖果,餅干。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個各種玩意兒——口琴,風箏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年糕。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七關門,到正月初八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著做年夜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貼好后人們要祭祖。飯后是我們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刻,因為要領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鋪戶上看板子,門前堆放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初二,大家提著大大小小的禮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著為“老爺”準備飯菜,“老爺”游門是家鄉年的重點。這天,你會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旗子,這是護送“老爺”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爺”留下的,十分有價值。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這天月晚,大家會到廟里去看別人演戲,燈火越亮,觀眾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節的尾聲,春節使我們又增長了一歲,更懂得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春節使這個慈祥的祖國母親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喜氣洋洋。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九
春節就要來臨的時候,大人們都會忙著打掃衛生,準備年貨。小孩們卻將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你看,馬路兩旁,叔叔們把一串串大紅燈籠掛在兩邊和馬路上方。沿街的槐樹和街心花園的樹叢上都被纏繞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燈,一到夜晚,它們就手拉著手,歡快地跳起舞來。
市場里,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變成了紅色的海洋:攤位上,窗花、門神、對聯、福字,紅得讓人眼花繚亂、心花怒放。店面兩旁和上方除了各式各樣轉的、會唱的、變色的花燈,還有從大到小的中國結。人們從中穿過,忍不住就會停下來挑一個,買回家去。我也調皮地把自己的頭和上半身藏在這些花燈和中國結的后面,和媽媽捉起了迷藏。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它象征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一年更比一年好。
過年了,一定要到雄關廣場去看花燈,那兒的花燈更是讓你應接不暇。有《西游記》里的人物,迪斯尼動畫片里的人物,還有我們最愛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主人公們。他們的出現使小朋友們格外興奮。瞧,那兒有個學孫悟空的,一手反舉眉前,腳上還想要來個金雞獨立,沒想重心不穩摔在了草地上,惹得一起觀賞的人們哈哈大笑。還有學紅太狼的,舉起一只手,怒狠狠地瞪著灰太狼,好像他手里也拿著個平底鍋似的。我也沒閑著,擺著各種姿勢,爭先恐后地和這些會發光的‘知名人物’合影留念。
這還不算什么,還有冰雕哩!白天,銀光閃閃,晶瑩剔透。夜晚,在燈光的映襯下五光十色,格外引人注目。咦?那兒怎么那么熱鬧?繞過冰雕的雄偉‘天下雄關’,哇!原來是一個巨大的冰雕滑梯!只見一群群年輕人一個拽一個地飛滑而下,玩得多開心!我們也不示弱,有坐木板的,有坐在爸爸腿上的,還有索性坐在冰面上就往下滑的,雖然一個個小臉凍得通紅,可是快樂讓我們忘記了寒冷。
真的很感謝那些裝扮春節的叔叔阿姨們,是他們讓家鄉的春節變得如此生動有趣,讓孩子們一提起春節就會津津樂道,興奮無比。
我期盼下一個春節的到來,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快樂。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十
照外婆的說法,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外婆還說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屋里屋外到處彌漫著一股粥的香味,由南瓜、芋艿、番薯等食物熬成的臘八粥,可真是美味至極。除了臘八粥還吃糯米丸子。
臘月二十之際,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我們還要做炒米品和油角,和做好年三十晚吃的湯丸,湯丸包著芝麻和豆沙,好在過年的時候吃。這時候小孩子們可開心了,他們去買爆竹等著新年的時候放,還要去買新衣服等著新年的時候穿,還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大人們也忙壞了,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顯示出新年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夜降臨了,這夜,大家都要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里面有相聲、小品、歌舞、雜技……十二點的名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在鞭炮聲中我們送走了兔年,迎來了龍年。家家燈火通宵,爆竹聲連綿不絕。,并且這天晚上還不用睡覺,都要守歲,除了弟弟外我們都不睡覺。
正月初一,外婆帶著我們全家到大理寺去拜神,誰白了就是帶我們去逛廟會,廟會旁邊還有很多小販在賣著新年獨有的玩具。
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八這段時間,大人們都要呆在家里面接待客人。一直到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到來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迎來了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吃湯圓,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一家人在家里喜氣洋洋得過節日。到了晚上我們一起去看花燈,花燈會熱鬧值了。
一眨眼,春節結束了。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十一
春天,天氣漸漸的暖和起來了。公園里的小河清澈見底,河水邊的小路上還有好多鵝卵石鋪。小魚在小河里歡快地游泳。小河旁邊還有好幾排大樹。就像哨兵一樣在守護著小河。大樹下還有許多花,小花很清香,引來了許多小蝴蝶和小蜜蜂來采蜜。就像給公園編了個樸素的花環。許多人們天天都去散步。有的人們在公園里跳舞,有的人們在公園的大樹下乘涼,還有的人們在下象棋。這里的人可真悠閑。
夏天,天氣非常炎熱,許多人都不來公園里散步、鍛煉。但是有的人還堅持來鍛煉。現在只要有人來到了公園,那些人們都會拿著一把扇子,有的人還拿著一瓶的花露水,生怕有蚊子咬他們。還有好多人在樹下乘涼。
秋天,天氣漸漸涼爽起來了。幾乎都沒有人來了。還有一些人們來鍛煉,但是現在的人們大不如前了。那里的楓樹高大而挺拔。葉子就像一枚枚郵票,飄啊飄啊,又來了秋天的涼爽。好像要告訴人們“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冬天,下起了鵝毛大雪。公園里再也沒有從前的歡笑聲,也沒有原來的熱鬧情景。雖然下了一場鵝毛大雪。但是河水凍成了厚厚的冰路不好走。但是清潔工阿姨還是去打掃公園。
這就是公園的美麗之處,你們也趕快點來吧。我敢肯定地說:“如果你們來了,就一定會樂而忘返。”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十二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特別是應用極廣的記敘文,記敘文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不可能有截然的劃分。寫這類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春節-六年級-記敘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寒假,而寒假到了,春節也來了。
我的家鄉在桃源。常聽大人們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民間還流傳說“陳”與“塵”同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之意,所以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家里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掃得干干凈凈,雖然累,卻也干得不亦樂乎,因為這樣就能把一切窮運、晦氣都統統掃出門。
臨近春節,置辦年貨是桃源春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家家戶戶都要備上一些諸如瓜子、花生、糖果、桔子等具有美好象征意義的食品,用來招待客人;備過年貨,還不忘貼上“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人間福滿門”“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萬木榮”等春聯,來抒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今年我家貼的一幅“門添春色發春輝、人添志氣虎添翼”的春聯,更是讓我和我的家人對未來的學習工作信心百倍、斗志昂揚。
除夕吃年夜飯,除了備上豐盛的'飯菜外,年糕是桃源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道食品,因為它有“年高”之意。分別用黑糖和白糖蒸的年糕,又象征著黃金、白銀,所以它雖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如果少了它,也就少了濃濃的年味了。
初一又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這天我一改往日愛睡懶覺的習慣,一大早,我就穿好新衣,早早地給家里的長輩拜年,除了祝福長輩外,往往還會得到長輩的一個紅包,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期望,然后我們全家圍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早飯。早飯過后,接下來的幾天就是走門串戶,親戚朋友間的相互拜年,相互祝福。
在聲聲的祝福聲中,元宵節到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了,元宵,又稱過小年、過節。這天街道兩旁商店里精致的花燈琳瑯滿目。我的家鄉——桃源這一天有迎板凳龍的習俗。那天天沒暗,家家戶戶早早地就吃飯。吃過飯,大人們在鞭炮聲中扛著寫著“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等美好祝詞的板凳龍趕去指定的地點匯合——迎龍,小孩們吃完飯也迫不及待地趕往“龍”的所在地,跟著龍逛大街,串小巷。一路上,是人山人海,所到之處,“啪,啪,啪……”的鞭炮聲就像我們這群不安分的小孩一樣,上竄下跳的;綻放的煙花紅似火,黃似金,粉似霞,白如銀……五彩繽紛,讓天空成了花的海洋,把本已明亮的夜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如同白晝,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串龍,是迎龍活動的高潮,在一塊空曠的地上,兩條龍蜿蜒盤旋,越越快,似一塊會發光的羅盤在不停地旋,與天空的禮花、四周的鞭炮聲、人們的說笑聲遙相輝映,交織成一幅美麗的五彩圖畫。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十三
我的家鄉在南溪縣,地處四川南部。在那里過春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每到除夕夜的時候,人們都會殺豬宰羊,還會團團圓圓地吃起香噴噴的年夜飯,以慶賀這一年的富足生活,企盼下一年祥和康寧、年年(蓮蓮)有余(魚)。年夜飯豐富多彩,有雞鴨魚肉、黃耙、李莊白肉、南溪豆腐等等。
到了晚上,也就是最熱鬧的時候,小朋友們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徹夜不絕,整個南溪陷入了歡樂的海洋,大家盡情地跳啊、唱啊,表達了人們對現在生活的贊美。
晚上八點整,大人們趕快打開電視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是每年的必看節目,晚會中精彩的歌舞、小品,逗得人們哈哈大笑。有興趣的小朋友也跟爸爸媽媽一起看了起來,每家每戶都傳出爽朗的笑聲。
晚上九點的時候,你會看到全南溪縣的燈火都亮了起來。哦,原來是小朋友在提著燈籠過節呢!小朋友個個都稱贊自己的燈籠最好,那夸張的神態,不甘示弱的比試勁頭,大人們笑得差點掉大牙呢!富人家會掛出幾百個燈籠來,有塑料做的、有紙做的、還有布料做的,真是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玉樹瓊花,絢麗多彩!
每年正月初一早晨,人們都會吃一種食物:葉兒粑。葉兒粑外面用植物葉子包裹,葉兒粑由此得名。葉兒粑由糯米做成,葉兒粑有兩種味道:甜的和咸的。甜的是在里面加了紅糖、芝麻、花生、豬油、核桃仁,使口感更豐富和更富有營養。咸的是在里面加了肉餡,把肉餡的香味襯托出來,再加上糯米有甜味,讓你覺得爽口無比。
初一上午,拜年的小朋友多了,還都向長輩要壓歲錢。白天熱熱鬧鬧的,小朋友到處買鞭炮、放鞭炮。大人們熱熱鬧鬧地拜親訪友,給節日增加了更多的歡笑。人們有的在門前貼“福”字,有的貼對聯,還有的直接貼了個吉祥喜慶的圖案,真是熱鬧死了。
初一中午的時候,大人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參加廟會,因此,每個廟會都人山人海。廟會里供奉著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等等。人們給這些神仙燒香、磕頭,祈求來年事事吉祥、風調雨順。廟會里真是熱鬧極了,有賣燈籠的,有賣糖葫蘆的、有賣轉糖的、還有賣紀念品的,小朋友們有的吃,有的玩,真是快樂死了。
逛完廟會,人們還會懷著一顆追思的心去祭奠親人。人們會帶著鞭炮,去為逝去親人燒香。人們來到逝去的親人墳前,擺上祭品,燒上紙錢,跟他們說說話,這樣逝去親人就不會寂寞了。
每到正月的晚上,南溪處處都響起了煙花的聲音。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煙花,比如:像流星雨的煙花、像雨傘的煙花,朵朵煙花在家鄉的上空綻放,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正月里,人們在大街小巷里看耍龍燈,耍龍燈先是要用竹篾、木棍、彩紙、綢布扎出一條大龍,然后幾個人高高舉起龍燈,盡情地把龍燈舞動起來,一定會看得你眼花繚亂。龍燈全身都布滿了花花綠綠的彩燈,讓人們感覺比舞龍精彩一些。觀眾都在為耍龍燈的人歡呼、叫好。
如果你在南溪過春節,建議你一定不要錯過燈會。燈會里有各種各樣的彩燈,甚至還用成千上萬個盤子、玻璃瓶做成的龍和鳳,晶瑩剔透,表達人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我記得兔年的時候我去看燈會,發現有一只超大號兔子燈,兔子燈里面還裝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兔子惟妙惟肖,看了之后,我不禁發出了一聲又一聲的贊嘆。有一個彩燈是用一千兩百個溫潤、光潔如玉的瓷盤子做成,形狀是圓寶鼎,差不多有兩層樓房那么高!我看了這個圓鼎,頓時傻了眼,不知道說什么好。爸爸給我說:“你看,這是一個鼎,鼎是一個吉祥的東西,預示著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回家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原來鼎還是國家權利的象征。是古時候國之重器呢。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小學記敘(實用14篇)篇十四
我雖然不是什么導游,但我卻可以帶你們值得去一看的地方,那就是哺育我成長的家鄉的清晨。保證你看過后也會戀戀不舍,不想離去。下面就讓我來當個小導游來帶領你們一起去看一看,我家鄉的清晨。
我的家鄉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沒有城市里那么富裕。這里大多數的小孩他們都沒有見過電腦是什么樣子的,可他們的內心是純凈的,每天都洋溢著天真的笑容。雖然城市里很富裕什么都有,但是鄉村里卻有一樣東西,像大城市里很少見的,甚至用金錢也買不到的,就是綠色這里到處都是綠色的。一開門就能見到一座座高低不平的山伏,還有許許多多高大茂盛的大樹,山上還有野花,實話告訴你吧!我們那里還有一些野生保護動物呢?就像是一個野生動物園。
每當清晨,差不多在五點中左右。你一起床揉揉那半睜半閉著的眼睛,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放眼望去,你將會看到一種猶如夢境般的仙境展現在你眼底,令你大飽眼福。
想著想著,你就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正在輕飄飄地好像要飛起來了。迎面吹來一陣微風,那些霧水就像春天的細雨一般,輕輕地落在你的身體上,把你的煩惱吹到了九霄云外。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撫摸著你。當你閉上眼睛享受著這美景時,你就會覺得自己好像來到了令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來到了美麗而又神奇的大自然。令你情不自禁的想翩翩起舞,又會令你情不自禁的想哼起一首柔美的歌曲,來抒發你內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