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認真分析和把握,制定的一份教學活動計劃。這些教學計劃范文覆蓋了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適用于不同教學場景。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一
知識目標:朗讀課文,感受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
能力目標:品味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學習寫景細膩,運用多種方法描寫壺口瀑布氣勢磅礴、雄偉有力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發對黃河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做國河山河文化歷史的美好情懷。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品味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
難點: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發對黃河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與學法。
1.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啟發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2.學法指導:自主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分享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面對美,人們的感受是不同的。老師這里有兩幅瀑布的圖片,請大家看一看你更喜歡哪一幅?喜歡第一幅的同學請把你的手高高地舉起來,讓老師看到。喜歡第二副的同學也請你把手高高地舉起來讓老師看到。非常好,希望大家再這一節課中都能夠積極投入。第一種瀑布是柔美和諧的,給人舒服的感覺,這種美很容易被人接受。第二種瀑布是粗獷豪放的,這種美則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第二幅圖片中的瀑布因為含沙量之大,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也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上唯一的瀑布----壺口瀑布。它的磅礴氣勢震撼著無數人,作家梁衡就曾兩次到過那里,并寫下了自己的所見所感,今天我們就走進梁衡先生的《壺口瀑布》,去領略它那別樣的美。
(二)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明確學習目標)。
(三)自主檢測: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推搡漩渦()汩汩()霎時()。
怒不可遏()出軋()挾而不服()。
(四)文本學習:
1.整體感知:
枯水季的壺口瀑布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些形容詞概括)。
2.品讀感悟:
品讀:“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而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教師引導,學生賞析)。
讀出壺口瀑布的氣勢磅礴,總結賞析句子的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賞析:“當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合學指導:可從修辭、動詞、句式等角度來賞析;先獨立思考,做好批注;小組交流解疑,需要老師幫助可舉手示意。
(賞析完成后,配樂誦讀。板書“壯美”“情”“贊美”“熱愛”)。
作者寫了壺口瀑布的水后,為什么又寫“腳下的石?
3.探究主旨。
請同學們齊讀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壺口瀑布這一勝景來抒發什么樣的情感?(板書“情景交融”)。
(五)拓展提升:
觀看壺口瀑布視頻,示范所思所想:羅丹曾說過:美麗的風景之所以使人感動,不是由于它給人或多或少舒適的感覺,而是由于它引起人們的思想。面對這樣的壺口瀑布。我想到了在黃土高原上,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后生們,忘情的、沒命的擊打著的安塞腰鼓!想到了在陜北高嶺上,那曲調高亢,旋律奔放的信天游!想到了在關中地區,那大喊大叫,喜怒哀樂皆形于色的秦腔!這些文化體現的就是黃河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思考:面對這樣雄偉壯美的壺口瀑布,你想到了什么?(比如:人生啟迪、歷史、文化……)。
(六)小結:
《壺口瀑布》寫景細膩,通過多角度觀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特征寫出了壺口瀑布的聲勢形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壺口瀑布透視了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想到挾而不服、壓而不彎、遇強則抗、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抒發了對黃河的熱愛,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這不僅是一篇有新意的游記,更是一篇帶給人啟迪的哲理散文。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二
1、反復朗讀,能對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談出自己的感受。
2、抓住關鍵語段,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寫景散文的賞析方法。
3、領會黃河精神的象征意義,理解黃河精神在職場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重點結合朗讀,品味文章極具感染力的語言,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
難點理解壺口瀑布與中華民族精神之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激發感情。
觀看壺口瀑布航拍視頻,感受黃河、感受壺口瀑布的雄偉壯觀。
新授:
壺口瀑布位于晉陜兩省交界處,是我國第二大瀑布,滔滔黃河至此由5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40多米,由30多米落差的壺口飛流直下,奔瀉于十里龍槽。看,那沖天的巨浪咆哮著,奔騰著,狂放向前,像濁流化成了利劍,劈開兩岸的河床,站在瀑口只見激浪滔天,水汽彌漫,驚濤拍岸,只見黃河像一陣急速的颶風從眼前呼嘯而過,仿佛一不留神就會被急流卷走,這就是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
教學設計(三)品讀語段,體驗感悟。
教師引導:剛才同學們通過朗讀感受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隨著畫面近距離的去感受一下她的氣勢。
1、學生朗讀文章描寫瀑布的精彩片段,把壺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氣勢讀出來,把自己的感悟、體驗讀出來。
2、教師安排學生誦讀描寫瀑布的精彩片段。學生品評揣摩這一精彩片段。(從形、聲、色、氣勢、寫作手法引導)。
3、請學生說說壺口得名的由來。
溝底的河心還有一條河,
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
當地人叫“龍槽”,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
這龍漕頂著寬寬的河面,正好形成一個“丁”字。
4、請生分析壺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黃河的河床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而低,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寬的深溝中,巨大的水流攏成一束,奔泄于十里龍槽,就形成了壺口瀑布。
(四)探究聯想,領悟情感。
作者梁衡從聲音、形態、氣勢、偉力等方面描寫了壺口瀑布的特點,給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但是閱讀這類借景抒情類的散文,我們能不能只關注那些優美的寫景句子?不能,我們還應該透過文字看到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意圖。
那么這篇文章中作者寫了幾次到壺口?
1、初見壺口。
作者曾兩次到過壺口瀑布,初次相識,作者聽見什么?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聽覺:
濤聲隱隱如雷。
視覺:
霧氣彌漫。
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浪沫橫溢。
感受:
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
可怕、吞沒。
濤聲如雷、霧氣蒸騰、氣勢磅礴。
(驚心動魄或膽戰心驚)。
2、(二)再見壺口。
雨季的壺口瀑布這樣令人膽戰心驚,那么枯水季的壺口又以怎樣的面貌展現在作者面前呢?
雄偉壯闊、剛柔相濟等。
為什么作者將水的各種形態與人的各種感情聯系起來?
水的各種形態的特點與人的各種情感特點有相通之處。如海、河、瀑泉、霧的形態表現,與喜、哀、怨、愁相似。
3、總結兩次看瀑布的基本內容。
(五)朗讀4到結尾段,分析文章主旨。
因為沖出壺口是黃河偉力的集中表現,表現出飽歷磨難的黃河博大寬厚、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偉大性格特點。
這篇借景抒情散文讓我們感受到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透過瀑布我們看到了黃河挾而不服,壓而不彎,勇往直前的堅強性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性格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性格。相信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用黃河的性格面對自己未來職場的生活。
(六)分析文中的優美句子。
1、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3、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壓迫竟會這樣怒不可遏。
(七)布置作業。
二選一:
1、綜觀全文,展開想象的翅膀,請你在練習本上畫出你心里的壺口瀑布。
2、摘抄文中最打動你的語句,并寫出你的感受。
壺口黃河中華民族。
氣勢磅礴博大寬厚寧壓不彎。
多姿多彩柔中有剛勇往直前。
(反思)二一、二二班上課時,同學們的表現都還不錯,課堂紀律較好且積極性較高,二三班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嘗試多增加課堂趣味性,看是否能改變這種狀況。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三
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會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的妙處并學習使用。
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1、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一)【課堂導入】
多媒體播放壺口瀑布的視頻,學生欣賞時,教師激情導入。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文人對其不乏贊美之詞,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xx自天涯”,今天讓我們通過梁衡的游記散文《壺口瀑布》一同去領略“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奇特景觀。)
(二)【預習反饋】
用簡練的語言說說什么是“壺口”以及壺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溝底的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地人叫“龍槽”,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黃河的河床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從高達幾十米的斷面沖下,就形成了壺口瀑布。)
(三)【初讀課文,巧梳理】默讀課文思考:
2、初次相識,壺口瀑布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氣勢磅礴、危險、震耳欲聾、與眾不同、聲勢浩大
(四)【深入研讀,品味語言】
1、品讀3———5段,談一談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壺口瀑布
(小組討論,圈畫出重點詞句,并作分析)
2、第五段寫石頭有什么作用
(用石頭來襯托水與命運抗爭的意志力之堅強。屬于側面描寫)
(五)【再讀課文,感悟主旨】
(作者寫的不僅僅是黃河之水,更是一種人生的姿態,一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性格也正是中華兒女的性格。黃河在壺口將其巨大力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作者贊美黃河,正是贊美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六)【身體力行,愛我中華】
如果有一位外國友人向你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你會怎樣給他介紹(100字左右)
溫馨提示:結合本文所學的有關內容
(七)【視頻欣賞,中國美】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四
《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在文中不僅精細地描摹了壺口瀑布的磅礴、雄壯的氣勢,更由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的“勇往直前”很自然和貼切地想到了人們的經歷,由對黃河的歌頌涌向對人的歌頌,使讀者受到極大的啟示和鼓舞。
本文語言優美,意境雄渾,感情真摯,設計本課時考慮以誦讀為手段,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方式,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進一步體驗作者情感,最后通過誦讀強化感悟,悟得作者的情感。
設計時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主,強調自主感受,學會合作,輔以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3.學會聯想和引申,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拉進學生與課文的距離,通過朗讀表現壺口瀑布雄壯的氣勢,體會蘊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感悟作者豐富的情感。
1.朗讀教學法。朗讀是領會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壺口瀑布磅礴的氣勢和作者的情感。
2.討論點撥法,品讀鑒賞法。
1.請學生課前到圖書館、網上查閱有關壺口瀑布的圖片及資料。
2.解決生字詞,讀通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
1課時
1.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文人贊美“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天險,壺口最驚人。飛流撼天地,濤聲泣鬼神”,今天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來領略壺口瀑布的雄壯的氣勢。
2.簡介壺口
壺口瀑布位于山西吉縣,是我國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黃河水由5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40多米,從30多米落差的壺口飛流直下,奔瀉于十里龍槽,據說,此景如壺注水,故名“壺口”。這是何等壯觀的巨壺啊,有如神來之手掂起一壺黃水傾天而倒,看那沖天的巨浪咆哮著、翻滾著、噴射著,猛烈地左擊右打兩邊的石壁,狂放地奔騰向前,像濁流化成的利劍,劃開兩岸的河床。走進瀑口,只見激浪滔天,水氣彌漫,真有驚濤拍岸,濁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煙之勢。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見高遠奮發的黃河像卷起一陣颶風,急速地從身邊呼嘯而過,仿佛一不留神,就會被激流卷走。夏秋兩季,壺底急升隨風而動的彩虹,使懸瀉天地間的瀑布更具雄渾的美感。
請同學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壺口瀑布名字的由來。文章中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在什么季節?在文中標出兩次的段落。
聽覺: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視覺:霧氣彌漫“像一鍋正沸騰著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
感受:急慌慌、心還在不住地跳
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2.作者是如何將壺口瀑布的特點描繪出來的?
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的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1.朗讀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雨季的壺口瀑布這樣令人膽戰心驚,那么枯水季的壺口又以怎樣的面貌展現在作者面前呢?分別寫了什么地方的河水?圈畫出能夠體現壺口瀑布特點的語句。體會其表達作用。(小組交流討論)
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擠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通過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之水波濤洶涌,威武雄壯,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飛流直下,奔騰激越的情勢。表現出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充溢著催人奮進的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
龍槽壺口:“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無形的大洞吸著,頓時攏成一束,------一大川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
運用比喻、擬人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點,碎成霧,變成了水的另一種形態。
“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是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非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或------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眼前的河水:“-----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切出一道深溝。”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河水堅強,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
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想到了人——“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這小小的壺口,怎么一下子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作者看壺口瀑布,由黃河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想到人的各種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這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這種寫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想到民族的精神——“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作者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再次描寫了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有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
黃河的美不在終點,而在充滿陽剛之氣的驚濤拍岸的過程中,作者從威武雄壯、奔騰雄壯的黃河水中不僅看到了祖國錦繡的山河,更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忍剛強民族精神。
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上游:波瀾壯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
龍槽壺口:碎成點,碎成霧瀑布泉、溪
眼前的河水: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切出一道深溝
河——人——中華民族的精神(無堅不摧、堅忍剛強、勇于反抗)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五
設計思路:
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在文中不僅精細地描摹了壺口瀑布的磅礴、雄壯的氣勢,更由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的“勇往直前”很自然和貼切地想到了人們的經歷,由對黃河的歌頌涌向對人的歌頌,使讀者受到極大的啟示和鼓舞。
本文語言優美,意境雄渾,感情真摯,設計本課時考慮以誦讀為手段,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方式,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進一步體驗作者情感,最后通過誦讀強化感悟,悟得作者的情感。
設計時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主,強調自主感受,學會合作,輔以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感受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了解壺口瀑布的特點;
能力目標:2、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會運用多種手法描寫瀑布的妙處;
情感目標:3、學會聯想和引申,領悟作者借自然景觀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教學重難點:
拉進學生與課文的距離,通過朗讀表現壺口瀑布雄壯的氣勢,體會蘊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感悟作者豐富的情感。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朗讀是領會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壺口瀑布磅礴的氣勢和作者的情感。
2.討論點撥法,品讀鑒賞法。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到圖書館、網上查閱有關壺口瀑布的圖片及資料。
2、解決生字詞,讀通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文人贊美“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天險,壺口最驚人。飛流撼天地,濤聲泣鬼神”,今天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來領略壺口瀑布的雄壯的氣勢。
2.簡介壺口。
壺口瀑布位于山西吉縣,是我國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黃河水由5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40多米,從30多米落差的壺口飛流直下,奔瀉于十里龍槽,據說,此景如壺注水,故名“壺口”。這是何等壯觀的巨壺啊,有如神來之手掂起一壺黃水傾天而倒,看那沖天的巨浪咆哮著、翻滾著、噴射著,猛烈地左擊右打兩邊的石壁,狂放地奔騰向前,像濁流化成的利劍,劃開兩岸的河床。走進瀑口,只見激浪滔天,水氣彌漫,真有驚濤拍岸,濁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煙之勢。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見高遠奮發的黃河像卷起一陣颶風,急速地從身邊呼嘯而過,仿佛一不留神,就會被激流卷走。夏秋兩季,壺底急升隨風而動的彩虹,使懸瀉天地間的瀑布更具雄渾的美感。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壺口瀑布名字的由來。文章中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在什么季節?在文中標出兩次的段落。
三、研讀課文。
(一)雨季中的壺口瀑布。
聽覺: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視覺:霧氣彌漫“像一鍋正沸騰著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
感受:急慌慌、心還在不住地跳。
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2.作者是如何將壺口瀑布的特點描繪出來的?
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的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二)枯水季節的壺口瀑布。
1.朗讀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雨季的壺口瀑布這樣令人膽戰心驚,那么枯水季的壺口又以怎樣的面貌展現在作者面前呢?分別寫了什么地方的河水?圈畫出能夠體現壺口瀑布特點的語句。體會其表達作用。(小組交流討論)。
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擠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通過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之水波濤洶涌,威武雄壯,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飛流直下,奔騰激越的情勢。表現出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充溢著催人奮進的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
龍槽壺口:“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無形的大洞吸著,頓時攏成一束,------一大川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
運用比喻、擬人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點,碎成霧,變成了水的另一種形態。
“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是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非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或------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眼前的河水:“-----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切出一道深溝。”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河水堅強,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
(三)作者為什么再寫第二次之前,還要寫第一次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這黃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想到了人——“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這小小的壺口,怎么一下子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作者看壺口瀑布,由黃河集納了海、河、泉、霧所有水的形態,想到人的各種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這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這種寫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想到民族的精神——“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作者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再次描寫了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有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
(五)配樂朗讀課文最后兩段,教師指導朗讀,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所表達的情感。
四、課堂小結。
黃河的美不在終點,而在充滿陽剛之氣的驚濤拍岸的過程中,作者從威武雄壯、奔騰雄壯的黃河水中不僅看到了祖國錦繡的山河,更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忍剛強民族精神。
五、板書設計。
第一次:
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第二次:
上游:波瀾壯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
龍槽壺口:碎成點,碎成霧瀑布泉、溪。
眼前的河水: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切出一道深溝。
河——人——中華民族的精神(無堅不摧、堅忍剛強、勇于反抗)。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六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
我見過很多瀑布,有“驟止斷崖跌九重”的黃果樹瀑布,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位于山西與陜西之間的秦晉大峽谷,水面寬300多米,但一到壺口瀑布附近,水面寬度就只有二三十米了。就像水壺的倒水口一樣。壺口瀑布因此而得名。
去看壺口瀑布前一天晚上,我們是枕著壺口瀑布的咆哮入睡的。我想壺口瀑布聲勢這么浩大,氣勢肯定也很雄壯。第二天去看,果然如此。
還沒有走近瀑布,撲面的水花來迎接我們。等走近了,震撼!河水裹挾著泥沙從壺口處噴薄而下,奮勇向前,絕不回頭。它們就像那英勇的士兵,向敵營沖鋒陷陣,有一種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再加上那震耳欲聾的隆隆聲,讓這只勇猛的軍隊多了幾分氣勢。
正在我們欣賞時,突然靜靜地在瀑布上空出現了一條五彩斑斕的拱狀物。我激動地大喊“彩虹!彩虹來了!”所有人都齊刷刷地看向我手指向的地方。有的人感嘆好美好美,有的人呼朋引伴快看彩虹,有的人“咔嚓”一聲捕捉到了這神奇的一幕。本來,我以為今天瀑布水霧太重了不會有彩虹……可是,她還是倔強地出現在這里,傲然于黃河上方,俯視著眼下的一切。彩虹和瀑布交相輝映,讓壺口瀑布混黃的底色增添了一絲彩色的身影。
我凝視著壺口瀑布,耳邊突然傳來一陣歌聲,“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不正是此刻壺口瀑布真實的寫照嗎?難怪人們都被它的壯觀而吸引,都為它的英雄氣概而癡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七
1、通過朗讀,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2、抓住關鍵句,感受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
3、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觀表達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無堅不摧、堅忍剛強民族精神的歌頌。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朗讀,品味文章的感染力,感悟作者在文章中抒發的思想感情。
2、難點:領會文章蘊涵的對民族精神的歌頌,壺口瀑布的特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聯系。
【課文提示】。
1、《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在文中不僅精細地描摹了壺口瀑布的磅礴、雄壯的氣勢,更由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的“勇往直前”很自然和貼切地想到了人們的經歷,由對黃河的歌頌涌向對人的歌頌,使讀者受到極大的啟示和鼓舞。
2、本文語言優美,意境雄渾,感情真摯。借助欣賞圖片和朗讀,感悟作者的情感。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
2、說起“瀑布”,你會想起什么?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飛瀑,“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的奇景。
3、哪些語句體現了壺口瀑布的特點?
4、朗讀“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如千軍萬馬滾滾向前……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收盡這一川黃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感受壺口瀑布水勢的浩大、湍急、洶涌,感受壺口瀑布帶來的雄壯、勇往直前的氣勢。
【觀看圖片】。
運用圖片,進行直觀教學,進一步感受壺口瀑布的壯闊氣勢,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課文分析】。
全文寫作者兩次看瀑布的情形。課文的第2段,寫初次相識壺口瀑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作者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河水比作沸水,寫出了壺口瀑布危險、氣勢磅礴等特點。
第3至5段,寫再訪壺口。雨季的壺口瀑布令人膽戰心驚,那么枯水季的壺口又以怎樣的面貌展現在作者面前呢?這一次,壺口瀑布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浩蕩聲勢。初識壺口作者只敢遠觀,現在是近看,更為細致。第4段,描寫河水的其他形態。作者將水的各種形態與人的各種感情聯系起來。這里,黃河不僅僅展現它的陽剛之美。三個段落,分別從河床、水流、石頭角度描寫黃河水,黃河既壯美,又優美,堪稱剛柔相濟。
通觀全文,可知作者不是向我們介紹壺口瀑布這一風景名勝,他在寫景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感情。第6段“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復,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幾句,寫出了作者贊美黃河的深意。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摘錄文中最打動你的語句,并寫出你的感受。
3、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擇六題“思維訓練”題作書面準備。
第二課時。
【思維訓練】。
壺口瀑布具有壯闊、雄偉的氣勢;隨著水勢減弱呈現出另一種美。或莊重,或猛烈,或舒坦,或細碎,壺口瀑布具有豐富的美的形態。
2、文章為什么要寫黑豬掉進深溝的事?前面的“當地人說”幾個字能否刪除?為什么?
從側面烘托激流洶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不能刪除。因為這不是作者親眼所見,而是聽“當地人說”的,可能有些夸張。如果刪除的話,就與事實不符。
3、作者為什么要描摹集納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的壺口瀑布?
作者將壺口瀑布的“海、河、瀑、泉、霧”等形態與人的“喜、怒、哀、怨、愁”結合在一起。作者認定:“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
生動形象地描寫出黃河水勢浩大、上下翻滾的兇猛景象。
5、怎樣理解第6段?
概括了黃河偉大的性格,是對全文的總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他由黃河的“柔中有剛”、“遇強則抗”和“勇往直前”,聯想到中華民族的堅強不屈,借對黃河的贊美,表達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頌。
6、為什么作者會從壺口瀑布想到中華民族?
作者寫黃河不僅將它作為一條河來寫,還賦予它一種無堅不摧、堅韌剛強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黃河的美,在于充滿陽剛之氣的驚濤拍岸的過程中,在驚雷行空般的咆哮聲中,顯示出祖國山河的粗礦雄偉,壯麗浩淼——顯示祖國壯麗山河;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又以它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華民族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勇往直前的偉大品格——歌頌中華民族;黃河,千百年來生生不息,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繼往開來——希望中華民族永遠保持、發揚這種民族精神。這些,就是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所以,作者借景抒情,隱含著寫作意圖。
運用比喻手法,突出水勢變化之大,將黃河博大的胸懷、壯闊的氣勢生動地表現出來。
作者認為“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還不足以表現壺口瀑布的凝重、猛烈,所以又用“一卷鋼板出軋”作對比,讓讀者在比較中感受瀑布的水流宏大,氣勢猛烈。作者故意否定前一種說法而又不刪除,是為了加強表達效果。
8、找一幅或一組壺口瀑布的照片,配一段詩文。
9、寫一篇讀后感。
【學習小結】。
黃河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正像一個人經歷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課外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北海的早晨》,了解新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八
今年暑假爸爸問我:“你看沒看過瀑布,如果沒看過,我就帶你去吧!”我問爸爸在哪里,爸爸說我們要去的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是中國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我問爸爸為什么瀑布還有顏色,爸爸說到那兒你就知道了。
于是我們就出發了,我坐在車里看著窗外,靜靜的想著“是什么樣子的呢,是不是像詩人施閏章寫的詩玉帝把壺誰不尊,山呼雷動謝天恩。九州飛濺瑤池液,一醉炎黃萬古春那樣浩瀚的景色呢?幾個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宜川縣走出了高速公路。從景區門口到非常近,走了將近幾百米突然眼前出現一幅奔騰著的畫面,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瀑布,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據我了解,雖然這沒有別的瀑布那么高,但它與眾不同的是它是有顏色的瀑布,這幅黃色的畫卷是由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的小瀑布組成的。最奇特的是的水迸濺到你身上后,你就會發現衣服上也是黃色的,這是因為它來自黃河,黃河的水是泥水。的水流極為洶涌,像一匹烈馬奔騰而來。奔騰的水一碰到石頭漫天就全是水珠。正因如此,大部分人都穿著雨衣和防水服。我站在欄桿前,望著這幅巨畫,不由被震撼到同時也感嘆到大自然的奇妙。
觀賞完瀑布后,我的心情還像奔騰的瀑布一樣不能平靜,我要感謝黃河這位偉大的母親不僅哺育這著她的兒女,而且還給我們帶來這個壯觀的美景!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這幅巨大的畫面仍然浮現在我的腦海!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九
提起黃河,李白的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名句便縈繞在我們耳畔。而今,當我真正站在黃河邊上,看著這洶涌澎湃的瀑布時,我才體會到這句詩的真正內涵!
黃河,它流過了很多地方,但是在壺口它好像格外留意了一下……。
壺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的美麗就在于那里的天然瀑布。黃河的中游有一個瀑布,它十分漂亮。
我發現靠近瀑布的地方有一個龍洞,所以就叫媽媽、姐姐和我一起到龍洞去看一看,我剛靠近前面,就感覺像在洗澡,好好涼快啊!我拿出一個礦泉水瓶的空瓶子,接了一點水,試了試,哇!那種涼爽都透到心里面去了!我就把這些水帶出了龍洞。龍洞門口有一些馬,哦不!是驢。騎上驢,穿上古樸而又美麗大花褂,揚起花鞭,我們體會到了一種別樣的情趣。
轉眼間,太陽已經越來越低越來越大了,它在為大地奉獻它最后的光芒。在夕陽的余暉下,更顯它雄偉與壯美!
我愛你,壺口!更愛你那像噴泉一樣的!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
在國慶假期,我們全家有幸去了聞名遐邇的。
去往的路上,我們盡享了堵車的“樂趣”,車與車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條會蠕動的紐帶,我也只能在車內無味的觀賞著沿途的風景。
終于,經過五六個小時車程,在距離瀑布兩三公里的地方,我們就聽到了“轟隆隆”的響聲。真是“不見其景,已聞其聲”!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急忙下了車,快步往前走去。
俗話說“天下黃河一壺收”,也真是不為過,距離還有500米處,我就感到了撲面而來的小水珠,想一睹其風采的心更加急切了。
來到的岸邊,只見奔騰的黃河水在懸崖上急切的向下直瀉,翻起層層巨浪,濺起無數水花,壺嘴似的山谷中,奔騰著濁酒似的黃河水,一泄萬里,傾瀉而下,一股難以言說的情愫充溢胸口。
我被眼前的雄偉氣勢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聞其聲,不如見其景,當真正站在壺口邊上時,我才真正領略了她的風采,我才深切感受了她所蘊含的那股奔騰不息的力量!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一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陜西省的姨媽家,使我有幸觀看了。在陜北高原的黃土坡上,寬闊的黃河水經過壺口落入石槽,形成瀑布。就落差而言,它是全國僅次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我們來到壺口,只見本來平靜的黃河之水,到了那兒,一下子便翻起來,擁擠著落進深深的石槽里,飛濺起來的水珠形成一片不散的水霧,彌漫著,仿佛是從槽底升起來的云朵。被巖壁撞得粉碎的黃河水,水花騰起到半空,使得整個瀑布都翻卷著,吼叫著。一陣微風吹過,水珠飄落在臉上,讓人頓時覺得涼爽清新。
剛柔并濟,是一種完美的境界。你如果以為只有泥水狂瀉那就錯了。我們沿著石槽前行,又看見了很多又淺、又靜、又清澈的流水。這是躲過了大瀑布的一些細流。它們就像是一支支小分隊,悄無聲息地選擇了比較安全的道路。這些清清的細流也紛紛從兩岸的石壁上滑下石槽,形成了條條窄簾,道道水柱,千姿百態,蔚為壯觀。這些或寬或窄,或濃或淡的銀鏈和綢帶跳躍在層層巖壁上,怎不令人心曠神怡呢!
除此之外,還有更奇妙的景象呢!在主瀑布的白色水霧里,有一道若隱若現的彩虹,它竟然一直伸到我腳下,仿佛給我搭了一座拱橋,看我是不是有膽量踏著它走向彼岸似的。
聽姨媽說,到了隆冬季節,除了黃水飛騰的主瀑布外,石槽兩壁都凍成了冰掛,整個冰槽被冰雪覆蓋,冰層一直高過兩岸,形成一座壯觀的天然冰橋,一河之隔的陜西省和山西省竟被這滑溜溜的冰橋聯結起來。我想:天上的牛郎織女看見了,也一定會羨慕這一自然奇觀的。
我愛祖國秀麗的山山水水,更愛這雄偉壯觀的爆布。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二
今天是國慶節,我們全家早就規劃好趁這個國慶假日去看一看全世界第一大黃色瀑布——黃河。“叮鈴鈴……”鬧鐘一響,我們立刻起床,向目的地出發。
一路上,天有些陰沉沉的,但并不影響我的心情,我在車里左看看右看看,被沿路上兩邊的景色晃的眼花繚亂,就在這迷人的秋景中,我們來到了位于吉縣城西40公里處的晉陜峽谷之中。因為是國慶節,這里人非常多,有好多臨邊的省市的朋友也來到了這里游玩。
我們隨著人群向景區走去,剛開始我只看見寬寬的河面上不斷流淌著的黃河水,我以為就是來看這些了,微微有些失望。突然,我的臉上落了幾滴水,耳邊也響起了“嘩嘩”的聲音,“哇!”我此時只會發出這種聲音了,太壯觀了,在我眼前是一個深深的河谷,黃河在這里形成很大的落差,以排山倒海的氣勢磅礴瀉下,瀑布聲形粗獷,就像千軍萬馬在向我奔騰過來。由于水氣大,加上日光照射,在整個瀑布上空總是掛著一道彩虹,站著瀑布邊,我仿佛像是站在了通往天上的入口,通過那美麗的彩虹橋,我們就能上天一游了。
剛才的失望早就沒有了,我現在除了驚訝,就是被這的雄姿所震撼。真是“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時間在不斷地流失,我們也該走了,離別時,我還是有些戀戀不舍,我買了一個布老虎枕頭當作紀念。這次國慶節讓我見識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生態環境,讓這些美景能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三
黃河是我國第三大瀑布,它氣吞山河,十分雄偉。我雖然沒有親眼看到,可爸爸給我介紹得有聲有色,我好像身臨其境,看到飛瀑,聽到濤聲。
黃河像一條騰飛的巨龍,穿行在西北高原的秦晉大峽谷中。上游寬寬的河面到了這里形成了窄窄的峽谷,奔騰的黃河聚集在這里,好像它的壓力要沖破這個峽谷傾瀉而出。瀑布濤聲轟鳴,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讓人看得心驚肉跳,讓人聽得震耳欲聾。正如詩人贊美的:“源出昆侖衍大流,王關九轉一壺收。雙騰虬淺直沖斗,三鼓鯨鱗敢負舟。”
彩虹是黃河的第一大景觀,經陽光折射,飛霧在空中形成一條七彩巨虹,與瀑布交相輝映,是奇觀中的奇觀,美景中的美景,繽紛的彩虹,上接長空,下臨飛簾,真是美麗異常,令人神往。
黃河真是天下奇觀,有機會的話,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陜北的非常壯觀、雄偉!
清晨,我們乘車來到景區。徒步經過一段干涸的河床,就來到的觀景臺。只見,洶涌的黃河水奔流不息,經過壺口這個地方,飛瀉而出,墜入深潭中,飛濺的水花打在我的臉上,涼絲絲的,令人心曠神怡。
壺口的兩岸,到處是一片片的黃色,黃色的山坡、黃色的大地,在清晨的霧氣和瀑布的水汽籠罩下越發顯得神秘。
黃河是勇敢的,她像一把利劍,在崇山峻嶺中劈開一條通道。“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經壺口、出龍門,流向大平原。
慢慢地,太陽從對岸的坡頂升起。驅散了霧氣和水汽,對面的黃土高坡一下子映入我的眼簾,金燦燦的一片。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四
聞名遐邇的黃河,位于秦晉交界的陜北宜川東面。那里山川秀美,景色獨特迷人。今年國慶長假,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
十月三日天氣晴朗,我們開車從臨潼出發。進入銅川后,高速公路上已是車水馬龍,兩旁群山環繞,一路穿過山谷、隧道、橋梁蜿蜒前行。
中午,我們趕到了黃河景區。一道壯觀的瀑布從兩山巖石之間傾瀉而下,瀉在巖石上,發出震耳的轟鳴,真是驚濤拍岸,聲音如雷,氣勢磅礴。被摔碎的河水,互相碰撞,化為水沫,變為水霧,水霧把游人的衣服都打濕了。看,濺上來的水花直“冒煙”,在陽光折射下形成了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這道“彩虹通天”的大奇觀讓游人大飽眼福,紛紛拍照留念。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和“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的詩句。爺爺告訴我:“只因九曲黃河,自北向南流至此,浩瀚的水面驟然收成一束,傾瀉在高差三十余米深的石槽內,像一個巨大的茶壺正在向下注水,故名壺口”。瀑布沖進水潭,然后又匯成激流,浩浩蕩蕩地奔出山谷,流向東方。
瀑布升騰的煙霧,黃河咆哮的激流,兩岸,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還有宜川胸鼓表演助興,節日氣氛濃烈,場面蔚為壯觀。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游人不虛此行,異口同聲地贊嘆這一壯觀的美景。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五
你見過嗎?那可真壯觀啊!
以前,我見過的瀑布好像一條銀色的飛龍,從懸崖上直瀉下來,跌在巖石上,激起無數的水花,那水花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可如今我見到的卻不一樣。
洶涌澎湃的黃河水像千軍萬馬一樣涌來,看得人驚心動魄。突然出現了一道懸崖,但這并不能讓一路狂奔的黃河水就此止步,它們從百米河床涌進二三十米的龍槽,在傾注的一霎那間,聲音震耳欲聾。頓時,水波急濺,激起幾十米高的水柱,仿佛是一群頑皮的孩子在嬉戲打鬧,吼聲如雷。黃河水沸騰著、翻滾著,云煙四起,團團黃煙慢慢從壺口升起,好一派氣勢磅礴的景色!
四季分明。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物復蘇,冰雪融化,冰凍了一個冬天的黃河水像孩子一樣一邊歡歌,一邊觀望兩岸的景色。一不小心跌入壺口,發出山崩地裂的聲音。炎熱的夏天,洶涌澎湃的黃河水正在伸展筋骨。秋高氣爽,北雁南飛,登高遠望,瀑布,一會兒像萬馬奔騰而來;一會兒像雄獅怒吼;一會兒像高臺跳水,濺起不少水花。你看,那濺起的水花,一陣高過一陣,似團團黃煙在河谷中飛騰,真可謂鬼斧神工。隆冬來臨,昔日的活躍分子沉寂了下來,白茫茫的冰地架起一座冰橋,方便了兩岸人們的來往。
看著那,我不禁浮想聯翩,這不正是我們炎黃子孫不屈不饒的精神象征嗎?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優秀16篇)篇十六
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西安,我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由于車開得太慢,我恨不得長出一對兒翅膀,飛到壯觀的面前。
終于到了門口,我急忙下了車,高高興興地往那邊走去,一路上,卻發現地上全是泥巴,得費老大的勁,才能把腳抬起來走路。我暗暗地想:怎么全是泥巴?就像定了身一樣走不了路。于是,我干脆像機器人一樣走路,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的風很大,風一吹,把我的頭發都吹亂了。水里的泥點都吹到我身上,不一會兒,我變成了一個小泥球,爸爸說:“哈哈,你太臟了!”但是我很開心,我覺得風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就像我一樣。
遠遠望去,一層層巖石,形成了大小瀑布相連景象,我覺得側面看,就像一個個大樓梯,真是太奇妙了!
當我走到瀑布水面前的時候,發現瀑布水爭先恐后地往下流,生怕自己掉隊,有的撞上大石頭,一下子水花四濺,有的波浪起伏,就好像一條條金黃色的大龍在水上自由自在地暢快翻滾,讓我感到無比的壯觀!這時媽媽笑著問我:“看到這種景觀,你想說點什么?”我想了想,立刻手舞足蹈地吟誦起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媽媽聽完,對我豎起大拇指,說道:“真棒,很貼切!”
黃昏,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在路上,我想:這一天玩得真開心呀!小朋友們,你們也來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