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制度是指組織、社會、機構等為了管理和調整行為、維護秩序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每個企業都必須嚴格遵守的,下面是一份范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一
正式事業編在崗職工在醫院工作年限滿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1.職工在醫院工作累計滿1周年不滿10周年的,年休假5天;滿10周年不滿20周年的,年休假10天;滿20周年的,年休假15天。
2.職工年休假天數,每年初由人事科公布。
3.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4.當年調入本院的職工年休假,按實際上班天數折算。
5.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累計工作滿1周年不滿10周年的職工,當年請病假累計2個月及以上的;。
(2)累計工作滿10周年不滿20周年的職工,當年請病假累計3個月及以上的;。
(3)累計工作滿20周年以上的職工。當年請病假累計4個月及以上的;。
(5)當年產假90天的;。
(6)上年度考核不稱職(不合格)的;。
如職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內又出現上述情形之一的,則下一年度的年休假不再享受。職工請事假,應首先使用年休假。
1、年休假應在保證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下,由科室(病區)領導有計劃地一次或分次安排,做到忙時少安排,閑時多安排,時間過半,休假過半。職工非計劃要求休假的,原則上應在科室排班前報告本科室(病區)領導,并經同意后,方可休假。
2、職工因病或因急事,要求臨時休假,科室(病區)領導應在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給予考慮,凡用年休假沖銷病、事假者,要在報告中寫明或口頭明確告訴科室(病區)領導,以便及時考勤,但輪到夜班或法定節假日上班,原則上不得使用年休假。如果在此期間確實需請假,則應按病、事假處理。
3、年休假時間以1天起算。在年休假期間遇到法定節假日,則法定節假日天數不在年休假內。年休假不能跨年度使用。
4、新享受年休假者和需調整休假天數的職工,上半年到達規定的年限,當年享受;下半年達到規定的年限,則以次年度開始享受,由人事科每年初公布。
5、醫院中層干部休假,3天以上須經分管院領導同意后,方可休假,并指定臨時科室(病區)負責人。
6、職工年休假,原則上就地安排,如要外出的,須向所在科室留下地址或聯系人,以便有急事時及時聯系。
7、休假前必須先履行休假手續并報人事科備案,否則一律當曠工處理。
8、職工休假期間須保證通訊暢通,遇到緊急任務或特殊情況,應立即停止休假。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二
xxx:
本人工齡x年,根據xxx規定可以享受每年x天的公休假,現本人需申請休假(時間x年x月x日—x月x日),請領導予以批準為盼!
申請人:xxx。
申請時間:xxxxx。
1、申請寫好后,先交自己的部門領導批,批了后由部門領導再交公司領導批,最后交考勤部門備查。
2、帶薪年休假是國家的規定,你的單位也有相應的安排,你只要工作走得開,時間安排好,就可以休假。
3、寫申請很簡單,關鍵是你的.單位有沒有明確帶薪休假的問題,如果還沒有說此事,你寫了也沒用,只會自尋煩惱。
國家規定年假一般是多少天?
我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一)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的,年休假5天;
(二)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的,年休假10天;
(三)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三
請假條,是請求領導或老師或其它,準假不參加某項工作、學習、活動等的文書。請假條因為請假的原因,一般分為請病假和請事假兩種。
尊敬的領導: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單位的'相關規定,本人擬申請休公假天,即月日至月日,懇請領導予以批準為感!
申請人(簽名):
申請人____部門______崗位____。
聯系方式休年假時間年月日----年月日共天。
入職時間年月日家庭住址。
申請理由:
備注。
簽批人。
人力資源中心意見。
尊敬的科長、處長、主任(只選其一):
根據國家和單位關于帶薪年休假的有關規定,我擬于年月日休假天。休假期間,我的工作已經安排好了,請給于批準為感!
特此申請。
申請人: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四
尊敬的優拓公司行政領導:
根據國家和公司關于帶薪年休假的有關規定,我擬于20xx年x月x日休假2天。8月休假3天。(具體時間將提前10天安排)。
休假期間,我的工作將在休假前10天安排好,由何艷碧代理,請給于批準為感!特此申請。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x。
20xx年x月x日。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五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1)員工參加工作累計滿1年不滿xx年的,每年休假5天;
(2)員工參加工作累計滿xx年不滿的,每年休假10天;
(3)員工參加工作累計已滿2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15天。
(1)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期間遇到法定節假日、休息日順延。
(2)由于本人原因不愿意休假的,按自動放棄對待,當年不再安排休假,下一年不再補休,也不給予補助。
(3)員工年休假期間外出休假,不報銷往返路程費及其它費用。
(4)員工可用年休假充抵本人發生的事假或病假。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六
為落實和完善公司員工的年休假制度,加強對年休假的管理,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根據國務院頒發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有關規定,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一條享受年休假的范圍和對象。
享受年休假的對象為連續工作1年以上,且與公司簽訂一年期以上正式勞動合同的員工。其他人員年休假辦法視具體情況在勞動合同中另行約定。
(一)參加工作時間滿1年不滿10年的,每年可享受休假5天;。
(二)參加工作時間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可享受休假10天;。
(三)參加工作時間滿20年以上的,每年可享受休假15天。
上述人員在參加工作時間滿規定年限的周年后,從次年起享受相應的年休假假期。年休假假期當年用完,不跨年度使用。年休假假期不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
第三條當年進入集團工作的員工假期標準。
(一)上半年進入的,當年可享受第二條所列假期標準;。
(二)下半年進入的,當年不享受第二條所列假期標準。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根據本部門(單位)的工作任務、人員的崗位性質和個人的基本情況,合理計劃并妥善安排休假,既要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轉,又要保證年休假制度的順利實施。
(一)制訂本部門(單位)當年的員工年休假計劃,于年初報人力資源部備案。計劃安排要充分考慮崗位與人員的配置情況,::科學安排、認真實施,應避免出現集中休假或休假不成等現象。
(二)員工按計劃準備休假時,需提前兩周遞交書面申請。公司領導層及部門經理休假須經總裁簽字批準,普通員工休假須經部門經理和公司主管領導簽字批準。經批準后的休假申請應交人力資源部登記備案。
(三)員工休假前,應妥善安排好有關工作,在休假期間留下有效聯系方式,并保證早九點至晚九點時間段內聯絡暢通,以確保休假期間緊急工作不被延誤。
(四)各部門(單位)要為員工休假提供方便。對確因工作關系不能按計劃安排休假的,由個人提出申請,按管理權限批準后予以延期,但假期必須當年使用。
(五)個人的年休假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段安排。遇法定節日和公休假日可以順延相應的假期期限。人力資源部及各部門(單位)要進行年休假登記管理,及時掌握動態、認真履行手續。
(六)要處理好病事假與年休假的關系。病事假可用年休假抵用,在病事假發生當月,由個人提出申請,按管理權限獲批準后予以抵扣相應休假天數;不抵用休假的病事假應嚴格按《茂華集團考勤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扣減工資福利及獎金待遇。
(七)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當年度不享受年休假:。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如當年享受了年休假以后,其病、事假假期超過了本條第2、3、4款規定期限的,則下一年度的年休假不再享受。
要切實加強年休假的管理,通過必要的行政和經濟措施,以實現年休假的目的。
(一)員工在批準休假期間,工資福利等待遇不受影響。
(二)公司實行休假期間旅游補助制度。
1、對按規定享受年休假假期的員工,由公司發給旅游補助。旅游補助的計算方法為[3000元+(x-5)×300元],其中x為應享受的休假天數。
2、已參加其它各類休閑療養活動,休養時間長于年休假的,不再享受年休假,其規定的年休假假期可給予旅游補助;短于年休假時間的,剩余的年休假可以繼續享受。
3、凡應休年休假假期已經全部用于抵扣病事假的,仍享受旅游補助。
4、對因工作本年度未能享受休假的員工,其規定的年休假假期可給予相應的旅游補助和300%日工資的報酬(以月崗位工資為標準除以21.75天計算)。
五、集團各子公司的年休假可參照本管理辦法另行制訂規定執行。
六、本管理辦法自二oo八年一月起執行。20xx年度《員工年休假管理辦法》同時作廢。
七、本管理辦法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七
[背景資料]:根據《勞動法》及北京市、上級有關文件的精神,結合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公司鼓勵員工有計劃地休假,公司各部門應有計劃地安排員工休假,現將公司年休假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如下:
一、適用范圍:
1、與公司簽訂了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勞動合同,且在本公司工作年滿一年以上的員工,均可享受年休假。
2、臨時勞務人員、內退人員、無崗人員、下崗人員、調出人員(包括正在辦理調動手續的人員)不享受年休假。
3、凡一年內病、事、產、工傷假累計超過60天者,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二、休假時間。
1、在公司工作年滿一年后,每年可有5天的年休假,而后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則增加1天的.年休假,最多增至14天。
若上半年滿足工作年限的,本年可安排休假;下半年滿足工作年限的,次年開始安排休假。
2、員工年休假的假期,不包括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
三、批準程序:
員工一次性休年休假應執行既定的休假計劃,需提前申請并得到核準。員工零星休假,一天以內的,需提前一天獲得直接上級批準;三天以內的,需提前三天獲得直接上級和本部門經理批準;七天以內的,需提前七天請準,經直接上級報本部門經理核準并報人事行政部備案;八天至十四天以內的,需提前一個月請準,經直接上級報本部門經理核準,經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報人事行政部備案。
四、具體規定:
1、考慮到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各部門應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在不增加編制和人員、確保工作(生產)任務完成的前提下,每季末制定下一季度本部門員工的休假計劃并報人事行政部備案。計劃期內確實不能休假的,可在本年度內調整休假計劃。
2、各部門應嚴格年休假管理制度,嚴格考勤。公司將不定期抽查考勤情況,抽查結果將在全公司范圍內通報。如抽查發現有員工沒有履行規定的請休假手續擅自休假、或者雖然提前告知了相關主管但事后不能及時提供請休假證據的,視同曠工處理。
3、年休假最少應以1小時為單位使用,不足1小時的以1小時計,超出1小時的按實際休假時間計。
4、年休假期間,基本(協議)工資和貢獻工資照發。
5、員工上年度沒有休完的年休假截止到下年度一季度末。過期作廢。
6、本辦法自1月1日起執行。
7、本辦法解釋權屬于公司人事薪資委員會。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八
聯系方式休年假時間年月日----年月日共天。
入職時間年月日家庭住址。
申請理由:
備注。
簽批人。
人力資源中心意見。
注意:
1、申請寫好后,先交自己的部門領導批,批了后由部門領導再交公司領導批,最后交考勤部門備查。
2、帶薪年休假是國家的規定,單位也有相應的安排,只要時間安排好,就可以休假。
3、寫申請很簡單,關鍵是單位有沒有明確帶薪休假的問題,如果還沒有明確,則需要問明再決定是否填寫申請表。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九
(一)干部職工累積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二)干部職工有下列情形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請事假累積20天以上且單位按規定不扣工資的;。
2.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請病假累積2個月以上的;。
3.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請病假累積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1.請假必須填寫《申請休假呈報審批表》,經批準后方能休假。
2.科長請假由辦分管領導批準,其余人員請假由各科科長批準;。
3.《申請休假呈報審批表》交綜合科備案。
建立考勤登記管理制度。由綜合科指定專人負責本辦人員考勤登記,考勤情況與工作人員年終考核掛鉤。未經請假批準,月累計遲到和早退達3次的進行通報批評;年遲到和早退5次以上的(含5次)年終考核不能評為優秀;遲到和早退10次或無故不上班的,進行誡勉談話。對不能在限定期內改正者,年終考核為不稱職(不合格)。請事假累積達到兩天的要從年度公休假中扣除。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
1、員工在本單位工作轉正后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均享受年休假。
2、員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含獎金)。
1、員工在公司轉正后滿一年的,方可休年休假;員工累計工作滿1至3年的,年休假記為3天;已滿4至6年的,年休假記為5天;;已滿7至10年的,年休假記為7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最多不能超過15天。
2、自20xx年1月1日前入職并符合轉正后滿一年的員工,均可享受年休假。正式實行期間,年休假計算按照每年的1月1日開始計算。
3、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國家規定的婚喪假、產假等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員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或請事假累計1個月以上。
1、由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合同期滿因個人原因不愿續訂,且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員工,當年工作時間不滿10個月的,不享受年休假:。
2、由本公司依據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合同期滿雙方不愿續訂的,年休假天數按“當年應休年休假天數除以12個月乘以當年工作月數”來確定。
1、各部門根據本部門的工作情況對員工年休假進行統籌安排,在不影響工作任務完成的前提下,盡量安排員工休年休假。
2、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因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員工年休假的,經過公司同意可以在次年度的前3個月內安排,行政部備檔。
3、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員工休年休假的,經員工本人同意,經過部門經理、公司領導同意可以不安排員工休年休假。
4、員工所請的事假、病假可以以享受的年休假天數抵消,年休假抵消完可再算余下的事、病假天數。
5、安排員工休年休假原則上不增加人員編制,由各部門自行解決員工休假而產生的頂崗問題。
6、離職再入職員工按照新入職員工標準享受年休假。
2、超過2天以上須經所在部門簽字后報公司總經理簽字同意,到行政部備檔方可年休假。員工請年休假需按以下規定提交書面申請。(附表)。
3、在同一時間段每個部門請年休假不能超過1人(市場部以各店面為單位),若有特殊情況需申請,應提前向行政部報備,經審核通過方可按照年休假計算。
1、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員工年休假的,對員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可累計到次年前三個月內休完,此后再因工作原因未能安排休假的,可按照員工當年日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2、公司已安排年休假,員工因個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作自動放棄年休假,工資報酬為0。
2、各部門要在月度值班表上做好員工當月的年休假記錄,每季度向主管領導報告本部門年休假情況并報行政部備案。
1“累計時間”指的是員工在本公司的全部工齡,工齡按個人在本公司的工作檔案記錄為準。
2、員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內又出現本制度第三條規定的情形。
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若員工在下一年離職的,將按照員工離職當年事假處理。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一
第一條為了規范機關、事業單位實施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制度,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條例》第二條中所稱“連續工作”的時間和第三條、第四條中所稱“累計工作”的時間,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下簡稱工作人員)均按工作年限計算。
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1年、滿、滿后,從下月起享受相應的年休假天數。
第三條國家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工作人員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內又出現《條例》第四條第(二)、(三)、(四)、(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第五條依法應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數少于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第六條工作人員因承擔野外地質勘查、野外測繪、遠洋科學考察、極地科學考察以及其他特殊工作任務,所在單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第七條機關、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應當征求工作人員本人的`意見。
機關、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工作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對其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支付標準是:每應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工作人員年休假工資報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收入外,其余部分應當由所在單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經費按現行經費渠道解決。實行工資統發的單位,應當納入工資統發。
第八條工作人員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計算辦法是:本人全年工資收入除以全年計薪天數(261天)。
機關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全年應發的基本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之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全年應發的基本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之和。其中,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不含根據住房、用車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員直接發放的貨幣補貼。
第九條機關、事業單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員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一)因個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
(二)請事假累計已超過本人應休年休假天數,但不足20天的。
第十條機關、事業單位根據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工作人員本人意愿,統籌安排,保證工作人員享受年休假。機關、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年休假管理,嚴格考勤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應當依據職權,主動對機關、事業單位執行年休假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機關、事業單位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又不按本辦法規定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工作人員加付賠償金。
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于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并責令支付;屬于其他事業單位的,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并由同級人事行政部門或工作人員本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二條工作人員與所在單位因年休假發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公務員申訴控告和人事爭議處理的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駐港澳地區內派人員以及機關、事業單位駐外非外交人員的年休假,按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按照國家規定經批準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的其他單位工作人員的年休假,參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二
為落實我站正式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根據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第514號令)、人事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人事部第9號令)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有關問題的通知》(津人社局發〔20**〕50號)有關精神,制定本辦法。
我站工作年限滿1年以上的正式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簡稱年休假,下同)。
1、工作年限滿1年不滿的職工,年休假5天;
2、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的職工,年休假10天;
3、工作年限滿20年的職工,年休假15天。
1、每年12月份各科室制定下一年度年休假計劃,報分管站長審核,經站長批準后,由站辦公室具體負責管理。
2、每年1月份站辦公室向職工發放當年年休假憑證,職工按照年休假計劃進行休假,每次休假在休假憑證上做相應記錄,職工年休假休完,上交年休假憑證。
3、在站內工作的因工作需要不能如期安排休假的,()科室和本人必須服從站內工作,調整休假時間。
4、年休假原則上不得跨年度休息,確因工作需要當年無法安排休假的,可延續至下一年繼續使用。
四、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請事假累計超過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2、工作年限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3、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4、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5、職工因個人原因,脫產學習累計天數超過其年休假天數、被停職檢查或受到限制人身自由15天以上(含15天)的行政、刑事處罰的。
職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內又出現上述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則下一年度的年休假不再享受。
四、有關問題處理。
1、國家法定節假日、公休日及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2、調動工作的人員、安置的軍隊轉業干部和復員退伍軍人,由原單位(部隊,下同)出具是否已享受年休假的有關證明給我站。年度內已在原單位享受了年休假的,當年不再安排年休假,未休過年休假或已休年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天數的,由我站根據工作情況統籌安排年休假或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3、職工在到達退休年限的,可于應辦理退休手續月份提前3個月離崗休養,其中含本人退休年度年休假及其他假期,退休年度年休假不再另行享受。
4、我站駐外、公派外出、借調至其他單位的職工,每年12月份提交下一年度年休假計劃,并按照計劃進行休假,未休年休假站內不給予經濟補償。
5、職工當年死亡,其生前因工作原因沒有安排休年休假的,其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可享受年休假工資報酬。
6、職工參加上級或我站組織的榮譽性休假活動(獎勵性外出活動或休假)的時間,可從職工當年度應休年休假時間中扣除。
7、其他與年休假有關的管理規定,參照《**區中心血站休假管理制度》(塘血站〔20**〕15號)執行。
五、本辦法由站長辦公會負責解釋,未盡事宜由站長辦公會研究決定。
**區中心血站。
20**年12月28日。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三
根據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和國家人事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工作人員享受年休假。工作人員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二、工作人員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工作人員從工作年限滿1年、滿10年、滿20年的下月起享受相應的年休假天數。
三、國家和我省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和節育手術假以及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四、依法應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數少于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五、外省調入及省內機關、事業、企業之間調動(錄聘用)的人員,當年在原單位未休年休假的,由調入(錄聘用)單位按本辦法規定安排年休假。
六、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按工作日分段安排,除特殊情況外,分段安排要從嚴掌握。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工作原因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工作人員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但不得跨2個年度安排。
七、機關、事業單位要盡可能安排工作人員年休假,充分保證工作人員得到休息,以利于他們的身體健康。各單位領導要關心落實工作人員的年休假待遇,保證他們的合法權利。機關、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應當征求工作人員本人的意見。機關、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工作人員應休而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對其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支付標準是:每應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中,除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外,其余的200%在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內一次性支付,所需經費按現行經費渠道解決。實行工資統發的單位,應當納入工資統發。
八、工作人員日工資收入:為本人全年工資收入除以261天。全年工資收入計算方式為:
(一)機關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應發的基本工資、我省規范后的工作性津貼和生活性補貼、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之和。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應發的基本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之和。前款規定的津貼補貼不合根據住房、用車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員直接發放的貨幣補貼。
九、機關、事業單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員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一)因個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
(二)請事假累計已超過本人應休年休假天數,但不足20天的。
十、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工作人員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達到或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二)工作人員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工作人員,當年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工作人員,當年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汁工作滿20年以上的工作人員,當年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當年已享受了年休假的,翌年不享受年休假。
十一、機關、事業單位要根據工作的具體情況,并參考工作人員本人意愿,統籌安排工作人員年休假。應在每年的年底前制定下一年度工作人員的年休假計劃表,確保工作人員能夠按時享受午休假待遇。機關、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年休假管理,嚴格考勤制度。各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應當依據職權,主動對機關、事業單位執行年休假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十二、機關、事業單位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又不按本辦法規定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以上同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工作人員加付賠償金。
十三、工作人員與所在單位因年休假發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公務員申訴控告和人事爭議處理的規定處理。
十四、工作人員確因工作原因當年不能休年休假的,要填寫《工作人員不能安排年休假申報表》(附后),經單位主要領導批準(單位土要領導由上級分管領導批準),并在本單位公示后,作為發放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依據。各地、各單位應嚴格控制不能休年休假的人數,堅決杜絕變相發放補貼情況的發生。各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要加強監督,一經發現變相發放補貼現象,要堅決糾正并追究相關領導及直接涉及人員的責任。
十五、本實施辦法自20xx年起施行。
十六、本實施辦法由省人事廳負責解釋。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四
我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一)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二)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三)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一)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二)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溫馨提示: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文檔為doc格式。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五
3.員工休息日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休息日,工作時間不含用餐時間、休息時間、加班時間。
4.遲到、早退和曠工:在上下班時間30分鐘以內的為遲到或早退,主管級以上(店內前廳經理、廚師長)員工遲到/早退,需處罰30元/人次;主管級以下(不含主管)遲到/早退,處罰10元/人次。超過31分鐘則為曠工,曠工半天扣一天工資;曠工一天扣三天工資;月累計曠工三天以上則開除處理。
5.公司、分店財務必須將考勤于每月15日前將考勤表及相關單據統計完畢,交至公司人力資源部人事助理處備檔核查。
1.事假:須由當事人至少提前一天向直屬上級提出書面申請,經直屬上級根據實際情況,批準后方可休假。電話或他人代請事假無效,按曠工處理;事假期間無工資和獎金。
2.病假:員工病假須經出示市級以上醫院診斷書,方可向直屬上級請假。無診斷書,須經店長或部門經理核實確認并出具書面證明,否則按曠工處理。病假期間基本工資根據工齡標準:不滿一年按40%發放,不滿兩年按50%發放,兩年以上按60%發放。病假期間無獎金。(如員工病假期間工資低于大連最低工資標準80%,則按照大連最低工資標準80%工資補足)
3.產假: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產假,到公司人力資源部辦理相關手續。(產婦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申請日期,產假期間含法定節假日和正常休息日)
4.婚假: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員工本人結婚可給有薪婚假3天,符合晚婚年齡規定的(男25周歲、女23周歲),增加有薪婚假7天。(可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拆分假期)
5.年假: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員工,每年可享受五天帶薪休假;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的員工,每年可享受十天帶薪休假;連續工作滿二十年以上的員工,每年可享受十五天帶薪休假。(年假可拆分休,也可用于可預計的的事假,具體細則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6.探親假: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員工,回家路途在24小時以上的員工可申請最長1個月的無薪假期。(探親假、年假課合休,兩假累計不超過1個月)
7.喪假:員工直系親屬(三代以內)死亡時可給有薪喪假3天。
8.銷假:員工休假日期滿,必須持請假條到批假部門即時銷假,否則視為曠工。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六
一、適用范圍:。
1、與公司簽訂了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勞動合同,且在本公司工作年滿一年以上的員工,均可享受年休假。
2、臨時勞務人員、內退人員、無崗人員、下崗人員、調出人員(包括正在辦理調動手續的人員)不享受年休假。
3、凡一年內病、事、產、工傷假累計超過60天者,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在公司工作年滿一年后,每年可有5天的年休假,而后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則增加1天的年休假,最多增至14天。若上半年滿足工作年限的,本年可安排休假;下半年滿足工作年限的,次年開始安排休假。
2、員工年休假的假期,不包括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
員工一次性休年休假應執行既定的休假計劃,需提前申請并得到核準。員工零星休假,一天以內的,需提前一天獲得直接上級批準;三天以內的,需提前三天獲得直接上級和本部門經理批準;七天以內的,需提前七天請準,經直接上級報本部門經理核準并報人事行政部備案;八天至十四天以內的,需提前一個月請準,經直接上級報本部門經理核準,經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報人事行政部備案。
1、考慮到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各部門應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在不增加編制和人員、確保工作(生產)任務完成的前提下,每季末制定下一季度本部門員工的休假計劃并報人事行政部備案。計劃期內確實不能休假的,可在本年度內調整休假計劃。
2、各部門應嚴格年休假管理制度,嚴格考勤。公司將不定期抽查考勤情況,抽查結果將在全公司范圍內通報。如抽查發現有員工沒有履行規定的請休假手續擅自休假、或者雖然提前告知了相關主管但事后不能及時提供請休假證據的,視同曠工處理。
3、年休假最少應以1小時為單位使用,不足1小時的以1小時計,超出1小時的按實際休假時間計。
4、年休假期間,基本(協議)工資和貢獻工資照發。
5、員工上年度沒有休完的年休假截止到下年度一季度末。過期作廢。
6、本辦法自xx年1月1日起執行。
7、本辦法解釋權屬于公司人事薪資委員會。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七
我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一)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二)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三)職工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一)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二)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溫馨提示: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八
(1)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累計工作已經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經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經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2)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員工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員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員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員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4)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5)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的,經員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年休假。對應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公司按照該員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十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不享受當年年休假的情形。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二十
酒店為完善請、休、銷假制度,統一審批手續,特制定本制度:
2、下列日期為假日,但因需要可制定正常上班,需以加班計算
(1)元旦、春節、國慶節、中秋節、端午;
(2)假日若逢星期日,其隔日不予補假;
3、員工請假分下列幾種:
(2)婚嫁:員工結婚可請婚嫁3天,晚婚假加3天(含假期路途);
子女結婚可請假2天(含假期路途);
兄弟姐妹結婚可請假1天;
(3)產假:員工生育可請假75天,小產7天,晚婚晚育加15天
配偶生育可請假1天
(4)喪假:父母配偶喪亡可請假3天;
祖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岳父母喪亡可請假3天;
其他直系親屬喪亡可請假一天;
4、假期薪金
(1)病假:喪家三天超時扣薪金;
(2)婚假:婚假三天超時不計薪金,產假按工資標準計發50%薪金;
5、請假及核準權限
(1)休假一天以內,所在部門經理簽署意見后,報總經理批準,交辦公室備案;
(2)部門經理請假,一天以內報總經理批準;
(3)產假、婚假、喪假由部門經理簽署意見,報辦公室核準;
(4)輪休完后由所在部門負責人合理安排
8、請假理由不充分或妨礙工作時,可酌情不予給假,或縮短假期或延期請假;
12、酒店員工依本制度所請假如發現有弄虛作假者,除以曠工論處外,可依情節輕重予以懲處直至辭退。
13、受到批準的請假均不計工資,扣發全勤獎。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員工休假管理制度。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二十一
1、與公司簽訂了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勞動合同,且在本公司工作年滿一年以上的員工,均可享受年休假。
2、臨時勞務人員、內退人員、無崗人員、下崗人員、調出人員(包括正在辦理調動手續的人員)不享受年休假。
3、凡一年內病、事、產、工傷假累計超過60天者,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在公司工作年滿一年后,每年可有5天的年休假,而后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則增加1天的年休假,最多增至14天。若上半年滿足工作年限的,本年可安排休假;下半年滿足工作年限的,次年開始安排休假。
2、員工年休假的假期,不包括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
員工一次性休年休假應執行既定的休假計劃,需提前申請并得到核準。員工零星休假,一天以內的,需提前一天獲得直接上級批準;三天以內的,需提前三天獲得直接上級和本部門經理批準;七天以內的.,需提前七天請準,經直接上級報本部門經理核準并報人事行政部備案;八天至十四天以內的,需提前一個月請準,經直接上級報本部門經理核準,經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報人事行政部備案。
1、考慮到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各部門應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在不增加編制和人員、確保工作(生產)任務完成的前提下,每季末制定下一季度本部門員工的休假計劃并報人事行政部備案。計劃期內確實不能休假的,可在本年度內調整休假計劃。
2、各部門應嚴格年休假管理制度,嚴格考勤。公司將不定期抽查考勤情況,抽查結果將在全公司范圍內通報。如抽查發現有員工沒有履行規定的請休假手續擅自休假、或者雖然提前告知了相關主管但事后不能及時提供請休假證據的,視同曠工處理。
3、年休假最少應以1小時為單位使用,不足1小時的以1小時計,超出1小時的按實際休假時間計。
4、年休假期間,基本(協議)工資和貢獻工資照發。
5、員工上年度沒有休完的年休假截止到下年度一季度末。過期作廢。
6、本辦法自xx年1月1日起執行。
7、本辦法解釋權屬于公司人事薪資委員會。
帶薪年休假管理制度(實用22篇)篇二十二
為落實和完善公司員工的年休假制度,加強對年休假的管理,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根據國務院頒發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有關規定,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享受年休假的對象為連續工作1年以上,且與公司簽訂一年期以上正式勞動合同的員工。其他人員年休假辦法視具體情況在勞動合同中另行約定。
(一)參加工作時間滿1年不滿10年的,每年可享受休假5天;
(二)參加工作時間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年可享受休假10天;
(三)參加工作時間滿20年以上的,每年可享受休假15天。
上述人員在參加工作時間滿規定年限的周年后,從次年起享受相應的年休假假期。年休假假期當年用完,不跨年度使用。年休假假期不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
(一)上半年進入的,當年可享受第二條所列假期標準;
(二)下半年進入的,當年不享受第二條所列假期標準。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根據本部門(單位)的工作任務、人員的崗位性質和個人的基本情況,合理計劃并妥善安排休假,既要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轉,又要保證年休假制度的順利實施。
(一)制訂本部門(單位)當年的員工年休假計劃,于年初報人力資源部備案。計劃安排要充分考慮崗位與人員的配置情況,::科學安排、認真實施,應避免出現集中休假或休假不成等現象。
(二)員工按計劃準備休假時,需提前兩周遞交書面申請。公司領導層及部門經理休假須經總裁簽字批準,普通員工休假須經部門經理和公司主管領導簽字批準。經批準后的休假申請應交人力資源部登記備案。
(三)員工休假前,應妥善安排好有關工作,在休假期間留下有效聯系方式,并保證早九點至晚九點時間段內聯絡暢通,以確保休假期間緊急工作不被延誤。
(四)各部門(單位)要為員工休假提供方便。對確因工作關系不能按計劃安排休假的,由個人提出申請,按管理權限批準后予以延期,但假期必須當年使用。
(五)個人的年休假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段安排。遇法定節日和公休假日可以順延相應的假期期限。人力資源部及各部門(單位)要進行年休假登記管理,及時掌握動態、認真履行手續。
(六)要處理好病事假與年休假的關系。病事假可用年休假抵用,在病事假發生當月,由個人提出申請,按管理權限獲批準后予以抵扣相應休假天數;不抵用休假的病事假應嚴格按《茂華集團考勤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扣減工資福利及獎金待遇。
(七)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當年度不享受年休假:。
2、當年事假累計超過20天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如當年享受了年休假以后,其病、事假假期超過了本條第2.3.4款規定期限的,則下一年度的'年休假不再享受。
要切實加強年休假的管理,通過必要的行政和經濟措施,以實現年休假的目的。
(一)員工在批準休假期間,工資福利等待遇不受影響。
(二)公司實行休假期間旅游補助制度。
1、對按規定享受年休假假期的員工,由公司發給旅游補助。旅游補助的計算方法為[3000元+(x-5)×300元],其中x為應享受的休假天數。
2、已參加其它各類休閑療養活動,休養時間長于年休假的,不再享受年休假,其規定的年休假假期可給予旅游補助;短于年休假時間的,剩余的年休假可以繼續享受。
3、凡應休年休假假期已經全部用于抵扣病事假的,仍享受旅游補助。
4、對因工作本年度未能享受休假的員工,其規定的年休假假期可給予相應的旅游補助和300%日工資的報酬(以月崗位工資為標準除以21.75天計算)。
五、集團各子公司的年休假可參照本管理辦法另行制訂規定執行。
六、本管理辦法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