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班教案的制定,教師可以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為了方便教師的教學工作,小編整理了一些經典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一
一、活動目標:
(一)感受《康康舞曲》的歡快與活潑,并樂意用身體語言表現音樂的節奏變化。
(二)能夠根據圖譜區分音樂旋律的變化,并能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
(三)體會與同伴玩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圖譜、歌曲《康康舞曲》。
三、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場。
(二)引入話題,欣賞歌曲。
(三)教師示范用圖譜區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四)請個別幼兒示范用圖譜區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五)幼兒根據歌曲的變化自由創編動作。
(六)請幼兒展示自己編好的動作。
(七)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游戲。
(八)。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緒。
2.學習歌曲中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體驗師生與生生之間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歌曲《音樂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2.多媒體課件;3.邀請卡一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二、導入課題:
2.教師讀邀請卡內容,提問:“你們有信心戰勝困難嗎?(有)那讓我們出發吧!”
3.幼兒學唱,著重練習歡.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塊大石塊,繼續前進。
(三)遇到第三個考驗,請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個敲門聲:
(1)53|530||(2)42|420||(3)50i0||。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三
1、初步學習游戲,嘗試與同伴合作,探索用各種肢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洗衣機的洗衣程序。
2、進一步學習根據動作和語言的提示,在游戲情節中創造性的`表現洗衣過程。
3、通過分角請部分幼兒圍成圓圈做洗衣機,教師通過身體動作、語言來指揮幼兒玩洗衣機的游戲。
(2)請幼兒穿上大襯衫,罩住自己的頭聽音樂做游戲。重點指導:洗衣結束時,“衣服”都要做出自己的造型貼在“洗衣機壁上”。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四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兩聲部輪唱。
2、借助圖譜、指揮,保持兩聲部的和諧。
3、培養專注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幼兒看圖譜或指揮演唱。
2、幼兒邊唱邊表演。
(二)學習二聲部輪唱。
1、欣賞范唱,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聲部圖卡,引導幼兒擺放在圖譜相應位置。
3、師生、生生合作用二聲部形式演唱。
(三)全體幼兒用輪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五
2、嘗試創編歌詞及制作圖譜,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感受人與動物間和諧美好的關系,培養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重點難點。
難點:嘗試創編歌詞及制作圖譜,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迷路的小花鴨》(一)(二),圖譜(一)(二),哭笑臉譜各一個。
活動過程。
1、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5個音階)。
2、故事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一),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b:我看到樹在搖擺(手臂揮動)。
幼c:我看到小鴨子在叫,這樣是哭(做擦淚動作)。
4、師生合作填充完成圖譜(一),學唱歌曲第一段。
幼:第1、2、3格是空格,沒有小圖片。
(3)師:小花鴨在什么地方叫媽媽呢?
(4)師生一起看圖譜唱歌,檢查貼得是否正確。
(5)請幼兒一邊看圖,一邊唱歌。
5、學習制作圖譜(二),創編第二段歌詞。
提示幼兒在小圖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貼進1、2兩格,學唱1、2兩句。
(2)師: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幼:把小花鴨抱起來。
引導幼兒貼第3格,連唱1、2、3句。
(3)師:小朋友很高興,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應該貼哪幅圖片?
幼:啦啦啦。
引導幼兒貼第4、5格,連唱第1~~5句。
(4)引導幼兒將小房子貼入最后一格,并檢查是否正確。連唱第二段。
(5)邊看圖譜,邊試著唱出歌曲第二段。
6、邊指圖譜,邊完整演唱歌曲。
7、體會歌曲不同情感,學習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兩張表情臉譜,請幼兒分別貼到圖譜前,該如何貼?為什么?
聽琴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兩遍。
8、嘗試用動作進行歌表演。
(1)請幼兒邊唱邊想想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每一句歌詞。
(2)請幼兒找個空位子進行歌表演。
活動總結。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六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夢”,初步唱出歌曲的優美情緒與意境。
2、通過畫面記憶歌詞;并創編歌曲替換詞,嘗試用簡筆畫形式表現出來。
3、體驗創編的成功感及抒情歌曲所帶來的情趣與氛圍。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5、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圖片:小草、天空、星星、娃娃;幼兒人手一張白紙和一盒蠟筆;音樂磁帶;已學會唱搖籃曲。
活動過程:
一、師生問好,唱搖籃曲開始導入過渡語:“聽著優美的搖籃曲,有些客人都做夢了,它們的夢就藏在一段音樂里,一起來聽聽”
二、學唱新歌:
1、聽音樂彈奏一遍,提問:“這首曲子聽起來有什么感覺?”
3、再聽老師唱一遍:“還有幾張卡片,他們也想來加入,請你們仔細的聽,看看他們要放在哪里?”請幼兒上來對應擺放圖片,要求能說出完整的一句話。如:小草的夢,綠綠的。
擺好后一起聽音樂讀歌詞。
4、一起看圖唱: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聽著音樂,來唱一唱吧!
這首歌有個名字叫“夢”。(出示字卡夢)練習對唱,重點提醒幼兒注意聽清前奏,用優美的聲音來唱,注意那里唱的比較響亮。
(1)老師唱前半句,孩子唱后半句。
(2)請一位孩子和大家對唱。
5、取掉部分圖片,逐步加難練習唱歌曲。
(2)我多拿掉一些行嗎?那我們再來(取掉寶寶、天空、小草四張圖片),現在能唱嗎?
(3)如果我把圖片全拿掉,你們能唱嗎?
(4)小朋友你們聽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音樂?
三、創編歌曲的替換詞:
剛才我們唱了他們四位的夢,還有誰也會來做夢,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
1、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鼓勵孩子進行交流。
2、個別說,教師示范簡筆畫:把想的畫出來,在右邊涂色做個標記。
畫滿四個就一起唱一遍。“變成了一首新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四、替換歌詞并練習歌唱:
1、把一位幼兒的作品拿出來,這是xx小朋友的,我們一起來用優美的聲音來唱唱他的夢吧。
2、替換上另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集體唱。
3、拿著自己的圖唱給客人老師聽。
回家可以唱給你的.爸爸媽媽聽,現在把你編的夢唱給好朋友聽聽吧!
五、延伸活動:
繼續提供紙筆,鼓勵孩子創遍自己的《夢》的歌詞,并唱給同伴聽。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七
把圖譜折成三部分,一段一段呈現出來。
1、集體舞動作:
每一小節內容:站在原點上,自拍2下,和同伴拍2下,右手做招手動作2下,和同伴交換位置(重復5次,交換5個舞伴)。
2、聽到“蹦蹦蹦”的重音,做握拳的動作2下。
第一段音樂:集體舞。
第二段音樂:全體幼兒聽到“蹦蹦蹦蹦”重音后問“誰是灰太狼?”腳下兩個黑點的幼兒開始追跑,誰先跑到自己的位置誰就是灰太狼。
第三段音樂:扮演灰太狼的幼兒走四步回頭一次,其余幼兒靜止不動或者做靜止不動的造型。聽到灰太狼說“發怒了”,幼兒跑回自己的位置。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八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生活中蘊藏的各種節奏,體驗節奏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鼓勵幼兒創造性的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3、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表現不同的節奏。
重點:感受節奏。
難點:用各種方式表現節奏。
活動準備:
1、兒童經驗基礎:幼兒對節奏感興趣。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發現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初步感受節奏。
1、教師示范用發出一些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讓幼兒拍手表現節奏。
除了拍手你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現這種節奏?
噠!”這種節奏呢?
你們真棒,這么快就把我聲音里藏的節奏都找出來了,那我再來難一點的,你們能聽出里面的節奏嗎?好,我找個哨子來玩玩(出示哨子)你聽出了什么節奏?除了用嘴巴說,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表現這種節奏。那我們跟著他一起試試!
小結:真有趣,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聲音都是有節奏的。有的長,“噠——噠——噠——”,有的短“噠噠噠”,還有的長長短短連在一起,“噠——噠——噠噠噠”,都是不一樣的,真有趣。
二、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及材料表現節奏。
1、請個別幼兒示范用用不同材料表現節奏。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九
1、在欣賞歌曲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并表演歌曲。
2、初步了解套娃,知道是俄羅斯的工藝品。
3、鍛煉幼兒的創編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美麗的套娃》與歌曲內容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2、什么是套娃?(所謂套娃,就是娃娃套娃娃,一個套一個,外面的大,里面的小,最大的有一尺多高,最小的像黃豆粒一樣大。一般是7—8個娃娃為一套,最少的有3個,最多的有30來個。)。
3、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歌曲美麗的套娃,看看那里的'套娃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欣賞歌曲。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傾聽,熟悉歌曲內容。
3、教師彈唱,幼兒輕聲跟唱。
(三)學唱歌曲。
1、你最喜歡那一句?你能把這句話唱出來嗎?(幼兒唱出歌曲,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
2、幼兒沒有說到的那幾幅圖片教師可再彈唱一邊,讓幼兒把它們找出了·唱出來。
3、教師彈唱,幼兒跟唱,唱完后請幼兒按照歌曲內容,把圖片按照順序排隊。
4、教師彈唱幼兒,幼兒根據圖片內容進行演唱。
5、教師利用藏圖法·分組演唱法等請幼兒演唱。
(四)表演歌曲。
1、教師彈唱,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嘗試創編歌曲。
2、請個別創編能力較好的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3、教師根據幼兒創編的舞蹈進行整合。
4、教師彈唱,幼兒邊唱邊表演。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
活動目標:
1、傾聽教師的示范演唱,分辨各聲部、感受多聲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2、通過分辨、模仿學習,在合唱中堅持自己的聲部,并初步體會與其他聲部和諧合作的愉悅。
3、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熟唱歌曲《三只猴子》的第一聲部。
2、歌曲音樂。
3、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三只猴子》。
二、學習二聲部襯詞。
1、聽音樂拍節奏。
師:“你們會不會把這首歌的節奏拍出來呢?”
2、帶領幼兒跟著樂曲拍手感知節奏型。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一
2.嘗試看圖譜有節奏的為樂曲伴奏,并體會演奏效果。
3.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活動重點:能夠嘗試為樂曲設計配器方案。
活動難點:有情緒的演奏。
活動準備:。
1.響板,鈴鼓,撞鐘。
2.節奏圖譜,孤獨的牧羊人音樂。
活動過程:。
入場,在doreimi的音樂背景下坐律動入場。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二,出示節奏圖譜,分析樂句,徒手合樂。
1.分析樂曲,區分樂句情緒。
看圖譜,區分樂句(特點)圖譜上有什么?一樣么?大羊小羊這兩段有什么感覺?
放音樂,討論a.b段特點。
2.合樂徒手練習。
三,討論配器方案,運用樂器演奏。
1.神秘盒懸念,請出樂器。
2.討論樂器音色特點。
3.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配器方案。
引導幼兒根據樂句情緒討論應該怎樣配選樂器。
教師綜合幼兒建議在圖譜上貼上相應的樂器圖片并運用樂器看圖譜練習演奏。
四,使用樂器,看圖譜進行演奏。
1,幼兒自行分組扮演。
2.引導幼兒運用樂器看圖譜進行演奏。
五,結束。
展開森林音樂會,幼兒完整演奏。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二
1、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2、通過以故事、出示圖片的方式,了解作品的結構、形象和內容。
3、感受音樂情緒,能用動作、表情、嗓音等表現音樂。
(一)知識經驗的準備:組織幼兒觀看獅子王的圖片及碟片。
(二)材料的準備:圖譜,錄音,獅王、兔子、猴子、狐貍等動物頭飾若干個。
1、在歡樂的音樂聲中進入活動室。今天我們去森林玩游戲,高興嗎?
2、調動幼兒生涯經驗,激發興趣。
瞧,我是誰呀?你們喜歡獅子大王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一起學學它的聲音和走路的樣子。
4、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一遍。
今天老師跟你們講一個關于獅子大王的故事。
6、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分角色表演。
你喜歡哪個動物就請帶上它的頭飾,(由幼兒自愿擔任角色)邊聽音樂邊玩游戲,教師參與領導。當聽到獅子王出來的音樂就學它走路;當聽到獅子王吼叫的音樂你們就學學它的動作和聲音;當聽到動物們出來的音樂你們就和獅子王一起跳舞;最后獅子王餓了,就把狐貍吃到肚子里。
7、幼兒之間互換角色表演。
8、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玩得真高興,回家休息一會吧。
為了便利,全班幼兒圍坐成圓形,一開始我以幼兒喜歡的故事入手,讓幼兒邊聽故事邊創編獅王的模樣、動物的不同心情(懼怕、高興),幼兒能結合自身生涯創編出兇悍、強健、可怕的獅王樣和發抖、躲藏、快跑、喊救命等懼怕樣子以及蹦蹦跳跳、歡欣鼓舞等高興狀,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接下去的欣賞部分,我利用圖形譜輔助幼兒了解音樂的構造和內容,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積極匹配音樂與故事情節,并自覺地配上相應的`肢體動作,可以說《獅王》音樂引起了幼兒興趣,幼兒表演音樂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幼兒的情緒較興奮,不少幼兒爭做小指揮、扮演獅王與小動物。而創編環節又是較活潑的,幼兒始終處于興奮狀況,我的語言顯得很蒼白了,只能提高聲音穩固幼兒的情緒后才干繼續下邊環節,而且之前對于音樂的欣賞與感受不夠,所以創編的效果不夠好,獅王兇悍、可怕的形象表現得不夠到位;在角色表演的時候,我十分強調隨音樂表演,幼兒基本能聽音樂進行自身扮演的角色表演,也有一些調皮鬼有點仁攀來瘋,興奮得把持不住情緒,我“盯住”后才慢慢注意跟上音樂,但角色的個性不分明,還是女孩子的表演較自主,能注意表演扮演的角色如小鳥、小兔、小猴、青蛙等,全部活動幼兒的情緒較活潑,教學效果受點影響。所以我感到第二教時活動開始對音樂的欣賞和感受一定要到位,并且能有安靜一點的環節會更好,有助于平息幼兒興奮的情緒。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三
1、初步欣賞散文詩,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3、激發熱愛自然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一、音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聆聽下雨,觀看畫面。
師:“小朋友門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天,小朋友們會做些什么?”“有一只小蝴蝶卻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樣,讓我們去瞧瞧!”
二、初步欣賞散文詩,了解散文詩的主要情節,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欣賞課件片段。
設疑小蝴蝶在做什么?他聽到小雨點發出了哪些聲音?
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
2、完整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及用動作表現。
(2)尋找雨滴落下的地點。
師:“小雨點分別落到哪兒才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的.呢?
幼兒思考并總結:樹葉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點落下時的狀態?!?/p>
師:小雨點落在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么呢?
幼兒總結討論:是和樹葉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頭、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學會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并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
1、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內容串聯起來,編成兒歌《快樂的小雨點》。
2、師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兒歌的內容。
四、音樂游戲:小雨點的旅行。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及玩法。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雨點,四名幼兒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進行游戲。
4、師生共同游戲。
五、結束部分。
師:多可愛的小雨點啊!落下的聲音真好聽,小朋友們知道嗎/自然里還有許多比小雨點還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聽一聽。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四
1、通過欣賞樂曲,知道樂曲的名稱,初步理解樂曲的內容和性質。
2、對中國民族樂器二胡有所認識。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1、創設內蒙古大草原環境(包括草原背景圖及若干匹可抽拉的馬)。
2、錄音磁帶:開飛機音樂、《賽馬》樂曲。
3、民族樂器:二胡。
一、開飛機進活動室。
1、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內蒙古大草原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內蒙古大草原上去玩,我們開著飛機去吧。
2、指導幼兒看圖。
二、初步欣賞樂曲《賽馬》。
1、欣賞第一遍樂曲《賽馬》后提問。
師:小朋友,聽出來是一場什么比賽?(幼:是騎馬比賽)對了,是蒙古人民在舉行賽馬比賽,你們是從哪里聽出來是在賽馬?(幼:有馬跑的聲音、有馬叫的聲音)。
2、聽故事、看圖片欣賞樂曲《賽馬》。
教師邊講邊操作活動教具:各位觀眾,賽馬比賽開始了?,F在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棗紅馬,馬背上的小伙子很得意。后面一匹大黃馬追上來了,騎馬的還是個小姑娘呢!多勇敢!加油呀,后面又有一匹大馬追上來了,比賽越來越激烈。觀眾有的喊加油,有的跳起了舞。比賽繼續進行著,快到終點,馬兒都不愿落在后面,使勁跑,看,棗紅馬一大跨步過了終點,它高興地叫起來,向大家報喜!
3、由“馬叫”引起幼兒對二胡的興趣。
三、介紹二胡,分段欣賞,感受樂曲的內容及性質。
1、教師介紹二胡的構造、特點。
師: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它是用木頭制成的,有兩根細細長長的叫弦。右手拿的叫弓,弓毛是用馬尾做成的,弓一拉一推就會發出聲音。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用二胡模仿馬叫的聲音)聽,這又是什么聲音?(教師通過撥弦模仿馬跑的聲音,讓幼兒了解“撥弦”。)。
2、教師用二胡現場演奏《賽馬》。
3、分段欣賞樂曲《賽馬》,了解各樂段的不同內容及性質。
a教師演奏第一段。
提問:這一段音樂的速度怎么樣?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討論)。
小結:第一段音樂的速度很快聲音越來越響,好象比賽開始了,很多馬從遠處跑來。
師:小朋友,你們會騎馬嗎?現在老師來演奏第一段音樂,你們來賽馬,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讓草原上的'馬也跑起來,比一比哪匹馬跑得快。(要求按音樂節奏做動作)。
b教師演奏第二樂段。
提問:第二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有什么不同?你好象看見了什么?(討論)。
小結:第二段音樂速度比第一段音樂慢,很優美、抒情,好象看賽馬的觀眾在喝彩、送奶茶、拍手、跳舞。
c教師演奏第三段。
提問:第三段音樂的速度怎么樣?這段音樂好象講了些什么?(討論)。
小結:第三段音樂的速度更快,比賽更激烈,快到終點了,馬兒飛快地向終點跑去,最后,取得勝利的大馬高興地叫起來。
四、區別三段音樂,鞏固感受音樂的結構性質。
師:聽,這是第幾段?為什么?(放錄音)。
五、通過身體動作的表演進一步感受樂曲。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來舉行賽馬比賽?好,我們一起騎上馬,比賽馬上開始。
在音樂課《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五
近期,我班正在進行“我們的身體”主題活動,為了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更感性和直觀的認識,我設計了音樂游戲《蝴蝶飛飛》,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音樂游戲的情景中增加對自己身體各關節各部位的了解,同時激發幼兒對音樂以及音樂游戲的興趣,并且試圖讓幼兒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斷豐富新游戲,新規則,激發孩子的創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間的合作表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并能跟著旋律的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
2、能力目標:幼兒合著音樂節奏,大膽創編動作,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本次活動,熟悉音樂旋律,在旋律的節奏做出相應反應。
2、難點:幼兒在律動游戲中的團結協作及交往游戲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三原色蝴蝶手環(紅—黃—綠),背景音樂,錄音機。
2、經驗準備:課前欣賞過蝴蝶標本和圖片,觀察蝴蝶的基本形態。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分發蝴蝶手環,引導幼兒觀察蝴蝶顏色及做岀蝴蝶飛舞的動作。
師:小朋友還記得上次我們的《花兒朵朵》嗎?(帶領幼兒隨著音樂的旋律做出花開放等姿態的動作)。
師:蝴蝶蝴蝶在哪里?〔帶領幼兒做岀蝴蝶飛舞的動作)紅蝴蝶飛紅蝴蝶飛,紅蝴蝶飛完黃蝴蝶飛,黃蝴蝶黃蝴蝶飛,黃蝴蝶飛完綠蜩蝶飛,綠蝴蝶飛綠蝴蝶飛,綠蝴蝶飛完大家飛(教師邊念唱邊帶領幼兒再次感受蝴蝶飛舞的動作)。
(二)播放音樂,初步感知。
教師播放音樂,把花朵綻放的動作及蝴蝶飛舞的姿態動作試著帶入音。
師:小朋友們花兒除了開在身體的這個位置,試著想想還能開在什么位置呢?(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創編動作)。
(三)通過游戲,深入理解。
師:蝴蝶如此美麗,我們該用什么網住蝴蝶呢?我們一起來說一個網住蝴蝶的游戲吧(教師哼唱歌曲的旋律,邊帶領幼兒做岀蝴蝶網的動作——所有的幼兒手拉手)。
師:那老師來當蝴蝶,你們當蝴蝶網,來試試撲捉蝴蝶吧(教師隨著音樂播放開始示范游戲的動作)。
師:剛才老師是怎么跟你們做游戲的呢?(引導幼兒一起總結出游戲規則)。
(四)遷移鞏固,幼兒內化。
師:紅蝴蝶飛紅蝴蝶飛,紅蝴蝶飛完黃蝴蝶飛,黃蝴蝶飛黃蝴蝶飛,黃蝴蝶飛完綠蝴蝶飛,綠蝴蝶飛綠蝴蝶飛,綠蝴蝶飛完大家飛(教師邊念唱邊帶領幼兒蝴蝶飛舞的動作,同時巡視糾正幼兒的動作,并且慢慢的從游戲中淡化出來)。
五、活動小結。
再次播放音樂,所有幼兒參與其中,在愉快的旋律伴隨動作,結東本次活動。
六、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音樂游戲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始終充滿熱情,情景交融,樂意把自己當成一只蝴蝶盡情地飛舞;明朗了樂曲多段式的形式能聽辯出樂曲的每一個樂句并積極的表現。在蝴蝶的飛與落中加深了感觀認識。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六
教材分析:
在少數民族的很多盛會中,人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其樂融融。這類舞蹈動作簡單、易學,隨時可以邀請圍觀的朋友加入舞蹈的行列。由此想到,組織幼兒韻律活動決不應強調舞蹈動作的難度及美觀,而是應該讓幼兒充分體驗結伴舞蹈所帶來的快樂情緒,樂于參加集體舞的韻律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2、大膽探索創編木偶小兔的動作,并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
3、享受游戲情景營造的快樂,發展空間協調能力和結伴交往游戲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一個。
2、錄音機,兔子舞音樂。
3、事先請一幼兒扮兔姐姐。
活動過程:
1、幼兒坐成半圓形欣賞音樂,感受快樂情緒。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從跳舞毯那里帶來一首音樂,你們想聽嗎?(想)好,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p>
幼兒欣賞音樂,并自由做節奏動作,如拍手、拍腿等。
師:“喜歡這段音樂嗎?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這是一段非?;顫?、熱情的音樂,聽了讓人覺得特別開心,特別想跳舞?!庇變哼吢犚魳愤呑杂杀硌?。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創編木偶兔子的動作。
師:“噓,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音樂說了一個故事—木偶兔子開音樂會的故事。夜幕降臨的時候,森林里一片安靜,木偶兔子們聚在草地上,圍坐成一個大圓圈,當有魔力的音樂傳來,奇跡出現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動起來,跳起了快樂的兔子舞?!?/p>
師:“讓我們一起變成木偶兔子,起來跳舞吧?!薄澳九纪米幼冏?。
變—幼兒做木偶兔造型。
幼兒創編木偶兔的舞蹈動作,全體幼兒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領頭人”的方式,幼兒隨音樂舞蹈一次。
師:“剛才xx小朋友的動作特別有節奏,有精神?!庇變焊鴮W?!皒xx小朋友跳舞時笑得特別甜。”幼兒跟著學。
師:“讓我們有精神地、快樂地再來一次。”幼兒隨音樂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學的方式,學習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學習第一個基本動作:兔跳。
師:“學會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參加兔子音樂會,讓我們好好想想辦法?!?兔姐姐跳上)。
師:“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們?!?/p>
師:“兔姐姐,你去那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參加兔子音樂會呢!”
師:“太棒了!你能不能帶我們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狀):“行是行,可是你們會學兔子跳了嗎?”請幼兒上來學兔子跳。
兔姐姐:“對了,兔子跳是用腳尖輕輕地跳,低低地跳,像我這樣。還要有節奏地跳,瞧這樣?!笔痉叮?/p>
前后前前前;1234。
(跳跳跳跳跳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幼兒伴樂自由練習。
學習第二個基本動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們跳得真不錯,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來的動作就更好看了,瞧我這樣。”示范:
前后前前前,蹦嚓蹦嚓蹦嚓蹦嚓。
(跳跳跳跳跳,踢腿踢腿踢腿踢腿)。
“如果你們學會了這個動作,就可以去參加兔子音樂會了!bye—bye。”(兔姐姐下)。
教師講解師范動作難點:伸出腿,勾腳尖,另一條腿曲膝。幼兒伴樂自由練。
習。
4、組合兔子跳和蹦兩個基本動作。
師戴上頭飾:“現在,讓我這個兔姐姐帶你們去參加兔子音樂會吧。不過天黑了,森林里可能會迷路,小兔千萬不要掉隊!”
眾幼兒用基本動作組合成韻律動作前行。
師:“瞧,這里就是開音樂晚會的大草地。咦?怎么沒人?”
錄音機傳出有魔力的聲音:“親愛的兔子朋友們,你們來遲了,今天的舞會已經結束,請你們明晚七點鐘準時來參加我們的兔子音樂會。byebye—”
師:“今天我們練兔子舞遲到了,讓我們回去休息休息,養足精神,明天再來!”幼兒喝水休息。
5、進一步熟練韻律動作,享受游戲情境的快樂。
兔姐姐上:“小兔子們快醒醒,我們要去參加兔子音樂會啦!讓我們坐上動物快樂小列車,出發吧!嗚—”幼兒雙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車狀,蛇行韻律成圈狀。
師:“終于來到目的地,讓我們到大草地上找個位置,等待音樂會開始吧?!?/p>
錄音機傳出有魔力的聲音:“哈哈,親愛的兔子朋友們,兔子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在今天的舞會中,我們將選出跳得最棒的木偶兔子,做為我們的小舞星,并為他戴上最美麗的花環。好!讓我們隨著音樂盡情地跳起來、動起來、扭起來吧!”
勁舞音樂響起,眾幼兒表演創編的木偶兔子的各種舞蹈動作。幼兒推選出若。
干名小舞星,師為他們戴上花環,并祝賀他們。
延伸活動:
全體再表演一次韻律活動,走出活動室。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七
1、在活動中體驗與朋友一起唱、玩的快樂。
2、學習創編歌詞及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1、幼兒已基本會唱《幸福拍手歌》
2、電子琴、各種小樂器、頭飾、面具、綢帶等
1、輕松活動---幼兒聽音樂隨意做動作。
2、師生互相說說與朋友一起玩的感受。
教師:好玩嗎?為什么好玩?心情怎么樣?怎么表現出來讓別人知道?
3、復習歌曲《幸福拍手歌》并創編歌詞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a、正確歌唱的方法。練聲。
b、小游戲:彈奏《幸福拍手歌》的旋律,請幼兒猜猜是什么歌曲?大家唱。
c、幼兒創編歌詞、動作,即興表演(提供各種道具如小樂器、面具)
d、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幼兒自由結伴唱一唱《找朋友》,一起跳一跳、玩一玩。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很活躍,心情都很快樂,圍繞在我的身邊唱、跳、編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旧线_到了預期的目標。
我總想完成得很好,但由于經驗不足、場地改變等原因,在這個活動中還出現了這樣和那樣的不如意:
1、活動過程中,我還未能全面地顧及觀察到所以孩子的行為、感受,沒能及時發現孩子行為中與活動相關聯的好的地方給予及時表現。
2、常規仍需要重視培養,但不要限制。日常生活中,孩子已經養成聽鈴鼓聲安定的習慣了,這次以琴聲來組織孩子安定很吃力時,當即就應該反應需要運用到鈴鼓,但看到孩子不受控制的場面,自己一時著急就忘了。連著提醒孩子收拾玩具的常規也忘了。
3、帶孩子進入歌詞、動作創編環節中,本以為讓孩子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進行活動,不控制孩子那么多的行為,讓孩子快快樂樂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由于自己經驗不足,沒有考慮到環境的改變對孩子影響的問題,孩子當時特別興奮急噪,所以沒能收放自如地控制孩子的行為,使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八
1、欣賞歌曲柔美的旋律和美妙的童聲。
2、通過語言描述、傾聽音樂以及身體動作的參與,體驗歌曲和諧、舒緩的意境。
3、樂意參與音樂欣賞活動,感受想象的愉悅。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1、師生共同欣賞歌曲,萌發對歌曲的第一印象。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樣的感覺?”“這首歌是大人唱的還是小朋友唱的?它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柔和的?”
2、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段。
“歌里唱到了什么?你現在有什么感覺?”“在這樣一個漆黑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你們覺得小蟲兒會思念誰?”“誰來做個思念的樣子?”
(2)欣賞第二段。
流淚和玫瑰枯萎的樣子?陪伴怎么做呢?”
(3)欣賞第三段。
“聽到這里,你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蟲兒怎么樣了?花兒又怎么樣了?”“天這么黑,風這么吹,小蟲兒還在繼續飛嗎?它在尋找什么?你覺得他勇敢嗎?”“誰來學一學現在的小蟲兒?”
3、完整地欣賞歌曲,鼓勵幼兒自由地加入身體動作。
4、欣賞課件。
討論:“這部動畫片里還有一個小客人叫東東。他在思念誰?他有什么愿望?你覺得他的愿望會實現嗎?他需要怎么做呢?”“當你很孤獨的時候,你會怎么樣?你會想到誰?你會做什么讓對方感受到你在思念他?”
5、再次完整地欣賞歌曲,結束活動。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十九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能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小組創編歌詞。
2、在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到招待客人要熱情有禮。
幼兒已學會歌曲“歡迎客人”
幼兒已學會歌曲“歡迎客人”
問好歌。
歡迎客人朋友。
1、幼兒發散討論:
今天有這么多的客人來做客,我們可要好好招待。那拿什么來招待客人呢?"請你去找幾個朋友一起商量商量:你們準備怎樣招待客人,并且把你們怎么來招待客人的事唱到歌里去。
2、幼兒小組討論創編,老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分享:
美麗的`幼兒園。
今天有這么多客人老師來到宋慶齡幼兒園,讓我們來向客人們介紹一下我們的幼兒園吧。
大家的招待客人們滿意嗎?那我們邀請客人和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套娃教案及教學反思大全(20篇)篇二十
《大頭娃娃》這節音樂課中,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和掌握音樂的學習法,是本課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
在本節課的三個音樂活動環節中,我分別注重了三個音樂學習習慣的培養,在第一個“叫醒小耳朵”活動中,我向學生提出了聆聽音樂的要求,闡明靜靜聆聽的方法,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當然,這一習慣不單要在音樂活動中得到體現,也應貫穿于整堂課之中。例如我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在講課的時候,提示學生注意傾聽,講明傾聽的重要性,并樹立良好的榜樣,更有助于學生將這一良好的習慣融入到課堂的.各個細節當中,使之得以鞏固。
第二個活動“我是小歌手”,我通過對歌曲人物心情的分析、討論,讓學生感受到歌曲中快樂、自豪地情緒,提高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和演唱的藝術技巧,進而培養學生自信、響亮地演唱的良好習慣;第三個活動“音樂小導演”,則是利用課堂創設的情境,給歌曲編創舞蹈動作,充分調動學生的表演欲望和積級性,培養學生大膽表現和學會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