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加規范和有條理,提高教學效果。在范文中,教師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了合適的教學活動和游戲。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一
學會用彩色紙條按規律編織圖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紙編彩圖。
2、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勞動態度及相應的審美能力。
舊掛歷紙或舊包裝紙裁成的1cm寬、40cm長的紙條5—6條。工具:剪刀、膠水。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學習了用兩根紙條編織蝸牛,掌握了編辮子和轉折編織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四根紙條來編織跳鹿,請同學們一起邊看圖解邊學習。
板書:紙編彩蝶。
二、教學步驟:
什么是編織技術?編織是以經緯交叉的排列方法,利用線狀或條狀材料進行制作的一種手工技術。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廣告紙來編織一些小動物。
1、示范授知,指導方法。
(1)觀看圖解制作進程。
(2)學生觀看后,說說你看慢了哪一步驟。還有哪一步沒懂?
(3)重點指導:根據學生情況,把學生不懂的地方再講解一遍。
2、組織訓練,動手實踐。
比一比、賽一賽看哪一組同學編織得既快又好!看哪一組同學編織得既快又好!
注意事項:
1、紙條與紙條之間應編緊;
2、經緯交叉編織時應注意紙條的前后順序;
3、跳鹿的全身各部分應比例協調;
4、最后調整時,注意修剪跳鹿的前后腿一樣長,嘴部修剪要美觀。創意與想象在跳鹿編織過程中,是否還可以編織出鹿的其它姿態?例如回頭鹿、跪坐的鹿、相斗的鹿等。
三、作品展示,評議創新作品展示。
待多數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作品展示,請同學將自己的得意之作給大家展示!實踐與探索在編跳鹿時,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代替紙?對鹿的形象逼真度有何影響?我動手,我成功!我快樂!課外延伸我們還可以用紙編出其它可愛的小動物嗎?我們不妨課后試一試。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二
1通過活動感受用紙編織的快樂。
2學習兩條紙交叉輪回折疊編出扭扭蟲的身體。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扭扭蟲范例彩色紙條硬紙板固體膠水彩筆剪刀。
1、引題激趣。
(1)出示扭扭蟲范例: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扭扭蟲)。
(2)扭扭蟲是用什么做的呀?(身體是紙條編成的頭是硬紙板做成的)。
2、講解制作方法:
(1)我們先來做扭扭蟲的身體:
先將彩色紙裁成等寬的紙條(裁長的一邊,最多選兩種不同顏色的紙)大概三至五條就夠了,把同樣的顏色逐條粘接好,使紙條變長。然后將兩種顏色的紙的頂端粘在一起,成90度角的形狀,然后正反折至紙的末端,拉長后扭扭蟲的身體就編好了。
(2)現在我們做扭扭蟲的頭:
在硬紙板上畫個圓,然后剪下來,在圓上畫出扭扭蟲可愛的五官。
(3)將頭和身體連接起來一條完整的扭扭蟲就做好了。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重點指導扭扭蟲身體的編法(兩條紙交叉輪回折編)。
(2)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適當給予幫助。
4、展示交流。
(1)互相欣賞。
(2)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三
設計意圖:
春節假期回來,幼兒對教師講了許多春節在家的趣事,尤其是對中國結有很大的興趣,為了使幼兒對線的用途更了解,故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民族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喜愛民族文化,萌發民族自豪感。
2、感受中國民間工藝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情和自豪感。
3、充分發揮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各色中國結,編織材料。
活動過程:
一、欣賞中國結。
1、這是什么?為什么叫中國結?
2、為什么中國結是紅色的?你看過什么圖案的中國結?每個圖案代表什么意思?
3、著重欣賞中國結中的門神、碧鞋(避邪)、魚(年年有余)、圓福環(福)、如意結;
4、你覺得中國結美嗎?為什么?
二、提供小銅錢、紅絲線等材料,教師引導幼兒學編簡單的中國結。
三、把自己編織的中國結送給同伴成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說說其中含的祝愿。
延伸活動:
陳列各色中國結及其他民間工藝品實物或資料。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四
1、學會用彩色紙條按規律編織圖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紙編彩圖。
2、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勞動態度及相應的審美能力。
舊掛歷紙或舊包裝紙裁成的1cm寬、40cm長的紙條5—6條。工具:剪刀、膠水。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學習了用兩根紙條編織蝸牛,掌握了編辮子和轉折編織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四根紙條來編織跳鹿,請同學們一起邊看圖解邊學習。
板書:紙編彩蝶。
二、教學步驟:
什么是編織技術?編織是以經緯交叉的排列方法,利用線狀或條狀材料進行制作的一種手工技術。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廣告紙來編織一些小動物。
1、示范授知,指導方法。
(1)觀看圖解制作進程。
(2)學生觀看后,說說你看慢了哪一步驟。還有哪一步沒懂?
(3)重點指導:根據學生情況,把學生不懂的地方再講解一遍。
2、組織訓練,動手實踐。
比一比、賽一賽看哪一組同學編織得既快又好!看哪一組同學編織得既快又好!
注意事項:
1、紙條與紙條之間應編緊;
2、經緯交叉編織時應注意紙條的前后順序;
3、跳鹿的全身各部分應比例協調;
4、最后調整時,注意修剪跳鹿的前后腿一樣長,嘴部修剪要美觀。創意與想象在跳鹿編織過程中,是否還可以編織出鹿的其它姿態?例如回頭鹿、跪坐的鹿、相斗的'鹿等。
三、作品展示,評議創新作品展示。
待多數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作品展示,請同學將自己的得意之作給大家展示!實踐與探索在編跳鹿時,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代替紙?對鹿的形象逼真度有何影響?我動手,我成功!我快樂!課外延伸我們還可以用紙編出其它可愛的小動物嗎?我們不妨課后試一試。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五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
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2、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照片: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六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
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3、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二、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2、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五、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2、教師提議,我們把我們做好的彩色花裝在花瓶里,大家一起來欣賞。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七
1、能根據已有經驗設計簡單規律的編織圖案。
2、能根據自己的設計意圖有目的地編織圖案,并鞏固看圖編織的技能。
3、通過設計和編織體驗成功的喜悅。
初步掌握紙編的基本方法、9×9格的空白設計圖、各種顏色的長方形色紙(裁好直線)和各色紙條、水彩筆。
一、導入課題。
二、講述過程。
啟發幼兒尋找圖案設計的規律。(間隔、對稱等)。
三、幼兒操作,教師隨機輔導。
1、鼓勵幼兒創新,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設計圖案。
2、提醒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設計圖來編織,同時注意把每一根紙條推緊。
四、評價。
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愛的編織圖案,體驗成功的喜悅。
一、作為區角活動給予孩子更大的創作空間。
二、嘗試用不同材料進行編織。
三、拓展幼兒的視野,探索更多的關于民間工藝的知識。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八
一顆星,又一顆星……閃閃的,亮亮的,高懸在天幕之上。
星們清澈而純凈的眼睛靜靜地與那個女孩兒對視著。
那個女孩兒站在鄉村的校園里。校園空蕩蕩的,靜悄悄的。那個背著書包的女孩兒也靜靜地倚在教室的門上,與天空的星星對視著。
那些遙遠而神秘、明亮而純凈的星星啊,你們跟女孩兒說了些怎樣的天語呢?我只知道那個女孩兒因家里沒有鐘表擔心遲到而早早起床,我已經忘記那個女孩兒是怎樣鼓足勇氣穿過深深的夜色走到校園里了。穿過時光的隧道,我只能依稀望見那個女孩兒倚在教室門口仰望星空時的坦然、寧靜與憧憬的神情。我還能隱約聽到那個女孩兒眺望星空時與星星對話的心語……將近30年過去了,那個女孩兒曾經在心里對星星說了些什么,我已經聽不真切了。但當時那個女孩兒倚在教室門口眺望星空,跟星星靜靜對話,放飛純凈而美麗的遐想與憧憬的情景,卻定格成了我記憶中永難忘卻的溫馨畫面。
很多年過去了,當年由一排排瓦房組成的學校已換成了外觀美麗大方的樓房,當年聽雞啼喚女孩兒起床的祖母也已過世多年,而當年那個曾與星星對話的女孩兒也已經人到中年了。
在時光的河里,她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到城市里讀書。她在城市里讀大學,然后畢業、工作、成家……在生命的歷程里,她有過奮斗,也有過憂郁;有過快樂,也有過傷感;有過幸福,也有過痛苦;有過進取,也有過彷徨;然而,在她的心靈深處,卻始終保留著那一幕年幼時仰望星空的記憶。
在時光的河里,生命何其短暫!似乎是轉眼之間,一個人就走完了自己的生命之旅。在這短暫的生命旅程中,塵世的誘惑、紛擾與重壓,仿佛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以凡俗的心靈為捕捉的目標。一不留神,一顆心就會陷落在這張網里苦苦掙扎。
在塵網中掙扎的心靈啊,誰是拯救你的上帝?
明凈的星空高懸,無語。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九
一、教學目標:
1、知識:了解相框相關知識,及設計的基本內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設計理念。
2、能力:嘗試制作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3、情感:體驗手工活動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觀察分析、創新思維及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小相框的相關知識及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穎、美觀、實用的小相框。
三、課時。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教師:多種廢舊材料、手工材料、范作、課件等。
學生:多種廢舊材料、相框實物、圖片、繪畫工具剪貼工具等。
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生活照片。
出示課題——自制小相框。
同學們,你們家里一定有一些廢舊材料,其實它們都有潛在的利用價值等你去挖掘與創造。根據你今天帶來的材料我們來設計、制作一個小相框。讓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給大家的照片做個富有個性的相框吧!它會給你帶來愉悅和自信。
(二)引導探索,了解新知。
1、請學生看多媒體ppt照片,對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圖案進行分析。
2、給小組分任務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樣的相框造型與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樣將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三)學生練習。
請同學用手中的筆和紙設計一下自己下節課要做的相框草稿,注意制作相框材料和顏色的運用搭配。
第二課時。
(一)探索研究。
1、思維訓練:
參考收集到的資料,研究如何更好地為相框設立支架。根據材料進行嘗試。
2、解決問題:
(1)你在制作時都會遇到哪些問題?
(2)你在制作過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3、設計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據材料的不同形狀進行設計。
(2)根據小相框不同的擺放位置、用途進行設計。
(3)造型新穎,注意外形、色彩、圖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4、課件展示制作步驟。
(在演示過程中注意強調使用工具的安全。)。
5、欣賞分析學生作品(教材中及課件中的優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做小相框,都可以用哪些方式進行裝飾。
(二)學生練習。
1、比賽內容:兩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小組合作,設計制作一個小相框來裝點生活。
2、要求:
(1)大膽創新,合理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設計制作。
(2)造型美觀,色彩搭配和諧。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特設獎項有:最炫創意獎、最贊美工獎、最佳默契獎、最高人氣獎。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相框制作的學習,了解相框相關知識,及設計的基本內涵,了解了物以致用的基本設計理念,學習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新穎、漂亮的小相框。激發學生學習手工制作的興趣,培養觀察分析、創新思維及動手能力。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十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三 、作品展示 活動講評
照片: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十一
1、了解與感受鉤織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對生活和社會的影響與意義,認識常見的鉤織材料,了解它們的特性。
2、認識常用的編織工具:鉤針和毛線。
3、掌握鉤針的握法。
各種鉤針編織物件;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一)鉤針的起源
(二)鉤針編織物的欣賞。
1.請學生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看見過哪些鉤針的編織物?
視頻播放編織物的圖片,欣賞漂亮的,有創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學生說說觀看后的想法
(三)認識鉤針和線
2、教師示范鉤針的握法以及用法
學生模仿教師的手法,體驗鉤針的運針方法
3、教師示范毛線的拿法,學生模仿體驗毛線的拿法。
(四)課堂小結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十二
為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編織技能,結合中一班孩子的手工能力而設計該課程。
1、認識小毛蟲的外形特點。
2、通過編織活動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編織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動過程中的樂趣,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
重點:學習小毛蟲身體的編法。
難點:將黃綠紙條相互進行編織。
范例、作業紙、剪刀
課程引入:手指變變變(一根手指頭變成毛毛蟲)
(一)、出示小毛蟲啟發引導幼兒觀察小毛蟲的外形特點。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只小毛蟲,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只小毛蟲長得什么樣?
幼:小毛蟲很漂亮,有頭有身體。(頭是圓形的,身體是長的)
師:仔細觀察一下,小毛蟲的身體有幾種顏色?是怎樣做成的?
幼:兩種(黃色綠色)。小毛蟲的身體是紙折成的。(講解:小毛蟲的身體是由兩種顏色的紙條相互編織而成的,就是將兩條紙條相互纏繞在一起)
(二)、引導幼兒觀察范例中小毛蟲身體的編織方法。
師:兩種顏色的紙條是怎么纏在一起的?
幼:一點黃一點綠一點黃一點綠的纏在一起。
(三)、教師示范,重點將紙條的編織方式進行解說。
1、將兩條紙條成十字型排列,要一邊長一邊短。
2、將一條紙條以對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顏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將另一條紙條以同樣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復至將兩條紙條折完。形成小毛蟲的身體。
為加深幼兒的理解,教師重復示范。
(四)、完成小毛蟲。
小毛蟲的身體完成了,接下來,我們要用剪刀將小毛蟲的頭剪下來,跟剛才完成的身體粘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小毛蟲。(提醒幼兒,在剪的過程中注意到小毛蟲的觸角,要沿著黑色線條,用拿紙的手打著轉來剪)
(五)、幼兒動手制作。
老師的小毛蟲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單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將你們的小毛蟲也制作出來,來跟我的小毛蟲做好朋友。
教學中,我的語言能很好的吸引幼兒注意,示范過程,幼兒也能很專心的跟著我的思路走,可以說得出來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知道毛毛蟲身體是將兩種顏色的紙條相互交叉的折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多數幼兒不能做到將紙條沿著一個方向折疊,而是一下向前折一下向后折,這樣就導致兩條紙條拉不出毛毛蟲身體的形狀,而形成一個方形小包的樣子。另外,課程中需要使用剪刀,我發現我班的幼兒對剪刀的使用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剪小毛蟲頭部的觸角時,我也提醒了幼兒,不需要剪得特別細致,可以適當的留些白邊,這樣也便于幼兒剪出完整的毛蟲頭。
本節課教學難點沒有很好的`完成,原因大概有兩點:一是幼兒的手工基礎薄弱,特別是在折紙方面;二是我在講解過程中沒有強調折紙的方向性,導致一些幼兒制作過程中的困難。通過對這節活動課的反思,我意識到,在幼兒手工活動課程中,應當更多的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幼兒手工活動的薄弱環節強化訓練,在完成認知、情意的訓練時,也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訓練。對活動過程中的難點要反復解說并多做示范,讓幼兒掌握難點操作技能。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十三
1、能順著底盤按同一方向依次纏繞毛線,編織動物相框。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感受編織的樂趣和編織在生活中的應用。
1、不同款式的相框若干個;
2、各種顏色的毛線;
3、示范編織作品;
4、視頻相框圖片;
5、作品展示所用畫架;
6、輕音樂。
一、看視頻ppt,觀察不同款式的相框,并提問:
二、介紹材料。
“今天為孩子準備了什么材料?用這些材料怎樣編相框呢?
三、幼兒自己用底板和毛線探索編相框。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編相框的。把編好的和沒有編的進行對比,發現編相框的方法。
2、出示編相框纏繞毛線的步驟圖示,請幼兒說說方法。
3、觀察示范編織動物相框,提出要求:
首先按順序間隔8~10格一對一依次往下編,kt板的顏色要配好,其次編到第一個開始的地方就編完了,編完后把2根線頭在反面打結固定好后,再把小動物照片貼好。
四、放音樂,選擇不同材料的底板和毛線動手自主編織。需要幫助的小朋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編織。
五、作品貼在墻上裝飾教室,互相欣賞作品。
六、幼兒互評。
1、通過觀察實物及調動以往經驗使幼兒對要創作的作品有感性的認識,既豐富了有關知識又使幼兒能有的放矢地去制作。
2、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和思考相框編織的技巧,想象自己想編織的相框,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學習性,留給幼兒充分的發揮空間。
3、整個活動過程輕松愉快,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編織技巧,充分地感受了藝術創作的樂趣和應用,很有成就感。
編織大班教案(熱門14篇)篇十四
1、學習用紙條編織,發展精細動作。
2、體驗編織的樂趣,增進動手能力。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編織藝術的視頻一段。
2、編織好的“五彩魚”一條。
3、各種顏色的卡紙條,剪好的用來編織的小魚形狀的卡紙。
編織藝術的鑒賞會
――播放編織藝術的視頻,請幼兒欣賞中華文化中的編織藝術。
――與幼兒談論與編織相關的經驗。
――出示一條“五彩魚”(用編織的方法裝飾的魚,激發幼兒用編織的方法裝飾小魚的興趣。
嘗試編織“五彩魚”
――出示剪好的可用來編織的小魚形狀卡片和不同顏色的條形卡紙。
――示范最簡單的編織方法:按照隔一條編一條的規律編織。
――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卡紙,學習用編織的方法裝飾小魚。
――指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編織,可以是隔一條編一條或者是隔兩條編一條。
――鼓勵幼兒用不同編織方法編織裝飾小魚。
將編織好的“五彩魚”展示在活動室,請幼兒欣賞交流。
――讓幼兒找出與老師編織方法不同的作品,并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區域活動、美工區活動
準備紙皮、各種顏色和材質的線,讓幼兒自己創編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裝飾紙皮等物品,繼續體驗編織的樂趣。
請幼兒回家做爸爸媽媽的老師,一起練習編織,按照隔一條編一條的規律用紙條編織一張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