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凸顯出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度,因此我們要多加練習,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一
都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夜幕一降臨,那如玉輪似的明月悄聲無息地爬上了夜空,幾片白云如羽絲般輕繞左右,像仙女輕揮衣袂。這時,清風推開了遮掩著的浮云,月光如流水般灑滿大地。
月光灑在草叢里,不知名的小蟲子在哼著好聽的小曲兒;月光灑在水面上,水中的小魚呼啦一聲跳出水面,打碎了水里的小月亮;月光灑在樹林里,樹梢的鳥兒撲棱著翅膀飛走了;月光灑在人家的院子里,輕柔的說話聲,爽朗的笑聲,小孩子的打鬧聲交織在一起,好不熱鬧啊!
又是一年中秋月,又是圓月高掛的良夜佳辰。吃過晚飯,和家人坐在庭院中賞月,在各式各樣的美食和水果中,月餅自然是主角。我想:既然不能像蘇東坡那樣“舉杯邀明月”,那我只好手拿月餅,欣賞月亮了。拿起一個月餅,只見它外皮金燦燦的,上面印著精美的圖本站案,一口咬下去,是我最喜歡的蛋黃餡的,甜中帶著微咸的味道像電流般在嘴里炸開,又瞬間沁入心底,簡直甜得醉人。
忽然,一陣秋風吹過,淡雅的花香氤氳在空氣中,我循著香味看去,院子外的那棵桂花樹正隨風輕擺。我忙跑過去,只見那棵桂樹上不知何時已開滿了金黃的小花,朵朵喜笑顏開,估計它也想趁著這團圓夜,盡心盡力地散發出馥郁芬芳的桂香。
聞著桂花香,我不由得想到因為偷吃仙藥而升天成仙,住在月宮里的嫦娥,不知她此刻是否孤單,是否后悔呢?唉,其實,正如蘇軾感慨過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那樣,這種事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周全的。
夜已深,情已濃,寄托著人們思念的月兒還在夜空高高掛著……我沐浴在月光中,賞月,吃月餅,開心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中秋夜。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二
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人們常說”八月十五月兒圓”,沒錯,今天是個賞月的好日子。
今天,爸爸媽媽買了好多好多貴重的禮品,準備去鄉下與外公外婆還有爺爺一起過中秋。
我們來到鄉下,哇,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高山、花草樹木等各種各樣的美景映入眼簾。清澈的池塘里,條條魚兒暢游;高大的樹枝上,只只鳥兒歡唱。我們來到了外婆家,一進門,外婆外公就熱情地迎接我們的到來。將近正午時分,我的肚子開始擺起了”空城記”。外婆說:”餓了吧,快過來吃中飯。”滿桌的佳肴,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氣。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連因為忙碌幾年沒有回鄉的舅舅和舅媽今天也破例回來看望父母了,家里洋溢在喜氣洋洋的團圓中。
吃過午飯,爸爸媽媽拿出禮品贈給外公外婆,并說聲節日快樂。外公卻說:”我們也不缺錢,更不缺東西,我們只要你們經常到家里來陪陪我們。”媽媽也說:”是啊,天下有哪些父母不希望兒女常回家看看呀。”
我們一家三口也來看爺爺嘍!走在鄉間泥濘的小路上,爸爸說他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自己,那段快樂而又無憂無慮的日子。我們剛坐下,爺爺就端來了三杯熱氣騰騰的茶水。我和表姐一起打紅棗,捉蝦摸魚,體驗長輩們兒時的快樂。
夜晚,一輪皎皎的明月掛在高高的天空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柔軟的草地上一起欣賞美麗的月色。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少女,一把抓過云阿姨的手遮住了半邊臉。可她又忍不住掀開面紗,露出了她美麗的面孔,光輝灑滿大地。
聽爺爺說,中秋節還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傳說后羿射日,射下了九個太陽,只剩下一個太陽照亮大地,他在人們心中視為英雄,都找他學藝。有一個徒弟逢蒙,非常奸詐。他聽說王母娘娘給后羿一包長生不老藥,就打算搶奪,等后羿有事出門后,就到他家搶藥,嫦娥沒法,只好吞下仙丹,身體一輕,便飄上了月亮。過上了孤獨的生活。這時爺爺端來了月餅,大家細細品嘗著。
我為我與親人在一起的幸福而陶醉。好難忘的一次中秋節呀!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三
空氣中彌漫的清香讓行色匆匆的我精神一振。放慢腳步,微閉雙眼,深深地吸下這久違的芬芳。沁人心脾的桂子花香讓我竟一時恍惚。原來又是一個佳節至,又是一年月圓時。我的思緒隨著花香飄向遙遠的過去――那美麗的如詩如畫的過去。
所有的節日中我對中秋節情有獨鐘,也說不清為什么。中秋節留給我的美好記憶永遠是童年那溫馨的一幕幕。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在農村這雖貧瘠卻寬廣的天地里我如一株高粱般健康、快樂地生長著。這一切都源于我勤勞、善良、能干的母親。
中秋節的時候通常也是農忙的時候。掰下的玉米棒堆在院子里像小山。或是幾個打個結掛在樹杈上或屋檐下,一嘟嚕一嘟嚕黃澄澄的玉米煞是好看,為中秋節平添了幾分喜氣。剛從地里刨回來的紅薯散發著清新的氣息。一同割下的紅薯秧引來小羊貪婪地嚼,一邊還幸福地“咩咩”地叫著。
這時的母親更為忙碌,但忙碌的母親臉上含笑。通常母親會早早地準備中秋節的晚餐。除了含著紅綠絲、冰糖的月餅以及蘋果是買的,其它的都是母親親手做的。那些食品現在想起來依然覺得是難得的美味。
在中秋的前一天中午,母親會特意多蒸一些米飯,為的是做米酒。有時,也會把麥子放在石臼里舂去外皮,做“麥仁糟”。無論是用米飯還是用麥仁做都要均勻地拌上適量的酒曲,然后嚴嚴實實地密封起來讓其充分發酵。在封起來之前,母親定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摘來棗樹的葉子洗凈、稍稍瀝水,然后均勻地鋪蓋米飯或麥仁上面。這樣米酒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清香。在中秋節的晚上,母親會早早地燒了開水澆在已發酵好的米飯上,囑咐我們等涼了吃。但我們常常會等不及米酒涼透就偷偷地舀一點吃。那種酸甜在我覺得蕩氣回腸。母親發現了總會笑著嗔怪不讓多吃,因為吃多了會醉的。試想在月光皎潔的晚上,在外面驚天動地的喧鬧里昏昏睡去該是何等遺憾的事啊!
中秋節母親幾乎要忙一個下午,她總是烙很多餅。不光是自己家吃,更多的是讓我們送給左鄰右舍。那種焦酥的薄餅,我們叫它“焦饃”。將面粉摻進很多新鮮的芝麻、適量的鹽和水和成面團。然后將面團揪成大小一致的小面團,搟成圓圓的薄餅。放在鍋里烙,直至變硬,兩面焦黃。吃到嘴里又焦又香。咬得脆響,唇齒生津。當然,有時也會炸油餅,不過,還是這一咬就掉渣的“焦饃”讓我念念不忘。
母親還會親手宰一只自己養的雞,熬一鍋香噴噴的湯。母親一向仁慈,在磨刀霍霍向肥雞的時候,她總是口中念念有詞:“小雞小雞你莫怪,你是主人一盤菜!”為中秋節獻身的雞在一番掙扎后靜靜地躺在了盆里,等待它的是拔毛、剖肚、清洗、砍剁、、、、、、母親利索地完成這一系列繁瑣的事情。等到雞塊炕得焦黃冒油,香氣忍不住四處飄散,引得小弟在廚房轉來轉去。
用母親的話說我們總是“猴急”地盼著開晚飯,盡管我們已偷偷地或明目張膽地往肚里塞了不少東西。正所謂頑童之意不在飯啊!母親定是知曉我們的,所以她總是早早開始張羅。等到月亮剛剛升上來,我們已在院子里擺好了桌椅開始吃晚飯了。除了上文說的美味,餐桌上似乎還有煮熟的大棗、雞蛋等。大概是鄰居送的吧!
月光輕輕地灑下來,有些清涼。微微潤濕的夜風里彌漫開桂花的香味,總是在這樣的時候我才清晰地嗅到桂花的味道。抬頭看月圓中隱約的桂樹,竟無端地覺得香味是從月桂上飄來的。
晚飯后,母親會端來月餅、蘋果,還有自制的米酒。米酒通常是這時才吃,這時米酒已涼透,甜味更濃更醇厚。不知不覺中就會吃多了,然后就有幾分醉意。不過,這些東西于此時對我們的吸引力已遠不如外面的吆喝和喧鬧。總是側耳捕捉外面的動靜。一旦有個洪亮的聲音“打火把!”響起來,我們就像戰士聽到了沖鋒號立即沖出家門。
大家很快聚集起來,分工合作。從高高的麥秸垛上拽下柴草,綁成火把,點燃,然后浩浩蕩蕩地去向鄰村孩子宣戰。至于打火把,記憶中只剩下舉著火把跑來跑去的情形和那份刺激的快樂。別的真的記不起來了。
其實,更有趣的還是吃。從地里找來人們掰剩或未掰的玉米、收割剩下的或未收割的黃豆,燃起一堆火,剝下玉米粒和豆子扔進火里。不一會就聽見“劈里啪啦”的聲音,不時還有炸開花的玉米粒從火里跳出來。估計該燒熟了就用棍把火撥開,在灰燼里找玉米花、黃豆粒。為了更清楚地找到它們,會有人主動脫下小褂沖著灰燼使勁扇幾下,然后大家一哄而上搶美味。吃后的容顏可想而之。
跑累了,吃累了,我偶爾抬頭看看月亮,竟發現她也正靜靜地看著我,似乎我走到哪兒,她跟到哪兒。于是,我一邊走一邊抬頭看,看月亮悄悄地跟著我走,看月亮淡淡地笑著看我。突然覺得月亮像母親,不管我走到哪兒總在她的視線里。就這樣癡癡地走走停停。在母親悠長的呼喚聲里才醒過來似的,戀戀不舍地往家走。踏著如水的月光回家,在母親甜蜜的嘮叨里很快就沉沉地睡去。
兒時的中秋啊!如此的讓我難忘!當往事一幕幕浮現,我覺得心里一漾一漾的滿是幸福。逝去的永遠也找不回來了,包括那無邪的童年、那淳樸的鄉情,更有我至愛的母親。
又是一年月圓時,舉頭望月,覺得月其實離我很近,因為她像極了我慈愛的母親。愿所有的孩子都快樂!愿所有的母親都安康!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四
今年的中秋夜格外寂靜。早早的',大街上便停止了喧鬧的噪聲。街道上空無一人,也許他們都去跟家人賞月了吧。抬頭望,在明月的皎潔之下,一切事物都顯得格外的昏暗。我仿佛能夠體會到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無奈與悲涼。
我們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今天,我們搬出桌椅,品嘗著美味的月餅,也品嘗著明月的濃濃情意。我們靜靜的坐著,等待她的升起。終于,她像一個害羞的小孩子,悄悄的露出了自己的腦袋。看著團圓的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她也膽大起來,爬到了人們的頭上,還不停的用云彩,遮蓋——撥開——遮蓋,頑皮極了。終于等云消散,此時的月像一顆珍珠,又像極了一塊玉盤,難怪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純真想象。
吃著奶奶親手為我們做的月餅,賞著月,我們度過了這個難忘的夜晚。隨著周圍的寂靜,我們也進入了夢鄉,去夢中繼續欣賞那月的皎潔,去品味中秋的韻味。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五
人的一生會過幾十個中秋節,但不是每一個中秋節都能過得稱心如意的。今年中秋節,我家因為少了一個人的身影,便少了份歡樂,這個人便是我的外公。
去年過中秋節,外公是在我家過的。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外公一起吃晚飯的歡樂情景,我們圍著飯桌一邊吃喝,一邊說笑話。吃過晚飯,我又和外公一起賞月,他先給我講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說。然后我們又比腦筋急轉彎,我們規定輸的人要給贏的人刮一下鼻子,那天外公不知被我刮了多少下鼻子,但他還是很開心,因為他看我開心,他就開心。至今我還記得我被他繞住的那幾‘‘彎’’:什么瓜不能吃?(傻瓜),什么人不敢洗澡?(泥人),什么酒絕對不能喝?(碘酒),什么橋不能通過?(鄭板橋),什么海最大?(苦海)?我們一直比到十點多鐘,外公才回他的臥室去。他去時,還對我說:“明年中秋,我們再比。今天你就早點休息吧,不要受涼。”我那時心里還想:明年我還要贏你,你輸定了。
不遂,連說話都很困難了。如果那天不是及時得到救治,可能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聽到這些,我的眼眶濕潤了,可又不敢出聲,只能暗暗地流淚,默默的祈禱,祈禱我的外公快快的康復,徹底的康復!
外公,你什么時候才能康復啊?什么時候才能與我再比腦筋急轉彎呀?外公,再比腦筋急轉彎時,我會讓你的。今天我與你再次約定下一年的中秋節我們再比腦筋急轉彎。
外公,我盼著您!等著您!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六
那年的中秋是在鄉下的姥姥家度過的。天尚未黑,那美味的月餅和精彩的動畫片已經吸引不了我了。我獨自走出家門,受了月兒的邀請,坐在門前的草地上,想要一睹她的芳容。
夕陽的余暉染紅了大半個天空,繼而天空中出現了各種瑰麗的色彩,似乎要把天空融化掉。終于,夕陽將最后一抹余暉灑向大地,他用留戀的目光看著大地,終于消失在了地平線下。
與此同時,月亮像一位優雅的芭蕾舞者,踮著足尖,翩然而至。這時的月亮比任何時候的都要美,都要大。你瞧,她嵌在深邃的夜空中,柔和的光芒灑向大地。有人說,月亮像一位亭亭的少女,嫻靜安詳;有人說,月亮像一滴露珠,潔凈無瑕;但是,在我的眼里,月亮就是月亮,她的美不需要任何修飾,她遠離人間煙火,才有這般的純潔;所以,我們的“比喻”只能俗了月兒。
看那鄉間小路上一路月光,蟈蟈在草叢中彈唱。在這清澈的如水月光下,我也愿化為一只小小的蟈蟈,依偎在月光的懷抱里,與同類一起歌頌這美麗的月亮。
忽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向屋后跑去。屋后有一條小溪,此時,溪水沒有了白日的喧鬧,在月光下靜靜的流淌,幾尾小魚在水中做著甜蜜的夢,不過,我可不是來捉魚的哦!
你瞧,溪水中也有一輪月兒呢!我想,一定是天上的月兒覺得有幾分寂寞,所以在水中找了一個伙伴。調皮的風兒輕輕一叩,想要與水中的月兒游戲,可那月兒碎了,又聚了;溪水含嗔地推走了風兒,好像在怪他的淘氣。此時,大地上的一切都靜靜地沉睡在月光里。月光雖不及日光耀眼,可她給人們的卻是日光所不能比擬的柔和與美麗。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七
中秋。古樸的小院。
那也是月圓之夜。奶奶那蒼老的身影仍舊忙碌,她來往于小院與大廳,白發在月光下折射出銀色的光輝。
該上香了。香案上供奉著的佛祖,慈眉善目,想一個關愛孩子的長者,說不出的親切。桌子上,擺滿了祭祀的水果和貢品。奶奶小心翼翼的點上香,很莊重的走到香案前,在一個“蒲團”上跪下。她雙腿并攏,雙手合十,對那在煙霧繚繞中若隱若現的佛像虔誠的跪拜著。
她雙手聚過頭頂,雙目微閉,喃喃自語,臉上無比嚴肅。之后慢慢彎下身子將頭一直磕到地上。她連續三次莊重而虔誠的跪拜,沒有一絲馬虎。許久,奶奶才吃力的站起來。
在奶奶的要求下,我也學著做了一遍,但我只是敷衍著,只覺得是玩完任務的。拜完,一轉身看到奶奶正慈愛的看著我,其實我心里有些不愿意,拜佛有用嗎?佛祖能給我高分嗎?佛祖能給我一個美好的前程嗎?我的思緒像一團雜亂無章的麻,緊緊纏繞著這些疑惑。
又回到現實中,家里只有爺爺在操持著這種儀式,變得冷清了許多。我緊握著那塊玉佩,同時緊握著奶奶對我的愛。
這回我不像上回那樣敷衍了因為我知道了世上真的有佛。愛在佛就在!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八
月圓時,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民俗佳節,不知使多少異鄉的游子,望月思鄉,滿懷離情。“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詩,可謂說盡了思鄉游子凄凄異鄉之情。
年年過中秋,歲歲奔團圓。對于中華民族來講,再也沒有舉家團圓更能體現中秋佳節的內涵和要義了。這賦予了吉祥平安意義的傳統佳節,尤其對于人近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意義更是重大。中秋佳節,有老父親盼望兒孫回去的迫切,有妻兒盼望早日歸家的心情。那一塊兒圓圓甜甜的月餅,也是一年中甜蜜日子的縮影。
早上的時候,兒子又問無數遍的老話題:“爸爸,中秋節爺爺說給我買小汽車,你和媽媽給我買什么?”我看著兒子,笑著說:“問你媽吧,她做主。”兒子的'問題就這樣被我轉移了陣地。而曾幾何時,我也曾經追著母親,問關于中秋節那些快樂的事情。人的成長里,都有似曾相似的歷經,可這份甜蜜和吉祥,更像基因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
唐李商隱以詩《嫦娥》說離別無團圓之恨:“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詩人以感觸的情懷,把天下游子不復歸鄉的憾和恨說到了心里,扎進了心里。
而小時候中秋賞月,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跟著奶奶看嫦娥、兔子和桂樹在哪里。在影影綽綽的月亮盤里,真得好像有一個美麗的少女在望著地面,尋找自己的家和心愛的戀人。那時候就常常想,冷冷的月亮上,嫦娥會不會被凍病了,兔子會不會偷偷的跑出來。
中年近節情更怯,常思歲月催人老。人近中年,盼團圓又怕過節,父親一年比一年老,母親過世后,最擔心的就是父親的身體。每過一次節,全家團聚總是要說起父親的健康,可歲月不由人,父親還是漸漸的老了,這種擔心卻因為過節更加的強烈。
團圓莫使酒杯空,暖暖慈心老父情。兒子已經在用畫筆制作給爺爺的節日卡片,而我也坐在一邊瞅著兒子那認真而又童真的畫作。兒子的想象里,爺爺就像圣誕老人一樣,應該帶著尖尖的帽子。我想父親送給我的不是禮物,而是整個生命。那許許多多的言傳身教,使我無論月缺月圓,都能穩步人生路,風雨揚帆勇向前。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九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中國明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吃過團圓飯,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去市政府廣場賞月去了,到了廣場以后,不知什么時候月亮已經緩緩地從東方升起來了,它是那么的大那么圓,柔和的月光灑向了大地,也把快樂撒給了每一個人。我看著月亮入了神,想起了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又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呀——飛起來了,飛起來了。”一個小女孩拍著手歡快地叫著,我順著聲音望去,原來是一只紅色的孔明燈飛在天空,廣場邊放孔明燈的人可真多呀!我們也買了一個孔明燈,當它飛上天空時,我默默地許下一個美好的愿望。
這時廣場的燈亮了起來,市政府大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噴泉也噴了起來,許多孩子們在噴泉中相互打鬧,互相嬉戲,我也加入了她們的人群,玩的真開心呀!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十
天漸漸黑了下來,一輪超大的明月升上了天空,天一下子亮了起來,又是一年中秋節到了。晚飯后,我與婆婆、老公和兒子坐在院子里,吃著月餅,欣賞著無以倫比的明月,心中無比的愜意。由于今年的中秋,我臨近生產,無法去自己的父親家,只能用電話寄去了我的節日祝福。我看著互相嬉戲的老公和兒子,看著臉上布滿微笑的婆婆,看著空中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不知家鄉的父親孤身一人還好嗎?遠在天堂的母親有沒有想家?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五年前的那個中秋。
20xx年的暑假,母親貧血的毛病原來越嚴重,身子弱的只能躺在床上,父親和我們姐妹兩個,心里著急的很,卻無法替代母親的病痛。后來,大伯父家的姐姐聯系了齊魯醫院的一個血液病的專家,由我陪同母親去看病。母親的病得到了很好的救治,那個專家對癥下藥,為母親開了針劑,讓她在家打針。看到母親的身體一天天好轉,我提著的心漸漸放了下來。很快中秋節到了,兒子留在了娘家過節。電話里,父親告訴我,母親的精神狀態很好,吃了不少牛肉水餃。我放心了,那個中秋雖然吃的和以前一樣,但我心里卻無比的喜悅,我想母親很快就會康復的。我會陪她過每年的中秋節。可我的喜悅才持續了幾天,無比的悲痛緊接而來,看似即將康復的母親突發并發癥在中秋節十天后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那年的中秋節成了我的記憶和永遠的傷痛,我沒有陪自己的母親過最后一個中秋節,我以為我有的是機會,可是我失去了,不再有任何的機會。
母親去了,可中秋節年年會準時來到。母親,你在天堂還好嗎?那里應該沒有病痛,有的是幸福甜蜜。我想你了,讓這皎潔的明月捎去我最誠摯的祝福,祝您在那里一切安好。
又是一年中秋時,中秋年年在,“子欲養而親不在”我會更加珍惜和親人們相處的日子。祝我所有的親人健康幸福,團團圓圓度過每一天!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十一
我喜歡夜,因為夜晚可以熱鬧,可以冷清。中秋月圓,月光灑下庭院,院中的梧桐樹樹影婆娑,節日里看著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得移動著,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敢遺憾吧。畢竟陪伴她的只有那清冷的蟾蜍和孤寂的桂樹。
小時候媽媽告訴我,天上的嫦娥姐姐每天和靈寵在一起玩耍,尤愛一只玉兔。我也想擁有一只乖巧可愛的靈寵,媽媽就告訴我,那你得懂事些,說不定哪天嫦娥下來看看你。我也還真的信了,每天都看著月亮,相信一定會有一天會看見嫦娥。長大一些的我上了小學,但對嫦娥的故事依舊深信不疑,只是那時我愈發覺得無聊孤單了。向媽媽訴說,不過得來的卻是“你要認真學習”,“你每天都在想些什么?”,“你要成熟,懂事了。”
于是我努力讓自己“成熟”漸漸我步入了初中,情緒波動更大了。什么都變了,唯一不變的怕就只有那嫦娥了吧。我依舊喜歡望天,看那無邊無際的黑夜,看到川流不息的車以及那萬家的霓虹燈,那時我相信嫦娥是被眾星捧月的。
如今雖然我依舊相信嫦娥的存在,但我覺得她很孤單。因為天空中只有一個月亮,月亮上只有一個嫦娥。現在我認為成熟不是對誰都微笑,不是對什么要求的無異義,而是眼角還掛著淚,嘴角卻要上揚。萬戶的霓虹燈中總有一個黑暗的角落吧?最開始被眾星捧月到最后還不是孤身一人。遠處的高樓中有人們舉杯歡飲,遠中的樹很高被燈照后影子變得很長很長,與遠處的天交接在一起。
我想原因很簡單吧,因為大王是在舞臺上表演的小丑,而小王是在帷幕后面練習的小丑,小王是卸下濃妝后的大王,而大王則是涂上濃妝后的小王。小丑的工作是逗游客觀眾們開心,他的嘴巴快要咧到眼睛上去了,他笑得夸張,沒有人知道在一副面具后他究竟的喜怒哀樂。“…獨木橋呀,把誰推下才算贏家,我無聲的反抗,何時才能戰勝它?…”耳機中傳來華晨宇的歌聲,我無奈的苦笑,其實我身邊有一位抑郁癥患者,我想幫她,因為她是唯一一個看透我真正想要什么的人。
中秋的月亮好圓好圓,圓到不可思議,如此圓的月亮是不是代表現在是晚上了,那么現在我是不是可以卸下面具哭一會兒了?白天我戴上面具,穿上龜殼,把自己遮擋。白天的我是同學們口中的高冷,長輩口中的內向,老師口中的安靜。不得不說,其實和陌生人在一起我更放松。因為無論是你怎么樣,都不會有人疏遠你,更不會有人討厭你。可以放心嗨,就算這樣別人也不會說你不淑女,不像個女孩子。夜深了,可不可以讓我任性一會兒?表現出小女孩該有的模樣。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十二
中秋又到了。月亮依舊那么圓,那么亮,它到底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灌注了多少人的淚水。
月亮,你了解我嗎?我是一個平凡的女孩,也是一個愛做夢的女孩,夢想成為童話世界里的公主。我渴望夢想能夠成真,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希望回到幼年時期。月亮,你為我保密吧!
中秋月兒圓,歌兒飄九州月亮,讓我為你唱首歌吧!“鈴兒輕輕蕩,聲聲入愁腸……”中秋不是應該吃月餅嗎?讓我們把思念與祝福融化在甜甜的美味中如果月亮是個口袋,我一定要收集很多很多的快樂,等到中秋這天,把它拋到空中,讓快樂撒遍大地。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是個悲傷的節日,因為它讓人的思念化成了眼淚。月亮在中秋這天確實璀璨無比,但這一天它也是最孤單的,沒有了星星的襯托,還有這么多的思念。但又何必悲嘆呢?人生在世,本來就注定有喜怒哀樂,注定有生死離別。
……。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又是一年中秋月(通用13篇)篇十三
月華如水,夜如舟。
帶著心情漫步。
那一片清輝揉碎在花草叢中,
經不住風兒輕拂。
草海里蕩漾著音符。
月也彈唱,人也彈唱。
是什么?
飄向了南方。
遙望那明亮的眼眸,
頓時,
人也朦朧,月也朦朧。
醉濕了蒼穹。
那一片月光親吻著同學們熱情的`臉,
歌聲,笑聲,掌聲,
彌漫著家的味道,
芬芳了思念的心。
人也釋然,月也釋然。
是我悟出了月,
還是月悟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