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務處年終工作總結報告教務處年終工作總結發言稿篇一
一、 轉變思想,堅持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1、思想轉變。各教研組在學衡水中學、洋思中學經驗的推動下,并結合我校提出的四個轉變,統一思想,深化了認識;轉變觀念走教育可持續發展之路。
2、實踐中落實
①外語、地生、政史教研組在本學期的課堂教學中大膽實踐,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教學的導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創造課堂自主學習的環境,如地生組在教學中嘗試四步教學法,即:指導閱讀法---討論----歸納總結法----結合實際;化學組完整教學六環節,即:先進思想---教學計劃---備課---上課---反饋----輔導,在實際運用中效果良好,外語組邱冬梅的一堂 "英語報刊閱讀"研討科受到市區領導好評,這是外語組"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探索。
②日常教學中各組能夠將新理念運用于實踐中,不但請區市、區教研員指導教學,還積極組織本學期課堂教學改革觀摩課,雖說上課教師有限,但每個教師的背后都是一個集體的共同參與,可以說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邱冬梅、張學才等課受到參評教師的稱贊。
③李威、林海波等教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作業,使其具有目的性、選擇性、層次性。高一年級的語文,外語、政治備課組利用休息時間,結合學期學生實際,組編成套暑假作業,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
④在省示范校的驗收中,語文組何其偉、地生、體音美等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編著出版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受到省專家好評。
⑤多媒體是現代化教學必備的工具,高一、高二語文組,高一、高二外語備課組,高一數學組、高一物理組在多媒體教學運用中做出表率。
⑥化學組韓梅、韓淑梅兩位教師不失時機地嘗試雙語教學。
二、 青年教師培養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與希望,各教研組長及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都能主動承擔幫、帶作用,語文阻李曉林、孫華東、陳炳鑫,數學組高云鳳等五位青年教師,還有外語組王萌、地生組姜華、薄立強等,一批青年教師的進步離不開他們工作生活的這個教研集體。
三、常規管理
本學期仍堅持周調查、月考核、學期測評的常規管理,總體上比上學期大有進步,主要表現在教務處布置下去的考試命題、試卷分析、迎檢、計劃總結等,都能及時完成。其中高一外語,高一語文、高一、高二數學、高一高二地理生物備課組堅持始終,堅持五統一。此外,大部分教研組也能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客觀實際地找差距,定方案,如語文、數學、外語等組。
四、服務意識在趨升
新理念中的教育具有服務性,即教師要服務于學生、服務與教學、服務于它的本職工作,政史組蔣紅陽、潘麗慶、莫麗萍等教師,課上、課下圍繞學生,服務學生,其事跡感人至深。李曉林、孫華東,陳炳鑫毫無怨言、不計報酬承擔組內的一些工作,既是組長的幫手又是組內的助手。另外,教務處、信息組、圖書館、實驗室這些服務性較強的部門,他們默默地在工作中改進質量,及時、高效保證一線教學的順利進行。
五、非常時期的非常教學
4月下旬掀起的"防非"工作,使正常的教育教學要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考驗,教務處在各教研組的配合下啟動"五及時一放心,輕輕松松在練兵"及"四線電話網"工程,即宣傳及時、疏散及時、消毒及時、調查及時、通報及時、;學生進校放心。同時增加體育課、體活課,盡量由課堂轉向戶外,消除學生壓力,預防非典。停課的半個月里,通過"四線電話網"進行特殊輔導,即師-師、師-生、生-----生、師----校,四線進行合理周密布置,但效果遠不如在校學習。
六、教學、教研成果
1、 趙殿忠、劉淑坤分別在省、市教研活動中做中心發言反響較好。
2、 孫喆、呂秀梅、孔慶斌、任志英等公開科技論文獲省陶行知研討會的一、二等獎及優秀獎。
3、張學才、肖孝德參與編撰的《中學化學題典》及《四輪學習功略》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4、 路艷秋《交通運輸網中的線》一課獲省一等獎,此外李樹成、路艷秋、李晶、李雪梅等參與編寫了《海淀名校》、《四輪學習》等書。
教務處年終工作總結報告教務處年終工作總結發言稿篇二
本次的年度工作匯報,因為張主任請假,委托我匯報教務處年度的工作。教務處上半年的工作,張主任之前已向學校做過詳細的匯報,我參與教務處管理僅半年,所以重點匯報本年度下半年的工作,如有疏漏,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團結協作,分工配合,做好教務處日常管理工作
開學初,張主任對教務處四位副主任的工作做了安排,張主任全面負責教務處各項工作;王夢玲分管教學目標考核、教師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劉艷分管文科教學、迎檢、計劃總結等文字撰寫工作:王鵬分管理科教學、考務、課時編排工作;張麗分管教學檔案、學生學籍管理。
各位主任團結一致,各司其職,主持日常教務工作。大家制訂日課表、任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教師請假、代課工作;分年級組織好轉學插班工作、和六年級學生的畢業、升學工作。精心組織學校教學檔案資料和各項統計工作;組織好學生參加各項競賽活動,并作好獲獎情況統計及獎狀存檔工作;傳達上級各類通知,安排好學校的教學各項活動。
這些細小而繁瑣的教務日常管理,在大家的通力合作,分工協調下,變得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暑期教師培訓期間,張主任和王鵬主任一起,利用休息時間,加班一周,對全校教學人員進行了合理調整安排,在教學人員極度缺乏、又突增3個教學班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數次跨年級,跨學科調整,保證教學人員到位。10月份,在病事假多人,教學人員缺崗5人的情況下,協助辦公室選用頂崗實習生、組織崗前培訓、認真指導他們上崗教學。合理的教學安排,保證了全校69個班教學井然有序。
8月25日新學年開始,由劉艷起草,張主任審稿,鄧校長審核,報校辦審閱,確定了教學工作方向。即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年級管理為著力點,以落實“五抓五促 ”為重點,以“探索高效課堂”為切入點,以特色課程創建為亮點,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各年級在認真學習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后,根據各年級各學科的特點,分別制定了年級、學科教學計劃,保證了學校的教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
本學期,除了每月一次向學校總結匯報教學工作外,重點迎接了市教科院的兩次大型教學工作檢查。9月20日,迎接了市教科院在我校舉行全市的常規教學管理經驗交流及調考質量分析會,我校的教學管理經驗《規范教學管理 引領高效教學》在全市小學校長教務主任會上交流,贏得了上級領導和與會各學校管理同行的好評;12月21日,迎接市教科院教學常規檢查,我們所作的《立足常規 科學管理 提高質量》的教學管理工作匯報,得到教科院專家的肯定,已發送到教科院郵箱,在全市交流。注重教學經驗的總結和積累,不僅能提高教務處教學管理的水平,還能在全市推廣我校的教學管理經驗,提高了學校的聲譽。
五、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規范常規教學管理
本年度教務處將原有的教學管理文件、方案進行了整理,修訂,在保留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文件的基礎上,設計、打印了《孝感市實驗小學課堂教學巡查記載本》、《孝感市實驗小學教學人員請假、代課安排登記本》、《孝感市實驗小學常規教學檢查綜合結果匯總記載本》《孝感市實驗小學單元檢測制度》、《孝感市實驗小學教師監考規則》、《孝感市實驗小學學生考試守則》等,使教學管理的制度更健全、更規范、更精細。
六、實行教學過程的全程監控,提高常規教學質量
我們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實施常規教學全過程監控。學校制定了《常規教學五抓五促方案》,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規范指導和監控。教務處堅持對常規教學各環節進行檢查。如每周二下午4:10—5:00為檢查各年級集體備課時間,各年級主任交叉檢查記載;每周一—五的上午第二節課為全校先行課時間,教務處主任、各年級主任參與聽課、評課,監督記載;每月的前半個月,年級組長抽查年級教師備課、聽課、教案、作業等各項教學常規情況,月底年級主任普查,并記載;我們還特別重視課堂教學的巡查。教務處安排專人每天對全校各班課堂教學情況巡查2-3次,年級主任每周巡查1-2次,幾乎做到了節節課有人查,有時還做到了一節課幾人查。每天巡查情況要及時向年級主任反饋,教務主任簽字后向組長甚至個人反饋,好的肯定,不好的提出改正要求,教務處也特別重視是教學質量的監控。
11月,本學期期中考試結束后,教務處組織1——6年級各年級主任向學校全體教師作了期中質量分析及教學小結活動。各年級主任通報了年級常規教學檢查情況;詳細匯報了期中考試情況,分析了各種考試數據,提出了下階段教學努力的方向;嚴肅認真的教學質量監控,確保了教學質量的準確性和嚴肅性。
本年度,我校的學生在市教育局組織的語文、數學、科學、思品等學科的調考中名列前茅,在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中,全校學生的及格率達到95%以上,優秀率達到80%以上。規范科學的教學過程的監控,保證了常規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教務處年終工作總結報告教務處年終工作總結發言稿篇三
一、工作概述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務處是主管學校教學工作和實施教學管理的職能部門,是學校教學活動得以正常運行的總調度室,是學校各教學單位相互聯系和溝通的樞紐。我們將師生滿意、部門(系部)滿意、領導滿意、自己滿意作為處室的工作價值取向,把以系部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作為基本理念,積極開展文明型、學習型、節約型部門建設,在教務、考務、教研、教材、學習競賽、實踐教學、學籍管理、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等方面為全院師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管理服務。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績
(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促進規范管理。
健全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是教學工作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20--年,教務處根據學校教學工作發展中的實際需求對《--------學院學生考核違規行為認定及處理辦法》、《--------學院學生學籍與學業成績管理辦法》和《--------學院學生教學聯絡工作暫行辦法》等教學管理文件進行了重新修訂,為教學工作的穩定有序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為了提高公選課的教學質量和課程建設水平,教務處根據課程建設的需要,重新制定了《--------學院公共選修課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對全校公選課的管理。
(二)加強專業建設,彰顯辦學特色
專業建設是一項探索性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學校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將專業建設與發展及學校的整體改革與發展相結合,優化專業結構和提高專業質量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
1、優化整合傳統專業,發展面向新興產業的相關專業和新興交叉專業。本年度根據學校專業建設規劃,申報物聯網工程和工程造價兩個本科專業獲批,并與今年9月份開始招生,使學校專業結構更趨合理。另外,為適應市場需求,新申報城市規劃1個本科專業,調整了工程造價學位授予門類,由管理學調整為工學。
2、增加投入,加強專業建設,認真落實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我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被批準為20--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是我校繼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入選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之后獲批的又一項目,使我校在專業建設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另外,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20--年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完成了市場營銷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本科專業的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申報工作。
3、加強教材管理與建設,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嚴格按照培養方案規定開設的課程選用教材,專業基礎課、主干課要選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和公認水平較高的教材或教育部推薦的教材,理工類、財經類和法學類專業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的比例應達到50%以上。另外,學校設立教材建設基金,支持和鼓勵我校教師編著高質量、有特色的自編教材,并對質量較高的自編教材優先錄用。20--年我校教師教材立項申報5項,批準3項。
(三)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的基礎性工作,是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根本任務之一。課程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和素質的重要途徑。加強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
1、緊抓合格課程建設,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學院課程建設實施辦法(試行)》,教務處啟動了第二批合格課程申報工作,經專家評審、院務會研究決定,于20--年11月共批準合格課程237門。
2、重視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和教學研究立項,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深入教學改革研究。4月份我校啟動了首次精品開放課程立項申報工作,經教學指導委員會評審,院務會研究決定,批準校級精品開放課程2項。4月份同時啟動了我校20--年度教學研究立項申報工作,經教學指導委員會評審,院務會研究決定,批準校級教學研究立項11項。10月份,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年湖北省高校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工作的通知》精神,組織申報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3項。
3、改革《軍事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為解決《軍事理論》課程時間安排不科學,班級學生基數大、安全隱患多,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到課率不高的問題,學校于20--年對軍事理論課教學進行改革,引入了北京高校邦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絡在線課程,利用mooc網絡在線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生的聽課率,讓學生學習到了更多的軍事國防科學知識,緩解了集體上大課存在的安全隱患。20---20---1學期共有1152名新生運用了該平臺進行學習。
4、改革兩課實踐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教社政“20--”9號)、《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根據我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特制定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試行)》,并制定了20---20---1學期兩課實踐教學具體實施方案。本年度,共安排兩課實踐教學活動兩次,歷時6天,收取學生實踐教學手冊1601冊,指導教師總結14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抓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培訓、指導活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關鍵在于教師。學校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引進和青年教師的培養。
1、在學校統一布署下,20--年新引進教師6名,且大部分具有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學位,進一步提高我校師資力量。
2、繼續發揮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特別是教學督導的傳、幫、帶作用,通過聽課、評課、公開示范課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青年教師,重點是新引進教師的教學業務培訓和指導。另外,繼續開展第四期青藍工程,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教學能力、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實踐證明,我校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是很快的,部分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獲得了廣泛的好評。20--年通過教學優秀獎表彰青年教師16名。
3、按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要求,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一方面鼓勵專任教師考取工程師等專業技術證書,另一方面制定專任教師下企業培訓計劃,安排教師下企業參加實踐培訓,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增加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