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管理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組織和安排教學活動。小班教案的編寫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培養,以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一
曾經有個教育專家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覺得非常的有道理,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環節中,我都會適當的加入一些游戲性的活動,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玩開車游戲時孩子是非常的感興趣,所有的幼兒都愿意徒手在空中畫斑馬線,利用游戲進行繪畫活動,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練習演變愉快的活動體驗,讓幼兒對繪畫更加感興趣。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二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們開車去看爺爺奶奶好嗎?
(2)幼兒拿好方向盤,做開車狀。
2、做游戲“小司機開車”。
(1)幼兒學念兒歌《開汽車》。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向行。
(2)邊念兒歌,邊做游戲“小司機開車”。
——教師(出示紅綠燈標志):看,這是什么?它告訴們小司機要怎樣做?(紅燈亮了不能開,黃燈亮了等一等,綠燈亮了向前開。)。
——幼兒按紅綠燈信號停車、開車。
——到停車場停車。
3、過人行橫道線、
(1)教師:爺爺奶奶家在馬路對面,怎么辦?
(2)幼兒學念兒歌《過馬路》小朋友,走走走,一走走到馬路口。左看看,右瞧瞧,找準人行橫道,快快走過斑馬線。
(3)邊念兒歌邊過人行橫道線。
4、向爺爺奶奶問好,告訴爺爺奶奶自己是怎樣來的。
5、到停車場開車回家(走過人行橫道——停車場——根據紅綠燈標志開車)。
5、延伸活動:
(1)觀看掛圖,引導幼兒判斷對錯。
(2)觀看有關交通事故的課件。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三
有一群快活的小同伴,天天早上他們都要穿過巷子,去幼兒園。厥后,汽車、摩托車多了起來,巷子不敷寬了。各人一路著手,修了一條寬寬的馬路。早上,小同伴們走到寬寬的馬路邊,看著來交往往的車輛,嚇得不敢過馬路。這時,一匹斑馬出來晨跑,途經這兒,說:“我來幫你們!”斑馬叔叔讓小同伴們都爬上他的背。斑馬叔叔馱著小同伴們踏上馬路。真稀罕,來交往往的車輛立即發明了他們,自動放慢了速率。樹上的一只山公瞥見了這統統。晚上,智慧的小山公想出了一個好措施,他用白漆在動物過馬路的處所涂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第二天,來交往往的車輛瞥見小動物們拉動手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發地放慢了速率。這下好了,各人要過馬路時先看清交往車輛,再經由過程斑馬線,就一點兒也不畏懼了。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四
1、會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有表情地演唱。
2、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感。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1、用彩色聲線(毛線、塑料包裝繩等)和塑料浴帽做成的發套若干。
2、配套磁帶或cd。
1、在歡快的樂曲聲中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兒童節小朋友最喜歡干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3、學唱歌曲。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嘗試與歌詞進行匹配。
(2)放慢速度,輕聲學唱。
(3)練習。
4、有表情地歌唱。
(1)體驗節日將到的快樂情緒,探索如何表現歌曲。
(2)提供道具,表現歌曲的活潑歡快情緒。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五
1、報告故事“有一群快活的…………自動放慢了速率”。
1)本日有小動物到我們班級來,他們要給我們說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馬路上的斑馬線》。
2)小動物們是怎么過馬路的?(坐在斑馬叔叔的背上,讓斑馬叔叔馱著過馬路)。
3)但是斑馬叔叔天天這么背小動物過馬路,他多累啊,你們有沒有好措施?(幼兒想措施)。
4)你們想了許多好措施,小動物們也想到好措施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措施。
2、報告故事“智慧的小山公想出了一個好措施……就一點也不畏懼了”。
1)小山公想了個什么措施?(在馬路上涂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畫斑馬線)出示斑馬線圖片。報告幼兒馬路中心人行橫道上的一條條白線,就叫斑馬線。
2)為什么要叫斑馬線?出示斑馬圖片。
3)如今小動物們有了斑馬線,他們是怎么過馬路的?(看看旁邊有沒有車,再走斑馬線)。
3、如今小動物們找到好措施了,在馬路上畫上斑馬線,過馬路再也不怕了。
二、評論辯論:斑馬線的感化。
1、你們有沒有看到過斑馬線?
2、哪些處所有斑馬線?
3、你過馬路的時間是走那里的?(斑馬線)。
4、為什么要走斑馬線?斑馬線到底有什么用?
5、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是專門為行人預備的,來交往往的車輛瞥見我們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發地放慢了速率,如許我們可以寧神地過馬路了。
三、游戲:過馬路。
游戲法則:要服從交通法則,留意旌旗燈號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六
1、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簡易的樂器。
3、幼兒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幼兒從家里帶來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1、教師放一段優美的樂曲,請幼兒跟著一起拍節奏。
教師說:“這首曲子真好聽,我想請小朋友們用小樂器演奏,可是沒有樂器怎么辦呢?”
2、請幼兒積極想辦法,來制作樂器,聽聽用那兩種東西敲擊出來的聲音好聽。
3、請幼兒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裝著東西將是什么效果,裝的東西不同效果相同嗎?
4、請幼兒分成三組(豆子、沙子、石頭)來進行實驗。
5、請孩子們說一說音響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著制作的樂器來演奏。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七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完整講述,知道十字路口明顯的交通標志叫“紅綠燈”。
2、教師引導幼兒設想路段的情況,以生動的例子、形象的手勢,啟發孩子理解標志圖的作用。
3、教師:老師扮演交通警阿姨。,你們想不想當一個小記者來采訪我?
引導幼兒從交通警的職業情況、辛苦程度、交通手勢等不同角度進行采訪。
4、具體了解民警在指揮交通時有什么手勢?這些手勢告訴我們哪些交通規則?
微笑立正表示對人尊重。
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體前平舉表示請停下。
右手臂側舉,來回移動表示前行。
5、請幼兒學做民警阿姨指揮交通。
6、游戲:過馬路要看燈。
幼兒分成信號燈、行人兩類角色,自由體驗生活。
(1)幼兒徒步行走在人行道上。
(2)幼兒學做開汽車狀,穿梭于馬路上,面對交通標志,正確識別,認真開車,
最后把車停靠在停車場。
結束活動。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八
2.談話,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幼兒討論)。
3.出示圖片,提高幼兒興趣。
師:我個你們帶來了圖片一些,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老師把小圖片請出來,3,2,1,好了,睜開小眼睛。這是什么呀?(紅綠燈)小朋友們見過嗎?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幼兒討論)。
4.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
師:這個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那么聰明,那么,你們知道要怎樣看紅綠燈嗎?
6.講解怎樣安全過馬路。
師:小朋友說街上車多不多?危不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是不是。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反復教幼兒三遍)。
7.引導幼兒認識斑馬線,
師: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么呀?你們有沒有見過?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8.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9.引導幼兒讀兒歌。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九
1.學習兒歌《大馬路》,注意兒歌中“叔”、“站”、“亮”詞的正確發音。
2.通過學習兒歌,讓幼兒知道紅綠燈代表的意義,學習看信號行動,辨別紅、綠燈,提高迅速反應的能力。
3.了解兒歌的含義。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1.事先觀察過馬路上的紅綠燈。
2.木偶教具、紅綠燈各一只。
1.出示小熊,引出故事《小熊進城》,操縱木偶教具講故事。
教師說:“什么顏色的燈亮時,小熊才能走到馬路對面?”“警察叔叔是怎么說的?”“大馬路上友人行道,汽車跑道,馬路很寬,警察叔叔站在中間指揮交通,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往前走。老師把交通規則編了首兒歌,請小朋友聽一聽。”
2學念兒歌:《大馬路》。
大馬路,寬又寬,
警察叔叔站中間。
紅燈亮了停一停,
綠燈亮了向前走。
注意提醒幼兒叔、站、亮的正確發音。
3.玩游戲“紅綠燈”
幼兒輪流當車兩和行人在“街上”行走,教師站在路口,手持紅綠燈,一起念兒歌兩遍。然后教師舉起紅燈,人、車都要暫停,舉起綠燈,人、車可通行。
活動小結。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認識斑馬線。
——這是哪里?
——圖片上的白線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出示組圖,引導幼兒了解紅綠燈的作用。
——這是什么?它在路口有什么作用呢?
——紅燈亮/綠燈亮的時候怎么做?
三,師幼交流,令幼兒了解過斑馬線時的注意事項。
——過路口的斑馬線時要注意些什么?
四,播放視頻,通過歌曲幫助幼兒鞏固知識。
——今天我們學了如何安全的過馬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安全過馬路》吧!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一
(一)老師拿出斑馬線圖片供幼兒認識。
提問;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它用來干什么的呢?
3、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用到斑馬線!
(二)教師講解斑馬線給人帶來的重要性。
提問:
1、有了斑馬線會怎么樣呢?
2、如果沒有斑馬線的話馬路上的人又會怎么樣呢?
(三)總結以上所說的事,進行反思。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二
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境,畫面生動活潑、直觀,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之中,整個活動思路清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原則。活動中我采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游戲體驗法”等,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使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2學習按顏色對物體進行分類。
3樂意并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能在活動中感受色彩的美。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卡片若干,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盒子。
2自制ppt。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
2放映ppt:各種顏色的圖片。(包括水果,植物,動物)。
3游戲活動《買車票》。老師解說游戲規則,小朋友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根據顏色放進盒子里。
4作業:根據今天學習的顏色,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畫一幅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四
1.能發現和掌握在彎道內快跑的竅門,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體驗競賽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在彎道內快跑,能控制身體,保持協調性。
活動難點:發現保持身體平衡的竅門。
1.寫有“注意彎道”的標記,兩個不同顏色的火炬。
2.粉筆,可以畫粉筆畫的大場地。
(一)四通八達的路。
1.用粉筆在場地上畫彎曲的小馬路、筆直的大馬路,互相說說:你造。
的是什么路?
2.沿著各種各樣的路,自由地走走、跑跑、跳跳。
3.把路都連在一起,變成四通八達的路。聽教師信號在路上變化行走,如慢走、快走、用腳尖走、兩人連體走等。
(二)通過立交橋。
1.用紅色粉筆在路中間畫一個大圓,表示立交橋,個別幼兒在大圓上探索。
彎道內快跑的方法。
2.分享方法。
在彎道上跑時,我們的身體和平時直線跑有什么不同?(發現身體稍稍傾斜,才能保持平衡。)。
3.在場地上添加幾個“立交橋”,幼兒自由體驗在彎道上快跑。
4.反思保持身體平衡的竅門。
為什么有的人容易跑到立交橋外面去(離線)?你能教教他怎樣才能保持在橋上跑嗎?
(三)火炬接力賽。
1.解讀標志圖,了解玩法。
(1)城市里要舉行運動會,我們都是小小火炬手,來傳遞火炬。
(2)這個標志提醒我們運送火炬的路線是怎樣的?(從起點經過立交橋,繞一圈后再跑到終點。)。
3.每組“運動員”按路線接力運送火炬,先送完的組獲勝。
(四)搭伴回家。
1.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一人在前當司機,一人在背后低頭彎腰抱住司機,組合成一輛小車,聽著音樂在四通八達的路上自由穿行,或休息放松。
(五)活動延伸。
1.日常游戲時,改變跑動路線,提高游戲難度,如將馬路變寬、變窄,反方向追逐。
2.玩“丟手絹”等圓形追逐跑游戲,繼續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五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用踮腳尖和捶捶背的動作表示小姑娘和老爺爺,用敬禮的動作表示警察叔叔。
3、幼兒討論,并用身體動作表演。
師:在音樂里,你聽見誰先來過馬路的呀?(幼兒討論,嘗試動作表現)。
小結:最先來過馬路的可能是一位小姑娘,他走起路來蹦蹦跳跳,很輕松。
師:接下來又是誰來過馬路了?(幼兒討論,嘗試動作表現)。
小結:接下來過馬路的可能是一位老爺爺,他走起路來慢慢悠悠,很吃力。
師:最后,是誰走過來了?(幼兒討論,嘗試動作表現)。
小結:最后可能是警察叔叔走過來了,他走起路來精神飽滿,步伐有力。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六
1、寶寶感受雨的美麗,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寶寶開動腦筋,思考雨是什么樣子的。
3、寶寶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飯后做好準備工作。問寶寶:“今天外面怎么樣了?”寶寶回答:“下雨了。”“我們到門口去看雨。”
2、老師提問:“雨是什么樣子的?”寶寶回答:“長長地、嘩啦啦的、濕濕的、白的”老師及時表揚。
3、老師與寶寶一起總結,雨是細細的、長長地、有嘩啦啦的.聲音、地上濕濕的有水、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還是都透明的。
4、老師告訴寶寶什么是透明的。因為我們能看到遠處的大樹、房子。寶寶看,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寶寶初步理解透明的含義。
5、老師拿蒜,讓寶寶輪流觀察透明的水珠。加深對透明的理解。
5、讓寶寶回家找透明的東西。水杯,塑料袋子等。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七
安全過馬路。
2、講解游戲規則: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交警將違反交通規則的小朋友叫到一邊,停玩游戲一次。
3、播放音樂《郊游》,進行游戲。
游戲若干遍,可請幼兒當紅綠燈。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游戲情況。“你是怎么過馬路的?”
延伸活動:游戲“交通標志”連連看。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八
1.學習兒歌《大馬路》,注意兒歌中“叔”、“站”、“亮”詞的正確發音。
2.通過學習兒歌,讓知道紅綠燈代表的意義,學習看信號行動,辨別紅、綠燈,提高迅速反應的能力。
1.事先觀察過馬路上的紅綠燈。
2.木偶教具、紅綠燈各一只。
1.出示小熊,引出故事《小熊進城》,操縱木偶教具講故事。
教師說:“什么顏色的'燈亮時,小熊才能走到馬路對面?”“警察叔叔是怎么說的?”“大馬路上友人行道,汽車跑道,馬路很寬,警察叔叔站在中間指揮交通,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往前走。老師把交通規則編了首兒歌,請小朋友聽一聽。”
大馬路,寬又寬,警察叔叔站中間。
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向前走。
注意提醒幼兒叔、站、亮的正確發音。
3、玩游戲“紅綠燈”
幼兒輪流當車兩和行人在“街上”行走,教師站在路口,手持紅綠燈,一起念兒歌兩遍。然后教師舉起紅燈,人、車都要暫停,舉起綠燈,人、車可通行。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十九
1、請幼兒一起觀察交通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與幼兒一起觀看dv。
(1)引入主題,請幼兒觀看關于交通安全的dv。
請幼兒說說觀看dv后的發現及感受,一起討論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3、請幼兒到教室四周去觀察各種交通標志,并猜測它的作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4、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交通標志的真正意義。
5、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游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志布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游戲。
(6)與幼兒再次進行評議。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二十
1、知道過新年要向同伴、長輩等他人說一句祝賀新年的話,學說“新年好”“新年快樂”“恭喜”。
2、能遷移自己過新年的經驗,用自己的`動作、語言向教師和同伴拜年。
3、體驗向他人說祝福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跟本班的老師或隔壁班的小朋友拜年。
2、到區域娃娃家跟娃娃們拜年。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情境語言,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新年到了,正月初一小朋友去拜年的時候,都跟你的伙伴、爺爺奶奶都說了些什么?
現在我們請小朋友上來講講是怎么講新年語的。
二、表演拜年的情境。
1、教師用小故事的形式講如何拜年的。
教師(站在娃娃家的桌子前):過年了,真開心。今天一定會有很多小朋友到我家來拜年,我得好好招待他們。
甲幼兒(拎著禮物做敲門狀):咚咚咚,有人嗎?
教師(做開門狀):來了來了。你好,請進。
甲幼兒(將禮物遞給教師):祝您新年快樂!
教師(開心地接過禮物):謝謝!
教師(將甲幼兒引到桌子邊坐下):請坐,請喝茶。
乙幼兒(拎著禮物做敲門狀):咚咚咚,有人嗎?
教師(做開門狀):來了來了。你好,請進。
乙幼兒(將禮物遞給教師):祝你身體健康!
教師(開心地接過禮物):謝謝!
教師(將乙幼兒引到桌子邊坐下):請坐,請喝茶。
丙幼兒(將禮物做敲門狀):咚咚咚,有人嗎?
教師做(開門狀):來了來了。你好,請進。
丙幼兒(將禮物遞給教師):祝您萬事如意!
教師(開心地接過禮物):謝謝!
教師(將丙幼兒引到桌子邊坐下):請坐,請喝茶。
教師(坐到桌邊):謝謝你們到我家拜年,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天天高高興興,快快樂樂!
2、組織小朋友給本班老師拜年或隔壁班的小朋友拜年。
3、可以讓幼兒到娃娃家給娃娃們拜年。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二十一
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萌發幼兒愛護物品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幻燈片。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小娃娃哭了,你們知道她為什么哭嗎?(讓小朋友自由地猜小娃娃哭泣的原因)。
2、講述故事:教師講完故事問:“洋娃娃的朋友是誰?寶寶看見娃娃哭,他怎么做?”幼兒模仿抱的動作,“寶寶對娃娃說什么呢?”(幼兒學說娃娃不哭)。
【活動結束】。
1、如果小朋友哭了,媽媽會怎么做?
2、平時我們玩玩具時,不要亂扔玩具,不要踩玩具,要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放在手里玩,完好后,放回玩具家里。
大馬路小班教案(模板22篇)篇二十二
課題來源:
四月是我園交通安全教育月。托班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交通安全常識幾乎為零,但多數孩子對交通工具很感興趣。目前紅色基本都能認識,綠色已初步認識。
課題分析:
本活動的重點在于:
理解“紅燈停,綠燈行”。難點在于:部分幼兒對綠色還不熟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交通信號燈及其規則;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種車輛的'卡片(人手一張)、紅色和綠色卡紙(信號燈)、交警形象卡片。課前提醒家長帶孩子觀察過交通信號燈。
活動過程:
1、出示交警卡片,導入;
2、介紹交通信號燈,示范講解“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
3、游戲:小小司機。
4、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