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石油人先進事跡材料石油先進人物事跡篇一
xxx,今年 xx歲,xxxx年參加工作,xx年入黨,現任xxx礦測試隊驗封班班長。
參加工作以來,他堅持積極工作,愛崗敬業,所在班組工作任務完成好,他本人多年被評為廠雙文明先進個人。
一、愛崗敬業,勇挑重擔
測試隊建隊初期,xxx是儀表班的班長,當時他的業務水平已非常過硬。xx年成立水靜班后把他調去任班長,當時,他的壓力也是很大,自己一天也沒干過測試,能行嗎?而且還承擔著車輛維修保養工作,他猶豫過,彷徨過,但面對領導的信任,他毅然挑起領導的重托。在短短的兩個月里他帶領班組成員,不僅熟悉了測試工作,而且也摸清了車輛維修保養的基本技能。
五、六個小時。他能身先士卒,搶先干一些臟活和累活,從來都沒有一句怨言。
記得在xxxx年的xx月份,x-x-xx井作業后要驗封,而工技大隊急需這口井的資料,當時我廠正在推廣xxx-x型封隔器,他接到任務后馬上帶領班組成員上井了,由于第一次面對新的封隔器,經驗不足,儀器輕,盤根緊,儀器下不去,所以他第一個沖上井口,搶先站在防噴管梯子上,當時正值嚴冬臘月,測試的梯子上有冰,再加風大,他一手抱著防噴管,另一只手往下一點一點的塞鋼絲,一直塞到400多米,儀器可以自由垂下時,他才下來,此時他的胸部往下的衣服都已經濕透了,凜冽的寒風無情地穿透衣服,打在冰冷的身上,凍得他哆嗦著連話都說不出來,就這樣,他仍然堅持在野外站了兩個多小時,直到這口井準確及時地錄取完第一資料。
二、踏實肯干,勇于進取
由于水井靜壓測試工作季節性較強,天氣太冷怕關井測試時把井凍了,為了完成任務,在夏秋兩季抓緊時間進度,經常早出晚歸。去年夏天,他帶領班組主動向領導提出,每天早上3:00打的車來上班,在得到批準后,他早出晚歸,頂著烈日,戰雨天,在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就測完了120口井的水井靜壓,一次成功率為100%;合格率為100%,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下半年計劃任務。xxxx年xx月份,隊里為了拿下臨時下達的80多口井降壓測試任務,組織全隊員工會戰,他是第一響應號召的,每天都是最先上井的也是最后一個下班的,甚至為了盡早拿下測試任務測試到天黑為止,及時地完成了80多口井的任務。
三、刻苦鉆研,不斷提高
對于大部分工人多少都有學習無用論的想法,認為學習不重要,沒有用,還不如在家玩一會兒撲克或打凡圈麻將好,xxx是一個酷愛學習的,他在業余時間不是去玩耍,而是抓緊時間為自己“充電”。對待學習特別認真,不僅配合隊里的技術教育,而且還堅持自學,并且經常對照生產實際進行總結摸索,記錄了大量的筆記,和心得體會。他不僅熱愛學習而且帶動其他人跟他一起學,一起探討問題。
xxxx年初,隊里各班組配備了新型電子流量計,如何把使用推廣下去成為一個重點,經隊領導班子研究,就由他所在班組做現場實驗,在廠家技術員的指導下,他用了一上午的時間虛心熟悉該儀器的使用、維護、保養知識,并且經過實踐,已熟練掌握要領,并對心前使用的機械106浮子式流量計向儀器廠家提出4條合理化建議,得到廠家的采納,使儀器更適用于現場實際。
他注重修舊利廢,測試使有的投撈器的主、副爪是易損部件,這兩部分的螺絲由于投拔水咀時是力的作用點,而螺絲較細,螺絲經常斷,有時還容易造成儀器卡在管柱上的事故。以前遇到 這種情況投撈器就報廢了,一支投撈器1300多元,他覺得這樣造成的浪費很大,因此他主動同技術員一起繪制了一張螺絲加工圖,又自己聯系機廠加工了幾十條螺絲,在他的帶領下,隊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以前每年用60支投撈器都夠,現在每年只用不到30支就可以了,僅此項,每年就可節約材料費達4萬余元。
在工作中,他能主動幫助其他班組處理疑難和事故,就如恢復班在測壓時纏井口是常事,他們班3個人,人手不夠,他知道后就帶領本班人員就象給自己班干活一樣去幫助他們轉井口,裁閘門,掏鋼絲等等。
商丘分公司柘城片區史殿任
段繼雷在柘城片區梁莊加油站工作已經有6個年頭了,說起 小段在柘城片區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段”師傅一頭短卷發,白凈的面孔,濃眉大眼,藍色的工作服穿在他身上更顯格外的精神干練。
最初的“小段”師傅是原石油公司車隊修理工,上劃重組后,在中石化柘城片區梁莊加油站當加油工,起初各片區都沒有“東風小霸王”配送車,也只有“小三輪”配送車,由于“小段”當過修理工,對機動車特別的熱愛,看著紅紅的“小三輪” 配送車,小段摸了又摸、擦了又擦總不舍得離開。站長正愁沒人開“小三輪” 配送車,善于發現人才的站長發現了這個秘密,把小段叫到辦公室問他是不是想開“小三輪” 配送車,小段紅了臉、底下頭不說話,等好久才開口說:我怕開不好,站長笑了說:“就是你了”。從此小段開起了“小三輪” 配送車,光開車不行,還得宣傳中石化的服務、中石化的油品、中石化的信譽等等。在三輪車的駕駛室里小段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掉籃,里邊專放著中石化的宣傳畫冊、油品知識等,三輪車走到那里,中石化的服務、油品小知識就宣傳到那里,通過一段時間的廣泛宣傳梁莊加油站的銷量上來了,由原來的100多噸到200多噸,配送量占總銷量的30-40%左右。有一次小段送油到了工地以后,開始準備給車輛加油時,由 于管子較短必須倒車,再倒車的時候小段突然感到沒有剎車,這時離路邊20多米的深溝已經很近了,此時小段已經感到不妙。剎那間!小段從車中跳下,抱起路邊的大石塊迅速擋住了滑行的車輛。小段站在那里一動不動正在發呆!嘀、嘀、嘀傳呼機響了。這時小段才回過神來,掏出腰中的傳呼機一看。原來是站長發來的信息讓小段趕往下一個工地送油,小段取出工具箱、拿出工具開始修理。修好后迅速把油加入挖掘機。小段抖了抖精神哼著小 曲、帶著新的任務又趕往下一個工地。
進入2004年后,上級公司撥下兩輛“東風牌配送車”,正趕
上渦河加寬加深大開挖,西至太康東至亳州全長200公里左右,在柘城區域內有挖掘機100臺、推土機200臺,工程車達上千輛。柘城片區承擔了大部分工程車用油,記得04年4月份一天晚上8:00左右小段和加油員史飛前往柘太交界處送油,9:00點鐘左右當車輛行駛到河堤跟前,掉轉車頭將車開上河堤,由于是滿車的油品,且坡度較大車輛較重出現了熄火現象,當時車輛已無法控制,天黑也看不請后邊的道路,這時小段心理盤算人和車怎樣保全,加油員史飛非要跳車,“小段”師傅努力控制著車輛的搖擺大聲說:聽我的不要跳車。這是車頭抬起,后備胎著地車輛頓時停下,小段不敢輕易下車,惟恐車輛偏重翻車,急忙給工程隊聯系,施工人員來到后很吃驚,迅速調來了挖掘機、推土機,隊長指揮:1.用鋼絲繩锘扣鎖住罐頂,用挖掘機牽引控制住車輛翻滾,2.在用推土機牽引車頭防止下滑。“小段”師傅和史飛緩緩下來后,一下坐在地上深深的出了口氣,小段摸出手機給鐵關史站長打電話說:車出事需開輛空車支援,史站長知道情況后,立即開車路過安平站叫起符站長一同趕往出事地點,到了以后被眼前一幕震驚了。急忙把油安全輸到另一輛罐車里,總算化險為夷,多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小段師傅一直忙到天亮,最后把油安全送到了工程隊。根據當時的情況小段師傅當初如果采取的辦法不妥當,會造成30000元以上損失。
由于配送油品及時到位,梁莊的銷售量與日俱增,由300噸迅速增到400多噸。整個工程結束后,“小段師傅”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跡,站長室掛滿了工程隊送來的錦旗,站長面帶笑容對小段說:“你取得了顧客信任,為我站爭得了榮譽。給大家樹立了榜樣,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值得每一個員工去學習”。
xxxx,今年32歲,1998年參加工作,xx年入黨,現任x礦測試隊驗封班班長。
參加工作以來,他堅持積極工作,愛崗敬業,所在班組工作任務完成好,他本人多年被評為廠雙文明先進個人。
一、愛崗敬業,勇挑重擔
測試隊建隊初期,xxx是儀表班的班長,當時他的業務水平已非常過硬。九五年成立水靜班后把他調去任班長,當時,他的壓力也是很大,自己一天也沒干過測試,能行嗎?而且還承擔著車輛維修保養工作,他猶豫過,彷徨過,但面對領導的信任,他毅然挑起領導的重托。在短短的兩個月里他帶領班組成員,不僅熟悉了測試工作,而且也摸清了車輛維修保養的基本技能。
五、六個小時。他能身先士卒,搶先干一些臟活和累活,從來都沒有一句怨言。
記得在2012年的12月份,4-4-12井作業后要驗封,而工技大隊急需這口井的資料,當時我廠正在推廣755-2型封隔器,他接到任務后馬上帶領班組成員上井了,由于第一次面對新的封隔器,經驗不足,儀器輕,盤根緊,儀器下不去,所以他第一個沖上井口,搶先站在防噴管梯子上,當時正值嚴冬臘月,測試的梯子上有冰,再加風大,他一手抱著防噴管,另一只手往下一點一點的塞鋼絲,一直塞到400多米,儀器可以自由垂下時,他才下來,此時他的胸部往下的衣服都已經濕透了,凜冽的寒風無情地穿透衣服,打在冰冷的身上,凍得他哆嗦著連話都說不出來,就這樣,他仍然堅持在野外站了兩個多小時,直到這口井準確及時地錄取完第一資料。
二、踏實肯干,勇于進取2012年,xxx在替偏心班測7-4-162井靜壓時,由于防噴管被高壓油沖掉,油氣流帶著刺耳的聲音呼嘯而出,如果不及時關上閘門,井場就要變成油海,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還存在著不安全隱患。這時候他二話沒說說奮不顧身地沖上去搶關閘門,霎時間,油流從頭傾瀉到腳,他成了一個油人,制止了井噴,他還堅持把噴在井場和采油樹上的原油清理干凈,才收工回隊。
由于水井靜壓測試工作季節性較強,天氣太冷怕關井測試時把井凍了,為了完成任務,在夏秋兩季抓緊時間進度,經常早出晚歸。去年夏天,他帶領班組主動向領導提出,每天早上3:00打的車來上班,在得到批準后,他早出晚歸,頂著烈日,戰雨天,在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就測完了120口井的水井靜壓,一次成功率為100%;合格率為100%,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下半年計劃任務。今年3月份,隊里為了拿下臨時下達的80多口井降壓測試任務,組織全隊員工會戰,他是第一響應號召的,每天都是最先上井的也是最后一個下班的,甚至為了盡早拿下測試任務測試到天黑為止,及時地完成了80多口井的任務。
三、刻苦鉆研,不斷提高 對于大部分工人多少都有學習無用論的想法,認為學習不重要,沒有用,還不如在家玩一會兒撲克或打凡圈麻將好,xxx是一個酷愛學習的,他在業余時間不是去玩耍,而是抓緊時間為自己“充電”。對待學習特別認真,不僅配合隊里的技術教育,而且還堅持自學,并且經常對照生產實際進行總結摸索,記錄了大量的筆記,和心得體會。他不僅熱愛學習而且帶動其他人跟他一起學,一起探討問題。
2012年初,隊里各班組配備了新型電子流量計,如何把使用推廣下去成為一個重點,經隊領導班子研究,就由他所在班組做現場實驗,在廠家技術員的指導下,他用了一上午的時間虛心熟悉該儀器的使用、維護、保養知識,并且經過實踐,已熟練掌握要領,并對心前使用的機械106浮子式流量計向儀器廠家提出4條合理化建議,得到廠家的采納,使儀器更適用于現場實際。
石油人先進事跡材料石油先進人物事跡篇二
王進喜,1923年10月生于甘肅省玉門縣。他15歲時到玉門油礦當童工。新中國成立后到玉門鉆井隊工作,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鉆井工、司鉆、鉆井隊長,鉆井指揮部鉆井二大隊大隊長、鉆井指揮部副指揮等職務。
1958年9月,他帶領1205鉆井隊創造了月進尺5009米的最新紀錄;1959年創年鉆井進尺7.1萬米的全國最新紀錄。同年王進喜作為1205鉆井隊代表,出席了全國群英會,參加了新中國成立10周年國慶觀禮。
1960年3月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從玉門來到大慶。他帶領全隊把60多噸重的鉆機設備化整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辦法把鉆機和設備從火車上卸下來,運到馬家窯附近的薩55井,安裝起來。由于水管線還沒接通,罐車又少,王進喜就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臉盆端了50多噸水,保證薩55井正式開鉆。餓了,啃幾口凍窩窩頭;困了,裹著老羊皮襖打個盹……通過全隊工人的共同努力,只用了5天零4個小時就打完了油田上第一口生產井。
第一口井完鉆后,王進喜被鉆桿堆滾下的鉆桿砸傷了腳,當時昏了過去;但他醒來后還繼續工作。領導把他送進醫院,他又從醫院跑到第二口井(2589井)的井場,拄著雙拐指揮打井;鉆到約700米時,突然發生井噴。井場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經過研究,決定采取用加水泥的辦法提高泥漿密度壓井噴。水泥加進泥漿池就沉底,又沒有攪拌器,王進喜扔掉拐杖,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其他同志也紛紛跳入泥漿池,終于壓住了井噴,保住了鉆機和油井。
1960年7月,王進喜被樹為全戰區“五面紅旗”之一。1964年王進喜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69年春,王進喜當選為黨的九大代表,被選為中央委員。
1970年4月,他被確診為胃癌;同年11月病逝,終年47歲。“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進喜把一生獻給了祖國的石油工業,時刻都在踐行著自己的誓言。
石油工人先進事跡(篇2)
石油人先進事跡材料石油先進人物事跡篇三
;困難嚇不倒中原石油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趙,現任公司副總師兼也門項目經理。今天,我給大家匯報的是在千難萬險中,我和項目組的同志披荊斬棘,勇闖四道難關,大力開拓國際鉆井市場的事跡。我匯報的題目是《困難嚇不倒中原石油人》。
1998年,我局中標第一個蘇丹石油鉆井項目后,公司決定讓隊去承擔這項艱巨的任務。當時我任鉆井隊平臺經理兼黨支部書記。我是學鉆井專業的,有實際操作經驗,外語會話能力又好。作為一個油田培養教育多年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油田需要我們率先迎接國際市場的風浪的時候,我必須沖鋒陷陣。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在國際市場上打頭陣立頭功,為油田專業化隊伍生存和發展殺出一條血路來。這樣,我肩負著油田領導和職工家屬們的重托,踏上了創業的征程,與國際項目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98年到2000年7月我任蘇丹項目經理。2000年7月,勘探局開辟也門市場,我又任也門項目經理。
作為項目經理,我的任務是負責項目生產管理和組織,與甲方進行技術談判,提供后勤支持,協調現場甲乙方關系,抓好安全生產。在國外搞鉆井,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有四個:工作量、生產組織、人身安全和生活。
占有工作量是我們生存的根本。1998年4月我到蘇丹時,蘇丹六區的勘探計劃已經完成,鉆機面臨著無米下鍋的困境,同志們焦急萬分。好不容易出來了,沒有活干怎么辦?在萬分焦急的情況下,我意外地探聽到一個招標信息。對我們來講,這無疑是救命的稻草!盡管看起來中標無望,但是只要有一點點機會,我就要拿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去爭取。設備不符合要求,我們加班加點整改。將底座由4.7米加高到6米;電路系統全部更換,達到2級防爆水平;國產的鉆井儀表不合要求,我們連夜從美國和中東購進。封井器試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多。甲方監督要求對封井器近200個閘門全部試壓。環型封井器膠芯質量差,打上壓后,達不到額定標準,200個壓力開始往外冒泥漿。試壓時間一長,膠芯關上了卻回不去,前后6次更換墊子、上油,36個1.3寸的大螺絲擰上又擰下折騰了整整36個小時,才符合標準。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幾輪艱辛談判和現場檢查驗收,我們終于拿到了ipc公司1+3口井鉆井大包的施工權。絕處逢生。同志們高興得又蹦又跳,最難吃的飯菜好像突然變成了美味佳肴。
國外施工生產組織有多艱難,是人們難以想象的。蘇丹的那次鉆機搬遷,讓我終生難忘。從六區鉆井現場到五區作業區有580多公里,要穿越2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跨過150公里季節性的沼澤地,還需要橫渡80米寬的尼羅河主河道。尼羅河上游主流不十分明顯,到處是小河溝,下雨時一片汪洋,旱季時一片荒草。甲方下達動遷令后,我們逢山開路,遇河架橋。要穿過那些星羅棋布似的季節小河已經夠難了,在沼澤地里修路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減輕重量,我們不得不將設備拆開,本來一車可以拉完的東西就要分成幾車拉。過80米寬的尼羅河需要駁船,駁船小了載不下鉆機和泥漿泵也不行。我多次走訪當地政府求援,才從河運公司租了一條大駁船。可是有船沒碼頭也無法擺渡設備,2米多深的水,淤泥很多,船沒有辦法靠岸,怎么辦呢?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們找了六七天,才在一個遺棄的軍營里發現兩塊鋼坡板,大家高興壞了!把鋼坡板抬回來,設計了一個斜拉吊橋,建起了一個簡易碼頭。這樣,一船能載3車貨,硬是將設備渡過了河,拉到了現場。
也門項目剛啟動時,按照計劃,2000年12月4日設備到港,結果23日才到,推遲了19天。合同要求我們元月中旬開鉆。24日開始卸船,當時正是阿拉伯人的齋月,工人白天不吃飯,根本干不成活,我聯系港口有關人員,找了100多人晚上加班干。他們100多人三班倒,我和另外2位同志負責編號、登記、捆綁車輛。因為怕卸壞了設備,我們一分鐘也不敢離開現場。餓了吃點面包,渴了喝點礦泉水,就這樣連續干了42個小時才將設備卸完,為按時開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120車貨安全運到井場后,我們三個人睡了整整一天。
也門與蘇丹正好相反,也門一年到頭很少下雨。搬家時一個山頭連著一個山頭,要轉好幾個小時,有時還要經過100多米深的大峽谷。最短的搬遷通常是三四百公里,最長的一次有700多公里。就這樣,沙漠連著高山,荒原連著峽谷,道路崎嶇漫長。荒原上很少有人煙,走上一兩天不見一個,看到人就像看到寶貝一樣,心情很激動。有時間我就想,在國內鉆機搬遷時,最頭痛工農糾紛,在也門真是恨不得多見幾個老百姓。
國外施工最令我們擔心的是安全問題。蘇丹是個窮國,政府軍隊和當地部落游擊隊長年打仗。尼羅河南岸是游擊區,游擊隊擔心政府軍的坦克大炮過河,索性燒毀了上游的一切橋梁和渡船,并且不允許外國公司在游擊區開采石油。1999年3月份,我們在蘇丹5區鉆到1840米井深時,甲方告知反政府軍(游擊隊)將在2天后襲擊井場,讓我們做好撤離的準備。我們馬不停蹄,全體動員,全面布置了撤離前的工作。將鉆臺制動系統鎖死,發動機泵房材料房全部焊死,用推土機推土將營房堵死。當天夜里我對設備的封存工作仍不放心,凌晨3:00想再檢查一下現場,一出門有2個人站在院里一動不動。我想誰在這里站著干什么,走近一看,是帶班隊長李紅喜和鉆工卓同光同志,還沒等我開口,幾個人把槍對準了我,將我圍住。開始我很緊張。但是作為項目經理,我十分清楚必須妥善處理好眼前發生的一切,必須保證我方人員的安全。于是我用英語給他們打招呼,問他們想干什么,我說我只是乙方,打井也是為你們好,有什么事找甲方,我可以幫助聯系,請將我們的人放走。李紅喜、卓同光同志趁機脫身。游擊隊員收走了我身上他們認為值錢的東西,這樣僵持了好久。我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萬一打起來必死無疑。于是就說要上廁所,一個小頭目遲疑了一下,讓兩個人拿槍跟著。我剛進廁所就聽見甲方保安和游擊隊交上了火。我知道廁所的墻很薄,一打就透,看看沒人,就彎著腰跑回宿舍爬在地板上。經過石油保安的頑強抵抗,激戰3個小時后游擊隊撤了,甲方清點人數,保安死2人,游擊隊死3人,我方人員無一傷亡。第二天,為了免遭報復,我們將設備移交給了保安部隊,坐運貨的卡車離開井場,撤到了100公里外甲方基地。后來為了恢復生產,同時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我們要求甲方提供直升飛機,從基地到鉆井現場運送我們的工人,但直升飛機也險遭空難。有一次我們生產骨干坐的直升飛機在一片森林上空被游擊隊擊中,駕駛員的腿被打斷,飛機失去控制急速下降。我想一定完了!在飛機墜落到離地面大約幾十米時,幸虧副駕駛員控制住了飛機,大家才得以死里逃生。此后,我要求甲方飛機必須在現場垂直起飛,并且盡可能飛的高些。有時我不只一次地設想,當時如果游擊隊的槍突然走火,如果我沒有躲起來,如果飛機撞在地上,我都不可能活著回來。真那樣的話,可怎么對得起自己80歲的老母親,怎么對得起恩愛的妻子,怎么對得起年僅幾個月的孩子?!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我和大家約定,回國后誰也不能將這些情況講出去。
也門的社會治安很差,成年人大多都背著槍,每個人幾乎都有包括手槍、機關槍、沖鋒槍在內的好幾件武器。部落間矛盾和磨擦十分頻繁,尤其在晚上,多數時候槍聲不斷,有些部落為了勒索經常綁架人員。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簡直是折磨人!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我們每次外出都要與甲方的安全官員通報具體時間,要求安全官員派軍隊護送,因此,項目談判時保證充分的人身安全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
國外動蕩不安的生活和國內祥和安定的生活相比真是有天淵之別。幾年來,每次出國前與父母妻兒離別,與領導同事告別,離開油田熟悉的環境和家中溫馨的生活,我都有一種難言的痛。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每次回國的時候,看到仍在堅持工作的同志,我又十分留戀,擔心項目組再遇到意外的麻煩。所以,現在我的心根本靜不下來。但是,到了國外,我只有一個念頭,我們吃苦受累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家中的同志不再吃苦受累!我們承擔風險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家中的親人不再承擔風險!想到這一點,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再苦再累也要干好工作。
在國外,生活上的困難是無法想象到的。我們在也門施工的油區是也門最為荒涼的地方,四周不是高山峽谷就是沙漠,隨便看,你也找不到一顆草。地表溫度通常是五、六十度,石頭上就能烙煎餅。為了維護中原石油人的形象,也為了防曬,我們每天上班都要穿著厚厚的工衣,一天下來,喝七八斤水也不會小便,水很快變成了汗水,那里還有尿啊!。下班回來,紅色的工衣上是白花花的一片,都變成鹽疙瘩了。由于天熱,汗水不停地流到工鞋里,沒幾天腳就捂爛了。天熱飯也不想吃,在如此偏僻、艱難的地方組織生活更是困難重重,當地飯多是燒烤的羊肉、牛肉,在駐軍的保護下出去200多公里才能買到牛羊肉,蔬菜在那里是稀有珍品。因為蔬菜很少,天又炎熱,幾乎每個人都得了便秘。大便一次和上刑一樣受罪!同志們的嘴唇干裂,起了一層又一層血泡,一張嘴揪心地疼。
在國外干活,人的心理壓力特別大。有次設備整改我們聘請了一位澳大利亞電氣工程師--瓦夫,工作時間是一個半月,28天休息一次。因為開鉆時間很緊,瓦夫一個半月也沒有能夠回去。他的妻子不干了,到瓦夫的公司去找。瓦夫的澳大利亞總部幾次催我讓他回去,我以工作忙為由解釋2個月時一定讓瓦夫回去。這時,瓦夫的精神明顯不正常。整天在井場上轉,他說我必須走了,不然我可能將汽油澆到鉆機上點火。后來,我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為瓦夫送行,瓦夫說你不將機票給我,我不吃飯。當我將飛機票交給瓦夫時,瓦夫眼含熱淚,雙手顫抖,激動得幾乎說不成話,說我終于能夠回家了!頓時我也熱淚盈眶。在我和瓦夫之間,我是甲方,工作沒有干完,瓦夫就不能走。我想他在這里才干了2個月就受不了,我們一干半年,還要忍受甲方的許多責難,這種壓力該有多大,誰能夠理解!
在國外,無論多么苦多么累,無論遇到多么大的困難,我們為油田建功立業的信念沒有變,為油田奉獻青春的決心沒有變,為油田殺出一條血路,闖出一片市場的斗志沒有變。因此,再苦再累,大家從無怨言,都在默默地拼命干活。
在a-1井施工中,由于地層嚴重漏失,甲方要求執行邊漏邊鉆的措施,迅速鉆過漏層。要鉆穿幾百米的易漏地層,就需要配幾千方泥漿。同志們上了鉆臺接單根,下了鉆臺就配泥漿,甲方準備的堆積如山的泥漿料,硬是讓我們一袋一袋地扛到井上,加進了泥漿里。扛完泥漿料,同志們的手指抓破了,腳跑腫了,兩個肩膀磨得血淋淋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相互安慰的眼神,沒有一句怨言。同志們的工作表現深深地打動了甲方。在也門905隊,美國現場監督看到我們的司鉆實在太辛苦了,就將自己的老板椅搬到鉆臺上讓司鉆坐著扶剎把,司鉆不坐他顯得很生氣。甲方監督告訴我:中國的設備不是最先進的,但是你們的工人都是第一流的。
有時我想,出國打井,吃不好住不好,一干十七、八個小時,時常又冒著生命危險,有時還要被老外嚴厲指責,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很重,但同志們從來沒有怨言和牢騷,這究竟是為了什么?我認為并非僅為多掙幾個錢。在家里干,作為生產管理骨干一年掙個三五萬很容易,何必要到那些鬼地方找苦吃,找罪受?現在,我越來越明白,這是一種責任感在起作用。油田培養了我們,我們一定要回報油田,這是我們的義務!這是我們的光榮!
事實上,這份責任感正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在短短六個月里,以905隊為主力的也門項目,開鉆6口,修井2口,口口井安全無事故,實現產值4000萬元,創出當年投產當年贏利的好成績,為中原石油人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也門時報》、《也門觀察報》等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中國905隊的動人業績。
也門項目首戰告捷為我們帶來了更大的市場,也門項目組的輝煌戰績吸引了更多的甲方,一個個尋求合作的信息傳回國內,一個個中標喜訊飛回中原。
2000年底我們又上了906隊。2001年9月,906隊再次中標法國total公司10+6口井鉆井項目;2001年10月,905隊在挪威dno公司和dove公司招標中,戰勝美國、加拿大等5家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標4+4+4口井鉆井工程施工項目。這兩個項目的總工作量為28口井,是油田目前在國外工作量最大的鉆井項目。最近5012隊又中標了mol也門鉆井項目,設備正在發運也門。
現在我們的國際項目發展速度很快,各方的配合協調也很密切,也門市場前景廣闊,前途十分光明。今年,局里確定大力開拓外部市場,我相信,有勘探局、局黨委的正確領導,有油田各單位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國際項目一定會干得越來越好!作為中原油田闖國際市場的一員,我決心盡我所能,為油田新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石油人先進事跡材料石油先進人物事跡篇四
在我們榆樹林油田肇州第二采油作業區東采油班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事不決問領導,小事不決找阿雷”。
“阿雷”就是我們東采油班組的一名成員,他叫張雷。說起張雷,整個班組都會豎起一個大拇指,整個工作內容的所有環節,沒有什么是他不會的,大到抽油機運轉工作原理、閥組間運行流程,小到每臺抽油機的方位、產量,日常工具如何使用修理等,他都了如指掌。要說張雷對整個采油的工作為什么這么熟悉,還是要追溯到小時候家里父母對他的影響。他的父母都是采油廠的工人,那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一代人,在張雷小的時候,就會抱著他,看著家外面遍地的抽油機,對他說,“你長大之后也要當個采油工人,像你爸媽一樣,不單是要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力所能及的事都要積極去做,不能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遇到壞事不要垂頭喪氣……”張雷就是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高考填報志愿也是毅然決然得選擇了東北石油大學華瑞學院的石油專業,并于2011年順利畢業,參加招工考試后分到了榆樹林油田肇州第二采油作業區工作。
我們是一批來到這個單位的,但是很少有人在大學里就是學習的石油相關專業,從一開始他對于工作就有一定熟練度,因此當我們還對抽油機每個部位名字都記不清楚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跟著老員工一樣獨立干活了。因為單位我們這一批新員工特別多,幾乎占到整個工區人數的五分之四,我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都需要明白的老員工幫忙處理,而張雷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掌握了工作方法、技巧,即使是沒有做過的工作,也是一點就透。很快我們開始習慣有什么事情不懂就問這個同級新員工,而不去麻煩一些老員工。說起來也巧,我們一批來的所有員工里就屬張雷最小,是92年的90后,在整個工區他年紀也是最小的,我們總開玩笑說他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
記得剛工作的時候,每個計量將分配了7-8個新員工,張雷分在第二計量間,那時候還是徒步巡井,因為他的工作做的細致到位,自己的抽油機幾乎每天沒有什么問題,他每天到了計量間先把自己的井巡視了一圈,回到計量間就問問大家,看其他人管理的抽油機有沒有什么需要處理的問題。單位一批來的女員工多,在家里都是嬌生慣養的,剛工作確實不太適應,張雷每天就主動幫她們做一些換個皮帶,加個盤根之類的工作,女生力氣小,有一些使力氣的的活操作不來,張雷只要看到,就主動上前搭把手,而實際上他自己也不是彪形大漢,甚至可以說,他比挺多女生都苗條,一米七左右的個子,體重才100斤,但就是這樣的小身體里,爆發出了非同尋常的力量。在工作之余還會給大家講一講抽油機如何運轉,計量間報表怎么填寫等等理論知識。每天面對著周圍比他大的小哥哥小姐姐,他卻像一個老師,一個長者,不僅包容了大家的笨拙,還耐心得一遍一遍手把手教大家實際操作。印象中他從不曾拒絕過別人的求助,經常聽到說“阿雷,我今天肚子疼,你幫我把計量間衛生打掃了吧;阿雷,昨天下雨了,路不好走,你順便幫我一起把井詢了吧;阿雷,最近又是停井,又是作業的,報表好難,你幫我寫一下吧”等等,他只是微笑得接過工作,認真去完成,不曾抱怨,不曾敷衍。
后來我們也漸漸從新員工變成了老員工,幾年時間的歷練,崗位上的工作幾乎都會做了,工作條件也相對提升很多,現在巡井都是開車而非徒步了。現在的基層團隊也從計量間變成了東部采油班組和西部采油班組。巡井的時候大家一起坐車巡視整個區域,每當遇到不論是誰的井出問題了,張雷都是第一個下車,主動拿起工具幫忙干活。其實現在大家已經都會了,都“出師”了,但是“阿雷老師”還是愿意幫這些“徒弟”們做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上班也有將近七個年頭,很多同事都結婚生子了。只有張雷,沒有找女朋友,有時候我們問他,也該考慮處個對象了吧,這時候張雷總是害羞得臉一紅說一句,“沒事,我還小”。是啊,就是這樣的一個我們中最小的小弟弟,把自己全身心得投入到了這份工作中,也許,這真的無關名利,只是一個信念,一種精神。
力所能及,吾往矣。
肇州第二采油工區東采油班組全體成員
2018年6月18日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