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中班安全教育的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一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了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活動延伸: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中班安全教育的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二
1、知道小食品有優劣之分,知道不能隨便吃東西。
2、知道一些辨別優劣食品的方法。
3、知道要到正規的商家購買食品,不能在小攤販上購買不正規的食品。
1、幼兒從家帶小零食。
2、準備對比性較強的兩種食品。
3、由劣質食品引起幼兒生病的圖片若干。
1、圖上的`小朋友怎么了?(生病了)
2、為什么會生病呢?
導入故事《貪吃的毛毛》
邊看圖片邊講述,講完后提問:
1、毛毛怎么了?(生病了)
2、為什么會生病呢?(亂吃東西)
3、他吃的東西在哪兒買的?(小攤販上)
4、他都買了哪些食品?(劣質的方便面,沒有生產日期的果凍,面包,還有一些黑黑的辣絲等)
5、這些東西能吃嗎?為什么?
6、醫生對毛毛是怎么說的?(毛毛的病是他貪吃,亂吃造成的,小朋友要吃干凈有營養的食品,不能購買小攤販上的“三無”產品,吃了不干凈或細菌超標的食品就會引起人的身體不適的)
7、毛毛后來是怎么做的?(再也不多吃亂吃東西了)
教師出示一件劣質的小食品和一件正規廠家生產的小食品,引導幼兒觀看:
1、看外包裝圖案。(是否鮮艷清晰)
2、看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
3、看里面的物品,優劣進行比較。
4、比較這些物品的購買處。
教師小結簡單的辨別食品優劣的方法。
1、引導幼兒查看外包裝,進行初步辨別。
2、打開以后,看,聞。
3、介紹自己小食品的購買處。
劣質食品對人體的危害。如何辨別食品的優劣以及如何購買優質食品。
中班安全教育的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動名稱:注意安全用電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電器的用途:
(3)你知道電從哪里來?(發電站)
(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么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么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里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并知道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使幼兒知道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活動前給幼兒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他們的'興趣。
在安全用電環節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錄像,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讓幼兒分組自由討論的方法,自由的探索家用電器的名稱、功用等,幼兒興趣很濃,討論得很激烈,很多幼兒能根據已有經驗講出自己知道的想法、結果。最后又啟發幼兒用記錄的形式區分家用電器。很多幼兒能分辯出是否是家用電器,本次活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的教學效果。
中班安全教育的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四
現實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年幼的小朋友,由于家長看管不周和自身對開水或火而導致燙傷和燒傷。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是想讓幼兒對防燙防火有所認識,減少傷害。
1、了解開水的溫度,了解大火的威力。
2、通過活動,了解防燙防火的基礎知識。
3、增加自我保護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讓每個幼兒都了解防燙防火的基礎知識。
難點:燙傷燒傷后該怎么辦?
一鍋開水,一燒著的木炭,兩只小老鼠。
1、通過教師的提問,使學生初步了解開水和火的危害。
①誰來說說開水有什么特征?
②誰來說說火有什么特點?
③老師小結:開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是我們的好朋友,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們。
2、演示教學
①把一只老鼠扔到開水鍋里后,給幼兒看看結果。
②再把另一老鼠扔到燒著木炭盆里,又讓幼兒觀看結果。
3、組織幼兒討論
①如果燙傷或燒傷了怎么辦?
②出示相關圖片,讓幼兒注意安全。
在這次活動中,我利用幼兒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動物作為教具,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同時,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讓他們對開水和或有一定的了解。平時也能注意安全。但在討論的環節可能準備不夠充分,應該多留點時間給他們發言。希望我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安全教育的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五
1、幼兒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室內發生火災時,安全撤退的方法和要點。
2、幼兒在演練中提高安全逃生的能力。
3、幼兒能積極應對突發事故,遇到火災不慌張,增強安全意識。
視頻、毛巾、圖片等。
一、談話活動
自我介紹
教師先介紹自己:我叫李小艷,來自五重安鄉旭陽幼兒園,地住是遷安市五重安社區。
幼兒進行自我介紹。
二、發生火災,撤離教室。
(一股濃煙的味道傳過來。)
教師:這是什么味道?聞一聞。
著火了,怎么辦?
孩子們很慌張地跑出了教室。
(教師將逃出教室的情景錄像。)
三、發生了火災怎么辦?
1、教師:險情排除了,我們重新回到教室,坐下來。如果火情非常嚴重,像我們剛才這樣逃出教室,安全嗎?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剛才是怎么逃出教室的。
(播放剛才逃出教室的錄像。)
師:你看到了什么?這樣安全嗎?
播放視頻。
要點:
⑴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⑵撥打火警電話119。(打電話時是怎么說的?)
角色扮演:(老師扮演消防員,小朋友報警。)
兩個幼兒一組,練習如何撥打119。
⑶排好隊,不擁擠。
⑷從安全出口逃離。
四、消防演練
五、活動結束
消防安全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今后我們要繼續學習,好不好?
中班安全教育的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六
一、選材貼近幼兒日常生活:一年一度的11月9日消防日剛剛過去。每到這個日子,我們總會組織幼兒參與消防安全演練的活動。活動中,老師會指導幼兒如何逃生,我們中班幼兒在小班時已經有過初步的體驗。《消防安全歌》是一首有關火災逃生的拍手兒歌。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由于中班上學期幼兒年齡較小,所以將原來十句的兒歌改為五句,以更加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通過兒歌幼兒能更加清晰地明確火災發生時的逃生方法。
二、目標關注語言核心經驗:
本次活動領域為語言活動,而兒歌學習是學前兒童接觸的文學形式的一種。在制定活動目標的時候,關注到相關語言核心經驗:中班幼兒在學習兒歌時相關的核心經驗是能初步感知詩歌中的簡單節奏和韻律,在成人輔助動作(如拍手)的幫助下,幼兒能感受到詩歌中的節奏和韻律。
三、設計挑戰幼兒表達能力:
活動的設計關注到挑戰性、有趣性、層層遞進。在最后一個環節中,以挑戰過關的形式進行。在幼兒初步學會念兒歌后,在速度上提出高一層次的要求,在集體、小組、個人等不同形式的表達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1、學習兒歌《消防安全歌》,初步了解火災逃生時的自我保護方法。
2、感知兒歌的節奏和韻律,嘗試根據不同節奏較清楚地朗誦兒歌。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嘗試根據不同節奏較清楚地朗誦兒歌
前期經驗準備:玩過拍手游戲、節奏游戲、參加過消防演習活動
物質準備:圖譜、幼兒朗誦兒歌錄像、ppt、圓舞板一個
一、觀看圖片,回憶現場:
【設計意圖】
通過感官感受火災發生時情景
小結:看到大火,聞到刺鼻氣味,聽到噼噼啪啪聲音,心里會很害怕。
二、欣賞兒歌,感受節奏:
【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中班小朋友朗誦兒歌的錄像,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2、重點提問:這首兒歌聽上去感覺怎樣?
3、小結:中班哥哥姐姐一邊拍手一邊念兒歌,兒歌聽上去很有節奏。
三、借助圖譜,學習兒歌:
【設計意圖】
借助圖譜的輔助,幫助幼兒了解兒歌的內容并學習朗誦兒歌
1、再次欣賞兒歌
2、重點提問:
(1)你聽到兒歌里講了些什么?(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圖譜)
(2)這些標志你在哪里看見過?(幼兒發散思維)
3、分析每張標志含義
4、小結: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先要找到安全出口,記得不能乘電梯要走樓梯,用濕的毛巾把鼻子嘴巴捂住,彎下腰逃出去。有電話的人要撥打119,這樣消防員叔叔就會趕來救火。
5、看著圖譜念兒歌:
(1)集體一起邊看圖譜邊念兒歌
(2)分男女念兒歌,比比誰念得好
6、嘗試跟著老師的掌聲,有節奏的念兒歌(及時糾正最后一句:消防員救火真勇敢)
四、挑戰速度,朗誦兒歌:
【設計意圖】設置挑戰關卡,在沖關的游戲中嘗試跟著不同節奏朗誦兒歌
1、挑戰第一關
關卡:一組幼兒中推選一名幼兒帶頭手指點著兒歌,共同跟著老師圓舞板敲擊的節奏(速度較慢)念兒歌,下面幼兒一起幫忙拍手打節奏。
2、挑戰第二關
關卡:另一組幼兒推選一名幼兒帶頭手指點著兒歌,共同跟著老師圓舞板敲擊的節奏(速度稍快)念兒歌,下面幼兒一起幫忙拍手打節奏。
3、挑戰第三關
關卡:個別幼兒能跟著老師圓舞板敲擊的節奏(速度較快)念兒歌,下面幼兒一起幫忙拍手打節奏。
4、集體游戲
幼兒找一位老師或同伴一邊拍手一邊念兒歌。
附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火災發生別害怕。
你拍二,我拍二,安全出口先找到。
你拍三,我拍三,淋濕毛巾捂口鼻。
你拍四,我拍四,火警電話119。
你拍五,我拍五,消防員救火真勇敢。
由于剛進行過119消防演習活動,所以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幼兒梳理新鮮的記憶,將自己在演習過程中切身的真實體驗融入到這節教學活動中。所以幼兒有話可說,有話愿意積極表達,在表達過程中再結合幾個有關消防安全的標志,幼兒就比較容易地認識并記住了。
通過這首數字兒歌,幼兒不僅積累了通過拍手幫助認識兒歌的節奏和韻律,而且闖關游戲又大大減少了學習兒歌的枯燥和單調感,所以整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很飽滿,將語言活動較好地進行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