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對自己思想和語言能力的一次考驗,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和思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和啟發。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一
自從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科技也日新月異......
今日,我就要和爸爸比童年。爸爸小時候食不裹腹,每天吃不飽、穿不暖。家中只有一張床,好幾個人擠在一張床上,被子不知補了多少布丁。房子都是用泥土和紅土建造的,屋頂是用瓦片做的,下雨天,屋外漏大雨,屋內漏小雨。那時候,爸爸的衣服破破爛爛的,過年時還沒有新衣服穿,而且衣服只能自己做。在那時,鞋子只有布鞋,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只有布鞋穿。走石子路時,腳就會腫得厲害,又紅又腫。
爸爸小時候,早上天還沒亮就要起床和奶奶、爺爺去山上喂豬、砍柴、種田......
記得有一次,爸爸跑到山上去喂豬,有一只淘氣的小豬跑出豬群,爸爸追得滿頭大汗的,好不容易都趕回豬群,一不留神又有一只小豬跑出了豬群......
兒時雖然貧苦但爸爸的童年也別有一番樂趣!爸爸小時候像猴子身手敏捷會爬到樹上,掰下幾根樹枝,和小伙伴們一起做彈弓。有時候,爸爸還會約幾個小伙伴們用木做槍,玩打仗的游戲。
爸爸的生活雖然樸素但是童年又是多么的無憂無慮呀!而我現在的童年生活不僅生活條件好而且也有著了另一番童年味道。
我和爸爸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現在,我們住的都是高樓大廈,一個房間里有兩、三張床,而且還一塵不染。住了好幾年都亮麗如新。無論是刮風下雨,房頂上都不會漏水。在家我就像一位一個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吃飯是要讓爸爸媽媽喂;洗澡也要爸爸媽媽幫我洗;而且每件家務活都是媽媽爸爸做的。現在,我們穿的鞋子五花八門:有跑步專用的運動鞋、有踢足球專用的釘鞋、有跳舞專用的的舞蹈鞋......常常喜新厭舊。
衣服也各式各樣:休閑服、軍服、芭蕾服.......我的童年生活之所以能這么幸福都要歸功中國共產黨實行的改革開發政策帶來的變化,讓科技日新月異,讓人民的生活無憂無慮。時代在進步,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為祖國出份力。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二
提起金色的童年,很多人都會懷念那段純真、快樂的時光,我爸爸也一樣,空閑時,他總是在我的耳邊嘮叨個不停。這不,你瞧!爸爸又信口開河了!
“你是不知道,我小時候經常在村子里的大樹下玩耍,在堤壩中游泳……”
雖然我是左耳進右耳出,但是,我還真是很羨慕爸爸的童年啊!
我從小都生活在縣城,對鄉下的一切可以說是一問三不知。有時大人還像看管犯人一樣把我鎖在家中或是帶在身邊,我就像關在籠中的鳥兒一樣失去了自由。可是爸爸卻不一樣,白天大人們下地干活,爸爸就像野兔子一樣滿村滿山地跑,估計大人們快回家時才大汗淋漓地狼狽歸來,俗話說:“野兔不吃窩邊草。”可這兔爸還偏要,真沒辦法!
我最羨慕爸爸童年的一點是:他們學校有勞動課:什么喂豬、喂鴿子、放牛、栽樹都是其中的項目,我有時也浮想連翩:如果有一天,我能騎上黃牛,手拿笛子,吹著那令人陶醉的曲子,悠然自得地在山坡上放牛該有多好啊!
爸爸還有一點與我恰恰相反:爸爸愛學數學而我卻愛學英語。有一次考試,爸爸在認真地答數學題,考試結束了,爺爺來到學校問:“我兒子考得怎么樣?”老師愣了一會兒才說:“我也不知道,只見他在試卷上密密麻麻地寫了很多算式,可我一個都看不懂。”等到成績一公布,爸爸居然破天荒地考了全縣第二名,真令人佩服!不像我,數學一考就是二十幾名。
爸爸童年時的玩伴很多,長大了還經常在一起聚會,呵!還挺忙碌的!他常說,童年是美好的,小伙伴之間的感情也是最真摯的,直到長大,漸漸地變老也不會改變!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高速發展的時代,雖然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我還是很羨慕爸爸的童年,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的生活是充實、快樂的,童年也是幸福的。
我的童年是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呵護中度過的,充滿了愛,我很珍惜這段時光。若干年后,我也會像爸爸一樣常常提起童年中的某段插曲,并懷念它!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三
寬敞的書房里,明亮的燈光下,我興沖沖來到爸爸的辦公桌前:“爸爸,我完成作業啦!把手機給我玩一下!”
“不行!我小時候可不玩手機的呀!”爸爸看了看我說。
“那你小時候有手機嗎?”我問道。
“沒有!”爸爸搖了搖頭。
“那你的童年是怎么過的?”
“來爸爸講給你聽!”
“好呀!好呀!”我不禁鼓起了掌來。
爸爸合上了筆記本電腦,我搬來了張小椅子,托著腮幫子,聽爸爸講他的童年的故事。
他娓娓動聽地講開來了:“記得我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整天在家里跟伙伴們玩泥巴,過家家酒。等爺爺奶奶干完農活回來煮飯吃,有時候也會跟爺爺奶奶去田里上山玩。
“還記得爸爸我在念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會煮飯,洗衣服,上山砍柴,拔豬草喂豬。放暑假的時候,做完家務活就跟小伙伴們一起去田里捉青蛙,爬到樹上捉知了,玩做迷藏,用小竹竿和報紙做風箏,滾鐵環,折飛機,折紙船,折燈籠……晚上天一黑就呼嚕嚕睡覺去了。”
爸爸的童年充滿了天真浪漫的情趣,而我的童年被高科技的電腦,電視和手機包圍著:記得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放學回來就打開電視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和《愛冒險的朵拉》等等動畫片;會開電腦玩電腦小游戲;稍大點,玩手機。媽媽在家,美食不斷;媽媽出差,外賣上門,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冬天暖風機,夏日吹空調,好不愜意!放假時間,爸爸媽媽還帶我們去武夷山,玉華洞,青云山等各個地方游玩。
爸爸的童年,我的童年,不正悄悄地訴說著時代的變化,科技的進步,生活變得更美好嗎?我羨慕爸爸,也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多彩的年代。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四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來到公園玩。
天氣很熱,我便和爸爸一起買了兩個冰激凌球。爸爸突然開口了:“你知道以前的冰激凌球有多貴嗎?”我搖了搖頭。“8元。”“啊?不是吧?那么便宜?”“那你知道我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嗎?”我又搖了搖頭。“24元。”“天哪!一個月工資只夠買3個冰激凌球。”我尖叫起來。“是的,”爸爸平靜地說:“那時要想買一個冰激凌球還很難呢!”這時,我突然對爸爸的童年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迫切地想“采訪采訪”他。“爸爸,你的童年是怎么樣的?”我問,“那我就給你講講吧。”原來,爸爸的童年是這樣的: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一間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靠燒煤球生火做飯,吃飯的時候很難看見桌上有肉,菜也很少,常常只能用醬油拌飯吃。
一年里,只有到過年時,才能換上一身新衣服,爸爸小時候的過年錢只有一兩毛,最多的.一次是兩元錢。家里根本沒有電視機,城市里很難看到的電視機也全是黑白的。只要哪一家有一臺黑白的電視機就很令大家羨慕了。那時的人家有一臺收音機就感覺很幸福了。狹窄的馬路上很少見到機動車,自由市場幾乎都沒有帶棚子的,在當時人們都喜歡穿綠色的衣服,小孩子們只要有一個軍用水壺就非常神氣了。商店里也沒有什么玩具,爸爸經常和他的小伙伴們一起玩滾鐵環、用鋁皮編汽車。把牙膏皮熬化了再用來澆鑄模型,雖然沒有像樣的現成玩具,但幾乎都是靠他們自己動手做的,所以很有成就感,玩起來也挺帶勁。
他們縣城里沒有圖書館,只有一間很小的新華書店,路邊還有一些小書攤,花一分錢可以租一本小人書坐在長條凳上看,但很少看見有彩色的小人書。每天早上六點,爸爸要自己走半個小時的路去學校上早自習。晚自習要上到晚上九點才回家。家里根本沒有什么零食,有一次爸爸想吃炒雞蛋,爺爺奶奶用了兩天跑遍全城,才從一個小飯館買到了一份。小時候,為了給爸爸補充營養,奶奶每天要一大早起床,爬山一個小時,到養牛場去打鮮奶。
我聽爸爸講完這些,再一看自己現在的條件,無論是吃、穿、住、用、玩,都比爸爸童年時候好了許多,生活上過得比爸爸小時候滋潤多了。現在有高高的樓房、寬敞的圖書館、明亮的大街、大街上車水馬龍、熱鬧的小巷里到處都是整潔的小吃店、商場里有彩色的電視機、各種各樣的玩具、新鮮的肉食品、還可以隨時買到款式、顏色多種多樣的新衣服、飯桌上可口的飯菜、過年時整百整百的壓歲錢、漂亮的保溫水壺……但是,為什么爸爸小時候生活很辛苦,他卻在辛苦的童年中找到了快樂?為什么我們現在條件這么好,還經常覺得不快活了呢?也許我們有的同學已經習慣了當“小皇帝”、“小公主”,失去了用自己雙手創造美好未來尋找快樂的能力;也許有的家長用各種數不清的培訓班把我們培養成了沒有業余生活的機器人;也學有的同學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會從集體生活互幫互助中體會童年的樂趣;反正,我覺得我們的童年應該比爸爸他們的童年過得更精彩更快活,而不是在成堆的課外班中度過。
可是,事實上,好像我們沒有真正感受到這種快樂,你說呢?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五
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說起他的童年,讓我落淚同時又讓我羨慕不已。
爸爸小時候,唯一且又是罕見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平時也很少坐過,每天上下學是靠自己的雙腳走路到幾公里外的村莊(本村沒有學校),特別是刮風下雨,依然是披著雨衣或撐著傘獨自去學校。可是這對他來說競然不覺得苦,還幸福感滿滿。因為他的很多小伙伴們家里窮而早早輟學當上了放牛郎。
沒有啥吃的,一年到頭吃不上幾次肉,更別說零食。有一次,他們三兄弟為了平分鄰居送來了一塊月餅而爭吵不休。在他的那個童年時代,沒有電視電腦,也沒有手機、電子游戲。但他不缺玩具,什么彈弓啊,火柴槍,竹炮。全都是自制的手工玩具,有一次為了自己制一把竹炮而把自己的腳碗割裂了好幾公分,鮮血直流。他的童年雖苦,但過得充實,絲毫沒有愧疚。
講到這里,不禁讓我百感交集,既心酸又慚愧。對比現在的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玩具通通是花高價錢買來的,一件換過一件。上學讀書視為苦差事。拿到智能手機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玩電子游戲。我,我是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臭小子。可親可敬的爸爸,你是好樣的,我要學習他那種苦中作樂,自食其力,毅志堅強的精神,改掉我之前的壞毛病,奮發向上,爭取當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親愛的爸爸,向你敬禮!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六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期,是美好和快樂的代名詞。然而,我的童年卻很忙碌。
周末,本應是消除學習的疲勞,好好的放松放松的時光。但是,我的周末卻與上學沒什么區別。早上,睡眼朦朧的我就要去上英語補習班,中午回家剛吃了飯,又要馬不停蹄地趕去上奧數補習班。晚上總該休息了吧,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補習班從不放過我的一點兒課余時間,哪怕是晚上也有繪畫補習班等著我上。我曾向媽媽要求減量,而她總是振振有詞地說:“阮麟婷有七個補習班,周子怡有八個補習班,而你只有三個補習班,不能減量。你要好好學習,別輸在起跑線上!”
相比我繁多的作業,我很羨慕爸爸自在的童年。他小時候的課本內容十分簡單,稍微記一下就能把整本書全背下來。他童年時考試的壓力很小,作業也很少,一般每天的課外作業僅僅是抄寫幾個生字。由于當時窮,書包是哥哥姐姐用舊留下的,買鉛筆和練習本都成問題,學習用品是節省再節省,根本沒錢去上補習班(當時應該還沒有補習班),他的周末純粹是玩的。他的爸爸媽媽也不在意他的學習成績,因此他學習沒太多壓力,日子過得很自在。
唉,我好不容易星期日有些空,可以玩了,但是沒有一個朋友能與我一起玩,不能來的理由只有一個:上補習班。沒伙伴來,我只好自己一個人玩,但是可以玩的項目也有很多限制:玩電腦游戲?不行!電腦輻射傷眼睛,玩電腦游戲降低智力。看電視?不行!看電視浪費大量時間,電視是生產傻瓜的機器。聽mp3?不行!耳機易使耳朵疲勞,降低聽力。這不行那不行,沒辦法,我只好端起書本,無奈地陶醉其中。
相比玩的樂趣,我更向往爸爸無憂無慮的童年。爸爸小時候,作業很少,也沒有補習班,只有他的爸爸媽媽一出門干活,他就自由了。他便招呼上幾位小伙伴去山上玩。采刺莓,摘野果,拾鮮花,爬大樹,他樣樣都干。他最喜歡干的一件事就是打麻雀。拿起彈弓,拉皮筋,聚精會神地瞄準麻雀,隨著麻雀被打落,他興奮地喊:“我擊落麻雀了,晚上多一道菜嘍!”如果遇上小溪,那就更妙了,抓小魚,捉螃蟹,摸溪螺,現抓現吃。還可以將剛從土中拔出,還帶有泥土的野蘿卜放入溪水中清洗一下,然后就可以吃了。都是純天然食品,一口一個,那叫一個爽。爸爸每次回家,身上總是一層泥一層灰,但他的爸爸媽媽從來不管。爸爸的童年處處充滿著自由的歡笑。
雖然爸爸的童年充滿歡樂,但那是屬于爸爸的,我還是要經歷我的童年。我從忙碌的童年中也收獲著快樂。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七
又看到爸爸童年時的那張泛黃的老照片了,望著照片中爸爸身后的一幢幢低矮的石頭房,我的思路也不禁飄到上世紀七十年代。
“那時候呀,我有一輛普通自行車就會羨煞一大群同學。”爸爸摩挲著我那輛嶄新的變速“捷安特”自行車感慨萬千。
“爸爸,你當時在外地上學想奶奶時,是打電話嗎?”我好奇地問。
爸爸微微一笑說:“只能放在心里想或者是寫信,因為全村就大隊部一部手搖式電話,或者到郵電局打電話,但是話費好貴,打三四分鐘電話所花的錢就可以買一本書。”
“爸爸,那真的劃不來。上次媽媽出差幾天,我每天不是電話,就是微信視頻,感覺媽媽就在身邊,既方便又花不了多少錢。”我有點兒為自己生在這個年代而洋洋得意。
“可不是嗎?現在智能手機越來越先進,聯系方便多了。”爸爸話鋒一轉,接著說,“那時候學生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很不錯。不過很多人最多只能讀到初中畢業就離開學校去打工。那時候大多數家庭的經濟條件太差了,供不起孩子們繼續上學,倒不像你們這一代,條件好了卻不好好學。”
“唉——”聽到這,我嘆了口氣,為當時那些沒條件上學的人們感到惋惜。不過,我很快又笑了,因為現在,祖國繁榮昌盛,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國家還在不斷向前!向前!向前!幾十年前的“悲劇”不會重演。瞧瞧,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多么幸福,可謂是從小就生活在蜜罐中,生活和學習的.條件真是今非昔比啊!
我和爸爸比童年,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身處兩代,我們的物質條件、生活環境截然不同。不過,我相信,不論相隔幾代,我們中華民族不斷探索、追求進步的精神是不會改變的。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八
三歲,他獨自躺在木板床上醒來,院子里的雞鴨鵝是玩伴。大自然的花草、石子是他的玩具。
三歲,我躺在舒適柔軟的兒童床,一張眼,一家人都圍著我轉。進口奶粉、玩具、高科技早教機……應有盡有。舍不得我哭,害怕我餓。
七歲,他獨自起床,啃著饅頭、油條,出門,從村頭走到了村尾的一座低矮平房——由原本的祠堂改造而成的學校上課。一天來回兩趟,鞋子走破了,縫了又穿。
七歲,我被一道溫柔的女聲喚醒,換上漂亮的衣服,吃著營養的早餐。坐在小汽車中上學去。放學后,校門口,爸爸早已等候多時,接過我背上的書包。回家,作業有人教,有電腦網絡咨詢,一切都是這般方便快捷。
十歲,他多了照顧弟妹的責任,儼然一個小大人。他沒未出過遠門。假期,他幫襯家里干點農活。閑暇時,帶著弟妹小水溝摸田螺,小樹林里烤地瓜,這些都可以讓他樂上好長一段時間。
十歲,我在校園里談笑風生。興趣小組的活動,文學社團的狂歡,各類賽事的歷練,生活多姿多彩。假期,爸媽帶我逛遍了商場、游樂場,北京、香港、泰國等好多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足跡。
十六歲,我想那時的我應該還是個不知愁滋味的孩子,生日那天,爸媽為我舉辦盛大的宴會,許諾送我出國留學,舅舅答應幫我換掉過時的手機,他們說:“只要你好好學習……”
我仰著臉問爸爸:“為何我們的童年這般不同?”
爸爸說:“現今的幸福生活來源于時代的進步。”
春天的故事還在繼續,今天的精彩還將繼續。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九
有人的童年是快樂的、有人的童年是辛苦的、還有的人童年是悲慘的。最近在我和爸爸一次聊天中,我發現,爸爸與我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
爸爸出生在改革開放前的一九七五年。他的童年雖說條件不好,但也過得挺快樂的。與現在的我們童年相比,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對比,都是天差地別!爸爸說,他們那時手機、電腦、電視......什么都沒有,玩具別指望家人給你買。都只能動腦筋想玩具怎樣做,最后爸爸都會和他的小伙伴們腦動大開,做出來的都是十分古怪的東西,有的像彈弓,有的像一把槍,還有的像一個地雷,各種各樣,不過,都十分的有趣。
爸爸的童年可以說苦中有樂,但爸爸總說他的童年很大部分時間都在勞動中過的。
以前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放假時,爸爸和姑姑們也下海去和捕魚的爺爺一起勞作;一到播種、收獲季節更是要全家一起總動員,一起下到田里去勞動,我們這里有海,有田。所以爸爸總說,他的假期都是在勞動中度過了。
隨著時代的變化,從爸爸的童年和我的童年一對比就是改革開發放政策帶來的變化。我的童年里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爭著做中國的花朵,中國的才子。
爸爸與我的童年時代的不同代表著我們時代在變化,證明著我們祖國改革開放前與改革開放后的巨大差異!意味這世界東方的中國正在不斷進步著!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
童年時光,就像一個五彩繽紛的盒子,裝著我們美好而珍貴的回憶。童年里,我們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事,而那回憶里珍藏的最溫馨的事,當然就是我和爸爸比童年了。
比樂趣。
有一天晚上,爸爸說:“我小時候的娛樂可真不少。我們生活在農村,經常會和小伙伴們一起跳皮筋、踢毽子、玩打仗、摘野果,回憶起玩的這些游戲,真是回味無窮啊。”我發現爸爸說這話時,他的臉上滿是神往的微笑,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我故意對爸爸說,“爸爸,你不覺得你們玩的那些小游戲非常老土嗎?你知道我們玩什么嗎?”,接著,我給爸爸羅列出我們現在玩的游戲,跳方格、走象棋、打籃球、游樂場、玩電競等等,還真是五花八門,我得意洋洋地說:“爸爸,你比不過我了吧,還有好多好玩的我沒說,我贏一局嘍!”
比生活。
爸爸說,他小時候生活十分艱苦,吃的是地瓜,喝的是地瓜湯,年景不好的時候只得吃地瓜葉,渾身散發的是地瓜味,睜眼閉眼就是地瓜。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成語:一窮二白。爸爸還說他們有時候還吃榆錢餅,就是把樹上的榆錢扒下來,和上玉米面在鍋里考熟,那味道是相當的不錯!看他苦大仇深的樣子,我來個“火上加油”,我說,我沾他的福,現在早上有肉包子、油條、腸粉、稀飯,中午和晚上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頂不濟還有個雞腿,生活真是有滋有味啊,說著說著,口水還真的快流出來了。這次我爸爸不敢有任何異議,直接“繳械投降”,我這一局贏的真輕松。
俗話說,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不過,我們這一比,卻比出了對生活的熱愛,比出了溫暖的親情。我和爸爸比童年,讓我知道爸爸過去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是多么艱苦。而正是他們那一輩的辛勤和努力,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同時,還要加倍努力,創造我們美好的未來,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回憶難忘的童年。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一
爸爸的童年跟我們真不一樣!
“爸爸,您的童年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好奇地望著爸爸。
“爸爸的童年呀?就是有好吃的窩窩頭,一個窩窩頭頂好幾頓,爺爺奶奶要養八個孩子呢。只有過年了,大家才能吃得到一點肉沫。”
“住的嘛,全家人都擠在一間土墻房里,睡的是木板床,用火爐取暖。”爸爸還說,他經常穿的是有補丁的衣服,過年的時候,才能配置得上一套新衣裳,因為一套衣裳,可以快樂好一陣子。
那時候,爸爸的學習條件也很艱辛。學校是幾間破房屋,課桌椅也已經面目全非,書包是奶奶給縫的布包,他還經常把數學題寫在地板上。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爸爸仍然熱愛學習,刻苦努力。
而我的童年呢?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我還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嶄新的課桌椅和書本,學校有多媒體等,還有和藹可親的老師和友好的同學……比起爸爸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多了!
爸爸和我的童年,不同時代的童年,真實見證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春天。我們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奔向小康。這一切都說明了祖國因改革開放變得更加強大,飲水不忘挖井人,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貢獻一份力量!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二
爸爸出生在60年代,那時,他們的童年沒有漂亮的玩具,也沒有好看的衣服。他的學校的建筑環境很差,他們教室的窗戶沒有透明的玻璃。可他們兄妹幾個過的很快樂,很充實。
而我出生在20xx年以后,有了很多漂亮的玩具和款式各樣的衣服,我的學校的建筑環境也非常的美麗,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有了電視,課程也有了信息技術,音樂教室還有鋼琴,也有舞蹈教室。可出了在學習中我感到了快樂和自豪。我住的小區沒有小朋友,除了和媽媽陪我玩耍,我也就沒有朋友。
我時常在想,我怎么就沒有爸爸那么多的兄弟姊妹呢!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三
這不,爸爸向我講起了小時候上學的情景:那時候學習條件很差很艱苦。在簡陋的教室里,桌子是石板桌,用磚壘起再用水泥固定著就是學習桌了,凳子是用木頭鋸成兩半釘在兩個木頭上,就成了長條凳子了。學習的知識更是簡單了,只有數學和語文兩門課,那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很少,做完作業就可以和小伙伴們玩捉迷藏。
我們的童年呢?我們的學習環境是怎樣的呢?
我們現在的教室可現代化了,有投影儀、電腦,桌子和凳子當然是專門定制的了。我們現在學的知識廣,知道的事情多,了解知識的途徑也多了,有互聯網、電視和圖書館的課外書。
爸爸的童年真比不上我們,難怪爸爸說都想再當回學生呢!
現在的生活條件是在越變越好,如此大的變化都離不開祖國的蒸蒸日上。而作為祖國一份子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讓祖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四
一天晚上,我在電腦前練起了“手指操”,我打開了自創的“葉寧致小小網站”,嘿,這里的節目可豐富啦,有“音樂之聲”,隨時可播放近來我最愛聽的歌曲,如《坐上火車去拉薩》、《青花瓷》等,有《文海拾貝》,這里是我習作的天地,我把自己較滿意的作品收藏在此,里面有老師、媽媽的點評,我還可以在網上投稿呢。
正當我自得其樂時,出差在外的老爸發來了信息:“兒子,網上聊聊吧!”嘿,我這與時俱進的老爸!于是,一場大有看頭的比賽就開始了,這次,攻擂者是我,守擂者是老爸,我們的賽題:比童年。
場景回放一:學游泳。
場景回放二:旅游。
(老爸)我二十歲之前一點兒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直到二十歲那年穿上了軍裝,第一次走出東山八尺門大橋,以后才走遍大江南北。
(兒子)老爸,真該謝謝你和媽媽給我提供這么豐富的旅游精神大餐,5歲時我就去了省城,10歲跟著媽媽到北京,看到了每個中國人向往的:北京天安門、故宮、鳥巢……我還走進我心中的“清華大學”。謝謝你們讓我在旅途中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
場景回放三:娛樂。
爸爸斗陀螺、滾鐵圈,守著一臺老式收音機,津津有味地聽他的《水滸傳》。而我的52寸索尼大彩電,戴爾液晶電腦,步步高電子辭典,滿滿一大櫥的書……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變化,無論是物質條件,還是精神享受。
……。
我自然而然成為擂主,獎品是:努力奮斗,考上東山二中,香港迪斯尼一游。感謝生活,感謝爸爸、媽媽,再引用爸爸的一句話:邁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沐浴著祖國和諧的春風,我們與時俱進。
(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五
“咦!這個人是誰呀?”我指著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不解地問道。“孩子,這是我小時候的照片,一張唯一的兒時照片!”爸爸回答。“啊!怎么這么像我啊!”爸爸笑著說:“雖然我和你小時候長得差不多,可生活卻有天壤之別!”我來了興趣,想與爸爸比童年。
爸爸說,他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奶奶做的,或者是他哥哥穿小的、不要的衣服。我又想想自己的衣服幾個星期就要買一套,媽媽一看到好的就給我買,我的衣柜都快爆了。
他說他小時候每頓只吃一些稀飯、咸菜、蘿卜干之類的,如果奶奶炒了一盤土豆絲,他們兄弟幾個都能搶光,只有大喜的日子才能吃上幾塊肉。而我呢?大魚大肉幾乎每天都有,都有點吃膩了。
爸爸到他13歲時才住上樓房,以前他都住在大山腳下的平房里,一下大雨就會漏水,可謂“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而我現在都住高樓大廈,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
爸爸是在農村讀的小學,條件非常差,一進校門,就看見一小片光禿禿的黃土地,上面鋪了薄薄的礦渣,那就是他們的運動場。走進教室,四面磚墻上只抹了薄薄的一層石灰,屋頂是用稻草鋪的,門窗都是用木頭做的,一點都不密封。每當冬天來臨,北風從各個縫隙中呼呼地吹進教室,玻璃窗“哐當、哐當”地響。他們用長滿凍瘡的小手艱難地寫著作業,這時雪花從破碎的玻璃窗鉆了進來,老師和同學們不經縮起了脖子打起了寒顫。
現在的我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夏天有電風扇,冬天有空調。桌子平平整整,還可以調節高度。操場上有一個鋪著地磚漂亮的主席臺,五星紅旗在高高的不銹鋼旗桿上隨風飄揚。塑膠場地平整并且富有彈性,不容易跌傷,為同學們增加了安全保障。高大的籃球架,籃板是鋼化玻璃做的,還可以調節高度,非常人性化。還有排球場、體育館、計算機房、舞蹈房……與爸爸媽媽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比爸爸的童年幸福得多。
總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么好的生活條件,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我一定要倍加珍惜,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六
一天,我坐在燈下,翻開相冊,尋找著我那五彩斑斕的童年,我找到了一張令人發笑的照片。
照片上有一個小女孩滿臉都是蛋糕奶油,只露出了兩只大大的眼睛,活像戲劇中的小丑很滑稽。那是我七歲生日吃蛋糕時的照片。我繼續翻著,無意翻到了有爸爸的照片的那一頁,那是爸爸小時候拍的。只見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穿著一套洗得發白不合身的衣服,站在屋中央,小茅屋還不時漏雨。我把兩張照片抽出來比較一番,不敢相信小時候的爸爸竟住在這樣的破茅屋中,想想我自己,住洋房、穿暖衣,吃好吃的,卻還常覺得自己苦,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聽奶奶說:爸爸小時候從來沒有買過衣服穿,更談不上穿什么名牌衣服,所穿的衣服都是奶奶一針一線縫出來的。農村有句俗話,新老大舊老二,補補納納給老三。那時沒有襪子穿,光腳穿鞋,都是布鞋,很容易破,穿一陣子,前面的大腳趾就會耐不住寂寞探出了頭。有時,才做好的新鞋子,舍不得穿,干脆光腳板跑路,到了學校再把鞋子穿起來。冬天時無情的寒風把爸爸的腳凍得裂開了口子,再加上爸爸每天上學放學都是步行,他的腳上漸漸磨出了厚厚的老繭。看看我現在身上穿的衣服,從頭到腳都是一身新,夏天穿涼鞋,冬天穿棉鞋,真是天壤之別呀!
“媽媽,我要吃……”平時我總是向媽媽索取許多爸爸小時候根本吃不到的東西,聽爸爸說,在他小時候,每天能吃上一頓米飯,就已經是很好的了,很多情況下,一家人三頓都是吃山芋、玉米粥,更別說雞鴨魚肉了,每個月能吃到一頓肉都是不容易的事,至于美味的漢堡、肯德基,我爸爸想都沒想過。
爸爸衣著、食物比不上我,學校條件也遠不及我,沒有教學樓,只有一個很破的平房,課桌是用磚頭搭起來的,椅子是用木墩做的,但成績名列前茅。可我,桌子是用實木做的,寫字舒坦,椅子坐起來舒適無比,可成績還盡人意。
在困境中成長的爸爸,成績是那么好,生活在優越條件中的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七
我一回家,把書包放下,開始看電視。爸爸大叫:“天天就知道看電視!玩下玩具不行嗎?”
“那些玩具太幼稚了,我只能看電視。”我反駁道。
“我小時候玩的和你簡直是云泥之別,我們來比比童年吧。”
“好!”
“我小時候啊!”爸爸開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放學時沒作業的。一放學就跟著一大群小朋友打泥仗。我們抓起一團泥巴,等一個人不注意的時候,直接朝他臉扔去,瞬間就一個個小泥人就誕生了!咔!咔!咔!”
我正奇怪哪來的這奇怪響聲呢,原來是爸爸拿起一個像紅燈籠一樣的蘋果,大口大口啃起來。“之后啊!”爸爸又開始講起來,不過他講的時候像一只袋鼠,“被丟的那個人就怒了,抓起一大團泥巴,朝一個路過的一個小孩扔去,誰知那是一個孩子王,招來了一堆小孩子把他按住扒光了他衣服,還把他扔進泥潭,把他衣服扔到樹上。那小孩活像一只小豬!”我心想:“那小孩不會得抑郁自閉吧?”爸爸臉上堆滿了回憶的笑容,手也一揚一揚的。
輪到我講了,我大聲說道:“現在小孩子就兩個字,買和看!想要啥玩具就買,然后邊玩玩具邊看電視。能做的就只有這些,室外活動也很少有了。第一局你贏了,第二局我們比住吧。”
爸爸答道:“可以,我小時候住的是……”
我趁機插話:“三層大別墅!”
“滾!”爸爸呵斥道,此時的他像一只猛虎,好像要把我生吞了,“我小時候住的是小瓦房,我跟你伯父一人一個房間,那時候窗外漆黑漆黑的,很可怕!”
“咦,我又不是沒住過!你忘了我也住過那小瓦房啊!”
“對哦!”爸爸如夢初醒,“但你現在不是住在這個安逸的環境嗎。而且當時那個瓦房是木制的,我都不敢一個人睡。因為你伯父老給我講鬼故事,睡覺時總感覺房間里有長得像獨角獸的鬼想用它的角殺我。我怕睡著睡著,突然就被驚醒了,發現身邊有一張大臉,我被嚇得喘不過氣來。原來是你奶奶,天也亮了。我突然發現我的床在田里,前面是一片廢墟。原來是夜里下起了大暴雨,爺爺奶奶把床和一些家具搬了出來,架起大棚在外面過了一夜,但我們的房子沒撐住,倒了。”我注意到爸爸已經潸然淚下了,但我卻沒有多傷心。
我接過講了起來:“我只住過重建后磚頭的小瓦房。最可怕的是一個晚上也是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雨水打在磚頭發出的聲音很可怕。但我跟爺爺奶奶睡,所以不怎么害怕。這局我還是認輸。”在不經意間我也流下了眼淚。
以前我總是看電視玩手機,還要應付一大堆作業。我總是幻想能回到爸爸那個不需要做作業的時代,但爸爸那時的條件太艱苦了。我應該感謝爸爸對我付出的一切,太謝謝他了,如果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現在這個幸福的家。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八
我的爸爸小時候是在一個農場長大的。這個農場有許多有趣的事。今天我要和爸爸比一比,誰的童年更有趣!
爸爸小時候經常放豬,因為他那時小,外面的人也不壞,再加上他閑得沒事,所以就只好開開心心的和小伙伴放豬,他們有時騎在豬上,有時趕著豬跑,有時騎著豬賽跑。當然我也不怕。
我從小是在城市里長大的。也沒有放豬的經驗,不過我有放鵝的經驗。我家在前年五一時買了三只鵝,三只鴨。可好景不長,從一共六只到了五只,再到兩只,這兩只僅有的鵝,可是我的寶貝。說它們聰明,那可不一定,不過還算機靈,至少跟得上我。我跑它們就跑,我走它們就走,生怕我走了,不要它們了,不過它倆學會了上樓梯。
雖然不能騎,但我養的鵝總比豬聰明吧!這次可能是我贏了。
爸爸小時候自己在家時,看到了一只黃鼠狼在偷家畜,爸爸不敢打黃鼠狼,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小雞被偷走。
我可不像爸爸那樣膽小,有一次我放鵝時,被一只白色的大狗看上了,它要吃鵝,可是它剛要過來,就被我趕走了,要不可能真的會被吃呢!
你認為誰的童年更有趣呢?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十九
晚飯后,我們一家三口說說笑笑地去散步,爸爸談起了自己的童年。
爸爸小時候放學后,或照看弟妹,或出去打豬草。從上小學起,他就開始幫家人做飯,并在寒暑假去工地做家教、打零工、做小買賣。而我放學后,做作業是所有的任務。雖然11歲了,但一道菜都不會炒,從來沒有想到要幫爸爸、媽媽干活,我感覺自己比爸爸差遠了。爸爸小時候家里沒有電,晚上就點煤油燈看書復習功課。高中時,晚上要學到11點多。有時凌晨4點多,就起來用功。后來,鄰村有了電,有人家里買了電視。爸爸和小伙伴經常精力充沛地跑五六里地,去看電視。
而我生活在電器時代,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玩電腦就玩電腦。我想如果自己生活在爸爸小時候的那個年代,可能連一天也過不下去。爸爸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家里唯一能給他長期提供的食物就是窩頭或饅頭,特別是在麥收之前,家里困難得幾乎揭不開鍋。那期間,學校里收錢時,是他感覺最尷尬的事。爸爸上中學的學校離家20多里路,騎自行車來回。在學校,爸爸從來不買菜,吃自己帶的咸菜和饅頭,偶爾犒勞自己一次蔬菜,那是最大的幸福。而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頓頓都有菜,還有水果。但我還挑食,挑飯菜,真是慚愧啊!沒與爸爸比童年之前,我一直以為,爸爸小時候沒有那么多的作業,能跟小伙伴玩游戲,該是多么無拘無束啊!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二十
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記憶。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的童年也充滿歡樂,豐富多彩。那爸爸媽媽小時候是什么樣子呢?我常常會好奇地想。
今年春節,爸爸帶我回到家鄉——閩西的小山村。汽車盤旋在崎嶇的山路,爸爸感慨地說:“當年,我就是每周日扛著一小袋米,走幾小時的山路,才能走到鄉里的學校上學。每天都吃白米飯配咸菜,晚上宿舍還常常有老鼠出沒……”聽著爸爸的話,我腦海中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瘦弱男孩滿頭大汗地在山路上行走……這種生活真的離我很遙遠。從幼兒園開始,我天天上學都是爸媽用車接送,方便又快捷。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磨練,爸爸才更珍惜學習的機會,更加發奮努力。
不僅求學之路艱辛,爸爸小時候也很難讀到好書。爸爸從小愛看書,特別喜歡文學,但當時他家庭條件不好,買不起好書。爸爸說那時他為了買連環畫,和小伙伴翻山越嶺去采摘金銀花,然后賣給小販,常常采半天花才賺幾毛錢,但他們卻樂在其中。我可以想象爸爸拿到心愛圖書的欣喜樣子。我再看看自己的書架,上面各類書籍應有盡有。童話、小說、科學探秘、動物百科等等,只要一有閑暇時間,我就可以盡情遨游書海。
我的玩具也是五花八門,既有樂高等益智玩具,又有形態各異的可愛毛絨玩具。聽爸爸說,他小時候的玩具只能靠他和小伙伴就地取材,自己動手制作。我曾親眼看到爸爸居然用一種野果和一截牙簽,做了一個迷你陀螺。爸爸說這是他小時和同學們常做的玩具。這類小玩具雖然簡單,卻鍛煉了小朋友的動手能力。我們現在可以選擇的玩具很多,但自己動手設計的卻寥寥無幾。我以后也要像爸爸那樣,多開動腦筋,學著自己動手做小玩具。
經過一番比較,我發現爸爸的童年是有苦有樂,甚至有些艱苦,但這艱苦也促使他努力學習,不斷進步。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但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好好珍惜,學會感恩,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二十一
今天是周日,也是父親節。爸爸平時總是忙工作,今天剛好閑在家里,我就跟爸爸聊了起來。說著說著,爸爸說起了他童年時的一些往事。于是,我說:“爸爸,咱們倆比比童年吧!”爸爸說:“好啊!”
衣
爸爸表情嚴肅地說:“那時候,我們穿的衣服大多是舊的,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才能買上一兩件新衣服。還有就是衣服得輪流穿,兄弟姐妹們要年齡大的先穿,他們穿不上了小的穿,穿破了補一補,繼續輪流穿,往往穿到最后都沒有辦法再縫補了。”聽到這里,我不禁問爸爸:“這是真的嗎?”爸爸點點頭,又說:“我們那時候呀,哪像你們現在,政策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你們真是太享福了。衣服沒穿過舊的吧,不但如此,一年不止是幾件新衣服,恐怕每一季都得添好幾件新衣服的!孩子,你現在要好好學習,以后好好報效祖國報答黨,懂嗎?”我跟爸爸扮了個鬼臉,不過我心里明白,我是得好好學習,才對得起老師,對得起爸爸媽媽,對得起給了我們好生活的中國共產黨。
食
說起吃的,我還沒等爸爸開口,我就先說了:“天天有牛奶、豆漿、肉禽蛋類、蘑菇類、青菜類,肉的素的搭配得既好看又好吃,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還有花樣繁多的零食,感覺好幸福哦!爸爸,你們童年的時候吃什么呀?”爸爸告訴我:“我們可比不上你,我們一般都是吃搟面條,喝玉米糝兒熬的粥,菜呢就是自家種的白菜、蘿卜,還有腌制的咸菜等。基本上都是一些低營養的東西,頂多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幾頓肉餡鉸子。”聽了爸爸的話,我在心里暗暗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以后在飯桌上,我可不敢再挑食也不敢再丟剩飯了。
用
我和爸爸的童年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是多么的幸福呀,在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帶領下,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做為一個新時代的小學生來說,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爭做國家的棟梁之材,報答偉大的祖國和共產黨。
我和爸爸比童年寫事(匯總22篇)篇二十二
我經常聽爸爸講他的童年故事,感覺非常的精彩,就像看一部動畫片。我的爸爸是1985年出生,被稱為“80后”。在爸爸小的時候家里生活條件也還算可以,很早就買了電視機。可那時候的電視機是黑白的,看的節目也很少,只有“大風車”這樣的`少兒節目。爸爸的玩具也有一些,大多都是玩具槍和車之類的。爸爸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在職工宿舍里,那里有很多的鄰居小伙伴,爸爸的童年大部分是和他們一起開心度過的。
而我是20xx年出生的,被稱為“10后”。我現在的生活比爸爸小時候幸福多了。家里的不僅有彩電,還有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等。現在的少兒節目看一整天都看不完,每個節目都很精彩。家里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玩具,比爸爸小時候的好玩多了。除了這些,爸爸媽媽還經常帶我去游樂場玩。平時在家里都有妹妹陪我一起,可開心了。
我和爸爸有著不一樣的童年,但都是開心難忘的童年,有著同樣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