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童心童趣篇一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始終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現今,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大多采取賞讀式教學,指導童詩寫作用力不多。筆者在組織學生開展《輕叩詩歌的大門》綜合性學習時,著力運用信息技術推進童詩寫作教學,引導學生轉換視角,自主搜集整理民歌、童謠,像詩人那般動筆撰寫、分享童詩,讓童心童趣在童詩寫作中飛翔。
一、感受詩歌魅力
《輕叩詩歌的大門》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分為“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由“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部分組成。教學中,筆者帶領學生瀏覽教材內容,和學生討論如何開展綜合性學習。經過討論我們達成共識:閱讀教材中的詩歌,放學后搜集當地流傳的民歌、童謠,帶到班上展示分享;分組整理、編輯各自搜集的民歌、童謠,裝訂成冊;舉辦詩歌朗誦會,人人創作童詩童謠,篩選匯編原創詩集,進行活動總結。
計劃商定后,在筆者的鼓勵下,學生立即行動起來,認真閱讀教材上的“詩海拾貝”,把握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意境,觸摸詩人情感的脈搏。放學后,學生用“小手牽大手”的方式,發起全家總動員,搜集、記錄當地流傳的民歌、童謠。第二天,他們信心滿滿走上講臺,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有學生一邊模擬背小孩,一邊唱:“背坨坨,換酒喝;酒冷了,我不喝,我還是要我的小坨坨。”引得大家開懷一笑,也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此時,筆者早已打開了手機的攝像功能,記錄下學生的精彩表現,實時傳到班級的家校聯系微信群里。手機在線的家長,就像看直播一樣,紛紛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好評。
二、愛上民歌童謠
學生的活動熱情得到激發,他們興致勃勃地結成2~5人不等的學習小組,利用周末時間,分工合作整理、編輯以民歌童謠為主的詩歌集。有的學生負責編排、謄寫,有的學生負責注釋、校對,有的學生負責繪畫、配圖,有的學生負責設計封面、封底,還有的學生負責撰寫前言、后記。一本本稚嫩的詩集粉墨登場,可謂圖文并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充滿生活氣息。有的詩集封底還有精心繪制的條形編碼,注明了“定價”,做得有模有樣。
翻開一本本詩集,學生認真細致、精益求精的勁頭躍然紙上。有學生在其主編的《自選詩集》里,用“前言”介紹收錄的詩歌情況,提醒讀者不要損壞詩集,用“后記”向讀者征求意見,并附有意見反饋表,懇請讀者留下姓名、日期、具體的意見和建議。“詩集編得不錯,可僅靠個別字詞注釋,我還不能完全讀懂這首詩的意思,要是配上每首詩的解讀就好了。”“詩集內容豐富,插圖色彩鮮明,不過字跡有點飛揚,應當改正。還有,最后一頁的兔子畫得有些恐怖。”讀者紛紛留言點評,這般真誠、有趣的溝通,讀來很暖人心。
筆者對學生的詩集進行拍照,發到班級的微信群,也展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好評如潮。“你在培養未來的詩人,必須贊!”同是六年級組的教師評價。
學生搜集、抄寫民歌、童謠,為詩集配畫,實際上也是解讀詩歌的過程,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富有生命力的民歌、童謠,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閱讀、寫作、信息加工與處理等能力。
三、綻放詩意童年
在像詩人那樣嘗試撰寫詩歌的階段中,學生的表現讓筆者刮目相看。
有學生以動物為題材,如《啄木鳥》:我是一只啄木鳥/我要飛往世界各地去旅行/飛累了/停在大樹爺爺身上休息/聽大樹爺爺講故事/看花兒姐姐跳舞/順便幫大樹爺爺除一下害蟲。
有學生以植物為題材,如《小樹的眼睛》:散步的時候/我發現小樹的枝條上/長了許多芽兒/哦/那是小樹的眼睛/正在欣賞春天的風景。
有學生以大自然為題材,如《雪》:你輕輕地從天空落下/灑滿大地/給大地披了一件雪白的大衣/也給了我新的視野/好讓我感受冬天/走出室外/伸手一接/你悄然停在我的掌心/我們對視欣賞/你那竟有數不清的小冰凌/那樣精巧/展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的帽子上、睫毛上、鼻尖上/全是你和你小伙伴的身影/摸摸鼻子/已凍得像冰/可我的心里仍舊樂開花/你在我的周圍閃爍/好似有魔力一般/你在我眼里/向來神秘/有著一種圣潔的威嚴。
有學生直抒胸臆,如《我想飛》:我想有一對翅膀/能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飛啊飛/想去哪兒就飛到哪兒/我想飛過高山/俯瞰群山的巍峨/領略“一覽眾山小”的雄偉/我想飛過大海/與海鷗做伴/欣賞水天一色的迷人風光/我想飛過田野/看看莊稼成熟了沒有/向農民伯伯報告豐收的喜訊/我想晚上飛到老師的窗前/銜來一株綠色/吸引專心工作的老師抬頭休息片刻。
經過修改、評講,學生陸續提交了最讓自己滿意的原創童詩。筆者組織學生以“展現童真童趣,綻放詩意童年”為主題,召開原創童詩朗誦大會,并用手機記錄下他們率真質樸的語言、激情飛揚的想象和毫無掩飾的真情,分享到qq群、微信群。從中挑選一些佳作刊發于校園電子大屏,投稿到雜志社。學生的表現再次贏得多方好評。筆者能從笑容、眼神以及輕快的步伐里感受到學生流露出的喜悅與興奮。
筆者將這些原創的童詩搜集起來,裝訂成一本書,請班里愛好美術的學生繪制封面封底,取名為《我們的詩》,保存在教室書櫥里,供學生課余翻閱學習。之后,筆者利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活動總結,讓學生介紹自己參加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有哪些收獲與體會;對活動中表現出眾的學生予以獎勵,品嘗收獲的幸福。
四、助推師生成長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說:“兒童寫詩,詩寫兒童。兒童是詩,詩是兒童。兒童寫下的,是詩一樣的美好生活。詩寫下的,是比詩更美好的童年。”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學生在搜集、賞析民歌童謠,撰寫、分享童詩時,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詩歌的特點,感受詩歌的魅力。如同寫作并非為了人人當上作家一樣,教師指導學生創作童詩,也并非要讓他們個個成為詩人,而是為了幫助學生保持一顆“詩心”,在融入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凝思、暢想,樂于表達童趣、真情,盡享歡樂的童年、詩意的人生。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減少、淡化形式上條條框框的約束,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引導學生從內容入手,聯系身邊的人、物、事,馳騁想象,感受并記錄創作帶來的滿足與快樂。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主動觸摸信息時代發展的脈搏,把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詩歌教學中,提升教學活動的吸引力。例如,用手機記錄下學生朗誦詩歌的場面,用校園電子大屏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用qq群、微信群等途徑分享詩歌學習中的精彩圖片、微視頻、童詩作品,讓學生及時得到鼓勵與肯定、意見與建議,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進一步增添表達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安徽郎溪縣建平鎮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
相關熱詞搜索:;童心童趣篇二
;【摘要】對于小學生們來說,課堂是他們學習知識的主渠道。為了保證他們懷揣童心,又能讓他們守規矩,教師需要營造趣味化的課堂,讓小學生保持童心童趣的同時嚴守課堂紀律。本文主要闡述了營造趣味小學英語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課堂;童心童趣
【作者簡介】任莉,蘭州市七里河區王家堡小學。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初學英語的小學生而言,英語的學習并不簡單,因此英語教師要利用小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傳授講解,努力為他們營造趣味化的課堂。
一、創設趣味化的學習情境
對語言學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環境,深入語言環境有助于學生開展學習,能讓他們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學習速度也會更快。但由于語言環境較為缺乏,英語教師就需要努力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讓英語學習依托語言情境,讓學生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教師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再結合學習內容,為他們提供趣味化學習情境,最大限度地增強小學生的學習體驗。
比如,在教授四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my friends”這篇 課文,這節課要求學生能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愛好等。教學時教師可設計觀看動畫、對話情境等環節來導入本課的學習。然后進入課文朗讀環節,完成后進行對話情景。全班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組內成員按照課文人物進行對話,或者兩三人一組開啟即興對話,如“whos your friend ?”“that s my friend···her/his name is···,she likes playing···”。每個小組成員的朋友興趣不同,所展開的對話內容也是不同的,教師只需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即可。
二、創設趣味化的課堂活動
小學英語課本中有很多與生活貼近的內容,在學習的時候是很有趣的,英語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結合一些趣味化的課堂活動,一來能活躍課堂氣氛,二來可以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知識,有助于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趣味化活動就包括游戲,這也是眾多英語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手段,更是展現英語趣味的形式。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英語下冊“shopping”一課時, 教師先將今日的句型寫在黑板上“can i try them on?they are just right .lets try size”,然后選出幾位學生,扮演課文里的角色(店員、顧客),教師可以讓他們朗讀各自角色的話,形成一個對話的情景,等到表演完畢后,教師可以就課文向大家提問:“how much is the dress?···”學生們回答之后,可以進行新句型的講解,將句子的意思翻譯出來,要求學生會讀會背。緊接著進入free talk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想要鍛煉學生的口語,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掌握一些語句。然后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找自己的partners就shopping這一話題并結合所學語句開展對話。由于這是自由發揮的環節,教師可實行加分政策,對于表達流暢沒有語病的學生可給予公平的分數。學生們展示后,教師要及時記錄每個組的分數。通過這樣有趣的游戲,將所學內容與同學之間的配合默契度連接在一起,既能保證英語學習的高效性,又能保證學生處于學習興奮狀態。
三、創設趣味化的評價方式
評價環節是英語課程的升華,通過課堂評價能找到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能找到任課教師授課方式的優缺點。英語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出趣味化評價,可以是在游戲后學生之間彼此互相評價,評價他們的partner表現是否令他們滿意,還可以是個人評價。在評價順序上,要先讓學生自己評價,然后再由教師評價總結,這樣一來先從學生自身出發,可以為教師補充一些教師也沒有注意到的點,也能為日后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英語下冊“shopping”的游戲環節時,先讓學生和自己的partners合作配合對話,等到匯報完畢后,教師可以對這組學生說:“你們表演后,有什么地方覺得不滿意的,像發音、語調這些方面,或者是談談自己對今日所學還有哪些不會的地方。”然后給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說出他們對自己或partners的看法,教師進行記錄。等到不同的學生都說出他們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可以再進行對本次活動的總結,分析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的發音問題。在結尾進行對今日活動的評價,可以對表現最好以及進步空間比較大的學生予以表揚,讓其他學生學習這些被表揚同學身上的優點。在這節課的收尾處,也可以再一次回顧課堂所學(新句型和新詞匯),簡單總結,強化學生們的印象。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從學生角度出發,不能只靠著一些趣味化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要遵從小學生的內心,采取一切手段開展趣味教學,并為他們創設出真正意義上的趣味課堂。
參考文獻:
相關熱詞搜索:;童心童趣篇三
童年時光總是最美好的,總會有一段讓你刻骨銘心的回憶。
我也有過一段這樣的美好回憶,有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去打百果。我們準備了竹子、籃子和小椅子,來到白果樹下,我借助椅子爬上樹去摘白果,左摘一個右摘一個。弟弟不甘寂寞拿起竹子舉過頭頂去打白果。他很費力敲打著樹枝,還有一些掉在了他的頭上,然后他就會大叫,叫過一會再打,玩的很開心呢,對我們來說這就是一個游戲,看誰打的比較多哦,當然我會多點啦,畢竟我比他大很多嘛,呵呵
白果被我們弄得像雨點似的落下了地,落在地上又像球球一樣滾來滾去,開始拾白果了可總是有一些白果和你捉迷藏似的,找也找不到,哼 ····· 讓就讓本姑娘來陪你玩玩吧,看你怎么躲。
看這有一個,咦,這還有一個……很快白果裝滿了一大筐,看到這么多的白果我們倆開心極了,我和弟弟活蹦亂跳地挎著籃子回家了,到家我們開心地給奶奶看我們打的白果,奶奶還夸我們了呢,嘻嘻!看來成果不錯哦。不過再看看我們身上哎 ···· 都是樹葉和一些不知道什么的.東東,還是兩個大花臉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美好的回憶,也許比我的更精彩更美妙,但你一定要發現它,讓我們來一起回憶童年美好的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