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通過深入思考和精心組織語言,用準確、生動的敘述表達自己觀點和思想的一種文體,它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寫一篇優秀作文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清晰的邏輯思維,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和創造力。每一篇優秀的作文都是作者用心和智慧的結晶,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發。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一
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盛譽,與河北北戴河,河南雞公山,浙江莫干山并稱“四大避暑勝地”。相傳在周朝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舍,由此而得名。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廬山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匡廬瀑布,首推三疊”,三疊泉瀑布有“廬山第一奇觀”的美稱。這瀑布隱藏在深山中,就連多次駐留廬山的李白,朱熹等人都沒能發現它,直到1191年才偶然被打柴的樵夫發現,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泉水由廬山五老峰北崖傾瀉而下,分三疊跌下,其聲萬谷震響,其形似玉龍走潭,十分壯觀。
廬山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廬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約40種。廬山還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至今尚知獸類有33種,鳥類171種。廬山之麓的鄱陽湖還有世界著名的候鳥保護區,珍稀動物金錢豹分布于山麓、山頂。廬山昆蟲有余種,其中多是珍稀品種和新品種。
除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外,廬山還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廬山文化內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據相關記載,有司馬遷、陶淵明、李白、蘇軾、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了4000余首詩詞歌賦。
廬山風景優美、生物資源豐富、文化價值高,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真是當之無愧!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二
今天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頤和園。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于1750年,歷時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66年開始重建,1888年改名頤和園,1895年工程結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建的。19,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再次修復。
我們走過宮殿區就看到了昆明湖,湖邊就是長廊,這個長廊是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長的景觀步道有700多米長,長廊枋梁上有彩畫14000多幅,它還分別有四個亭子代表著春、夏、秋、冬。我們還坐船游了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最大的橋洞上刻有一幅對聯可惜已經看不清了。
慈禧太后是中國第一個用上電燈的`,中國最早的電燈就在頤和園。當時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就把燈都涂上不同的顏色對慈禧太后說:“我給太后帶來了一些寶石,寶石還會亮,并且我讓哪個亮哪個就亮”。慈禧太后不相信就來到了頤和園的樂壽堂,李蓮英說:“紅寶石亮,紅寶石亮,紅燈亮了,綠寶石亮,綠寶石亮,綠燈也亮了”慈禧不明白,李蓮英才道出緣由。古時候沒有發電站,為了讓頤和園里的電燈亮每天都有十幾個人在騎一輛“發電自行車”才能保證頤和園燈火通明。
看完頤和園我不禁贊嘆古人的鬼斧神工,更反感慈禧太后的奢華,正是因為這才使得大清朝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三
中國有諸多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像:天壇、長城、圓明園……但我印象最深的,就非故宮莫屬了。接下來,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故宮,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建于1406年,明成祖永樂年間1420年建成,年代悠久。
故宮是一個長方形的結構,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周有一道10米高的墻,外面有52米寬的護城河,可以起到抵御外敵入侵的效果。以三個大廳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它有70多座宮殿和9000多座房屋,還存有150余萬件文物,因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到了故宮,從天安門往里,穿過一片鋪著青磚的廣場,便到達了故宮的正門——午門。午門氣勢恢宏,彰顯出皇室的威嚴。
穿過午門,又是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座金水橋。過橋經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雖說故宮共有宮殿9000多間,但最有名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同時也是擺放龍椅的地方,可惜在慈禧執政年間,龍椅被攻入北京的八國聯軍肆意踐踏還拍照留念,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中和殿是皇帝休息和學習禮儀的地方。而保和殿則是每年皇帝賜宴王公貴族的場所。除了這三大殿,其余的大殿也是金碧輝煌,各有千秋。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整個北京城就是以故宮為中心,沿著一條中軸線排列,向兩旁展開,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從故宮北門——神武門,出來就到景山了。這里是欣賞北京風景的最佳地點!故宮真不愧為祖國的寶貴財產!
故宮的美與壯觀怎么也說不清楚,希望大家也能去一次故宮,細細游覽一番。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四
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西安臨潼出土的,是我國首批5a旅游景點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二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場那么大。在三個俑坑里,一號坑最大,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個。
二號坑位于一號坑北端,有陶俑、陶馬、木質戰車、青銅兵器等,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三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可以分為四個小陣:弩兵方陣、車兵方陣、步兵方陣、騎兵方陣,它們既可聯系起來成為一個大陣,又可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靈活機動,反應迅速,是最具戰斗力的部隊。
三號坑的規模比較小,別看它小,它可是一、二號坑的指揮部,是整個軍隊的核心。三個俑坑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東背陵,是守衛秦始皇陵園的衛戍部隊。
兵馬俑博物館里的主角不是坑,而是兵馬俑。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燕尾長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武土俑身穿戰袍,腳蹬戰靴,手執兵器,整裝待發;騎兵俑上身穿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長靴;右手執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五
布達拉宮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神圣宮殿,宮殿中有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后為迎娶唐朝公主而修建的,位置在拉薩河谷中間。
布達拉宮是一個典型的藏式族人居住住的地方,紅宮是存放靈塔,佛塔的地方,紅宮內現存有8座靈塔,每一座靈塔都美麗,壯觀,熠熠發光。
在5世紀與13世紀的靈塔最為壯觀,5世紀的是用3000噸黃金打造而成,還有很多鉆石,13世紀是用優質的黃金打造而成,又包襄而長,因很重被放到一樓。
布達拉宮不光景色美麗,關于布達拉宮的故事也很精彩。
在五世紀時的西藏正處于吐魯番王朝時代,藏王松贊干布熱愛人民,國家日日變強,為了與中原人民建立友好關系引進了中原人民的文化,松贊干布決定向中原唐朝公主求婚,太宗皇讓他們回答對三個問題就可以被許婚,最后松贊干布全部回答對了問題,唐朝公主娶回了家,為迎娶公主建了999個房間,這就是布達拉宮的來歷。
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世界屋脊上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六
泰山被稱為“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稱,又稱東岳。泰山有近現代文物12處,古建筑群22處,古遺址97處,文物藏品萬余件,1987年被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泰山位于山東中部,屬于泰安市,我的家鄉離泰山只有193公里,我到泰山的機會比其他人多。前年國慶節放假,我就去了五岳之首的泰山。站在泰山腳下往上看,泰山不止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個個相連,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不計其數。泰山海拔1545米,為了到達主峰玉皇頂,節省時間我們選擇了先坐景區車,來到半山腰一中天門才開始登山。聽導游說從中天門到山頂有6000個臺階。現在開始登山了,我們一邊走,一邊看路上的風景,不知不覺來到龍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泰山石刻,各種各樣碩大的石頭上刻著:"天下第一山",“天下大觀",“五岳獨尊"等等字樣,這里留下了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足跡。泰山石刻成為泰山雄奇壯麗的文化符號。
泰山的雄偉,盡在十八盤。
我們來到泰山最險、最陡的十八盤。聽導游說,十八盤全長800米,垂直高度400米,臺階1827階,遠遠望去就像天門云梯。十八盤還有句順口溜:慢十八,緊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走在十八盤上,兩側懸崖峭壁,崖壁峻拔陡峭,使人心驚膽戰。十八盤連接南天門,南天門雄距兩個山之間,如倒掛的天梯,那真叫雄偉。
泰山之壯觀,盡在玉皇頂。
從南天門大約20多分鐘就到了最高處玉皇頂。站在山頂,一切盡收眼底,讓我想起和感受到杜甫的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峽谷里五光十色,云和霧連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云深不知處,"真是壯觀。我心里不禁發出:啊!我終于登上了泰山之巔。
這就是雄偉壯觀的泰山,他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東方文化的縮影。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七
說到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家一定會想到故宮。那你們喜歡故宮嗎?你們了解故宮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座宏偉的宮殿。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到永樂18年建成。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居住過二十四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在又叫故宮博物院。院內陳列著我國各個朝代的大大小小的藝術珍品,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豐富的文化藝術的寶庫。故宮與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白宮、克里姆林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規模宏大,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十五萬平方米,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后寢”的格局,依次聳立著象征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王居住的后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出于防御的需要,這些宮殿的外圍筑有高達十米的宮墻,四角有高大精美的角樓,外面還有寬闊的護城河。
故宮的美與眾不同,它講究對稱美,金鑾殿龍椅的正下方就是北京城的中心。它的屋頂形式也豐富多彩,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十種以上。屋頂鋪滿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于皇子居住區的建筑,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的琉璃壁上。
故宮既是皇家的宮殿,又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故宮是中國文化的寶庫,也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更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真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八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天王苻堅時期,后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_年莫高窟被國家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
_
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后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
20。
_
年8月31日,由《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首映。紀錄片以亞洲文化對話為題材,向人們展現了不同文明之間,命運相通,文化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
20。
_
年2月為致敬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景區在恢復運營后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
_
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復開放。
敦煌莫高窟藝術中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呀!
它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九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也是享譽世界的旅游勝地。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頤和園游玩!
走進頤和園大門,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看,萬壽山就像一只巨大的蝙蝠。走到山頂,我們看見了小布達拉宮,它是那么美麗。導游說:“屋頂上金燦燦的黃色,代表皇權;屋檐下的`碧綠色,代表草民。”墻壁全部刷成了暗紅色,聽說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用這富貴的紅色。走進大殿只見里面有三個菩薩,他們雙手合十面向我們,身上金碧輝煌。
走出殿外,我們看到了一座高高的寶塔,底座是用價值連城的漢白玉砌成的,墻壁上鑲嵌著一千零一十個唐僧像。表情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其中有兩個頭被割掉了,真可惜啊!我們下到半山腰看到了三個字“書畫游”,是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顯得蒼勁有力!環顧四周,亭臺、樓閣、假山、花、草、樹木,美不勝收,真像在畫中游。站在平臺上,遠看昆明湖,只見整個湖都結了冰,成波浪狀,靜止不動,神奇極了!
走下山來,我們看到了一條七百多米的長廊,上面畫滿了圖案,有花鳥蟲魚,有青山綠水,有人物故事。而我最喜歡的一幅圖,畫的是《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畫上畫著豬八戒和孫悟空在空中騰云駕霧,白骨精在陸地上慌忙逃跑。畫得如此逼真,真了不起!
頤和園可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藝術寶庫!它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文檔為doc格式。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
跨越二十多個世紀,當現代人掀開層層黃土,它沉睡的雙眼終于緩緩睜開。一支龐大的地下軍團讓整個世界為之一震。近百萬兵馬陣勢磅礴,在黃土之下默默守衛著秦國皇靈。
歷經2000多年,他們的目標仍未改變。士兵們身披鎧甲,視死如歸。有的望向無際的遠方,似乎在思念遠方的家人;有的目光堅定果敢,隨時準備拿起武器,沖出城門,與來攻的敵人一決高下,毫不退縮;還有的頭戴鹖冠,高大魁梧,氣質超群,大將風度躍然眼前。御手緊握韁繩,目視前方,嚴陣以待;戰馬耳若削竹,眼若銅鈴,昂首嘶鳴,似乎奮力疾蹄于雷霆戰場之上。
好一個2000年前的古代大軍陣!剎那間,我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帶入喊殺震天的古戰場,與千萬士兵沖鋒陷陣,風云再起。寶劍、長矛、飛刃、弓弩……黃沙漫天,戰車嘶鳴,一場慘烈地廝殺,一曲不朽的神話。
這,就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中國秦兵馬俑。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一
到了西安,你會想到什么呢?biangbiang面、鐘鼓樓、羊肉饃當然還有兵馬俑啦!今天我就去了兵馬俑博物館。
兵馬俑都是泥巴、陶片做的嗎?當然不是!他們身上原本顏色艷麗,不過因為出土時技術不行,不到一分鐘就氧化了,實在可惜!但二號坑出現了奇跡:在一只跪射將軍俑背后留著淡淡的紅色,保存很不易!
自從出土到今天,沒有一個兵馬俑神色一模一樣,可謂古人的腦洞大開!
所有兵馬俑的手都呈空心拳式,為什么會這樣呢?考古學家推斷,兵馬俑的手里應該都拿有兵器,而這些兵器是木頭做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全部腐化了,如果兵器還存在,我們還能一覽秦王朝的兵器呢!
特別的還有兵馬俑三號坑,因為這里的兵馬俑手里拿著禮儀制度的兵器,所以考古學家推測這兒應該是指揮部。那兒特別小,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在指揮部的.正前方還有指揮用的四馬一車,給我們呈現了秦王朝完整的指揮部形象。
秦王朝時,兵馬俑能做得這樣活靈活現,可想當時的科技、藝術的發達。中國作為千年文明古國,當之無愧!我為我是中華子孫而驕傲!
文檔為doc格式。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二
不過我最想給大家介紹的還是天地之中建筑群,天地之中建筑群位于登封,分別包含少林寺,觀星臺,嵩陽書院等8處11項歷史景點,歷經漢,魏,唐,宋等朝代,該建筑群展現了佛,道,儒等不同古代建筑藝術作品,于其說它是建筑群不如說它是個藝術館,它也是當今文化延續和發展的巨大財富。
天地之中建筑群中最有名的建筑還數少林寺了,少林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少林武功大家一定知道,少林武功可謂快如幻影,猛如雄獅,其中獅吼功最為厲害,一吼就如驚雷一般,方圓十里都能聽見。
還有一個地方和少林寺一樣舉世聞名,那就是登封的觀星臺,登封觀星臺名聲遠揚全球各地的天文愛好者都會來這里參觀。而且它還是國家5a級景區。它是由郭守敬于元13年至17年主持建造。它不僅僅只是一個景區,它更是天文愛好者向往的圣地與信念。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三
開平碉樓座落在廣東省開平市,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的第35處世界遺產,也是廣東省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人們常說的開平碉樓,指的是指自力村、馬降龍、錦江里、三門里四個片區的碉樓群。這次,我主要介紹的是自力村景區,它的命名取其“自力更生”之意。
一進自力村,就見一片池塘,池塘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嫩蕊凝珠,或紅菏菡萏,或亭亭玉立,簡直就是荷花的王國。一座木質小橋建在這片荷塘之上,蜿蜒曲折,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小亭,與荷塘交相呼應。荷塘的盡頭矗立著一座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六層塔樓式鄉土建筑,便是自力村的“一號人物”——銘石樓了。凡到開平自力村游覽的人,銘石樓是必去之處,它是自力村最亮麗的一座碉樓,曾是電影《讓子彈飛》的取景地。據說樓主人方潤文小時候家里很窮,后來去美國謀生,先后開過餐館,經營過雜貨鋪,賺錢后回鄉花了十多萬銀元建了這座銘石樓。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鋼筋水泥這些建房材料,銘石樓的鋼筋水泥建筑材料全部從國外進口。
銘石樓的一樓是廳堂,正面墻上掛著主人方潤文和他三位太太的大照片,二至四樓均為臥室和廚房。最具特色的是五樓。如果站在一樓從下往上看,就會發現這樓光滑的墻體上突出了四個懸空的圓柱體,分布在五樓的四個角落里,當地人稱其為“燕子窩”。五樓的四壁和地面上還有許多向前向后向下的射擊孔,既可居高臨下對付土匪強盜,又可從洞孔中丟鑰匙給上門拜訪的親朋好友,真是頗具特色。樓頂中央有個“六角攢尖琉璃瓦涼亭”,這就是《讓子彈飛》的取景地了。整個碉樓內部的裝修非常華美,窗戶上鑲著五顏六色的玻璃,雕花家具上嵌拼著琺瑯瓷畫,老古董留聲機像一朵怒放的喇叭花,還有大浴缸、落地鐘、煤油吊燈、大彈簧床……處處透露出濃厚的中西合璧風格。
除了銘石樓,開平碉樓群還包含了百年“比薩斜塔”、“開平第一樓”瑞石樓,以及最古老的迎龍樓……他們見證了數百年的滄桑歷史,見證了華僑們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每一座碉樓都有一個悲喜交織的故事,都寄托著華僑們對祖國、對親人的無限思念。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四
你游覽過宏偉的北京故宮嗎?你知道美麗的敦煌莫高窟嗎?你對秦始皇陵兵馬俑感興趣嗎?這些令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北京故宮吧!
夕陽西下,最后的一抹余輝斜射在故宮金色的琉璃瓦上,雖已黯淡,卻絲毫掩飾不住從那里泛出的特有的王者氣度.不時有幾只烏鴉,悠然的從空中飛過,與身后那片被落日染紅了的云霞一道,構成了故宮蒼涼的華麗.此時的故宮,猶如湮沒的輝煌.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還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故宮全部建筑由“前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四周有筒子河環抱。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為故宮正門,故宮里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宣統溥儀。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北京故宮的交泰店和坤寧宮。
交泰殿,內廷后三宮之一,位于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約為明嘉靖年間建。交泰殿平面為方形,深、廣各3間。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后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
坤寧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后的寢宮。
北京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現存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每年有七八百萬游客來此駐足欣賞。但故宮不是一般的古建筑,它是皇宮,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而且承襲了中國古代宮殿的傳統形式、典制規范。
看了這些資料后,你一定也迫不及待想去了解它吧?相信我,你搜集到的資料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五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于北京城中心。開始42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20年,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的非常的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最先的設計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詳、陸詳等。
我們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和人物建造,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把!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午門、北門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四門個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墻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聽完了一以那些,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條!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山頂建筑。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后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
前三殿是全宮的建筑群,占地面積有達到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后三供則為前三殿的25%,期于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殿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己被聯合過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六
大家看,我們的眼前就是樂山大佛了。
樂山大佛歷史悠久,由于風化,它的“臉”全部變黑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洗過“臉”的。
從遠處看,巍峨雄偉,站在它腳背上的人顯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螞蟻爬在大佛上。它建于公元7。從他腳底流過的三條河分別是岷江、清江、大渡江。
三江匯合在這里,水直沖凌云山的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更猛,往往使船只觸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師見此情景非常不安,也想借助神力滅殺隱患,于是萌發修造大佛之念。他募集人力、物力、財力,遠及江淮流域,后經唐劍南節度使韋帛續建竣工,歷經九十年終于大功告成。
大佛高七十一米,耳長七米,鼻長五點六米,肩寬八點五米,腳北寬八點五米,長十一米,可圍坐百人以上。它那大鼻梁像高大的橋梁。
它真不愧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啊!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七
莫高窟按建筑和功用分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壇窟)、覆斗頂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禪窟、僧房窟、廩窟、影窟和瘞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多米、寬30米,最小者高不滿1米。
莫高窟有別于龍門、云岡石窟最大的特點和獨具的優勢是就壁畫,壁畫繪制的內容以佛教題材為主,兼有中國古代的神話題材和社會生活的場景,是一部活的美術史。
莫高窟壁畫按繪制的題材,可以大致歸納為本生故事畫、佛傳故事畫、因緣故事畫、佛教史跡畫、經變畫、漢族神話題材圖畫、尊像畫、說法圖、飛天、供養畫、山水畫、建筑畫、社會風俗畫、服飾畫、圖案畫等15類。
彩塑是莫高窟藝術的主體內容,現存上起東晉十六國晚期,下至西夏、元,歷時一千余年間所造20xx余身,其中基本完好和保存原貌者近半數。
莫高窟彩塑的種類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僧人等佛教塑像,洞窟內多是以主尊佛為中心,外加多個隨從彩塑結合的塑像群來表現的。
敦煌莫高窟在經歷了千百年漫長歲月后,石窟和壁畫彩塑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文物的損毀是難以避免。隨著時間的推移,壁畫的各種病害在直接威脅著壁畫的生存,壁畫所記載的文物信息在不斷地減少。
第285窟是保存最完好、壁畫繪制最精美的禪窟代表窟,方形覆斗頂窟形,中間塑主尊一身,兩側各塑一禪僧,洞窟中心有一低矮的小方臺,其形制將禪修與殿堂及右旋禮儀的內容集于一窟之中。這個窟里既有外來佛教題材也有本土中國神話,有佛教的飛天也有道教的飛仙,有印度的諸天還有中國民間神怪,大家全都在一個窟里和平共處。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八
秦始皇是我國的千古一帝,是統一中國的第一人。這位叱咤風云的君主,他留下的兵馬俑,不僅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而且成為中國古代光輝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今天就讓我充當導游,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兵馬俑!
兵馬俑位于西安市,分為四個洞坑,依次排序為一到四號,讓我們先從四號坑說起。四號坑有坑無俑,因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所以導致這個坑被荒廢了。那么三號坑又是怎樣的呢?三號坑是至今保留最完整的一個坑,里面每一個俑人的形態都栩栩如生,每一個表情都別具匠心。有的兵馬俑表情堅定,仿佛在說:“今天就讓我戰死沙場吧!”有的神情嚴肅,仿佛大敵臨前;有的蒼老的臉上閃著一絲憂愁,似乎擔心家里親朋。
隨后來看一下二號坑,二號坑主要是士兵的戰車與烈馬。每一頭戰馬都栩栩如生,仿佛要咆哮起來。它們載著士兵沖向敵陣奮勇殺敵,為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各種戰車都由士兵拉著,最精美的戰車還有一個頂蓬,它的車身上雕刻著各種神情各異的動物和姿態優美的龍,精致的讓人忍不住人拍手叫絕!最后我來介紹一號坑,一號坑里主要是姿態、神情各異的俑人,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威風凜凜、有的俊朗嚴肅……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兵馬俑是多么宏偉的建筑,最能體現出我們中國人的奇思妙想與精湛技藝。現在,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被我們稱為民族的驕傲。透過兵馬俑,我們可以從歷史洪流中感受到將士們的熱血無畏與愛國深情。這樣的情感代代相傳,一眼萬年,流傳至今便匯聚成了炎黃子孫牢記于心的赤子之情。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十九
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始建于14,建成于14,至今已有6歷史了。故宮的規模巨大,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3米,占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大約有近個籃球場那么大。
剛一穿過天安門,便來到了午門之下,一昂頭,一塊金漆藍底的牌子便映入我的眼簾,上面寫著“午門”二字,顯得好神氣。前方的左右城門,上面各有81個門釘,個個在烈日下微略發光,火紅的門上涂的漆也失去了一些光澤。這便是故宮的大門了。
走過這道門,就來到了一個寬闊的廣場。廣場上的地磚經歷了多年的風吹日曬,有的依舊毫發無損,有的卻已經坑坑洼洼。沿著龍脈往前走,便是著名的乾清宮。它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在皇帝的寶座四周,有幾根鮮紅的柱子,在寶座的頂端,有著幾只似猛獸的東西,顯得好威嚴,讓人有些瑟瑟發抖。這時,我忽然注意到了寶座上方那塊寫了“正大光明”幾個字的牌匾。只見那牌匾的邊框是金色的,中間則是黑色做底,字也是金燦燦的。聽說皇帝會將自己想立的后君寫下來,鎖進一個匣子,放到牌匾后,待到皇帝死后,臣子們便會將匣子拿出,并當場立君。
出了乾清宮,我一直走到皇帝的后花園。定眼一看,好多著名的花卉,一叢叢,一簇簇,顯得那么整齊,一陳暖風吹過,芳香撲鼻,讓人有種清爽之感。還有不少百年老樹,將粗糙的樹桿擰成一股繩,似一條繞成一團的長龍,顯得無比猙獰。
如此富麗堂皇的宮殿之所以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離不開建造者們的每一滴血汗,它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六年級(優質20篇)篇二十
兵馬俑是我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雖然漢代被劉邦毀了不少,可經過考古人員的修復,現在的兵馬俑照舊相當于一個巋然不動的浩大軍隊。
那年夏天,我來到西安。剛一進兵馬俑地窖的洞門,一陣涼爽襲來,仿佛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在幾千年前建筑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費的錢財和勞力可想而知,沉靜的地窖里傳來一陣贊美。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兵馬俑雕刻得極其傳神。兵傭的`每一條手紋都了了可見,歷歷可數。每個兵傭神情各異。有些俑眼神生氣,可能是被強行擄來當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滄桑的臉頰上印滿了憂愁,可能是可怕自己戰死沙場再也照看不了妻兒老小吧;有些俑卻神情堅決,像是在大喊:“今日就讓我馬革裹尸吧!”全部的俑都形神兼備,每一張臉都折射出他們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
導游又把我們帶到另一邊。那里全是戰車和烈馬,布滿力氣感。全部戰馬都仰頭長嘶,像是在鑼鼓喧天和刀光劍影的戰場上與仆人沖鋒陷陣,勢如破竹。馬群中有一輛最精致、最豪華的馬車,車上雕滿花紋、飛龍。導游介紹道:傳奇這是為秦始皇的靈魂預備的,可以讓他仙逝后飛往天宮。我突然感覺打攪了泱泱大國一代帝王的肅穆和莊重。
幾千年前,人類就有如此成就讓我嘆為觀止,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將平復。至今,我還對那天的巡游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