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應該有一定的邏輯性,各個段落之間要有銜接,使整篇作文連貫流暢。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方法。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一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天,身在外面的.人們都要回家和家人團聚,——就象這一天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我們家也不例外,這天我們家也來了好多人,有哥哥、姑姑和姑夫等等,奶奶也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們邊吃邊聊,有說有笑,了解了彼此最近的工作、家庭和學習情況。吃完飯爸爸拿出了一大盒月餅,我說:這么多月餅?是啊爸爸說:難道你不想吃嗎?我說:不!我很想吃。爸爸笑了笑讓我拿著月餅分給了家人。看著大家吃著香甜的月餅,臉上流露出歡喜的笑容,此刻我感覺到了家的溫暖和幸福。
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猿族崛起》這部電影,電影講了人類瀕臨滅絕和猿類不斷發展壯大的故事。當我看到精彩地方的時候也仿佛身臨其境,心中就會為它們捏一把汗,真恨不得進去幫它們一把。電影結束了,可是我的心情卻還停留在電影情節中。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二
每年中秋節到來之前我就能夠吃到好吃的月餅了。不僅如此每年我都可以嘗到最新鮮的月餅,因為我阿姨家開了一個西餅屋,每年他們都會新研發出好吃的月餅口味,然后會拿一些到我們家讓我們嘗。
中秋節的晚上是一家團聚的時刻,每年的中秋之夜我們一家人便會坐在一起,吃著美味的月餅,看著圓圓的大月亮。有時候我覺得它就像是一個掛在幕布一樣的天空一般的大圓盤。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我們早早便在庭院前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我們才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我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就有些講究的,長輩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媽媽告訴我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這時已經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進了云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我們在庭院中吃柚子,媽媽一邊剝著柚子一邊說:“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就例如,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
景是中秋美,月是故鄉明;把酒慶佳節,合家笑盈盈;年年花相似,歲歲人更興;三言又兩語,字字總關情。
中秋之夜月亮之上,思念親情淚水流淌!
中秋到來,兄弟團聚,姐妹團聚,親友團聚,這是家,是一個溫暖的家,是一個團圓的家。以前,那玩玩的月臉,總掛起親情的思念。但在此時此刻,月亮圓了,家也圓了,那千千萬萬的思念也圓了。一起吃飯,雖是簡單,卻情意綿綿。團聚的愉悅,親情的思念早已在我的心中,真正明白什么是家。
晚上,月亮格外的圓,小區里幾十個大人和孩子一起點燈籠,點蠟燭。一閃一閃的燭光在我撲朔迷離的眼中閃耀。月亮啊,這是親情的燭光么?看看這一對對父母和孩子,臉上的笑是迷人的,是單純的,是個真正的團圓家。燭光點明了整個小區,照亮了夜晚的黑暗,那熊熊的火焰,使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家。
今晚,月亮很圓,月光很柔和美麗。一家人在月光下賞花觀月,這難道不是世界上莫大的幸福嗎?星星和月亮媽媽、藍天爸爸團圓了,我們一家也團圓了。這是盼了多少個早晨,多少個夜晚啊!
在今晚,是中秋的夜,是團圓的夜,是親情的月光永遠普照的著這個溫馨可愛的家的夜。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三
我很喜歡過節,特別是中秋節,每到中秋節我就有一種很愉悅的心情。
一到中秋,圓圓的月餅、蘋果、鴨梨、葡萄等水果都上了市。在圓圓的月光之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
中秋的餐桌上,會有很多的肉類、蔬菜、海鮮。這個喜慶的日子,大人們還要喝上幾杯酒,來慶賀這個節日。
中秋節快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四
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出現。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樹葉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們拿出幾個月餅,月餅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蓮蓉的。好吃極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吃完月餅我們一家去了樓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明晃晃的圓月,好象深藍色的天空中襯托著一個大玉盤。一陣風吹到身上,感覺真舒服!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傳說是后羿在他的`妻子嫦娥吃了西王母娘娘給的仙藥飛上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之后,非常想念嫦娥,就在每月的十五的晚上,在嫦娥最喜歡的后花園擺上宴席,訴說他的思念之情。鄉親們知道了,也很懷念善良的嫦娥,也紛紛在八月十五晚上,在月下擺上香案向月宮里的嫦娥祈求平安。從此,民間就有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學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過中秋節。到了姥姥家,爸爸媽媽和姥姥、姥爺聊天,我上了一會兒網,到中午十一點的時候我們一起去外面吃飯,我們剛到一會兒,舅舅帶著妹妹和舅媽也來了。
來飯店吃飯的人很多,我們的菜等了很長時間才上,不過高興的是,我吃了好吃的大蝦和丸子,吃過飯,我和爸爸去了鄭州市圖書城,在那里爸爸給我買了兩本我最喜歡的《笑貓日記》,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晚上,我和媽媽去姑姑家串門,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天上的月亮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它旁邊的一顆星星居然是那樣的亮!
這一天,我看望了很多我的親人,還買了我很愛看的兩本書,還看到了很圓、很清澈的月亮,我真開心啊!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中秋是我國傳統節日,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中秋的前一天,大伙準備買東西,當然最重要的是月餅。月餅有大有小味道都不同。
---有芝麻的、有水果的、還有棗泥的···我最喜歡哈密瓜味道的。
中秋當天,晚上全家人坐在桌旁邊看中秋晚會、邊吃月餅。而小一點的孩子則趴在窗戶旁邊賞月邊吃月餅,中秋是團圓的日子,它和春節一樣---無論多忙的人也會抽空回家看看或者打電話問候一下,中秋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每當人們抬頭仰望天空看那圓圓的月亮時便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媽媽講的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的后一天,有些人要在家里休息一天,而有些人要開始一天的工作。
中秋過后,大人又要重新回到工作的崗位上,學生們要上學。美好的中秋過去了。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五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空前,寒梅著花未?”——王維的《雜詩》每次我讀它,最讓我難忘的是遠在新加坡的大姨,特別是今年這個中秋節。
“開飯嘍!“媽媽大呼小叫,端上一盤月餅,放在飯桌上,“一個,兩個,三個……九個,十個……”我一邊吃一邊數,我問爸爸:“能不能寄兩個月餅給大姨!”爸爸說:“路途太遠了,這樣吧,等你吃完了飯,去qq上下載一盆中秋月餅,給大姨發送過去,以表你的祝福和思念。
晚飯后,我上網搜索到一塊十分精致的月餅,寫上祝詞,通過qq單擊一下,我樂滋滋地想著,大姨見到月餅開心的表情,“嘀嘀”三秒鐘不到,大姨發了一張笑臉和一塊十分可口的蛋黃月餅給我,我感到無比的甜蜜,高科技信息時代真好哇!能讓人即瞬間實現美好的愿望,拉近親人與親人之間的思念距離。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六
中秋節到了,奶奶提議,今年不在外面吃了,由她來做。于是我們高高興興地去奶奶家吃飯,一路上看見的都是急急忙忙往家趕的人群和車龍。
到了奶奶家,大家都樂哈哈地說著笑著。不一會兒,吃飯了,美味的雞、鴨,新鮮的魚、蟹,碧綠的青菜,五彩的炒丁……像變戲法一樣擺滿了整張飯桌,我們圍著桌子坐下來,在歡聲笑語中享受著這頓豐盛的團圓飯。
吃完飯,姑媽負責收拾,好讓奶奶休息一下,可我轉頭一看,奶奶沒有休息,卻又開始準備賞月的食品,我走過去,嘩,很豐富,有提子、柚子、伽斯瓜、柿子、芒果、車厘子、粟子、芋頭、炒螺,當然少不了主角月餅。這月餅很特別,外面是一層脆皮巧克力,里面是滑滑的雪糕,吃起來軟軟的,很誘人。大家又圍在一起坐下來,一邊吃水果,一邊聊天,一邊賞月。我抬頭一看,又圓又亮的月亮,像一個大玉盤掛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上,照亮了整個夜空。
最后,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七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媽媽帶我到外公家過節。
一大早,我們就到超市里買東西了.雖然今天是臺風天氣,但還是抵擋不住人們對中秋節的熱情。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爭先恐后的購買著精美的禮物和美味的食品。我們也買了一些東西,匆匆忙忙地趕到了外公家。外公見我們來了,連忙打開門出來,幫我們把買來的東西提進屋里去,大人們就開始煮菜了。我也不閑著,等外公把鵪鶉蛋煮好后,我就開始撥蛋殼了。等一道又一道的菜都煮好后,我們開始拜紀祖先,以此表示對祖先的懷念。該吃飯了,我們滋滋有味地吃著豐盛的團圓飯,這時,媽媽站起來說:“今年是奧運年,等一會兒我們也來‘奧運’一把吧!”“好啊!”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提議。吃完飯,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做了做熱身運動,開始了我們的“奧運大比拼”。第一場是打乒乓球比賽,第一局的比賽在媽媽的百般謙讓下,我還是輸掉了這一局,唉,畢竟是初學呀!第二局,我遇上了更強勁的對手-----小阿舅。不用說,這局我更是慘敗了。不過,第二場是跳繩比賽,“嘻嘻,這可是我的強項啊!”我心中暗暗得意。在裁判-----外公的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1、2、3……”我一邊跳一邊數著,過了一會兒,媽媽和小阿舅體力不支,陸續敗下陣來。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終于讓我扳回了一局。
比賽結束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吃過晚飯,雖然不能如愿以償地看到中秋的月亮,但是中央電視臺的《中秋聯歡晚會》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就這樣,我們在歡笑聲中渡過了一個團圓節。相信大家也不例外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臨了,又可以和家人一起賞月,一起品嘗香甜可口的月餅了,多么爽啊!
在那一天早晨媽媽早早地出去了,當我醒來時媽媽已經拿了許多大小不一的'袋子,里面裝滿了菜和幾盒月餅。我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買這么多菜和月餅啊?”媽媽一邊脫鞋一邊說:“今天是中秋節啊,你忘了嗎?”我這才想起來,我說:“怪不得你今天手里拿了月餅,是我最喜歡的。”我連忙從被窩里爬起來,打開盒子,一股香味立刻飄了過來。我看了月餅的樣子是圓的,其實月餅的樣子還有許多形狀,也有咸的甜的。我連忙拿起一個月餅,咬了一大口,后來我后悔了,真是有苦說不出,這是咸月餅,因為我不喜歡吃咸的。媽媽見我狼狽的樣子笑嘻嘻地說:“看你這副德行,你就知道貪吃月餅,吃到苦頭了吧!”我連忙跑到衛生間吐掉了,然后又洗了洗嘴巴,后來我看見桌子上還有一盒月餅,我拿起它,又咬了一大口,這是我喜歡的味道。媽媽見我打開了另一個盒子,像母老虎般吼了起來:“那是要送給別人的。”我連忙又吐了,我說:“媽媽,你怎么不早說啊!”媽媽不高興地說:“你吃吧,反正都拆開來了,只有再去買一盒。”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又開始吃月餅了。
一眨眼到了晚上,爸爸媽媽做了豐富的晚餐,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賞月。看到月亮我又想起了月餅。就拿起爸爸剛拿回來的月餅,津津有味的吃起來,我們家在月亮照耀下特別溫馨,真美好啊!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到處都有人們的歡笑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農歷秋季的七、八、九這三個月,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圓,故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句!許多游子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月餅是團圓的象征.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八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經過商議,我們今天要去方山爬山。go!
驅車30分鐘,我們就來到了方山,空氣真新鮮啊!我的心情格外的好,一蹦一跳地向方山進軍。媽媽的包里“軍糧”可多著呢!是不會讓肚子叫的!
我們買了2張全票,1張半票全票是爸爸媽媽的,半票是我的,妹妹不用票。走進大門,迎來的不光是翠綠的樹林,還有數不清的臺階,這是我的心情一下子墜落到了谷底。心想:天啊!這要爬到什么時候啊?我又拾回信心,向前走去。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企鵝巖,抬頭一看,一只企鵝仰起頭,好像在呼喚什么。還有不少奇形怪狀的巖石,想知道嗎?自己去探索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座“鵲橋”。鵲橋很長很長,它懸在半空中,下面是川流不息的山河,以及茂密的樹林,真是心驚膽戰!可我,還有妹妹一點也不畏懼,飛快地在橋上跑來跑去。媽媽卻嚇得雙腿發軟,后來還是我和妹妹把媽媽拉到橋的另一頭的。方山可真好玩啊!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方山!
媽媽告訴我,今天的月亮比以往的都圓。如果今天不看,就只能等到8年后才可以見到和今天一樣圓的月亮了!我飛快的吃完飯不停的看著手表,擔心錯過這個觀月的大好機會。時間終于到了,我立刻跑出飯店,抬頭一看,“真的和以前的不一樣!”我不禁發出感嘆。今天的月亮果真比以往的`大,比以往的亮,幾縷云襯托著月亮,美極了!
今年的中秋節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中秋節了!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九
夜,非常的安靜,一輪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每逢中秋的夜晚,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走出屋子,到院子里、田園里,街道上、公園里去賞月,最開心的還是那些可愛的小朋友,他們快樂地滿街跑,爽朗的笑聲伴著皎潔的月光,幸福的時光灑滿快樂的中秋之夜。
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送回姥爺姥姥。就開著車回到家中,我站在陽臺上,明亮的月光照在院子里,也照在院子里玩耍小朋友快樂的臉上,顯得十分可愛。我與爸爸趴在陽臺上,仰望天空,欣賞著明亮的月光,品嘗著甜甜的月餅。這時,一位小女孩走了過來,她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雙手托著她那張可愛的小臉。溫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恬靜的臉上,顯得十分美麗。
夜深了,院子里外出賞月的人們也陸陸續續地回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繁星在天空中頑皮地眨著眼,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綠茵茵的草叢,極像一只擦亮的銀盤。啊,眾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媽媽在和孩子們講故事,精彩的故事讓孩子聽得入了神。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安詳,溫柔、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中秋的夜色真美啊,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
秋高氣爽,氣爽秋高,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都喜歡過中秋節,我爸,我媽,我哥,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歡過中秋節,因為中秋節這天,我們全家能在一起合家歡樂的吃月餅。今年中秋節,恰逢農歷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云彩飄蕩在云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地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又飛去飛來,是那么的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么的迷人。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倆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脖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弟弟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地一起喊道:“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即象一輪明月,又象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我們在院子里高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而又美觀的中秋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正巧又趕上中秋節,真是雙喜臨門吶!月有悲歡離合,人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全國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合家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起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飲這一杯高興的月餅吧!夜色已經很深了,深夜也漸漸的濃了,皓月當空,映著皎潔的月光,我們全家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地在院子里看著那輪明亮的月亮!今年的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但愿明年八月十五,還能趕上中秋節!
今天是九月十四日,農歷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原來應是月亮最圓、最大、最亮的一天,秋高氣爽,我們坐在室外,看著天空圓圓的大盆似的月亮灑下一片銀光,吃著中秋的月餅,那是多么美的事啊!但是今年中秋,因為可惡的臺風“森拉克”的影響,天下起了大雨,月亮再也不出來與我們見面了,怎么辦呢?媽媽說:“我們來說說月亮的知識或故事吧!”我搶先說:“月亮是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去的!”媽媽說:“月亮是我們居住的地球的一顆衛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離地球有三十八萬多千米。”我說:“每月的十五的月亮最大、最亮!”媽媽說:“月亮不是恒星,它不能發光,但它能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我們看到它是亮亮的。”我說:“月亮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有時還會不見蹤影。”媽媽說:“月亮表面上有上萬個直徑超過一千米的環形山,它們大部分有上億年的歷史,由于月亮上沒有水、沒有空氣,它們大部分永久地保持原狀。”今年的中秋,我雖然沒有看到圓圓的、大大的月亮,但是我過得很開心,因為我又增加了不少新知識!
洞山中學三(2)班金曉蕊
“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天是中秋佳節,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這首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傍晚,我踩著板凳扒在陽臺上,望著天空,等著月亮的出現。天空還是灰暗的,一兩分鐘過去了,我抬起頭:“啊!月亮出現了。”月亮的頭先露了出來,天空比剛才亮了一些,然后只見月亮的身子也慢慢地從云朵里鉆出來,隨后,月亮的腳也從天空中出現了。“啊!”天空好亮啊!月亮四周圍著幾顆小星星,小星星不時地對著月亮眨眼,好像無數盞明亮的燈,月亮也對小星星微笑,真美啊!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大地上的小草更綠了,花兒更美了,一群頑皮的孩子們在月亮下面玩耍,月光灑向他們,他們玩得更歡快了!
“媽媽!媽媽!”我喊著媽媽。媽媽走了過來問:“干嗎?”我說:“給我講個關于月亮的故事吧!”媽媽說:“從前有一個月亮,她很想有一件衣服,于是就找來一個人幫她做衣服。這個人量了量月亮的身體,就回家做了。第二天,這個人把衣服拿來。月亮試了試,太小了。這個人只好又回去改衣服。第三天,這個人把衣服給了月亮,月亮又試了試,還是太小,就這樣十五天后,做的衣服全小了,月亮只好躲在云彩里了。”媽媽問:“你知道為什么月亮的衣服每天都小嗎?”我想了想說:“因為月亮每天都長一斤肉啊!”話間剛落,我和媽媽都哈哈大笑起來。
中秋節的月亮是最美最圓最亮的,我愛中秋節的月亮。
三年級作文中秋節(一)
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出現。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樹葉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們拿出幾個月餅,月餅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蓮蓉的。好吃極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吃完月餅我們一家去了樓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明晃晃的圓月,好象深藍色的天空中襯托著一個大玉盤。一陣風吹到身上,感覺真舒服!
三年級作文中秋節(二)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傳說是后羿在他的妻子嫦娥吃了西王母娘娘給的仙藥飛上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之后,非常想念嫦娥,就在每月的十五的晚上,在嫦娥最喜歡的后花園擺上宴席,訴說他的思念之情。鄉親們知道了,也很懷念善良的'嫦娥,也紛紛在八月十五晚上,在月下擺上香案向月宮里的嫦娥祈求平安。從此,民間就有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學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過中秋節。到了姥姥家,爸爸媽媽和姥姥、姥爺聊天,我上了一會兒網,到中午十一點的時候我們一起去外面吃飯,我們剛到一會兒,舅舅帶著妹妹和舅媽也來了。
來飯店吃飯的人很多,我們的菜等了很長時間才上,不過高興的是,我吃了好吃的大蝦和丸子,吃過飯,我和爸爸去了鄭州市圖書城,在那里爸爸給我買了兩本我最喜歡的《笑貓日記》,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晚上,我和媽媽去姑姑家串門,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天上的月亮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它旁邊的一顆星星居然是那樣的亮!
這一天,我看望了很多我的親人,還買了我很愛看的兩本書,還看到了很圓、很清澈的月亮,我真開心啊!
三年級作文中秋節(三)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中秋是我國傳統節日,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中秋的前一天,大伙準備買東西,當然最重要的是月餅。月餅有大有小味道都不同
---有芝麻的、有水果的、還有棗泥的···我最喜歡哈密瓜味道的。
中秋當天,晚上全家人坐在桌旁邊看中秋晚會、邊吃月餅。而小一點的孩子則趴在窗戶旁邊賞月邊吃月餅,中秋是團圓的日子,它和春節一樣---無論多忙的人也會抽空回家看看或者打電話問候一下,中秋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每當人們抬頭仰望天空看那圓圓的月亮時便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媽媽講的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的后一天,有些人要在家里休息一天,而有些人要開始一天的工作。
中秋過后,大人又要重新回到工作的崗位上,學生們要上學。美好的中秋過去了。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到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來到了外婆家,和外公、外婆團圓過節。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里,我們可以品味好吃的月餅,晚上還可以賞月呢。還能提著花籃到桂花樹下拾撿香氣迷人的落花。甭提多快樂啦!
豐盛的晚餐過后,我們全家把桌子、椅子擺在桂花樹下,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喲!桌子上擺放的月餅可真多!有豆沙味的;有水果味的;有五仁味的;還有火腿味的……月餅的顏色是金黃金黃的,形狀是圓圓的。據說,吃月餅是象征著全家團團圓圓。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津津有味地吃著,那味道香甜可口。弟弟大口大口地吃,口水都流了出來,媽媽笑著說:“慢點吃,別噎著了!”弟弟抹了抹嘴角,做了個怪臉。我們開心地笑了……我們又立即給外公外婆送上一口,外公外婆品嘗著,也開心地笑了!
時間過得真快,月亮來“接班”了。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從云朵身后探出頭來。月亮微笑著,和我們對話,給我們無窮的美麗與想象。看!美麗又皎潔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又像一個圓圓的大月餅。瞧!圓月中的嫦娥姐姐正在與玉兔溫馨地講著故事,我好羨慕呀!我和弟弟像往常一樣,大聲地對月亮姐姐說:“月亮姐姐,祝你生日快樂,永遠美麗!”
正在與外公外婆喝酒聊天的爸爸給我們講了“吳剛伐桂”的故事:“月亮上有一顆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那兒伐樹。吳剛砍一年,才從桂花樹上砍下一片葉子。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會變成金葉子,金葉子會落在人間最勤奮的人家門口,誰家得到金葉子,誰家就會富起來。所以你們長大了,一定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了爸爸講的故事,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飄飄悠悠地從樹上落下,落到我家的門口。因為我家祖輩、父輩都是非常勤奮善良的喲!
今晚的月亮真園真亮,好期待明年的中秋節啊!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二
稱這天為中秋節的原因是: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個,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征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瑯滿目:有鳳梨味的、紅棗的、香橙的,還有最的冰皮月餅......
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都盼望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的;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托了的;煙花冉冉升起,在中綻放!
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三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空前,寒梅著花未?”每次我讀它,最讓我難忘的是遠在新加坡的大姨,特別是今年這個中秋節。
“開飯嘍!“媽媽大呼小叫,端上一盤月餅,放在飯桌上。
“一個,兩個,三個……九個,十個……”我一邊吃一邊數,我問爸爸:“能不能寄兩個月餅給大姨!”爸爸說:“路途太遠了,這樣吧,等你吃完了飯,去qq上下載一盆中秋月餅,給大姨發送過去,以表你的祝福和思念。
晚飯后,我上網搜索到一塊十分精致的月餅,寫上祝詞,通過qq單擊一下,我樂滋滋地想著,大姨見到月餅開心的表情,“嘀嘀”三秒鐘不到,大姨發了一張笑臉和一塊十分可口的蛋黃月餅給我,我感到無比的甜蜜,高科技信息時代真好哇!能讓人即瞬間實現美好的愿望,拉近親人與親人之間的思念距離。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四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聽奶奶說,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是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這天還要吃月餅,賞月。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團圓呢!
教師評語:小作者寫了中秋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五
我星期六放假了,說好了爸爸帶我回老家,可等了很長時間,也沒等到爸爸。幾分鐘后,爸爸打傘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沒等我開口,就急著說:“家里出事了,你坐車回家吧!”然后就給我錢,由于太急了,從口袋里拿張錢就開車走了。我一看手里,是一張100元的,而且車開那么快,這件事不輕。
晚上爸爸回來的很晚,眼圈紅了,全家一片沉默無語……。
唉~~~~本來想和全大家人一起過中秋節的,沒想到竟成了終秋節。唉~~~~生老病死讓人無法捉摸,爸爸說的對,人是死了。可我們還要生活啊!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六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不久,月亮旁邊出現了一絲陰影。爸爸又說:“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過里面沒有水。”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后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著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著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著嫦娥。再說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藥。”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七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每個中秋佳節,我們一家人都會在晚上賞月,吃月餅,每年都這樣。
上午,妹妹和阿姨送來了祝福,他們帶來了好多月餅,接著我們開始準備晚上的“賞月會”,該準備先什么呢?媽媽說“:要準備月餅和蠟燭,還有一些水果與瓜子”。我頓時有了疑問,干嗎要準備蠟燭呢?原來是要祭拜月公公呀。
不一會,夜色降臨,月亮也隨著夜色來到了夜空。
皎潔的月亮散發出一種寧靜的感覺,銀色的光灑滿了大地,天空中的月亮又大又圓,仿佛是白銀盤里的青螺。
吃月餅時,我感到圓圓的月餅好像天上的月亮。團圓是中秋節的重點,中秋節,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
天漸漸深了,我也該睡了。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八
說了月餅來歷的傳說,再說月餅這個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們并不把月餅叫“月餅”,其叫法很多,如李淵說的“胡餅”,還有“小餅”、“月團”、“宮餅”、“金餅”(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餅。過去,漢人把生活在中國北方、西方的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統稱為“胡人”,他們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餅,被漢人稱為“胡餅”。這種餅圓圓的,糖餡、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餅又是如何改稱月餅的?這便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有關了。
楊玉環,原名楊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18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美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眾,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見了沒有不動心的。好色的李隆基聽說后,便把時年已27歲的兒媳婦搞到了自己的后宮,冊封為貴妃,萬千寵愛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節,李隆基和楊貴妃一起吃胡餅賞月,風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風雅,覺得胡餅一名不好聽,想改個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時想不出來。楊貴妃抬頭一望,其時高懸空中的一輪圓月,恰如這圓圓的胡餅,遂脫口而出--月餅。李隆基一聽,連連拍手叫絕。“月餅”一名,由此叫出來了。
但這個傳說似乎不靠譜,有這樣的記載,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節賜餅給新科進士,當時此餅并不叫月餅。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餅仍不叫月餅的。有的學者稱“月餅”一詞出現在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中,我查了一下,并無此詞。
其實,在宋代,人們也不把月餅叫“月餅”,文人喜歡稱之為“金餅”,如與梅堯臣齊名的宋代文學家蘇舜卿有詩句:“云頭艷艷開金餅”、“金餅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尚沒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才變濃,但多稱之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餅”才正式定名,中秋節吃月餅風俗也廣為流行。如“明嘉靖《威縣志》稱,”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中秋節習俗三年級中秋節的三年級(通用19篇)篇十九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放假休息,終于可以在家痛快地玩上一天了。
上午,去我的朋友宋佳路家玩,我們玩了他新買的`專用賽道遙控車,并且還是無擋板的。一開始,我們對這種賽車都很生疏,不是掉下來,就是原地打轉。因為我平時非常喜歡賽車,所以學得很快,較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操控方法。在一次又一次地獲得成功后,我得意地笑了,對宋佳路說:“怎么樣,還是我厲害吧。”宋佳路不服氣地對我說:“咱們再來一次。”結果可想而知——我又贏了。
中午,我和爸爸去圖書大廈買書,圖書大廈里人山人海,可真熱鬧。我先是挑了幾本書,席地而坐看了起來。看自己喜歡的書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兩個時間過去了,我們該回家了。我看書的時候,爸爸給我挑了一些書,有作文選,還有數學練習,還有一本英語單詞,都是關于學習的。
晚飯是我們一家到酒店里吃的,飯菜豐盛極了,最后,我們還吃了月餅。從酒店出來,一輪明月已經掛上樹梢,中秋的月亮分外明亮,聽大人講,里面有玉免嫦娥什么的。
晚上,我的好朋友姚逸飛和她的媽媽來我家串門。好長時間不見,我們在一起都非常高興。我們玩兒了軍棋,又填九宮格,然后又玩了磁力棒,她用磁力棒拼出了許多的造形,我拼出許多立體圖形,都很漂亮。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十點,我們戀戀不舍地說了再見。
今年的中秋節很快就這樣過去了,這個節過得非常高興,但終久要成為我美好的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