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計劃中,應該包括教學的內容、目標、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規劃。這是一份編制精良的教學工作計劃,它涵蓋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評估等方面的內容。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一
孩子們平時喜歡玩球,但是對球的控制能力不好,為了能讓幼兒提高控制能力,因此設計了這篇幼兒園小班優秀教案――《趕小豬》,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球。
1.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皮球、羽毛拍、小椅子若干張。
1.教師與幼兒手持羽毛拍,聽音樂做全身運動。
2.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皮球),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
3.啟發幼兒想象,趕著小豬去**,邊講邊練。
4.小豬去郊游:
(1)介紹郊游的行程,走過一條小路,穿過一片樹林,繞過小山。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
5.送小豬回家。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另外,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將羽毛拍換成紙棒。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二
1、啟發幼兒對數數的興趣,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2、感受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到5。
3、能夠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5以內的事物并能說出總數。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感受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到5。
能夠手口一致按順序點數5以內的事物并能說出總數。
1、自制教具小拖車一個(4節車廂);
2、操作卡片:西瓜、菠蘿、桃子、蘋果若干;
3、小貨車操作紙人手一份;
4、小紅花每人一個;
5、環境創設:5個氣球、紅綠燈、4個小汽車、2位老師、一架鋼琴。
一、導入部分
1、師生、家長互相問好。
師:“小朋友,今天爸爸媽媽也來到幼兒園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大家高興嗎?”
幼:“高興!”
師:“那我們先跟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打聲招呼吧!”
2、出示小拖車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帶來了什么?”(幼兒回答)
師:“我們一起數數小拖車有幾節車廂?”(復習4以內的點數,點數過程中要引導準確點數,右手食指從左向右點一個數一個。)
師:“小朋友知道這輛小車是誰的嗎?”(出示三只小豬圖片)
師:“有幾只小豬,我們一起數一數”(復習3以內點數)
師:“有誰知道小拖車來干什么了么?
(幼兒大膽想象、發言)
師:現在小朋友認真聽故事,就知道小拖車能干什么了。
二、聽故事,操作探索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數量
1、老師講述故事。
(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綠綠的西瓜”)
師:“豬老大發現西瓜,小朋友,豬老大一共發現了幾個西瓜?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一個一個的數,然后說出總數5。)
師:“可是西瓜太重了,不知該怎么辦了?你們有辦法嗎?”(激發幼兒大膽想象發言)
師:“那我們就幫小豬把西瓜放進車廂里。小朋友看看我們的小貨車有沒有跟西瓜顏色是否一樣的車廂?一節車廂放一種水果。”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個一個數出2個西瓜,放在自己的小車廂里吧”(引導幼兒一個一個的數,然后說出總數5)
2、故事講到“他爬上樹一看,啊!有3個菠蘿”,師:“怎么辦?”
(引導幼兒發言)
師:“我們一起幫豬老二數一數有幾個菠蘿,再裝菠蘿。”(重點引導一個一個手口一致點數。)
(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看看有沒有跟菠蘿顏色一樣的車廂?”
3、師:“他們又繼續往前走,豬小弟發現了什么呢?”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再幫豬小弟數一數桃子,好嗎?看看有沒有跟桃子顏色一樣的車廂?現在我們一個一個數著裝進車廂里。”
(引導孩子動手點數桃子, 再裝進小拖車里。)
4、師:“這時候,三只小豬都走累了,它們坐下來休息一下,突然豬小弟哎呀叫了一聲,低頭一看原來看到幾個蘋果。小朋友我們再幫三只小豬一起數一數蘋果吧。”
(幼兒動手操作)
5、師:“小朋友們都太能干了,三只小豬在你們的幫助下,撿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非常高興,要送給每一位小朋友一個小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
6、師:“在送禮物之前,老師有一個想法,我們再幫小豬把撿來的水果從車上幫他們卸下來好不好?”(復習5以內的點數)
7、師:“我們先把西瓜卸下來”(引導幼兒一個一個數著放回原處,看看水果和盒子的顏色不要放錯了)其他水果同上。
8、師:“現在看看小豬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9、師:“小花的花瓣有幾瓣?我們一起數一數,一會跟爸爸媽媽一起數一數你的小花有幾片花瓣?”
10、師:“我們也跟小豬說一聲‘謝謝’。”
三、活動延伸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三
1、感受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到4。
2、啟發幼兒對數的興趣和體驗數數的快樂。
1、自制教具小拖車(3節車廂)
2、實物教具:水果,香蕉 蘋果 葡萄 梨等教學過程:
1、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小拖車,還有好聽的。小朋友要認真聽故事,就知道小拖車能干什么用了,(出示小拖車)
2、復習:3以內的點數:讓孩子數小拖車有幾節車廂。
1、講故事:《三只小豬》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幼兒幫助小豬撿水果。
(1)老師講述故事,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豬老大發現香蕉,不知怎么辦?孩子們快幫幫豬老大吧!
(2)動手操作:一個一個數香蕉,1 2 3 4 一個一個裝進小拖車、老師引導孩子數數“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
2、當故事講到“他爬上數一看,啊!有幾個紅蘋果!”時引導幼兒說出“怎么辦”?(我們一起幫豬老二數蘋果,裝蘋果。)重點引導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手口一致點數。
3、他們有繼續往前走,小豬第第發現了什么呢?出示紫色的葡萄。小朋友都很聰明,再幫豬小弟數葡萄好嗎?引導孩子動手點數葡萄 再裝進小拖車里。
4、游戲:我會骨碌碌孩子們真能干,三只小豬在你們的幫助下,撿到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高興的跳起來了,我們和小豬一起做做運動吧!“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 骨碌骨碌3 骨碌骨碌4、”邊說兒,歌邊作動作,讓小手表示數字。引導孩子擴散思維。
幫助小豬卸水果:重點練習手口一致點數到4、4、小結:孩子們,你們真能干,幫助小豬運回來這么多的水果,小豬很開心,你們高興嗎?(高興)為我們加油吧!引導孩子歡呼“呀”!跟老師到外面休息去啦!
首先感謝各級領導給我們提供這次鍛煉的機會,更希望老師們給我點出本活動的不足,您的建議就是我今后工作進步的方向。
本活動以孩子喜歡的故事為主體,把抽象的點數巧妙的融入故事情節。故事吸引孩子動手動腦,吸引孩子求知的欲望。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學會點數,并說出總數,在做做玩玩中,自然完成教育目標。
由于孩子年齡小,不喜歡久坐,為此,我把兒歌《我會骨碌碌》整合到故事里,即滿足了孩子好動。又讓孩子運用肢體動作來感知點數的樂趣。在此環節中,我盡量引導孩子擴散思維動手表示數字,為以后學習數的組成做好鋪墊。我感覺本活動最明顯的特點是溫故而知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當然在本次活動中,有些環節還不夠理想,在動手操作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四
對于幼兒來說,規則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如果單純的教學是十分枯燥的。孩子沒了興趣,目標也很難達到。要讓課堂變有趣生動吸引孩子,教師在上數學活動時應從教具、語言、情景創設到引導的方向來吸引孩子。《三只小豬》這個故事幼兒已經很熟悉了,對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很好的把故事里的對白很好的講述出來,我希望在這次活動中幼兒不僅僅是對豬的熟悉,也可以融入故事中,來扮演的角色從中知道做事不要圖省力這個生活道理,由此設計這次游戲。
1、樂于參與《三只小豬》的表演游戲,從中體驗表演帶來的快樂。
2、鼓勵幼兒能運用形象的語言、動作、表情大膽進行表演。
3、懂得遵守游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戲。
1、豬媽媽、豬老大、豬老二、豬小弟、豬爸爸、大大狼的頭飾若干各,和優秀獎章若干各。
2、物資材料準備;
一些足夠幼兒使用的小的泡沫,若干放小的泡沫地的小籃子若干個、廢舊的牛奶箱搭建成草房、木房、磚房等等。
豬媽媽豬、老大大、豬老二、豬小弟、豬爸爸、大大狼的服裝和道具。
3、環境準備;裝飾故事背景。
一、以看表演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請個別幼兒表演《三只小豬》,教師提出看表演的要求:
師:小朋友知道我們一會要玩什么游戲嗎?你們喜歡玩表演游戲嗎?
師:在游戲之前,我先請小朋友來看精彩表演《三只小豬》,在看的時候老師我啊有兩個要求:
1、小觀眾要認真看他們的表情、動作
二、以討論的方式,來回顧上次游戲的故事內容。
師:剛才你看了表演你覺得怎么樣?誰表演的好,好在哪里。
三、提出游戲要求及場地的安排:
(1)學會和同伴合作協商,遇到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表演完要交換道具。
師:小朋友表演一遍完了要記住交換道具,要學會和別人商量合作表演。知道了嗎?如果遇到困難先自己想辦法,或者是和同伴商量一起解決。
(2)鼓勵幼兒注意動作、表情、語氣的表現。
師:在表演時,我們要把我們最美的動作,最漂亮的表情,最好聽的語氣都好好的展現出來,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優秀的小演員了。所以我們要加油哦!
(3)教師介紹表演場地的安排。
師:好,現在請小朋友想想今天自己要表演什么,自己想去哪一組,想演什么的角色。想好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到那個地方去表演了。
一、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引導幼兒用形象的語言、動作、表情進行表演。
2、觀察幼兒協商合作游戲的情況、場地布置的情況和收拾道具的情況。
4、師幼互評,分享交流表演體驗。
1、制作表演評比表格。從動作、表情、語言三方面進行評比。
師:先請第一組派一個代表來說,你覺得你們組上面三個哪個表演的是比較好?
二、提出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并想辦法解決。
1、師:在游戲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是怎么解決的?如果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想辦法一起來解決。
2、師; 小朋友在玩游戲中一定有很多開心的事情,誰來和小伙伴們一起說一說,一起分享一下下。
回家時和爸爸媽媽家里的人一起參與《三只小豬》,這個游戲,從中感受溫馨快樂的表演
大班音樂活動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五
2、能看圖講述,理解故事情節。
1、《三只小豬》語言cd、教學掛圖。
2、香蕉、蘋果、鴨梨水果操作卡片各三個。
3、三只小豬的頭飾,實物適量。
開始部分:
一、角色導入
用故事角色介紹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弟。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客人,你們看后面坐著客人老師,前面還有三位小客人,(出示三只老鼠圖片),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教師引導幼兒分別認識豬老大、豬老二、豬小弟。
基本部分:
二、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分段講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導幼兒幫助小豬一起撿水果。
(1)教師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問幼兒:“怎么辦呢?快快幫幫豬老大撿到小拖車里吧”師幼一邊數香蕉一邊操作卡片。
(2)教師講到“他往樹上仔細看,啊!有幾個紅蘋果”時,問幼兒“怎么辦”,師幼一起一邊數蘋果一邊操作卡片。
(3)教師講到“樹干旁邊竟然有大鴨梨”時,請幼兒快快幫豬小弟撿水果。
2、幼兒繼續看教學掛圖講故事第二部分,幫助小豬比比誰的水果多。
(1)請幼兒猜想:誰的蘋果最多?
(2)幼兒操作卡片,比比誰撿的水果最多。
(3)教師示范并和幼兒共同總結比較的方法。
數的方法:一一對應的方法。
3、觀看教師教學資源,完整欣賞故事。
師:剛才小朋友幫了小豬一個大忙,一會小豬請你們吃水果,在吃水果之前小豬有個小要求,請小朋友完整欣賞故事,并會看圖講這個故事。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看圖講故事(教師出示課件和小豬頭飾)。
小豬:小朋友的故事講得真好,現在就請你們吃水果。
首先感謝各位家長抽空來參加這次活動,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感謝園長給我提供這次鍛煉的機會,更希望家長們給我點出本活動的不足,您的建議就是我今后工作進步的方向。
活動開始,我以自制小拖車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興趣,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學會點數,并說出總數。由于孩子年齡小,不喜歡久坐,為此,我利用兒歌《我會骨碌碌》讓孩子運用肢體動作來感知點數的樂趣。這一小環節,我邀請家長參加,家長們也融入活動中來。提高了趣味性。
第三部分,我以幫小豬送水果,卸水果。小豬感謝吃蛋糕學習點數。從而結束活動。整個活動都以情景游戲為主,符合幼兒特點。
課后一個家長還給我提意見說:"在幫小豬往家運水果時,一個孩子拉車,其余孩子在后面發出"嘟、嘟、嘟"的聲音,游戲會更活潑。"我聽后虛心接受。
交談之后讓每位聽課家長填寫了公開課意見,意見很好。我會認真借鑒,使之指引今后工作再上新臺階。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六
教學目標:
1.能瞄準目標,手眼協調趕動小豬前行。
2.樂意參與到體育游戲活動,體驗到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棍子、球、操場布置。
2.背景音樂、活動音樂。
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器械趕小豬。
難點:瞄準目標,手眼協調趕動小豬前行。
教學方法與手段:
游戲法,講解示范法等。
教學過程: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模仿動作,活動身體各部分。熱身運動----幼兒隨口令(活動四肢)做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好久沒有曬太陽了,那我們一起在太陽底下活動活動吧。
教師出示球和小棍,并向幼兒介紹游戲內容和方法、注意事項。
師:那下面要請寶貝們認真聽了哦,不然我們就完不成飼養員叔叔交給我們的任務了。
1.教師示范“趕小豬”的游戲,請幼兒仔細看清楚老師時怎樣用棍子趕動球前進的。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要仔細看我的動作喲。等等請你們來說說看你看到了什么?
2.師: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呢?游戲開始,教師說,把小豬趕回豬圈吧,發令后,各隊的第一個幼兒邊走便用球拍迅速向前推球,最后將球推回圈內,并把球拍交給第二個幼兒,自己站到隊尾。用同樣的方法依次進行。
3.幼兒分4組開始比賽“趕小豬”,教師巡回指導并鼓勵幼兒將球趕在跑道里。師:我們想不想來場比賽,幫助飼養員叔叔的同時,我們自己也來尋找一下游戲的快樂,那我們就分成4組“趕小豬”在活動中一定要遵守游戲規則,否則就為淘汰。
教師表揚在活動中遵守規則的小朋友。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七
1、感受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到4。
2、鞏固練習比較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3、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1、自制教具:三個小拖車,黃香蕉、紅蘋果、大鴨梨卡片各4張,其他磁性教具若干。
2、《三只小豬》故事掛圖。
組織幼兒,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三只小豬》。
1、教師配合掛圖講《三只小豬》的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幫小豬撿水果。
(1)教師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怎么辦呢?
快幫助老大撿到小拖車里吧。"
(2)教師邊操作卡片,師幼邊共同數"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3)教師繼續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幫豬老二撿蘋果,幫豬小弟撿鴨梨,
并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到4。
2、幼兒繼續邊看掛圖邊聽故事(第二部分),幫助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
(1)請幼兒猜想:誰撿的水果最多。
(2)幼兒操作卡片,比比看誰撿的水果多。
(3)教師示范并和幼兒共同比較的'方法。
如:數一數,數量一樣就是一樣多;一個對一個排排看就知道了。
3、鞏固練習以及延伸部分。
充分利用各種磁性教具,讓幼兒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
利用小朋友座椅子的游戲,讓幼兒練習比較數量的多少。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幫助小豬撿水果,幫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小豬們可高興啦!
他們對你們說:謝謝
你們應該對小豬說什么?對要說:不客氣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八
1.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學習用棍將球趕到指定地點,保持身體平衡。
3.通過趕小豬的情境,產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
4.能夠努力完成任務,培養耐心、細心、不怕困難的品質。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皮球、小棍、小椅子若干張。
1.教師與幼兒手持小棍,聽音樂做全身運動。
準備活動--隊列練習。
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成大皮球,并會聽口令練習"稍息、立正、齊步走、立定"等。
2.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皮球),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
3.啟發幼兒想象,趕著小豬去郊游,邊講邊練。
4.小豬去郊游:
(1)介紹郊游的行程,走過一條小路,穿過一片樹林,繞過小山。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
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
5.送小豬回家。
游戲活動--趕小豬。
老師交代游戲名稱和玩法。
教師示范趕小豬的動作。
幼兒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小豬",分散練習和探索"趕小豬"的方法,老師巡回指導和觀察。
老師讓幼兒說說"我是怎么趕的",請個別幼兒示范。
幼兒六路縱隊站好,只有第一排幼兒拿球和棍。第一排將"小豬"趕到指定的終點,再趕回來,交給第二排的幼兒,然后排到隊尾后面。幼兒依次游戲,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小豬"最聽話,哪一組的速度最快。
6.小結游戲情況,并請幼兒將"小豬"和棍子收好。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九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
2.培養幼兒大膽參與游戲的情感,體驗游戲的快樂。
幼兒自主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紙球、金箍棒、繩子、呼啦圈若干。
一、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一)探討球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主探索、嘗試球的玩法。教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玩法,并隨時給以指導。
2.請幼兒展示自己與其他幼兒不同的玩法,讓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模仿。
3.剛才,寶寶們的玩法還真多,有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玩的,有借助輔助材料來玩的,你們都很棒!請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再玩一次。
4.剛才,寶寶們都玩的很好,今天,唐老師和寶寶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趕小豬》。
(二)場地與游戲介紹。
1.請幼兒進入場地,安排幼兒站好位置。
2.教師講解場地:起點線前的拱門(相距2米)做“小豬的家”。
3.教師講解玩法:
4.提出游戲要求:
(2)不能用小手碰球。
(3)誰先把小豬趕進家門的誰贏。
三、游戲結束:
放松運動,整理場地。
對于小班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了,所以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一游戲:《趕小豬》。總的來說孩子們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是,由于這是一節公開課,我太緊張放不開,老是擔心孩子們不理解,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語言難免啰嗦了些。在游戲材料的準備上也太隨意。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
1、學習手、膝著地向前爬的動作。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1、用報紙卷成若干小棒。小豬的頭飾若干。
2、請一位小班幼兒學會做該游戲。
1、請出小班幼兒扮演小豬,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看,今天誰來了?小豬怎么了?為什么小豬不開心?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趕豬人。我是做什么呢?你們看。
2、師扮演趕小豬的人,與該幼兒表演“趕小豬”。
3、請部分幼兒上來扮演小豬,老師扮演趕豬人,游戲一遍。
師:你們想不想玩?那要爬的快哦!看哪只小豬爬的最快。
4、請全體幼兒扮演小豬,集體游戲數遍,每次游戲后表揚最先回家的小豬。
5、請部分幼兒扮演小豬,另外一部分幼兒扮演趕豬人進行游戲。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體育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是完成幼兒體育任務,培養、促使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一
學會做小豬操的動作。
1、經驗準備:會唱《小豬歌》。
2、物質準備:歌曲《小豬操》。
一、出示玩偶,請幼兒觀察小豬的動作有哪些。
——小豬想和小朋友們做游戲,我們和它一起玩好嗎?小豬剛才做什么呢?
二、唱兒歌,學習小豬操的動作。
第1—2小節:雙手邊拍肚子,邊搖晃身體。
第3—4小節:雙手并攏放在臉側作睡覺狀。
第5—6小節:雙腳打開,雙手在頭兩側作“扇耳朵”狀,上身同時前傾彎腰并抬起,重復兩次。
第7—8小節:雙手放在身后作“尾巴”,身體前傾左右搖晃。
第9—12小節:手臂動作同第9小節,雙手握拳放胸前,作“繞毛線”狀,一邊慢慢下蹲。
第13—14小節:雙腳跳起,然后做“搖晃尾巴”的動作。
三、糾正部分幼兒的動作,表揚做操較好的幼兒。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二
“小豬睡覺”是一首幼兒經典老歌,它活潑輕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把小豬的形象生動的描繪了出來。本活動設計、組織宗旨,就是讓孩子在游戲中,輕松自然地習得歌曲,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參加音樂活動的快樂,實現隨樂而動、隨樂而唱的美好夢想。因此,整個活動都置于在豬媽媽和小豬聊天、游戲的情景中,為了增強游戲情境,有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使孩子直觀形象地理解歌曲內容,并試圖運用教師的語言實現多媒體小豬和孩子扮演的小豬間的統一,使孩子在情境中自然地把自己轉化為多媒體中的小豬,加深孩子的感受。
1.感知理解小豬的音樂形象,嘗試運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重點練習“呼嚕嚕嚕”樂 句。
2.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體驗表演小豬的快樂。
1.課件、音樂、圖譜
2.豬媽媽和小豬的頭飾
一、節奏律動、模仿小豬
豬寶寶們,和媽媽一起來做做運動吧!(快樂的豬寶寶律動 :小豬、小豬,嚕嚕叫;小豬、小豬,跑跑跑;小豬,小豬,升升腿……)
二、聽賞歌曲,初步學唱
(一)學習“呼嚕嚕嚕”樂句
1.咦,誰來了呀?快和小豬打招呼。
2.小豬要睡覺了,聽聽它睡覺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呢?(幼兒傾聽)
3.它睡覺時發出什么聲音?(幼兒回答,個別—集體—個別)
4.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學唱小豬睡覺時發出的聲音。
(二)完整欣賞,理解歌詞
1. 小豬睡覺前會干什么?它是怎么睡覺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小豬睡覺》。
(幼兒完整欣賞——觀看課件欣賞)
2.學習歌詞:小豬睡覺前會干什么?它是怎么睡覺的呢?(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
3.第三次完整欣賞,幼兒邊聽邊用肢體動作表現熟悉歌詞。
(三)學唱歌曲、大膽表演
1.幼兒集體學唱歌曲
2. 不同形式表演學唱
創設場景,豬媽媽唱,小豬們睡覺;小豬們唱,豬媽媽睡覺;部分小豬唱,部分小豬睡覺不同形式(共同表演和個別表演相結合進行)
三、拓展延伸
小豬睡得多香啊!天亮了,起床嘍!跟著豬媽媽去外面運動吧!(聽著音樂出教室做律動)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三
1、練習持物控球走。
2、體驗游戲的快樂。
皮球人手一個、竹竿(50cm長)人手一根、小椅子2把
價值分析:聽音樂做律動,活動身體各部位。
今天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活動活動身體吧。
(幼兒聽音樂————健康歌做律動)
價值分析:在說說玩玩中,練習持物控球走。
1、幼兒探索:
提問:今天老師請來了小竹球和竹竿寶寶,每個人拿1根竹竿和1個竹球,試一試可以怎么玩?(幼兒探索玩法,教師巡回觀察。)
提問:你是怎么玩的?(個別幼兒介紹玩法)
指導語:手拿小竹竿,對準小竹球,慢慢慢慢往前趕。
2、集體練習
3、我們一起來趕小豬吧,看誰能又穩又快地把小豬送到家。
小結:原來在趕小豬的時候,我們不能讓竹竿左右晃動,不然的話小豬會逃跑的。
價值分析:讓幼兒在劇烈的運動中漸漸的放松身體。
指導語:我們讓小皮球休息下,甩甩手,抖一抖,我們都是好朋友。
(放音樂做輕柔動作,放松身體)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四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總看見父母在鄉下的田間小路上趕鴨子,趕小豬的場景浮現在我的眼前。我也時常跟在父母的身邊,拿著小棒一起去幫忙,小動物喜歡亂跑亂串,在草堆里、在小橋上、在田間的小路上,忙的我不亦樂呼!當把它們趕到到家里的時候,有一種快樂感和無窮的喜悅感!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家中常見的各種果子讓孩子們玩起趕小豬的游戲!
嘗試在不同的材料上進行推物行走!
各種蔬菜及小棒,創設場景。
寶寶們,瞧,上次我們的爺爺奶奶為我們準備了許多東西,你們認識他們嗎?
總結:圓圓的洋蔥,紅紅的蘿卜,可愛的土豆。
請出小棒和這些蔬菜寶寶一起做游戲。
談話:介紹各種不同的玩法。
介紹幾條不同的路。
要求:寶寶們我們一起玩趕小豬的游戲,可以在不同的路上把小豬趕回家。
待會把發現的小秘密,碰到的困難來告訴老師。
幼兒在不同道路上玩趕豬游戲。
交流:你在哪條路上趕小豬的?
在趕豬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碰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分成紅隊和黃隊,比一比哪隊為勝!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五
1、通過趕小豬的情境,產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
2、能夠努力完成任務,培養耐心、細心、不怕困難的品質。
3、學習用球拍將球趕到指定地點,保持身體平衡。
用球拍將球趕到指定地點,保持身體平衡。
幼兒相互配合來完成任務。
人手一個小豬紙球,人手一個羽毛球拍,音樂。
(一)開始部分
1.熱身活動
——《春天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1.老師交代游戲名稱和玩法。
2. 老師進行示范趕小豬的動作。
3.幼兒人手一個球拍和一只“小豬”,分散練習和探索“趕小豬”的方法,老師巡回指導和觀察。
4.老師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趕小豬的”,請個別幼兒示范。
5. 糾正有的幼兒不正確的動作和方法。
6.帶著小豬去散步。
7.將幼兒分組,進行比賽。
8.小結游戲情況。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
——《baby tree》
(四)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本班美工區放羽毛球拍,讓幼兒仔細觀察球拍,了解球拍的外型,材料,嘗試畫出簡單的輪廓,并進行涂色。
2.親子活動:幼兒在家中也可以和家人一同游戲,并尋找別的體育用品還可以用來干什么,在家里家長和幼兒一起研究,并引導幼兒對于可循環使用的物品進行加工,制作。
小豬野教案(通用16篇)篇十六
學習用小棍滾球,努力做到動作協調。
1、小木棍數量為人數的一半,小椅子2——4張。
2、場地布置。
1、開始部分。
(1)幼兒跟著老師做小豬的模仿動作:走路、洗澡、跳舞等。
(2)自由拍球。
2、基本部分。
(1)教師介紹趕小豬的玩法,并作示范。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指導
(3)比賽"趕小豬"。
3、結束部分。
帶領幼兒用雙腳輕輕的把球往前移,表示帶小豬散步。
本節活動課目標完成,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能很積極的參與,并且能自己去探索一些新的玩法。這樣的活動讓幼兒的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