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范文是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可以幫助著手類似任務的人們更好地了解工作要求和執行過程。在下面,我們為大家精選了一些經典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一
我姓吳,我們學校也有好的姓吳的,那吳姓的來源是什么?歷史上姓吳的名人、詩人有哪些?現在我國人口中有多少個姓吳的,吳姓排名第幾?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對“吳”姓的歷史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
2、上網查尋。
3、詢問別人。
三、資料整理。
歷史:有《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被稱為“畫圣”的吳道子,戰國時的軍事家吳起;
名人:秦末起義領袖吳廣;智多星吳用;明末清初吳三桂……。
四、研究結論。
1、吳姓起源于黃帝姬姓,發源地是河南,人口總數不確定,約有2780萬人。
2、歷史上有關吳姓名人很鄉,有著作《西游記》的吳承恩,“畫圣”吳道子……。
3、吳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位,在中國大陸是第九大姓。
我為吳姓名人感到自豪!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二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幾個鄰居也姓王。歷史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上網查。
3、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來源:王姓源于姬姓,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西周時期,周靈王之子太子晉,被廢為平民,子宗任司徒之職,私人因其是王族后代便稱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現狀:王姓目前乃是我國第一姓氏,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量的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之中就有一個姓王,相當于四川省的總人數,比德國總人數還多1000多萬人。
四、研究結論。
1、歷史上,姓“王”的名人輩出,有草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和王昌齡,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他們在各個領域閃耀著光芒。
2、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八位。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三
書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調查王姓歷史的題目。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王姓的來源和王姓的歷史名人。
走訪有關部門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我國的王姓源遠流長,傳說先秦時期東周靈王有太子晉,太子晉聰明早慧,才識過人。后來,洪水泛濫成災,太子晉獻計靈王,沒想到靈王不但不聽,還廢掉了太子晉的名位。為紀念太子晉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為“王”姓。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后都改為“王”姓,大臣們也紛紛效仿。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2、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瑯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瑯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有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堪稱經典。現代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4、據2007年統計,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數量達9288。1萬人。在2013年國家重新統計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來,目前王姓排第二,李姓人口數量現在排第一。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四
好幾個姓王的。“王”姓怎么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找相關內容。
2、查閱一些相關的書籍。
3、問一些有關的人。
三、資料整理。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后裔,屬于以王族身份為氏。周文王第十五畢公高之后,因本來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東周經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諫被廢為庶民,遷居于瑯琊(現在叫山東省)世人稱其為“王”家,其后以“王”為姓,稱為作文吧王氏。
四、研究結論:
1、“王”姓來源于落魄的王族,姓氏改為“王”;
3、2020年“王”姓依舊穩居第一人口。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五
書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想起了我們附近有很多人姓王,便想出了調查王姓歷史的題目。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書籍、報紙,上網瀏覽,問家長,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數量。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上網。
歷史、現代的名人。
戰國時“鬼谷先生”王詡、書法家王羲之及王獻之,文學家王維、王勃、王昌齡,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網。
王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王姓人口數量為1。05億人,有人統計,王姓不僅人口居全國第一,而且歷史名人也居全國第一位。
上網、問家長。
四、結論。
1、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本站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西漢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瑯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堪稱經典。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論》的王夫之。清末有大文學家王國維。現代的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2、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瑯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六
我的姓氏就是金。金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在百家姓里排名第幾?現狀怎么樣?帶著這些問題我想去研究一下,”金”姓的歷史和現狀。
二、研究方法。
1、在網上搜尋。
2、請叫家長。
3、查閱相關書籍。
三、資料整理。
1、金氏的來源。
金姓的來源較多,最早的一種說法來源于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種說法較早的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除上面兩種說法外,十六國前秦時,榆林古羌人首領有金氏。朝鮮歷史上的新羅國王姓金。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因開國國王叫錢镠,而镠與劉同音,故認為犯諱,該國的劉姓之人,便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當地甚至連石榴也改叫金櫻。今浙江地區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劉”的傳統,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則作劉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2、歷史名人。
金氏在歷史上也有許多名人:唐代有金忠儀。宋代有金文剛,官龍圖閣直學士;金彥,邵陽(今屬湖南)人,奉詔舉孝廉,為天下第一,郡人號“義門金氏”。明代有學者金問,散曲家金鑾。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學批評家金圣嘆,曾對《水滸》與《西廂》進行批改。清代有書畫家金農,隸書樸厚,楷書自創一格,其畫造意新奇,為“揚州八怪”之一;還有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金之俊,畫家金侃,學者金榜,詩人金和,史學家金門詔。金姓英才輩出,代不乏人。
金姓名人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金圣嘆。金圣嘆是明末清初人,腹有才華,恃才傲物,狂放不羈,率性而為,行事荒誕怪癖,不為世俗所拘束,高傲中透著幽默和機智。在科舉考卷上嬉笑怒罵,取笑科舉的弊病,以至于屢次落榜。他是著名的文學批評家。
金圣嘆喜歡喝酒,常借酒勁奮筆疾書,可謂下筆成章。他不但愛喝酒,而且有個怪癖,就是愛聞女人裹腳布的味道。他常脫下夫人的繡花鞋,將酒杯放在鞋內,一邊飲酒一邊撫摸夫人的小腳,聞鞋與酒混合的異味,實在是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金圣嘆的舅父錢謙益,是一名貪生怕死、圓滑世故的人,曾在明朝做到經略相公,后來投奔李自成做過書記官,清兵入關后,他又投降清朝,做了禮部侍郎。錢謙益做壽,金圣嘆礙于母親的面子只好去赴宴祝壽,席間,一個賓客拍馬屁說:“錢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滿腹經綸,通古博今,小人久聞其名,今日正好置酒論文,何不現場作文,讓大家開開眼界?”在大家的簇擁下,金圣嘆盛情難卻,只好答應做一對聯。只見他揮毫寫下“一個文官小花臉”,眾人滿面失色,鴉雀無聲不敢說話,等著金圣嘆繼續寫,金圣嘆不慌不忙寫道:“三朝元老……”,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錢謙益也面露喜色,誰知金圣嘆接著寫完:“大奸臣!”然后拂袖而去。這副對聯合起來就是“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也有說“從明從賊又從清,三朝元老大奸臣”)。他不畏權勢,耿直狂放的形象表露無遺。
3、金氏現狀。
1、金氏現狀。
金姓是占中國大陸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蘇浙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今金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3%,總人口大約有380萬。
2、人口分布。
先秦時金姓的活動僅有點資料,但在秦漢以后,金姓活動地區很快擴展到西北、東北、中原和江浙閩地區,河南一直是金姓的活動中心。
四、研究結論。
1、金氏的來源有很多,主要有三種來源。
2、歷史上金氏人才初輩。宋代有金文剛,明末清初有著名學家批評家金圣嘆,還有學者金榜,現在還有軍事家金一南。
3、我國最多的姓氏是王,第二多的是李,而金則排名第二十九。
五、研究感想。
經過了這次的研究,我對金這個姓氏也明白得更多了。這次研究我覺得很有趣,因為能讓自己懂得更多知識,而且還能更加明白自己姓氏的來源。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七
資料整理: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于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瑯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
王羲之。大家都認識,他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出名作品有蘭亭集序,他寫劰行書堪稱天下第一,沒有人能超過他。
王獻之。他是王羲之的兒子,寫的書法也非常好,王獻之少負盛名,才華過人。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大令”。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獻之病逝,年僅四十三歲。隆安元年(397年),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號“憲”。
在2018年,姓王的人口是最多的。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八
我們家族有不少人姓武,我媽媽也姓武。歷史上有哪些姓武的名人?在我國姓武的人占有百分之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武”姓的歷史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是關于姓“武”的歷史名人。
這是關于姓武的來源。
這是關于姓武的狀況。
這是關于姓武的演變過程及她的其他資料。
四、研究結論。
1、夏代曾奪到太康王位的后羿,有個賢臣叫武羅,這是中國最早出現姓武的人物,也是武姓的開始,被賜姓為武姓的。唐朝有個賀蘭敏,原本是賀蘭姓。說是武則天父親的后代。
3、在我國歷史上,武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8%,居第95位,為中國100個大姓之一,但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九
一、問題的提出:
姓氏是變化,很值得讓人研究。“劉”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劉”。現在“劉”姓有多少人?帶著這些疑問,我對“劉”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上網,了解“劉”姓名人以及來源和人口。
2、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劉”姓人口分布情況。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
“劉”姓歷史名人,劉氏始祖劉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蜀漢照烈劉備、前趙光文帝劉淵、南朝宋武帝劉裕、唐代詩人劉禹錫等等。
人口數量:據統計“劉”姓的人數大概在幾千萬。是百家姓前幾名,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討論:
1、我國“劉”姓歷史悠久。傳說大漢劉累其子孫以字命氏,稱他劉氏。
2、我國“劉”姓人才輩出。有心胸廣大的劉備,大敗項羽的劉邦以及在位41年的劉禪。其中我最欣賞劉備,他重視人才、心胸廣大、慈善、沉著、冷靜。很有領導的風范。他麾下的大將:關羽、張飛、趙云也都是那個時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劉”姓以后會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希望沖擊中國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進漢字的世界。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
我們課外班上有很多姓王的同學,今天,老師讓我們寫關于自己姓氏的研究報告,于是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
2、查閱書籍。
三、內容。
1、王姓名人:“書圣”王羲之,“詩佛”王維,“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守仁等等。
2、王姓來源: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媯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于多數是以爵為氏的。
3、現狀: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大約有9928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四、研究結論。
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大概在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后來的主要分封地區在現在的山東省。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一
我們家一家六口,除了媽媽和奶奶之外,我家的全部人都姓唐,我們家鄉的村子里也幾乎都是姓“唐”。“唐”姓是怎么來的呢?歷史上關于“唐”姓究竟在我國姓氏中占怎樣的位置,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唐”姓的歷史和發現做了一些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唐”姓來源:皇帝軒轅氏的六世孫帝堯,姓依祁,最初被封于陶,后來遷于唐,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原來帝堯的后裔則遷杜國,稱唐杜氏。
“唐”姓氏史名人:唐順之,江蘇武進人,明朝散文家,觀至右金都御史、化鳳陽巡撫。“唐宋派”人物之一。
“唐”姓現狀:當代唐姓人口已達1010余萬,為全國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約占人口的0。65%從明朝至金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萬激增到1010余萬,約19倍。
四、研究結論。
1、唐姓起源很早,傳說,舜帝最初被封于陶,后來遷于唐,說以被稱為陶唐氏。
2、“唐”姓是中國姓氏排行25位大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65%,唐姓遍布天下。
3、今唐姓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這6省唐姓占全國唐姓人口60%。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二
1、可以網上查閱資料。
2、組內討論。
3、查閱書籍。
三、資料整理。
1、內容:王氏姓的來源。
王姓源出東周畢公之后。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于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于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后,后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于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于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后,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來稱為王城王氏。
2、歷史名人。
在2018年,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目前全世界最大、覆蓋全國近14億人口的人口信息系統,采用大數據技術,對2018年公安機關登記的全國姓王的人口總數達到1。015億,是目前全國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姓氏中最多的。
四、研究結論。
結論: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西漢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瑯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堪稱經典。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論》的王夫之。清末有大文學家王國維。現代的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三
蔡姓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有人說是叔度公開始的,有人說是從蔡仲公開始的,也有人說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甚至有的人說周朝以前蔡地就應該有少數人姓蔡。眾說紛紜,無所適從。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2、查閱書籍。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歷史來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國為氏。武王滅商后,封其叔度于蔡,史稱蔡叔度。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楚滅蔡后,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黃帝支裔姞姓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姞姓是黃帝的直系后裔,在堯舜夏時期,姞姓所屬的燕、闞、尹、蔡、魯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黃河向西到豫東和豫西一帶。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擔任祭祀的職責,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數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發生于宋朝以后,北宋金國的女真人烏林答姓族后來全部改為漢姓蔡,清時滿洲八旗姓蔡佳氏、烏靈阿氏、薩瑪喇氏等后來也全部改漢姓蔡。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后逐漸同化為北方漢族的蔡姓,尤盛興于東北地區。貴州和廣西的少數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為南方漢族,主要發生于明清之際。
2、歷史上的“三蔡”
“蔡人的祖先重視防御,但還是無法抵擋南方日益強大的楚國。蓋志說,正是楚國的強大,才使古蔡國歷經多次遷移,也就有了上蔡、新蔡和下蔡這“三蔡”的說法。
上蔡,即蔡叔度建立的蔡國。后來,他的后代蔡靈侯被殺,蔡國在上蔡共歷經18個王,持續了514年。
新蔡,楚國第一次滅掉蔡國后,楚國公子棄疾被封為蔡公。3年后棄疾叛亂,殺掉了楚王并自立為王。為了收買人心,他重新恢復了蔡國,將蔡國的后裔封為蔡平侯。但依舊霸占著上蔡不歸還。無奈,蔡平侯只好南遷,在今天的新蔡縣城西北建立都邑,稱為新蔡。
下蔡,蔡平侯建都新蔡后,蔡國仍不穩定,在周邊國家的聯合攻打下再次遷都,這次遷入了楚國境內。好景不長,東面的吳國兵臨城下,蔡國抵擋不住,被迫將官民和蔡侯的祖墳一起遷入吳國的州來(今安徽鳳臺縣一帶),后人稱之為“下蔡”。
3、姓氏圖騰。
蔡是炎帝氏中的以長尾鳥為圖騰的氏族的族稱。因為這種鳥好殺好斗,直到斗死才肯罷休,在甲骨文中作“殺”解,這種長尾鳥是山雉。這個字后來又衍化為“刈”。蔡圖騰由兩個鳥的圖形組成,右面的鳥是蔡的本字,左面的鳥代表炎帝的丹鳳,即山雉。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權的氏族,同樣也是炎帝族的別稱。周公封文王孫胡于蔡,稱蔡仲,子孫以國為姓。
4、歷史名為。
蔡氏家族名人也不少,造紙的蔡倫,文學家蔡邕、女中豪杰蔡文姬、近代大學者蔡元培,各個都是實力派的大咖啊!這就是蔡姓。
四、現狀。
截止2020年,按人口多計算,蔡姓位于中國姓氏排列第38位。
五、研究結論。
1、蔡姓起源于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第五子叔度。
2、蔡氏擁有自己的圖騰。
3、蔡系姞姓的支系是黃帝后裔,在部落中擔任祭祀的職責,具有很高的地位。
4、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權的氏族,同樣也是炎帝族的別稱。
5、北宋金國的女真人烏林答姓族后來全部改為漢姓蔡,清時滿洲八旗姓蔡佳氏、烏靈阿氏、薩瑪喇氏等后來也全部改漢姓蔡。
6、蔡人有上蔡、新蔡和下蔡這“三蔡”的說法。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四
1、在中國河北、遼寧、山西、廣東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這些省內王興君為第一大姓,王姓歷史悠久,名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書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維、王昌齡、王之渙。雖然我們班只有四個姓王的同學,但我認為姓氏是十分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對王氏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王氏的書。
2上網查找。
3問家人的信息。
4了解王姓人口分布的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來源到2014年為止,王姓是中國第三大姓。信息渠道是書籍,詢問,查閱,涉及方面王姓的來源和歷史。歷史名人有關于王姓的名人詩人。王安石、王之渙、王勃、王羲之、王昭君、王昌齡、王獻之…此信息是通過書籍和教科書得來的。王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現狀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隊全國戶籍人口進行了統計分析資料顯示王姓超過李姓成為中國第一大姓大約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除中國以外在朝鮮韓國也有王姓的分布。用上網查找、問家人等調查情況。
四、研究結論。
1、王姓歷史久遠,士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西漢美女之一王昭君,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大思想家王夫之,清末大文學家王國維。現代科學家王選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嫁洋,共和國上將王震…我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的自豪。
2、王姓來自原來的周朝,生活在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令山東省境。根據考證,福州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出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費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4、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之一,在《百家姓》排第八位!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五
我認識的人有很多都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姓“王”,現在的“王”姓有多少人?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一次簡單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網絡搜索。
2、查閱書籍。
3、詢問他人。
三、資料整理。
1、來源:
周靈王之子太子晉,名叫姬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王家”,這支族人便以王為氏。
秦滅魏后,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
周平王死后,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
周考王胞弟桓公揭封于王城。國亡之后,其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
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
秦滅齊后,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期間,燕太子丹的玄孫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姓。
有大部分少數民族改用漢姓時使用王姓,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我國北方王姓較多。
3、現狀:據統計,2018年全國人口中,王、李、張、劉、陳5個姓氏的數量占據前5名。其中,王姓有1。015億人,比李姓多了0。006億人。
四、研究結論。
1、由于有七支王室后代都改姓王,再加上有大量少數民族改換漢族姓氏時選擇王姓,可能是王姓人口較多的原因。
2、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軍事家、謀略家王詡,“書圣”王羲之,“詩佛”王維,既是宰相又是詩人的王安石,能出將入相的王陽明。
3、2018年全國人口統計中,“王”姓人口最多,有1。015億人。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六
“韋”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主要分布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韋”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1.上網搜索。
2.詢問身邊的人。
“韋”姓的來源:為漢初韓信之后裔,為避難簡改為韋氏。據嶺南韋氏族譜世代記載,傳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韓信一族遭滅門之災,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廣東、廣西一帶)躲避,為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世代相傳下來,主要在廣西,還有唐代碑文為證。
歷史名人:韋孟:西漢(約前228—前156年),韋孟西漢初楚國彭城人。詩人,韋伯遐之第24代孫。他精于魯詩,他的子孫傳到韋賢,五世都是鄒、魯的`大儒。韋皋:唐朝(746-806),(746-806),字城武,唐代京兆萬年人。一代名將,曾任監察御史、知隴州行營留后事、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等職。
“韋”姓的分布:三國以后,韋氏盛于今陜西省境內,唐朝時韋姓在陜西省境內得到了繁衍,以至盛唐時期的韋氏大多在陜西省。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韋氏移居到今四川、安徽等地,多為京兆郡望的分支。韋氏的大舉南遷卻是在晚唐以后。唐代以后,韋氏才遍及大江南北。
1.傳說為漢初韓信之后裔,為避難簡改為韋氏。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七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姓氏也分成了百家姓,流傳至今。老師為了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姓氏,以及歷史上有什么人物與我們的姓氏相同,讓我們做了這篇研究報告,專門來調查關于王姓的歷史和現狀。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閱。
2、查閱書籍和報刊。
3、問問其他人。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少數民族及一些其他民族改姓,把自己的姓改變為“王”姓。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還有人,一豎貫通天、地和人。據說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哲學”呢!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最高統治者都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就是“王”姓始祖。
歷史人物:
鬼谷子王詡;戰國杰出的軍事家王翦;西漢初年大臣王陵;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漢朝皇帝劉家后代,篡奪皇位的王莽;是明代哲學家,軍事家的王陽明;詞人王安石;詩人王勃……都是王姓的人。
現狀:
根據政管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陜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國家北方,姓王的人偏多;而南方,姓王的人則偏少。資料顯示,暫時陳”姓,是南方的第一大姓。
四、研究結論:
1、“王”姓,是中國的第一大姓。
2、“王”的三橫代表天,地,人,那一豎則代表貫穿其間,所以古代皇帝都稱“王”。
3、2018年數據表示,王姓在全國已到達1。015億人。
4、北方姓王的人偏多。
5、男方姓王的人與北方相比,相對偏少;姓陳的人與北方相比,相對偏多。
6、東周時期的“姬晉”,就是“王”姓的始祖。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八
一、問題的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我姓王,我很想知道我王姓的歷史,于是我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閱讀書籍。
2、上網查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網線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更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人王姓為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性之一,但極為罕見。
王姓來源于周朝王族。周朝的王族本性姬,但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種不斷有一些人由于失勢或亡國分離而出來,因為它們是過去是屬于王家的,因此。僅這一只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百分之90有家譜王姓都源于姬姓。
歷史人物: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陜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起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為國朝歌。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書14篇傳世。民間稱為王禪老祖。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及龐涓聞名于世蘇秦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孫臏龐涓斗法也洪動當代。震古爍今。
四、調查報告。
1、王姓是現代中國姓氏人數最多的,共有9288。1萬人。共占全國人口的7。25%。
2、王姓是由周代王朝的姬姓演變而來的。全國有家譜的90%。的王姓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3、我還了解到了一些。中國古代姓王的名人。王翦鬼谷子等等。我將來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棟梁,為“王”氏家族爭光添彩。
王姓的歷史研究報告(優秀19篇)篇十九
一、問題的提出: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形式問題?我對王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我們的研究方法:
查閱書籍和報刊。
查詢網絡資料。
詢問身邊的人。
歷史發展。
起源源流。
主要源流。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
始祖姬晉。
始祖姬晉。
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于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瑯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源出東周畢公之后。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于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于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后,后裔魏無作文吧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于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
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于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后,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來稱為王城王氏。
王姓自古就是大姓,名人不少:
王昭君:(公元前——世紀中葉),名嬙,字昭君,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維:(公元701——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外號“詩佛”。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王莽:漢朝篡位者。
四、研究結論概括。
1、據說王姓是由周朝沒落王族的后代,因祖先是王族,故而姓王,就此流傳下來。
2、王姓依然是我國現代人口最多的姓氏。
3、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有千古美女王昭君,有詩人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