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重要工具,通過它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優化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目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范文,希望能對你們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和啟發。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一
1.學習課文,知道馬拉松運動的來歷及馬拉松比賽的長度。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已有識字方法,認識14個生字。
(一)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喜歡)。
2.師:今天老師請大家觀看一場體育比賽,大家邊看邊想這是一種什么運動項目?(課件播放,北京馬拉松比賽片段)。
生1:是跑步比賽。
生2:是長跑比賽。
生3:是馬拉松比賽。
板書:馬拉松(學生讀課題)。
(二)交流資料,豐富積累。
師:同學們,課前大家收集了哪些有關馬拉松運動的資料,請介紹給大家。
生1: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馬拉松比賽是世界上長距離的田徑比賽。
生2:通過爸爸上網查閱,我知道世界有十大著名的馬拉松比賽,北京馬拉松比賽就是其中之一。
生3:我知道馬拉松比賽是奧運會比賽項目。
――。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標出來,并用喜歡的方式認生字。
2.同桌合作,互教互學,檢查生字。
3.(課件出示)比一比、擴詞語。
脖()臘()曉()匹()。
勃()蠟()澆()巨()。
4.小組按自然段接讀課文。(學生相互評價,發現優點,指出不足)。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生1:通過讀我知道了馬拉松比賽的距離是42千米195米。
生2:我讀懂了第一屆奧運會是在雅典舉行的。
生3:讀懂了第一屆奧運會舉行的時間是在1896年。
生4:讀懂了希臘在馬拉松打敗了波斯帝國。
2.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引導提問:你從什么地方讀懂得?進而給予適時點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
如:學生回答:“通過讀我知道了馬拉松比賽的距離是42千米195米?!苯處熆梢詥枺耗銖恼n文哪兒知道的?42千米195米有多長?(舉例:貴陽到清鎮有20多千米,馬拉松比賽的長度相當于從貴陽跑到清鎮,再從清鎮跑到貴陽)。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學生問:什么是侵略?什么叫翹首以待?什么是筋疲力盡?什么是采納?
4.針對問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決。
5.個別匯報,交流訂正。
生1:“侵略”就是侵占。小英雄王二小就講的是日本侵略中國的事。
生2:我用擴詞解詞的方法學會了“翹首以待”,翹是翹起來,首是頭,待是等待。連起來就是抬著頭等待喜訊。
師追問:等待什么喜訊?是怎樣的心情?用什么語氣讀?
生3:筋疲力盡就是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很累很累的意思。
生4:采納就是采用。
6.指導朗讀,品讀感悟。
師: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動嗎?讀一讀,說一說。
生1:我覺得菲利比斯很勇敢,他不顧傷痛饑餓……。
生2:我覺得菲利比斯很堅強,讀:他用盡最后的力氣向迎接他的人高呼:“我們勝利了!”結果他卻死去了。
生3:我很佩服菲利比斯,從圖上看,他從馬拉松跑到雅典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又沒有東西吃,可他卻沒有停下來,一直堅持跑到雅典,我覺得他很了不起。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讓我們帶著敬佩的語氣讀出菲利比斯的勇敢和堅強。(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7.小組合作學習第五自然段。
討論:馬拉松運動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用筆勾畫出來)。
生1:紀念馬拉松之戰。
生2:紀念那位把勝利喜訊帶給人民的英雄。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教給了學生發現學習的方法。學生情感活動的參與,內心的震撼,通過深情并茂的朗讀,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讓情感得到了熏陶。
文檔為doc格式。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二
1、精讀感悟,從收到放,朗讀傾吐。
2、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養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上星期咱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這一課,請大家回憶一下,陶校長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每天四問)哪四問?(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板書)。
2、今天咱們就來繼續學習這課文,齊讀課題。
1、默讀課文:我們首先來看看陶校長談的第一個問題,請看大屏幕,想想陶校長提出的第一問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默讀)。
提問:(幻燈出示第2小節)。
2、回答問題:陶校長的第一問問的是什么?(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接著他又繼續追問了什么?(有,進步了多少?)這樣的追問可見陶校長要求大家不斷地去反思。
再想想陶校長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一切都將是空的,)。
是的,健康就是資本,有了健康才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實現自己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這里的“否則”可以換成什么?(不然的話、不然、不這樣的話)。曾經有人這樣形象地道出了健康的重要:1000000(一表示健康,后面的零代表著金錢、地位、榮譽、理想、愛情等等,一旦1沒了,也就是健康沒了,后面剩下的是什么?),用文章中的話說:它是生命之本。板書“生命之本”
可見,健康是何等重要!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體會它的重要。(齊讀第二層)。
健康如此重要,陶校長又給咱們提出了哪些希望?也就是要求我們怎么做呢?(指名讀)。
“健康第一”:強調健康很重要。
4、怎么做才能筑起“科學的健康堡壘”呢?請把有關句子劃出來。(生答:離不開……舉例說明;離不開……舉例說明)齊讀陶校長的“希望”)(健康的身體,離不開……筑起“科學的健康堡壘”)。
5、:陶校長的第一問從“問什么”、“為什么要問”、“怎么做”(文稿演示),這三個方面和我們一起探討健康問題的,條理清楚,意義深遠,讓我們看著大屏幕再用心讀一讀這段話。(齊讀第一問)。
1、過渡:同樣,陶校長的第二問也是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的,請你默讀第三小節,根據這三個方面分好層。
2、了解分層情況。
交流:問的什么?(個別讀)。
為什么這樣問?(齊讀)文稿演示(文稿演示)。
理解:“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板書“前進源泉”(齊讀句子)。
同學們,你們可千萬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
4、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呢?(女生讀)文稿演示。
5、這兩句話中你認為最關鍵的詞有哪些?請你找一找把它們圈出來。
(專心致志堅韌不拔鉆進去展開來)。
6、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兩句話并付之于行動吧?。R讀“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勝利的彼岸)。
1、下面我們也根據這三個方面自己來學習第3、4問。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檢查自學效果,回答問題。
第三問:問的什么?(女生讀)。
為什么要這樣問?(男生讀)板書“打牢基礎”
應該怎么做?(齊讀)。
3、第四問你們是怎么分層的?
檢查分層情況:問什么。
為什么問板書“做人根本”理解:“即使……也……”
怎么做(理解“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長城”。既要……也要……)(齊讀)。
4、練習:填關聯詞。
根本一壞,()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每個人()講究“公德”,()講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長城”。
(讀一讀,再體會一下其中的意思)。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的就是陶校長的“四問”,你能根據這“四問”完成下面的填空嗎?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的觀點,筑起();學習上認準(),();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是做人的根本,我們要學習做()。
同學們,陶校長不僅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他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請大家讀一讀他的名言。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陶行知。
同學們,請你再去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這文章是按照什么結構來寫的?它起到了什么作用?(總分總的——全文,首尾呼應)。
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要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放聲讀一讀。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陶校長精彩的演講,每天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和道德品格”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進步了沒有?進步了多少?因為“身體健康”是“生命之本”,“學問進修”是“前進的源泉”,工作效能可以“打牢基礎”,“道德品格”是“做人的根本”,以此激勵和鞭策我們自己不斷進步,做到了這些,相信我們會成長得更快!
用“即使……也……”,“既要……也要……”各造一個句子。
身體健康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學問進修前進源泉。
工作效能打牢基礎。
道德品格做人根本。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三
1.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 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 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 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 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 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1. 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堡壘穩定激勵鞭策專心致志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堡壘激勵等
3. 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 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5. 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1. 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 集體交流:
a. 指名回答。
b. 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 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 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 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四
從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大賽直播,我們欣賞著選手們的精彩表演,其實更期待著評委打出的分數?!短招iL的演講》這篇課文是陶行知講給學生聽了,雖然不是比賽的演講,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決定把評委的意識引入到這一課堂,結果在課堂上就有了我與學生們下面的對話:
師:請同學們做一次評委,為“陶校長的演講”打分,并說出你打分的理由。
(學生認真地聽朗讀)。
生1:我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他的演講太精彩了!
生2:我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他演講的內容特別好!
生3:我也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聽完后陶校長說的“健康是生命之本”、“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一下記住了,感覺到這些話能讓我們進步起來!
生4:我也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我把陶行知的演講與我以前校長在會上說的內容對比一下,發現陶校長比我們的校長水平高多了!
生5:我也給陶校長的.演講打100分,因為在以前我從來沒有“每天四問”,甚至一問都沒有做過,如果我們每位同學都能每天四問,肯定會進步很大!
……。
師:從同學們的打分上,我看得出大家被陶校長的這個演講征服,其實我也是特別喜歡這個演講的,我也給陶校長的演講打……(話音沒落,熊一威把手舉了起來)。
熊一威:高老師!我給陶校長打99分。
師:為什么?為什么舍不得那1分?
熊一威:因為陶校長的演講太精彩了,所以我給他打99分。為什么不把那1分加上去呢?因為我想從明天開始每天四問,如果幾個月后,我真的進步了,我就把這1分加上。
(全班同學不由自主的為熊一威的回答鼓起了掌)。
師:你說得太精彩了!你說得比陶校長說得更精彩!我想陶校長也想不到今天我們班的熊一威會提出這個“1分”,今天我就把這一節課命名為“1分課堂”。是的!我們只有通過天天四問,才能把這1分送給陶校長;我們只有通過每天四問,才能理解陶校長所說的進步;我們只有通過努力,才能清楚陶校長的話是箴言,還是欺騙。這1分真的應該留到一段時間后再加上,這一分真的不能輕意的加上去,看來我給與同學們打上100分的想法真的有點太急噪了!同學們!我們為這“1分”努力吧!為熊一威為我們提出的1分嘗試“每天四問”吧!
(全班同學再次響起掌聲)。
反思:
真的沒有想到,這節課會出現這一場面!真的想不到“一位學生的精彩,再次創造了我與同學們共同擁有的財富”!真的想不到,學生創造性的說法,激發了我的靈感,讓我說了許多學生聽不懂的話(回想課堂,我感覺到好多話真的好難理解!),但從學生們不由自主的掌聲中,我聽出他們是懂了!不是假的,是真的!
這節課,按照安排是三教時,但這個小女孩的回答使我立即做出決定,就上這一課時結束,因為我后面的任何形式的分析,都將是徒勞!他們會自己去訓練的,因為從掌聲中可以判斷出他們已經有了那種獨自的鍛煉的沖動。因為陶行知的這一演講所達到的效果就在這里!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五
學習目標:
1、復述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每天四問“自己,不斷進步。
2、靈活運用關聯詞語。
3、讀寫結合,拓展練習。
學習重點:
復述課文。
學習難點:
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關聯詞語練習題。
教學過程:
鍛煉、堡壘、私德、鞭策、激勵。
評價正誤,小結后改正。
1、陶校長談了“每天四問”是指什么?
2、分四部分,讓學生分別復述主要內容,進行評價。
(關鍵要去行動,這也是陶校長一貫倡導的重要觀點:“知行合一”。)。
出示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2)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3)教育是立國的根本。
(4)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因為即使也。
既要也要如果就。
只有才。
1、今天他沒來上課,是()他生病了。
2,一個人()驕傲了,他()會落后。
3、()多讀書,多思考,()能“下筆如有神”。
4、()作業很難做,他()不會退縮的。
5、小學生()把字寫好,()多讀一些課外書。
1、學生讀讀自己補充的的“一問”,師生評議。
學生相互之間提出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寫在讀寫筆記上。
2、根據陶校長的每一問,自己試著回答一個問題,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取得進步的;或者說自己打算以后怎么做?寫在讀寫筆記上。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六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課時。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一、導入新課5。
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4.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10。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堡壘穩定激勵鞭策專心致志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堡壘激勵等。
3.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三、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四、課堂練習。
1.熟讀課文。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一、復習導入5。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7課,陶校長演講的題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問是什么?
3.
為什么要這樣問?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學這段。
要求:看看這一段問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學生自學本段。
3.小組交流討論。
4.集體討論:
a.問了什么?
b.為什么要這樣問?
c.朗讀指導,突出有了才。
d.怎樣才能做到?
e.朗讀指導,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讀課文。
6.小結學法。
三、學習余下段落15。
1.學生自學三四兩問。
2.小組交流討論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兩問。
4.朗讀指導。
5.齊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5。
復述課文。
板書: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搜集有關xx的名言。
一、揭示課題。
孩兒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介紹套行知:
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本錢尋求崇高理想否則持久鍛煉合理作息樹立筑起堅固堡壘造福專心致志堅忍不拔。
意志力彼岸擔任影響承擔值日值勤管理培養責任心基礎穩定公德私德激勵鞭策。
即使…;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第六自然段希望學生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陶、演、煉、彼、穩都是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兇”金”第九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不”能寫成“xx”
板書:
學問。
每天四問工作。
激勵、鞭策長足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會認4個,理解有關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3課時。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音:穩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嚴格督促使進步
來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給人帶來幸福進展迅速
形容意志堅強,不可動搖
左右:演鍛穩
陶
煉
彼
葡
練
履
4、抄詞
精讀感悟,從收到放,朗讀傾吐。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九
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達到正確和熟練,了解演講的特點。
2、學會生字詞,練習寫正確,寫好字。
3、弄清文章層次,知道“每天四問”的內容。
學習重點: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是分幾方面來談的。
學習難點:演講稿的特點。
教學準備:有關陶行知的課件資料,生字詞課件。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作為一名學生,大家都渴望進步,但是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3、師: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估計:陶校長是誰?演講是怎么回事?給誰演講?內容是什么?)。
4、介紹陶行知:(出示課件)。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創辦了馳名中外的曉莊師范,并親自擔任校長。在曉莊師范,陶行知脫去西裝,穿上草鞋,和師生同勞動、同生活,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他學識豐富,人格高尚,堪稱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師的楷模。陶行知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
我們一年級學過的《雙手和大腦》,就是他寫的,一起背:“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手腦都能用,才會有創造?!比昙壍诹鶅岳镆灿袑懰囊黄n文,是《放飛蜻蜓》。
這篇演講稿是陶行知關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為同學們做的“每天四問”的演講,以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出示問題: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
2、回答上面的問題:(陶校長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每天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4、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出示詞語:否則、鍛煉、堡壘、私德、需要、激勵、鞭策)自由讀一讀,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寫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1、找6位同學分別讀課文,其他同學用心聽,思考每一段寫了什么?
2、歸納層次:(三段,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第1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總)。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分)。
第6自然段希望同學們“每天四問”,激勵和鞭策自己進步。(總)。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1、重點指導:鍛和策弄清結構,尤其注意“策”字的寫法。
2、教師示范。
3、學生練習。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指導細讀課文,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
己和鞭策自己的習慣。
2、進行關聯詞語訓練,進行復述。
3、找到讀寫結合點,訓練學生說話,并練習寫作。
學習重點:學生按照第二節的學法,自主學習3、4、5節。
學習難點:根據構段方式,進行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有關陶行知的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那你們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校長的演講》。
1、啟發:陶校長為什么把“身體有沒有進步”作為第一問呢?
讀有關語句: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
幸福。
“否則”是什么意思呢?“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痹趺蠢斫??
意思就是說:()身體不健康,我們()沒辦法尋找幸福。
小結:同學們很厲害,在這兒,陶校長用了一個“因為”的句式,你們在陶校長的話中,又巧妙地用了另一個關聯詞語:如果就我很佩服你們。你還能用“因為”說一句話嗎?(今天我來遲到了,是因為我生病去醫院打針了。)。
2、如果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那應該怎么做呢?
讀有關語句: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
和作息。
3、陶校長希望我們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讀句子,說說“健康堡壘”的意思。
指導:壘”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知道是指用于防守的堅固建筑物。堡壘最顯著的特點是堅固,不易摧毀。“健康堡壘”指什么呢?聯系上文,我們可以知道這個詞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觀點,再加強鍛煉,身體就會健康結實。
4、你們能記住陶校長的關于“健康第一”的觀點了嗎?怎么才能記住呢?
明白構段方式,小結學習方法: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希望怎么辦。
試一試,用自己的話說說陶校長“第一問”的內容,練習復述,簡單評價。
具體指導:
1、問的什么問題?
2、為什么要問?
3、希望怎么做?
4、用了哪個關聯詞語?你會用它說一句話嗎?
5、記住了“問”的內容了嗎?說說。
6、還有什么疑問嗎?
讓學生分小組學習,分別交流匯報。教師靈活處理。過程要簡潔流暢。
關聯詞義涉及到“即使也”和“既要也要”
詞語:公德、私德人格長城。
1、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
2、每位同學向自己提一個問題,仿照陶校長演講的層次有條理地說一說。
比如:讀書有沒有進步?寫字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沒有,
是什么原因?以后準備怎么做?小組內互相說說。
六、作業:
仿照課文某一問的寫法,向自己提一個問題,有條理地說一說,然后寫下來。
也可以對照陶校長的演講內容,回答“每天四問”,看看你到底有沒有進步。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
教學要求:。
1.學會“否、鍛、煉、壘、德、需、勵、鞭、策”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堡”,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問的內容,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二、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育才學校、山海工學團創辦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論,提倡小先生制,講究“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
3.學生自讀:(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2)劃出重點句子。
三、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認讀,正音,說說意思和寫法。
2.按四部分指名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四、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圈畫: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練習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朗讀體會。
3.總結: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五、學習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鍛、煉、德、勵、鞭都是左右結構。
3.比一比,再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完成習字冊,抄寫詞語。
六、課后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校長的后三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總結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回顧第一問,了解寫法和學法。
1.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總結學習方法。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誦讀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要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一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1、談演講的特點。
(1)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
左右結構: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
堡壘。
穩定。
激勵。
鞭策。
專心致志。
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
堡壘。
激勵等。
3、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1.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1.熟讀課文。
學習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b、《我也要每天四問》。
5’。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7課,陶校長演講的題目是什么?
2.他的第一問是什么?
3.為什么要這樣問?
4.如何才能做到呢?
10’。
1.自學這段。
要求:看看這一段問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學生自學本段。
3.小組交流討論。
4.集體討論:
a.問了什么?
b.為什么要這樣問?
c.朗讀指導,突出“有了……才……”
d.怎樣才能做到?
e.朗讀指導,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讀課文。
6.小結學法。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會認2個二類字,理解有關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學具1、課文配套錄音帶。2、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
預習要求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2、歸類寫字:左右結構:演、鍛、穩3、比較組詞:陶()煉()彼()葡()練()履()4、完成習字冊。5、抄寫詞語。
文檔為doc格式。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三
師:嗯,說得對!但這是態度問題,我想問問方法。
生:要堅持做好。
師:堅持,也是一種態度。
生:我覺得要和別人交流,發現不好的地方要改。
生:還要實踐。
師:真棒!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思考——實踐就會不斷進步!
師:同學們要善于思考,善于反思,用大腦行走。(板書)。
二、抓住重點列表學習。
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我請學生自學課文后填表。如下:
方面為什么怎么做。
健康生命之本持久的鍛煉+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
學問前進動力的源泉專心致志堅韌不拔。
工作培養責任感認真。
道德人的根本公德+私德。
我又請幾個學生上臺根據板書演講,目的是鍛煉語言表達并完成課后復述的任務。
因為時間不夠,我的第二課時就上完了,我思考了一下,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繼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展開討論!、這幾個方面可以顛倒嗎?2、可不可以自己設計別的“問”,要表達清楚,理由充分。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四
核心提示:本文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文章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由于學生第...
本文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文章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演講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覺陌生(連第一自然段從哪里開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課時教學時,就向學生講授了演講稿的特點:真實性和鼓動性,內容貼近生活;必須講真話,帶有強烈的情感;語言規范,明白易懂,重視口語化;在正文前。要有稱呼,正文有層次,結束時一般有祝語。這樣說后,學生很快就理清了自然段。
課文條理清晰,重點部分的語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請學生按照“問什么,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問分成三層。學生邊讀書邊分層,很容易就做到了。采用“教”—“扶”—“放”的方法來學習這邊文章。
整個合作探究環節都不是什么難事兒。學生因為先前已經分了層,對幾個自然段的.語言形式感覺很清晰。所以,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一切都挺順利的。
但是,課堂感覺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回答正確率太高,可回答問題的含金量感覺太低。
后來,我采用請同學上臺來演講的方式來體會演講者的特點,并上臺來說,有的是讀課文,最重要的是復述課文的內容,課堂氣氛開始活躍,同學們紛紛舉手,有的是自己敢于挑戰自己,鍛煉自己。
課后思考:
如果單純的上這篇課文,可能是文章的結構太清晰了,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讓課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順理成章的課堂更看不出學生的智力差異。而讓學生真正的調動起積極性,參與進來,還是要花費一番心思,組織好的學生之前這種方式太少了,以至于有很多的同學還是不敢走出這一步,有的走出了,但是上講臺以后,不知道說什么,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以后有機會一定多多給他們創造機會鍛煉自己。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五
各位同學: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
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筑起堅固的“健康城堡”。
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會。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夠達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工作的好壞對我們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學校和班集體中,你們多多少少都承擔一些工作,如值日、執勤、班級和學校的管理等等。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這也是一種學習,一種和聽課、讀書、作業同樣重要的學習。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以上我談的就是“每天四問”。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教學要求:。
1.學會“否、鍛、煉、壘、德、需、勵、鞭、策”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堡”,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問的內容,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二、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育才學校、山海工學團創辦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論,提倡小先生制,講究“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
3.學生自讀:(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2)劃出重點句子。
三、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認讀,正音,說說意思和寫法。
2.按四部分指名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四、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圈畫: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練習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朗讀體會。
3.總結: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五、學習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鍛、煉、德、勵、鞭都是左右結構。
3.比一比,再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完成習字冊,抄寫詞語。
六、課后練習。
1.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校長的后三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總結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回顧第一問,了解寫法和學法。
1.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總結學習方法。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誦讀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要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b我也要每天四問。
本文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演講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覺陌生(連第一自然段從哪里開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課時教學時就向學生講授了演講稿的特點:真實性和鼓動性,內容貼近生活。必須講真話,帶有強烈的情感。語言規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幫助學生理清了自然段。
課文條理清晰,重點部分的語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請學生按照“問什么,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問分成三層。學生邊讀書邊分層,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來的合作探究環節更不是什么難事兒。學生因為先前已經分了層,對幾個自然段的語言形式感覺很清晰。所以,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一切都挺順的。
但是,課堂上總感覺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回答正確率太高,可回答問題的含金量感覺太低。課后思考:可能是文章的結構太清晰了,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讓課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順理成章的課堂更看不出學生的智力差異??磥恚虒W永遠存在缺憾!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六
《陶校長的演講》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學生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青年學生的關懷和愛護。教學時,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是充分朗讀。朗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把詞句訓練寓于朗讀訓練之中。二是根據教材“每天四問”結構相同的.特點,采用了“一問”全班合作(重在教師點撥),“二問”小組合作(重在組長引導),“三問、四問”自主學習(重在運用學法)的方法。形式不斷在變,學生的學習熱情卻絲毫不減,反而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中來。學習能力也隨之增強了。三是讓學生聯系實際,結合自身情況,模仿課文的層次結構,進行遷移練習。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本節課以“理解陶校長的講話及從中受到啟發”為任務,“讓學生了解演講的特點,并堅持做到每天四問”為目標展開教學,具體可分為知識、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來進行培養: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二)能力與方法目標:
1.理解能力。
2、演講的能力。
3.從陶校長的演講中體會到陶校長對我們的期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從陶校長的演講中引發對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學做真人。
以聽讀陶校長的演講,讀陶校長的演講,交流陶校長的演講,感悟陶校長的演講進行本教學設計。以聽演講,讀演講,交流演講,增強故事感。讓學生發現陶校長的每天四問之間的聯系通過感情朗讀與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共情。錄音、演講的引入以及體驗式學習,增強娛樂感。從陶校長的演講中體會他對青少年一代的關心,從每天四問中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教學活動。
(聽錄音,交流預習準備的資料)。
二、再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演講的特點。
(根據預習時查找的資料和聽過的錄音進行交流)。
三、再仔細讀課文,小組討論。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陶校長的演講是怎樣注意演講的特點的?
四、導學第一問:身體有沒有進步?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有關的詞句)。
2、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3、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4、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5、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五、自學第一問第二問第三問,學后小組討論下列題目。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
(3)怎樣才能有進步?(教師注意點撥關鍵處)。
(4)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六、小組間比賽,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要讀出激情,讀出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2、小組各派代表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小組搶答: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傾吐練習:小組先任選一題,在小組間進行練習,然后推選一代表在全班演講。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七、作業:課后第四題。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八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10。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堡壘穩定激勵鞭策專心致志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堡壘激勵等。
3.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5.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三、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四、課堂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5。
1.
2.
他的第一問是什么?
3.
為什么要這樣問?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學這段。
要求:看看這一段問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學生自學本段。
3.小組交流討論。
4.集體討論:
a.問了什么?
b.為什么要這樣問?
c.朗讀指導,突出有了才。
d.怎樣才能做到?
e.朗讀指導,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讀課文。
6.小結學法。
三、學習余下段落15。
1.學生自學三四兩問。
2.小組交流討論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兩問。
4.朗讀指導。
5.齊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5。
復述課文。
板書: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十九
1.逐段朗讀。
2.指名說說第2~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歸納全文大意。
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身,以此激勵和鞭笞自身不時進步。
4.結合陶行知生平事跡,體會這篇演講的感情。
這篇演講充沛表示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保護,情真意切。
陶校長的演講課文教案(精選20篇)篇二十
1.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 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課時
1. 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 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1. 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 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 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 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1. 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堡壘穩定激勵鞭策專心致志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堡壘激勵等
3. 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 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5. 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1. 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 集體交流:
a. 指名回答。
b. 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 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 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 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1. 熟讀課文。
2. 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1. 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 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7課,陶校長演講的題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問是什么?
3. 為什么要這樣問?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1. 自學這段
要求:看看這一段問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 學生自學本段。
3. 小組交流討論。
4. 集體討論:
a.問了什么?
b.為什么要這樣問?
c.朗讀指導,突出“有了……才……”
d.怎樣才能做到?
e.朗讀指導,突出“要想……就……就……”
5. 有感情朗讀課文。
6. 小結學法。
1. 學生自學三四兩問。
2. 小組交流討論明白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a. 你明白了什么?
b.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兩問。
4. 朗讀指導。
5. 齊讀課文。
復述課文。
板書:
26.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