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故事的延續,是作者與讀者在文化的溝通中建立起的情感的橋梁和信任的紐帶。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優秀作文,這些作文不僅思想深刻,而且語言優美,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一
我喜愛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今年的端午節至今令我難忘。
那天,我和伙伴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去朱威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給我們準備了許多包粽子用的紅豆、糯米、粽葉和繩子。
奶奶高興的對我們說:“孩子們,一起包粽子嘍1只見她先拿起兩片洗干凈的粽葉,把它們疊起來,再捏住粽葉的一邊,把粽葉的一端轉一個圈,往里面倒一些紅豆和糯米,最后用粽葉的另一端把口包起來,用繩子三下兩下就扎緊了。看著奶奶那嫻熟的手藝,我們幾個都又羨慕又佩服,不禁躍躍欲試了。可是看著簡單做起來就有難度了,手忙腳亂的最后還是包了個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
奶奶把我們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間隙,奶奶給我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
以前有一個非常愛國的人叫屈原,許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說盡了他的壞話。懷王死后,屈原被趕到了黃河以南,看著國家日益衰弱,屈原決定在汩羅河自荊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就發明了粽子來喂魚。
聽完故事,我想:我們應該向屈原學習,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正在感慨間,奶奶把煮熟的粽子端了上來,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特別香甜。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二
在爆裂聲中一歲,春風溫暖屠蘇。
在未來,成千上萬的家庭將有機會。
總是用舊桃子替換新桃子。
除夕日夜在我無盡的期待中浮動。空空氣中彌漫著節日的氣息,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喜氣洋洋的笑容。
說到我最喜歡的除夕夜,有一個神奇的起源:在古代,有一個叫做“xi”的兇猛怪物,在年底出來傷害人。后來,人們知道"晚上"害怕紅色和噪音,所以在年底,每個家庭都貼春聯,并在除夕燃放鞭炮驅趕動物。這一習俗已經流傳下來,并在每年年底被稱為“除夕”。
如果你問我為什么我最喜歡除夕夜,我相信我的回答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豐盛的除夕夜大餐。除夕晚餐的菜肴非常精美。你必須仔細聽。紅燒排骨意味著爬山。糖醋鯉魚的意思是一年多前。玉米和花生盤象征著豐富的谷物。此外,我最喜歡的紅燒排骨會被我的兄弟姐妹搶走。食物被一個接一個地端上來,盤子空出來了,大人在閑逛,孩子們在吃飯,團聚和歡慶的氣氛形成了。
因為泰奶奶今年在三爺家過新年,晚飯后我們都去三爺家拜年。我很久以來都很想得到我叔叔房間里的玩具。進門后,我沖進玩具屋,向我的祖母致以新年的問候。櫥柜上的玩具琳瑯滿目。我感到左右搖擺,很快我就沉浸在玩具世界中。我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我甚至沒聽到父親叫我回家。最后,我父親用我的耳朵把我拉了出來。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三
我的心就樂開了花。
蘇東坡曾在中秋時為思念他的弟弟寫下一首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農歷八月十五,月亮最圓。我們沿襲著古人的習慣,一邊賞月,一邊品嘗美味的月餅。外婆在這天也會特地去買一些碧綠飽滿地毛豆和雪白滾圓的芋艿放在鍋里煮。到了月亮露出她那銀色的圓臉時,我們就會搬一張椅子坐在陽臺上,一邊聽外婆講美麗動人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往著月宮里住著的月兔,長著桂花樹。聽外婆告訴我,月宮里還有追求嫦娥的吳剛哥哥。據說月亮姐姐給吳剛哥哥一個考驗,要他砍下桂花樹枝作為求婚的禮物。吳剛便去砍樹枝,誰知桂花樹是越砍越長,吳剛怎么也砍不斷它。但是為了心中的.女神,他年復一年地砍下去......
這個故事深深感動了我。為了得到美好的東西,。
是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的,哪怕看上去很難辦到。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此事古難全,不應有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爺爺在中秋佳節時寫下的千古名句至今傳誦,代代傳遞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皎潔的明月下,我也涌起對臺灣小朋友的思念。
海峽那邊是臺灣。他們肯定也在思念我們大陸的小朋友吧!在這里,我想拜托月亮姐姐帶去我的思念,帶去我的祝福,祝她們中秋節快樂!
我盼望著中秋佳節的到來.到了那一天,我要和天下的小朋友一起,愉快地吟詩賞月,度過這花好月圓的時刻。
中秋節,我喜歡。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四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而且不同地域的春節有不同的風俗。北方有大秧歌、送漁燈;南方有賽龍舟、包湯圓。今年,我去了江蘇過年,體驗到了南方的春節習俗。
我們開車來到江蘇時已經天黑了,站在街上極目遠眺,你會發現每一處都張燈結彩、五光十色。路燈上裝飾著一串串墜著中國結的大紅燈籠;街道中心有一座龍蝦雕塑,它滿臉帶笑地將兩只大鉗靠在一起,給每一位來到江蘇的人拜年。
一到奶奶家,院子里的哈士奇興高采烈地對我們搖頭擺尾,迎接我們的到來。年夜飯上桌了,除了大魚大肉之外,還擺著幾大碗奶奶做的白的、黃的、粉的湯圓。看來,過年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果然沒錯啊!湯圓里面包有各種寓意吉祥的餡料:花生、芝麻、松子、杏仁還有一些干果類食品,雖然在北方長大的我很是吃不慣,但在這濃濃的春節氣氛中,吃什么都是團圓、幸福的味道。
除夕夜晚,熱鬧非凡,我們放完鞭炮回來圍爐看春晚,歡聲笑語中春晚結束了,但是春節的氣氛卻沒有消散。
大年初頭一天,我們換上新衣服去拜年。作為孩子的我,會收到各種美味的糖果和飽含祝福的紅包,真是無比幸福啊!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既快樂又幸福,因為這是我們一家人難得團聚的時刻。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期待2019年春節的到來了。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五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聞名中外、歷史悠久的節日。如元宵節、重陽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這個節日在農歷的正月初一。
去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東北老家,那里天氣十分寒冷,冰天雪地的,可是房間里因為有暖氣卻是溫暖如春。早上我剛起床,幾個小伙伴就來找我一起去放鞭炮,我提著滿滿一袋鞭炮,就出門了。我們跑到寬闊的廣場上,我先拿出了一小盒摔炮,說:“我們一起來比賽摔炮吧!誰摔出的聲音越響誰就算勝出,好嗎?”大家一致同意。
接著我們每人都拿起一只摔炮,我突然用力摔下去,噼啪的聲音將大家都嚇了一跳。小王才是最厲害的呢!他一下子就扔出了一小把摔炮,這聲音如排山倒海,周圍家養的雞都以為地震了,一個個撲著翅膀逃走了。這時,小張拿出了一種新型的鞭炮,加做“魚雷”。據說這種鞭炮有防水的功能,可以在水下行駛。只要運氣好,還有可能把魚給炸上來。
我們還吃了豐盛的年夜飯,真是高興極了!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六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我喜歡春節,不僅因為她的美食和新衣,更是因為她把我們帶進了欣欣向榮的春天。
話說春節,當然離不開除夕這個話題。每年的除夕是我寒假里最忙的一天了,每到這一天,我都會一大早起床,大人所干的每一件事我都想摻和一下,最讓我興奮的當然是和爸爸一起貼窗花和對聯了。中午一過,媽媽就會將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早已按耐不住的我趕忙捧來一大堆對聯,準備好膠水、剪刀等工具,催著爸爸趕緊干活,我和爸爸先將舊的對聯撕去,將所貼之處打掃干凈,然后我們將新的對聯對號入住,接著我就負責將對聯整理好遞給爸爸,待爸爸貼到墻上后,我再負責查看兩邊的高度是否一致,有時為了整整老爸,故意說兩邊不平,害得老爸手忙腳亂地進行調整,下面的我卻在偷笑,當爸爸發現后,我早已溜之大吉了,引來的當然是全家的哄堂大笑了。當我們在笑聲干完這一切后,整個家里頓時感覺煥然一新,節日氣氛更加濃郁了,此時的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王安石元日》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我想詩句所描寫的應該就是我現在的“所作所為”吧!
除夕不僅是最忙碌的,也是最溫馨的。當夜幕降臨后,我們全家就開始享用豐盛的晚宴了,我和姐姐一邊吃飯,一邊給爺爺奶奶夾菜,這時爺爺奶奶就會心領神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大紅包分給我們,我們嘴上不停地道謝祝福,心里卻樂開了花!接著我們全家又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和世紀公園的煙花表演,晚會節目讓人目不暇接,煙花表演讓人眼花繚亂,這一切的一切組合成了幸福溫馨的除夕之夜!
我喜歡春節,喜歡她的忙碌,喜歡她的溫馨,更喜歡她的春意盎然!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七
在每年春節過后,當人們還沒有從歡樂的氣氛中醒過來時,我們又迎來了另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每年的元宵節,我們家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包湯圓。我小時候最愛看媽媽包湯圓了。
每次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床準備材料,我見媽媽這么勤奮,便也興致勃勃地起了床。媽媽做起了準備工作。他把糯米粉倒進了一個盆里,再向里面撒了一些水,用勺子輕輕地攪拌著,直到糯米粉和水溶入一體為止。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就要開始了。只見媽媽用嫻熟的動作舀了一勺糯米團,接著用兩手把它夾在手心里,又揉了幾下。糯米團不一會兒就變得毫無裂縫。媽媽又用拇指在糯米球上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讓餡兒進了它們的新家。糯米媽媽保護著餡兒寶寶,她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媽媽又接著包下面的湯圓。她一邊包,一邊對我說:“元宵節吃元宵,象征著家庭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我聽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媽媽已經把包好的湯圓送進了鍋中。
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元宵就出現在我們眼前。全家人一邊吃著,一邊聊天,整個餐桌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八
一年里有許多有意義的傳統節日,每個不同的節日都有不同的過法。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所有節日中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
春節給我的印象是除夕夜之前必須貼春聯,但是有人不貼春聯,在門上把“福”字倒著貼,表示福到了,還表示紅紅火火過新年。
吃年夜飯前,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由于吃飯有前有后,每每到這時近處的,遠處的鞭炮聲“劈里啪啦”此起彼伏的響個不停,熱鬧的氣氛從這時開始了。
晚飯后,大人們給小孩們換上新年的服裝,每個孩子都被打扮的漂漂亮亮。八點鐘,人們準時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看,一邊包餃子。晚上十二點,新年的鐘聲一響,所有的家庭同時點燃鞭炮,窗外響聲震天,煙霧繚繞。
初一到初五是春節中最美好的時光,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放下自己的工作,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大人們也換上了新裝,有的互相拜年,有的在家收看春節聯歡節目,有的……小孩們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盡情地玩著。放鞭炮是小孩子的最愛。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九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就是其中的奇葩。傳統節日有很多,如:除夕、春節、清明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春節了。
一到春節,家家戶戶就都會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就是為了把去年的壞運氣“掃“掉,今年重新開始。還有,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晚上,孩子們就會拿出煙花爆竹,讓它們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為什么人們會這樣做呢?因為這是從以前傳來的。至于古人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就要從以前說起了。
傳說,有一只叫年的妖怪,經常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去吃附近村莊里的牲畜,家禽和人。村莊里的村民無一不害怕它,所以已經有很多村民都移居到別的村莊去了。正當村民們快要走光的時候,一位仙人驅散了它們的害怕。仙人告訴他們可以貼紅色的對聯、窗花和制作煙花爆竹來驅趕年。村民按照仙人的方法做。果然,正如仙人說的一樣,年被趕走了,古人們就把那一天稱為“過年”,也就是現在的春節。
文檔為doc格式。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
春華秋實,丹桂飄香,當一輪圓月再次升起,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中秋節。
在這個美好、祥和的夜晚,我們家家團圓,吃月餅,賞月,多么愉快呀!
我吃完晚飯,走到外面,耐心的等待月亮的到來。過了一會兒太陽終于回到了西邊的家,月亮出門上班了。
古銅色的月亮高高的掛在天上,像一個大銀盤。漸漸的,月亮由古銅色變成了金黃色,由大銀盤變成了大金盤。月亮發出皎潔的光芒,染黃了流云。流云在月亮身邊,像是月亮的守衛兵。
月亮有時把一半身子藏進云彩里,像是穿上了金色的裙子,有時把整個身子藏進云彩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跟我們捉迷藏呢!
月亮的亮度像一盞電燈,亮得無法形容。
我正陶醉在這月色中時,“啪”一聲巨響,打斷了我的思路。原來是放禮花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飛向天空,像是在給月亮行見面禮。
啊!中秋節真讓人難忘呀!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一
大年初一,爸爸和媽媽在廚房里包餃子我也在幫忙。突然我冒出個念頭。就對媽媽說:“我們在餃子里放點蜜糖,誰要是吃到了那個餃子,就給他發個紅包。”
“好,好,好,媽媽答應你這個小淘氣就是了。”我心里暗暗高興:媽媽中計了!包完了餃子以后,趁他們不,在餃子上做了個記號。餃子熟了以后我就可以找到它了。我心里暗自得意。
餃子熟了,我找呀找,可是,鍋里熱氣騰騰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唉!只有靠運氣了。我拿起勺子盛了一碗,可是眼見一碗餃子快吃完了,還沒有吃到那個“糖餃子”,眼睛都快急紅了。突然,爸爸筷子上的餃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爸爸心疼的扔給了那只小花貓,小花貓剛咬開,那白白的糖水流了出來,啊!小花貓吃到了“糖餃子”。
我風趣的說:“媽媽這個紅包給小花貓吧!”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打那時起,我漸漸的喜歡上了春節。
我最喜歡在春節包餃子,又好玩,又有趣。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二
問我最喜歡哪一個傳統佳節,我回答肯定最喜歡元宵節啦!因為我喜歡花燈,更喜歡吃甜甜的湯圓兒。我這就來跟你說說今年我的元宵節是怎么過的吧!
那天一大早,我早早地起了床,向家人問好之后就急匆匆地跑去廚房。因為媽媽說好早上要包湯圓兒。洗凈手后就開始了——首先,我迫不及待地想扯塊面團,可剛一扯,手就被粘住了。媽媽見了我這“猴急樣兒”說:“瞧你,我還沒教你呢!呵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我終于將著團“502”給拿了下來。“為了防粘手,要先在手上撒上面粉。”媽媽說。涂好面粉后,只見媽媽熟練地將面團分成好多小塊,可我不太會,只好用扯得方法。雖然包湯圓兒最重要的兩步就是扁面和包餡兒,可我覺得很簡單。我用手使勁壓,將面團兒壓得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為了趕快下鍋,我也顧不得包仔細,用勺子隨便盛起黑芝麻糊就往皮里塞。可皮和餡都不成比例,有的'皮小餡兒多,有的皮大餡兒小。最后湯圓包得不成形狀,成了“四不像”。媽媽包得可漂亮了!大小適中,看起來就很好吃!
下鍋后,我包的幾乎都露陷兒了。使得原本清澈見底的水成了“芝麻湯”,但是,湯圓的味道很美味。因為天下最美味的湯圓就是自己包的!
這,就是我們家今年的元宵節!很有趣吧?
文檔為doc格式。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三
我最喜歡端午節。
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我最喜歡包粽子了。
每逢端午節,媽媽就會買一點箬葉、帶皮五花肉、糯米和大紅棗。時間久了,包粽子便成了我們一家老老少少最喜歡的家庭保留節目。
從五歲開始,我也學著包粽子了。那年五月初五,媽媽提著個菜籃子,在街上逛了很久,才筐著滿滿一籃子的肉、糯米、紅棗、箬葉,“這是什么呀?”我一想:會不會是糯米粉蒸肉啊?媽媽神秘一笑便走進了廚房,我追了過去,只見媽媽淘干凈了糯米,放在電飯煲里;又把五花肉切成塊狀,放上調料腌了會兒;然后,又拿出箬葉、紅棗清洗。準備工作完成了,媽媽就把幾張箬葉、紅棗、腌好的肉和一碗糯米放在桌上,拿出兩片箬葉,疊在一起,放上一點糯米、兩顆紅棗,再把箬葉折了幾下,用繩子打了一個結,放在白玉盆里,我也跟著包了起來,“喲!包得還挺象樣的嘛!”我還一連包了四五個呢!包好了,我們就把粽子放進鍋里蒸。蒸好了,就解開結,吃香噴噴的粽子:爆青的箬葉裹著糯米、瑪瑙:棕色的肉糯米里有幾塊油亮的五花肉,唇齒流香。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四
有很多,有中秋節,有端午節,有重陽節,還有元宵節,可最令我難忘的是春節,因為它是親人同聚的日子。這些年來,我和我的親人一起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節日。
在春節里,我對放鞭炮情有獨鐘,我們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上的美味佳肴后,便來到了廣場。我拿了一支“年年有余”的沖天炮,點燃后,只聽“吱—”的一聲,沖天炮變成了一朵盛開的鮮花。哥哥也不甘落后,拿了一個“鉆天猴”的禮花,“鉆天猴”直沖云霄,顯出了猴子的圖案。
接著,我們一家人放了一個大禮花,禮花五顏六色的,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禮花點燃后,只聽“咚一”的一聲,禮花飛到了夜空中,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像一朵盛開的花朵,有的像一朵一個孩子的笑臉,還有的像清泉。
不知不覺,春節三天過去了,但春節里的場景仍舊在我腦海里回放,我盼望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五
中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我和媽媽去外婆家過節。一路上我看到小區里熱鬧非凡,樹上都繞著一圈圈彩燈。許多人的身上都穿著紅色的衣服,還有人往小朋友的脖子上掛香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一進外婆家的門,我便看到外婆正樂呵呵地包著粽子,我站在一旁看著外婆麻利地包著一個又一個,就想:也就這么幾步,好像挺簡單,我也來試試吧!于是我洗了手加入了包粽子的行列。我左手拿起了粽葉,右手抓了一把米,包了幾下,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沒包住,還把米給全撒了。我暗暗奇怪:外婆和我都是這么包的,為什么我會撒了米呢?我邊想,邊仔細看了看外婆的動作,我發現,她在做每一步的時候,粽葉都是平著的,我卻是側著的。
找到原因后,我就重新開始包了。我照著外婆的樣子,一步一步,用粽葉把米包住。終于,在我的努力下,我花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接著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六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把一個又圓又大的月亮盼來了,它在星星的點綴下顯得那樣耀眼迷人。圓月亮到了,中秋節也悄悄地降臨在了我們的身邊。
中秋節可是家喻戶曉眾人皆知呀!每年中秋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七點半到了,一家人早已在濱江路等候了,只見灰蒙蒙的天空中,有有小塊是潔白的,那應該是月亮的影子。八點鐘到了,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大家都看見了天邊的明月,它像一塊云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皎潔的陽光灑在人的身上,大家都閉上了眼睛,在心中默默祈禱家人平安、幸福、團團圓圓。
回到家,我們聚在客廳吃月餅,品嘗月餅。其樂融融。
中秋節的月亮真圓,真漂亮!
我喜歡的傳統佳節大全(17篇)篇十七
中國有許多傳統佳節。而我最喜歡春節。
在那天人們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一邊吃一邊聊天和看春晚快樂無比。而最讓我興奮的是包餃子的過程。
我們一家剛吃好午飯就開始忙碌起來:媽媽搟面皮,爺爺奶奶做餃子餡,我和爸爸在一旁等著包餃子。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和爸爸開始包餃子了。我看了看皮和餡,皮是中間厚,邊上薄,圓溜溜的。餡是我最喜歡吃的韭菜餡的。
我拿起餃子皮,用筷子夾起餡,小心地放在餃子皮上,兩手使勁一捏,只覺得黏黏的,仔細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聲來——原來是我用力過猛,擠破了餃子皮,餡冒了出來,我趕緊“急救”,又拿起了一塊餃子皮,堵住破的地方,可餡又從另外一邊冒出來,我急忙又用另外一塊餃子皮包裹住那一邊,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終于用三塊皮包了一個餃子。這時爸爸已經包了五六個了。我包的餃子排列在它們中間,挺著“將軍肚”,真叫我不好意思。
可我不服:憑什么爸爸包得好,我就是包不好呢?我在爸爸的引導下包的又快又好。
一轉眼到了晚上,我們一邊吃一邊說笑。
春節人歡聚,家家貼春聯、串親家友。充滿喜慶。而更讓我喜愛的是體驗包餃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