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經(jīng)濟、生命安全和人們的心理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地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發(fā)現(xiàn),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科學依據(jù)和參考。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一
唐山大地震,一個讓許多人都感到痛心的自然災(zāi)害事。當我看到影片中地震之前時的安詳與美好,真的無法想象地震后的慘象。在一個夏日的夜晚,當太陽還未來得及升起時,可怕的地震突然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的人在驚恐與黑暗中度過這可怕的32秒。32秒,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但是對于在地震中的同胞們來說,這是一個很漫長并殘酷的時間。
影片主要通過一個家庭震前震后的變化帶給人們的震撼。震前,唐山的卡車司機方大強、妻子李元妮和一對兒女方凳和方達本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震后,這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震過后,唐山下起了傾盆大雨,那撕心裂肺的哭聲,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為了救孩子,方大強死了。一對兒女被同一塊石板壓在兩邊,當時科技不發(fā)達,當救援人員說,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時,這讓身為母親的元妮該如何抉擇,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母親選擇了救弟弟方達,姐姐方登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同時對母親充滿了恨意。上帝大法慈悲,倒在人群中的方登,在雨中奇跡般地睜開了眼睛。后來并被一對好心夫婦收養(yǎng),而母親一直惦記著女兒。當年放棄女兒那是萬不得已,那等于是挖去了母親的一顆心啊,多少年來母親一直生活在痛苦和悔恨之中。我想世界上沒有人愿意被父母拋棄,也沒有哪個父母會忍心舍棄自己的孩子。面對不得已的作抉擇的母親內(nèi)心是何等的`痛苦萬分。直到汶川大地震時,她被當時的一位母親的一舉一動所深深感動,此刻她終于明白了母親的痛苦。同時在這兒姐弟倆相認了,因為體驗過地震的殘酷,所以他們想救更多的人。后來弟弟帶著姐姐去見當初放棄她的母親時,母親竟給女兒下跪,此時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一起,眼淚隨之流下。這一跪包含著母親對孩子太多的虧欠和內(nèi)疚,我突然感到當一位母親是多么的不容易,。
地震之前的美好景象,真的無法想象地震后的慘象,短短32秒,讓我們親眼目睹了地震的可怕。讓一個母親面臨著這輩子最大的痛苦。
我想,唐山大地震中的受難者們都不會忘記失去家和親人的痛,如果當時設(shè)備先進,是否死亡人數(shù)會減少,是否那位母親就不會面對那痛心地選擇,是否人世間會少一些眼淚。這部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那個母親無時無刻想著自己的罪過,無時無刻不感到心痛。那個母親在救孩子時,不停的重復,救兩個,救兩個啊!可憐天下父母心!
今天我還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少年,人生的許多事,我還不太懂得,通過這部電影,我似乎成熟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其中最值得我珍愛的就是人間真情。從今天開始我們應(yīng)該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二
突如其來的地震,好似一只巨大兇猛的野獸在地心中聳身一搖,震倒了一排排高聳的樓宇,奪走了一條條燦爛的生命,和睦的家庭瞬間家破人亡。但它永遠摧毀不了——一位母親對兒女三十年來深深的愛與思念。
在天災(zāi)面前,我們無力阻止它的到來;在死亡面前,我們也無法挽回失去的生命。但母親卻用愛來修復姐姐受傷的心靈。母親并不是自私、重男輕女的。在弟弟還能說話,姐姐卻只能敲石頭的情況下,她也只是抱著“救就要救活”的心態(tài)。弟弟被救出來時,母親仍緊緊抱著姐姐的“尸體”不肯離去。弟弟富了,母親仍固執(zhí)的住在破舊的老房子里,只為了償還三十年前的那份情債。靈桌上一直供著姐姐最愛吃的西紅柿……她,一位普通的母親,卻用最不普通的方式譜寫愛的贊歌!
也許,在懇求母親再次買下心儀的玩具時,我們不會想到堆滿玩具的房間,而只怪罪媽媽的吝嗇;也許,在請求出去好好瘋玩一把時,我們沒注意試卷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而怪罪媽媽的不開明;也許,在挑食只吃葷菜時,我們沒意識到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而怪罪媽媽的種種苛求……愛,并不是一定要大聲喊出來,并不一定要經(jīng)歷生離死別才能體現(xiàn)出來的,它其實一直圍繞在我們的身邊,無論經(jīng)歷多少個春夏秋冬都不會改變的。
逝者安息,面對生命之花的消逝,我們能夠珍惜的,也是應(yīng)該銘記的,是那份永遠不變的至愛真情!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三
今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轟轟烈烈的劇情,有的只是平凡,平凡中彰顯感動,感動中體現(xiàn)了人世間真情的愛。
夜,又降臨了,板著深沉的面孔,籠罩著大地,一輪弦月,一地清輝,天氣不像話的熱,一個普通的一家四口因為今天剛買的電風扇而開心的樂不可支。在這寧靜的夜晚,誰也不會想到災(zāi)難即將來臨。
短短的23秒,房屋倒塌,人們歇斯底里的`喊叫,在這一刻,生命如狂風暴雨中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隨時會被吞沒。“轟”,一塊樓板塌了下來,丈夫趕忙推開了妻子,而自己卻失去了生命,可能他想著孩子們不能沒有母親。妻子身上破爛不堪,渾身滿是泥水,天空中大雨瓢潑而下,狠狠地砸向地面,濺起高高的水花,似乎是在惋惜,又在同情……然而命運之神卻又一次的戲弄了這個善良卻無助的母親——一對兒女被同一塊石板壓在了兩頭,救出石板這頭的,石板那頭的就會被壓死!這么多么艱難的抉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她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可又無能為力,心里矛盾極了,如跌落千丈深淵,沒有一絲光明,有的只是痛苦和黑暗。最終,她還是放棄了女兒。痛苦侵蝕了女兒的靈魂,強烈的的求生欲望支撐著她堅強地活了下來,在接下來的32年中,她也一樣倔強地活著!
23秒,32年。32年后母女相認了,說不出的感動,流不盡的淚水,有悔恨,有愧疚。一股親情的暖流在緩緩地流淌,撫慰著受傷的心。雖然災(zāi)難無情,但是親情永存。影片中方達對女友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種多么美好感人的情感。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為了親人,我們必須好好活著!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四
晚上,我與爸媽一同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電影。里面有個叫方達的男孩一家原本幸福的生活,在一天晚瞬間變得支離破碎的故事。
地震在一天晚上來襲,孩子們都睡下了,建筑工地上的機器在轟隆隆地響,工人叔叔還在加班,恩愛的爸既無還在說笑,路上的行人你來我往。這時,天空一片紫色,整個城市都在抖動,屋頂?shù)耐咂陲w舞,電線短路,到處都像在放煙花,睡得正香的孩子們被驚醒,哭喊著叫媽媽、爸爸。在這次地震中,許多人都失去了親人,方達也失去了爸爸和姐姐。
之后,方達和媽媽相依為命了兩年,方達經(jīng)過努力有了自己的公司,有老婆、孩子,在另外一次地震中,方達遇到了認為已經(jīng)在地震中遇難的姐姐。姐姐親身體驗了另一位媽媽的無奈和痛心。這時她意識到自己怎么和媽媽選擇弟弟的無奈。跟著弟弟回家,跪在媽媽面前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感覺到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會一帆風順,總會有坑坑洼洼的困難等著我們?nèi)ッ鎸Γ詫捜莸男娜Υ齽e人。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五
“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你快點選擇吧!”,看完唐山大地震后,母親面臨一對兒女生死的選擇的畫面,一直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母親爬跪在地上,拉著救援人員的手說:“我兩個都要救!我兩個都要救!”,母親撕心裂肺地喊著,恨不得這水泥板下壓的是自己。
母親那痛苦而無奈的眼神,那絕望而凄慘的哭泣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一次次地閉著眼睛,試著叩問自己,如果我也面臨著這樣的選擇,我會選擇什么,是姐姐,還是弟弟?他們一樣乖巧,一樣可愛,他們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啊,不管放棄誰,這都不會是母親內(nèi)心真正的意愿。不管誰離去了,這都將是母親一生的遺憾和傷痛。丈夫已經(jīng)不在了。或許兒子更柔弱些,或許,要為方家留下一條根,母親最終選擇了救弟弟。從影片中,我似乎感覺在母親的眼里,弟弟受寵多于姐姐。地震前那僅剩的一個西紅柿,母親也是把它塞給了弟弟,只是對姐姐承諾“明天給你買”,地震了,姐姐和弟弟分別壓在同一個水泥板的兩頭。
救援的人說只能救一個,母親又一次選擇了弟弟。其實在這兩難的選擇里,根本沒有孰輕孰重,做出選擇的人才是受傷害最深的人。影片里,母親的一句臺詞就深深地將感情表達出來:“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女兒沒了,但做娘的心里卻一直裝著女兒。她無時不在想念著她,惦記著她。女兒走后,母親每天在家里放著一盆水,水里面放著兩個西紅柿,她答應(yīng)給女兒的。每年的書,她也是買雙份,在她心底,女兒沒有離去,一直在她周圍,一直都在。愛的選擇里,包含著深深的無奈。32年里,母親一直飽受著思念的熬煎,她堅守在地震發(fā)生的地方,等待丈夫和女兒的歸來,拒絕再婚也拒絕搬遷,她把一生的幸福都放在思念已逝之人身上。
三十年前的媽媽在她的內(nèi)心里開始重疊,眼前的一切,促使她重新解讀當初母親對自己的選擇,促使她重新審視自己對母親的怨。直到她認出了弟弟,并聽到弟弟對媽媽評價,唐山大地震后,她媽媽的心也跟著徹底碎了,再也不能愈合……就在那一刻,她塵封了32年的堅冰終于徹底的融化,她說:弟弟活著多好,弟弟能活這多好啊……印度有句名言:“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的愛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
看了這部影片,我對母愛,對生與死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它把人間最平凡的親情呈現(xiàn)在我面前,卻給了我心靈前所未有的震撼。有時,我們會在愛與恨的邊緣徘徊,其實,母親和孩子之間沒有什么值得在意的糾纏,只要在一起活著就好,就好。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六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zāi)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zāi)難發(fā)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人聲,強烈的視覺沖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后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著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著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幾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著喊出最后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23秒的地震災(zāi)難,帶來了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對他們?nèi)齻€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chuàng)傷。這里的無解,并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人類如何才能修復這種因災(zāi)難或苦難帶來的人性扭曲?這是馮小剛拍攝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對的難題。父親死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母親和女兒雖然活了,但內(nèi)心的傷口卻一直張開著。人們在電影院中留下的淚水,不僅是為這對母女,更因為災(zāi)難對生命和人性的傷害與扭曲。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電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無論是對故事、畫面節(jié)奏的把握,還是對觀眾情緒的駕馭,馮小剛都顯示了他嫻熟的功力。對大地震的災(zāi)難表現(xiàn),也處理的恰到好處,既形成了對故事發(fā)展的推動和壓力,也沒有過度的渲染,電影在意的是如何讓觀眾能設(shè)身處地走進角色的情感中,一旦與之呼應(yīng)、合拍了,你自然會與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復雜的人性世界中。人們流下的淚水,其實是對自己人性的一次凈化,流出的不過是那些遮蔽人性的雜質(zhì)。
近百年來,中國有太多的苦難和災(zāi)難,被遮蔽在人們的記憶之外。除了前兩年看過一部國產(chǎn)的反映臺風的災(zāi)難片以外好像國內(nèi)沒什么值得記憶的災(zāi)難片了。人們幾乎已經(jīng)遺忘了該如何用電影來表達苦難對人性的傷害。苦難在公共話語中的失聲,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與悲傷的能力。天災(zāi)人禍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就像《2019》一樣。天災(zāi)在世人眼里承擔了一個惡的角色。其實無論是天災(zāi)還是人禍,讓經(jīng)歷苦難的人發(fā)出聲音,不僅是對那些受難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著將那些個體的苦難記憶,轉(zhuǎn)化為民眾可以用來自我教育的公共記憶。它其實也是民眾間尋求文化認同的一種方式。這種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因為對歷史的苦難記憶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們提放這種苦難的再度發(fā)生。當2019年發(fā)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電影中顯示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別,整個民族對待災(zāi)難的態(tài)度日臻成熟,災(zāi)后的心靈重建是比實體重建更重要的一環(huán),溫總理的一句“大難興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現(xiàn)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準確預(yù)報這種大的苦難和災(zāi)難在何時何地發(fā)生,它往往在人們毫無提防的時候突然來臨,就像唐山、汶川、玉樹地震一樣。不愿面對傷疤和苦難的人們,卻要以這種更殘酷的方式,來面對歷史的蘇醒。苦難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傷害的個體,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對苦難的揭示和記憶,也是一種對創(chuàng)傷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尋。《唐山大地震》就是這樣一部寓言,它用一個帶著體溫和血淚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苦難重壓下人性的尊嚴。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七
同前兩次一樣,看完之后我難過了很久,一個人在家里抽泣。然而過后仔細品味,我發(fā)現(xiàn)三次讓我流淚的理由,或者說悲傷的對象,是不盡相同的。
第一次主要是為災(zāi)難的殘忍和人物的悲慘命運而哭,第二次主要是為了那個母親的掙扎而哭,到了第三次,我除了為電影,為人物落淚之外,還為我自己感到悲傷。
這時,一個疑惑突然就從心中升起。我突然就想問自己,為什么還有這么多這么多的災(zāi)難,我卻沒有付與同等的悲憫?同一類的地震,有的甚至有更多的傷亡。還有海嘯、泥石流等等諸多災(zāi)難,我在新聞中看到時,從沒給予過一句超越“哦,可千萬別發(fā)生在我身上”之上的評價。甚至對于南京大屠殺,我即使會在歷史試卷上寫下“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一類的話,內(nèi)心也從無過深的觸動,只是對“三十萬”這個數(shù)字有一個冷漠而疏離的印象。
我開始想,用力地想,我想這之間有怎樣的差別,又是什么樣的隱蔽的力量促使我作出兩幅截然不同的姿態(tài)來。
我似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
“三十萬”,這可怕的“三十萬”!它是罪魁禍首,是差別產(chǎn)生的根源。
人不是冷漠的,但數(shù)字是無情的。一個數(shù)字,只是一個符號,輕飄飄地鉆進人的耳朵里,除此之外,再無甚功效了。我們在聽的時候,聽到的是“死了三十萬人”,于是就只是“死了三十萬人”,這就完了。
可不該是這樣的。哪能是“三十萬人”,應(yīng)該是一個人,一個人,一個人,再一個人……每個人生命的消逝,哪怕是意外中的喪生,都該是值得哀悼、同情的。他們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可愛的個體啊!這么能用一個簡簡單單的“三十萬”來掩蓋、代替!他們中,有俏皮可愛的小孩兒,會拉扯著衣角向我們要糖吃;他們中,有善解人意的鄰家兄長或是姐姐,會在我們摔倒時溫柔地把我們扶起來;他們中,有不茍言笑的努力工作的大叔,用有些彎了的背,扛起了一個家……他們就是我們,就是我們親的,愛的人啊!
可悲的是,許多人早已習慣用“數(shù)字”打量災(zāi)難,記錄“災(zāi)難”,我們的新聞媒體,也在有意無意地以這樣的方式來轉(zhuǎn)述“災(zāi)難”。這樣看來,某些人對于災(zāi)難所缺乏的同情心和對生命所缺乏的敬畏心,似乎也解釋得通了。
可這是不對的,是不對的!
而當災(zāi)難只是用數(shù)字來描述和概括的時候,這又何嘗不是另一個災(zāi)難呢?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八
1976年,一夜間,唐山暴發(fā)了大地震!頃刻間,一座座房子倒塌了,砸死了一個個生命,呼喊聲,求救聲一聲接一聲,我看到這,心里一下子揪了起來。
故事講的是一個爸爸跑回家救自己的'女兒和兒子,不幸被石頭砸死。兩個孩子被壓在同一個石板下,可只能保一個,媽媽兩個都要保,時間不容考慮,媽媽違心作出了選擇保兒子。最終女孩得救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30年沒去找親人,因為她一直忘不了媽媽說的話保弟弟。
30年后,汶川發(fā)生了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她,豪不猶豫的回到了祖國,來到了第一線,積極參與救人,弟弟一聽到地震的消息,也是來到了汶川參與救援,她們相遇了。
母愛不是自私的,母愛是偉大的!災(zāi)難是無情的,人和人之間的親情是無價的!
文檔為doc格式。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九
1976年7月27日晚,一個安靜的唐山小巷正沉浸在綿綿的夢鄉(xiāng)中。涼涼的晚風,冉冉的燈火,只有魚缸里的魚兒在水中蹦跳著,似乎在訴說著心中的不安。果然,地面上揚起火紅色的地光,迅速蔓延著,冷笑著。地動山搖,將這個寧靜的小巷變成了可怕的廢墟。
一、1976年7月28日地震時,孩子們八歲。
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媽媽、兒子和女兒,原本幸福,卻在這可怕的唐山大地震里,喪失了他們幸福的權(quán)利。爸爸為了救孩子,在廢墟中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孩子們被埋在一塊水泥板下,不能動彈。媽媽望著孩子,傷心悲痛,卻無能為力,束手無策。
“只能救一個,你趕快做決定吧!”
“兩個都得救!”
“快點做決定,不然兩個都沒救!”
弟弟在廢墟中無力的呻吟,姐姐吃力的拿起石頭砸呀砸,一下,兩下砸進媽媽的心里,像針扎似的令人生痛。冷風無情,任由這位母親的淚水順臉頰肆意流淌。
“救弟弟”母親撕心裂肺的抉擇。
姐姐的心變得冰涼,兩行清淚流到水泥地上。
那晚,媽媽抱著認為死去的女兒哭了很久很久。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是怎樣的悲痛絕望,讓這位母親做出所有人心痛的決定。
二、時光停留在1986年。
女孩十八歲了,有一對夫婦收養(yǎng)了她,她的生活很幸福,至少,不再像十年前那樣凄慘困苦。
每當女孩想起十年前的那一幕時,就會頭痛,這時養(yǎng)父母就會心痛的幫她按摩,讓她放松。但是十年前的那句“救弟弟”,讓她無法釋懷,讓她絕望。她像一只警覺的小鹿,生怕再一次受傷害。
她不去打聽母親的下落,而她可憐的母親,以為她死了。
三、1995年,孩子們長大了。
時光過得真快,十九年前還是八歲的兒子女兒轉(zhuǎn)眼間二十七歲。他們都成家立業(yè)了。
孝順的兒子要給媽媽買房,她不要,她說要守在爸爸和女兒的身旁。搬家了,他倆認不得回家的路。
兒子搖搖頭,無可奈何。
誰又能知道,這位母親在用這種方式折磨自己,為十九年前的決定向女兒懺悔呢?
四、2008年,汶川地震現(xiàn)場。
這時的汶川一如當年的唐山,慘不忍睹。
弟弟和姐姐都知道地震的恐怖和危害,但他們卻不約而同地去了汶川,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在那里,一位女孩的腿被埋在廢墟里出不來,余震不斷,為了救女孩,官兵冒著危險試著各種方法救女孩,看到這女孩母親堅決地說,“鋸腿”,腿鋸了下來,女孩得救了,而傷心欲絕的母親在廢墟前痛哭。
姐姐望著這一幕,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想到當年母親的艱難抉擇。
后來,一個偶然,弟弟與姐姐相認,一起回到了母親家里,那個令姐姐魂牽夢繞的地方。
媽媽望著女兒,竟跪了下來,痛哭32年前。女兒忽然明白母親的難處。她32年不回家,是為了折磨母親,而母親也折磨自己32年。
五、尾聲。
后來,這一家人一定過得很幸福。
從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時隔32年,母愛始終散發(fā)出令人沉醉的芬芳。唐山大地震的這個故事,令人感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這樣,母愛的芬芳一直伴隨我們,母親永遠最無私釋放著奪目的光芒。《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是偉大的,而我們的母親也如同她一樣無私、一樣偉大。母愛滋潤我們成長,母親的教誨讓我們一生都受益匪淺。向天下所有的母親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
一部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不知讓多少人潸然淚下,今天我終于有幸觀看了這部影片。
人的生命是最頑強的,同時也是最脆弱的。當自然災(zāi)害來襲的時候,人的生命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正是因為人間有了愛,才會有那么多的奇跡發(fā)生。人只要有了愛,就擁有了無窮的力量。就像影片中的母親李元妮和女兒方登,是愛讓她們在32年后重新相聚。地震可以震碎建筑,可以奪去人的生命,但它卻不能震碎人心,卻不能征服人的生命,因為人的心中有愛。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好端端的一切被瞬間奪去。但是地震無情人有情,因為愛,人類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還記得那個母親嗎?地震來臨時,她毅然用身體保護著她僅有兩個月達的兒子,當他們被救援隊人員發(fā)現(xiàn)時,她仍保持著當時的姿勢,身體趴在地上,用雙腿支撐著,身體早已被石板壓得變了形觀后感,但她身子底下的孩子仍安然無恙,毫發(fā)未傷。救援人員還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包裹了有一個手機,上面有一條早已寫好的短信:寶貝,媽媽永遠愛你!雖然這個故事我聽過很多遍,但每一次聽都忍不住流下眼淚!可能是上帝想讓人類明白一些什么,把災(zāi)難放在了這一天:5月12日。有人說這是:我有愛!
愛可以消除悲傷的瓦礫,可以推倒絕望的斷壁,愛意味著一朵云推動者另一朵云,一顆心推動者另一顆心……有愛就有一切!
珍惜你身邊的人,珍惜你所愛著的一切,愿人間處處開滿愛的花朵,春滿人間!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一
“23秒,32年”,緊緊地牽動著我的心。今天,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久久讓我難以忘卻。作為一個90后的唐山人,讓我發(fā)出了許多感想。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可以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可以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唐山大地震》挑戰(zhàn)你的淚腺!
令我最感動是片尾處,方登原諒了媽媽,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媽媽為她準備好的涼水泡西紅柿、媽媽的下跪,讓人心酸有余!方登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著問媽媽“這些年你是怎么過來的啊?!”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說這些情節(jié)對淚腺的挑戰(zhàn),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xiàn)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
劇中僅表現(xiàn)了方達、方登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quán)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發(fā)老者對著地震紀念墻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后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杰年僅5歲。”這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唐山人,觀看《唐山大地震》后,感觸深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建設(shè)更美的唐山,同時我還明白:生活常態(tài)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面對生活吧!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二
今天晚上,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到銀座全球通電影城去看電影。我們觀看的是《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fā)生了一次大地震,它發(fā)生于中國唐山的里氏7.8級,造成了242769人死亡。這場災(zāi)難,給很多的家庭都帶來了不幸。至今很多場面仍讓我記憶猶新:
在一天下午,唐山的每個地方都出現(xiàn)了很多的蜻蜓,人們覺得非常的奇怪。可是他們不知道,這蜻蜓是地震前的前兆。這時的人們,有的已經(jīng)回到了家,有的正在往家趕,還有的在上班……此時的方登和方達正坐在爸爸的大卡車里,仔細的觀察著這些蜻蜓。方登和方達是一對活潑可愛的的龍鳳胎,他們和爸爸媽媽快快樂樂的生活著。這天晚上,他們的爸爸和媽媽在樓底下乘涼,而兩個孩子卻在家里準備睡覺。
突然,劇烈的搖晃開始了。正在施工的大吊車突然間倒了下來,砸到了幾名工人的身上。接著,樓房也在不停地搖晃,吊燈嘩嘩的往下掉,地上的建筑物也相繼倒塌,砸死了很多人。人們在四處逃跑,爸爸媽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樓房再慢慢的塌陷,而卻無法挽回。爸爸媽媽非常的.恐懼。媽媽剛想沖到樓上救兩個孩子,卻一把被爸爸抓住。爸爸對媽媽說:“你不要命了嗎?”然后,爸爸跑進了危險的地帶去救方登和方達,可就在爸爸剛跑進去的那一剎那,樓房“咚”的一聲,全部都倒塌了,他們的爸爸被埋在了廢墟下面。
這時,又有人高喊說找到了方登和方達的具體位置,媽媽聽了,連忙放下爸爸,跑去看自己的兩個孩子。
找到孩子的人說,兩個孩子壓在一塊水泥板下,要救只能救一個,媽媽一聽,非常的著急。哭著喊著說兩個孩子都要救,可是那個人說只能救一個。最后,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媽媽做了決定,救弟弟。
在廢墟中的姐姐方登聽見了,眼淚默默地流了出來。被救出來以后,兩個孩子都是昏迷的狀態(tài)(方達失去了一只手臂)。人們以為姐姐方登死了,媽媽抱起方登,反復的說,登,媽媽對不起你!這句話。之后,媽媽就帶著方達去了解放軍救援的地方。
方登醒過來了,她發(fā)現(xiàn)旁邊躺著的是她的爸爸,在一片混亂中,他自己走出了出去,這時,她遇見了一個解放軍叔叔,解放軍叔叔就把她帶回了他們暫時搭的軍營。
然后,她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收養(yǎng)了方登,于是,又重新起名為王登。
在養(yǎng)父養(yǎng)母的細心照顧下,王登漸漸地長大了。
上大學的時候,王登跟一個男同學談戀愛,后來又懷孕了。接著,王登又和一個外國人結(jié)婚了。
在四川大地震的時候,王登參與了這次的救援活動,而她得弟弟方達也去救援了,就這樣,她們又一次的團聚到了一起。
轉(zhuǎn)眼間,王登的孩子和方達的孩子都已經(jīng)很大了,他們都叫點點。媽媽和王登還有方達和他的妻子、兒子,來到了爸爸的墓前。然后,媽媽跪下說,大強,你把我們的女兒送回來了!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深受啟發(fā):親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父母對方登和方達的愛,一次又一次的體現(xiàn)了出來。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應(yīng)該好好學習,去報答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父愛和母愛永遠都是偉大的。而且,自然災(zāi)害侵占了我們的家園,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nèi)祟悾绻覀儾蝗游铩⒅参铮谴笞匀灰膊粫蛭覀兩烊?zāi)難的手。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三
災(zāi)難總是以迅急的速度降臨,又以迅急的速度離開,只留給世間一片廢墟和慘敗,讓人們眼睜睜目睹無數(shù)鮮活的生命頓時卻又永遠的失去色彩。我想這是大自然在以另一種方式證明人類的弱小。
二十三秒的地震,三十二年的感情糾結(jié)。
我無法真正體會最為一個母親的李元妮舍女救子時內(nèi)心的劇痛和無奈。兒子和女兒,失去任何一個都將成為一個母親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但地震留給母親選擇的余地卻顯得那樣小的可憐,就像別人給你出了一道單選題,明知給出的兩個選項都是對的,但偏偏要你放棄一個,你可能不服氣的反駁題目出的不公道。但在大自然面前是沒什么公道可言的,生命可能就在彈指一揮間便灰飛煙滅,大自然從不會吝惜一個生命的死活。最終,母親選擇了兒子。即便他知道無論選擇哪一方,對另一方都會造成致命的損傷,這是一個母親的選擇。
在大地震來臨之際,父親則如擎天柱一般撐起一片生命的綠地。父親總是在最險要的關(guān)頭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與信念,這便是父愛的偉大之處。在你最緊要的關(guān)頭,父親仍然能能夠清醒的告訴你:別怕,有我在。生命的韌度從父親身上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讓人肅然起敬。但父親還是走了,親情的力量還是沒能奪回大自然對生命的審判權(quán)。
終于,生命的精彩在這一剛一柔中毫不保留的展現(xiàn),無論結(jié)果如何,我們都應(yīng)以一個贊頌者的姿態(tài)去祈福他們。
其實電影自始至終都在演繹一場關(guān)于親情的故事,給人以透徹心扉的感動。讓人在冷酷的自然面前仍然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存。地震再強烈也震不倒用愛構(gòu)筑起來的心墻,這便是人類的偉大之處。于是,我們有理由相信,父母親人的愛才稱得上人間至愛,而我們更不能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在他們愛的呵護下,我們應(yīng)該更加努力的汲取營養(yǎng),茁壯成長,以此來報答父母以及所有愛過、疼過我們的人。
震后,愛尚存。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四
是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看這部電影的,可隨之而來的是卻是心靈的大地震。反反復復地想著那三個讓我心疼的主角——方登、方達、還有他們的母親李元妮。整整32年,尾隨著他們的生活痕跡,看到了他們淚水中叫人痛心的掙扎。
方登,一個倔強的叫人心疼的女孩。從那兩行淚在她稚嫩的臉上滑落開始,我們就感受到今后的日子她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我想,不是對死亡和地震的恐懼,而是對命運的傷懷甚至是對母親的憎惡。于是這種發(fā)泄便隨之轉(zhuǎn)移到自己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身上,盡管養(yǎng)父一再地讓她回唐山去找親人,但她總說是不記得了。可是當已長大的她在養(yǎng)父面前聲嘶力竭地吼著:“我不是不記得了,我是忘不掉!”那一刻,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方登的痛楚。“救弟弟”那三個字一直貼在她耳邊,那個微弱的聲音被擴大千萬倍在耳膜中爆炸,于是就成了心底里那個她不愿揭開的傷疤。
可親情又能如此徹底地痊愈一切!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姐弟時隔32年重逢,看到弟弟,方登的心瞬間塌軟了,她哭著說“看到弟弟,我就知道我錯了!他是我弟弟啊,弟弟活著,多好!”這就是親情,足以感化一切。透過方登的掙扎,我看到的,不是她的冷漠,而是始終埋藏心底的對家的眷戀。可惜,沒人能懂!
方達,這個斷了一只手臂但后來仍干出了一番大事業(yè)的爭氣的孩子,其實他心中的負罪程度絲毫不少于母親。32年來對姐姐深深的愧疚以及媽媽當初的那個決定給自己背負的沉重使命,有沒有想過他的累?在不想念書時母親又翻出往事來勸他,他一急就喊:“你當初干嘛不救我姐。”吃了母親一巴掌。他是必須爭氣的,縱使是為了當年的那個決定他也必須報答母親,于是他愧疚了32年,奮斗了32年。他的掙扎中,我看到折磨人的委曲,可惜,沒人能懂。
李元妮,這個堅強的母親,上天拋給她一個一輩子都不忍心去做的決定,讓她的心中纏了一個打不開的結(jié)。當她失神地說出那句“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我流淚了,失去了由自己放棄的,況且是唯一的女兒,這是一場比地震更可怕的劫難!她一時一刻都沒有忘記過丈夫和女兒,每年都給他們燒紙錢,一遍遍告訴他們回家的路,絮絮叨叨,模糊的囈語里滿是母親的溫柔。她為他們犧牲了青春,以作微弱的償還。在最后母女相認時,方登抱著頭痛哭著喊:“這32年你是怎么過來的啊,一個人這一輩子里有幾個32年啊!”那一刻,母親的神情忽然變得釋然,像是所有的痛苦都不復存在了,她笑著流淚,那一刻,回想到她的掙扎,我忽然地看到了這位堅強的母親其實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一擊,那次劫難,那次手心和手背的選擇,那資助掏空了心的遺棄……她再也經(jīng)不起什么了。可惜,沒人能懂。
32年的掙扎,因那23秒的地動山搖,往后,亦便是再也難分難舍的血脈親情。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五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的電影,那時候才1976年,地震之前天上全是飛的蜻蜓,當時人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來,才知道是地震的預(yù)兆。
地震里有方登和方達是一男一女,方登是姐姐,方達是弟弟,他們是雙胞胎。地震中,他們失去了爸爸,爸爸是保護媽媽,但卻把自己犧牲了。
他們姐弟倆都被壓在樓板下,媽媽去救他們,但是只有一個人能活下來,媽媽為了救弟弟,只能放棄姐姐,后來弟弟得救了,姐姐聽了這話,心里很難過。后來,姐姐的被抱出來放在爸爸的身邊,媽媽以為她死了。下了一場雨。姐姐醒來了,到處亂跑。被解放軍叔叔收留下來了,問她家鄉(xiāng)在那里,她不說話,解放軍就去找她的親人,沒找到,她成了孤兒。媽媽以為姐姐死了。姐姐被解放軍家庭收留下來了。
到了下一年代,當年的弟弟找了老婆叫小河,老婆生了兒子叫點點,姐姐結(jié)婚,找了個外國老公,姐姐生了女兒叫點點。
2008年5月12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在做自愿者時相遇了,方達把方登帶到了唐山老家見媽媽。媽媽為自己所做事向姐姐道歉。姐姐原諒了媽媽。他們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唐山大地震中共死了24萬人,祝現(xiàn)在唐山人能過的平平安安。
電影到此結(jié)束了,我舍不得離去。
2023年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實用16篇)篇十六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唐山大地震》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3秒,32年”,緊緊地牽動著我的心。今天,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久久讓我難以忘卻。作為一個90后的唐山人,讓我發(fā)出了許多感想。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可以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可以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唐山大地震》挑戰(zhàn)你的淚腺!
令我最感動是片尾處,方登原諒了媽媽,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媽媽為她準備好的涼水泡西紅柿、媽媽的下跪,讓人心酸有余!方登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著問媽媽“這些年你是怎么過來的啊?!”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說這些情節(jié)對淚腺的挑戰(zhàn),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xiàn)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
劇中僅表現(xiàn)了方達、方登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quán)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發(fā)老者對著地震紀念墻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后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杰年僅5歲。”這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唐山人,觀看《唐山大地震》后,感觸深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建設(shè)更美的唐山,同時我還明白:生活常態(tài)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面對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