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的內(nèi)容要真實、豐富,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描繪出生活中的精彩瞬間。在下面的范文中,作者運用了豐富的語言技巧和獨到的觀點,給人一種獨特的閱讀體驗。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一
我的老家在荔浦。跟初識者說到自己的老家,他們往往會跟我聊起荔浦芋。偶爾,還會有人說起十幾年前播出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正是這部劇讓名不見經(jīng)傳的荔浦芋火爆北京城,紅遍全中國。他們都說,你們荔浦真應該感謝《宰相劉羅鍋》劇組啊。
在我們老家,荔浦芋被叫做“檳榔芋”。據(jù)荔浦縣志記載,正宗檳榔芋種由福建傳入,以荔浦縣城郊關(guān)帝廟前所出者為佳,剖開后,荔浦芋從頭到尾每一片都布滿棕紅檳榔紋,謂之檳榔芋。其他地方移種的,僅外形相似,刨開后紋路稀疏或無紋,本地人稱之榔芋。荔浦芋入菜,最有名的當屬荔浦芋扣肉,這是一道在荔浦高級飯店的酒席上和普通平民的節(jié)日里均會出席的,在荔浦本地人看來最普通不過的一道菜。過年的時候,更是家家戶戶都會在小年前后整出幾大碗放在籠屜里存著,留待年三十團年飯及大年初幾招待客人時享用。
我們那兒的習俗,小年那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把房子打掃一通,一般一大早女主人就圍著頭巾舉著長長的掃帚掃天花板上的蜘蛛網(wǎng),男主人用鏟子把屋檐下流水的溝里積了一年的泥鏟到竹箕里,然后一擔一擔地挑到野外。有時候房頂上的灰落到女主人的眼睛里,她就大聲地喊叫,讓男人給她吹,眼淚出來了,臉上卻還是帶笑的,因為小年意味著春節(jié)的開始。吃過中午飯,該開始準備小年夜飯了。做小年夜飯前要先做荔浦芋扣肉,男主人大叫一聲“起油鍋咯”,聲音故意拉得很長,似乎這一聲拉開了年的序幕。女人把大桶的茶油倒進鍋里,交代孩子生火后,拿出六七斤重一個的芋頭,削皮兒,切成六公分長、四點五公分寬、一點二公分厚左右的長塊,用油炸到芋頭皮呈金黃色,馬上撈起;男人在另一個鍋里水煮整塊的五花豬肉,他不時用筷條躉躉肉皮,待筷條能穿過肉皮時,馬上把豬肉撈起放在一個漏籃里,女人過來用針尖在肉皮上均勻地刺上小孔,涂上醬油、蜂蜜醬和白糖,男人接著把肉塊投到油鍋里炸到肉皮發(fā)泡呈黃色,撈起,切成與荔浦芋同樣大小的塊兒,與桂林豆腐乳、三花酒、五香粉、胡椒、蔥汁攪勻。然后男人女人一起將荔浦芋片和肉片間雜排列、肉皮朝下裝入大碗,裝了好多碗,最后這些扣肉被裝到一個大大的木蒸籠里,火要燒得旺旺的,蒸氣出來的時候年的味道就開始在村子里彌漫了。在扣肉香里殺雞宰鵝做豆腐釀蘿卜釀的男人女人們開始期盼著自己做的扣肉得到春節(jié)走親的親戚們的贊賞了。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二
“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注意,親人兩行淚。”這句話來自我印象最深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不過我最感動的是電影傳遞出來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望。
電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們躲進地下城,用行星發(fā)動機迫使地球停止自轉(zhuǎn),然后用一個空間站領(lǐng)航,準備拖走它;第二部分是韓子昂等人到地面上,見到滿目瘡痍的地球之后的震驚和難以置信;第三部分是人們想用土星的引力向前,反而被土星吸住了,劉培強舍身解救。三個部分相輔相成,互相聯(lián)系。
其中,科幻部分最多的是在電影的前中段。它講述了太陽急劇老化,即將吞噬地球,人們在亞歐大陸上建造了行星發(fā)動機,準備帶著地球離開太陽系,到新的星系上去。我認為這里有一個細節(jié)很好,符合實際情況。你想,為什么行星發(fā)動機要裝在亞歐大陸上?因為這塊大陸的板塊足夠大,可以承受足夠大的推力。
不過構(gòu)思行星發(fā)動機就有點反物理了。太陽的引力為3.56×1022n。而地球的承載力僅有1.5×1010n,所以地球可能會被壓碎的。不過吳京說得很好:“科幻就是科技結(jié)合想象而成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像后面還有點燃木星的片段一樣。其實我更在意的是電影所傳播出來的價值觀,能否引起我們的共鳴。
這個電影很符合我們中國人的想法:什么都能散,但是家不能散。就算走也要拉著地球。電影里有兩個很感人的情節(jié)。一個是韓朵朵呼吁大家來幫忙;第二個是劉培強英勇就義。看到這里,觀影的人幾乎都落淚了,各個人物的性格也在這里突現(xiàn)出來。性格不一的人物造就了一個個別樣的情節(jié),很能打動人。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我很喜歡,這也是我印象比較深的科幻大片。我相信中國能拍出更多更好的硬核科幻電影。
文檔為doc格式。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三
本站:近些年來,新年的年味是變得越來越淡了,我們當年的年味都去哪了呢?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年味》。
對于很多人來說年味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但對于我來說年味就是很特別了。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們一家早早地起了床,就是為了晚上那一頓美味的佳肴。爺爺去買魚;奶奶炸芋頭和扣肉;爸爸殺雞;媽媽和我一起淘米。一頓午飯后,我開始分工了。“爸爸媽媽去洗菜,爺爺切菜,我和奶奶做菜。開始吧!”我嚴肅地說。“好的!保證完成任務。”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爸爸媽媽“嘩嘩嘩”地洗著菜;爺爺“咚咚咚”地切著菜;我和奶奶“唰唰唰”地炒著菜……大家在其樂融融地分工合作,沉浸在歡樂中。我們看見爺爺奶奶露出喜悅的笑容,爸爸媽媽和我面面相覷,頓時心里明白了很多。
我們做了很多菜,有:扣肉、清蒸魚、豬肚燉雞湯等。我最喜歡的一個菜是清蒸魚。它是這么做的:先把魚的內(nèi)臟、神經(jīng)、牙齒去掉。把它切成一塊塊的。放入蔥、姜、料酒等東西去腥,腌制五分鐘。之后用開水大火蒸八分鐘。一道清蒸魚就做好了。
大家準備了一道道豐盛和美味的佳肴,互相送出了新年祝福,愿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年味,就是年的味道,自古以來一直留傳下來的習俗。
這就是我的年味,我的年。
小作者:陳馨儀。
指導老師:唐萍。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四
今天是大年三十,處處正如歌曲《過新年》里所說的“鞭炮聲聲鑼鼓響”。雖然沒有鑼鼓的聲音,但是,我早上被震耳欲聾的鞭炮吵醒卻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我懷疑這兩天的霧霾就是因為放鞭炮引起的。
冬夜悄悄地降臨了。春節(jié)的壓軸大戲上場了———年夜飯(或稱團圓飯)做好啦!和往年一樣,“余”又出現(xiàn)在我們的餐桌上,美味無比!
還有香噴噴的豆沙春卷,一吃就停不下來。金黃的皮脆脆的,美味的豆沙甜甜的。不是做廣告哦!
在年夜飯的餐桌上,最好吃的要數(shù)貝類粉絲了,大蒜使粉絲又辣又香,香蔥和它的名字一樣,讓整盤菜更香.更入味!
了過去。
吃完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就要開始了。在開始之前,我表演了《過新年》這首歌。過新年呀,咚咚咚咚鏘,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鏘,鞭炮聲聲鑼鼓響.......
我們沉浸在新年的歌聲中,都快忘了還有春晚呢!
不管是紅包,還是春晚的小品節(jié)目,都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新年快樂!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五
變了呀,變了……。
為新年做準備中,換新是必要的。
還記得小時,換新總是一家人出動。我拿塊抹布,姐姐提個拖把,母親拎個水桶,父親帶個簸箕,奶奶拽個掃帚,紛紛進入戰(zhàn)斗之中。
看那角落,是幾百年都不曾打掃的。慢慢地鉆進去,遞進清潔液,“哧”一聲噴灑而上,抹布一抹,干干凈凈,像是閃著亮光。看那玻璃,又是一個戰(zhàn)斗場所。端來椅子,緩緩地站上去,目不轉(zhuǎn)睛地一次又一次擦著,用指甲一次又一次地揩著,用報紙一次又一次地拭著,直到锃亮锃亮,一塵不染。
當每個人都找到一處地方去清洗時,揮動著胳膊,都不愿停下,直到燈火亮起,家家飄出縷縷清香。
變了呀,變了……。
樓道,空蕩蕩的;手中,空蕩蕩的;心里。也是空蕩蕩的。我感到莫名的空虛。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六
最近的陰雨天氣確實不怎么令人高興,可過年的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的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的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的手上還提著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lián)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的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么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新春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lián),祈求好運。傳統(tǒng)的對聯(lián)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lián)語,什么“財源廣進”“步步高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新春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nóng)歷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后,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fā)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
在爆竹聲中,新春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七
今天已經(jīng)是大年初八了,耳邊還此起彼伏地響著“噼啪,噼啪,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一聲接一聲,一響接一響。深藍的星空時不時地竄上幾束火花,隨著一聲“啪”的聲響,一朵五色的煙花在天空綻放……我已經(jīng)過了十三個春節(jié),雖然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可這古老的節(jié)日總是給我們帶來驚喜,總是給我們帶來快樂,還有那令我們回味無窮的“年味”。
聽大人們說,大年三十要守歲!今年的大年三十,我邊看《春晚》邊打瞌睡,到十一鐘時被《春晚》里的笑聲驚醒,我連忙強打精神告訴自己“這是我頭一回守歲,千萬不要放棄!”《春晚》里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還有手影戲,我一下又來了勁,看得連蹦帶跳,笑彎了腰。當時鐘的秒針一步一步走向十二,我知道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我就要十四歲了。外面的鞭炮嘩啦一下不約而同地響起,“嘭——啪,嘭——啪”一聲更比一聲高,我興奮無比,連忙在這第一時刻打電話去拜年!一聲“happynewyear’sday”就揭開了年的序幕。
走在大街上,那代表吉祥如意的紅色像火一樣在整條馬路上燃燒起來,讓人看起來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先說那春聯(lián)吧!紅底黑字的上聯(lián)、下聯(lián)家家戶戶的門上都少不了,有著朝氣蓬勃的“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有著五谷豐登的“歲歲年豐添美滿,鼠歲豐登酒一船”,還有那充滿希望的“賀歲紅聯(lián)增喜氣,一元復始艷陽天”。店鋪的鐵門上沒有了以往那死氣沉沉的感覺,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各種各樣的“福”字,那代表福到了的貼法,滿街都是,路上的行人稀疏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幸福與快樂!
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爺?shù)纳眨瑧斠綇R里清香拜佛,求得一年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初五的早上,爸爸、媽媽帶著我進廟燒香,帶著一大捧香擠進了人山人海的天寧寺。我留心了一下,那香有“四季平安”、“狀元高香”、“幸福美滿”、“財源滾滾”……都是有著吉祥美好的寓意。用燭火上點燃手中的香,在慈祥的菩薩面前,人們都十分虔誠地許下自己的美好心愿!
淡淡的火藥味、濃濃的墨香、飄渺的香火味彌漫在整個正月里,走到哪里都是這年味,這味道,正因為有了這濃濃的年味,我們的春節(jié)才會變得如此多姿多彩,如此令人向往!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八
1、祥云浮紫閣,喜氣溢朱門!
2、簾短能留月,樓高不礙云!
3、蘭經(jīng)香風滿,松窗夜月圓!
4、中秋祝福短信:年年中秋待月圓,月圓最是相思時。
5、月圓人團圓,在這個想念的節(jié)日,祝你一切圓滿美好。
6、自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一天氣象沉銀漢,四海魚龍躍水精。
7、月是中秋圓,人是我最好.愛你誠摯心,天地可為鑒.
8、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guān)懷,濃濃情意與祝福,中秋快樂!
9、月兒圓圓兩情綿綿咫尺天涯何為佳期。
10、月圓人團圓,月缺人分別。若是無情時,月圓亦月缺,若是有情時,月缺亦月圓。
明月千里寄相思!
11、千山萬水,隔不斷我在佳節(jié)對你的思念。
12、你問我愛你有多深,今晚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秋祝福短信。
13、秋意撩人,愿在初秋的夜晚你我享,皓月當空,思意正濃!
14、中秋之夜一起注視遙遠的明月,月亮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對方,一如她反射陽光!
15、親情愛情,情系佳節(jié)。家園月圓,圓滿中秋。中秋祝福短信。
16、年年中秋年年過,月月圓時月月明,日日想你日日苦。
17、中秋的月兒圓又圓,我的月亮卻少半邊。千里遙寄相思苦,何年何月現(xiàn)歡顏?
18、月是今夜明,情是今夜切;二小今無猜,何不今相悅。中秋祝福短信。
19、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樂團圓。祝您的事業(yè)更加成功,從本次月圓時開始,好事不斷。。。
20、抬頭看看天上那輪明月,像不像我微笑的圓臉?嘻嘻!!祝您節(jié)日愉快!身體健康!
21、紅紅翠翠,年年朝朝暮暮。暮暮依依,時時鰈鰈鶼鶼。說不完的.思念,但愿您的生活就象月一樣圓滿!
22、中秋了月圓了是祝福的時候了祝你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只有微笑!
23、一年中秋又來到,遠在他鄉(xiāng)的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祝家中的親人們永遠幸福安康!
24、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愿你的生活就象這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九
伴隨著時光老人的腳步,春節(jié)的氣息已經(jīng)嗅到,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恍惚間,卻不知道應該怎么做了。好吃、好喝天天應有盡有,大年似乎走失了一般。遙望南天,任由生翼的思緒飛向那炊煙的童年,去尋找塵埃臘味的老屋,鞭炮炸響的村寨、貼上紅對聯(lián)的木門、新鮮的花衣服,還有那顆涌動心海的期盼之心。
小時候,盡管那時物質(zhì)匱乏,又居住在偏遠的農(nóng)村,卻盡是充滿了無限的快樂。清晰記得,一進入臘月就扳著指頭開始算天數(shù),盤算著怎么過,是先走外婆家、舅舅家,還是先去大姑媽家、二姑媽家。平常農(nóng)活多,很少有走親串友的空閑。唯有春節(jié)期間才可以去親戚家好好瘋玩一回。那時候表姊妹多,到哪里都有伴兒玩。一起打豬草、放牛、砍材、跳海、捉迷藏等,還能好吃好喝上一通。分別時總是戀戀不舍,有時還因不舍分開要哭鬧一場,最后還是被大人強行帶走。我喜歡跟著哥哥、弟弟,一起到他們的干媽、干爹家去拜年。居然還跟著他們傻里傻氣的喊干爹叫干媽,常常我也會得到“干爹、干媽”分發(fā)的漂亮手巾或好看的襪子,自然是喜不自禁。當時我總認為父母偏心眼,長大后才知道他們八字軟,為了哥哥、弟弟、妹妹長命,都按生辰八字給他們找了干爹干媽,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平安成長。后來,才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那時候,爺爺平反昭雪后分配在工廠工作,每年春節(jié)才放假回家。因此,又多了這份血肉相牽的團圓期盼。家里有好吃的菜肴,留著等爺爺回來了享用。爺爺每每回家過年,也會給我們買回許多好吃的東西,都是村里別人家孩子難得一見的糖果之類,更欣喜是還給我們買來新奇的玩具,眼饞的鄰居家的小伙伴們垂涎欲滴。記憶尤深的就是弟弟能跑的黑烏龜、會叫的大紅馬,他欣喜地拿著它們滿寨子跑,臉上洋溢著說不出的得意和狂歡。當然,爺爺不會偏心病,新穎的布娃娃是他老人家給我的最愛。讓我也同樣享受著玩耍的快樂。其實,爺爺對我更是厚愛有加的,他在為我買玩具的同時,還會買上好看的新衣服、花裙子。思想落后的母親說,裙子是城市里女孩穿的,農(nóng)村女孩穿裙子叫人家笑話。淳樸的母親不容我辯解,狠心的把我漂亮裙子改做了圍裙,我一連傷心難過了好多天。由此,讓我羨慕起城市的女孩來,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城市人。不過,爺爺給我買的各種顏色的燈芯絨布料,母親還是給我做成了好看的衣服,比起當時農(nóng)村的女孩子來,我穿的比誰都好看,讓我多了幾分優(yōu)越感。有時或拿出這些對當時農(nóng)村孩子眼中的奢侈品,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有時還會拿出爺爺買回的花生糖分給他們,叫他們也嘗到最甜美糖果的滋味,自然他們都會對我刮目相看,流露出羨慕的眼光。
豬草,大家拿出了最大的干勁,花上一天或半天時間把草料堆滿一間屋子。那干勁,縱然再嚴寒的天氣也不覺得冷,小手彤紅也沒有凍僵的感覺。母親教我們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要講究衛(wèi)生,再窮也不能邋遢。尤其過年時,房里房外必須不著一絲塵埃,上上下下打掃得干干凈凈。過年時的衛(wèi)生也是個個動手,沒有閑人。其實當時家里根本就沒有什么陳設(shè)可言,就是簡單的桌子,板凳,更多的就是鋤頭,釘耙,斗笠,蓑衣,背簍等農(nóng)具。把它們進行歸類,各自擺放一間屋子,堆放整齊,等著勞作時使用。專門布置一間光亮的屋子作客屋,來接待拜年走訪客人的,室內(nèi)安放有幾根長凳子和幾把椅子,一張小方桌,一個書架,書架上僅有幾本珍貴的書,《格林童話故事選》,墻壁上懸掛有爺爺奶奶的相片。小方桌常常有一個開水瓶,幾個水杯。這就是俺們家最高貴最門面的的一間屋子。
除夕那天,一家人烤著熊熊燃燒的大火守夜,既象征著來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家人又能團團圓圓的過個暖融融的大年。家里平時是舍不得燒柴或燒煤的,只有除夕夜才不吝嗇那些東西。一家人說說笑笑的等到半夜十二點鐘聲敲響,哥哥、弟弟跑出門外點燃媥炮,“噼里啪啦”的響聲中,父親挑著水桶急匆匆的跑到井上去打水,按家鄉(xiāng)的風俗,第一個從井里打起水,就算贏了。取到的水叫贏(銀)水,直到把缸子挑滿,滿滿的一缸水,寓意著來年財源滾滾,金銀滿堂。
這些遙遠而美好的記憶,承載著兒時太多太多的愿望與期盼,也讓我明白了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撰寫的天下第一對聯(lián)“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的深刻內(nèi)涵。
自打離開家鄉(xiāng)進城后,城里的年味相對的平淡了許多,除了除夕的看春晚,輕松的幾乎嗅不出過年的味道。雖然說日子美好了,吃穿玩樂隨時享用。可是,總覺得缺少了那份家鄉(xiāng)的懷念和牽掛。今年,我抱定心思:帶上幾掛鞭炮到鄉(xiāng)下去。去尋找兒時的足跡,感懷濃濃的鄉(xiāng)俗,不失為一大樂事。
大家去嗎?
作者|楊勝維。
公眾號:東方散文雜志。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
2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開車,來到了美麗的古鎮(zhèn)——塘棲,體驗了首屆古鎮(zhèn)年味節(jié)。
來到古鎮(zhèn),真是人山人海。運河兩邊,擠滿了散步的人,有拍照的、有聊天的、討價還價的、有玩游戲的、還有邊走邊吃的。好不容易擠過廣濟橋,一眼看去,除了人還是人。我和爸爸媽媽只能手拉著手,艱難地往前擠,看著兩邊琳瑯滿目的商品,饞得直咽口水,有筍干黃豆、各種糕點、青梅、麥芽糖、魚干、粽子,還有很多連爸爸媽媽都叫不出名字的好東西。
一個下午逛下來,買了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天快黑了,我們只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一
過年了,逛花市咯!來到了花市,我看見了很多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花,最多的就是菊花了,它的顏色也是最多的,太漂亮了!年橘也很多,樹上都結(jié)滿了許多金黃色的橘子,每個人的手上都拿著各自搭配成不同意義的花。
除夕到了,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lián)了,門上還要貼個福“倒”,上面的福字就代表著新的一年里我們?nèi)叶夹腋?鞓罚〕酝昴觑堊铋_心的就是收紅包了,紅包也叫壓歲錢,媽媽對我說你收了紅包就又長大一歲了哦,新的一年你要好好學習哦!
新年到了,炮聲連連!煙花齊放!讓我們一起敲響那時代的鐘聲!我也已經(jīng)聞到了,那獨特的年味!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二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年進入臘月,就扳著手指頭盼著新年的到來。一過二十,就要掃房子,洗衣物,把家里外都清洗一遍。到了二十三,街上就有幾個賣芝麻糖的在走街串巷地叫賣,我們家也買上幾根芝麻糖來祭祀灶王。之后,我就能吃上酥脆的芝麻糖了,感覺好香好甜呀。更感覺甜在心里的是有年味了。然后,就是蒸干了,在我家的竹床上,先是母親用高粱面包的紅菜包兒,接下來是玉米面做的黃菜包兒,這些是用來年前幾天吃的。最后蒸出來的白干,則是過年才能吃的:有白饅頭,棗花,花糕之類的。當然,母親憑著她的一雙巧手,還蒸一些小吉祥物,如“小刺猬”啦,“小魚兒”啦等。不過這些小吉祥物,不放在竹床上,而是放在門頭上,這是期盼著它們能給我們家?guī)砗眠\,用“刺猬”給家里馱福,用“魚”象征年年有余。看著竹床上紅的、黃的、白的食品,自然有了濃濃的年味兒。
大年三十,從上午起,四大頓(年三十的上午、下午和正月初一的早上、中午)就開始了。當我們吃著白饅頭肉菜的時候,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水餃的時候,當清脆悅耳的接鞭炮聲響起來的時候,無不沉浸在歡樂年味之中。
大年初一,我穿著母親親手給我縫制的嶄新的花衣服,隨著大街上的人群,向父老鄉(xiāng)親拜年的時候,那時的談笑風生,好像又回蕩在耳際。那快樂的場景,又甜在我的心頭。讓我感覺過年真的好幸福呀!
我的子女們小的時候。他們也在昐過年。那時我們吃定糧,雖然定糧的30%是白面,平時我們盡量少買白面,好節(jié)余些兒白面,留到過年的時候吃。要過年了,我在蜂窩煤爐子上,蒸一些兒白饅頭,花糕、棗花兒。讓孩子們品嘗年味的幸福。至于肉類的食品,憑著糧本上的供應,還能買到定量的牛肉。買回來包成牛肉水餃,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感覺年味兒濃濃的。
新春佳節(jié),兒女們穿上爸媽在商場里給他們買的成衣;吃著盤子里的糖果、花生、瓜子;一毛、二毛地數(shù)著自己的壓歲錢,孩子們也被濃濃的年味兒所陶醉。
現(xiàn)在,我的孫兒也盼過年。他的年味則是另一種味道。他希望在年假里,能多玩玩電子游戲,讓爸媽帶著他到南方旅游。至于吃的、穿的,早不是他想要的了,因為他早已不像他的父母那樣有所需求,更不像他的爺爺奶奶那樣渴望了。他的精神生活,更是豐富多彩。彩電、電腦、手機,早已不陌生了。他不像他的爺爺奶奶的童年那樣,連電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別說看電視了;也不像他的爸爸媽媽的童年那樣,能聽聽收音機、看上小的黑白電視,就是很奢侈的了。
我們祖孫三代人,雖然有著相同的童年,但對年味兒的感覺卻不相同。這年味兒變化,正是祖國六十多年來日新月異的真實寫照。
作者|高鳳英。
公眾號|鄴城文學。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題記。
隨著一陣陣響起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春節(jié)來了,我們嘴上都揚起了笑容,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對聯(lián),還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關(guān)于“春節(jié)”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xiàn)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xiāng)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xù)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所以,春節(jié)一定要放煙花,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煙花直沖云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是七彩花一樣綻放著。可好戲不長,煙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云散;那邊,一股沖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是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是在呼喚著什么,也好像是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jié)愈演愈烈,帶來了2018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jié),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四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節(jié)到來了,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里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么熱鬧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托著一條漂亮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后,“閃亮登場”了。煙花五彩繽紛,爭奇斗艷,把節(jié)日的夜空裝點成漂亮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沖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云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炮竹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回蕩。炮仗、炮竹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炮竹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五
猴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大街上張燈結(jié)彩、光彩奪目、歡歌笑語,好一派節(jié)日的景象。
晚上,我和媽媽去看過年熱鬧的景象。然后剛走出家,就聽到禮花齊鳴,滿天飛舞,走在街上,看見五光十色的彩燈掛滿了大街小巷,街上的紅燈籠個個都為我們露出了紅紅的笑臉,公路上的汽車漸漸少了,因為人們都開開心心的回家過年了。我們回到家,打開電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正在直播,節(jié)目豐富多彩、搞笑劇弄得我哈哈大笑,還有些歌唱明星給我們帶來一首首精美的歌曲,讓我們陶醉!看見明星們在歌唱,我也跟他們一齊唱歌。還有些小朋友還會做些高難度的雜技動作,看得我心癢癢的,我都想學學了。
一年過去了,我又長了一歲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珍惜時光,學好真本領(lǐng),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富強。
小學生寫過年年味大全(16篇)篇十六
本來,在記憶中春節(jié)是這樣的。
老屋里很是熱鬧,盡管沒有各種霓虹燈點綴,但足夠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氣洋洋。門前的竹竿掛滿了鞭炮,孩子們在井口旁邊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親便從外地,從城里趕回來參加祭祖,沒有禮炮,沒有奏樂,只為了團聚。在我記憶中除夕或者過年的八九點鐘,便會有各種雜技表演,但也許這只是我記得的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將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經(jīng)不一樣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們神色匆匆,點燃香燭,長者引領(lǐng)晚輩三鞠躬,少了些紙錢,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復以往之香火裊繞,人聲鼎沸。
或許過年的味道根本沒有淡,因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簡化、焰火的漸少,還有我看到的各種新奇的過年方式。人們開始習慣了過年旅游、過年學習、過年運動,牌桌上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電視前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從此來看,過年的味道真的沒有淡。我當初下結(jié)論說過年的味道淡了,也許是我一時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結(jié)論。
的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年齡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兒時天真,當時的我可以拿著鞭炮于各家各戶間串門,在想點燃的時候點燃。現(xiàn)在的我如果這么做卻一定被說幼稚。的確,我必須為這長大作出犧牲。但是如果僅從年齡上看我是長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壓力令我身不由己,我無力去管得了傳統(tǒng)這些東西。相對于長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難體會其萬里歸家只為一聚的艱辛,我沒有像他們一樣的閱歷,從心底認識到家的溫暖,那么我其實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團圓之時感受到過年的溫暖,卻沒有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種傳統(tǒng)的變遷,但也不像老人般懷古傷今似的,過年對于我來說,我認識到的是傳承的力量,是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維系團結(jié)的力量,這是我無法否定的。僅僅從我的微薄閱歷來看,過年的味道沒有淡,是我沒有真正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