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是學前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孩子們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的關鍵時期。如下是一些幼兒園大班學習活動規劃和設計的案例,希望能給您一些借鑒。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一
1.幼兒通過觀察了解鯉魚的習性等。
2.通過幼兒說畫唱跳的形式讓幼兒對鯉魚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3.讓幼兒動手給幼兒喂食換水撈魚來了解更多的養魚知識。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2.鯉魚的視頻,《鯉魚跳龍門》舞蹈視頻,鯉魚的圖片,鯉魚謎語,兒歌,歌曲,繪畫材料。
3.清潔工具:抹布等。
1.老師以謎語的形式點出鯉魚課題;謎語:搖頭擺尾不離水,有翅吐泡不能飛,沒腳沒胳膊卻能行,勇敢能把龍門跳。
2.老師出示鯉魚圖片,朗誦鯉魚的兒歌;兒歌:遠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游來游去人人愛,缸里常玩過家家。
3.老師播放鯉魚的視頻,老師提問幼兒視頻里鯉魚的基本知識。
5.老師讓幼兒給鯉魚喂食換水撈魚來學習養魚的知識:水必須是曬過三天的水;給5厘米長的鯉魚喂食,每天只能喂一到兩顆,喂食過多就會撐死鯉魚;撈魚時鯉魚會蹦來蹦去,不要因為害怕把鯉魚甩出魚缸,鯉魚掉在桌上地上時間過長就會因為缺水而死;魚缸里的水不能過多,不然鯉魚就會因為缺氧而死去;鯉魚不能讓太陽直曬,不能溫度很低,室溫控制在16度左右最好。
6.幼兒用抹布把桌面水擦干凈,開始畫鯉魚。
7.幼兒自評互評繪畫作品,老師肯定每個幼兒的成績。
8.老師播放《鯉魚跳龍門》的幼兒舞蹈,讓幼兒隨視頻邊唱邊跳。
9.老師讓幼兒把自己盛在盆里水瓶里的鯉魚放到窗臺上,然后老師說:“小朋友回家時把鯉魚放在窗臺上,并給父母講鯉魚的知識,好嗎?”
10.播放音樂《鯉魚跳龍門》,讓幼兒做鯉魚游泳的動作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二
魚在我國民間民俗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由于“魚”和余裕的“余”同音同聲,而被人們認為是吉祥,視為祥瑞之物,于是出現了“年年有余”“富貴有余”“鯉魚跳龍門”等一些富有民族鄉土氣息的祝福語,并表現在年畫中。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與國外交流的日益頻繁,現在的孩子對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的了解越來越少,對過洋節、吃洋快餐倒更加熱衷,為了使幼兒了解本民族特有的民俗藝術,學會欣賞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美,結合春節的來臨,我設計了《鯉魚跳龍門》這一活動,從而讓幼兒領略中國的傳統藝術。
1、 通過活動,初步理解和認識年畫《鯉魚跳龍門》。
2、 學習剪魚的基本技能,鍛煉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 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興趣。
1、 情景創設。(倒福、春聯、紅包、燈籠、鞭炮、窗花等)
2、 課件《鯉魚跳龍門》、歌曲《鯉魚跳龍門》
3、 操作材料:蠟筆、紙、剪刀、色卡紙、雙面膠等。
再過不久,我們又要長大一歲了,要準備怎樣了?過年的時候,小朋友看到了什么變化?(根據創設的情景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幼兒各抒己見)
你們喜歡過年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老師也很喜歡過年,過年時,可以放鞭炮、拿紅包、可以掛年畫、貼春聯、剪窗花,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民流傳下來的一種習慣,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習俗。
(1) “年年有余”。知道“魚”表示“余”的意思。
(2) “鯉魚跳龍門”。
小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年畫”。過年的時候,人們貼上年畫表示喜慶,年畫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東西,暗寓“年年有余”,全家快快樂樂、幸福和美。
(1)、出示課件《鯉魚跳龍門》,幼兒根據畫面結合自己的經驗講述內含的故事。
(2)、小結:知道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魚”“水”表示收獲成功,繁榮,《鯉魚跳龍門》還表示工作、學習有成。
(3)、認識年畫中鯉魚的特點:有魚鱗、魚鰭、胡須、最主要的是尾巴往上翹。
(1)蠟筆畫。
(2)剪紙制作、裝飾。
要求:魚鱗、魚鰭、尾巴有特色,有自己的想法,圖案排列有規則。
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很高,愿講、樂動手、喜表演,體現的是一種自主、愉悅的活動。蠟筆畫顏色鮮艷、明亮,高高翹起的尾巴很有特色,鯉魚姿態優美,背景充滿喜慶。剪紙、裝飾活動有活力、充滿創意,有的鏤空幾何圖形排列;有的鋸齒型裝飾;有的鏤空波浪線打扮;有的站起的三角形立體表現……各有千秋、各領風騷,很有特色。
春節即將臨近,在課題內容的基礎上,我根據活動需要創設以之相適應的環境,掛燈籠、貼春聯、窗花、放鞭炮,使幼兒身臨其境地感受祥和的過年氣氛,并且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欣賞傳統民間藝術,了解中國民間習俗和感受它們所表達的喜慶吉祥的節日氣氛,從而引出年畫,知道年畫也可以是過年時張貼的,表示喜慶、祥瑞,繼而了解畫面所包含的故事情節的意思,這一環節,我沒有給幼兒以較多的空間想象、講述,因為我以為這不是活動的重點,只是在幼兒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補充、歸納,讓幼兒知道年畫所包含的故事意義,特別是魚的意思,從而激發幼兒動手的欲望。
在制作的`過程中,小朋友把魚鱗、魚鰭、尾鰭制作的很有特色,小朋友是受小鯉魚堅強、勇敢、大膽的影響,各自表現自己的特色,有的鏤空用幾何圖形排列;有的用鋸齒型有規律的排列;有的創新“發明”了站起的三角形的立體的鯉魚……,效果令人耳目一新,特別是立體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獲。這正是每位幼兒積極動腦、嘗試、大膽想象的結果,幼兒內在的潛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挖掘,幼兒智力能力不僅得到了發揮,手的協調、靈活性也得到了鍛煉。
《鯉魚跳龍門》這一民間活動,把美麗的神話、歡快的音樂、漂亮的剪紙融合在了一起,幼兒不僅領略了美的、祥和的民風民俗,而且從中體驗到了民間藝術的無窮魅力和別具一格,幼兒的情感、審美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這正是我們培養的目的之一。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三
活動目標:
1.練習立定跳高跳過20~30厘米高度的障礙物,發展下肢彈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彈跳能力,勇于挑戰自我。
3.體驗于同伴共同游戲中自我的重要,增進團隊榮譽感。
活動準備:
每人一塊泡沫墊、溜溜布、花球若干、背景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集體跑步進場。
2.準備操:泡沫墊操。
的游戲方法。
(3)請幼兒示范自己的跳躍方法:站在龍門前,雙腳同時用力蹬地,跳過龍門,兩腳同時輕輕落地。
(5)請幼兒結隊再次自由練習:兩人結隊練習、黃隊和紅隊分組練習。
幼兒兩人一組,分成兩隊,搭龍門。排尾的兩名幼兒依次鉆進龍門,并跳過第一個龍門,在雙手瘩龍門。大家依次進行,直到對面,再依次排隊完成。
(1)在跳龍門的基礎上,排尾幼兒傳花到排頭。幼兒選擇一種過龍門的方法游戲一次。
(2)競賽游戲一次。
5.放松。
聽音樂,自由放松,拉伸、呼吸。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四
在幼兒熟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以后,為了讓幼兒體驗小鯉魚跳過龍門以后的快樂之情,通過此游戲的訓練,練習幼兒的雙腳跳躍一定高度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彈跳力,從而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1、幼兒練習進行雙腳跳越和助跑跨跳。發展幼兒的下肢彈跳能力。
2、在幼兒跳過一定高度的過程中,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讓幼兒體驗游戲中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鯉魚頭飾泡沫墊、呼啦圈、錄音機,
1、教師帶幼兒進入場地隨音樂進行熱身運動。
2、玩法:全體幼兒當小鯉魚,教師當鯉魚媽媽。
3、幼兒成六路縱隊站好,原地擺放呼啦圈、泡沫墊
4、老師示范助跑跨跳龍門的動作。
5、幼兒戴頭飾練習動作。
幼兒戴小鯉魚頭飾跟在老師后面做小鯉魚游水動作,邊游邊說兒歌:“鯉魚,鯉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游來游去真高興,我們都是好朋友。”
“鯉魚媽媽”說:“鉆到河底找一找。”幼兒彎腰做找食的樣子。“媽媽”又說:“伸出頭來瞧一瞧。”幼兒踮起腳做向上游的動作。“媽媽”說:“龍門到了,跳過去!”幼兒跑到泡沫墊設置的龍門或呼啦圈設置的龍門前,依次雙腳跳過去。然后,幼兒自由做小鯉魚游水動作。
6、鼓勵幼兒在守規則的前提下,爭取小組第一名。
7、放松整理:聽音樂,自由放松。
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合作練習鯉魚跳龍門的游戲。
小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用兒歌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可是對于幼兒來說要跳過一定的高度則需要進行下肢彈跳力的訓練,在游戲過程中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從而讓幼兒體驗游戲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五
幼兒兩人一組,分成兩隊,搭龍門。排尾的兩名幼兒一次跳過龍門,并跳過第一個龍門,再雙手搭龍門。大家依次進行,知道對面,再依次排隊完成。
4、集體游戲在跳龍門的基礎上,排尾幼兒傳花到排頭。幼兒選擇一種過龍門的方式游戲一次。
競賽游戲一次。
5、放松聽音樂,自由放松,伸拉,呼吸。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六
1.能目測出障礙物的距離,勇敢助跑跨跳過高度約30厘米的障礙物。
2.愿意與大家分享自己跨跳的運動經驗,體驗積極向上的情感。
1.事先與幼兒講《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2.四個高度不同的龍門(皮筋與椅子相連),取名為“長江之門”“黃河之門”“長城之門”“泰山之門”,小魚卡片四個,雪花片。
1.以故事情節引出任務“跳龍門”,練習助跑跨跳。
(1)教師交代跨跳動作的基本要領:一只腳用力蹬地,同時另一條腿屈膝跨跳過,平穩落地。請幼兒分組練習,教師指導幼兒目測好障礙物的位置,調節自己的步伐助跑跨跳。
(2)請動作標準,跨跳成功的幼兒分享跨跳經驗。
2.游戲開始,分別跨跳高度不同的龍門,每跨越一個高度的門,取回一個顏色的鱗片(雪花片)。最后一片鱗片,大家魚貫一次跨過四個龍門,一起獲得。
3.每一次跨跳后教師要及時表揚鼓勵,指出應注意的問題。
4.歡呼勝利,聽音樂做放松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七
1、學習助跑跨跳,掌握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2、能大膽探索跨跳的跳法,并助跑跨跳過高度約40厘米的障礙物。
3、感受小鯉魚跳過龍門的喜悅,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1、經驗準備:故事《小鯉魚跳龍門》
2、物質準備:背景音樂、頭飾、龍鱗、平衡木、高度30、35、40厘米的障礙物。
一、以“小鯉魚游呀游”為情境,引導幼兒做準備活動。
1、師幼隨音樂做準備活動。
2、結合恐飾音效,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小結:我們要練好本領跳過龍門,變成龍才能保護自己。
二、以“小鯉魚練本領”為情境,引導幼兒練習助跑跨跳,掌握跨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1、提供高度約30厘米的障礙物,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跳過障礙物的方法。
提問:小鯉魚,前面有三道龍門,你去試試怎樣才能跳過去?小結:剛才你們探索出了雙腳跳、單腳跳、蛙跳還有跨跳這么多跳過去的方法,請你們再去試一試。
2、幼兒再次嘗試跳龍門,探索出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要領。
個別幼兒師范,教師提升方法。
提問:你是怎樣跳過去的?
小結:像這種需要先助跑,然后前腳抬高,后腳蹬直跳躍的方法叫助跑跨跳。
3、教師示范,幼兒練習并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
(1)教師示范,明確動作要領。
(2)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跨跳時的動作幅度。
小結:原來我們起跳時前腿抬高,后腿蹬直,找準起跳點就能順利跳過龍門。
(3)幼兒再次練習,提高助跑跨跳的技能。
重點指導幼兒找準起跳點。
過渡語:小鯉魚,你們的本領練得很棒了,想不想去挑戰黃河之門,長城之門和泰山之門?
三、玩游戲“小鯉魚跳龍門”,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1、幼兒魚貫式游戲,跨跳過30、35厘米高的龍門,獲取能量。
過渡語:變龍很艱辛,我們要積累龍鱗來增加能量。
一個跟一個跳龍門,前面的小鯉魚跳過第二個龍門,下一個才能出發。
小結:你們是守規則的寶寶。
2、幼兒再次魚貫式游戲,跳過30、35、40厘米高的龍門,提升跨跳技能。
音樂起游戲開始,音樂停游戲結束,以音樂為指令,引導幼兒把握時間。
小結:你很會把握時間,因為你們助跑跨跳的本領增強了,所以你們獲得了更多的能量。
3、幼兒以傳遞能量的形式,跳過35、40厘米高的龍門,體驗變成龍的喜悅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過渡語:接下來是我們變成龍的最后一關,我們要跨過長城之門和泰山之門,走過小橋,取回法寶變成龍。
提問:怎樣才能把能量傳遞給小伙伴?
小結:因為你們把能量傳遞給了小伙伴,所以每一條小魚都順利取得法寶變成龍,你們是一群團結勇敢的龍寶寶。
四、以“勝利的龍寶寶”為情境,體驗變成龍的喜悅。
1、戰勝海妖。
2、慶祝勝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八
1.練習立定跳高跳過20~30厘米高度的障礙物,發展下肢彈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彈跳能力,勇于挑戰自我。
3.體驗于同伴共同游戲中自我的重要,增進團隊榮譽感。
每人一塊泡沫墊、溜溜布、花球若干、背景音樂、錄音機。
1.幼兒集體跑步進場。
2.準備操:泡沫墊操。
3.游戲:"跳龍門"。
(1)幼兒單獨練習跳龍門。
的游戲方法。
(2)幼兒嘗試兩人搭龍門、跳龍門的方法。
(3)請幼兒示范自己的跳躍方法:站在龍門前,雙腳同時用力蹬地,跳過龍門,兩腳同時輕輕落地。
(4)幼兒在次結伴練習跳龍門。
(5)請幼兒結隊再次自由練習:兩人結隊練習、黃隊和紅隊分組練習。
(6)游戲:小鯉魚跳龍門。
幼兒兩人一組,分成兩隊,搭龍門。排尾的兩名幼兒依次鉆進龍門,并跳過第一個龍門,在雙手瘩龍門。大家依次進行,直到對面,再依次排隊完成。
4.集體游戲:"小鯉魚傳花"。
(1)在跳龍門的基礎上,排尾幼兒傳花到排頭。幼兒選擇一種過龍門的方法游戲一次。
(2)競賽游戲一次。
5.放松。
聽音樂,自由放松,拉伸、呼吸。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九
1.觀察周圍生活中的標志,并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和意義。
2.學會關注幼兒園環境,嘗試制作相應的標志。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請家長帶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標志。
2.安全標志場景掛圖,故事視頻,安全標志圖片。
1.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小朋友們想聽嗎?(想)故事的名字叫《馬路上的大黑球》,現在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播放故事。
提問:故事聽完了,老師要問小朋友一個問題了,為什么大灰狼會變成一個大黑球呢?
(因為它不遵守交通規則,因為他闖紅燈了,它不知道信號燈安全標志)。
看來大灰狼不知道紅綠燈安全標志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紅燈亮了該怎樣做,綠燈亮了該怎樣做,你能告訴大灰狼嗎?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我們小朋友真聰明,都能看懂信號燈安全標志,所以,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肯定特別安全,看來,了解安全標志是非常重要的。
2.認識常見的安全標志。
1)討論。
師:除了信號燈這個安全標志,小朋友還見過那些安全標志呢?
(有房子,大樹,開車到了這里要慢行。禁止吸煙,在超市里見過。小心滑倒,在超市里見過。骨頭,當心有毒,在廚房外面見過。)。
2)出示掛圖,認識常見安全標志。
(禁止吸煙)在哪里發現的,為什么要禁止吸煙,(防止發生火災)你還在哪里見過禁止吸煙的標志?(在超市,幼兒園門口)。
(人行橫道)在哪里有人行橫道呢?(馬路上,十字路口)行人在穿過馬路的時候,走人行橫道才安全。
(安全通道)什么地方會有安全通道呢?(樓梯上,走廊上),它有什么作用呢?(遇到危險時可以按照安全通道指示的方向逃生。)。
(禁止進入、禁止通行)它放在了哪里?(蓋房子的地方)對,工地上,為什么在工地上設置這個標志呢?(因為危險,有磚,吊車)還有一個這樣的安全標志,注意安全。
(當心觸電)這個標志會用在哪里呢?(有電的地方)。
師:還有一個標志,小朋友們不太熟悉,是這個安全標志,禁止跨越,小朋友去新城就會發現,在馬路的中間有安全護欄,在安全護欄的兩邊有很多車,如果想穿越馬路跨越護欄,是不是很危險,(是)所以,這個安全標志就是告訴我們,在穿越馬路時,一定不要從護欄上翻過去,要去找路口。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安全標志(安全通道、人行橫道、禁止吸煙、當心觸電、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真是太棒了。
3)了解更多安全標志。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安全標志,小朋友們可以和小組里的小朋友共同討論一下,看看是什么標志?幼兒到小組觀察安全標志圖片,進行討論認知。
師:你認識那個標志?
幼兒回答,并告知使用環境。
3.設計安全標志。
你想在哪里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安全標志?
(保溫桶當心燙傷。插排,當心觸電。門,當心夾手。洗刷間,當心滑倒。樓梯,當心臺階。電動門,當心擠傷)。
好,小小安全員們想得都很好,現在我們來動手設計吧。設計完了把它貼上,我們大家就更安全了。
幼兒畫安全標志,師巡回指導。
幼兒畫完后貼在相應的位置。
幼兒講一講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
4.活動結束。
小小安全員們,回到家中也來設計一些安全標志吧。(好)活動結束。
《我是小小安全員》是《品德與社會》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安全伴我行”的第一課。此課通過一些最常見的安全隱患鏡頭,啟發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從居家生活中因為點蚊香、使用明火引起的火災及播放一組具有震撼力有關火災圖片,敲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直面災難,喚起學生的安全意識。接著讓學生找一找“著火原因”有哪些,圍繞“怎么避免火災的發生”,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了避免火災的知識。最后我們面對不同原因引起的意外著火了,甚至發生火災,我們該怎么辦,以書中的“小演示”和課前搜集的資料,集中討論、操作、演示。從而讓學生掌握和儲備相關的方法、知識。
此外還有,學生語言表達的錯誤,如火勢無大小之分,只有“火勢初期和火勢蔓延”的表述。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
魚在我國民間民俗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由于“魚”和余裕的“余”同音同聲,而被人們認為是吉祥,視為祥瑞之物,于是出現了“年年有余”“富貴有余”“鯉魚跳龍門”等一些富有民族鄉土氣息的祝福語,并表現在年畫中。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與國外交流的日益頻繁,現在的孩子對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的了解越來越少,對過洋節、吃洋快餐倒更加熱衷,為了使幼兒了解本民族特有的民俗藝術,學會欣賞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美,結合春節的來臨,我設計了《鯉魚跳龍門》這一活動,從而讓幼兒領略中國的傳統藝術。
1、通過活動,初步理解和認識年畫《鯉魚跳龍門》。
2、學習剪魚的基本技能,鍛煉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興趣。
1、情景創設。(倒福、春聯、紅包、燈籠、鞭炮、窗花等)。
2、課件《鯉魚跳龍門》、歌曲《鯉魚跳龍門》。
3、操作材料:蠟筆、紙、剪刀、色卡紙、雙面膠等。
1、談話引出話題。
再過不久,我們又要長大一歲了,要準備怎樣了?過年的時候,小朋友看到了什么變化?(根據創設的情景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幼兒各抒己見)。
2、了解過年的習俗。
你們喜歡過年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老師也很喜歡過年,過年時,可以放鞭炮、拿紅包、可以掛年畫、貼春聯、剪窗花,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民流傳下來的一種習慣,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習俗。
3、欣賞年畫。
(1)“年年有余”。知道“魚”表示“余”的意思。
小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年畫”。過年的時候,人們貼上年畫表示喜慶,年畫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東西,暗寓“年年有余”,全家快快樂樂、幸福和美。
(1)、出示課件《鯉魚跳龍門》,幼兒根據畫面結合自己的`經驗講述內含的故事。
(2)、小結:知道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魚”“水”表示收獲成功,繁榮,《鯉魚跳龍門》還表示工作、學習有成。
(3)、認識年畫中鯉魚的特點:有魚鱗、魚鰭、胡須、最主要的是尾巴往上翹。
(1)蠟筆畫。
(2)剪紙制作、裝飾。
要求:魚鱗、魚鰭、尾巴有特色,有自己的想法,圖案排列有規則。
6、歌表演:《鯉魚跳龍門》嘭叭,過年羅!
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很高,愿講、樂動手、喜表演,體現的是一種自主、愉悅的活動。蠟筆畫顏色鮮艷、明亮,高高翹起的尾巴很有特色,鯉魚姿態優美,背景充滿喜慶。剪紙、裝飾活動有活力、充滿創意,有的鏤空幾何圖形排列;有的鋸齒型裝飾;有的鏤空波浪線打扮;有的站起的三角形立體表現……各有千秋、各領風騷,很有特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練習立定跳過20~30厘米高度的障礙,發展下肢彈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彈跳能力,勇于挑戰自我。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中自我的`重要性,增進團隊榮譽感。
重點難點:
練習立定跳過20~30厘米高度的障礙,發展下肢彈跳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塊泡沫墊子,花球若干,背景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集體跑步進場。
2、準備操:泡沫墊操。
3、游戲“跳龍門”
教師:今天,我們都來做小鯉魚,小鯉魚游呀游,游到了龍門前。今天的龍門你能跳過去嗎?請你們用自己的方法去練習吧!
教師:我們一起學學別人是如何跳龍門的。幼兒模仿伙伴的游戲方法。
請幼兒示范自己的跳躍方法(重點介紹立定跳高動作):站在龍門前,雙腳同時用力蹬地,跳過龍門,兩腳同時輕輕落地。
幼兒再次結伴練習跳龍門(兩塊泡沫墊拼搭的龍門)。
請幼兒結隊再次自由練習:兩人結隊練習、黃隊和紅隊分組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二
1.通過欣賞設計發型,感受藝術美,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和欲望。
2.在用繩畫直線和曲線的基礎上,啟發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大膽嘗試將各種線條進行組合并選擇不同顏色用棉繩嘗試為媽媽設計富有創意的發型,逐步提高幼兒控制手部動作的能力,培養幼兒愛媽媽的美好情感。
3.激發幼兒喜歡畫、愿意的畫的活動興趣。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1.1.5厘米長的中粗棉繩若干,棕、黑、黃、紅、澄等水粉色。
2.課件:發型秀
3.畫好臉型的輪廓紙(數量多于幼兒人數),線條統計表格,幼兒作畫時的小音樂,小蘋果貼紙、抹布、幼兒作品展示板。
(評析:教師通過和孩子們交流自己為了來給他們上課而特意請發型設計師設計的新發型,不僅表現了老師對孩子的尊重,縮短了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也有效激發了孩子們對發型的興趣。)
2.師:那你們的媽媽有沒有漂亮的頭發?你們媽媽的頭發是怎樣的呢?
3.師:那你們對媽媽現在的發型滿意嗎?母親節快到了,你們想不想為媽媽換一發型,自己給媽媽設計一個新發型,送給媽媽當禮物,讓她更美呢!
幼:想!
(評析:結合母親節,讓孩子們為媽媽設計一個新發型做禮物,不僅培養了孩子們愛媽媽的情感,也有效激發了孩子創作的激情。)
1.師:現在電視臺正在舉行一個發型設計比賽,在為媽媽設計新發型之前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發型設計師們都設計出了哪些漂亮的發型。
2.播放課件,欣賞發型秀。
3.師:這些發型漂亮嗎?那看了這么多的發型,你喜歡幾號發型,為什么?
4.幼兒自由發表想法,教師順勢引導幼兒全面觀察該發型。
1號:長長的、直直的、黑黑的、看上去特別光滑,像條瀑布。
2號:染色很漂亮有紅有黃,頭發長長短短的看上去很有個性,像太陽像彩虹。
3號:卷卷的,還染了金黃色,頭發特別多,像個芭比娃娃。
4號:盤發,它是長發盤起來的,就像一朵一朵的玫瑰花,黑黑的頭發上也染了點黃色。
5號:卷卷的長長的,劉海還有點網上翹,戴了朵花像個新娘子。
6號:長長的卷發,染了黃色,劉海是斜的,很漂亮。
7.教師總結:這些發型真好看,有直發、有卷發;有長發、有短發;有劉海的也有沒劉海的;有染顏色的也有沒染色的,都很特別。
(評析:一個個時尚的發型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開闊了幼兒思維,拓展了幼兒視野。)
8.我們的頭發是由一根一根頭發絲組成的,這一根一根的發絲就像一條一條的線條。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在這些漂亮的發型里都藏了哪些線條?你發現了哪些線條呢?(出示“線條統計表”)
9.幼:x號xx線(直線、“電話”線、“樓梯”線、“蝸牛”線、波浪線)
11.師:剛才xx小朋友在x號發型里找到了直線,那我就請繩寶寶來畫一條直線。(少蘸一點顏料,輕輕地畫)(請幾個小朋友畫一畫)
(評析:告訴幼兒我們的頭發是由一根一根頭發絲組成的,并把我們的頭發絲形象的比喻成一條一條的線條,幫助幼兒提取了本次繪畫創作活動的線條經驗,為幼兒進行發型設計打下了伏筆。)
2.出示示范畫。
師:好看嗎?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老師設計的新發型是由哪些線條組合而成的?
師:這些線條組合起來使我的媽媽就擁有了一個很新穎的發型,看我染的顏色也很漂亮吧?染點顏色就能使我們設計的發型更漂亮。
師:看我設計的這個發型有點像什么?(可以起個名字“小鳥頭”)
小結:將形狀不一、長短不一的線條組合成一個有趣、好看的發型,再染上好看的顏色,一個漂亮的發型就成功了。
3.師:那你們想不想親手為你們的媽媽也來設計一個漂亮的發型呢?
師:現在老師給10秒鐘時間你們考慮你們將給你們的媽媽設計一個怎樣的發型?(你想設計的發型有點像什么的呢?用哪些線條組合呢?…染些什么顏色呢…起個什么名字呢)把你的想法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4.誰來介紹一下你的想法?(請2-3名幼兒)
(評析:出示范例首先是激發了美感,其次是引導想象,第三是思考新的表現方法和手段,給幼兒得創作提供了方向,進而讓幼兒創造性地完成作品,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有創意,真像一位高級理發師。后面由好多位媽媽正在等著你們這些高級理發師給他們設計新發型呢!相信你們一定能成功的設計出一個獨語無二的新發型的,對嗎?那今天我們就來一個為媽媽設計發型的比賽,來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為媽媽設計的發型最受歡迎,最后評出一個最受歡迎獎。要想得獎的話,那你就要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特別的很漂亮的發型哦。不過我們請繩寶寶幫忙為媽媽設計新發型要注意:媽媽的妝已經畫好了,要把顏料弄到媽媽臉上,;繩寶寶每次少喝一點水而且一根繩寶寶只能喝一種水,不能喝亂了。
(評析: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創作,有效激發了幼兒創作的積極性和榮譽感。)
1.你位媽媽設計的發型中用到了哪些線條,設計的是一個怎樣的造型呢?像什么?是什么樣式的呢?給自己的發型起個名字(小鳥式、花朵式的……)
2.這么多的發型,你覺得哪一個發型是最有意思最漂亮的呢?
3.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兩個蘋果,一個是將給你自己的因為大家都比較成功的設計出了漂亮的發型,另一個是獎給你認為最漂亮的一個發型的,直接貼上去就可以了。
4.幼兒投票。
6.現場采訪:你剛才為什么把這寶貴的一票投給她呢?
7.這個發型是誰設計的,真不錯,很受歡迎哦,那今天的最受歡迎獎就是你了。你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個頂級的發型設計師哦!
(評析:采用投票的方式進行評比,一方面對自己的作品表示了肯定,另一方面對同伴作品表示了贊賞。這樣的評價方式是民主的,有趣的,孩子們樂于接受的。)
1.師:這里還有一些新奇的發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2.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對中班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普遍使用的繪畫材料是水彩筆、蠟筆。當繩畫這種以繩子工具材料的獨特的畫出現時,孩子立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再次采用孩子們已熟悉過并十分感興趣的繩子作為作畫工具,巧妙的用繩子替代理發師手中的剪刀,通過用棉繩畫直線、波浪線、螺旋線等表現手法為媽媽梳理出漂亮的發型,并提供不同色彩為媽媽染發,使單一黑色的頭發更顯活潑、瀟灑。操作實踐中,幼兒動手、動腦,成為主動探求并積極參與的創造者,孩子理出的發型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直線、弧線、圈圈組合成妙趣橫生的圖畫,理出了“牛頭”、“蝴蝶頭”、“煙花頭”、“閃電頭”等許多充滿創意、新穎的發型。在孩子眼中媽媽是他們的最愛,孩子對媽媽的情愛通過圖畫盡情渲泄,身心得到了滿足,主體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三
兒童是想象的天才。他們的率真、大膽、獨特,是大人難以企及的。在兒童的小腦袋瓜里,什么樣的事情都可能發生……但是,兒童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想象中,他們最終要回歸也必須要回歸現實生活。所以,我們大人應該做的就是:在兒童的想象與現實之間架起一座化滑梯,幫助他們從想象的云端順利而愉快地回到現實的地面,逐步地培養起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共處的能力。這個故事用對比的手法孩子們:想象世界是奇妙迷人的,而現實世界也是溫馨甜蜜的。正是這兩者的相輔相成,才建構起他們豐富多彩的童年。
同時,這本書也將引領我們走近小學,它是我們下一個主題活動《啊哈!小學》的報幕員,孩子們將帶著很多問題去發現、去探索小學和幼兒園的異同。
1、理解故事內容,將想象和現實進行對比。
2、嘗試根據某一小主題進行大膽、夸張地想象。
3、愉快地閱讀圖畫書,感受蘊涵其中的夸張和幽默。
圖畫書人手一本;投影儀。
1、激發閱讀興趣。
——出示圖書,展示封面。
——今天趙老師又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新書,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封面,猜一猜這本書講的是什么。
2、閱讀圖書,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閱讀。
——這本書的名字是《啊哈!幼兒園》,到底講什么呢?請小朋友一邊看電視一邊聽老師講。
——教師閱讀,幼兒觀察圖畫,了解故事內容。
——幼兒質疑,師幼共同分析。
(2)幼兒自由閱讀。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書中,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本小圖書輕輕地翻閱。
——提醒一些閱讀規則,傾聽并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3)師幼共同討論。
——故事中的小男孩想象了哪些奇妙的東西?哪些有趣的事情?
——小男孩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通過充分的討論,了解想象和現實之間的差異。
3、嘗試想象創編。
——你也來想象一下,你會怎么上幼兒園,怎么起床,怎么吃飯?或者上課、游戲時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還會交哪些特別的朋友呢?自己想,自己編。
——可以拿著畫紙去畫下來,或者繼續講給好朋友聽!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四
1.讓幼兒知道自己事情自己做,并認真做好每件事。
2.了解書包的結構和功能。
3.嘗試根據書包功能擺放學習用品和其他必用品,學習整理書包。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重點:能說出書包的外形,書包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能分類擺放書包中的物品
自帶書包一個;內裝數書;本;鉛筆盒;水瓶;紙巾等
頭飾如干個。
游戲“擁抱”導入;出示小動物頭飾,(老師引導;今天,小兔。小貓和小鴨要去上學,熊貓老師說:“明天誰第一個到幼兒園,老師就給它一個大大的擁抱。”)
1.進入故事情節,請幼兒扮演四只小動物,故事內容是小兔和小貓雖然走路快,但不愛收拾書包,而小鴨養雖然走路慢,但養成愛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小鴨第一個到,得到老師的擁抱,很高興。沒得到的老師也鼓勵它們,教育它們,養成收拾書包的好習慣。
2.小朋友們自由談話,老師引導。(提問;誰做得對、學誰、為什么?)、
3.分組(六人一組)圍坐,觀察介紹自己書包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4.集體交流,選出幾種類型的書包,讓幼兒觀察,說出書包的外形和結構。功能(提問;如果班里有相同書包怎么識別?)
5.整理書包:上學應帶些什么?這些物品該放書包哪層比較合適?
6.游戲:背書包上學。(比比誰是第一)
7.評價游戲,(提問;誰做得很好?誰還要繼續加油?)
8.音樂(我愛小書包)。
總體來講,幼兒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是,積極。主動的。不足點是,由于幼兒個別差異,有幾個小朋友沒有達到教學目的,以后反復鞏固訓練。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五
進入冬季,我園細致有效的“冬防安全教育”活動拉開序幕。我們大班組圍繞“平安快樂每一天”這一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從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運動安全、游戲安全等方面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安全問題,從小會保自己,更加健康的成長。《我是安全小衛士》健康教育活動以幼兒一日生活為基礎,通過分組競賽的形式勾起孩子們強烈的參與熱情,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幼兒的危險行為再現于屏幕之上,吸引幼兒目光的同時,警醒他們,反省自我,樹立安全無小事,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遠離危險的意識。
1.萌發學做安全小衛士的積極情感。
2.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知道安全重于一切,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3.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展示自我,增強團隊意識。
重點:幼兒通過分組競賽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難點:警醒自我,監督他人,遠離危險。
1.幼兒情感經驗準備:基本的安全健康知識。
2.教師準備:課件、紅五星若干、評比板、安全小衛士徽章。
教師:最近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了許多有關安全方面的話題,小朋友們可真棒,不但認識了許多安全標識,也了解緊急求助電話怎樣使用,還知道了在生活中很多東西比較危險我們要遠離它。今天,老師就想請小朋友來一場“安全知識在我心”競賽活動,看看誰是真正的“安全小衛士”。
1.幼兒自主分組,教師指導建議:
(1)師:既然是競賽活動,那請小朋友先選擇隊組成員,分成兩組,準備參賽。
(2)討論組名,展示交流。
2.教師介紹競賽規則:
幼兒根據課件圖片顯示的內容,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說出其中的危害性,應該怎么做,積極發言并回答正確的幼兒可以為本組贏得一顆紅五星。競賽結束,哪組的紅五星最多哪組獲勝,組員可獲得動漫卡通小花一朵以作獎勵。
另:“安全小衛士”由老師和小朋友根據競賽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情況,推選兩名,并為其佩戴徽章。
1.出示課件,幼兒觀看,搶答。(了解安全行為的重要性)
(1)手摸電源插座。
(2)手伸進門縫里,腳站在門檻上。
(3)鞋帶松了。
(4)玩打火機。
(5)剪紙時用剪刀指別人。
(6)畫畫是用鉛筆指別人。
(7)用手觸碰仙人球。
(8)坐椅子時翹起椅子腿。
2.幼兒交流認知,受到啟發教育。
安全無小事,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遠離危險平安快樂每一天,!
1.數紅星,宣布獲勝的一組進行表揚。
(鼓勵另一組不要灰心,表現也不錯,還要繼續加油!)
2、評選“安全小衛士”2名,帶徽章。
(評選標準:競賽中積極發言,安全知識點講解清楚,且平時在園行為規范,安全防范意識強。)
全體幼兒和老師共同評選,佩戴徽章。
教師:通過今天的競賽活動,老師收獲了一份欣慰,為小朋友獲得了那么多的安全知識而欣慰;收獲了一份感動,為小朋友團結一致,努力為本組爭取榮譽而感動,希望在今后的時光里,每一位小朋友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六
大書《影子和我》、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教師提出本次閱讀的主題—影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很有趣的書、
2、教師出示大書:小朋友猜猜這本書在說一個什么故事?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見解、
3、教師翻開大書的第一頁,提問:
1)你看到了圖上有什么?
2)為什么要有蠟燭?
8、出示第六頁,教師提問:圖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師:我們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樣了?引導幼兒想象故事的情節、
13、教師:現在我們也要和影子做游戲了、
1)、到操場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訴老師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戲。
3)、幼兒組合影子游各種造型,請一個幼兒用粉筆將地上的影子畫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鯉魚跳龍門(通用17篇)篇十七
1.引導幼兒用各種線條,圖形,色彩畫出小房子高興和傷心時的心情,對新穎的作畫形式產生好奇心。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及敏銳的觀察能力。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2.抽象畫圖片
3.背景音樂
4.作畫工具:排筆每人大小各一支,調色盒每人一個,濕巾每人一張,顏料多色。
一、談話導入,幫助幼兒理解心情與顏色之間是有聯系的。
開心的心情會是怎樣的顏色?(粉色,紅色,黃色,五彩繽紛的顏色。)
1.觀看ppt.
2.小房子開心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嘴巴翹翹的看出小房子是開心的。)
小房子為什么開心呢?(引導幼兒觀察小房子周圍的環境和主人對他的態度。)
小房子每天看到什么?(引導幼兒按早上和晚上天空的變化進行觀察。)
小房子每年看到什么?(引導幼兒按季節地變化,從大地的色彩,花草樹木等進行觀察。)
3.欣賞抽象畫,初步認識和了解抽象畫形式和特點。(用點、線、面等表達內心的情感。)
4.介紹作畫工具―排筆的使用方法。
5.在音樂聲中,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小房子快樂的心情。(要求用抽象的線條,圖形和色彩大膽,自由作畫。)
6.交流感受:看到這樣的畫,開心,高興,想歌唱,跳舞。
二、發現小房子傷心時的色彩變化。
1.觀看ppt,理解故事情節并知道小房子不開心的原因。
從哪里看出小房子不開心?(顏色和小房子的表情。)
小房子為什么不開心?(周圍發生了變化,不能看見美好的景色,主人們也離開。)
不開心的色彩會是怎樣的?(灰色,藍色,黑色等。)
不開心的線條會是怎樣的?(有些亂。)
不開心的圖案會是怎樣的?(要爆炸的圖形,有很多尖尖的角,不規則的圖形。)
2.在音樂聲中,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小房子的另外一種心情。
3.交流感受,這些畫會讓人難過,想哭,想吶喊,想逃跑。
三、知道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引導幼兒做個有心人,多去用眼睛觀察,多用心去發現身邊的事情變化,尋找色彩,線條等的秘密。
1.感悟色彩與心情之間的關系,產生探索色彩的愿望。
2.幼兒作品展示與欣賞。
你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幼兒自由交流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