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篇一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熱鬧的象征,是團圓的象征。
我的家鄉在徐州,這兒的春節習俗我最熟悉不過了。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套和窗簾。到處都洋溢著歡歡喜喜掃塵,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掃塵”過后,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為了讓家人們吃上一頓好的年夜飯,他們也不辭辛苦。
到了除夕,大家都開始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人們還要貼上倒著的“福”字。“福”字指“福運”、“福氣”,把“福”字倒著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現在的“福”字貼,更是花樣繁多,有的還有在“福”字的周圍加上壽星、壽桃、龍鳳呈祥、五谷豐登和鯉魚躍龍門等等圖案。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分外的熱鬧。一家人難得能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的。
吃過了年夜飯,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過后,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來。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會在這一天晚上觀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后,大家才會放鞭炮,放煙火。這樣的鞭炮聲和煙花會一直到深夜。
新年過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晚輩都要到長輩家里去拜年,祝長輩們長壽安康。另外,長輩還要分別給晚輩們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有“平平安安過了一歲”的意思。這一天里,同輩人如果見了面,也要說聲新年好。以示對對方的新年祝福。
家鄉的春節過得多么熱鬧啊!這樣一個喜慶的節日。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它對人們是多么重要。我愛家鄉的春節。
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篇二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
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
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仿佛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著盼著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
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篇三
放寒假就意味著要過年了,我又長一歲了。歡天喜地迎新春,紅紅火火過大年。新年真好!它總會有絲絲甜意蕩漾在我的心中。
除夕之夜,繁忙了一天的外婆把豐富的年菜擺滿了一桌: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紅燒甲魚……但令我最興奮的是居然有海鮮在桌子上。不一會兒,大伙兒都到齊了,一個個入了座。合家團聚,圍坐桌旁,一起吃年夜飯,個個喜笑顏開,互相舉杯敬酒祝福。話語聲、碰杯聲、歡笑聲……聲聲悅耳,句句動聽,組成了一曲美好的交響樂,在除夕的夜空中蕩漾。
年初一早上,我早早起床,穿上漂亮的新衣,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拜年,祝他們新年快樂,身體安康,生活愉快。他們滿面笑容,樂呵呵地掏出紅包塞給我,并吩咐我要好好學習,全面開展,安康成長。我手捧紅包,聆聽著長輩的諄諄教誨,覺得是那么慈祥,那么溫暖。
在鄉下老家過年最熱鬧的莫過于放煙花爆仗了。從除夜開始,“噼噼啪啪!”“嘭嘭嘭!”的聲音不絕于耳。我當然要抓住時機過把癮。我拉著爸爸上街買了些煙花。“嘶——”爸爸點燃導火線,不出十秒,煙花就開始“嘭嘭”的放了起來。
十幾個五彩繽紛的大花朵,把天空映照得金碧燦爛。那些“大花瓣”從高空灑落下來,它們有的像金光絢爛的大菊花,有的像隨風飄蕩的蒲公英,還有的猶如枝條向四周披散的垂掛下來的迎春花……煙火真是美不勝收,它映紅了人們的張張笑臉,令人沉醉。它閃耀的是人們心底的快樂,對將來的美妙神往。它帶著幸福,帶著歡樂,帶著吉祥邁向新的一年。
大街上張燈結彩,超市里人來人往,喇叭里播放著充滿喜悅的歌聲,空氣似乎也變暖了,輕柔地拂過我的臉龐。旁邊走過匆匆的行人,大包小包地拎著東西,小孩手里拿著一件件玩具。人們的臉上溢出的是新年的喜悅,是新年的歡笑。
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篇四
記得去年春節的時候,我看到家家戶戶都在掛燈籠,就叫爸爸也帶我去買燈籠。我們到了商店,拿了燈籠和“福”字,爸爸準備付錢時,我說:“等一下,爸爸,我還想要一個煙花。”爸爸想了想,勉強答應了我,說:“好吧。”我選了一個最大最好的煙花,等爸爸付完錢,然后我們就回家了。
我和爸爸進到屋里,此時媽媽已經做好了很多菜,有可樂雞翅、炸雞腿、糖醋里脊……我伸手抓起一個雞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媽媽拍了一下我的手,說:“還沒開飯,不能吃!”我啃著雞腿,溜出廚房。終于開飯嘍!我爭先恐后地拿雞腿吃起來,爸爸說我像一只饑腸轆轆的小餓狼。
我們吃完飯,就出去放煙花。我小心翼翼地點燃煙花,“嘭”的一聲,煙花瞬間沖上了天空,炸出絢麗的花朵來,真好看!
我在春節這天過得非常開心。我想也許小孩子的春節會比大人過得更開心吧,因為小孩子還能領到大人發的壓歲錢呢!
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篇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隨著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除夕夜全家人都忙著包餃子,母親顫巍巍的拿起一張餃子皮,添上那紅的、黃的、綠的攪拌在一塊兒的餃子餡,嚴嚴實實的用那滿是皺紋的手包裹起來。在大家不經意間,她把一個硬幣包在餃子里,(誰吃出這個硬幣,誰就大吉大利!)看她那嘴角、眼角、溢滿了那幸福的弧度。
一邊吃著煮好的餃子,一邊看著春晚,隨著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小侄兒小侄女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沖云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著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沖云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著。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云散;那邊,一股沖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21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著什么,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愈演愈烈,帶來了2021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過一個快樂的春節篇六
溫順的小羊“咩咩”地跑遠了,活潑的猴子敲響了新年的鐘聲。猴年,就在這歡樂的氣氛中來到了。
上空掛著大紅燈籠,地上擺著的五顏六色美麗的鮮花,春節的氣氛渲染得濃濃的。
晚上,迎來了年夜飯。現在,很多人家都出去外面酒樓吃飯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在“合成”大酒樓吃飯。
菜可真豐盛:有煮得發紅的螃蟹;明晃晃的大對蝦;砂煲里煮的土豆鱷魚肉;還有大家都愛吃的鮑魚。桌子的正中間,擺著一條請蒸大魚,魚身上灑了翠綠的蔥花,紅色的辣椒絲,看起來很美味,令人迫不及待的想吃一口。魚,象征著年年有余。最后上的是甜品,服務員端上了一個小南瓜,南瓜最上面做成了一個小蓋子,里面掏空,服務員介紹這是南瓜羹,金黃色的南瓜里,有白果、紅棗、百合,顏色好看,味道甜滋滋的真好吃!
吃完飯,大家都要趕著回家看春晚。其中,我認為魔術表演最精彩。魔術師的手根本沒有碰到那支毛筆,只是在周圍轉來轉去,可筆卻自己動起來了,最后,筆還變成了一只可愛的鳥兒!!!魔術師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喝彩和掌聲。
春節最好玩的就是在手機上搶紅包!我和姐姐在手機上拼命地搶啊搶啊,雖然搶紅包搶著搶著有時只能搶到幾分錢幾角錢,但是,大家還是樂不可支!
春節過去了,但是大家還是沉浸在這種快樂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