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目標是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下面是一些小班教案的范文,希望對大家編寫小班教案有所幫助。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一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快樂體驗,設計本次活動。圍繞活動的目標,讓幼兒進行跑、跳、跨的綜合體能鍛練,由易到難,使活動具有層次性。同時進行安全防范意識和生存哲理的教育。力求讓孩子在快樂中鍛煉好,在快樂中學習,達到預期的活動目標。
1、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2、學習跑、跳的動作。
3、鍛煉腿臂力量。
練習跑、跳的動作。
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1、幼兒每人一件小松鼠頭飾,松果與幼兒人數相等。
2、泡沫墊若干、每位幼兒一個籃子、一枚金牌。
一、游戲情境導入。
冬天快要來了,我們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今天媽媽帶領你們到河對岸的松樹林采松果吧。你們想不想去?(想),那讓我們一起出發。
二、游戲活動準備。
1、教師在地上鋪好兩組顏色相隔的泡沫墊。
2、在采松果之前我們一起動一動。(播放音樂)。
三、游戲活動過程。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雙腳并攏向前跳,輕輕落地。
2、游戲規則,每位幼兒提一個小籃子,聽老師發出口令后,跑到河邊在泡沫墊上踩著腳印輕輕向前跳四下過了河,采一顆松果放到籃子里,然后又踩著泡沫墊輕輕向前跳四下回到隊伍中,下一個小朋友繼續這樣做,看看哪組先獲勝,那組就獲得一枚金牌。
3、請兩名幼兒示范“能干的小松鼠”游戲玩法:教師發口令后,幼兒從起點出發,跳過河拿到一顆小松果放到籃子里,返回起點。
4、幼兒進行游戲,“能干的小松鼠”幼兒戴好小松鼠頭飾,雙腳并攏從泡沫墊上跳過去拿起松果放進籃子里,返回起點。
5、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進行接力比賽,先完成任務的一隊獲勝。
6、宣布結果,進行頒獎并鼓勵。
7、結束部分:
孩子們,今天你們真能干,采了這么多松果一定餓壞了吧,現在跟媽媽一起趕快回家吃飯吧。
四、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模仿各種不同動物如:袋鼠、小兔的跳躍姿勢進行活動。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二
1、啟發幼兒有重點地講述小白兔是如何利用小紅傘幫助別人,又保護自己的。
2、培養幼兒耐心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木偶小兔、大灰狼、小刺猬等。
三、活動過程。
1、啟發討論”小紅傘”的用途,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實物小紅傘,對傘的用途進行討論。
提問:這是什么?它能干什么?當遇到什么情況時,它能幫你干什么?
(2)、出示教學掛圖,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將注意力集中在”傘的作用”方面。
2、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理解結伴講述,老師巡回指導,幫助那些在別人講述時不專心的幼兒耐心傾聽,指出別人講述中不合適的地方。
3、請2-3位幼兒到前面來大聲講述。
4、通過給故事取名字,提供有重點詳、略說”的思路。
(1)、引導幼兒討論:
(2)、給故事取名字、
(3)、用略--詳--詳的思路進行講述。
(4)、讓幼兒通過跟述進一步理解這種”圍繞主題、詳略有序”的講述思路。
5、引導幼兒續談”傘的用途”,遷移講述思路。
(1)、啟發幼兒理解故事的結尾部分。教師:故事里說,大灰狼沒有找著吃的東西,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小白兔該干什么呢?對,采蘑菇。可是小白兔沒有帶籃子,拿什么裝蘑菇呢、引導幼兒發現傘的用途--撐起來當籃子。
(2)、指導幼兒按照”圍繞主題、詳略得當”和思路,詳細敘述”小白兔利用小紅傘當籃子裝蘑菇”的過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三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所以要從小培養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松鼠的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提供的語言領域目標,我選擇了故事教學。《小松鼠的傘》是一個好聽的故事,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為完成目標,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欣賞、、感知、再認識、再理解。層層深入,同時在各個環節中,穿插講述法、啟發聯想法、表演法,培養幼兒的觀察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想像力,使幼兒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關心有困難的同伴,感受幫助人的快樂。
2激發幼兒想象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詞語:責怪。
幼兒用書、《小松鼠的傘》課件,小松鼠的`故事光盤
師總結:小松鼠有一把傘,就是它的大尾巴。有一天,小松鼠在樹林里玩忽然下起雨來,小松鼠趕緊豎起大尾巴蓋在身上,高興得向家里跑去。
現在老師小聲說,小朋友大聲說咱們一起把這幅圖說一遍。師幼一起講:松鼠媽媽正在為家人準備香噴噴的飯菜,這時小松鼠進來了全身都濕透了,鼻子、耳朵、尾巴上還直往下滴水珠。
3、猜想一下,松樹媽媽看到小松鼠全身都淋濕了會怎么樣?(出示圖3)媽媽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媽媽為什么生氣?學學媽媽生氣的樣子,誰愿意到前面來表演媽媽生氣的樣子?(為理解責怪打基礎)媽媽生氣了會怎樣說?責怪是什么意思?誰愿意把這幅圖說給小朋友聽?師幼一起 松樹媽媽看了非常生氣,就大聲責怪小松鼠說:“你真是一只笨極了的”
現在老師把小朋友們講的連成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小松鼠的傘》
如果下雨時你的朋友沒有帶傘,你會怎么幫助他呢?
好了,小朋友們平時要多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戶外和小松鼠一起玩耍吧!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關心有困難的同伴,感受幫助人的快樂。
2、激發幼兒想象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詞語:責怪。
活動重點:
引導觀察圖片,啟發幼兒想象。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試著把觀察到的想象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故事《小松鼠的傘》掛圖4幅、小松鼠圖片一張、小松鼠的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用途。
二、觀察圖片,通過看看、想想、猜猜、說說了解故事內容。
師總結:小松鼠有一把傘,就是它的大尾巴。有一天,小松鼠在樹林里玩忽然下起雨來,小松鼠趕緊豎起大尾巴蓋在身上,高興得向家里跑去。
現在老師小聲說,小朋友大聲說咱們一起把這幅圖說一遍。師幼一起講:松鼠媽媽正在為家人準備香噴噴的飯菜,這是小松鼠進來了全身都濕透了,鼻子、耳朵、尾巴上還直往下滴水珠。
3、猜想一下,松樹媽媽看到小松鼠全身都淋濕了會怎么樣?(出示圖3)媽媽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媽媽為什么生氣?學學媽媽生氣的樣子,誰愿意到前面來表演媽媽生氣的樣子?(為理解責怪打基礎)媽媽生氣了會怎樣說?責怪是什么意思?誰愿意把這幅圖說給小朋友聽?師幼一起松樹媽媽看了非常生氣,就大聲責怪小松鼠說:“你真是笨極了,有尾巴當傘怎么還會淋濕呢?”
三、聽故事磁帶(配樂)完整欣賞故事,知道小松鼠幫助幼困難的同伴。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其他人聽,你想把小松鼠幫助別人的故事講給誰聽?現在我們把小松鼠幫助同伴的故事講給班里的其他小朋友聽好嗎?看誰講得好!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16個生字,會寫其中的9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征,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認識花生果實。
1、請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2、圈出文中的16個生字,讀一讀,不會讀的拼一拼。
3、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引導學會用abb。
4、學生自由讀。
1、復習鞏固生字。
2、示范、指導。
3、描紅、臨寫。
交流、反饋。
教學后記:學生很容易會漏掉直的里面是三橫。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六
1.練本領。
(1)幼兒做各種運動姿勢。
(2)師:小松鼠今天要練一個新本領,聽到小鈴聲向前跳(走),聽到串鈴聲就倒退跳(走)。
(3)幼兒練習幾次。
2.運磚忙。
(1)師:小松鼠想造一間漂亮的房子,需要許多的磚塊,他們是用什么方法運磚呢?我們這里有磚塊和報紙。
(2)先嘗試用報紙拖著磚塊朝前跑,從中發現這樣很容易丟掉磚塊。
(3)小朋友試試拿著報紙拖磚塊倒退走,怎么樣才能不掉磚塊又能很快的運到目的地。
(4)幼兒每人一張報紙,進行分散練習。
3.誰是運磚高手。
(1)幼兒分組進行比賽,每組第一個幼兒手持報紙站在起點,聽到口令后立即轉身拿一塊磚放在報紙上,倒走到終點,將磚塊放在圈里迅速跑回來,排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個幼兒接著開始運磚,幼兒依次進行游戲,看哪隊能最先將磚運玩。
(2)提醒幼兒倒退師要控制好自己的行進路線,如果磚掉出來應該把磚重新放到報紙上才可繼續行走。
(3)表揚勝利的一組。
(4)游戲重復進行幾次。
4.放松運動。
師:剛才我們把磚都運完了,你們覺得累不累?我們到樹蔭下休息一會吧。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七
1、探索肢體走、跑、跳地大肢體運動規律。
2、初步掌握歌曲內容,熟悉ababa回旋曲式。
3、理解歌曲深層含義,幫助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cd第三首、繪本、銅碰鐘。
一、肢體探索。
1、師請生自由節奏步伐在空間中行走。
2、在步驟一基礎上,師加入銅碰鐘表示暫停。
3、師請生在空間中自由小跑。
4、根據以上步驟,師要求生加入小跳、滑行等動作變化。
二、歌曲教學。
1、師請生圍圈而坐,打開繪本,有只可愛的小松鼠在森林中迷路了,讓我媽唱著歌,陪它一同回家吧。
2、師教學歌曲a段,延長并加入各種身勢,如拍手、拍腿、拍肩等,請生跟唱模仿。
3、師做b段兒歌部分編排動作。請生跟學模仿:“我們跑”——跑步動作“我們跳”——跳躍動作:“我們和陽光來賽跑”——雙手臂從頭頂向兩邊散落:“一天的時光多美妙”——tatatata拍手動作:“跑贏了你就笑一笑”——跑步動作和微笑動作。
4、請生兩兩對面,在“一天的時光多美妙”時拍手,可轉化為兩人對拍完成。
5、師與生一同回顧a段歌曲與b段兒歌。
6、合音樂,一同歌唱,a段處發明身勢,b段處于左邊右邊伙伴面對面玩動作游戲。
三、律動游戲。
1、師示范律動游戲規則,在a段處聽請指令小跑/小跳/滑行/行走;a段結束時找到一位好朋友,b段雙人面對面念兒歌做特定動作。
2、師請生圍圈而坐,請一位學生扮演小松鼠,在a段處可選擇行走/小跑/小跳/滑行等方式,繞著圈運動,當a段歌曲結束時,停下腳步拍一下正對著的小朋友,拍到的小朋友去追趕小松鼠。(追趕跑步游戲)。
四、歌曲意義。
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意義,學會小松鼠“與陽光賽跑”精神,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八
1、樂于參與音樂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二、活動準備。
1、圖片《小松鼠的秋天學校》。
2、軟墊布球。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引導。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做《小松鼠的秋天學校》跟老師念一遍。看看看圖片上畫的是什么?這只松鼠小喜在做什么事情呢?松鼠老師準備帶小松鼠去哪里呢?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飄落下來,果實也成熟了,所以松鼠老師帶著小松鼠們去戶外摘栗子,在他們排隊的時候,發現松鼠小喜不見了,原來小喜偷偷跑去欣賞秋天美麗的景色,被老師帶回隊伍中,他們一起踏著音樂出發咯!
2、感應固定拍。
(1)準備與出發。
師:早上起床摘栗子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呢?(洗頭、洗臉、刷牙)。
我們一起隨音樂來。
間奏與前奏:拍膝。
a段:洗臉、洗手、刷牙、梳頭等。
(2)行進步伐與路線。
3、勇敢者的道路。
間奏與前奏:拍膝。
a段:雙腳跳、單腳跳、踏步。
4、延伸活動。
師幼一起踏著《小松鼠進行曲》一起去喝水。活動結束(案例參考教師指導用書)。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九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課文的12個生字。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做了如下的加工:
1、語文與生活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生活有多么廣闊,語文就有多么廣闊”。本課《小松鼠找花生》就是一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文章,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教師借助這一載體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觀察生活。
2、語文與開放
“語文學習應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形成課內外結合的、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讓學生搜集和整理有關花生的知識,使學生對這一內容進一步的了解。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帶殼花生)因為它特別香,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吃它。其實不僅我們喜歡,小松鼠也很喜歡吃它。有一次,小松鼠發現一塊地里種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過冬。可是它的愿望卻沒有實現,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找”和“生”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
1、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文字。
2、自己練讀,并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3、學生置疑:a、哪些發音有困難?b、對課文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
4、根據學生提出的難讀字,及本課的生字,出示帶音節詞卡。(指名三個各讀一遍,老師注意糾正,然后由一個人當小老師領讀)
(三)再讀課文
1、個別讀。(用激勵的語言激發學生自告奮勇讀課文)
2、夸一夸、幫一幫:引導學生先說優點,再評不足。
3、學生自己再練讀一遍。
4、全班齊讀。
5、展示臺:再次讓那些自己覺得有信心讀好課文的學生上臺讀。
(四)理解感悟
1、出示插圖,指導學生觀察。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在讀中感悟。
4、指名有感情朗讀。
5、討論課后問題: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
鼓勵學生大膽的表明自己的看法。這個問題可能有三種答案:
一種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種是花生開花后沒有結果;一種是花生結果了,沒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學生不僅要說出答案,而且要說出是怎樣想到這樣的答案的。教師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增長見識。
16、小松鼠找花生
(奇怪)
開花————結果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松鼠找花生》教學設計四,小松鼠找花生,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關心有困難的同伴,感受幫助人的快樂。
2.理解新詞:責怪。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啟發幼兒想像。
難點:引導幼兒試著把觀察后想像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
故事掛圖等。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圖片:今天有位小客人到我們班來做客,我們一起看看他是誰?(小松鼠)。
小松鼠說要請小朋友們一起去大森林里去玩,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二、結合課件欣賞故事。
(一)第一遍整體欣賞故事。
教師請小朋友完整欣賞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都有誰?
(二)第二遍通過掛圖分段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
1.出示圖1:讓幼兒仔細觀察,小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當作什么?
2.出示圖2:讓幼兒觀察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上的小松鼠有什么不同,從哪里看出來的?想一想,小松鼠有大尾巴當傘怎么還淋濕了呢?然后教師總結。
3.出示圖3:想一想,松鼠媽媽看到小松鼠淋濕了會怎樣?從哪里看出來的?媽媽為什么會生氣呢?學一學媽媽生氣的樣子。媽媽生氣了就會責怪小松鼠,會說什么呢?理解詞語:責怪。
(三)出示課件,通過磁帶完整聽故事。
1.小松鼠給我們帶來的這個故事真好聽,張老師還想再聽一遍,小朋友們想嗎?(出示課件,通過磁帶完整聽故事)。
2.小朋友,你們會像哪個小動物學習,為什么?
在生活中,你這樣做過嗎?心情怎樣?
教師總結:小朋友都像小松鼠一樣,做一個愛關心、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三、體驗游戲的快樂。
(一)那你們想不想也變成一只小松鼠到雨里去玩?小松鼠在雨里是怎樣玩的?
(二)播放音樂,現在我們小朋友也變成了一只快樂的小松鼠一起去玩吧。
尾巴,是小松鼠的傘。下雨的時候,小松鼠把尾巴豎起來,蓋在自己身上,雨停了,尾巴甩一甩就沒事了。
可是今天小松鼠回來的時候,從頭到腳都淋濕了,水珠順著耳朵鼻尖流下來。
松鼠媽媽可生氣了,想:小松鼠肯定把自己尾巴的用途給忘了。她責怪他說:“你真是只笨極了的松鼠。”松鼠媽媽聽到外面有人說話:“不,它是只好極了的松鼠。”原來是只小百靈鳥。“我生病了,小松鼠哥哥用他的大尾巴為我遮雨,我沒淋濕,他全淋濕了。”
松鼠媽媽這才知道她的小松鼠是只又聰明又善良的小松鼠。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一
(一)看圖導入。
1、出示松鼠圖問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生活在哪里?(出示花生圖問這是什么?它長在哪里?)。
2、今天,我們來學(生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讀完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聽錄音,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兩遍,要根據拼音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生按要求讀文),檢查課文是否讀通順(生開火車讀)。
2、把課后生字讀兩遍,在課文中找出標出自然段。
(四)檢查自讀。
1、投影出示生字生開火車讀,領讀,指名讀齊讀。
2、出示去拼音的詞語指名讀,齊讀。
3、課文有幾小節指名分節讀評議。
(五)作業。
(一)復習。
(二)講讀課文。
1、小松鼠為什么找?趕快打開書,找找讀讀,生讀課文,指名回答。
2、花生在什么地方?長得怎么樣?(出示花生圖)生看圖說話。
(1)書上怎么寫呢?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一節,在這一節中有好多詞寫的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你認為哪個詞用的好,就把這個詞讀重一點。(投影出示第一節)。
(2)綠油油:出示實物,這種顏色就是綠油油,你還見過綠油油的什么?這些花生不光長著綠油油的葉子,還開著什么樣的花?(理解:黃燦燦)。
(3)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書上有一段話小朋友們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
(1)師述:旱晨,小松鼠來了花生地看到花生,小松鼠一路上會想些什么呢?生看圖想象說話。
(2)出示“從那以后……沒有……”看書上用了這么幾個句子(指名讀)。
5、小松鼠多失望啊,誰來讀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練讀)。
6、出示“誰……呢?”
(1)蚯蚓在說的時候是怎樣說的?生練習說話。
(2)師指導朗讀,(出示花生果)花生果躲在泥士里看著小松鼠笑呢。
7、練讀第45小節,同桌互讀,指同桌讀。
8、聽了蚯蚓的話,小松鼠接下去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生說話)。
(三)表演課本劇。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二
為完成目標,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欣賞、、感知、再認識、再理解。層層深入,同時在各個環節中,穿插講述法、啟發聯想法、表演法,培養幼兒的觀察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想像力,使幼兒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關心有困難的同伴,感受幫助人的快樂。
2、激發幼兒想象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詞語:責怪。
師總結:小松鼠有一把傘,就是它的大尾巴。有一天,小松鼠在樹林里玩忽然下起雨來,小松鼠趕緊豎起大尾巴蓋在身上,高興得向家里跑去。
現在老師小聲說,小朋友大聲說咱們一起把這幅圖說一遍。師幼一起講:松鼠媽媽正在為家人準備香噴噴的飯菜,這時小松鼠進來了全身都濕透了,鼻子、耳朵、尾巴上還直往下滴水珠。
3、猜想一下,松樹媽媽看到小松鼠全身都淋濕了會怎么樣?媽媽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媽媽為什么生氣?學學媽媽生氣的樣子,誰愿意到前面來表演媽媽生氣的樣子?媽媽生氣了會怎樣說?責怪是什么意思?誰愿意把這幅圖說給小朋友聽?師幼一起松樹媽媽看了非常生氣,就大聲責怪小松鼠說:“你真是一只笨極了的”
現在老師把小朋友們講的連成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小松鼠的傘》。
如果下雨時你的朋友沒有帶傘,你會怎么幫助他呢?
好了,小朋友們平時要多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戶外和小松鼠一起玩耍吧。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三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結構。
2、創編故事內容。
3、體驗創編故事的樂趣。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1、故事動畫。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一、導入活動:
(出示課件:大尾巴)。
猜一猜: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1)看。
(教師演示動畫)。
秋天:小兔尾巴掃葉。
(2)說。
在什么季節?發生了什么事?(讓幼兒根據自己對課件的理解隨便說說)。
2、完整欣賞故事。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跟你們說的一樣嗎?我們來聽一聽。
(老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3、表演。
(大家一起邊講述邊表演)。
三、仿編故事。
1、討論:
(1)春天,是什么樣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還會發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樣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兒討論)。
2、仿編新故事。
(1)引導幼兒想象記錄。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去把它畫出來。
(2)幼兒相互交流。
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自己的想象。
(3)講述新故事。
選擇幾個小朋友的畫講一講。最好能選擇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編成一個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講述。
如果沒有,鼓勵小朋友把沒有的回去編出來。;。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繼續仿編新故事。
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我通過猜一猜的方法,讓孩子來猜一猜這是誰的尾巴,孩子們興趣很高。接下來我出示了多媒體課件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游戲,幼兒們通過幫小動物們找尾巴,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這不僅培養了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四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語文實驗教材,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在本課的設計中,俺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注重識字形式的多樣化。
新課程規范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告訴俺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何使同學有這樣的愿望,俺覺得識字的形式應該多樣化。在教學設計中,俺設計了這樣幾種形式,首先是小組交流識字情況,然后小組把好的識字方法推廣到全班。在鞏固識字階段,俺設計了摘蘋果游戲,最后圍繞課文內容自編了一首帶有本課生字的兒歌。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同學識字的激情,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同時學習中也加入了合作學習,讓識字在游戲中完成,讓知識在合作中滲透。
(二)注重在合作學習中朗讀與感悟。
人們都知道“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學閱讀文章后到底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是教師應掌握住的。要為同學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同學大膽起來發表意見,教師應珍視同學的獨特感受,不要在剛入學不久,就把同學的獨到意見扼殺在搖籃里。在教學設計中,俺只設計了教師的導語,而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同學從讀中悟,讓同學參與評價。同時為加強小組的合作性,俺設計了每組輔導一名同學參與朗讀競賽,組織記者招待會讓優勝同學談體會,這樣的設計不只練習了朗讀,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注重培養同學的觀察與想象力。
(四)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教學設計中,俺還設計了續編故事和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自主認知12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生、里、果”,能自俺審視間架結構,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2根據自身的體驗正確、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語言的美感。
3在讀文中交流自身的感受,在合作討論中解決疑問: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實是埋在地里的。
4大膽想象,續編故事,樂于與同學、老師分享續編的故事,培養專注他人發言的好習慣。
認知本課中的12個生字,會寫“生、里、果”三個字,練習朗讀,激發同學觀察的興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結果的這一特點。
生字卡片,兩盆盛開的鮮花,課前讓同學觀察樹上、地里植物開花結果的情形。課件一:秋景;課件二:小松鼠蹦蹦跳跳來到園中;課件三:隱現花生埋在地里的情景。
一、導入激趣。
2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果實都幼稚了。(演示課件:小松鼠蹦蹦跳跳來到園中)小松鼠也來到了園中,它想干什么呢?(出示課題:16小松鼠找花生)。
3(指向“找”、“生”)誰來認一認這兩個字?(先指名讀,再齊讀)。
4全班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課文插圖,聽故事,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同學說一說故事內容。(不需要說得很完整。)。
三、識字讀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把你不認知的字勾畫出來。
2大家一起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請教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
3把小組里好的識字方法推薦給全班同學。
4在小組里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5誰勇敢地來試一下,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來當評委。
6同學評價,相機正音,對個別長句子老師作示范。
四、看圖讀文。
1出示兩幅插圖,自身讀讀課文,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說了第一幅圖的內容,哪幾個自然段說了第二幅圖的內容。
2同學讀課文并找出圖的對應段落。
五、朗讀感悟。
1讓俺們先來看一看第一幅圖,圖上畫了些什么?
3出示“鮮艷”一詞,指名讀。課文里指什么鮮艷,鮮艷是什么意思?(顏色明亮而好看)。
平常俺們還可以說鮮艷的什么?(同學舉例,如:鮮艷的紅領巾,鮮艷的花朵,鮮艷的衣服等。)。
4(拿出兩盆盛開的鮮花,一盆放在燈光下,一盆放在遠離燈光的地方)放在燈光下的鮮花怎樣?出示格外一詞,是什么意思?(更加、特別)。
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
5誰來美美地讀一讀。(突出金黃色、格外)。
6花生地旁邊的小松鼠和鼴鼠在說什么呢,誰來扮演小松鼠,誰來扮演鼴鼠。
7老師引讀:小松鼠很高興,他想:
8看著鮮艷的花生花,聽著鼴鼠的介紹,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俺們來讀一讀第一、二自然段,你可以讀給同桌的同學,也可以讀給你的好朋友,還可以讀給老師聽。
9俺們來扮演一下這兩段的內容,好嗎?學習小組開始行動吧!
10同學上臺扮演。
六、指導寫字。
2看老師寫“生”字,提醒同學豎在豎中線上。
3讓同學比較“里”與“果”,同時介紹識字方法。
4老師范寫“里”,同時介紹:在寫這兩個字時,老師提醒大家注意“里”字先寫“日”,寫扁一些,最后一橫在橫中線上,第五筆是豎,最后寫兩橫,上橫短,下橫長。
5(出示三個寫在田字格里的“果”字,其中兩個字的撇、捺不夠伸展和均衡。)你覺得哪個字寫得美,說出理由。
6老師范寫“果”。同學評價。
7讓俺們一起來寫一寫,每個寫兩遍,你認為難寫的字可以多寫幾遍。
8同學寫字,教師巡視,注意同學的寫字姿勢。
9展示同學的字,為寫得美的字貼上小紅花。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生詞。
2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一些寫有生字的蘋果。把同學分成三個大組,每一組一個果籃,找出你認知的生字正確認讀后放在果籃里,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看圖、讀文、感悟。
1出示第二幅圖,請你仔細看花生地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松鼠的表情怎樣?出示“奇怪”一詞,齊讀。
“奇怪”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不理解)小松鼠為什么奇怪?
3(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誰來讀一讀。
4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樣。
5再繼續指名讀。
6這時候小松鼠說了一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7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旁邊有其他人嗎?那他是對誰說的?用一個詞來形容。出示“自言自語”,同學認讀。
8怎樣表示自言自語呢,誰再來試著讀一讀小松鼠的話。
9指名讀,其他同學評價。
10再繼續指名讀。
11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兒去了,你能告訴他嗎?(同學可能會說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說花生沒有結果,還可能說花生的果實在地里等,要讓同學充沛的說。)。
12那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讓電腦來揭密。(演示課件:花生果實在地里)。
13故事有趣吧,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朗讀出來吧!同學自由朗讀。
14小朋友們新星擂臺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請每一組輔導一名選手參與競賽,每名選手只選其中一段進行朗讀,發揮集體的智慧,開始行動吧!
15學習小組練習朗讀。
16朗讀擂臺賽開始。
17召開記者招待會讓擂主談體會。
三、發揮想象續編。
1課文里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是小朋友們只要你再動腦筋,還會有一個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為題目再編一個故事嗎?試一試吧!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2能把你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
3指名上臺講。
四、復習鞏固新字。
1認讀帶有本課生字的兒歌:
大樹旁邊種花生,小小松鼠每天等,松鼠自言自語說,
花生開花格外艷。許多天呀過去了,花生被誰摘走了?
花落卻不見結果。松鼠俺來告訴你,
花生的果在地里。
2完成課后練習“俺會讀”
聰明的小朋友,你還會讀這些詞嗎?開火車認讀,如遇同學卡住時請其他同學當修理工來修理,再認讀一次,然后又繼續。
五、自由練寫生字。
同學自身選擇寫哪一個,自身決定寫幾遍。把自身認為寫得美的字貼在學習園地的“俺會寫一手好字”里。
六、課外拓展天地。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可以把自身續編局部加進去。
2問問家長或看看其他書,俺們吃的食物中,還有哪些是長在地里?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五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提問: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預設: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來的;松鼠活潑可愛……)。
3、預習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獲,現在分組交流,組長記錄要點,各組選一名同學匯報預習情況。要求:不重復前面同學的發言,可以提出疑問。(匯報過程中,掃除字詞障礙,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小松鼠的傘小班教案(模板16篇)篇十六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材,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在本課的設計中,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1、注重識字形式的多樣化: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告訴我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何使學生有這樣的愿望,我覺得識字的形式應該多樣化。在教案中,我設計了這樣幾種形式,首先是小組交流識字情況,然后小組把好的識字方法推廣到全班。在鞏固識字階段,我設計了摘蘋果游戲,最后圍繞課文內容自編了一首帶有本課生字的兒歌。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激情,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同時學習中也加入了合作學習,讓識字在游戲中完成,讓知識在合作中滲透。
2、注重在合作學習中朗讀與感悟:人們都知道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閱讀文章后到底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是教師應把握住的。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起來發表意見,教師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在剛入學不久,就把學生的獨到意見扼殺在搖籃里。在教案中,我只設計了教師的導語,而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從讀中悟,讓學生參與評價。同時為加強小組的合作性,我設計了每組輔導一名學生參加朗讀比賽,組織記者招待會讓優勝學生談體會,這樣的設計不僅練習了朗讀,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4、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的結合:教案中,我還設計了續編故事和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自主認識12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生、里、果,能自我審視間架結構,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2、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語言的美感。
3、在讀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討論中解決疑問: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實是埋在地里的。
4、大膽想象,續編故事,樂于與同學、老師分享續編的故事,培養專注他人發言的好習慣。
認識本課中的12個生字,會寫生、里、果三個字,練習朗讀,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結果的這一特點。
生字卡片,兩盆盛開的鮮花,課前讓學生觀察樹上、地里植物開花結果的情形。課件一:秋景;課件二:小松鼠蹦蹦跳跳來到園中;課件三:隱現花生埋在地里的情景。
兩課時。
2、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果實都成熟了。(演示課件:小松鼠蹦蹦跳跳來到園中)小松鼠也來到了園中,它想干什么呢?(出示課題:16小松鼠找花生)。
3、(指向找、生)誰來認一認這兩個字?(先指名讀,再齊讀)。
4、全班齊讀課題。
1、出示課文插圖,聽故事,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說一說故事內容。(不需要說得很完整。)。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勾畫出來。
2、大家一起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請教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
3、把小組里好的識字方法推薦給全班同學。
4、在小組里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5、誰勇敢地來試一下,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來當評委。
6、學生評價,相機正音,對個別長句子老師作示范。
1、出示兩幅插圖,自己讀讀課文,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說了第一幅圖的內容,哪幾個自然段說了第二幅圖的內容。
2、學生讀課文并找出圖的對應段落。
1、讓我們先來看一看第一幅圖,圖上畫了些什么?
3、出示鮮艷一詞,指名讀。課文里指什么鮮艷,鮮艷是什么意思?(顏色明亮而好看)。
平常我們還可以說鮮艷的什么?(學生舉例,如:鮮艷的紅領巾,鮮艷的花朵,鮮艷的衣服等。)。
4、(拿出兩盆盛開的鮮花,一盆放在燈光下,一盆放在遠離燈光的地方)放在燈光下的鮮花怎樣?出示格外一詞,是什么意思?(更加、特別)。
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
5、誰來美美地讀一讀。(突出金黃色、格外)。
6、花生地旁邊的小松鼠和鼴鼠在說什么呢,誰來扮演小松鼠,誰來扮演鼴鼠。
7、老師引讀:小松鼠很高興,他想:
8、看著鮮艷的花生花,聽著鼴鼠的介紹,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我們來讀一讀第一、二自然段,你可以讀給同桌的同學,也可以讀給你的好朋友,還可以讀給老師聽。
9、我們來表演一下這兩段的內容,好嗎?學習小組開始行動吧!
10、學生上臺表演。
2、看老師寫生字,提醒學生豎在豎中線上。
3、讓學生比較里與果,同時介紹識字方法。
4、老師范寫里,同時介紹:在寫這兩個字時,老師提醒大家注意里字先寫日,寫扁一些,最后一橫在橫中線上,第五筆是豎,最后寫兩橫,上橫短,下橫長。
5、(出示三個寫在田字格里的果字,其中兩個字的撇、捺不夠伸展和均衡。)你覺得哪個字寫得美,說出理由。
6、老師范寫果。學生評價。
7、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每個寫兩遍,你認為難寫的字可以多寫幾遍。
8、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9、展示學生的字,為寫得美的字貼上小紅花。
1、開火車認讀生字、生詞。
2、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一些寫有生字的蘋果。把學生分成三個大組,每一組一個果籃,找出你認識的生字正確認讀后放在果籃里,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1、出示第二幅圖,請你仔細看花生地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松鼠的表情怎樣?出示奇怪一詞,齊讀。
奇怪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不理解)小松鼠為什么奇怪?
3、(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誰來讀一讀。
4、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樣。
5、再繼續指名讀。
6、這時候小松鼠說了一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7、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旁邊有其他人嗎?那他是對誰說的?用一個詞來形容。出示自言自語,學生認讀。
8、怎樣表現自言自語呢,誰再來試著讀一讀小松鼠的話。
9、指名讀,其他學生評價。
10、再繼續指名讀。
11、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兒去了,你能告訴他嗎?(學生可能會說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說花生沒有結果,還可能說花生的果實在地里等,要讓學生充分的說。)。
12、那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讓電腦來揭密。(演示課件:花生果實在地里)。
13、故事有趣吧,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朗讀出來吧!學生自由朗讀。
14、小朋友們新星擂臺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請每一組輔導一名選手參加比賽,每名選手只選其中一段進行朗讀,發揮集體的智慧,開始行動吧!
15、學習小組練習朗讀。
16、朗讀擂臺賽開始。
17、召開記者招待會讓擂主談體會。
1、課文里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是小朋友們只要你再動腦筋,還會有一個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為題目再編一個故事嗎?試一試吧!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2、能把你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
3、指名上臺講。
1、認讀帶有本課生字的兒歌:
大樹旁邊種花生,小小松鼠每天等,松鼠自言自語說,
花生開花格外艷。許多天呀過去了,花生被誰摘走了?
花落卻不見結果。松鼠我來告訴你,花生的果在地里。
2、完成課后練習我會讀:
聰明的孩子,你還會讀這些詞嗎?開火車認讀,如遇學生卡住時請其他學生當修理工來修理,再認讀一次,然后又繼續。
學生自己選擇寫哪一個,自己決定寫幾遍。把自己認為寫得美的字貼在學習園地的我會寫一手好字里。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可以把自己續編部分加進去。
2、問問家長或看看其他書,我們吃的食物中,還有哪些是長在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