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不僅是為了得分,更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dá)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的一些優(yōu)秀作文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一
奶奶一個星期前去杭州小住了幾天,今天終于回來了!奶奶這次回來給我?guī)Я瞬簧贃|西,其中有兩個香包。
我可喜歡這兩個精美的.香包啦!有一個全身都是火紅火紅的,還用金色的線縫了兩個金色的平安,另一個也是火紅的,上面繡著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可是里面都有一股中草藥的味道。
我問奶奶:“奶奶,奶奶!香包里為什么有藥味啊?告訴我吧!“奶奶說:“那不是藥,是艾草。”
我不知道艾草有什么用,去百度搜索了一下。一查,原來艾草是以前人們防蚊子的,端午節(jié)都要把艾草掛在家門口,我還順便查了一些以前端午節(jié)的習(xí)慣,比如端午節(jié)那天要給孩子用雄黃粉在肚臍眼、額頭上寫王字,據(jù)說這樣也可以防蚊子,還要喝雄黃酒呢!
這個端午節(jié)禮物真棒!我喜歡!
四年級:千黛千尋。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二
為了紀(jì)念屈原,我們放了三天假,我們這里有包粽子、插艾草、系五絲線等風(fēng)俗習(xí)慣。
我聽外婆說,“端午”又叫“端五”,早在兩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著大石頭跳進(jìn)了滾滾的汨羅江中。為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尸體,人們包粽子投進(jìn)江里,喂飽魚蝦。當(dāng)?shù)氐陌傩找矂澊奶幋驌魄氖w,演變到現(xiàn)在也就有了吃粽子、劃龍舟的習(xí)俗了。
我們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和腳裸處都系上五彩繩。
據(jù)說,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拴住。有人說這是迷信,我看這是寄托父母對子女深愛的一種習(xí)俗,每個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長命百歲,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種美好的意愿!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三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yuǎn)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jié)令都對應(yīng)一個節(jié)日,在這諸多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zhǔn)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shù)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里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里,才會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jì)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jìn)江里。后來這一習(xí)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里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致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jié)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xí)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jì)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xí),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xí)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xí)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著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jié)。
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zhǔn)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jié)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dāng)子彈,瞄準(zhǔn)射擊。當(dāng)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xì)繩細(xì)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xí)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hù)這些東西的。最后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jì)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tuán)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我盼啊盼,終于盼來了端午節(jié),我想,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端午節(jié)到了,我早早的起床,等著,盼著,吃到香噴噴的粽子,我既著急,又興奮。
包粽子是媽媽的拿手好藝,首先她把粽葉放到熱水里浸泡,再準(zhǔn)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扎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轉(zhuǎn)瞬間,媽媽手腳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籃子粽子弄好了。然后,再把它們放到鍋里煮熟。這時,我就專門盯著鍋,沒多長時間,從鍋里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裊裊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咽唾沫。急不可待揭開鍋,拿出一個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燙又饞,不住用嘴吹氣,用手扇,那饞樣把全家都逗樂了。媽媽說:“不要急,還有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粽子等你,形狀有枕頭狀的,圓桶形,煮熟了,放那,隨時吃,既方便又美味。
今天著一天過得真快樂啊!我不僅享受到粽子的美味,還享受到過端午節(jié)的快樂!我真想天天過端午節(jié)啊!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xí)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xué)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jìn)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xué)校去學(xué)習(xí)。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xí)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xué)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jìn)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xué)校去學(xué)習(xí)。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jié)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xué)著老人的樣子,也認(rèn)認(rèn)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jìn)大江里以死來抗?fàn)帯3睦习傩蘸ε陆锏拇篝~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jì)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jì)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jié),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jié)”、“端午節(jié)”。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為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于是老百姓自發(fā)地劃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后來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jì)念這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dāng)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lán)、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jié),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曬,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jié)的風(fēng)俗可真多呀!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一大早就開始包粽子。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的粽子了。媽媽早就把所有的材料都準(zhǔn)備好了,我心想:今天又有美味可吃了。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米泡好,又把泡米的水倒掉,又往米中加了大紅棗。我跟著媽媽學(xué)習(xí)包粽子,我先弄好了竹葉,把糯米放入竹葉中,又放上大紅棗,然后把它包起來用線捆好。
等我包好一個的時候,媽媽已經(jīng)包好了好幾個。當(dāng)我們包完粽子,媽媽煮粽子的時候,我坐在一旁沉思起來。粽子是用來紀(jì)念屈原的,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令萬民敬仰!這時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詩句:“屈子當(dāng)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這時媽媽喊我,粽子已經(jīng)出鍋,我聞到那香噴噴的氣味,真有點垂涎三尺啊!
我不會忘記這個難忘的節(jié)日。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五
大年初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塊下樓去放煙花。
“嗖嗖”往天上躥,仿佛是火箭飛上了天,要沖出云層,飛向神秘的宇宙。
煙花真是太美麗了,它照亮了夜空,映紅了我們的笑臉。
寒假開始了,我還來不及開心呢,我就看見了一件事。這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天的中午,我因為閑來無事,所以便出門走一走,玩一玩。路過馬路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對母女,那個小女孩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那兩根沖天的小辮子猶如兩只快樂的小鳥一樣,一跳一跳的。而那個小女孩的媽媽則是慈愛地看著那個小女孩。
就在這時,那個小女孩突然從地上撿起了一張破舊不堪的一元紙幣。可能是因為太破舊了的原因,所以也沒有人去將那張一元紙幣給撿起來。不過,那個小女孩似乎一點兒也不介意。只見她一把兒就抓起了那張一元紙幣,然后一跳一跳地跑到了她的媽媽跟前,有些得意的說:“媽媽,你看!我撿到了一塊錢哦!”我原本以為那個小女孩的媽媽會讓小女孩把錢放回原來的地方,或者把錢施舍給路邊的乞丐。可是,那個小女孩的媽媽卻表揚(yáng)那個小女孩說:“哦,我的女兒真棒!你先等一下,媽媽馬上回來。”說完之后就走了。不一會兒,那個媽媽就回來了。只見她手中拿著一個糖果遞給那個小女孩。可小女孩卻大叫道:“媽媽不乖,媽媽不乖!撿到錢應(yīng)該交給老師!”我以為那個媽媽會羞得滿臉通紅。可那個媽媽卻說:“傻孩子,老師又不在,錢交給誰呀!”“哦。”那個小女孩這才半信半疑地應(yīng)了一聲。
看到這里,我不禁有些氣憤!難道拾金不昧這個好習(xí)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丟的嗎?不,我不想。
冬天已經(jīng)快結(jié)束了,我還以為這個冬天不會下雪了呢,正想著呢,就下起了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美麗奇妙的銀色世界。
我迫不急待地央求姥姥帶我下去玩。姥姥被我纏的沒辦法她說:“好吧,就十分鐘。”當(dāng)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帶著手套和耳罩站在冰雪的世界中時,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誰在外面放了冷凍設(shè)備呀?好冷好冷啊!地面上仿佛撒了一層鹽,雪白雪白的,小草弱小的身軀上落滿了雪,仿佛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被子,水池里的水都結(jié)成了冰,有幾個小孩子還用小石頭砸冰玩。我抓了一團(tuán)雪,啊!真是冰涼刺骨啊!把我的手都凍紅了。幾只麻雀在地上嘰嘰喳喳地歡叫著,小貓在草叢中喵喵地叫個不停,幾只野狗為了一根骨頭打成一團(tuán)。我抓起一團(tuán)雪,搓成一個雪球,向姥姥砸去,姥姥也不甘示弱,也搓成雪球砸我,我們邊砸邊笑,不一會兒,這十分鐘就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度過了。
我真希望每一年冬天都下雪,好讓我快樂地跟爸爸媽媽打場雪仗。
寒假里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地鐵六號線,可開了眼界。
到了車站的出入口,我們順著樓梯,來到了地鐵的上面一層—候車廳。廳里燈光耀眼,寬敞明亮,大理石的地面一塵不染,能照出人影來。喇叭里還不時傳來悅耳動聽的樂曲。我們隨著自動扶梯來到地下一層站臺,在站臺中間有一排整齊的座位,我剛坐下一會兒,“嗚——”的一聲,列車由遠(yuǎn)處駛來。一眨眼,一列白色的列車已穩(wěn)當(dāng)?shù)赝T谖覀兠媲啊_@列車有6節(jié)車廂,每節(jié)大約有十幾米,仿佛一條長龍在我們面前。這時廣播里傳出廣播員輕柔、親切的聲音。
一聲鈴響,車門開了。我的眼睛一亮,車廂里明亮、整潔,不銹鋼扶手銀光閃閃,我和媽媽坐在橘色的長椅子上,啊!真舒服。三十秒后列車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去。我靠著窗口坐,只看見窗外一片漆黑,只聽見呼呼的風(fēng)聲。不一會兒就到了世紀(jì)大道。
我和媽媽下了車,出了站,我還戀戀不舍,心想:上海地鐵設(shè)計得這么好,設(shè)備這么先進(jìn),真是世界一流。我為改革的上海、日新月異的上海感到自豪!
回想起豐富多彩的寒假,我的寒假的一件件事都浮出我的腦海……。
記得那是剛剛考完試,我對媽媽說:“媽媽,我考試完了,你能不能給我買把槍?”媽媽爽快的答應(yīng)了。到了市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把名為“ak——47”的一把很大很長的仿真槍,我十分高興。媽媽又說:“走,到商場給你買一身衣服去。”我說:“行!”
到了商場,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把槍組裝完,行不行?”媽媽一開始不答應(yīng),后來被我問煩了,又對我說:“你愿組裝你組裝吧。”我一聽,趕緊組裝好,端著槍,夾著槍托,對媽媽說:“媽媽,我像不像軍人?”話剛出口,我的槍托好像被我夾斷了,媽媽批評了我一頓。到了買槍的地方,媽媽對營業(yè)員一說,營業(yè)員二話沒說,拿了一個嶄新的“ak——47”給了我,我十分高興。
我每當(dāng)想起這件事,我都會愛惜我的東西。
放煙火、走親訪友,寒假生活豐富多彩,其中我最難忘的是跟媽媽學(xué)做湯圓。
那天,媽媽拿來一個大盆子,往盆子里到了點糯米粉,用溫水?dāng)嚢韬谩V灰妺寢屇罅艘恍F(tuán)糯米粉,搓搓圓,往里面放了點餡兒,再搓搓。成了,啊,圓圓的,大大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小團(tuán)糯米粉,我以為湯圓很好做,哪知道不時搓不圓就是散了架,手上倒是好像戴上了一副白手套,粘糊糊的。媽媽說:“做湯圓應(yīng)該用左手心和右手手指轉(zhuǎn)圓。”我照著媽媽的話去做,好不容易做成了一個湯圓。看著自己做的湯圓,真想咬一口,解解饞。
湯圓煮熟了,我揭開鍋蓋,看著鍋里的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晶瑩如玉,頭吧湯圓要在碗里,忍不住咬一口。啊!又香又糯,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真是特別美味!
春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衛(wèi)生,貼對聯(lián),掛燈籠。可是,我們家卻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除夕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散步,可是門沒有關(guān)緊,我們家的小狗也跟了出來,跟我們一起去散步,走在路上,媽媽給我講,狗是最害怕放炮的。散完步小狗跟我們一起回家,就在我們離家只有幾米的時候,小狗跑到別人家里,我看見了,就把他叫了出來,然后就往家門口走,可是,一轉(zhuǎn)眼,他就又不見了。媽媽說:“不用管它,一會兒它自己會回來的。”我們回到了家,害怕他晚上回來,就沒把門鎖上。我們等呀等呀,過了好一段時間,還沒有見小狗回來,我就去睡了。第二天,我起來的時候,爺爺說,小狗還沒有回來,我心里想,難道小狗真的丟了嗎?都怪我!
我的心里傷心極了。誰知到了第三天早上,小狗突然回來了,我心里有驚喜又高興。
從那以后,再帶小狗出來的時候,我就寸步不離的跟著它,生怕一不小心再把它弄丟了。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六
以往的端午節(jié)里,都是爸爸媽媽送我香包,我收集的香包有好幾個:有可愛的小老虎,有粉紅色心形的……樣子多姿多彩,特別好看。可這個端午節(jié)里,我自己做了一個小香包,雖然算不上最好看的,卻是最實惠的,最有特點的。
告訴你們:做這個香包時,我只花了5角錢來買香包里的香粉,其他的材料都是“廢物利用”。
首先,我從我的賀卡里尋找材料,突然我眼前一亮,哦,那是我四歲時別人送我的一張粉色賀卡,里面是一個紙娃娃,背了個金色的背包,經(jīng)過“歲月的流逝”那張賀卡已面目全非,但那個包包卻完好無損,我看中了那個金色的包,把它取了下來。
我又在我疊完的星星里,找到了一條寄在星星上的黃絲帶,我把黃絲帶取了出來,又把我一個壞卡子上的小熊頭的圖案找了出來,在華佗藥店買了一些香粉,材料找齊了,可以開始制作啦!
我把金色的小包拿出來,把小熊頭縫在了上面,又把香粉倒了進(jìn)去,開始用線縫好,縫的時候,可不好縫,這使我想到了游子吟那首詩,密密縫,真的不容易呀。好幾次都差點戳到我的手上,我又想到了賣香包的人,他們在縫那些香包的時候,肯定不容易,那些形態(tài)各異的圖案,不知道縫了多長時間。
看著我做好的這個香包,我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端午節(jié)里做香包,樣子美麗又漂亮,掛在身上香又香,去蟲避蚊真是棒。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jié)。
一大早,我和奶奶做了一把“劍”。一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做。奶奶叫我用蒼蒲當(dāng)劍身,蒼蒲根當(dāng)劍柄,再用艾草當(dāng)劍穗。我學(xué)會后,做了很多劍,插在家里的門窗上,這樣蒼蠅蚊子就不會來了。
奶奶從鄰居那里摘了很多花。我問奶奶是什么,奶奶說是桅頂花。母親插上這些花,放在房間里。整個房間都擺滿了鮮花。
后來奶奶讓我一起買穿心蓮內(nèi)酯酒。我們在藥店買了一包穿心蓮內(nèi)酯。仔細(xì)觀察,原來穿心蓮內(nèi)酯是黃色粉末。我們又買了白酒。回到家,奶奶把男磺酸鹽倒進(jìn)碗里,然后倒了點白酒,做了真正的男磺酸鹽酒。我都等不及我媽把這種男性磺酸鹽涂在我頭上各個部位了。穿上之后我心想:“壞事不會發(fā)生在我身上!壞事不會跑來找我!”
午飯后,我吃了三個粽子,里面裝滿了美味的肉。
我認(rèn)為今年的端午節(jié)比以前更有趣、更有趣、更有意義。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八
今天,我們漢學(xué)社的小朋友參加了在臨湖舉辦的臨海漢文化端午祭祀活動。我們一大早就來到臨湖,今天這里會有很多端午節(jié)有關(guān)的活動有斗百草、包棕子、做蓮花燈、投壺游戲、猜謎語還有賽龍舟呢。
天空下著毛毛細(xì)雨,我們換上發(fā)來的漢服,地濕濕的,我在裙子濕了怎么辦?媽媽讓我把裙子提起來走路就不會濕了。一起去化好妝,去臺上彩排。開場后,我們都很想馬上就能上臺就拿著自己的道具等在舞臺邊上,看了祭祀儀式、漢舞、太極劍的表演。等了好久,總算到了第四個、第五個,輪到我們第六個節(jié)目了。我在演出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些愛玩的小朋友都不玩了,都認(rèn)認(rèn)真真地做著自己的動作表演了。表演結(jié)束,我們小孩子就跑去玩各種活動游戲,跑得我滿頭大汗妝都花了呢!
最后,大家一起拍了集體照,接受了電視臺阿姨的采訪,我們喊出了“華夏文化,走向世界”的口號。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學(xué)到了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和漢文化,這么有意義的活動我就想著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有空都來參加吧!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九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中秋節(jié),清明節(jié),臘八節(jié)……但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還睡意朦朧的時候就聞到了一股粽子特有的味道,我立馬起床洗漱完畢就迫不及待地跑向餐廳,我看到了兩種食物:綠殼雞蛋和我最愛的迷你粽。我剛坐到椅子上就狼吞虎咽的開始吃起來,滿嘴的蛋黃香。
吃完早餐我們?nèi)胰艘黄鸪霭l(fā)去南塘去看賽龍舟,這里熱鬧非凡,敲鑼打鼓,人山人海,比賽開始了,只見選手們聽到鑼鼓聲就開始奮力向前劃,龍舟在水中飛快地游動,我都看呆了,不久第一名龍舟就到達(dá)了終點。
看完了龍舟,我們走進(jìn)了一家很有特色的小飯館吃飯,我看見一張紙粘在玻璃上,上面寫著:端午節(jié)的由來,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楚王聽了奸臣的胡言亂語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得知楚國都城被占領(lǐng)老百姓遇難,悲痛欲絕,五月初五這天,屈原縱身跳入泊羅江。老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后。含著淚水來到了泊羅江。為了不讓屈原餓死,也為了不讓魚兒把粽子吃掉,他們就用若葉把粽子包起來,扔入泊羅江喂屈原。漸漸地,漸漸地人們的后代也學(xué)著前輩一樣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吃粽子。就慢慢形成了端午節(jié),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十
“哦,原來端午節(jié)還隱含有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嘆到,恩,我們大功告成,現(xiàn)在該上籠蒸了,過了十分鐘,我們就會聞到一股清香味,話還沒說完,這時我家的門鈴響了,我趕急去開門,原來是小姨和表弟兩人,她們手上拿了一捆艾葉,媽媽還說到:“昨天本想買的,居然賣完了,沒想到你們送來了,正好插在窗上”。
媽媽拿出了剛煮好的蛋來招待,小姨還讓我和表弟碰鴨蛋,誰先破誰就先來詩歌朗誦,這個提議好,我們幾個人高興的歡呼,在艾葉香和粽子香味的熏陶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大聲地帶著感情的讀了起來,仿佛在進(jìn)行詩朗誦比賽似的,真好玩,粽子熟了,真香啊,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粽子,”我說道:“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開心的。”“這就對頭,我的寶貝今天又開竅啦!”媽媽滿臉笑容的`說道。“寶貝,記得等會給你爸爸電話哦,讓他在外面也要吃好哦!”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不僅吃到自己包的粽子,還和小表弟進(jìn)行詩朗誦比拼,雖然沒有比個勝負(fù)來,但是心情也是開心,還有下半場留著明年再來拼吧,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jié)的故事嗎,那么也給我講講吧!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十一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喜慶的春節(jié)、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jié)、有團(tuán)團(tuán)圓圓的中秋節(jié)……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見不合被驅(qū)逐到偏遠(yuǎn)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fù),就跳江自盡了。
當(dāng)?shù)氐某酥狼懒耍统舜陆瓕ふ仪氖w,還將食物扔進(jìn)江里,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后,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jié),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咸肉餡的。我最喜歡咸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咸咸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能不喜歡呢?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十二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nèi)遗d高彩烈地出發(fā)到白水洋摘楊梅,一路上,我的心老早飛到了楊梅樹上吃楊梅去了。
不知不覺來到了白水洋,熱情好客的阿姨帶我們來到了楊梅山,那里的楊梅樹綠綠的,枝葉茂盛,象搭起了一座座涼棚,又大又紅的楊梅好象一串串紅燈籠掛在樹上。我和媽媽東瞧瞧,西望望,想摘些特別紅的楊梅。
突然阿姨說:“快到這棵樹上來,這里的楊梅特別好。”于是,我們來到了阿姨說的那棵樹,果然,紅紅的楊梅真向我招手呢。我讓爸爸抱著我,我使勁往高處爬,我一邊吃,一邊摘,不一會兒,我摘了滿滿一大筐的楊梅,我提著籃子興奮地大喊起來:“我摘好了!”我對媽媽說:“我還想摘。”媽媽看著我的樣子,笑著說:“你這個花貓,臉上全變成紅色了。我們已經(jīng)摘得夠多了,下次再摘吧。”我點了點頭地說:“好吧。”但是我的嘴上還是不停地在吃。
這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四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熱門13篇)篇十三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人們都喜氣洋洋地按照傳統(tǒng)的習(xí)俗過節(jié)日,包粽子,插桃枝,艾蒿,在這個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姥姥一大早就起來了,首先要準(zhǔn)備材料,米,粽葉,線,蛋黃,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先把粽葉的粗莖剪掉,把好的葉子一片片整齊的疊好放在一邊。姥姥把粽葉卷成了一個圓錐形,再往里面抓一把米,用手摁兩下,再往里面放一個蛋黃,再抓一把米,用手摁緊,再用粽子葉包起來,然后用線捆起來,這樣一個青綠色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xué)著姥姥的樣子,一步一步的學(xué)著,可是我怎么包也不好看,要不就太松了,要不就漏米,要不就太小了,粽子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做起來難啊,真想放棄不包啦,姥姥說:“無論做什么事,不要急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xué)會包粽子。在姥姥一步一步的指導(dǎo)下,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原來包粽子那么簡單,只要努力,誰都能學(xué)會。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