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注重結構的合理性和邏輯的清晰性,使作文更具說服力和可讀性。請大家對比下面一篇優秀作文的范文,看看自己的寫作是否有所欠缺。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一
玉龍雪山是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其中之一。
玉龍雪山具有重要的風景旅游價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學考察研究價值,特別是在氣象、地質、動物、植物方面,玉龍雪山是一座植物寶庫,很多植物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玉龍雪山至今還是一座處女峰,還在等待著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1988年,玉龍雪山以云南麗江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___年5月8日,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玉龍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其氣勢磅礴,造型玲瓏秀麗。隨著節令和氣候變化,有時云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有時碧空萬里無云,群峰晶瑩耀眼。清代納西族學者木正源曾形象地歸納出玉龍十二景,即:三春煙籠、六月云帶、曉前曙色、暝后夕陽、晴霞五色、夜月雙輝、綠雪奇峰銀燈炫焰、玉湖倒影、龍早生云、金水璧流、白泉玉液。玉龍雪山景觀大致可分為高山雪域風景、泉潭水域風景、森林風景、草甸風景等,主要景點有玉柱擎天、云杉坪、雪山索道、黑水河、白水河及寶山石頭城等。是一個集觀光、登山、探險、科考、度假、郊游為一體的具有多功能的旅游勝地。
干海子。
干海子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個開闊草甸,干海子全長4公里左右,寬1.5公里,海拔約2900米,來到干海子給人一種開闊空曠的感覺,在高聳入云的玉龍雪山東坡面前,有這樣一個大草甸,為游人提供了一個觀賞玉龍雪山的好場地,在這里橫看玉龍雪山、扇子陡等山峰歷歷在目。從干海子草甸到4500米的雪線,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蘭花、野生牡丹、雪蓮,品種繁多;高大喬木有云南松、雪松、冷杉、刺栗、麻栗等等。干海子大草甸是一個天然大牧場,每年春暖花開,在草萌發,住在干海子附近山澗的藏、彝、納西族牧民們都要帶上氈篷,騎著高頭大馬,驅趕著牦牛、羊群、黃牛,到草甸放牧。
白水河。
從干海子到云杉坪之間,有一條幽深的山谷,谷內林木森森,清溪長流,谷底這個清泉長流的河,就叫白水河,因河床、臺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塊組成,呈一片灰白色,清泉從石上流過,亦呈白色,因色得名“白水河”。白水河之水來源于四五千米高處的冰川雪原融水,清冽冰涼,從無污染,是天然的冰鎮飲料。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二
“大理三月好風光呀,蝴蝶泉邊好梳妝……”
曾經《五朵金花》《天龍八部》讓大理這個古城更加名揚海外。洱海就像金花的柔情;蒼山就像喬峰的剛強。連綿起伏的蒼山讓我遐想到《天龍八部》里的喬峰和我一起闖蕩江湖。碧波萬里的洱海讓我幻想到五朵金花在洱海邊翩翩起舞。
大理不但風光美,還盛產大理石。大理的大理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好的大理石。將一塊大理石切開,橫截面的花紋正好像是一幅山水畫,而且我還到了大理石博物館里觀賞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理石,參觀了人工雕刻的、每個細節都很精細的大理石。真是美麗極了!難怪“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叫“石頭當畫賣”。
大理之行,感悟之行,我猛然發現我們的人生就像大理的三道茶一樣:少年時期的拼搏與努力充滿了辛苦,當事業有成時就能享受到甜蜜和歡樂,年老時,我們回味這一生是多么的精彩。
帶著洱海的情,帶著蒼山的雄,我們依依不舍,離開了大理。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三
路南石林是云南著名的景觀,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縣,距昆明72公里,面積約40多萬畝,是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
云南昆明路南石林風景名勝區,有奇石組成的石頭森林,夢幻般的溶洞,秀麗的高原淡水湖泊,飛流奔騰雄偉壯觀的瀑布。大自然最美麗動人的景色,都集中在350平方公里的保護區里,與居住在這里的彝族風情相輝映,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
石林風光,觀賞角度不同,景物展現的就不同。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石林景觀的真實寫照。登高遠望,擴大視野,石林就像一片剛出土的幼苗。綠樹紅亭把灰黑色的石林,點綴得十分秀美。遠觀石林沒有遮擋,石林又像層層疊起的積木,疏密有致。
游人感嘆到:這是電影里見過的龍宮!這像大海的海底世界!這就是真實的海底。站在高處看瀑布、氣勢磅礴的大疊水瀑布隱藏在萬綠叢中,在腳下翻騰跳躍,響聲如雷灌頂,水花紛飛如揚花吐絮。從高處往下行,有要去海底觀龍宮的喜悅油然而生。
路南石林位于距昆明市東100公里的路南縣境內。20xx年6月27日路南石林與貴州荔波、重慶武隆“捆綁”申報的“中國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四
經常聽別人說,云南麗江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什么浪漫之地、人文淳樸、古城風韻……聽起來就舒服,很清爽,一個風景如畫、歷史悠久的古城,這次,我終于親眼看到了!欣賞著她獨特的美。
這麗江,更像是在深閨中尚未出嫁的少女,雖然游客很多,但還是遮掩不住她那安靜極致地氣質美麗,雖然麗江沒有燈紅酒綠的繁華,但是只要有石板路、青石橋、清澈的流水還有因風而漸漸吹過的柳絮相伴那真是無與倫比了!
慢慢走進,前面有幾家小店,做工十分精致,我忍不住買了一條手鏈,手鏈噼噼啪啪地響,那脆耳的聲音似乎給麗江添了幾分樂趣,卻絲毫改不掉麗江安安靜靜的美麗,我一點也不覺得心煩,急躁,反而覺得更有趣了。
麗江的河水很清澈,不帶一絲污濁。河底的小魚,巧妙地擺動著魚尾,慢慢地撥動出的一絲的水花游過身邊。看著它們的時候,嘴角是忍不住要帶笑帶著喜悅。像是看著小朋友嬉戲玩耍,小魚的'活潑滑過心田,撩撥起心弦的微微顫抖,抖起一波感動。
云南麗江真美,是別人口中描繪不來的,麗江讓我對她一見鐘情,舍不得離開,使我駐足長留。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五
一次,我們全家到云南省石林風景區游覽。中午,我們來到了石林。一走進石林,就好像走進了仙境,我們就像仙人在仙境里遨游。石林里的石頭可多了,有的像高大的樹木,有的像挺拔的竹筍,有的像一把閃閃發光的利劍刺向天空,有的像美麗的仙女在摘仙桃,有的像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在散步,還有的像一只只小巧玲瓏的小猴子在歡蹦亂跳,又有的像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在做游戲······石林里的石頭千奇百態,還有許許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呢!
走著走著,我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石林的后花園。啊!花園真美!人山人海,熱鬧極了。這些快樂的人群中,有的穿著美麗的民族服裝在“阿詩瑪”面前照相,有的提著攝像機把上石林的美景拍下來,有的在導游的帶領下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唱呀跳呀!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花園里種滿了絢麗多彩的花朵,紅的如火、白的如雪、黃的如金······盛開的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在哈哈大笑,沒盛開的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一片片花瓣就像一只只美麗的小蝴蝶。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六
二月十一號,我們去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美譽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云南石林游玩。一到景區,只見廣場上許多彝族的阿詩瑪和阿黑哥在載歌載舞,濃郁的民族風情,頓時讓我們忘了旅途的勞累。
一進石林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上石林,湖面碧波漾漾,宛如明珠在閃爍。導游告訴我們這個湖叫“恩來湖”,是1962年周總理陪同外賓來石林,看到這么好的山石,沒有水,提議說有山就該有水,于是就有了這個人工湖。
步入石林,我驚呆了。只見石柱、石壁千姿百態,爭奇競麗。有的石峰高聳,層層疊疊,像森林;有的石峰突起,像劍刺向天空;有的石峰橫臥,石片上翹,像盛開的蓮花。有一石峰上刻著“石林”兩個鮮紅的大字,這是石林中心景區——石林勝景,這里褐色的怪石奇峰,拔地而起,沖入云霄。
轉過石林勝景,我們攀援天梯,登上“望峰亭”,放眼望去,石林全景盡收眼底。那一片片突兀起的石峰,莽莽蒼蒼。藍天白云下,灰褐色的.石林與蔥綠的樹林互相輝映,像仙境,美不勝收。從“望峰亭”下來,我們來到樹林里,在綠樹叢中有一塊石峰上寫著“群峰壁立,千嶂疊翠”,形象地描寫出了石林的美。
走出大石林,我們來到了小石林,小石林里有一個“玉鳥池”,池旁有一座石峰非常引人注目。那便是阿詩瑪石像。阿詩瑪是傳說中美麗而勇敢的姑娘,她身著傳統民族服裝,頭戴包頭,背著籮筐,眺望著遠方,似乎在盼望著什么。
出了石林,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神工造就的云南石林,真是千古奇觀。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七
暑假里,我們全家坐上了開往云南的火車。看著沿途的風景,滿眼都是青青的山、綠綠的樹。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云南的省會城市——昆明。一下火車,大舅公和大舅婆就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為我們準備了一桌子具有云南特色的晚餐。
第二天,我們和表弟昆昆一家開車去麗江古城游玩。麗江的古城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是保存得卻非常完好。這里的天氣變化無常,剛剛還是艷陽高照,幾分鐘后又下起瓢潑大雨,很多來不及躲雨的游人都被淋成了落湯雞。雨后的麗江空氣更加清新,天空更加蔚藍,有時還能看見美麗的彩虹。古城的建筑都是木質的,道路是石頭鋪成的,路旁還有清清的小溪流過,走在這樣的街道上,真舒服啊!
離開麗江,我們還去了位于香格里拉縣的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公園里有個很大的湖,湖面靜得像一面鏡子,時而有小船駛過。最令我激動的是我還看見了十幾只松鼠呢,它們一會兒竄到樹上,一會兒落到地上,真討人喜歡。
我喜歡云南,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是個再好不過的避暑勝地。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八
黑龍潭俗稱龍王廟、玉泉公園。位于麗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二股泉水從象山腳下的古栗樹下涌出,匯成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開著潔白的海菜花,水底游魚如梭,潭畔花草樹木繁茂,樓臺亭閣點綴其間,風景秀麗。
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龍神祠,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20_年)和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玉泉曾兩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龍神”封號,使黑龍潭名列中國名泉而名滿天下,后又修建了得月樓、戲臺、萬壽亭、五孔橋等園林建筑,新建了象山游路,解放后,遷入明清古建筑五鳳樓、解脫林、光碧樓、忠義坊石獅、文明坊、一文亭等園林建筑,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方國瑜教授的墳墓也安放在黑龍潭靜溢的山林中。黑龍潭大門上的“黑龍潭”三個字是原省書法協會會長,納西族書法家李群杰所題寫。1963年重修得月樓時,郭沫若應邀題寫了“得月樓”三個字及兩副楹聯。1981年,東巴文化研究所在黑龍潭成立,使黑龍潭集中國風景園林之大成,又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十年來,先后有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到黑龍潭考察,中外游客絡繹不絕。
黑龍潭成為麗江乃至云南旅游景點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為了追求新的發展目標,適應市場需求,實現與國際接軌,實施了iso9001:20_和iso14001:國際標準認證,旨在提高整體質量/環境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謀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同步增長。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九
虎跳峽,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在云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東北。峽谷長16公里,南岸玉龍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甸雪山海拔5,396米,中間江流寬僅30~60公尺。虎跳峽的上峽口海拔1,800公尺,下峽口海拔1,630公尺,兩岸山嶺和江面相差2,500~3,000公尺,谷坡陡峭,蔚為壯觀。江流在峽內連續下跌7個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勢洶涌,聲聞數里,為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之一。舊時曾因山崩截斷江流,至今尚有崩積物遺留。
概述虎跳峽距離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縣城60公里,這條峽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長16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東面為玉龍雪山,西面為迪慶的哈巴雪山,峽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江流最窄處,僅約30余米,相傳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腳,便可騰空越過,故稱虎跳峽。峽內礁石林立,有險灘21處,高達10來米的跌坎7處,瀑布10條。
虎跳峽峽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臨峽一側山體陡峭,幾乎是絕壁,無路可尋;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臨峽一側山坡稍緩,這一側有一條簡易的碎石公路,貫通全峽,公路上方還有一條步行小路。
上虎跳是峽谷中最窄的一段,離公路邊的虎跳峽鎮9公里,其江心雄踞一塊巨石,橫臥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為二,驚濤震天。傳說曾有一猛虎借江心這塊巨石,從玉龍雪山一側,一躍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
中虎跳離上虎跳5公里,江面落差甚大,“滿天星”礁石區是這里最險的地方。百米峽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驚濤拍岸。
從中虎跳過險境“滑石板”,即到下虎跳。下虎跳有縱深1公里的巨大深壑,這里接近虎跳峽的出口處,是欣賞虎跳峽最好的地方。
在云南省麗江境內進入虎跳峽,應從麗江縣的大具鄉進入,這里實際上是虎跳峽的下虎跳地段。經中虎跳、上虎跳達迪慶州的橋頭鎮,前往大具鄉游賞虎跳峽,在麗江地區汽車客運站購票,票價約23.5元。虎跳峽門票50元。
地理。
虎跳峽在由麗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從麗江到虎跳峽鎮坐車將近三個小時。湍急的金沙江流經石鼓鎮長江第一灣之后,忽然掉頭北上,從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之間的夾縫中硬擠了過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大峽谷,峽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虎跳峽景觀,相傳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塊巨石,跳過金沙江。當年堯茂書的探險隊就曾經在此漂流,雖英雄壯志未酬身先去,此地卻因此而名聲大振。
世界深窄峽谷之一的虎跳峽還有一條上山的路可以進入虎跳峽景區,在這條路上還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虎跳峽壯麗景色,這是一條被當前驢界人士最看好的一條徒步旅游路線,這條路在哈巴雪山一側沿大峽谷前行,在虎跳峽一段有一個高標被命名二十八拐,據說國外的旅游書上早有詳細地記載,因為外國人喜歡徒步旅游。因為國內的旅游團到不了這里,所以知之者甚少,真是天無絕人之路,現在只有走這條茶馬古道了。
“在大云江的盡頭,數百米寬的江面陡然收縮成十來米的激流,兩塊巨石隔岸矗立,相傳,老虎從這里跳躍過江。流不盡的云江水從這下面轟隆隆地落入地下,只須一分鐘左右的地下奔騰,再見天日時已經屬于異國。
正午的太陽照亮了落水洞幽暗的深淵,撞碎的浪花閃現出七色的彩虹。任何落下去的物體都會在一瞬間變成齏粉。這埋藏在在荒野里的美卻比名山大川更震動我的心魄。陣陣風過,仿佛老虎剛跳過去,還把威風凜凜的長嘯留在澗底”。
景點。
虎跳峽,一向以“險”而聞名天下。這里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山,終年披云戴雪,銀峰插天,主峰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镲峨,古藤盤結,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狼豹出沒;西有哈巴雪山,崢嶸突冗,山腰間有臺地,山腳為陡峻懸崖。西岸山峰,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國內三峽,世稱壯觀,它的江面與峰頂高差,僅1500米;美國的地獄峽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僅2400米,它的深邃,可以想見!虎跳峽不僅深,而且窄,許多地方,雙峰欲合,如門半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___;頭頂絕壁,腳臨激流,令人心驚膽戰。其次是水險,由于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石梁跌坎,加之兩岸山坡陡峻,巖石壁立,山石風化,巨石常·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布,飛瀑薈萃。從上虎跳峽至下峽口,落差達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達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態勢,瞬息萬變,或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或旋渦漫卷,飛瀑轟鳴,霧氣空蒙。構成世上罕見的山水奇觀。
虎跳峽谷天下險。這雖給航行帶來不便,但這個“險”中卻蘊藏著一種美,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吸引了國內外游客到此尋幽探險。若從麗江大具進峽,下平臺,沿小路繞至山腳,達下虎跳。兩岸危崖壁立,在30來米寬的江面中,還屹立著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從兩邊傾瀉而下,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水花進射,山谷轟鳴,蔚為壯觀。
過江上山,沿中旬一側的盤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為“核桃園”,居民多以石板蓋屋。到虎跳峽的行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當夜深人靜,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躺下休息時,江水的奔騰,勁烈的江風和松濤聲混成一片,隱隱地使人感到狂濤沖擊山峽而發出的微微顫動,好像睡在一只在波濤中航行的船上,有一種異常的新鮮感覺。
出核桃園村不遠,崎嶇的山路上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深溝:聳人云端的哈巴雪峰,似被巨人當頭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從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從巖底手腳并用,爬上山頭,弄得汗流浹背,才越過直線僅數十丈的距離。再往前行,江對面的絕壁上,隱約可以看出一個由風雨剝蝕所形成的納西族婦女側影,似乎在山間策馬馳騁,當地群眾稱這個側影為“阿昌本地米”。傳說她騎著白馬,正在山間巡視,遇有兇惡的野獸出來傷害人畜,便會高聲呼喚。神奇的想象,瑰麗的景色,給山川風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續前行,到“中虎跳”。這里喝崖排空,或直刺青天,或斜撲江口,寬闊浩蕩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擠壓與阻攔,似乎變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斷發起沖擊,狂濤洶涌,飛瀑騰空,空谷轟鳴,聲震山谷。江底驚濤裂岸,崖頭山泉噴瀉。當你在哈巴雪山腰,沿著壁間蹬道小心攀行時,常常會遇到飛泉流瀑,從你頂上掠過,猶如進入水簾洞中。
沿山路前行,尺把寬的小徑忽升忽降,腳下是深不可測的懸崖,谷底是驚濤駭浪的轟鳴,頭上是呼嘯而過的勁烈江風,逼著人靠近巖根,小心前進,偶爾碰落一個石頭,便如九飛墜,很久才見到它落進江心激起的浪花!走過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銀流,閃入眼底,這便是“上虎跳”。只見兩山夾峙,形若兩扇鐵門,當中立著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兇神惡煞的把門將軍。金沙江從他的兩側越過斷崖,凌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沖向崖底,又彈跳而上,形成萬朵雪白晶瑩的浪花,旋即化作銀雨乳霧,潤濕了周圍的巖石草木。斷崖之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回旋翻滾,如千條蚊龍攪湖鬧海,似萬匹銀馬奔騰馳騁,然后乘風而去。面對這壯麗的圖景,這磅磅的氣勢,令人浩氣溢懷。清代雍乾之際的云南詩人孫鬃翁,在《金沙江》一詩中寫道: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斗石為門。虎跳峽的壯美風光吸引了大批國內外“背包客”來這里徒步旅行。
頭場灘,是虎跳的入口,奇石滿堆,千姿百態,人只能在亂石中走,恍若置身于怪禽異獸群中。從這里至“虎口”嵯巖峭壁綿延,這里兩岸峭壁聳立、中間湍水淙流。江左有仙人橋,是仿效四川棧道鑿石開成的行人道,路面崎嶇而窄,上為突出的巖石遮蓋,下臨深淵,這是鍛煉人的膽量的好去處。昔日,新嫁娘乘轎返夫家,慣例是途中不能下轎的;但到了這里,也得破例下轎步行,過了這險道再乘轎,故又名新人橋。橋下是深潭,舊名大巖,據說漁人也莫測其深度,肥美大魚捉不完,石崖上有一個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宮”,曾為當地瑤民首領肉翼大王所居。明萬歷四年(1576年)羅旁戰役中,他在這里抗擊兩廣總督凌云翼所派遣的高州參將陳璘的征討,英勇犧牲。瑤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廟紀念他,現廟己廢。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十
在蒼山的背后,有著一個名叫三塔的5a景點,三塔由一大二小的三座佛塔組成,呈現出鼎立之態,遠遠望去,卓然挺秀,英俊不凡,尤為壯觀。
從遠處看,三塔像三個高高的的巨人。可走近一瞧,卻像三把高高的寶劍似的。我走到其中的一座塔下面,眼前立刻呈現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牌子,上面的字是用毛筆脫灑一揮,寫出帥氣的`四個字,“大理三塔”。我向殿內走去,里面到處都是佛像,有慈祥的菩薩、威嚴的十八羅漢。
我迎著石階繼續向第二座塔走去,第二座塔和我想象的大不相同!里面賣的是各種各樣的東西,什么佛珠、手串。迎來了許許多多的游客。
我已經精疲力盡了,但為了看到美麗的風景,我依然努力向上爬。終于爬上了峰頂,我向下一看,啊!可真美啊!過了一會,天漸漸黑了,三塔燈火通明,在池塘的倒影下,顯得更加美麗,之前的疲倦也早已煙消云散。當我還沉浸在三塔的美景之時,媽媽卻催促我趕快回家了,于是我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三塔!
啊!三塔,你的美麗讓我不由地贊嘆道:三塔,你可真美啊!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十一
三江并流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包括怒江州、迪慶州以及麗江地區、大理州的部分地區,西與緬甸接壤,北與四川、西藏毗鄰。
景區內有怒江、瀾滄江、金沙江3個風景片區,8個中心景區,60多個風景點,總面積3500多平方公里。三條大江在滇西北橫斷山脈縱谷地區并流數百公里,三江間距最近處直線距離公里,其中怒江、瀾滄江最近處只有公里的怒山相隔。
景觀主要有:三江并流、高山雪峰、峽谷險灘、林海雪原、冰蝕湖泊;少風的板塊碰撞、廣闊美麗的雪山花甸、豐富的珍稀動植物、壯麗的白水臺、獨特的民族風情等,構成了雄、險、秀、奇、幽、奧、曠等特色。它是云南省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壯觀、民族風情最多彩,極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開發的處女景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名調查、經國務院1989年批準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十二
8月2日那天,我們一家和叔叔他們一家坐臥鋪車去大理玩。
8月3日,我們來到了大理,剛下車,一股新鮮的空氣就向我們涌來,然后我們去了一個叫白玉酒店的賓館,接著我們找了個導游帶我們去玩遍大理。我們先上了洱海二號大油輪去看洱海,洱海二號有五層,我們在第一層;在船上發生最有趣的事就是我弟弟把洱海二號念成了洱好二奧,如果是我念肯定不搞笑,但我弟弟才3歲就念出來了,就搞笑了。在云南這邊,男的叫阿膨哥,女的叫金花,不能叫叔叔阿姨,也不能叫老金花。我們看了幾個小景點后,就去看佛像了,這里的佛像有276征,全是黃金做的,是全國最多的呢!接著我們逛了一下大理古城,就回賓館了。終于到了晚上了,在云南這天是火把節,我們買了幾袋松香,在地上撿了幾個火把,把火把點燃,爸爸教我們,先把松香撒在火把上,火就會變大,趁火大的.時候,你想燒哪個人,就對著哪個人吹,火就會吹到他身上,但最好是美女。在廣場上,像是下了一場松香雨,到處都是松香。12點鐘,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火把節。
8月8號,我們坐火車去了麗江。到麗江的時候,已經是下午2點左右,我們立刻去了拉市海玩,我們坐了馬,劃了船,劃船的時候,我發現了雖然這兒叫海,但其實水一點也不深,清澈見底,大概有50公分。8點左右我們去飛機場,準備回成都。
云南的藍天,白云,大理的蒼山洱海,大油輪,瘋狂的火把節,古鎮,麗江古鎮,古鎮中的小酒吧,大水車,拉市海的騎馬劃船…….所有的一切都讓我難以忘懷,我真想再一次來一個云南游。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十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石林位于昆明市東,是世界罕風的風景名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廣達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遍布著上百個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占地數十畝,上在畝不等。只見奇石拔地而起,參差崢嶸,千姿百態,巧奪天工,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石林的主要游覽區李子箐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游覽面積約1200畝。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石林四周的彝、漢等各族群眾都要從四面八方匯集到石林歡慶佳節。人們在白天舉行摔跤、爬桿、斗牛等比賽活動,夜晚則燃起熊熊篝火,耍龍、舞獅、表演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大三弦舞則是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
外石林。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圍風景區。這片風景區方圓數十里。在野嶺荒山,鮮花綠樹叢中,又有許多奇峰怪石點綴其間。這些異石個體龐大,形象生動,加上周圍環境生機勃勃,視野也較為開闊,游覽又別有一種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處,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畝,新辟游路6公里多。與“石林”相比,這里又是另外一種特色和風格。
進入乃古石林,只見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濤沖天而起,氣勢磅礴,又像壁壘森嚴的古代戰場,令人思緒萬千。景區內還有神奇瑰麗的地下溶洞,人們稱之為地下天宮或水晶宮,屬地下巖溶地貌。
大疊水瀑布。
大疊水瀑布位于路南縣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疊水電站,舍車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達。瀑布的水源系南盤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達150立方米/秒。洪水季節,只見飛流直下,氣勢磅礴,聲震山野,數里之外可聞其聲。干旱季節,飛瀑則分兩股下瀉,有如銀鏈垂空,纖秀柔美。
長湖。
長湖位于路南縣城東15公里的維則村旁,系巖溶湖泊。湖長3公里,寬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萊島,湖底布滿參差錯落的石筍、石柱。長湖深藏在圭山的懷抱里,故又稱“藏湖”。
芝云洞。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約5公里處,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豬耳朵洞組成,總面積約2。55平方公里,它是巖溶地貌的地下奇觀之一。
奇風洞。
奇風洞位于李子箐石林東北5公里處。它由間歇噴風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組成。每年8至于11月,會時有大風從大小數十厘米的噴風洞出,安靜的大地頓時呼呼兒響,塵土飛揚,并伴有隆隆的流水聲。2、3分鐘后,一切復原,數分鐘后又再次噴風。雨季間隔15至30分鐘噴一次風,旱季約隔一小時。
謝謝大家。
文檔為doc格式。
寫云南風景(實用14篇)篇十四
今天,我們要去我最向往的高原之峰:玉龍雪山。
還沒到達玉龍雪山的時候,從遠處望去,連綿起伏的玉龍雪山好像一條正在騰飛的巨龍。到了近處看,玉龍雪山的半山腰上長滿了翠綠的小樹,山頂上被一大片白色的云霧遮住,好似為雪山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雪山之中還有一條長長的瀑布從山頂飛瀉而下,一瀉千里。我們坐著索道來到了玉龍雪山腳下的云杉坪。
兩旁全都是高大的的樹木,郁郁蔥蔥的,不時還會發現七八個小蘑菇長在樹上或看見兩只毛茸茸的小松鼠在樹木間飛躍、玩耍。這時,導游告訴我們,由于天氣變暖,夏天這兒是看不到雪了,只有在冬天,只要下過雪,滿山白茫茫的一片,像白玉似的,再結合它的形狀,因此命名為“玉龍雪山”,并且這一座雪山從來沒有一個人能爬上去!當地人把它當作一個“神山”。我聽了,感覺雪山更加神秘了,它給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解不開的謎團。這玉龍雪山可真是云南麗江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