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反映思想和情感的藝術表達方式,寫好一篇作文不僅需要豐富的詞匯和句型,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閱讀這些優秀作文范文,從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技巧。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一
周五,我們去了博物館參觀。
在博物館里面我們看到了許多關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圖片,比如:我們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偉的馬鞍山……在一樓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關于未來的圖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機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個圖上面畫了一個人:一半是機器,一半是人的身體,上面還寫了一些關于這張圖片的介紹。
三樓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許多電腦,還有一些:魯班木球、猜生肖、測發電力、磁力乒乓球、滾珠子、節能燈、融合鏡……可好玩了,其中我最愛玩的是魯班木球,雖然很難拼,但我也拼起來了一個。
這個博物館真有趣呀!
參觀博物館讓我知道了許多科學道理,比如,像電腦里的一些游戲給了我一些啟示:不能亂殺野生動物,不要亂砍樹木,不能隨地吐痰……在玩節能燈的時候,我知道了:我們要少用電。在玩測電力的時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電的可能性就越大。
參觀完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專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愿望。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二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媽媽們帶著我們幾個到了普陀博物館去參觀。那是一個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讓人感覺有點茫然。可是當你跨進大門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好像來到了漁民的皇宮一樣。這是一幢二層中國古式的仿造建筑,欄桿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在里面讓我們回味了前的沈家門漁村風貌,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漁民老前輩們用過的最古老的各種船,有大捕船,雙拖船等……好像只要我們一眨眼,就能回到過去,看到漁民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捕魚工具,如籮筐,魚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墻壁,還有一首有意義的打魚詞:“吃吃雨淘飯,困困濕艙板,褲腳縛草繩,風沙當背心。冬打天暴夏張網,秋柯大捕無沒空,柯得魚蝦滿艙板,剩下只有一竹籃。篙子一甩,上岸討飯”。把過去的人捕魚的辛苦和沈家門漁港做得有聲有色。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三
今天,我隨著小記者團來到了鐘祥博物館參觀,了解我們鐘祥的歷史。
還未進入展廳,就看見在正中間的地上刻著“鐘聚祥瑞”四個繁體大字。
進入展廳后,我們看到了博物館八個鎮館之寶之一的“鍍金銅龍”。“這個銅龍在當時出土的時候表面鍍了一層金,由于年代久遠,這一層鍍金脫落了,只剩下現在看到的銅龍。這個鍍金銅龍是1977年從鐘祥市的明顯陵出土的,它是國家一級文物。
在公元1539年,嘉靖母親蔣氏死了,想將母親與父親合葬在一起,但是這樣就會打擾到他父親安寢,為了告慰其父母的在天之靈,在明顯陵舉行了大型的祭祀活動并親自投擲此物,為的是將美好的祝愿帶給父母,同時也是為了祈求上天保佑明朝社稷綿延”。
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我們都說:“原來是這樣啊”。我們隨后又參觀了德化窯白瓷尊、德化窯白瓷瓶等一些文物,還了解了宋玉、莫愁女的故事,使我們大長見識!
今天去博物館可以說是收獲頗豐啊!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四
在一個美麗的早上,陽光明媚,我興高采烈地去沉香文化博物館游覽。
一進博物館的大門,就看到了一個顯眼的大香爐,博物館里還有沉香的味道。不一會兒,老師帶著我們上二樓,我們來到了模擬的沉香樹林,里面有很多美麗的沉香樹,老師還告訴我們,沉香可以做成藥,經過風吹雨打,才形成了沉香。
我們又上了三樓,有好多藝術品。比如:香爐,接下來,到我最喜歡的打色空鼓,它的聲音像叮叮咚咚的河水,好聽極了!
下午,我們去做古法香牌,它是由香粉做成的,有著濃濃的香氣。
不久,我們都依依不舍地坐校車回了行文教育,然后寫了一篇美好的作文。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五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寧波博物館。我們一直往里走,看到了一門大炮。我奇怪地問媽媽和爸爸:“這里怎么有大炮呢?”媽媽告訴我:“很久以前,英國人就用這個大炮轟開了我們的國門,第一次鴉片戰爭就這樣爆發了。中國很多人抽上了鴉片,人們都頹廢了。中國人開始過著被外國人欺負的生活。”
看完這里,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答祖國!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六
我們學校在星期五下午,舉行了一個社會實踐活動。
坐著客車,來到了博物館。一進博物館大門,我就看見大廳里墻上、圓柱上都雕刻著龍形圖案。里面燈光明亮金光閃閃,即輝煌又顯得嚴肅。接著參觀了博物館展出的物品,我看到一個銀光閃閃、刻著祥云圖案的銀盤,這是奧運傳遞的銀盤。接下來,我們還參觀了古代打仗用的大炮,這是古代軍隊打仗用的。大炮后面是一個刻著人物、圖畫的木板。木板上的圖案,好像是一個將軍領著軍隊在作戰。
往前走,我們來到四樓的展廳,我最先看到了青銅時代的陶罐,它的口很大,棕色的陶罐由于年代久遠,顯現出異樣的光澤。我們還參觀了古代墓穴,琺瑯鎏金銅鈴等古代器物,這些都是在齊齊哈爾市周邊地區出土的。說明從很早時期起,齊齊哈爾地區就有人類居住。
下樓來到后面另一個展廳,這里展出了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物品。其中有:東北抗日聯軍的手槍、背包、號角。還有刀槍、子彈什么的。
看完了,我感覺收獲很大,對齊齊哈爾古代的歷史有了很多的了解,我感覺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七
“去哪參觀呀?”“不知道。”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突然,老師來了,同學們紛紛問老師:“老師,去哪參觀啊?”老師沒有回答,我們只好滿懷還好奇地回到座位上。
老師說可以出發了,“哦,耶!”我們個個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到了目的地,哦,原來是去參觀秀山門博物館。
進去后,我立刻被那些古代的文物給吸引住了,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世德堂。
大家看了世德堂是不是有些眼熟?答對了!在農村有個習俗,在家里客廳的桌子上,中右邊間放一個鐘,左邊放一個瓶,右邊放一個鏡子,為什么呢?這是一種和平的象征,“瓶”與“平”同音,所以人們擺它是希望和平的意思,“鐘”和“忠”字同音,人們擺它是一種對國家的忠心,鏡子的“鏡”與“靜”同音,寓意人們向往安靜閑適的生活。
我真為我國的璀璨文化兒感到驕傲。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八
聽導游說秦兵馬俑在被發現的時候,一個將軍俑身下有一把彎曲的劍,而當考古人員在把劍拿出來的時候,劍又瞬間“騰”地飛起來,一道寒光閃過,劍忽然變直了。現在那把劍已經轉到陜西歷史博物館去了。這么一聽我心癢癢了,迫不及待想去一睹這把劍的威風。
一進博物館一只威風凜凜的獅子聳立在我的眼前,它張著血盆大口望著迎面而來的人們。相信同學們對西游記并不陌生,有些人西游記都是偽造的,可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唐玄奘這個人,唐僧一路從長安(今西安)出發經過吐蕃、大食、伊吾……來到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經。
在古代,有許多國家要定西安這風水寶地為首都。有西周、秦、東漢、西漢、西晉、大夏等十四個王朝,建都與陜西有些帝陵也建于陜西呢!例如:驪山的秦始皇陵。
看,那邊的人在干什么?我帶著好奇心跑過去一瞧,哇!那個展柜里擺放著一口純金的鴛鴦蓮瓣紋金碗。它的外壁上雕著許多的蓮花花瓣,每片花瓣中間都有一對鴛鴦,真是活靈活現啊!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九
今天我和爸爸早早地起了床,因為我們要去濰坊博物館參觀。
到博物館后,爸爸用身份證換了兩張門票。進入博物館我們先來到《濰坊簡史》展廳。這個廳以時間為順序,以文物、人物引線,讓我了解濰坊地區的人類文明發展的情況。
接下來,來到《民俗、民間藝術大觀》廳。這個廳展出了濰坊地區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有年畫、風箏、剪紙、布玩具和泥塑。我還見到了馬車和結婚用的大花轎,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最后,我們來到《科普館》。呀!里面的東西真神奇!有旋在空中流水的水龍頭,有通過腳預測身高的地方,有站不住的傾斜小屋,有不用擊打的架子鼓,雙手同時接觸就立即開動的車。每一件事都讓我開心又驚訝。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南寧記者團組織的參觀博物館活動。
講解員的講解讓我對中國廣西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這里不僅有精美的瓷器、銅鼓,還有石器時代出土的各種工具。
銅鼓是南方少數民族獨有的樂器,古時候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廣西博物館珍藏的翔鷺紋銅鼓大約是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這翔鷺紋銅鼓是國家級的文物。古人先把銅鼓當作鍋來煮飯,但是后來人們發現,把銅鼓倒過來可以敲出聲音,后來就變成了打擊樂器。現在的銅鼓,人民一般都是用來慶祝節日。
石器時代的出土的工具,楔形雙肩大石鏟,是由工具磨成;它們是古人用來祭祀神靈,祈求糧食豐收的供品。當然,大石鏟不是用于農業勞作的。還有手斧,是古人用于挖打獵物或是勞作的。距今約80萬年。
除了以上所說的,博物館還陳列了許許多多國家級的文物,也有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如甌駱遺粹。所謂的“甌駱”是指兩千多年前居住在廣西的兩大部族,“甌駱”是對他們的簡稱。
這些都是歷史的氣息,是中國的文化,更是國人的驕傲!都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到博物館來,多了解我們的文化和歷史。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一
洪陽博物館,一個雄偉、威武的名稱,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但在今天,校長好像看出了我的愿望,讀懂了我的心聲。帶著我們來到了洪陽博物館。
一路上,我想:博物館長什么樣?這是我第一次去博物館,會有什么感受呢……一大堆問題從我的腦海里蹦出。我心亂如麻。
我們下了車,一個如草原一樣遼闊,如故宮一樣古,如花園一般美麗的博物館在我眼前呈現。我暗自歡喜,第一次看到如此美麗的地方。眼前的這一切,使我感到眼花繚亂。
我一邊欣賞,一邊記錄。名人的書法,歷史和名言在博物館里展現。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是我懂得了課文要反復復習。培根的名言“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使我懂得了不能浪費時間……我繼續欣賞,看到了虎門銷煙的偉人——林則徐。我對他肅立起敬。
我們又向前走,忽然,我們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書,有《三春暉》、《少林武功》……我們不約而同地擠過去,有的倒在地上,有點被人踩,就是要拿本書要比登天還難。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拿到了兩本書,高興地把這兩本書緊緊捧在懷里。
眨眼間,該回學校了,我以戀戀不舍的目光告別了洪陽博物館,親吻了一下大門,離開了。
在路上,我在想:這么好的地方,是需要知識去創造的,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創造一個比這個博物館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博物館來與人們分享。我又在想:如果沒有古人給我們留下土地,留下這些價值連城的遺產,我們怎么能活下去呢。我一定要做一個為人類貢獻的人。
一只牛,能使我們懂得貢獻;一個字,能使我們懂得知識;一個人,或許能使我懂得……。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二
最近,我們的學校為一年級的同學安排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參觀博物館。這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體驗并了解博物館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在博物館里,同學們積極探索、學習,并對所見所聞有了很深的體驗和理解,今天,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博物館的魅力。
在博物館里,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古老文物,比如青銅器、陶器、石頭雕刻和書法作品等等。這些文物都具有濃烈的歷史氣息和文化價值,令人感慨萬千。同時,博物館也給了我們機會去了解人類的歷史和文化,展示了人類智慧的輝煌和不凡。除此之外,博物館還讓我們開闊眼界、加強學習,培養了我們的獨立思考和探究精神。
第三段:學習收獲。
在博物館里,我們不僅可以觀察文物,還可以聽專家講解。我們跟隨專家的講解,全神貫注地聆聽著他們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課程。他們用發人深省的案例和親身體驗向我們傳遞著古代文明的知識,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不同文化和歷史的窗口。我相信這個經歷,不僅增強了我們對文化的理解,而且也深深地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
第四段:文化的疆域。
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魅力。我明白到,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歸屬和標志。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每有它獨特之處,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探究。通過參觀博物館,我發現文物可以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而了解其他文化則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增強我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五段:結論。
通過這次博物館之行,我們收獲了很多。我們從中獲得的知識和體驗將伴隨我們成長,總有一天,在我們不斷的探索中,我們會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一片文化疆域。我相信,在學校和社會的引導下,我們一定會成為真正的文化后代和全球公民,為實現我們的目標和夢想而不斷努力。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三
作為一年級同學,我與我的同學一起去參觀了博物館。通過參觀,我們學到了很多有關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進入博物館的感受。
進入博物館后,我感到非常興奮。我和我的同學們都躍躍欲試地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博物館寬敞明亮的環境,整潔的陳列,使我們感到很舒適。博物館里的物品都非常珍貴,我覺得很特別能夠接觸并學習它們。
第二段:歷史和文化知識的學習。
參觀博物館,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歷史和文化知識。我們看到了歷史文物、非洲部落文化、中國古代文明、世界各地的紀念品等。在參觀中國古代文明展館時,我們被陳列柜里的青銅器和玉器所吸引。我們通過這些器物,了解到了中國古代的生產生活、文化藝術和社會制度等。我們的老師在展示館的不同區域進行講解,讓我們更容易專注和理解。
第三段:科學知識的學習。
在博物館里,不僅可以學到歷史文化,還能夠發現科學的奧秘。我們參觀了科技館,學到了很多關于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我們看到了大型機器、模型和實物,深入了解了發電原理、機械運作、金屬反應和科技發展等。我們很享受這種科普教育的方式,因為它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第四段:感性體驗的重要性。
除了純理性的知識,博物館還強調感性體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藝術館里。我們參觀了名畫展,學到了如何欣賞藝術品的方法。我們對畫家的創意、技巧和意境進行了學習和討論。我們還參加了書法體驗活動,學習了不同的筆畫和字體。這些活動讓我們不僅了解美學理論,還使我們得到了藝術體驗的機會。
第五段:博物館對我們的啟發。
參觀博物館不僅讓我們獲取了新的知識,還啟發了我們對未來的思考。通過考古的發現,我們了解到古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環境。這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尊嚴和自豪感,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我們作為博物館的參觀者,不僅能夠獲取有價值的知識,還能夠傳承文化遺產,與社會共同承擔維護文化大業的使命。
總之,參觀博物館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學習方式。通過它,我們能夠獲取各種知識,開闊視野,并且獲得享受美的機會。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今天的體驗和收獲都將是我們的財富。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四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三峽博物.
首先我們來到大廳,看到了雄偉的建筑,華麗的裝飾,真美啊!再往里走,參觀了日本大轟炸重慶的圖片.看著這一幅幅日本侵略重慶的圖片,我仿佛看見被他們炸死的成千上萬的人民.我很不高興。
離開這美麗的地方,我覺得陽光好像比以前燦爛多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這美好時光。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五
今天早上,我和同學們一起坐校車去楊凌春游,首先我們來到了昆蟲博物館,門口還有一座假山,我們在假山上合了一個影就走進去了,那兒的`風景把我都給迷住了,而且昆蟲博物館的樓很像昆蟲,這座樓的創始人是周堯,導游阿姨說:“凡是昆蟲都是六條腿,蛾子和蝴蝶有區別蛾子的觸角像羽毛,蝴蝶的觸角像火柴棍兒。”
我今天學到了不少昆蟲的知識,收獲可大了。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六
今天,美術班周老師帶領我們去博物館寫生,這是我學美術以來的第一次寫生,我的心情無比激動。
我早早的來到了博物館門口,老師已經在那里等候我們,等待同學們的到來,不一會兒,同學們就全部到齊。周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個畫板,戴上我們的隊帽,排好隊,帶領我們有秩序的進入了博物館。
周老師一邊講解,一邊贊嘆!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當老師給我們講南水北調工程圖的時候,我的心情激動極了,這是現代的偉大工程,這么大的工程,要花費多少人力和工力啊!從淅川到北京,連在一起,讓北方人民喝上南水北調的丹江水,水質非常好,既解決了北方的干旱,又解決了人民的飲用水,可見工程是多么的偉大啊!它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呀!
我們來到二樓,突然一棟漂亮的“陶倉樓”吸引了我。老師指著這棟樓讓我們仔細的去觀察這棟樓,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我們寫生就畫“陶倉樓”,同學們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趴在地上,大家拿出畫板和筆認真的開始畫起來,同學們先用鉛筆畫一個平面的樓,在一點兒一點兒的構造,慢慢塑造成立體,在畫上小細節,一棟“陶倉樓”輪廓就畫出來了。隨后,我又用勾線筆把樓房勾了勾邊,看起來漂亮極了。高大的“陶倉樓”就在我的筆下畫好了,老師看后非常滿意。老師還給我們照了照片留念,讓我們記下這快樂的時刻。我們畫完后,又在三樓看了《光輝的歷史》,讓我了解了更多歷史文化;讓我們對歷史的光輝歲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解到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讓我們更加熱愛祖國。
一年級觀博物館有感(熱門17篇)篇十七
說起泰迪熊的歷史和來歷,更讓人吃驚,它的來源竟然和美國的一位總統羅斯福有關!
在那里面,有好多好多泰迪熊,一只、兩只、三只……數也數不清,我想,怎么也有上千只泰迪熊了吧!
在那些泰迪熊里,我最喜歡的是那只“湯姆熊”因為它的樣子很可笑,好像牙疼一樣,一邊的嘴巴像被打了個包一樣鼓著,扎著紗布,頭上好像有兩只兔子耳朵一樣豎著。
我覺得最好笑的熊就是那只有羅斯福身體,熊臉的泰迪熊,完全是一個“熊板”羅斯福。
在繪畫館里,有一幅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大家都應該知道吧,“熊化”的向日葵笑到了我的肚子都疼。因為“熊化”后的向日葵的花芯是泰迪熊的臉!
到了下午,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泰迪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