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第一次小記者活動第一次做小記者篇一
20xx年2月9日星期四,這一天,是我第一次參加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的活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9樓會議室。這次會議的主講人是一個大學生——單祿依姐姐,她畢業于武漢大學。而這次會議,她要講的主題就是“大學”。
會議開始了,單祿依姐姐首先用語言介紹了她的大學——武漢大學。接著,單祿依姐姐再次用武漢大學宣傳片向我們介紹了武漢大學。讓我們目睹這所位于武漢的大學的風采。
介紹完了武漢大學后,單祿依姐姐開始圍繞“大學”這個主題向我們提問。從中知道每位小記者對大學的認識,影響。
接著,單祿依姐姐問了所有小記者“985”和“211”這兩個數字是什么意思。小記者們一頭霧水,聽了單祿依姐姐的解答才知道:原來,“985”,“211”分別是兩個工程。“985工程”指的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建設工程。“211工程”指的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最后,單祿依姐姐讓小記者們3人為一組選擇一所大學,進行討論。我們組選擇的是“廈門大學”。我負責收集、編寫、整理重點資料。另一名小記者則來介紹。
這次會議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參加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的活動的我難免會有些不舍,單祿依姐姐讓我學到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進一步的了解了大學。
我的第一次小記者活動第一次做小記者篇二
11月30日,我們青陽實小小記者團一行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朝著幻想中的酉華中心小學出發,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了。
一下車,我們就被豪華的體育場給深深吸引住了,只聽見我們的驚嘆聲,忽然謝彭博大聲說:“我要轉學,我要轉學!”接著錢校長拿出話筒,給我們當起了“向導”。介紹酉華小學,只見錢校長指著紅龍兩個字問我們是什么意思。謝彭博說:“‘紅’字是吉祥的寓意。”錢校長說:“也對,那龍字呢?”大家搖搖頭。錢校長給我們解釋道:“中國人就是一條龍,所以這個龍字就代表著中國人的精神。”我們聽了連連點頭。接著錢校長指著一塊大石頭讓我們看,只見大石頭上刻著“你好”兩個字,下面還有一個個腳印。然后,我們來到了紅龍廣場,中間有一座座假山,“同學們,你們看這些像什么呢?”錢校長指著假山問我們。錢言連忙指著一座假山說:“這座像個兔子。”“對了,你們看,小白兔是不是在吃胡蘿卜啊?”“是啊,是啊!”我們興奮地叫著。
接著,我們來到了“靜思亭”,只見上面刻著兩句話,“靜心靜氣靜學習,思己思國思天下”。原來這里是給同學安靜讀書的地方。我們接著朝前走,看到一塊草地上放著一塊塊石頭,石頭上刻著“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等等名言警句。走到到教學樓,教學樓上寫著“紅龍育少年,育紅龍少年”十個金字。錢校長對我們說:“這里就是愛心廣場,你們發現沒有,這個教學樓就像是一個人敞開懷抱去擁抱別人一樣。”我們仔細一看,咦?還真像!
緊接著,錢校長帶我們去參觀他們的少年宮。我們一進去,立刻被里面的龍燈給吸引住了。我們趕緊行動,把龍燈給拿了出來,謝彭博拿著龍珠,錢言舉著龍頭,寧薇涵和鄒智杰等舉著龍身,而我舉著龍尾,我們追著謝彭博戲起了龍珠,玩得不亦悅乎。很快汪老師和錢校長也忍不住了,也加入了我們舞起龍燈來,剎那間,一片歡呼聲,好不熱鬧。
很快我們玩累了,該吃飯了。只見桌子擺滿了我們愛吃的菜,特別是酉華的豆腐干,我們都爭著搶著吃,不一會一大盤豆腐干,都給我們吃光了。吃完飯我們就來到操場上,一個個拿著籃球,排球玩了起來。這時候,錢言拿出了拔河的繩子,我們要進行拔河比賽了,男生一組,女生一組,拔河開始,我們很用勁地拔呀,最后我們女生蠃了,男生們很不開心。天公不作美,雨下大了,于是我們向最后一個景點駛去。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風景秀麗的宋沖革命老區,在賓山革命紀念館里,我們見到了許多革命烈士用過的東西,長了不少歷史知識。
我的第一次小記者活動第一次做小記者篇三
小長假的某一天,在杭州的西湖文化廣場發生了一件特別讓我難忘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參加牛通社組織的小記者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開始前我一直很擔心我能不能完成這次的任務呢?在報社老師的鼓勵與指導下,我很快拋開了這些擔憂,我堅信我自己一定可以的,于是我穿上小記者的紅馬甲,拿著分配到的五張調查問卷出發了。
因為調查的主要內容是關于文明旅游的,于是我把目標鎖定在了年輕人身上,我調查的五個人年齡在22至26歲之間,其中有四個還是學生,他們都只是偶爾出去旅游,但被問到“您認為在旅游中最不文明的行為是什么?”的時候,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是亂扔垃圾。可見環境衛生問題越來越受人們關注,但是很遺憾!在活動的現場,我還是看到了地上躺著許多不應該出現的垃圾,真希望已經關注到這些問題的人們從自身做起,撿起你身邊的垃圾,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美麗!
小記者活動讓我感受到作為小記者不只是記錄被采訪人的認知與感受,還可以讓我關注本身一直忽視掉的許多東西,受他們啟發,我發現插隊、隨地吐痰、在景區刻字“某某某到此一游”等都是旅游中的不文明行為。
我的第一次小記者活動第一次做小記者篇四
星期天,在大地剛剛蘇醒的時候,我就來到記者站了,我作為小記者的第一次活動開始了。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齊河縣仁里集鎮參觀黃氏黑陶藝術。
黑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遠古民族文化深深的沉淀,它通過火與土的藝術詮釋著源遠流長的古老文明,演繹著力與美的結晶,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
我們在展館里看到了一些黑陶藝術品,在制作上都很精致。
很快我的好奇就被揭開了,我們有幸參觀了陶器的制作過程。
首先就是拉型的過程,這應該是制作陶器最重要的一步了。黃泥轉動著在制作陶藝的叔叔手下變換著形狀,最終變成精致的花瓶、葫蘆等模樣。我們幾個男生按捺不住了,親自上陣,原以為很簡單的東西,在我們的手里,變得奇形怪狀,亂七八糟,弄得我們身上都是泥巴,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再經過晾干、磨光、雕刻、再磨光后,一件陶器就做成了。
雕刻大概是另一種藝術了,美麗的花紋,在阿姨手下變得栩栩如生,我們又按捺不住再次上陣,結果再次敗北,不過在阿姨的指導下,我又再三練習之后,作品還可以讓人過目了。
我的第一次小記者活動不僅了解了黑陶藝術,而且還親自參與了陶器的制作,收益頗豐。我想,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進入藝術學院,因為享受藝術的過程真是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