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一
2.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3.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4.衰退的,而且會有慢性的腐朽中歸于消滅。 —— 《克雷洛夫寓言》
5.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6.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7.天才絕不應鄙視勤奮 —— 小普林尼
8.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9.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
10.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 契訶夫
11.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2.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 朝鮮
1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4.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15.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二
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3、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5、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困難、險阻……你會作何選擇呢!是消極的'怠慢,還是勇往直前呢!其實,遇到磨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顆甘于沉湎在悲哀中的心。
6、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7、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8、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0、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1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12、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4、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15、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16、淺灘臥龍終得水,翻江倒海定乾坤。
18、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19、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2、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2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2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現代人的心聲啊)
25、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李白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三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
學問勤中得。
學然后知不足。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滿招損,謙受益。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博學之,審問之,慎寺之,明辯之,篤行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四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志當存高遠。
3、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4、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5、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6、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12、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5、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真心英雄》
16、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7、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18、博學之,審問之,慎寺之,明辯之,篤行之。
19、歲寒,然后知聳柏之后凋也。
20、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1、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22、寸寸山河寸寸金。
2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4、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25、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26、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29、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30、有志者,事竟成。
31、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32、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
33、學問勤中得。
3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36、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8、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39、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4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42、滿招損,謙受益。
43、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
44、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郭沫若
4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46、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也。
4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48、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達·芬奇
49、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50、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51、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52、記人之善,忘人之過。
53、言必信,行必果。
54、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55、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5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5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58、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59、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
60、學然后知不足。
6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6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3、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6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65、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6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67、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6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70、利于國者愛之,胲于國者惡之。
71、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天生我材必有用。
72、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7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4、位卑未敢忘憂國。
7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76、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五
1、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天生的能力必須借助于系統的知識。直覺能作的事很多,但是作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學結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結果。
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6、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勞動,便成天才!
7、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8、衰退的,而且會有慢性的腐朽中歸于消滅。
9、神童和“天才”,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和不斷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墮落為庸人。
10、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任何倏忽的靈感事實上不能代替長期的功夫。
13、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14、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15、勤奮和智慧是雙胞胎,懶惰和愚蠢是親兄弟。
16、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17、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18、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
19、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3、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24、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2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六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志當存高遠。
3、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4、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5、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6、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12、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5、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真心英雄》
16、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7、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18、博學之,審問之,慎寺之,明辯之,篤行之。
19、歲寒,然后知聳柏之后凋也。
20、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1、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22、寸寸山河寸寸金。
2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4、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25、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26、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29、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30、有志者,事竟成。
31、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32、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
33、學問勤中得。
3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36、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8、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39、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4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42、滿招損,謙受益。
43、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
44、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郭沫若
4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46、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也。
4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48、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達·芬奇
49、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50、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51、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52、記人之善,忘人之過。
53、言必信,行必果。
54、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55、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5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5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58、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59、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
60、學然后知不足。
6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6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3、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6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65、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6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67、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6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70、利于國者愛之,胲于國者惡之。
71、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天生我材必有用。
72、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7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4、位卑未敢忘憂國。
7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76、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七
2.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3.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4.衰退的,而且會有慢性的腐朽中歸于消滅。 —— 《克雷洛夫寓言》
5.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6.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7.天才絕不應鄙視勤奮 —— 小普林尼
8.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9.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
10.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 契訶夫
11.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2.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 朝鮮
1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4.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15.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勤學苦練語文寫的技巧和方法篇八
2.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3.百聞不如一見。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
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7.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8.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9.不可同日而語。
10.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不為五斗米折腰。《《晉書》》
13.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14.常格不破,人才難得。《包拯》
15.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7.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18.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舊唐書》》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0.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21.貂不足,狗尾續。《《晉書》》
22.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2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2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5.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7.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28.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2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3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31.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3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杜牧》
33.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34.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6.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37.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資治通鑒》》
38.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39.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4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41.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4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44.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4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46.舉大事者,不忌小怨。
4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4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50.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