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節約糧食小學字篇一
針對幼兒中存在著浪費糧食、挑食現象,結合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同時使幼兒指導糧食的重要性,做個愛惜糧食的小公民。同時,以糧食日活動為契機,結合我園科普特色,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的認識了解身邊的糧食作物,引發幼兒關注糧食的興趣。
二、主題:
陽光寶貝懂糧愛糧——世界糧食日活動
三、活動過程以及內容:
1、國旗下的講話——周一(10月13日)世界糧食日活動(葉曉盈負責)
2、我是小小宣傳員:請大班4名孩子做宣傳員,在15日下午4:00把有關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單子發給家長和小朋友。
3、觀看碟片:食物-----10月15日
9:00—10:00中、大班
10:00以后---小班、小小班
4、:動手做一做活動:“做糧食小點心”:(10月16日)各班請把做得東西以及相關費用報給李莉(10月10日上報)
5、開展認識身邊的糧食作物,愛惜糧食小兒歌、歌曲等教學活動——各個班級根據實際開展相應的游戲學習活動,并做好記錄工作。
6、“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宣傳畫展。小中大班每個班級交2—3幅畫,小班以親子繪畫為主,板塊裝飾由中班年級組負責,周一交給陳琦老師,在宣傳窗展出。
7、結合自然角的創設-進行環境布置
節約糧食小學字篇二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題記
從小就學過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候,背這些古詩,只是覺得它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并沒有考慮它到底有什么含義。而現在,我長大了,也明白了節約糧食的重要。
看過一則新聞:2010年全球饑餓人數達9.25億。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占總數的十分之一,在中國,有個很常見的景象,在餐廳請客往往會有一大桌子的菜,可是很少有人吃光,甚至沒有人打包,有些飯菜還沒動便被送進了垃圾桶。在中國,還有另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總有新聞報道說某某地區發生災難,糧食減產。或在貧困山區,有很多孩子不能吃飽飯,他們衣著邋塌,因為沒有飯吃而又瘦又小。
中國用百分之七的土地養活著百分之二十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可是還有人不知糧食來之不易,隨意糟蹋浪費。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剛剛滿足溫飽問題,根本沒有資本浪費,也浪費不起,況且我們有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浪費,真的不應該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
夏學鑾說:“就在發達地區孩子們為選擇吃什么而苦惱的時候,很多西部地區的孩子,每餐只有一個菜可以吃。”中國每年浪費掉的糧食能養活2億多人,如果我們把它們節約下來,西部地區的孩子就不用再忍饑挨餓了。而節約糧食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每餐少點一菜,不要為追求所謂的大方和面子而去浪費。盡管我們糧食總產量很高,但我們的人也很多啊,再多的糧食除以十四億,分到每個人的,也只有一點。
在學校的餐廳里,總能看見一些同學把饅頭的皮撕下來扔掉,吃不掉的飯菜就隨手一放,甚至還有在餐廳里打鬧,把饅頭扔的到處都是,飯菜濺了滿地,或許他們根本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但是在那些吃不到飯的人們眼中,是多么大的浪費啊。
我們現在雖然還不能生產糧食,但我們完全可以節約糧食啊,只要我們有這個意識,節約糧食并不難。只要你愿意做,完全可以做到。希望從現在起,我們節約每一粒糧食,為了貧困山區的人,也為了我們自己。
節約糧食小學字篇三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班全體同學在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開展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活動。
自活動開展以來,我班同學聽從老師的指揮,積極參與有關“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各項活動。
在主題班會上,家長代表也來參加并給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小時候怎樣節約糧食。班主任趙老師做了精美的幻燈片。幻燈片中有糧食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名言,有幾張非洲小朋友挨餓、哭泣的照片。一道數學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要根據一天所浪費的糧食計算出一個月、一年各浪費多少糧食。接下來,趙帥斌同學的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他小時候能吃上一頓飽飯很難,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節約糧食,遠離浪費!吃多少、盛多少,不要隨便剩菜剩飯;如果在飯店吃飯時最好是吃多少、點多少,剩下飯,要打包回去……聽了家長們的發言,同學們很受教育,對節約糧食有了新的認識。
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把全體同學分成六個宣傳“節約糧食”的小組,同學和家長自告奮勇,爭當小組長。家長們還為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小報優勝者頒發獎品。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活動開展后,我班板報組同學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按期出相關板報,圖文并茂。內容包括:節約糧食的宣傳語、宣傳畫兒和節約糧食的形式、做法,很受大家的歡迎,得到同學們的認可。
我們是這樣做的:
1.查閱有關資料、圖片及現代格言。
2.閱讀有關“節約糧食”的書籍及網頁,并了解有關糧食的情況。
3.采訪家人。
4.親自去餐館兒調查采訪。
(1)調查情況及資料的整理。
采訪家人:請問您對“節糧”有什么看法?
長輩口述:
①、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孩子對“節約糧食”做得不夠好,因為他們沒有受過苦、挨過餓,更不知道勞動人民的艱辛!認為糧食多得很,且不知我國的糧食每年都需要從外國進口。此外,由于氣候原因,天災會使糧食減產;嚴重時,可導致糧食顆粒無收!年輕人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②有一些有錢人很愛面子,才會浪費糧食。
③還有一些人因為家庭富足沒有節約意識,根本不會考慮節約的問題。
④另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節約糧食”的傳統美德。
(2)采訪大世界“美食城”:
請問您對節約糧食有什么看法?
①抄桌的阿姨:“有的人點了好多的飯菜,可只吃了一點就倒掉了;有的大人點了菜后,孩子不愿意吃,所以原來的都倒掉了,再點新的,看了就讓人心疼。”阿姨描述時,眼睛已經濕潤了。
請問您每次用餐時,都能做到“光盤”嗎?為什么?
②一位用餐阿姨:“我每次都能。因為不能浪費,要提倡節約。”
(3)小結。
浪費糧食的現象確實嚴重,可也有的人知道節約糧食,還有的人知道為什么要節約糧食。我們要向周圍的人發出呼吁,節約糧食!特別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只要用餐就要做到“光盤”,因為,節約糧食是美德!
在“節約糧食”的活動中,班主任組織我們去廟城糧倉進行參觀。糧倉的工作人員為同學們認真地講解糧倉的構造及儲糧數量、時間、保存方法等,同學們專心地聽、認真地做記錄,有疑問的同學還積極地向老師或工作人員咨詢。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很有收獲,更加深了對糧食的了解。
綜上所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活動使同學們提高了節約糧食的意識,不論在家,還是在外用餐,都能做到“光盤”,珍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