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思考字篇一
很少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或許是學業壓力太大的緣故吧,但是讀書確有樂趣。每當有點滴讀書間隙,我都會如餓狼撲食般盡情享受書的芬芳,直至心滿意足時方才罷手。
關于讀書,我個人是有些體會的。不少同學用電視來代替書籍,實則不敢茍同。電視劇總以第三人的角度講故事,而人物內心經常的思想活動和細節描寫無法描述,只好一筆帶過或忽略不表,這無形中就降低了原著中人物真正的價值。其實,心理、細節的.描寫往往是作品中最成功的部分,像《水滸傳》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魯智深打死鄭屠戶后的內心活動,還有《范進中舉》中胡屠戶的細節描寫,無疑是突出人物性格的絕妙之筆。
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現在看來是有些夸張,但是在古代莘莘學子只有通過十年寒窗苦讀走上仕途。雖然時代不同,但現在這話仍有全新的解釋,只有我們學到書中的知識。然后兢兢業業,刻苦勤奮就能獲取“千鐘粟”,換來“黃金屋”,贏得“顏如玉”。由此可見,讀書不僅是陶冶情操學習知識的過程,更是關乎個人前程的大事——讀書真好!
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似乎更有用。有些人在面對題目時,抓耳撓腮,絞盡腦汁的思考也寫不出好的文章,其實這與讀書少不無關系?,F在研讀前人的詩文時,總少不了作品里的歷史典故,或議論,或抒情,留下了千古絕唱的佳作。他們都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的才子,生活賦予他們創作的激情,而腹中的“書”卻是他們成功的墊腳石——要多讀書??!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即使用盡一生去讀,也只能是冰山一角,望洋興嘆。俗話講:少不看紅樓夢,老不看三國。它告訴我們,讀書需要甄別,并非所有的書都是益于自己的?!端疂G》中的一百單八將為了義氣與民生起義的故事另所有人都熱血沸騰,但是如果一味去模仿,由著性子亂來,執著于書中人物的傳奇遭遇,只會讓你日漸頹廢。記得讀《魯賓遜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時,被主人公的經歷所吸引,竟夢想著有一天我也能如此,睡覺前腦子里全是這些內容,讓我有一種逃跑的沖動,過了好些時日才平復自己的心。至于那些八卦新聞和低級書刊,就更是難以抵制它們的誘惑了,所以,一定要有所選擇——要讀好書?。?/p>
平日里,我讀的最多的應該是關于歷史的書了,像《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通史》,還有《孫子兵法》,它們能告訴我很多故事,明白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了解了真實歷史和小說的不同。所以,即使學習再忙,也不能放棄讀書。
思考字篇二
今天我看的文章中說的那樣:我們要處理好問題就必須找到客戶是誰?也就是服務對象是誰?一旦偏離了服務對象,我們的服務就會產生主題性偏離。我有同感的就是李希貴校長說到的對老師的評課。無論評課老師如何評論,但衡量一位老師的課是什么課,學生最有發言權。因為老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只有學生感覺老師的課是優美的課,才是好課。其實停下來想一想,也就是這樣。
在低年級小組教學中,說話這個問題,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進行了解調查,我就打算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入住班級,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了解到學生對課堂的第一手資料。只有了解真實的課堂,我們才能找到阻止學生不必要活動的制度。無論何種教學改革,制度的靈活使用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可以一個班一個樣。因為孩子與孩子不同,老師與老師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課改都不可能照搬,照搬也很難成功,也就是幾乎成功不了,除非發源地學校的人員親自管理。
11月30號 晴 星期四 親子日記第九十天
時間過的好快呀!轉眼間我寫日記三個月了,雖然每天發的不是很及時,但每天都在堅持著,看到家長們分享的教育經驗使我得到很多收獲,每天都在改變著,我在改變,大寶在改變,我們的家也在改變,就連上幼兒園的小寶也在改變,以前小寶都會吵著讓我和他哥哥陪著他玩,現在每天回到家小寶就會提醒哥哥先寫作業,真的感謝陳老師和學校提供家校合育,感謝提供平臺。
教育是一種示范,教育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當我們把教育當成表面時,我們會在課堂上講不闖紅綠燈等規章制度,而在沒有人的時候依然去違規,這也就是表面的教育。這樣的教育只有表面意義,距離實際意義也就比較遠了。其實李鎮西老師與校長共勉的話同樣也適用于家長或者老師:最好的管理莫過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過于感染。
在小組教學中的制度建設也需要我們從實際操作問題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思考,處理掉一些不適合的因素,才能讓它茁壯成長。希望未來的我和其他老師一起找到這各地年級小組的教學之路。
思考字篇三
從圖書館出來,沉悶的氣息被秋天的風席卷而走。橘黃色的燈光被樹葉切成碎片,透過樹縫把視野變得模糊。手中溫熱的水杯傳遞著暖意,晚風吹過也感覺不到寒冷。安靜的時間,寂靜的校園。看一看現在,想一想曾經。
夜晚,很美麗的一個詞。在夜色中潛行,走在人影寥寥的校園。漫不經心掃視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二教門口開得不再燦爛的銀杏樹擺脫喧鬧,開始享受不受關注的寧靜。那些天,云層散去,陽光灑下,金黃色的樹葉將陽光的色彩渲染到極致。立在廣場開闊的地方,看著我們匆匆走過,看著我們留戀的眼光,看著我們在樹下仰望,看著我們拾起它用了一年時光寫好又隨意揮灑的明信片。有人瞇著眼睛,有人停下腳步,有人嘴角翹起,有人支起畫板,有人拿起相機。用身心去享受,用色彩去記錄。它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像陽光一樣散布溫暖,像歲月一樣落下時間的碎片?,F在,它像一棵普通的樹一樣獨立、安詳。樹下金黃色的蝶翼被秋風吹散,幻想化作泥土靜候護花;被收進黑色的塑料袋,化作灰色的塵埃在天空飛揚;隨著雨水流入狹窄的下水道,開始一段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旅程。沒有人會再往樹下擺放一顆讓人遐想無邊的蝴蝶桃心,就像沒有人會再拿著相機對準失去焦點的銀杏。夜色里,它安靜一如既往。
我轉過身,融入銀杏對面的樹蔭之下。繁密的枝葉讓燈光變得極為暗淡,讓夜更接近它的本色。有這樣一些樹,四季的顏色從不更替,沒有過多的變換,葉落的時候很少,沉默的時候很多。那些夏天聚集在樹蔭下的人將它遺忘在時間的角落。也許,不曾記得也就算不上遺忘。理所當然,順理成章。夏天到來了,冬天都會離去嗎?腳下延長很遠的幼稚的粉筆畫在對我說夏天的故事現在依舊在上演。過于忙碌的我們,忙得不知所措的我們忘記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我們不記得了,但在我們眼中沒有長大的孩子總會記得。地上的粉筆畫是一條長長的路,通向天真的笑臉,通向我們已經遺忘又想拾起的時光。童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越長越大也并不意味著越變越好。了解這個世界是我們一生都在做的事。
面對老圖側面的角落還有一棵掛滿繁星的銀杏。在這樣的角落,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還有一身輕輕搖曳的樹葉。樹下正好有一盞耀目的路燈散發橘色的光芒掩蓋了它的色彩?;椟S的燈光照映在閃爍的葉片上恰恰相得益彰。在不受人關注的角落,慢慢褪去身上的鱗片,悄悄迎接冬天的到來。沒有波瀾不驚,沒有心似狂潮。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度過一生。樹下,葉子一層一層堆疊了起來。沒有人來打掃,也就沒有人來打擾。等到來年,化作春泥更護花。安靜等待,安靜付出,在被遺漏的縫隙中呼吸。
旁邊,新開的書吧吸引了不少人。暖色調的燈光透過玻璃投射到漣漪微起的水面上,化作聚集又分散的點點繁星。夜色下一方不大不小的水池也足夠讓人沉醉。柔順的柳條垂在水面之上,留著薄紙一樣的距離懸在鏡面上,不忍點破。這樣的臨界點是世界精美絕倫的設計。就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時無比貼近,伸出手想抓住的東西仿佛觸手可及,卻始終不敢越過那薄薄的紙窗。因為一旦輕點,便會波瀾起伏,無法預料破碎的平靜何時能夠停息。
視野被夜間的霧靄阻隔著,歲月在悄無聲息里沉淪。
幻變的的生命里,歲月是最大的小偷。這一年,它從我身邊偷走了很多東西。也許不叫偷走,只是在我還沒來得及挽留就離開了。有些人,有些物,有些感覺,丟了之后就再也找不回來。再也看不到和藹的微笑的舊影。于是去嘗試讀懂離開的的意義。你想悄然離我而去,但心卻還停留。在閑暇時,我在透明的玻璃窗上看到你溫暖的微笑,我聽見你在安靜的夜晚躲在門后微笑,我轉身感覺你一直都沒離開過。手機上永遠不會再顯示的電話號碼,房間里永久失去的喧鬧,心照不宣地努力微笑。生命的長度會被延續,帶著對你的思念行走四方。我思故你在,你思故我在。縱使時光流逝,洗成緋紅,有些故事依然像一杯散發淡淡清香的茶,有些人會成為生命里雋永的篇章。
若有所失,若有所得。好像什么都發生過了,又好像一切如初。有人離開了,有人來到了。陌生的,熟悉的。親密的,遙遠的。天邊的,眼前的。有的人來了又走了,有的人還沒來得及靠近就已遠離。有些故事,沒有人能講完。只要心有所屬,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那些意外的故事會被我們當做劇情寫進腳本。
思想到這里就應該結束了。被我們忽視的風景好像總是會在某個瞬間想起。
也許這是一種進步,因為我曾經還在思考人活著是為了什么?記得曾經有人說過人類一思考,上帝就開始微笑,既然上帝賦役了我們生命,給我們活著的權利,思考就不應該停止。思考是生命的真實,也是一切痛苦的快樂的源泉。
既然活著,就應該積極、快樂的活著更應該是思考的活著,沒有了思考的活著與其說是活著不如說是完成生命的輪回。人生的路需要思考的甘露滋潤,更需要靈魂之水的灌溉,兢兢業業的呵護,生命之花才會在活著的土地上爭奇斗艷。或許我們有時活得很虛偽、很累,帶著面具,裝上防備,但是當晨曦中的第一縷陽光撫摸到真實的時候,活著就一定會綻放出誘人的美麗。人是一生應該是奮斗的一生,學習的一生更是思考的一生。
痛并快樂的活著,同時把快樂灑向別人心田的人是幸福的。人的一生應該是思考的一生,百轉千回、激流險灘的人生旅途中,唯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處亂不驚的鎮定。活著,也需要境界。當生命之舟即將你而去的時候,你也就成為真正的智者,理解人為什么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也許我們離般若的境界還很遙遠,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活著應該是必要的?;钪蛻搶ψ约贺撠?,對他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