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一
一雙濃濃的眉毛,兩只炯炯有神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一雙嘴巴總是滔滔不絕地將知識傳授給我們,一個普通的人穿著一身樸素的衣服,他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王老師。
原來的他呀,我們都很恨他!為啥呀?他專門抓住我們的弱項唄!剛開學,老師就給我們訂下了一條“死規矩”——練字。老師總是提倡我們:做大事要從小字開始。于是,每天的家庭作業都要求我們寫小字,卻只要我們寫一面,為的是減輕我們的作業負擔,讓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練字中去。漸漸地,我們也在認真的練字,也從練字中得到了許多樂趣。看到我們的字寫好了,老師也絞盡腦汁地想辦法來獎勵我們。他的獎勵方式也是非常特別的哦!他把我們的照片布置得漂漂亮亮的,還封我們為“優秀書法家”呢!當老師把一張張美麗而又珍貴的照片交到我手上的時候,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喜悅與自豪。甚至,老師還將自己心愛的鋼筆獎給我們。
老師可不是一個“書呆子”哦!他的課余生活也是非常豐富的哦!偷偷告訴你們吧,王老師可是一個“武林高手”哦!他的“雙節棍”可不是吹的哦!雙棍、單棍都是他的拿手好戲。看哪!那雙節棍被他舞得生龍活虎,老師簡直就是和雙節棍“融為一體”了!
現在,你肯定羨慕我有一位“文武雙全”的好老師了吧!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二
在田徑比賽中,我們遇到了孫楊。在羽毛球比賽中,我們記得丹琳。在排球比賽中,我們會記住朱婷。而在游泳方面,有一個“傳奇”——孫楊。
孫楊,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又高又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欽佩他強壯的身材。雖然他很年輕,有一張愚蠢的臉,但他在比賽中的力量影響了整個世界。孫楊在他的游泳生涯中打破了一項奧運會紀錄。兩項世界紀錄,成為亞洲第一個大滿貫冠軍,贏得無數金牌。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倫敦奧運會的“最后一戰”。
“1500米決賽”,我們不能肯定孫楊是否會像400米那樣輝煌,堅持800米,或者也許我們是勞累過度。畢竟,游泳是孫楊的“拿手好戲”。
只聽“砰”的一聲,比賽就要開始了!孫楊以驚人的反應跳入水中,像魚一樣擺動,然后他的手像槳一樣在水面上滑動,他的腿在波浪中跳動,形成完美的弧線。時間一個接一個地流逝,“300米,500米。1000米”。運動員們相互緊追不舍,讓人感到很擔心孫楊,而孫楊總是名列第一。最后,比賽進入沖刺階段的關鍵時刻到來了。“孫楊,加油!……”臺下響起了對孫楊的呼喊。不,這是對中國的呼喚。這時,孫楊似乎也感覺到了肩上的擔子,“快看!孫楊已經加速了!”播音員發出激動而顫抖的聲音。此刻,孫楊就像是一艘戰艦,在水面上揮舞著手臂和雙腿的速度更快了。他的全身都被噴霧包圍著。幾秒鐘后,他遠遠地離開了第二名。電視屏幕上只有他一個人。最后50米!孫楊奮力一搏,先撞到了墻上。這時,整個體育場沸騰了。每個人都站起來為他鼓掌。我高興地跳起來,喊道:“贏了!孫楊贏了”,頓時,我滿是淚水,這一刻真是太激動了,太激動了!
孫楊不負眾望,贏得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軍。這樣的成就來之不易。如果不是因為他多年的訓練,如果不是因為他每天早上6點前跳進游泳池,如果不是因為他堅持不懈、無所畏懼的戰斗精神,他今天怎么會有這個榮譽呢?因此,所有成功的背后都隱藏著未知的困難,需要不懈的努力。
這就是我崇拜的游泳明星——孫楊,他教會了我堅持和克服困難。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三
我最崇拜的人是老師。因為她要給很多個孩子教知識。雖然這些孩子不是她親生的,但是她把所有的小孩看做自己的孩子,教自己所會的所有知識。今日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崇拜的一個人作文,歡迎借閱學習,一起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人,有人崇拜周杰倫,有人崇拜林志炫,有人崇拜門衛,有人崇拜雷鋒……而我最崇拜的人是:爸爸。
題目解答機
“媽媽啊媽媽!這道題不會做,我正乞求神——媽媽來幫我解答此題!”
“好好好!哎呀!我來瞧瞧,是哪道‘圣題’難住了我們的乖乖!”
突然,媽媽放下筆,說:“不行不行,這道題只能讓你老爸出場!”
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早一些問爸爸。
我拿起手機,打電話給了爸爸,我把題目念給他聽。說真的,這題用簡便計算真不容易。
爸爸想了一會兒,告訴媽媽兩道算式,讓我和媽媽慢慢想。媽媽盯著苦思冥想,我卻一頭霧水的站在旁邊,不知所措,只好看著媽媽用筆把那兩道算式慢慢分解。
最后,媽媽知道了其中的奧妙,耐心地跟我講解。十五分鐘后,我終于弄懂了題目的來龍去脈。
瞧!沒有這個“題目解答機”——爸爸,媽媽可要想一天一夜啊!
吸收知識器
“知識是書的源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一句話。爸爸那數不盡的知識,那是靠著三十年的讀書經歷而得到的。
記得那天晚上,我奮筆疾書地寫著作業,爸爸拿著平板電腦過來,我一瞧,爸爸又在看《明朝那些事兒》了。
“說有一個人,他的腿中毒了,他自己拿著刀刮去中了毒的碎肉,整個過程他一聲不吭。旁邊一個人看得目瞪口呆。”說到這,我想到了關羽刮骨療毒這個典故。
爸爸懂的那么多,全是靠書。爸爸可真是個吸收知識器呀!
我崇拜爸爸!
我認識她是在報紙上,那時她已經不在世上了,認識她崇拜她源于一篇有關她的新聞報道。
她叫柴小女,是一位偉大的奶奶,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已經69歲了,她是一位同學的外婆,所以同學們都尊稱她外婆。
8月的一天,慈祥的外婆永遠地離開了熱愛她的孩子們。下午4點左右,程浩杰陪著奶奶到河邊洗衣服,衣服快要洗完時,從下游走過來三女一男四個小學生,他們來到奶奶洗衣處附近后,跳進水里開始清洗塑料袋。其中一個女孩程浩杰認識,叫龐占英,和她在同一所學校上學。不一會兒,突然聽到一聲“救命!”程浩杰一回頭,只見龐占英已滑入深水中,只露著頭部在外邊,其他兩個女孩忙著過來拉,也被激流淹沒。站在岸邊的男孩慌忙呼喊并下去拽,很快滑入深水中。
奶奶還未來得及脫掉鞋子,就奮不顧身地跳到水中,她第一個把龐占英推到淺水處,接著,又拉上來另一個女孩。同時命令程浩杰:“快回村子里喊人!”程浩杰急忙跑回村里,叫來了幾個大人,他們一邊打手機報警,一邊拿根長竹竿,飛快往河邊跑。
他們趕到時,只見一個男孩和兩個女孩在河邊地上躺著,可就是不見柴小女和另一個落水女孩。
其中一個熟悉水性的叔叔潛入水下,很快就拉出一個人,大家一看,正是柴小女老人,但此時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年近七旬的老人,她本該安享晚年。但在這個夏末,她瞬間做出選擇,用纖弱的雙手托起了3條生命,成就了人間的至美至善、至情至愛,成為我們心中的“最美奶奶”。
“最美奶奶”的出現,讓我們發現,一旦在危急時刻,人內心深處的真善美就會自然流露。她的義舉,也讓我們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財富,什么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題記
在音樂上,可以說,耳朵是十分重要的器官,要是聾了就不能從事音樂創作了。可耳聾對于貝多芬來說就是他創作的一種動力,使他與音樂之間的間隔越來越少,靈感越來越多,才能全然用心的去感受音樂的美妙旋律。
我所崇拜的,不是貝多芬的天賦,而是他那偉大的精神。如果是我遇到了像貝多芬那樣的情況,肯定早已不再創作,而去另處謀生。而貝多芬十分的堅強,為了追求音樂所迸發出的力量是無窮盡的、是無限大的、是所向披靡的,不被困難所折服,而是越發的抵抗困難。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貝多芬正是如此。他聽不見音樂,便用嘴巴咬一根木棍,讓木棍連著鋼琴,去感受聲音振動。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他收獲的卻是眾人皆知。他那寬闊的兩肩,仿佛挑起了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他那雙有力的大手,仿佛挑起了眾多的音樂之水。
貝多芬一生節儉,他不喜歡人們去打擾他,在一片音樂海洋之中創作,使每一滴水匯成小池、小溪、河流、大海……他誠然孤獨,可是有他的“朋友”為伴。
貝多芬把大多數時間花在創作上,自己的房子無心整理,即使女傭整理好了,不到兩分鐘,又是一團糟。
貝多芬與音樂為伴,寂靜為友,獻給大家千千萬萬個曲子,感動了多少人的心扉,扣動了多少人的心弦,使他成為了全世界人物。
我崇拜貝多芬,崇拜他的堅強,崇拜他的偉大,更崇拜他的精神。
崇拜之風在青少年中愈演愈烈,便有一些人指出,偶像脫胎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偶像就是“返祖”,是歷史的倒退,不可取。但我認為,崇拜偶像并不是不可取,只要有所選擇,保持自己的個性特點,同樣可以從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自己所需的力量。
偶像崇拜不是什么壞事,我們青少年可從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力量來充實自己。蘇軾年少時,就對范公心向往之,但等到真的有機會結識范公時,范公已駕鶴西歸,蘇軾慨嘆:“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我們也從中了解到,正是因為對范公的人品、學識的崇拜,才使得蘇軾也成為志行高潔的人。打開史冊,我們可以看到,蘇軾一生官海沉浮,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高潔的人生追求,他總是以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來對待生活。這一胸懷,似乎與范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類似。所以,我們也可崇拜偶像,從偶像中汲取力量。
崇拜偶像不能拜倒在他們腳下,要理智對待。楊麗娟瘋狂追逐偶像劉德華,居然荒廢學業13年。她的父親傾家蕩產籌措旅費,千方百計“幫助”女兒追逐偶像,但仍遭到母女埋怨,百般無賴下跳海自殺。像楊麗娟這樣盲目追逐偶像,只會自取其辱。我們崇拜偶像,要學習偶像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學習他們的進取心,責任感,而不能拜倒在他們腳下,一味模仿他們的語言、穿著。
在崇拜偶像的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個性。蔡國慶年少時便崇拜歌唱演員,希望長大了也在舞臺上唱歌,偶然一次機遇,他聽到李谷一演唱,很是佩服。原來歌也可以這么唱,像說話一樣唱到人的心里去。于是,他立志成為像李谷一老師那樣的人,立志把歌唱到每一個聽眾的心里去。蔡國慶雖欽佩李谷一,但他更注重發揮自己的個性,想著怎樣唱出自己的風格。終于他成功了,成為第一位赴日本灌制音樂帶的中國通俗歌手。所以,對偶像的欽佩并不是一種膜拜,崇拜他人的同時,別忘記了自己個性。
鄭淵潔說過:“崇拜往往是朦朧的,距離恰好產生朦朧感。”崇拜偶像我并不反對,但在此基礎上我們應有所選擇,理智對待,保持自己的個性!
說起我崇拜的人,可不是如繁星點點,只有一位,那就是我們班的班主任梁老師。
梁老師她時而幽默風趣,時又要求嚴格,還有時和藹可親,她這種性格讓全班的同學喜歡上了她。
就先說說她的幽默風趣吧。
梁老師上課可不像其他老師一樣古板,在她的課堂上常常傳出陣陣笑聲。這不,他正在給一群無精打采的學生們上課呢。這時,一直小蜜蜂飛了進來,它東飛飛,西飛飛,一會兒飛到小強同學的頭上去,一會兒又飛到小城頭上去。此時,老師想出了一個笑話,便扯著嗓門說:“你們看見那只小蜜蜂了沒有?這是我請來教訓你們不好好聽課的,剛才你們無精打采時,我就趁機打電話給它了,請它來教訓你們。誰敢再無精打采它就蟄誰。”同學們聽到老師說的話,個個笑的人仰馬翻。同學們也都打起精神來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了。而那只被梁老師“請”來的小蜜蜂可能是因為同學們都認真聽課而找不到人蟄而悄悄的飛回家了吧。
梁老師時而幽默風趣,有時又要求嚴格。
一次在寫生字時,我因為太馬虎了,不小心把“澗”字寫錯了,怎么個錯法呢?就是把“橫折鉤”寫成了“橫折”。老師真是火眼金睛,我就在心里想。但我轉念又想,如果老師不提醒我“澗字”寫錯了,那在考場上可是無情的呀,那如果不寫正確就白白丟分了啊。想到這,我對梁老師更加敬佩了。
梁老師,我不僅喜歡您,喜歡您的幽默風趣,更崇拜您的工作負責。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四
大家好!
他雖是農家弟子,木匠出身,27歲才開始學畫畫,但他非常勤奮,成為了出色的畫家。他畫的畫栩栩如生,形態逼真。
齊白石老爺爺畫畫很刻苦,認真。有一次,他在家里的魚缸邊觀察龍蝦,邊看邊畫,他看得很著迷。他觀察龍蝦的眼睛時,看不清楚就把手伸到缸里,想把龍蝦捉出來,看個仔細,結果龍蝦夾住了他的手,他就把龍蝦提出來,看清楚后才把蝦返回缸中,完全忘了手上的傷痛。
齊白石老爺爺不但畫畫刻苦,他畫畫還很勤奮。90歲起,他為自己立了個規矩:每天畫五張畫,不叫一日閑過。
在他過生日那天,有許多人前來為他祝壽,齊白石老爺爺從早上忙到晚上,客人才走。客人走后,齊白石老爺爺很疲倦,忘了畫五張畫的事。第二天早上,他醒來后想起來了這件事,連早飯而不吃,就開始作畫,畫了一張又一張,直到畫完五張畫才停止。
據說,齊白石老爺爺從90歲每都畫五張畫,除了生病,一次也沒間斷過。
齊白石老爺爺堅持不懈,刻苦,認真的精神讓我崇拜。
這就是我崇拜的一位名人——齊白石老爺爺。
謝謝大家!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五
他雖是農家弟子,木匠出身,27歲才開始學畫畫,但他非常勤奮,成為了出色的畫家。他畫的畫栩栩如生,形態逼真。
齊白石老爺爺畫畫很刻苦,認真。有一次,他在家里的魚缸邊觀察龍蝦,邊看邊畫,他看得很著迷。他觀察龍蝦的眼睛時,看不清楚就把手伸到缸里,想把龍蝦捉出來,看個仔細,結果龍蝦夾住了他的手,他就把龍蝦提出來,看清楚后才把蝦返回缸中,完全忘了手上的傷痛。
齊白石老爺爺不但畫畫刻苦,他畫畫還很勤奮。90歲起,他為自己立了個規矩:每天畫五張畫,不叫一日閑過。
在他過生日那天,有許多人前來為他祝壽,齊白石老爺爺從早上忙到晚上,客人才走。客人走后,齊白石老爺爺很疲倦,忘了畫五張畫的事。第二天早上,他醒來后想起來了這件事,連早飯而不吃,就開始作畫,畫了一張又一張,直到畫完五張畫才停止。
據說,齊白石老爺爺從90歲每都畫五張畫,除了生病,一次也沒間斷過。
齊白石老爺爺堅持不懈,刻苦,認真的精神讓我崇拜。
這就是我崇拜的一位名人——齊白石老爺爺。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六
在生活之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崇敬的人。有點人崇敬醫生,因為他們可以救很多的人。有的人崇敬警察因為他們可以將犯人繩之以法。但是我最崇敬老師。
老師會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老師長著兩顆黑黑的.眼睛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老師知道很多知識,老師每一天都要給我們講課。也許我們覺得當老師很輕松但老師卻很辛苦。
老師每天都要早早的來到學校,每天給我們講課還要批改作業。
每次一到考試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很累每天做好多卷子還留很多作業。可是我們沒有想過老師更累,因為我們班四十四名同學每個人寫一遍加起來就是四十四遍老師判完之后我們就要改。有的改一遍有的改兩三遍。
有時我們上專科課時,老師還在判作業,中午午休的時候應該是休息時間,老師還要在班級里看我們該錯的題。
老師是很辛苦的我們每個人做一遍的事情老師要做四十四遍,老師是大公無私無私奉獻的。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老師他們不自私而是無私的奉獻出他們的智慧,他們很有責任心,會教會我們很多知識。
我崇拜的一個名人篇七
望著這個題目,一下子,我有些茫然。長這么大,我崇拜的人太多了,如: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但是最崇拜的,哎!思緒不停地在腦中翻滾,我不停地回想,回想。哦,對了,也許是他——霍金。
雖然他并不像she,周杰倫那樣“火爆”,但是,我崇拜他,崇拜他的那種精神和智慧。
想到霍金,眼前就浮現出這位科學大師那深邃的目光和寧靜的笑容。雖然,他全身癱瘓,惟獨只有三個手指可以活動,但是他仍然堅強地面對生活。他覺得自己并沒有失去太多:他的手指還能運動;他的大腦還能思維;他有終生追求的理想;他有他愛和愛他的親人和朋友;他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這么大的打擊,他還能這樣的面對生活,面對一切,可見,他不是一個常人。
也許對科學稍有興趣的人都知道,霍金寫了一本《時間簡史》在這本書里,霍金為大家講述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等等。他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可是大家可以想象的到嗎?他寫這本書是在他完全失去說話能力,剛剛動好手術下寫的。當然在他左手骨折,縫了13針的情況下,不出兩天,他又投入了工作。這是為什么?是他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
我佩服他,我崇拜他。理由很簡單——崇拜他樂觀向上的態度與堅持不懈,執著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