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洪水篇一
這兩天,老爸總在我的耳邊說,松花江水漲大了,可能要去抵抗洪水,保衛哈爾濱哦!
“找個時間到江邊看看!”老爸說。
“我也要去!”我向老爸爭取。
“洪水漲起來了,江邊戒嚴了,不讓車進去了,你們走進去吧!”今天一早,老爸帶我坐83線公共汽車去江邊看洪水,車還沒有到達江邊車站,司機叔叔就讓我們下車。
洪水距江堤還有三四個臺階,新聞說大洪水要過兩天才到達哈爾濱,我真有點擔心。老爸說,98年有一次大洪水,大家一起努力抵抗洪水,終天取得了勝利,這一次也一定能戰勝洪水。
我真盼望洪水早點退下去,讓大家放心!
洪水篇二
“我們會及時把水排到外面,盡量不讓水淹到設備的,我們會保證供電的。”媽媽自信地回答。
“那要是洪水很大,把屋子淹了可怎么辦呀?你們那可都是有電的東西,水是能夠導電的,我上科學課時學到的。”我還是很擔心。
“沒事的,兒子。要真是那樣的話,我們也會根據情況把電停了,不會發生觸電的事。”媽媽解釋道。
“對,兒子,你說得好!要記住,千萬不要慌,不要害怕,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管媽媽在不在你身邊,你都要堅強、勇敢。還有一點,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會游泳,就可以獨自游水轉移,那樣太危險了。”媽媽細致地告訴我。
我又學到了這么多關于防洪的知識,當洪水來了,這些知識就派上用場了,當然了,我還是希望洪水不要過來的好。
洪水篇三
童年,是燦爛的、精彩的,也是甜蜜的。童年往事就像沙灘上那一排排深深淺淺的腳印,印在我成長的道路上。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奶奶看著天氣這么好,說帶我去爬洪水嶺山,聽完我可高興了。我趕緊準備好水和零食,便和奶奶出發了。
來到洪水嶺山腳下,奶奶樂呵呵地對我說:“我們來比賽咯,看一看誰最先爬上山頂?”我爽快地答應了奶奶。
我和奶奶剛爬到半山腰,我的腳就像灌了鉛似的走得十分艱難。看看一旁的一位老爺爺,好像不知道疲倦似的,一直在向上爬。我看了看,心想:我可不能輸給這位老爺爺。說完,我便快馬加鞭,一路狂奔。終于,通過我的堅持和努力,超過了那位健步如飛的老爺爺。
山頂上可真是熱鬧非凡啊!有的人坐在地面上扇風,有的人脫下衣服解熱,還有的人在拿著手機聽歌。站在山頂上向山下望去,一切都縮小了:房子像是火柴盒一樣,公路像帶子一樣,來來往往的人群像一只只螞蟻在慢慢爬動……這讓我不禁想起“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果然,山頂的風景就是不一樣,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我們的人生也如此,要想看到更美的風景,就得登上更高的山峰。
洪水篇四
今天我想出了個好辦法,那就是發明一種“洪水應急逃生屋”。
逃生屋的外層是充氣氣囊。它由一個個圓形的小氣囊組合而成,而且還是分體的,這樣即使被戳破一個洞,整個逃生屋也不會受到影響。
氣囊的里面一層還是一個連體的氣囊,因為它在里層,不容易被戳破。再往里一層是氧氣層,它能給躲在逃生屋里的人提供充足的氧氣。
最里面一層是個正方體的小房間,里面有氣囊座位,座位上還配有安全帶,像汽車上那樣,系上后十分安全。還有提供純凈水的小龍頭,那樣,里面的人就不會口渴了。
最重要的是房間的頂部裝有一條防水拉鏈。拉住后外面的水是進不來的,拉開后逃生屋就會變成一只很大很大的輪船。
平時不用的時候像救生圈一樣放掉氣囊中的氣,可以折疊、收藏。應急時只要充一下氣就行了。
多么實用的應急逃生屋呀!如果擁有了它,那些常住在海邊的人們就不怕海嘯和洪水的襲擊了。可惜那只是我的想象作品而已。
洪水篇五
下午,我正在陽光浴場游泳,忽然被媽媽叫上了岸,說是要發洪水了。
回到家后,我在電視上看到口前、蛟河都被淹沒了,許多人一夜之間就無家可歸了,還有一些沒來得及撤離的人失去了生命。
洪水真是太可怕了。
記得我從一本書上看到,其實森林就是一個小水庫,可以儲存大量的水,所以森林多的地方就不容易出現洪水。可是現在人們為了掙錢,砍伐了大量樹木,用來燒火、造房還有造紙,所以很多地方常出現洪水。
不知洪水過后,人們會不會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