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周記字篇一
一個快樂而短暫的寒假悄悄地從我們的身邊溜走,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發生在寒假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數不勝數,是我心頭中不可抹殺的一件件往事。每一顆星星都在閃閃發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銘心。
寒假期間,我和爸爸乘飛機出門旅行,在飛機上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想起來就忍不住想笑。
在飛機剛起飛不到半個小時,乘務員就開始忙活起來,剛給乘客送完飲料,緊接著就送熱毛巾,隨后就開始供晚餐。
由于路途遙遠,飛行時間長,吃過晚飯,許多乘客脫下鞋子,蓋上毛毯,閉上眼睛,睡起覺來。我第一次坐飛機,看哪都新鮮,一點兒睡意都沒有,還不時地向窗外張望。
爸爸一覺醒來去廁所,回來的時候,可把我笑死了。原來飛機顛簸,乘客脫下放在椅子底下的鞋子錯了位,爸爸醒來時迷迷糊糊的,左腳穿著自己的黑皮鞋,右腳穿著別人的藍皮鞋,自己竟全然不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睡了起來。我強忍住笑,對爸爸說:“dad,look at your shoes!”爸爸睜眼一看,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經過這么一折騰,爸爸早已沒了睡意,鞋找不到,索性打開座位上面的聚光燈,看起書來。我捂著嘴,悄悄地注視著前排那老外的一舉一動。
過了一會兒,那老外腳穿一只鞋,手拿一只鞋,俯下身子,開始不停地摸這兒,摸那兒,這時爸爸正聚精會神地讀他的圣賢書,忽然被人捉住了一只腳,那老外嘴里還不停地喊:“myshoe!myshoe!”爸爸被嚇了一大跳。當他醒過味兒來,也跟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起來。
笑得最歡,最令人注目的是一名兩米多高的大胡子老外,他挺著大肚子站在那里,笑得前仰后合,突然只聽咔的一聲,他扎褲子的皮帶給笑斷了。
高中周記字篇二
吃完早飯,我們班同學陸續上樓做準備工作。前兩節課要考語文,然后我激動地拿出鉛筆盒,取出語文書開始最后的復習。很久沒有舉行這樣大型考試了,我不免有些緊張!語文書我已背得滾瓜爛熟,不用操心基礎題,關鍵就在于閱讀題,我對這一行不感冒,課本上的知識嘛!我但是行家,有經驗,只要不緊張,冷靜下來思考總會有答案的。
突然,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的表情十分難看,我也嚴肅了起來。爸爸總是告訴我:“考試不要嘻嘻哈哈,這樣會分散注意力。”這本是很普通的一場考試,都被家長們攪得糊里糊涂,不緊張的人,都冷靜不下來!老師發卷了,我拿到卷了一看,哎!好簡單呀!我心中暗暗高興。可我還是清了清嗓子,準備跳入“題海”中去遨游、探究。我還覺得平靜是重要點,這樣才能夠靜心想;努力也很重要,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任何事都可解決;還務必具備細心,細心的`人,誰都會喜歡呀!
我最后寫好姓名、班級,開始思考每一題啦!第一題幾乎是我從一年級就開始做的啦,真是小菜一碟!一向做到閱讀題,我才開始嘆了口氣,像是準備上戰場一樣。每一小題,然后我都留意翼翼的審題,把有可能的答案寫上去。但是我的拿手絕活,一寫就是一大篇,誰也比不了,好詞好句源源不斷地擠出“腦門”,這誰也做做不到,幽默、搞笑的語言連我自我也看得發笑。
最后到收卷的時候了,我交卷后感覺簡單多了,心中的石頭落了下來,然后準備迎接下一場考試。
高中周記字篇三
風吹過,點燃了火,火蔓延,紅遍了山間。
秋,吹散吵人的蟬聲,取而代之的是晚間階下石板縫里蟋蟀的悲鳴。秋,終於徹底、盡情地向人們展示出自己迷人的風采和無限的魅力。它飄蕩在山野間,無憂無慮的歡笑著,將火一般的熱情傳遍世界的各個角落。秋天,落葉是最引人注目的美麗焦點。秋風掠過的樹木,拉下了一片片樹葉。他們在空中輕盈的婆娑著,好似一只只美麗的彩蝶,又如一個個翩翩起舞的精靈。
楓葉紅了。紅的炙熱,紅的誘人,紅的令人心顫。一片片葉子記錄著它們各自一段段刻苦銘心的經歷。曾經,幾經暴雨,忍受著嚴霜。而他們,在這次風雨霜凍的歷練中,漸漸地由青春的稚嫩羞澀變成了紅的成熟堅強。愈是風吹雨打,愈是霜凍蟲咬,她就紅的愈美、愈艷。秋風吹過,楓葉隨風翩飛,用自己最後一點力量,妝點著大河山川,將她的美麗她的熱情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大地。
銀杏的葉子又是另一番風情。遠遠看去,一片片金黃的葉子,在空中旋轉著,旋轉著,輕輕地飄落在地上。金黃色的葉子鋪滿了小路,路旁的草地上也鋪滿了銀杏葉,其間夾雜著幾點泛著淡青色的小野花,在夕陽的余暉中,金黃的小路、金黃的樹,眼中的世界都是金黃色的。秋風蕭瑟,卻無一絲悲意,似乎這秋,只有金色的陽光與無限的溫情。
“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啊!你的燦爛一生并不會隨著秋天而結束,因為殷實般的種子已帶著你的希望去奔赴下一個春天。落葉啊!你也不必擔心那光禿禿的枝頭會被冰霜所凍煞,因為昔日的嫩枝已變成了大丈夫。落葉依然在那盤旋著零落著。她似乎不留戀枝頭,也不憂慮命運,而只是在尋覓自己的歸宿。
有人說,秋天的落葉是枯槁的,沒有任何價值,我卻不以為然。秋天的落葉是神圣的,盡管秋葉已沒有春葉的可愛、夏葉的蓬勃,但在枯萎之下,是落葉最可貴的奉獻精神,當葉子萌發於陽春三月之時,便開始吸收陽光與空氣,孕育著鮮花和碩果累累。當烈日炎炎,葉子們手拉著手連成一把巨大的傘,為鳥兒送去清涼片片,等到秋日來臨,生命將盡的秋葉仍然以黃金火紅妝點著大地,為天地展現自己最後美麗。
這至美歡樂的熱情的秋意逐漸的濃烈壯大,已經到了它們最鼎盛、最極致的時期。然而,不知不覺的,秋悄悄地進入暮時。這是最美的時刻,卻又是最後的時刻。再好的芳華也會凋零消逝的。這樣,不免又泛起幾縷悲涼了。看這鋪滿厚厚的葉子土地,誰能說清,在這葉子的泥土中,有多少生命在蘊育、儲藏、萌動呢?這些美好雖沒出現,但已經寄予在來年的金色夢中。
秋的濃烈、秋的歡笑是無盡的。他會不斷地蔓延,到冬天、春天、夏天。這些美好不會消失,秋的蹤跡不會消失。
高中周記字篇四
大自然中有些生命轉瞬即逝,有些千年不亡。但它們都在努力地使自己的生命發光發亮,盡顯其顏色和風采。
杉樹身軀挺直,直插云霄,在浩浩人間站立起來,在一年四季中從不換色,堅強,固執,一生都以筆直的姿態面對酷暑嚴寒,風霜雨雪,直至多少年以后聳入云端。
蝸牛是帶著家的生命,它雖然走得很慢,但它也從不放棄每一小步,如果它沒有了家,它就會失去保護,失去自己的生命。它一生都要背著它,以這種姿態使自己生存,即使是那么累,以完成壯烈的生命旅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小步,都是它生命的一部份,都是它生命的延伸。
雄鷹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仰慕。驚嘆它強有力的翅膀,在浩瀚的天際中翱翔。多么自由的生命!展開雙翅沖向云端,搏風擊雨,俯視大地,又似乎在號召萬物奮發向上,它把自己的生命全都傾注在翱翔藍天這一追求上。
人們總喜歡贊美生命,即使是一塊默默無聞的石頭,又或許幾棵不起眼的野草,都可以喚起人們對生命的感悟。他們又喜歡探索生命,贊嘆萬物各種的生命的姿態,贊嘆它們以最佳姿態面對風云雷電,裝扮這個世界,世界也因此而絢爛精彩。
我們對待人生,難道不應該也像大自然中的生命一樣嗎?像杉樹一樣堅持執著,努力向上;像蝸牛一樣,即使是那一小步,也不放棄;像雄鷹一樣,展開自己的翅膀,放飛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更廣闊的天地。
大自然的萬物站起來了,因為它們以生命的姿態去對待了,那我們人類又何嘗不該以生命獨有的姿態去對待生命展現生命的呢?感悟生命,做到堅持,永不放棄。追求理想,才能站得更高,才會看得更遠。
高中周記字篇五
2月19日,我在開始了實習教師的生涯。一個多月的實習,我受益匪淺。
實習內容主要是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實習教師,語文教學自然是重點。
我實習的班級xxxx班,是一個很優秀的班級,他們的語文老師,也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同時還是校長辦公室的主任,頗受關注,他們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這些都讓我頗感壓力,因為我作為他們的實習老師,總是要給他們上課的。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教好他們,正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思考之后,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入手。既然指導老師教的這么成功,學習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經驗自然是一條捷徑。實習開始的兩周,我便專心聽指導老師的課,揣摩他的教學風格。指導老師也很負責,很熱心地告訴我怎么聽課,在課堂上如何觀察學生,如何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適當的反應,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總的來說呢,指導老師的教學風格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說就是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
至于如何把話語權交給學生,主要就是采用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并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后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采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
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于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說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在聽課的同時,我也對班上學生語文水平進行了調查。通過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下時間的了解,得知這個班的語文水平還可以,且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也很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討厭傳統的語文教學,他們不喜歡老師壟斷課堂。顯然,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適合他們的。
新教材也是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新課改強調的是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無疑,新教材的指導思想肯定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指導老師在課余還教我如何去研究教材,如何去備課。他要求我先熟悉課本,然后在課本中挑選幾篇我認為對學生有幫助,或者與高考相關的文章,去編寫教學案。
要挑選對學生有幫助的,或者與高考相關,這就要求我了解學生的需要,了解高考的要求和趨勢,工程量可謂浩大,但不可否認這是必須的。好的教學當然是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教學,這種需要可能是現實的參加高考的需要,也可能是解決學生關于生活、關于人生的迷惑的需要,而滿足后面一種需要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是很重要的,當然,前一種需要也是不可忽視的,畢竟這是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不是單單一個“應試教育”的指責所能逃避的。
了解了學生的需要,高考的形勢之后,便開始著手編寫教學案。指導老師告訴我,教學案是教師和學生一起使用的,不同于一般的備課,除了要體現教學思路,還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學案中的問題應該是具有啟發性的,對理解課文、感受作者寫作意圖起關鍵作用的。教學思路不是大問題,這些啟發性問題的設置就大有學問了,不僅要對教材十分熟悉,有透徹的理解,還要有自己的獨特感悟,十分地費腦筋。
高中周記字篇六
總之,一切都是新的。剛剛升入中學的我還有些好奇,總覺得新環境的新東西太多了,真還有些適應不了。不過,我相信,時間一長,便能適應了。
但我最想說的還是我對新學校的認識。說起我對學校的認識,還得從報名那一天開始講。那一天,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背著我的新書包,穿著我的新衣服,高高興興,蹦蹦跳跳地走進杜橋第二小學的校門。我懷著好奇心,興奮地前往教室。我的教室是六三班。我轉來轉去,就是找不到它。要不是同學指點迷津,我恐怕就“進得來,出不去了。”真是“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我走在并不寬闊的走廊上,腦子里回憶著老師指的方向和父母的“注意事項”,心中不斷地分辨著東西南北,迂回的過道轉得我頭暈目眩。終于,在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六三?班教室跳進我的眼里。那是一間寬敞的教室,它位于迷宮一般的教學樓里。
在開學的一段時間里,我一直感覺到學校就像迷宮一樣,我差一點就把學校平面圖畫下來了,如果不是我不會畫的話,我一定已經把地圖作好了。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中,倒也加強了我學習地理的意識,所以,每當上課時,我都會全神貫注地聽講。
全神貫注地學習,是最消耗體力的了,消耗體力等于消耗食物。一連幾節課下來,肚子在不知不覺中已開始“嘰嘰咕嚕”地抗議了。不知是老師講課精彩,還是我聽得太認真,我上課時競不覺得餓,直到下課后,才感到肚子空空如也。
友好的同學、和藹可親的老師、迷宮般的過道、寬敞明亮的教室、擠的食堂、花園般的校園,這就是我目前發現我新學校的特點。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還會發現他更多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