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的魅力字篇一
生活中,使我動容的東西很多,而我動容的理由正是這件事物(東西)的魅力。
詩分兩種,古詩與現代詩。令我印象較深的古詩是《觀獵》。《觀獵》為王維所作,短短40個字,描述了一幅生動的畫面。第一句"風勁角弓鳴",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正在"觀看"著將軍射獵,"嗖"的一聲,弓箭從弓中發射,穿透風的阻擋,不偏不倚射中目標。"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這一詩句繪聲繪色的描寫了當時狩獵的情景,如一幅畫面展現在我眼前。"新豐市","細柳營","射雕處",作者王維運用典故,唱響了對將軍的贊歌,讀著讀著,這名英俊瀟灑有氣魄的將軍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古詩以簡潔的語言打動人心,現代詩則以樸素的語言打動人心。王家新的現代詩《在山的那邊》,作者小時候幼稚的語言:"媽媽,那個海呢?"表現了作者當時的迷茫、困惑。而在整篇詩歌中,一層層山峰象征著重重困難,一片片大海象征著理想與信念,這讓我頗有體會。在后半節詩中,王家新強烈的表達了:"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也讓我深有體會:成果是留給用心、用功的人。
這就是詩的魅力,用各種各樣的語言打動人心。
生活中有種東西無處不在,那就是音樂。你隨時都可以找到音樂的節奏,這種節奏不僅給你帶來快樂,還會給你帶來無限的遐想。談到音樂,喜歡音樂的人應該喜歡最近的一檔綜藝節目——《我是歌手》。上周第二季突圍賽中,張杰的《你快回來》打動了人們的心。在張杰的獨白中,說道了他唱這首歌也表達了自己的心愿。馬航370失蹤希望它快回來。在后來的投票中,有觀眾也聯想到了馬航370,希望它快回來。我覺得張杰在唱這首歌時,投入了豐富的情感才使很多觀眾動容。
與此同時,茜拉的《rollingthedeep》不僅僅是在情感上,更多的是氣場,她的這種氣場表現在她演唱時的動作、表情等,為之震撼。
音樂的魅力,通過音樂的`不同表達方式來動容你!
的魅力字篇二
舞臺上他們的步履輕快而流暢,男的動作剛毅灑脫,女的步伐嬌柔而優雅。和著充滿活力的音樂,他們的舞蹈中也綻放生氣同奔放。隨著漸快的節奏,快了,快了,更快了,他們步伐穩健而輕快,將一支華麗的拉丁舞推向輝煌,將一股濃縮生機的拉丁精神舞入更加動人的魅力中去。然而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男的左褲腿是空的,女的也殘了右手。然而他們配合的完美和舞動的熟練讓你感到每一個踏步都在跳躍,每一個節奏都在舞動,這當中溢滿的即是濃濃的自信。
自信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是一位難得的忠誠好友,時刻給予你向上的鼓勵與奮發的支持。一個人擁有自信,生活才真正閃爍出精神界面的魅力,舉止中才真正體現唯美的氣魄。自信是我們應當不斷追求的精神力量。它是適度地挖掘和表現自身潛能的有利工具,是生機活力與自尊的有機結合,自信不是自負。適度地估量自身的內在素質與潛能,并且不斷地提高和完善,即是追求自信的最好方式。擁有自信,生命才真正擁有靈魂,精神與體態才真正完美結合,迸射出魅力。
再看一眼屏幕上跳躍的舞者,我真正地體味到了不可抵擋的魅力……
的魅力字篇三
;大峪溝鎮,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東部,是個典型的以資源型工業為主導產業發展起來的山鎮。工業的發展,使山里的人家過上了小康生活,但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環境的污染滯后了小鎮的發展。
如今,經過政府致力于城鎮建設,大峪溝鎮重現了山美水美的景象,隨著經濟的繼續發展,這座“山水共榮”的小鎮在附近已經聞名遐邇。
大峪溝鎮的昨天
據出土文物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大峪溝鎮就有人類生活,元明清三朝,隨著移民的增加,山區得以開發。如今,這座不足1平方公里的大峪溝鎮上,已經有1萬多人居住,人口高度密集。
大峪溝鎮地處山區,溝壑縱橫,地形復雜,但擁有豐富的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等礦藏資源。工業經濟形成了耐火材料、煤炭、機械、化工、冶金粉末、建材等六個支柱行業。雖然有著相對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由于環境問題,這座工業小鎮的經濟建設也遭遇阻礙。
“街上是煤灰、溝底是垃圾”這句話,大約在五、六年前,是大峪溝鎮街景的真實寫照。據大峪溝鎮人民政府鎮長劉冠勛介紹,穿鎮而過的310國道兩側,當時擁擠著上百家商戶門市。鎮區內,煤礦污染而引發的“礦群矛盾”時有發生,群眾中間罵聲四起。而每逢大風和雨雪天氣,過往司機對這里的環境和道路也怨聲載道。“一些企業家,帶著對這里的抱怨和無奈,也紛紛把廠子搬離了這里。”劉鎮長惋惜地說,因為這里日益惡劣的環境,大峪溝鎮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開始滯后。
山鎮舊貌換新顏
2004年前后,大峪溝鎮周邊的鄉鎮相繼開始了城鎮建設。眼見著周邊鄉鎮的城鎮建設有聲有色,身處“環境污染重災區”的大峪溝鎮百姓耐不住了,他們積極向鎮政府提出改善環境的要求,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而此時,鎮政府審時度勢,專門聘人員制定了《大峪溝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方案,大峪溝鎮的“共建美好家園”拉開帷幕。
“把最差的變成最亮的”,是大峪溝鎮進行城鎮建設的原則,他們首先將鎮上一座垃圾山搬走,拉新土、砌河道,建成了近萬米的濱河游園。此外,政府還投資了100萬元,在鎮區一片坑洼不平的空地上,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600平方米健身苑。物質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去,文化廣場和健身苑的落成,讓大峪溝鎮的群眾終于有了休閑的好去處。
大峪溝鎮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但年久失修。為進一步改善城鎮形象,鎮政府對鎮區低矮破舊、有礙觀瞻的建筑進行拆除,實行“拆除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則。“過去的大峪溝鎮跟現在沒法比,以前主要是鎮區的環境太差,現在垃圾不見了,新房子也住上了,心里可舒坦!”帶著孫子出來散步的一位大娘告訴記者,現在的大峪溝鎮早已“舊貌換新顏”。
2005年,大峪溝鎮聘請了常州規劃設計院人員,引入南方水鄉理念,建成了占地1.6萬平方米、景致秀美、格調高雅的峪瀑苑。2008年,他們又投資750萬元建設了占地70畝、擁有標準化足球場、籃球場、400米塑膠跑道和6000平方米游園的鎮文體中心。這些設施的投入使用,不僅完善了城鎮功能,也大大提升了城鎮品位。“現在,基礎設施完善了,也有利于吸引外來投資者。”劉鎮長說,城鎮建設上去了,對經濟建設也大有裨益。
自2002年以來,大峪溝鎮累計用于城鎮建設的投入高達1.5億元,相當于2002年鎮財政收入的10倍。其中2008年共完成11項城鎮建設工程,投資4223萬元。
為保護已經建成的美好家園,大峪溝鎮政府還成立了60多人的衛生保潔隊伍,配備了灑水車、保潔車等基本設施,對主要街道實行全天保潔。同時推動城鎮環境衛生管理向農村延伸,組建了105人的村級環衛隊伍,配備了34臺垃圾清運車,村級環衛工作逐步規范,也促進了全鎮的環境建設。大峪溝鎮的山和寺。
青龍山慈云寺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民權村,距鞏義市區20余公里。青龍山原名天陵山,因其山形、山石酷似一尊尊佛像,又稱“萬佛山”。其中有天然大佛高198米,為世界之最,身形眉目宛然若真。宋太祖趙匡胤依此山山勢選建了北宋皇陵,并賜名“青龍山”,封其為“天下第一風水寶地”。
白居易有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的是山里的桃花,四月之后才開始綻放,而青龍山上的桃花,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前后,就已經嶄露頭角,花時甚長,青龍山還被人稱為“天下第一桃花山”。
青龍山森林公園,2000年被批準為省級風景游覽區和佛教活動勝地。慈云寺,始建于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由天竺高僧攝摩滕、竺法蘭(二老)親手創建的民間第一座寺院(比官方第一寺——洛陽自馬寺早4年),素有“釋源”、“祖庭”、“中華第一寺”之譽。兩位高僧圓寂后葬于此地,稱為祖林。寺中所存明代重要碑刻《釋迦如來雙跡靈相圖》和《青龍山慈云禪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圖》,為“二老”的存在提供了歷史考據。慈云寺東南方祖林之處即為后人安葬緬懷創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的紀念地。唐代高僧玄奘法師也曾在此講經說法。明代南宗順大師將其續建成為全國四大寺院之一。吳承恩在此依據“二老”、唐僧及周圍流傳下來的傳說,寫成了《西游記》。因此研究《西游記》的專家稱“青龍山是《西游記》的載體,慈云寺是《西游記》的靈魂。”書中所寫的青龍山慈云寺、鳳仙郡、五指山、蛇盤山、黃風嶺等地名三分之一出自附近,吳承恩所居“吳窯”至今猶存。
慈云寺歷經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至今。它經受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貞觀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直到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由于戰亂和災荒,曾一度荒廢。從明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開始,直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歷代都有修葺。極盛時期殿堂櫛比,金碧輝煌,僧五六百人,香客如云,紛至沓來。
慈云寺現存的碑刻,無論就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可以當作珍貴的旅游資源加以保護。有一通明碑上刻有“青龍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呈現境圖”,四周群峰,萬壑爭流,摩騰、竺法蘭遙立青龍峰顛,飄飄欲仙。慈云寺平面圖線刻在碑的中間,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相關熱詞搜索:;的魅力字篇四
那是一個剛入秋的午后,縷縷清風偷偷地從窗外溜了進來,輕拂著同學們的臉龐,他們大多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坐在講臺上的女教師也在這風兒輕柔的吹拂下,趴在桌子上熟睡了。
過了一會兒,突然襲來的涼意使老師醒了過來,她不禁打了個哆嗦。呵,這天氣變化得可這快呀!她望向窗外,天灰蒙蒙的,風也變得暴躁起來。不久,雨點從空中飄落下來,飄進了教室中。老師站起身來,似乎想去做點什么,可突然又停了下來。猶豫片刻過后,她蹲下身,輕輕地脫掉自己的高跟鞋,露出白嫩的雙腳。她輕輕地將鞋放在一邊,然后便赤著腳踩在教室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躡手躡腳地走了下來。她表情凝重,邊走邊注視著全班同學,生怕驚醒了同學們。走到窗戶邊,她小心翼翼地關好每一扇窗戶。這感人的一幕被早已醒來的我看到,心中涌起了一陣莫名的感動。是什么讓我感到如此溫暖?噢,原來這便是細節的魅力。
看完這個故事,大多數人都會想:這是多么有尊嚴的一個乞丐。然而我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是什么致使這位婦人好心辦壞事?答案是細節。細想,如果老婦人彎下腰,把錢遞給乞丐,乞丐肯定會欣然接受。這不僅能讓他飽腹,更重要的是,這能使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關懷,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這我并不否認,但我認為一個溫暖的細節可以讓人們心中的堅冰融化,可以將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除,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這是無論多大的成功都換不來的。
細節可以讓那些純真的愛傳遞得更遠,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
的魅力字篇五
翻開那漸漸發黃的書頁,輕撫上面的斑斑墨跡,流淌在紙頁間的文字泌出淡淡書香。那香混合著廣闊生活的味道,龐雜無邊,卻又細膩得足以滲入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浸著生命津津,書香漫漫。
陶醉書香,邂逅古人。我可以跨越時空,和杜甫攀登泰山,感受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壯;可以在“綠肥紅瘦”時,和李清照在蓮花深處爭渡;可以邀放翁,唱和一闋釵頭鳳,共掬一捧沈園淚;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橋下信步;亦可以和老漁夫桑提亞哥一起抵抗鯊魚的肆掠,感受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倒的精神;也可以從自尊自愛堅強勇毅的簡身上,看到屬于女性的堅韌與頑強。還可以與孫子,司馬遷,莎士比亞交談,成為知心朋友。那書香裊裊,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
陶醉書香,啟迪心智。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堅貞;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果敢;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秋瑾“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言壯語,諸葛亮空城之上,面對百萬敵軍的從容微笑;毛澤東運籌帷幄,指揮三大戰役的鎮定;羅斯福身殘志堅,挽救家國的堅定;馬丁路德金夢想的懇切,執著,如雨后初晴陽光的味道,一點點驅散氤氳的迷霧,打破沉寂的天空。
陶醉書香,滌蕩心靈。夜深人靜時,總想在現代繁華終尋覓一份悠悠古韻,在喧囂的世間期待一種裊裊的清香。邀明月,泛舟書海。在百草園中采摘朝露,在藕花深處采摘蓮子,在西子湖畔感受那一瓣永恒的花香,看二十四橋的月華如水,如一幅潑墨山水畫,黯淡與燦爛并存,精彩從未停歇。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喜悅,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哀;也有“怒發沖冠憑欄處”的悲憤,如同在千年庭院中偶然獵得的清香,久久縈繞,難以忘懷。
在無邊的學海泅游,在知識的海洋馳騁,在不盡的天空飛翔,這就是縷縷書香的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