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件事真讓我后悔篇一
每當我看見那枝粉紅色的自動筆時,腦子里就回呈現出那天冤枉同桌的情景。
第二天上課,當我打開文具盒時,發現我的自動筆不見了。“咦,我的自動筆呢?怎么會不見了呢?上哪里去了?”一連串的問號讓我不得不懷疑同桌張杰。于是,我準備下課翻他的文具盒,我越想越氣憤。
下課了,我趁他出去玩時,翻開他的文具盒,里面果然有一枝與我找不到的一模一樣的自動筆。我拿著自動筆就出去找他了,找到他后,我就氣憤地問他:“這筆是誰的,從哪兒來的?”他說:“這是我的,今天是我生日,媽媽送我作生日禮物的。”我聽了這話,生氣地對他說:“還敢狡辯,這明明是我的,我再也不理你了。”他急忙分辨說:“不是的,這本來就是我媽媽送的……”我沒等他說完,拿著筆,頭也沒有回的走了,我再也沒理他了。
放學了,我回到家里,發現有一枝粉紅色的自動筆在我的書桌上。我問媽媽:“媽,這筆你是在哪兒撿的?”媽媽說:“是我再茶幾上撿的。”我又看了看手里的這枝筆,一模一樣,我一下子蒙了。
我趕快往張杰家跑,我敲開門,他一看是我,就說:“你不是再也不理我了 嗎?”我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這枝筆給你,是我冤枉了你,請你原諒我。”他說:“真的嗎?” 我說:“是,祝你生日快樂!”我們兩個又和好了。
唉,我真后悔,當時不應該那么沖動,冤枉了我的同桌。
那件事真讓我后悔篇二
在歲月的長河里,曾有數不清的事在我身邊發生,但無論怎樣流逝,有一件事始終纏繞著我。
記得那是在一個秋天的季節,我和幾個好朋友約好了周末放學去逛街。我們有說有笑地走過一條街道。這條街道十分繁榮,到處都是小商鋪,人山人海,當時天色雖然還沒有完全暗下來,但是四周早已經是燈火通明。這時候,我們聽到了一陣歌聲,若有若無。往前走,聽到的歌聲越來越清晰,唱的是魯冰花。我和朋友們頓時被這歌聲吸引住了,不由得呆在原地,仔細聽,悠揚的歌聲里夾雜著幾絲凄涼和哀怨。我往前望了望,不由得驚呆了,這歌聲的來源竟是一個乞丐!我和朋友們默默地走到離乞丐幾步遠的地方,無聲地望著她,用不解以及不屑混雜的眼神望著她。那個乞丐仿佛察覺到有人在看她,停止了歌唱,朝我們這邊望來——十分熱切的目光。他的眼睛仿佛會說話,瞳仁里透露出一種祈求和熱切。我不知是怎么了,只是看著她沒有說話,更沒有什么表示。她本來蒼白的臉上又新添了一絲疲憊。“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魯冰花的旋律又一次響了起來,“媽媽,這里有個小姐姐,她好可憐!我們幫助她一下吧!”一個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走過來。好。只聽“當當”兩聲,幾枚硬幣投進了乞丐前的碗里。我頓時感到心里一陣刺痛,一陣風吹過,我胸前系的紅領巾飄了起來,我低頭,覺得這鮮紅的紅領巾是那么刺眼,就像一把刀子,狠狠扎進我的心里,我不敢回頭,轉身跑開了,我害怕見到那個乞丐,害怕看到責備和失望的目光。
這件事至今我都忘不了,人世間,有很多后悔的事,可卻沒有后悔藥,這時一個婆娑的世界,沒有遺憾,就沒有快樂,后悔,對涉進未深的我來說,沒有一個清楚的定義,但這件事,給了我永遠也抹不掉的烙痕。
那件事真讓我后悔篇三
記得我兩歲半的時候,常和三歲半的表姐在一起玩,那件事真讓我后悔。
一天,我的爸爸拿著一袋糖走到我和表姐身旁,說:“你們倆。。。。。。”話還沒說完,我早就一個箭步沖上去,吃掉了一塊糖。爸爸見了,生氣地對我說:“小饞貓,我還沒下命令,你怎么就把糖給吃啦?”我沒說話,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你們倆聽著,”爸爸又說,“這么多糖,你們一定想吃,我先給你們倆一人一塊,五分鐘以后,我來檢查,如果你們手里還各自有一塊糖的.話,就一人再給兩塊糖,可如果把一塊糖吃了的話,那可就。。。。。。”爸爸說完,就上樓玩他心愛的電腦了。
我和姐姐不知所措地站在院子里,表姐說:“雨霽,我們現在不吃糖,一會兒就能吃到三塊糖了。”我聽姐姐說得很有道理,就極為耐心地在那等,小學三年級作文《那件事真讓我后悔》。四分鐘以后,我實在抗拒不了糖的誘惑,便把糖吃了,我還邊吃邊說:“姐,你快吃吧!這糖可好吃了。”可姐姐一向很有耐心。五分鐘的時間到了,爸爸來到院子里,手里依然拿著糖,我真懷疑他上樓以后就沒松過手。爸爸問:“糖呢?”表姐高興地拿出了糖,而我,只能無奈地攤開空空如也的手,爸爸見了,嘆了口氣,拿出兩塊糖給姐姐,我失望地看了看自己的手,真希望爸爸能突然給我兩塊糖,我這種希望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簡評:這是我校組織各年級學生60分鐘現場作文比賽中選出的一篇佳作,未作任何改動。作為三年級的一個小選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夠準確命題,精選材料,并且中心突出,段落清楚,層次分明,前后照應,語言文字生動流暢,不拖泥帶水,實在不容易。作文的原卷十分干凈,包括標點符號沒有任何涂改,顯示出小作者組織材料的非凡能力,胸有成竹,才能一氣呵成。作文真實可信,能夠看出小作者有著很好的家庭教育基礎,父親的試驗其實是對孩子的能否抵制誘惑,延長自己獲得欲望的時間的考驗,這種苦心小作者是無法深刻體驗的,所以從孩子的角度,只能簡單的歸為“耐心”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