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輔導課篇一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記敘文的六要素。這六要素和-諧地糅合到一起,才能構成一篇完整的記敘文。
時間,在作文中往往用表示時間的詞直接交代。如:“國慶之夜”。“星期天上午”、“前年夏天”等等。也可以通過景色描寫交代時間,例如“天黑的時候”、“烈日當頭”等等。
地點,在作文中往往用表示地點的詞直接交代。如:“教室里”。“操場上”、“小河邊”等等。
人物,是記敘文的重要因素。同一篇記敘文中,可以有多個人物,但必須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筆。
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缺一不可,否則事情就不完整。其中,“經過”是事情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寫清楚。
把六要素合理地交代清楚,就能讓讀者明確地把握事情的來龍去脈,如同看一場完整的戲,或是聽一個完整的故事。
最尷尬的一件事
人總有值得回憶的往事,我也不例外。一年前,也就是我讀五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至今我還不能忘懷。
那天,太陽高懸,炎熱異常,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卻一個也不愿出去活受罪。沉悶的空氣籠罩了整間教室。好動的我,想打破這死寂的氣氛,于是高喊道:“咱們到走廊玩捉迷藏去。”在我的號召下,隨著一陣叫喊聲,女同學幾乎全部到齊。
正當我感到疲乏時,哈!蒼天不負苦心人,我終于捉到了一個。她乖乖地站在那兒不動。我首先摸摸她的腰,好哇!肥胖胖的,一定是淑美,準沒錯。主意拿定,我喊了一聲:“淑美!”只聽一陣笑聲,我以為自己猜對了,還洋洋自得,順手把手帕扯下來一看,啊?!我不看還好,一看差點沒暈倒。“唉呀!”我驚叫了一聲,原來我捉到的是教導主任,而不是淑美(幸好當時我還沒打她的屁股)。
當時我連蹦帶跳地一口氣沖回教室,留下的同學幸災樂禍地笑個不停,我真恨不得地上有個洞讓我鉆進去,真是尷尬得無地自容。至今想來,還怪難為情的。
①文章的六要素交代得十分清楚:時間——一年前,“我讀五年級時”;地點——教室外面的走廊;主要人物——“我”;事件——我和同學玩捉迷藏;事件起因——天氣炎熱,教室沉悶,“我” 想打破死寂的氣氛。事件的經過——“我” 自愿先捉,胡亂中捉到的竟是教導主任;事件的結果——“我”尷尬得無地自容,其他同學幸災樂禍。
②各要素交代簡練清楚,文章有頭有序,條理十分清楚。
要把事情說具體,首要的前提是對事情的內容有仔細的觀察和充分的了解,并且還要在此基礎上,對敘述的內容多做細致描述,讓讀者具體地知道“怎么樣”。
發生在早晨的故事
當,當,當……時鐘敲響了七下,提醒人們早該開始一天的生活了。小山的屋里,一片亮堂,陽光透過玻璃窗,灑滿了整個屋子。時間不早了,可小山還在睡懶覺。
小山的爸爸生氣了。他揪住小山的被角,緊鎖雙眉,大聲喝道:“起床了,別睡懶覺,一天之計在于晨!”這時,一貫嬌寵孩子的小山媽沉不住氣了。她正在廚房里洗菜,聽到小山爸的吼聲,連忙丟下手里的籃子,連手也顧不得擦一下,三步并作兩步直奔屋里,揪住小山爸爸的衣角直往外拖。到了房門外,湊著他的耳朵,輕聲說:“別大聲嚷嚷,讓他多睡一會兒。”邊說邊擺手。
想不到,這幾句話讓小山媽發火了。她亮開了嗓門,像連珠炮似的吼道:“老師?在家里不用抬出老師來嚇人!”她挺著胸,雙手叉腰,逼近小山爸,滿臉通紅,脖子也粗了。
在一旁聽著的外婆沉不住氣了。她拄著拐杖,一瘸一瘸地挪近小山媽,喘著氣說:“你太不像樣了,哪有這樣管孩子的?”邊說邊用手杖把地板敲得砰砰響。
①小作者認認真真地寫出了多個“怎么樣”,如時間怎樣“不早了”——作者從鐘聲、陽光和人物的活動三方面把它寫具體了,作文指導《小學作文輔導課》。
②習作對小山爸爸怎么生氣,小山媽媽怎么沉不住氣,小山爸爸怎么耐著性子解釋,小山媽媽怎么發火,外婆怎么批評小山媽,小山媽媽怎么轉變等都—一做了細致的交代,使文章的內容非常具體。
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不能隨意丟掉哪一部分,必須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地都寫出來。事情的經過有長短,但過程必須完整;不完整,內容就不清楚。
她得了風格獎
李麗是學校圖書館管-理-員。
一天,她值日,學校來了一批新書。她忙著協助老師登記、貼標簽……忽然,她看見有一本書正是她急需的,連忙辦了登記手續,悄悄地藏在書包里。
原來,這是一本《攝影藝術》。下星期,李麗要代表班級參加學校攝影大獎賽。有了這本書,攝影技巧又可大大提高一步了。
正在這時,王英走了進來。她一進門就問:“李麗,聽說今天新添了許多書,有《攝影藝術》嗎?”王英的眼神里充滿了希望。
李麗一呆,暗暗想,虧得我近水樓臺先得月,要是讓她先下手,我就遭殃了!原來,王英和李麗的攝影技巧旗鼓相當,水平不分上下,是這次比賽的對手。
想到這里,李麗不露聲色地說:“不清楚啊!”王英在書架上從上找到下,從左找到右,哪里有這本書的蹤影?她失望地走了。
回到家里,李麗捧著《攝影藝術》躺在沙發上看了起來。這時候,電視臺正在轉播足球比賽的實況,電視機里傳來播音員的聲音:“比賽是激烈的,友誼是珍貴的,名次是次要的。” 聽到這里,李麗臉紅了,耳朵熱了,心跳得厲害。
但是,李麗真沒法使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吃晚飯了,李麗把憋在心里的話一五一十地倒了出來。媽媽說:“你怎么能這樣,小小年紀競會利用職權了,你太自私了。”聽了媽媽的批評,李麗暗暗責備自己:我真糊涂,我被榮譽沖昏了頭腦。她連忙放下碗筷,拿起書本奔出了家門。
不知什么時候下起了雨,李麗哪顧得了這些,她連傘也顧不得拿,把書往懷里一塞,踏著泥濘的小路來到了王英家。
開門的正是王英。
她一看到氣喘吁吁、衣服濕淋淋的李麗,不知發生了什么事,直到李麗把書拿了出來,她才恍然大悟。王英正想說幾句感謝的話,李麗扭身跑遠了,消失在黑幕雨簾之中。
這次比賽還沒有開始,可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說,李麗得到了風格獎。
①看文章敘述,讀者便知道了李麗得“風格獎”是怎么回事。
②作者一步步寫出了李麗思想轉變的過程,內容清楚、完整。
寫文章,光做到內容完整、具體、清楚是不夠的,還要正確處理詳略。沒有詳略,文章就突不出重點,難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詳略是表達文章主題的需要。詳,就是周密敘述;略,就是概括表達。詳寫,是因為內容與主題直接相關;略寫,是要保持事件過程的完整性,或烘托、映襯詳寫的內容。作文應以詳寫為主,略寫為輔,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某一方面。
如何處理詳略,要根據文章中心思想決定,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一般地說,與中心思想關系密切的材料要精雕細刻,即詳寫;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的材料就該簡略,即略寫。
春游青山溝
春天是旅游的好季節。這不,前幾天我就隨媽媽和她單位的同志一道游覽了位于遼寧省寬甸縣境內風景如畫的青山溝。“青山湖”、“飛瀑澗”、“虎塘溝”構成青山溝三大景區。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無污染區之一。
汽車剛停,我們就急不可待地前往三大風景區之一的“飛瀑澗”。“飛瀑澗”是遼寧省最大的瀑布,它高32米,寬30米,氣勢極其宏偉。初次看到瀑布,心情激動極了。水從山的頂端直瀉而下,水的撞擊聲震耳欲聾。同時,濺起巨大的水花,氣勢磅礴,令人震撼不已。所以,稱它為“飛瀑澗”一點都不夸張。這時我又環顧四周,一派春天景色:山下繁花盛開,一陣微風掠過,花香撲鼻而來。那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枝繁葉茂,綠樹成陰,還不時傳來一陣陣清脆的鳥鳴。這里群山環繞,重巒疊嶂,青山滴翠。我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仿佛來到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感嘆。
觀。是呀,春天的秀色都呈現在這里了。那綠綠的大山,那清清的水流,那些五彩的石頭,多讓人留戀!難怪人們稱“西有九寨溝,東有青山溝”。
這里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傳說瀑布前方的仙女潭是七仙女
小學輔導課篇二
1、讓學生明白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培養學生戰勝挫折的本事。
一、用實例引導思考
1、教師帶著同情、惋惜的感情講述兩個小故事。a.本市某小學的一位高年級學生,頭天午時放學時,告訴教師有人欺負他。教師說明白了,沒當場解決。第二天該生便在自家跳樓身亡。事后,家長、教師在日記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別人欺負想不開而尋短見。b.一所農村小學的低年級學生,因長期完不成作業,受到教師批評,放學回家用紅領巾把自我系在門柄上勒死。
2、引導學生圍繞下列問題思考:
(1)兩名學生的死給家庭、社會帶來了什么?
(2)他們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關?
(3)如果你是教師,在對待學生時會不會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兩名自殺的學生都有一種怎樣的心理?這種心理狀態健康嗎?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
二、拿子照自我
1、教師引導學生用下列情形對照自我
(1)當家長批評或者責罵自我時自我有怎樣的表現?
(2)當教師對你的態度稍微有一點冷漠自我有怎樣的表現?
(3)當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壓力或困難時,你有怎樣的表現?
2、學生交流
3、點撥
三、看錄象激起興趣
1、播放錄象
2、學生閱讀材料
3、學生討論
五、寫感受
小結:現實和未來都要求人們從小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些都與人的心理品質有關。能夠說,如果沒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就很難適應21世紀的激烈競爭。另外,現代社會的快速提高和發展也使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面臨著更多更大的壓力和挑戰。社會的發展變化對學校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學輔導課篇三
教師: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助人為樂”的意義,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和活動,明白為什么要關心、幫助別人,同時要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被別人幫助,走出困境,擺脫煩惱的快樂。
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課堂活動,認識幫助別人自己才快樂的道理,學會如何把快樂帶給大家。
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三幅畫:
第一幅畫:小麗手里拿來起50分的成績單哭了。
第二幅畫:一位老奶奶摔倒了。
第三幅畫:壯壯生病躺在床上。
教師:現在請一位同學念一遍課文,然后請同學們自己默讀一遍。
教師講李素麗阿姨“肋人”的故事。
教師:同學們,我們從路娜同學和李素麗阿姨且人的故事中,已經看到并認識到,只要你把快樂帶給了人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觀察,發現老人、殘疾人行走時有困難,就立刻去幫且;發現同學學習有困難,主動去幫助;發現爸爸媽媽身體不舒服,要關心、疼愛和照顧他們。
1、想想議議
a、路娜怎樣把快樂帶給別人?
b、你向李素麗阿姨學習什么?
c、你想做一個把快樂帶給大家的人嗎?
目的是讓同學們知道向李素麗阿姨和路娜同學學習什么,鼓勵學生做一個把快樂帶給別人的人。
2、想想說說
目的是讓學生以實際行動,把快樂帶給自己周圍的人。
3、觀察論談
教師將一件事的兩種做法編為“情景一”和“情景二”,并寫在紙板上掛到黑板上。
教師:我現在請一位同學扮演紅紅,請一位同學扮演媽媽,我旁白,我們三上人把紙板上的故事念一遍。
目的是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判斷紅紅的做法對與不對。
4、想想談談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a、你知道爸爸媽媽最喜歡什么?他們什么時候最高興?
b、你何時幫助同學解決了困難,當時你的心情如何?
c、被你幫助的同學為取得成功而快樂時,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請大家想一分鐘后,再談談上面三個問題。
目的是讓同學談談自己幫助別人后的情感體驗。
5、想想填填
教師:(讓學生把書翻到指定頁)先默讀一遍,然后在空白橫線上填上適當的字。
通過填字游戲,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1、故事接龍
教師:現在我們請五位同學到講臺來,每人在講臺上抽一張卡片,然后的卡片上a、b、c、d、e的順序站好,用兩分鐘時間將卡片上的一段話記熟。最后五個人銜接著講完一段完整的故事。
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能把快樂帶給別人。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
2、演講
教師把演講的題目和內容要求寫在黑板上。
演講的題目:《如何把快樂帶給大家》。
演講的內容:
a、關心他人,使人感到快樂。
b、幫助別人成功,使人快樂。
c、同情、寬容他人,使人快樂。
d、有且人為樂的情感。
e、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目的是了解學生能否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
通過本課學習,大家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道理。我們有困難時,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當別人有困難時,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主支地以幫助別人,使他們獲得成功。這樣做,你就把快樂帶給了大家。
在課堂上,你沒有來得及演講,回家后,你向爸爸媽媽作一次演講表演。